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方法|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

来源: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19-04-18 点击:

  [摘要]目的 探讨、了解、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价值、选择及临床方法。方法 硬膜外麻醉,多数病例采用髋前外侧切口,手术时间50-120分钟,平均时间为66分钟,出血量平均360ml,输血0-800ml,术后常规安置引流。根据术前X线和术中具体试模选择合适假体,假体类型:骨水泥型和生物型。操作中骨水泥型均应用第三代骨水泥技术,骨水泥中均未加入抗生素。结果 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优(大于90分)15例,良(80-90分)22例,差(小于70分)2例。术中、术后无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发生,3例在应用骨水泥时血压下降,经处理后平稳。所有病例中5例出现术后疼痛,多为活动后痛。结论 术后假体的远期松动已成为人工髋关节置换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只要患者全身情况平稳,家属态度积极,均应手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尤其是老年患者,仍不失为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硬膜外麻醉
  
  1临床资料
  本组老年患者共46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2.3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18例。新鲜骨折32例,陈旧性骨折12例,病理骨折2例。骨折类型:头下型26例,经颈型20例。所有老年患者受伤前无行走困难,上下楼梯自如。
  2 治疗方法
  硬膜外麻醉,多数病例采用髋前外侧切口,手术时间50-120分钟,平均时间为66分钟,出血量平均360ml,输血0-800ml,术后常规安置引流。根据术前X线和术中具体试模选择合适假体,假体类型:骨水泥型和生物型。操作中骨水泥型均应用第三代骨水泥技术,骨水泥中均未加入抗生素。
  3 术后处理
  预防应用抗生素5-10天,有糖尿病者适当延长抗生素应用时间,预防性应用低分子量肝素,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对术后并发症予以相应处理。术后24小时进行静态股四头肌锻炼,术后第二天进行患肢主动功能锻炼,2-14天下床活动,强调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并避免内收患肢或盘腿动作。
  4结果及随访
  此次随访活动共获得完整随访资料患者39例,失访的主要原因为居住地址搬迁、通讯信息遗失及交通不便。随访半年――5年,平均随访时间为4年,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1] [2] [3][9],优(大于90分)15例,良(80-90分)22例,差(小于70分)2例。术中、术后无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发生,3例在应用骨水泥时血压下降,经处理后平稳。所有病例中5例出现术后疼痛,多为活动后痛。
  5 讨论
  60岁以上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是首选方法[4]。由于股骨颈血供的解剖特点,股骨颈骨折后易导致骨不连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非手术治疗需长期卧床,易导致多种并发症。人工关节置换适应于身体相对健康,有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对大多数老年患者,特别是骨质疏松患者而言,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可以提供一个即刻稳定的关节使患者能在术后迅速活动关节并负重行走,减少假体松动和下沉的发生 。而对于较年轻的患者采用非骨水泥生物学固定为宜 。
  随着人工关节手术的广泛开展,手术并发症也日渐增多。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脑血管疾患及糖尿病等,加之因关节疼痛术前长期卧床,术中反复脱位复位,以及由于疼痛及预防术后脱位而使肢体处于被动体位,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容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预防尤其重要,本组预防采用低分子量肝素。只要患者全身情况平稳,家属态度积极,均应手术治疗。通过本组疗效观察,可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如手术指征掌握不严、假体选择不当、手术操作、骨水泥灌注技术不良等需要改进,以避免并发症的出现。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尤其是老年患者,仍不失为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蒋才庆. 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应用[J].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1,(01)
  [2] 梁雨田,张伯勋. 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J]. 中华医学杂志, 1995,(11)
  [3] 马明福. PMMA骨水泥多孔减少与疲劳生存增加的两者金属断面显微镜的观察研究[J].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1993,(02)
  [4] 张世红, 鲍云. 股骨颈骨折护理体会[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7,(02)

推荐访问:股骨颈 骨折 临床 老年
上一篇:22例糖尿病肾病诊治总结|糖尿病肾病诊治新进展
下一篇:急腹症的临床分类_临床急腹症近期再手术的原因分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