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投资影响

来源:会计职称 发布时间:2020-11-08 点击:

  I

 摘

 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非农就业人口逐渐增多,农户兼业化经营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新常态。农户兼业经营扩大了收入来源,近年来,兼业农户中非农收入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缓解了农民的资金压力。但与此同时,农户兼业化经营会引起农村劳动力外移,进而造成农村务农劳动力数量不足,出现空心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留下老人、妇女和儿童在家,农村地区用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严重不足,给粮食生产带来负面影响。然而,农户兼业化经营的收入效应又可以支撑农户在农业生产中投入更多的资金,农户可以利用非农收入购买种子、化肥等提高粮食产量,购买农机、农具等来弥补劳动力的不足。农户兼业会增加农户收入,减少务农劳动力,进而影响农业的投入和产出,但是究竟影响如何,是否会引起农业生产减产,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以尚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兼业农户为研究对象,从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两个方面研究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更细致、更全面的角度认识农户兼业与粮食生产的关系,为正确应对我国农户兼业常态化,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对农户兼业行为评价、农户兼业行为动因、农户兼业影响因素以及农业生产投资等方面的既往研究进行了综述。然后,针对农户兼业对于农业生产投资影响,从生产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两个方面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说,主要有:农户兼业会使农村青壮年务农劳动力流失,进而使得务农劳动力的平均年龄变大;农户兼业会使农村男性务农劳动力流失进而增大务农劳动力中的女性占比;农户兼业会降低务农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农户兼业会提高务农劳动力受培训水平;农户兼业会增加农业生产资金性投入。

 运用回归模型对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使用工具变量法对变量的内生性问题进行处理。结果发现:1)农户兼业使农业生产劳动力数量减少,老龄化程度加大和女性占比增加,受教育程度降低,即农户兼业引起农户农业生产劳动力资本的投入在量和质两方面降低;2)农户兼业促进了农户农业生产资金投入的增加;3)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改善使农业生产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都增加,即提升兼业农户对于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4)农户兼业虽然减少了务农劳动力数量,降低了务农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但促进了资金投入和务农劳动力受培训程度,加

 快了农户土地转让,易于形成土地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农业生产。

 可见,从保障农业生产投入角度看,由于农户能够通过调整耕地经营规模与要素投入结构来适应兼业经营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能仅仅因为兼业经营造成了劳动力转移,就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进行干预;从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角度看,虽然兼业经营导致劳动力损失效应,但非农收入的增加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劳动力损失效应;从保障农业产量的角度看,应警惕兼业经营对农户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但对此也不必过于担心;从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角度看,在积极为兼业经营户发挥资金优势以改善耕作管理水平创造条件的同时,应警惕兼业经营程度进一步加深后,农户耕作管理粗放化、技术效率损失加剧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从提高农业生产稳定性角度看,提供自然灾害预警服务、增强农户减灾应灾能力、减轻兼业经营户的劳动力约束,是保障农业产出稳定的关键。

  关键词:农户兼业;生产资金投入;劳动力资本投入

  III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China"s urbanization,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to urban areas and the gradual increase of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the co-employment of rural households has become the new normal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proportion of non-agricultural income among the part-time farmers has increased, which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farmers and alleviated their financial pressure. But at the same time, farmers delelopment operation will cause the outward flow of rural labor force, resulting in rural farming labor shortage, our country appear a large number of hollow village, young adults go out, leaving the elderly, women and children at home, a serious shortage of labor force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ural areas as a threat of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However, the income effect of farmers" part-time operation allows them to invest more money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armers can use their non-agricultural income to buy seeds and fertilizers to increase production, and buy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tools instead of manual labor to make up for the shortage of labor force. Therefore, the part-time employment of rural households will increase the income of rural households and reduce the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thereby affecting the input and output of agriculture.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big controversy about the impact and whether it will lead to the redu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is paper, it is engag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delelopment of farme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two aspects of capital investment and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oncurrent-business farmers to invest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elp u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more detailed,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current-business farmers and food production, for the correct response to China"s farmers delelopment permanent basi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food in our country. Concurrent-business behavior evalua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farmers delelopment of peasant household behavior motiv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ncurrent-business farmers and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vestment from several aspects of research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is, for concurrent-business farmers for

