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是生命的源泉 保卫血液健康,呵护生命源泉

来源: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19-08-06 点击:

  血液是“生命的源泉”。血液承担着“浇灌”全身组织与器官的使命,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健康的血液。然而,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引发的与血脂、血压、血糖、血黏度等相关的疾病,对健康的危害正与日俱增。被污染的空气、水源,以及一些有毒的化工制品悄悄地侵蚀着我们原本健康的血液;不健康的行为方式也在使血液被污染……因此,本刊特别邀请专家撰稿,与大家一起――
  
  您了解自己身体里每天流淌的血液吗?现代科学是怎样认识血液的?我们的血液面临着怎样的威胁?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贫血、白血病……种种疾病发生的背后,预示着我们的血液产生了怎样的变化?怎样维护我们血液的健康?……要想明白这些问题,请先从了解血液开始。
  
  我们的血液从哪儿来?
  
  古人认为,血液是心脏“制造”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血细胞竟是从骨头里“长”出来的。讲得更具体些,是骨髓腔内的骨髓承担了“血细胞加工厂”的角色。骨髓有红骨髓(造血细胞)和黄骨髓(脂肪细胞)之分,有造血功能的主要是红骨髓。除骨髓外,其他脏器也参与造血,包括胸腺、肝脏、脾脏、淋巴组织等(肝脏、脾脏主要是胚胎期造血器官,出生后停止造血)。
  
  人的身体里有多少血液?
  
  血液占成年人体重的8%左右,也就是说一个体重60千克的成年人,体内约有4800毫升的血液。
  血液由细胞部分和非细胞部分组成。细胞部分(占45%)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非细胞部分(占55%)是血浆,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糖类、脂类、激素、无机盐等。
  
  血液有什么功能?
  
  要了解血液的功能,就得了解血液的4个“成员”――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
  红细胞――输送氧气
  血液的功能很多,不过究其根本,其最重要的作用还是在“运输”二字,如果把它比喻成人体内的运河的话,红细胞就是运送“货物”的“运输兵”。
  人体须臾不可缺少的氧气,需要及时排出的二氧化碳都是靠它来运送的。
  白细胞――消灭入侵者
  在我们周围的水、空气、各种生活用品中,甚至我们自己身体内部,每时每刻都生活着数以亿计的细菌、病毒,要抵御它们的侵袭,离不开人体的“卫兵”:白细胞。
  白细胞的“个头”比红细胞大,能做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进入周围组织,“吃掉”入侵人体的细菌、病毒等“坏分子”,平时我们看到的从伤口流出的脓液,就是死亡的病菌和“壮烈牺牲”的白细胞。
  血小板――加固血液的屏障
  在血液中,血小板是最小的细胞,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一员。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受伤、流血,但只要不伤及主要血管,流血总能自己止住,这是因为当人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会在数秒钟内奋不顾身地扑上去,封闭伤口以止血。
  血浆――保持“中庸之道”的功臣
  除去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细胞成分,血液中还剩下55%的淡黄色液体――血浆。虽然血浆中不含活的细胞,它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此外,血浆还有运输营养和代谢物质、参与凝血和免疫等作用。
  
  血液流向哪里?
  
  人们从前以为,血液从心脏流出后,就会像汽油一样,被身体各个器官消耗掉。我们的身体真的那么“浪费”吗?
  当然不是,血液在我们体内是“循环利用”的,而这个循环的中心就是心脏。跳动的心脏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水泵,先把鲜红
  红细胞增加会产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可出现皮肤黏膜红紫、脾肿大、血栓、出血等临床表现。剧烈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会使血液浓缩,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偏高;慢性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会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此外,骨髓增生性疾病中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显著增多;常见的β-海洋性贫血,即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的富含氧气的动脉血输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供它们利用;随着氧气的逐渐消耗,二氧化碳等废料的增多,鲜红的动脉血逐渐变成暗红色的静脉血,又流回到心脏;然后,它将被输送到肺,在那里接受新鲜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再次成为鲜红的动脉血,流回心脏后又开始了下一个循环。
  
  血常规报告,你能看懂吗?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常做的一项血液检查,当出现发热、腹痛、贫血、出血等症状时,需要做血常规检查来判断所患疾病及其发展情况。
  红细胞(血红蛋白)――人体组织器官“输氧员”
  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160克,升
  红细胞数(4.0~5.5)×1012/升
  正常成年女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10~150克/升
  红细胞数(3.5~5.0)×1012/升
  婴幼儿和儿童因生长发育迅速,血容量急剧增加而导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比正常成人低10%~20%。
  红细胞数量减少会产生贫血。贫血患者会出现头昏、乏力、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贫血属于血红蛋白病。
  白细胞――人体重要的防御机构
  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为(4.0-10.0)××109/升
  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数的50%~70%
  淋巴细胞占20%~40%
  单核细胞占3%~5%
  嗜酸性粒细胞占0.5%~5%
  嗜碱性粒细胞占0~1%
  白细胞对人体具有保护和防御功能。中性粒细胞能够吞噬和杀死细菌,防止细菌和有害物质侵入机体。淋巴细胞与免疫有关,它是机体保护自己不受病原体侵袭的主要细胞。单核细胞能够从血液中清除死亡或不健康的细胞、废物和碎片以及杀死入侵的细菌。
  白细胞数量和质量的改变都会产生白细胞疾病。化学毒物(苯、铅、汞)、药物(氯霉素、磺胺类药、抗肿瘤药、抗糖尿病及抗甲状腺药)、放射线(x射线、y射线、放射性核素)、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病毒感染)、免疫等因素都会引起粒细胞减少。外周血白细胞数低于4×109/升时,称粒细胞减少症;若低于(0.5~1)×10×109/升时,称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也会引起白细胞减少,患者有头晕、乏力、食欲减退、发热等临床表现。急性感染、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等均会引起白细胞增多。
  血小板――与止血和血栓形成有关
  人体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正常值为(100~300)×109/升。
  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它具有黏附、聚集和释放功能,与止血和血栓形成有关。
  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改变会产生出血性疾病。血小板数低于100×109/升,称为血小板减少。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性损伤、肝硬化、脾肿大等,最常见的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时,患者皮肤和黏膜出现出血和淤斑,并有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黏膜和眼结膜下出血。严重者有便血、血尿,妇女常有月经过多。
  血小板数超过400×109/升称为血小板增多。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血小板显著增多,常在(1000~3000)×1×109/升,并有出血及血栓形成,脾肿大。
  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平均值和网织红细胞
  正常人的红细胞比积为:
  男性0.42~0.49(42%~49%)
  女性0.37~0.43(37%~43%)
  红细胞比积增加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如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等,常达0.5(50%)以上,在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时,常需以红细胞比积作为参考。
  红细胞平均值包括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这些数据可对贫血进行形态学分类:
  红细胞平均体积:正常值为82-92飞升(f1)
  数值增高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数值减低见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正常值为27~31皮克(pg)
  数值减低见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正常值为0.32-0.36克/升
  数值减低见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网织红细胞是尚未成熟的红细胞,它的高低直接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盛衰。
  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正常值为0.5%~1.5%。
  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的增生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后。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推荐访问:源泉 保卫 呵护 血液
上一篇:特殊身材的穿衣经:穿衣搭配软件
下一篇:中西药联合应用有禁忌_中西药联合用药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