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创新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来源:新加坡移民 发布时间:2020-10-25 点击:

 金融科技创新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金融科技”成为热点词汇,其技术手段正撬动金融发展新格局,而金融模式的创新也为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带来了可行的解决思路和方案。本文对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金融科技改进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的作用机理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进一步运用金融科技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强化数据采集和应用力度、提升金融科技监管水平、加大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等建议。

 关键词:金融科技;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

 近年来,部分银行机构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金融模式,大胆实践,在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证明了金融科技是一条可行路径。本文总结了当前银行机构应用金融科技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作用机理和需要关注的问题,对进一步深化运用金融科技创新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扩大金融科技应用的覆盖面,推进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盘活民营和小微企业。

 一、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一)银企信息不对称

 一是民营和小微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强,财务制度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全面,银行机构很难掌握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二是民营和小微企业在传统征信中属于“薄档案”群体,信用报告中很少甚至没有信贷信息,银行机构很难以信用报告作为信贷决策的参考。三是民营和

 小微企业对金融政策和产品服务不够了解,缺少能及时全面获取最新信息的渠道。

 (二)银企供需不匹配

 一是民营和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经营管理能力问题,达不到直接融资的门槛要求,也缺乏间接融资所需的抵质押品,很难获得资金支持。二是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具有“短、小、频、急”的特点,而传统融资方式下的审贷流程和放款程序较为复杂,难以及时满足企业融资需求。三是民营和小微企业的经营规模和资金需求不一,银行机构难以制定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不同企业的多样化、特色化需求。

 二、金融科技改进融资的作用机理

 2016 年 3 月由金融稳定理事会发布的《金融科技的描述与分析框架报告》中第一次对“金融科技”作出了初步定义,即通过技术手段推动金融创新,形成对金融市场、机构及金融服务产生重大影响的业务模式、技术应用以及流程和产品。金融科技本质上还是金融,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生物识别等技术服务金融的新手段,为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带来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案。

 (一)金融科技打破银企信息不对称

 一是人民银行牵头搭建以政务大数据为核心的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用于实现政银企之间信息共享,以“信息流”引导“资金流”,撮合银企融资对接,做到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如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牵头搭建了广东省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为银行和企业提供供求信息发布、政务信息查询等服务,打通了银企

 之间的信息渠道。二是银行机构与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依托电商平台积累的商户经营、违约、规模、产品质量、客户评价等大数据对小微企业进行授信支持。如平安银行的“电商数据贷”以电商平台的数据作为授信依据,为平台卖家提供融资服务。

 (二)金融科技提升融资服务水平

 一是降低融资门槛。银行机构依托金融科技的应用,通过大数据分析增强了信贷风险识别、企业还贷能力预测,摒弃过去只认抵押担保的旧观念,逐步加大信用贷款投放,不断降低民营企业信贷准入门槛。二是加快融资速度。银行机构通过科技手段开发互联网线上纯信用的秒贷产品,实现贷款全线上申请、审批、放款,资金最快可实现即时到账,整体放贷效率比线下大幅提高。如农村商业银行的“悦农e 贷”、建设银行的“小微快贷”等产品,企业可随时通过手机银行快速满足其资金需求。三是丰富信贷产品。金融科技与物流、政府采购等业务场景相结合,开发出不同的信贷产品。如平安银行的“物流数据贷”,通过采集和分析企业物流信息,使企业凭借物流数据即可获得线上信用贷款;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的“政采贷”,实现了财政部门、银行机构、企业三方线上全流程管理,凭借政府采购合同、历史订单等数据为供应商提供信用融资服务。

 (三)金融科技改善风控水平

 一是应用人脸识别、声纹识别、虹膜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精确识别线上客户身份,利用 OCR 文字识别、虚假证件照片识别等反虚假资料技术验证材料的真伪,严格审核贷前准入。二是运用大数据、