 IV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vestment, capital investment and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from production two aspect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hypothesis, mainly include: farmers delelopment promotes farming ageing labor force; Rural households concurrently working will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women in the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It will reduce the education level of the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Farmers" part-time employment will improve the training level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Rural households concurrently working will increase capital input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n,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regression model, analyzes the impact of farmers" co-employment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vestment with the method of empirical analysis, and deals with the endogenous problem of variables with the method of instrumental variables. After analysis, the conclusion is as follows: 1) the number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labor force decreases, the aging degree increases, the proportion of women increases, and the education level decreases. 2) the increase of rural households"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promoted by their co-employment; 3) the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frastructure will increase the input of capital and labor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at is, increase the input of part-time farmer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actors; 4) although farmers delelopment reduced the number of farm labor, reduces the quality of the labor force in the farming, but promote the level of training, funding and farming labor speeds up the farmer land transfer speed, easy to form the land scale management, is conducive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concurrently industry management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ut don"t have to concern about an excessive amount of food production.

 Key words: Farmers concurrently

  Production capital input

  Labor capital input

  V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I 1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1.2.1 研究目的 ................................................................................................................ 3 1.2.2 研究意义 ................................................................................................................ 3 1.3

 主要研究内容 .............................................................................................................. 4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4 1.4.1 研究方法 ............................................................................................................... 4 1.4.2 技术路线 ............................................................................................................... 4 1.5

 结构安排 ...................................................................................................................... 5 1.6

 创新点 .......................................................................................................................... 6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7 2.1

 概念界定 ...................................................................................................................... 7 2.1.1 农业生产投资 ....................................................................................................... 7 2.1.2 农户兼业 ............................................................................................................... 7 2.2 农户兼业行为评价研究 .............................................................................................. 8 2.3

 农户兼业行为动因研究 ............................................................................................ 10 2.4

 兼业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11 2.5 农业生产投资研究 .................................................................................................... 11 2.6

 评述 ............................................................................................................................ 12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13 3.1

 农户经济行为理论阐释 ............................................................................................ 13 3.2.农户兼业与农业生产劳动力资本投入 .................................................................... 13 3.2.1 农户兼业与务农劳动力的年龄结构 ................................................................. 14

 VI

 3.2.2 农户兼业与务农劳动力性别结构 ..................................................................... 15 3.2.3 农户兼业与务农劳动力受教育程度 ................................................................. 15 3.2.4 农户兼业与务农劳动力技能水平 ..................................................................... 16 3.3

 农户兼业化与农业生产资金投入 ............................................................................ 16 3.3.1 农户兼业与农业生产一般性资金投入 ............................................................. 16 3.3.2 农户兼业与农业生产固定资产投入 ................................................................. 17 3.4

 本章小结 .................................................................................................................... 17 4 研究设计 .......................................................................................................................... 18 4.1

 数据来源 .................................................................................................................... 18 4.2

 数据处理 .................................................................................................................... 19 4.2.1 样本基本特征 ..................................................................................................... 19 4.2.2 样本农户兼业特征 ............................................................................................. 19 4.2.3 样本农户农业生产投入情况 ............................................................................. 20 4.3

 模型构建 .................................................................................................................... 22 4.4

 变量的选取 ................................................................................................................ 22 4.4.1 农户兼业影响变量选择 ..................................................................................... 23 4.4.2 兼业农户农业生产投入影响因素 ..................................................................... 23 4.5

 本章小结 .................................................................................................................... 24 5 实证检验与分析 .............................................................................................................. 26 5.1

 兼业经营程度影响 .................................................................................................... 26 5.1.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26 5.1.2 兼业经营程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26 5.2

 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劳动力资本投入的影响 ........................................................ 27 5.2.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28 5.2.2 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劳动力资本投入的实证分析 .......................................... 29 5.3

 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资产投入的影响 .................................................................... 31 5.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1 5.3.2 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资产投入的实证分析 ...................................................... 33

 VII

 5.4

 稳健性检验 ................................................................................................................ 35 5.5

 本章小结 .................................................................................................................... 36 6 结论与启示 ...................................................................................................................... 38 6.1

 主要结论 .................................................................................................................... 38 6.2

 启示 ............................................................................................................................ 39 6.3

 研究展望 .................................................................................................................... 41 致

 谢 .............................................................................................................................. 42 参考文献 .............................................................................................................................. 43

  1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的深入、对城乡人口流动限制的放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以及相关就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改革,中国农户在生产经营上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在经济活动中,农民是合格的“经济人”,会依据自己的资源以及具有的禀赋对其自身的生产经营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安排( 任天驰等,2018 )

 [1] 。1983 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人口逐年增加( 董桂阳,2018 )

 [2]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2018 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 83137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790 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 59.58%,同比增长 1.06%。城镇化的加快以及农村非农就业人口的增加并未使农业生产专业化以及农村土地流转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农户兼业行为的增加,并呈现出愈演愈烈的特点。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农户兼业行为会长久地持续下去,这对农村生产经营的规模化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农民对其家庭内部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部分人员从事农业生产,部分人员从事非农生产,进而影响农村的生产和经营(钱龙、钱文荣,2018)

 [3] ,这不仅仅是我国独有的现象,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普遍存在,得到了全球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农户兼业作为一种普遍现象,将成为全球范围内农业生产的一种常态。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农户收入,然而,农户兼业化程度的增加虽然提高了农户的收入,缓解了农村土地紧张的问题,并没有因此使农村生产投资明显增加。在兼业农户中,一般是素质较高的家庭成员从事非农生产,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呈现出女性化、老龄化、弱势化的趋势。人们担心,随着农户兼业化程度加深,从事非农劳动人员增加,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出现劳动投入不足的问题,加上农户兼业的收入主要用于消费,用于农业生产投资的部分非常小,而农业的发展恰恰需要良种、肥料、设备以及劳动力的投入,这就造成农业生产发展的严重滞后,甚至引起社会各界对于粮食问题的担忧。在我国的粮食产区,已经出现了“双季稻”变为“单季稻”,产小麦和玉米的土地只种一季小麦等现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农户是我国的农业生产基本单位,户均耕地不到 8 亩,生产经营对于劳动力以及资金的投入依赖性比较高,农户兼业对于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是怎么样,会不会影响我国的粮食生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有学者指出,非农就业能够丰富农户的收入来源,降低农户对农业投资的风险,

 2

 有利于农户资本的积累,农户对农地投资水平也会随之提高(Chiodi et al.,2012)[4] ,而农户也倾向于将非农收入用于农业生产投资(Randazzo T& Piracha M,2014)

 [5] ,同时农村人口的转移有助于优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缓解农村人地紧张程度,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张璟等,2016;钟涨宝等,2016)

 [6-7] 。一些研究认为,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引起的劳动力结构变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不会对农业及粮食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彭代彦等,2016)

 [8] 。还有一些研究表明,生产决策趋同与农业机械“外包”服务的普及,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并未对中国粮食生产造成负面影响(林善浪,2017)

 [9] ,虽然务农劳动力比例未来每年将下降且务农劳动力有老龄化趋势,但对于未来谁来种地问题不必过于担忧,应将这种态势视为一种常态,更多地关注如何适应这一变化趋势(黄季焜和靳少泽,2015)

 [10] 。此外,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粮食稳定增产存在一致性趋势,农村劳动力转移并未显著影响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对此不必过于担心(程德宁,2015)

 [11] 。

 但同时也有研究表明,非农收入的提高并不一定会促使农户加大对于农业生产的投资,兼业农户获得非农收入后,更倾向于将非农收入用于购买消费品或建房以提高当前的生活水平(Zhu Y et al,2014)

 [12] 。事实上,非农收入回流农村并不是用于农业生产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此外,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户兼业引起的劳动力转移对于农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使得传统村落“空心化”(董贵阳,2018)

 [2] ,造成农业部门劳动力的缺失,如果没有充分的替代投入以弥补劳动力的缺失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土地生产效率,从而导致粮食安全受到威胁的后果(赵心源,2018)

 [13] ,也就是说劳动力的大量非农就业造成农业生产投工量显著减少,对粮食产出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钟甫宁等,2016)

 [14] 。农村人力资本的流失降低了农业生产者的素质,带来耕地利用率下降、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导致农业发展的内动力不足,影响了农业基础的稳固和国家粮食安全(向云等,2018)