 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贷中评估客户偿还能力,准确评估项目效益和企业还本付息能力。三是以人工智能、反欺诈手段替代传统的人工经验判断,通过多维度交叉验证对大额资金异常流动、信用违约等异常行为进行监控预警,及时化解贷后风险。如金融壹账通的“壹企银”运用智能认证、反欺诈及区块链等技术搭建智能风险防控引擎,涵盖贷前、贷中、贷后全信贷业务流程,帮助 200 多家银行机构提高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综合能力。

 三、金融科技创新需关注的问题

 (一)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

 一是银行机构较难获得全面的政务数据。目前,银行机构获得政务数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从相应政府部门获取和从政府搭建的共享平台中获取。这两种方式或多或少都受到部分政府部门认识不到位、不愿意将本部门数据共享的影响,造成银行机构所获得的数据不全面,影响了企业画像的精确度。二是银行机构从外部获取信贷数据的渠道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企业信用信息是大部分银行机构在信贷审核时主要依赖的数据,而其他企业征信机构由于自身数据类型不全、数据地域范围窄等原因,较少获得银行机构的青睐。

 (二)缺少强有力的金融科技监管

 一是随着金融科技的应用,金融业务模式不断演变和进步,同时也给现有金融监管体系带来了重大的挑战,传统模式下基于传统结构性数据的监管已不能满足金融科技新业态的监管需求,亟须进行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创新。二是银行聚集了大量的企业信息,信息安全是不

 容忽视的问题。大数据场景中的内容不断丰富,数据边界日渐模糊,部分银行机构信息系统技防手段和措施欠缺,对企业隐私和权利的保护没有跟上,易造成企业信息泄露。

 (三)缺乏金融科技人才

 一是银行机构难以招聘到金融科技人才。当前开设金融科技类相关课程的大学很少,金融科技专业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导致银行机构金融科技人才匮乏,限制了其智能化发展的速度。二是银行机构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银行机构对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产品创新等经费投入非常之少,金融科技人才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不足。

 四、政策建议

 (一)强化数据采集和应用力度

 一方面,推动构建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共享体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制化步伐,用立法的形式将政府相关部门所拥有的政务数据纳入统一的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公共信息征集机制,冲破部门利益,打破信息孤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企业征信机构。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培育和发展种类齐全、功能互补、有公信力的企业征信机构,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征信服务。

 (二)提升金融科技监管水平

 随着新兴金融科技的推广及应用,金融环境市场更加复杂多变,风险与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急需进一步提升监管水平。金融监管部门要建立与金融科技发展相适应的监管体系,积极发展和应用监管科技,优化金融监管流程,提升金融监管效率。同时,银行机构要建立

 信息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充分预判新技术带来的漏洞和风险,确保新技术的应用不会造成信息泄露,同时充分利用新技术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三)加大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和经验互补共享

 一是加强政府在制度上对金融科技发展和人才储备的支持,对为金融科技发展作出贡献的机构给予奖励,增加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二是银行机构应积极寻找外部合作的方式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与金融科技企业在技术及人才领域实现资源互补,总结和共享其应用金融科技的相关经验,并逐步形成行业标准,使金融更好地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

 五、结语

 综上所述,金融科技已开始在银行机构中创新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数据支撑、监管体系和人才储备上还需要不断完善。金融科技的创新有助于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金融监管部门和银行机构要积极推动科技与金融业务的融合发展,更好地为民营和小微企业服务。FTT

 参考文献:

 [1]陈文琪. 金融科技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D]. 长沙:湖南大学,2018.

 [2]王轶昕,曾琳萱. 我国中小银行支持民营企业面临的难题与破解路径研究[J]. 西南金融,2019(4):53-60.

 [3]顾亦明. 金融科技应加大对小微信贷支持[J]. 中国金融,

 2019(5):101.

 [4]余莉娜. 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现状与挑战[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0):97-98.

 作者:谢柳琴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

推荐访问:科技创新 缓解 融资难
上一篇:物质量知识点总结
下一篇:宝应县师能建设“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