 [15] 。

 综上所述,农户兼业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影响着农村劳动力配置,进而对农业的投入和产出产生影响。本文以尚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兼业农户为研究对象,从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两个方面研究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有助于从一个更细致、更全面的角度认识农户兼业与粮食生产的关系,为正确应对我国农户兼业常态化,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3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首先,从理论上讲,农户兼业程度的提高,会造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务农人口呈现老弱化,但同时会为农户带来较丰富的资金,进而改善农户用以农业生产投资的水平,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但是农户兼业是否会比较显著地提高收入水平,提高的非农收入究竟有多少用于农业生产,即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资金投入的影响如何,是本文的首要研究目的。

 其次,相关数据表明,虽然农户兼业化程度加深,但是我国的粮食生产仍然呈现出逐渐增长的特点,农户兼业造成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似乎不会影响农业粮食生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用于农业生产的人力资本投入增加了,还可能因为机械化的发展掩盖了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使得劳动力的初步转移并不影响农业产出。本文的第二个研究目的是研究农户兼业对于农业生产人力资本投入的具体影响,包括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员年龄、技能培训程度、女性化占比以及受教育程度。

 1.2.2 研究意义 在振兴乡村战略背景下,结合我国非农经济发展现状,以基于广东 1036 户农户为研究对象,研究农户兼业对于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有助于激发农户微观投入的潜力和优势,保护和激励农户对农业生产持续投入的积极性。同时,关于农户兼业对农业投资的影响也是农户行为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关注农户兼业对农业投资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农户行为理论。

 理论意义:第一,以往对于农户兼业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兼业的动因、兼业的影响因素、兼业对于农业产出的影响等,涉及到兼业对于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的研究,基本都是单独针对农户兼业对于农业生产资金投入的影响或者农户兼业对于农村劳动力变化的影响,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农户兼业对于农业生产投资的具体影响的文献比较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数据,研究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有利于完善农户兼业相关理论,进一步厘清农户兼业对于农业生产经营行为的影响。第二,本文将农户用于农业生产的投资分为资金和人力资本两类,探究农户兼业对于农业投资的作用机理,对之前的研究进行有益的补充。

 实践意义:第一,广东省新丰县靠近广州,为农业县,农户兼业化程度相对也比较高,以广东新丰县 1036 户农户为研究对象,样本量比较大,对其农户兼业影响农

 4

 业投资的情况进行研究,能够获得相对比较明显的规律,为我国其他地区农业生产研究提供借鉴。第二,将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统一考虑,研究农户兼业在长期和短期内对农业生产资金投入的影响,同时研究农户兼业对于农业生产劳动力变化的影响,有利于政府和农民自己合理调整资源配置,实现提高农户收入与确保农业产量相统一。具体来说,政府可以为农户提供合适的兼业途径,调节兼业农户劳动力的流动,同时可以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以及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等措施,有效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因农户兼业引起的农村劳动力不足的影响降到最低。

 1.3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利用广东新丰县 1036 户农户调查数据,研究农户兼业对农业投资的影响,其中,农户的生产投入主要包括土地、劳动、资金与生产性资产等生产要素。结合本文的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调研资料和文献,构建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分析理论框架。

 2)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3)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一般性投资的影响。

 4)结合实证分析,研究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本文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利用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 2017 年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设计变量指标,构建回归模型,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检验本文的研究假说。具体的研究方法如下:

 1)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对文献进行调研,分析农户兼业可能对农业投资产生的影响,构建一个基础的理论分析框架。

 2)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我国农户兼业特征以及农业生产投资特征进行描述,对样本农户的兼业经营与农业生产投资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初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

 3)使用工具变量法研究农户兼业变量的内生性关系,使用IV-Tobit 模型和IV-OLS 模型等在内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研究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

 1.4.2 技术路线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 1.1 所示。

 5

  图 1.1 技术路线图 1.5 结构安排 本文主要分为 6 个部分,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 1 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论文结构和可能的创新点。

 第 2 部分: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首先对农户兼业、农业生产投资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从农户兼业行为评价研究,农户兼业行为动因研究,农户兼业行为影响因素和农户兼业行为对投资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

 第 3 部分: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首先对农户经济行为理论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兼业农户对于农业生产人力资本以及资金投入两个方面做出理论分析和假说。

 第 4 部分:研究设计。主要介绍了研究的样本数据来源,对数据进行处理,构建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投资影响的研究模型,并选取变量。

 第 5 部分:实证检验与分析。首先采取工具变量法,对农户兼业经营程度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农户兼业经营变量的拟合值,然后以拟合值作为农户兼业经营变量,研究其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分别实证检验了农户兼业经营对劳动力资本投入的影响以及农户兼业对农户农业生产资产投入的影响。

 6

 第 6 部分:结论与启示。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基于研究结果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并给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6 创新点 1)从研究内容上来说,既往国内外学者分别在对某一方面的农业生产性投资(如土地、灌溉、粮食生产、厂房和机械等)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但是农户的各种农业生产性投资并不是独立进行的,它是一系列的农业生产性投资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本研究将农户在农业生产上进行的劳动力资本投入和资金投入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更全面地展现农户兼业对于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

 2)从研究方法上看,本文使用工具变量法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因自变量和因变量互为因果而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得出较为干净的影响结果。

  7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业生产投资 农业生产投资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投入。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投资结构便不断走向多元化,投资主体主要由国家、企业及农户构成,本文主要研究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影响。农户对于农业的生产性投资行为可以理解为在各种社会经济信号的影响下,作为行为主体的农民所表现出来的农业生产性投资反应。在可能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行为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学家特别强调了资本的使用成本、金融状况的约束、投入品价格和产出品价格、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土地产权的稳定性等(高欣、张安录,2017)

 [16] 。有的学者在研究时直接以生产费用现金支出作为农户投资的衡量指标,主要包括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和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徐升,2016)

 [17] ;也有学者从时间的长短去划分农业投资的类型:在短时间内能带来收益,如施用化肥、农药等投资当年即可带来收益,属于农业短期投资;若是在短期内不能立即带来收益,只有在较长时间才能带来收益,例如,利用有机物质改良土壤及兴建水利工程、修筑道路、生态系统保护等投资,则属于农业长期投资(许经勇,2016)

 [18] 。除了农业生产的资金性投入,有的学者提出人力资本的投入也可能是农业生产性投资的一种(杨志海,2015)

 [19] 。

 为了获得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或满足家庭消费需求,农业生产者依据自身禀赋,将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进行组合,在经过完整周期的农业生产活动后,最终获得相应产出。随着兼业经营程度的加深,农户在农忙时节往往需要额外雇佣劳工,或与亲朋换工,才能按时完成各种植环节。因此,本文所指生产要素投入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性生产资料。其中,资金性生产资料主要包括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灌溉、农机作业支出等要素投入(罗明忠,2016)

 [20] 。生产性固定资产在本文中主要是指农户所持有的农机具。

 2.1.2 农户兼业 农户兼业是指农户不完全依靠农业经营所得维持生计。这些农户享有土地经营权,从事农业经营活动,在闲暇之余从事工业、服务业等领域内的经济活动,以增加家庭总体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华锋,2018)

 [21] 。农户兼业行为自改革开放初期便存在,而由于我国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偏小,随着现代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普遍使用,

 8

 大量的绝对剩余劳动力逐渐显化。此外,农业的生产过程与劳动过程存在着非统一性,不可避免地会使农业劳动力的使用具有阶段性和间歇性,从而形成一定程度的季节性劳动力剩余,为兼业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前提(肖轶、尹珂,2015)

 [22] 。

 对农户而言,如果一个农户完全从事农业生产,收入也全部由农业收入构成,这样的农户被称为专业农户或纯农户;相反,如果一个农户既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非农劳动或经营,并且其收入也由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两部分构成,这样的农户称为兼业农户。

 根据收入结构,可以进一步把兼业农户区分为“第一类兼业农户”(简称一兼农户)和“第二类兼业农户”(简称二兼农户)(罗明忠、刘恺,2016)

 [23] 。具体的划分标准为:农户过去一年里非农经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小于 10%的农户为纯农户,10%-50%的农户为一兼农户,超过 50%的农户为二兼农户(张忠明、钱文荣,2014)[24] 。郭庆海(2018)

 [25] 将上述“纯农户”定义为全职农户,“一兼农户”和“二兼农户”分别定义为 I 兼农户和 II 兼农户,将农户划分为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比不同兼业经营程度农户的生产特征差异。魏后凯和刘同山(2017)

 [26] 对 II兼农户进行进一步细分,将兼业农户中非农收入占比高于 50%,且低于 75%的归类为高兼农户,高于 75%的划分为深兼农户。本文在进行研究时,借鉴郭庆海的做法,同时结合本文的样本特点,将“纯农户”定义为全职农户,将非农收入占比在 10%-75%之间的农户定义为 I 兼农户,将非农收入占比高于 75%的农户定义为 II 兼农户。

 2.2 农户兼业行为评价研究 兼业化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现象,现有的研究对兼业行为的评价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种是肯定论。这种观点认为,从兼业的历史趋势看,农民兼业化的产生和存在有深刻的经济社会原因,农户兼业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与专业化并不相悖。兼业化不仅不会随着经济发展而走向专业化,反而是经济愈是发达,增长愈是迅速,兼业化的程度就愈高,不仅从一个国家、一个时期来看是如此,就每个地区来看,也是这样。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地区,如美国的东北部,日本的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地区,其周围的兼业农户就多,兼业化程度就很高。农民兼业是解决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庄晋财等,2018)

 9

 [27] 。纪月清等(2016)

 [28] 认为,农户兼业经营造成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发生转移,老龄户和女性户因体力、技术等原因会更加偏向于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率。张璟等(2018)

 [6] 认为,农户兼业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收入的提高,可以促进农户土地转出,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形成农村的规模化经营,即农户常年在外的务工时间越久,土地转出的可能性越高。蔡洁、夏显力(2019)[29] 认为,兼业程度能够增加农户家庭纯收入、缩小农户之间收入差距。许荣、肖海峰(2019)

 [30] 采用 Tobit 模型研究了不同规模下兼业化对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兼业化会显著促进农牧户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

 第二种是不完全肯定论。部分学者经过研究之后认为,农户兼业经营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同时存在。赵佳等(2015)

 [31] 认为,农户兼业经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土地的利用效率,但是应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如果兼业化程度过高,则会影响对土地的利用效率。高欣等(2017)

 [16] 认为,兼业分化会提高转入户流转土地的生产效率,且兼业程度越强兼业分化的正向影响作用越弱,兼业经营给土地转入户家庭带来了较高的收入,但对于兼业程度较高的家庭,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收入增加较少,同时土地转出户的生产效率会因此有所降低。程名望等(2015)

 [32] 认为,农户兼业引起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粮食的生产的影响存在地区性的差异,从总体上看对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影响不大,但是会对粮食主销区的粮食生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三种是否定论。这种观点认为,从农业的角度看,农民兼业是一种小生产,降低土地利用率和生产者素质,阻碍土地流转和规模集中,形成小规模农户经营的固化和农业生产的副业化同时,兼业使大部分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向非农产业,减少对农业的生产投入,造成对农业的粗放经营(杨志海,2015)

 [19] 。夏秋等(2019)[33] 认为,兼业的挤出效应以及收入效应会导致兼业农户的农地利用方式和短期投资发生改变,在考虑兼业综合影响效果的情形下,兼业农户的农业面源污染水平显著高于非兼业农户。兼业对家庭劳动力的挤出会造成留存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足。纪月清等(2015)

 [28] 认为,农户兼业造成区域性施药不同步,进而对农业生产造成负面的外部影响。肖敏敏(2019)

 [34] 指出,农户兼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粮食产量。因为农户如果进行兼业经营,由于其他收入的增加而降低了他们对粮食产出的期望,在没有更高收入的驱动下,兼业户对粮食生产新技术、新品种缺乏热情,因此投入和管理上都可能会比较松散,进而影响产量。Sauerand Gorton and Davidova(2013)

 [35] 在对

 10

 科索沃农户进行研究后也认为,劳动力转移对农户造成了显著的劳动力损失效应,进而对技术效率产生了负作用。

 2.3 农户兼业行为动因研究 国外学者对农户兼业经营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和分析,比较有影响的是推力—拉力学说,兼业的存在程度直接与农外就业机会的多少呈正相关,而与农业中机会的多少呈负相关(Kelty,2017)

 [36] 。导致农民家庭成员谋求农外就业机会的“推力”因素包括:经营农业机会有限或收入不足以维持较好的生活水平;扩大农场规模有困难;节省劳力的农业技术的广泛采用,导致了家庭劳动时间或劳动力的剩余;农户家庭成员教育水平的提高,推升了劳动力的机会成本(Shi et al,2017)

 [37] 。导致农户兼业的拉力因素包括: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扩展,使得农村人口的非农就业机会日益增多;交通运输的发展减少了通勤的时间;大众媒介的普及,使农村劳动力更容易获得非农就业的信息;劳动制度的改变(如记时工的出现)和劳动条件的改善(Man & Sadiya,2009)

 [38] 。

 农民在获得农外就业机会以后,仍然不放弃农业,同样受到来自农业内部和农业外部一些推力和拉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有:继续经营农业可以获得廉价的和安全的食品,继续经营农业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国家为农地确权,保障农民利益(徐雪高等,2017)

 [39] ;农村生活成本低,农户土地情节比较重(潘娟,2018)

 [40] ;土地不仅是一种生产要素,更具有财产的功能;农民把占有土地视为最后的生活保障(赵娟等,2019)

 [41] ;在发达国家,农村生活的精神价值日益重要,完全放弃农业和农村生活,迁入城市在很多方面要付出代价(Kelty,2017)

 [36] 。潘娟(2018)

 [40] 从经济和社会两方面静态地分析了农户兼业化的动力因素,指出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也决定了兼业化处于早期阶段,而随着农业、农村变革,农户兼业化将进一步深化。从动态上论述农业增长方式、农业结构变革是农户兼业化形成机制。在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之后,农户已经成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能够对多种经济信号做出正常的反应,即通过对价格、成本和收益等的分析来决定自己的经济行为。因此,采用微观经济学的有关基本假说来分析我国农户兼业行为是可行的。翁贞林等(2017)

 [42] 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农户兼业决策从而影响兼业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预期兼业工资率、非农产品价格、乡镇企业获得信贷规模等对农户兼业行为有正方向的激励作用,农产品相对价格、乡镇企业税收

 11

 负担对农户兼业行为有反方向的激励作用。归纳起来看,国内许多学者认为农户兼业化的动因主要在于:人多地少,加上农业增长方式由劳动力集约向资本、技术集约转变,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农业的劳动边际生产率低(邹杰玲等,2018)

 [43] ,新生代农民受教育水平高,农业生产风险大,农户抚养压力大,小农户农业收益较低,农业劳动机会成本高(潘娟,2018)

 [40] ,农户相对经济地位较低(彭欣欣等,2018)

 [44] 。

 2.4 兼业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农户参与非农活动的原因可归纳为: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家庭闲置资源(例如劳动力、设备、建筑物等)或通过改变其用途以获取更多收入(邹杰玲等,2018)

 [43] ;二是通过扩大家庭收入来源以分散农业经营风险(王图展等,2015)

 [45] 。当然,农户能否顺利实现农外兼业或兼业程度如何,则主要取决于家庭的内部因素和所处的外部环境。也就是说,兼业在不同家庭(农场)或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一个地区的农地资源越稀缺、非农兼业机会越多,当地兼业现象就越普遍;当外部条件一定时,农外兼业与家庭的内部因素密切相关。

 农户兼业行为的主要因素也包括经营农业用地面积、家庭劳动力结构、当地非农产业发展情况等(高欣、张安录,2017)

 [32] 。不仅如此,在家庭承包制条件下,农业生产成本的下降、高昂的市场交易费用、风险以及集体经济服务功能的弱化,会使得农户选择专业化程度偏低的经营方式(谢昊举、刘余,2017)

 [46] 。农户兼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追求最大利益的必然选择,土地规模小既是农户兼业产生的原因又是农户兼业的结果(翁贞林、高雪萍等,2017)

 [42]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户兼业、就业机会获取以及职位选择有重要影响,潘林(2018)

 [47] 认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有助于非农就业的发展,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农村健康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构建新型培训体系;拓宽农民兼业渠道,增强农民创业意识;释放农村女性兼业,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是解决当前农户兼业引起的劳动力不足的有效途径。彭文慧(2014)[48] 指出,相对于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培训则可能是提高农村劳动力获取非农就业机会的关键性因素,同时社会资本已经成为影响农民收入区域差异的决定性因素,作用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机会搜寻等多方面。

 2.5 农业生产投资研究 当前对兼业与农业投资关系的研究仍相对缺乏,碎片化的观点散见于文献中。通常认为非农就业丰富了农户的收入来源,由于收入的增加,非农就业减轻了农户对农

 12

 业投资的风险,有利于农户资本的积累(徐升,2016)

 [17] ,从而提高农户的...

推荐访问:农户 农业生产 影响
上一篇:法律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下一篇:煤矿安监组安全目标责任书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