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课件] 亲密关系罗兰txt 下载

来源:初二 发布时间:2020-03-18 点击:

  《亲密关系》课件 第一节:和你结婚的对象会是你的梦中情人吗?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有书共读。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亲密关系》的第一部分:和你结婚的对象会是你的梦中情人吗? 如果去问一个热恋中的人:“他是你的梦中情人吗?” 你也许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的。” 可如果你的心中对梦中情人没有一个预知或者提前设定的话,遇到对方,怎么认定那个人会是你的理想伴侣呢? 我们去参加婚礼时,也经常听新郎新娘说,对方就是自己找了一辈子的人?那么,还是刚才那个问题:如果你的心目中或者潜意识里,对你的理想伴侣没有形象描画,你怎知灯火阑珊处那个背影就一定是他呢? 在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心里或许会“咯噔”一下,脑海中也会迅速闪现被我们刻意遗忘的一些片段:从什么时候起,我的心中就有那个人的影像?那个人到底是谁呢? 有的人痛苦地穿行在记忆里,狠狠地纠结着,他希望能回想起一些过往片段,不瞒大家,本书作者克里斯多福·孟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孩童时期,妈妈温柔的抚触,轻柔的话语,让男孩们决定,长大后一定要娶和妈妈一样温柔善良的妻子;爸爸有力的臂膀,宽阔的胸怀,让女孩们也认为,长大后一定要嫁给爸爸一样能为自己撑起一片天空的老公。 是的,他们从孩童时期就已经在心中刻画着梦中情人的形象。 长大点了,幼儿园会唱会跳会讲故事的老师,让孩子们着迷;小学里那个对自己如母亲般疼爱,非常耐心而且经常鼓励你的老师让你感动;,那些在舞台上熠熠闪光,展现自我个性的明星让正值少年叛逆期的你疯狂;再大一点,隔壁班经常走过你窗前朝你微笑的女孩,操场里青春昂扬恣意挥洒汗水的男孩,让你痴迷。 你的梦中情人成了这么多年来,你心中累积渴望的众多形象的综合体,你制造出了一个心目中的梦中情人来。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对梦中情人的印象是从孩童时候就开始萌生、并渴望的,那最后和你走入婚姻殿堂的一定会是那个你心中的理想情人吗? 没有人敢笃定地说:“是“!国内众多相亲节目,都是男女嘉宾先亮出择偶条件,再根据彼此的条件去择优选择。但是也会有很多就连观众都认为很合适,应该在一起的两个人,却没能牵手成功。主持人在最后都会问他们牵手失败的原因,很多男女嘉宾都会说:“他很好,只是不适合我。” 为什么满足择偶条件的对象,却不是你要真正寻找的那个人?

 每个人都在心中为自己设定了理想情人的条条框框,有的是可以表达出来,例如,年龄、身高、职业、长相……可还有很多是他们没有表达出来的,例如,她需要一个能给她安全感的男生,他需要一个会听话不反驳自己意见的女生。

 从这些需求里,我们能看出来,女生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要求得到保护;而男生大男子主义严重,是一个控制欲十足的人,他要求所有的事情他都能做得了主。他们寻找爱人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些是个案吗?并不是。

 几乎没有人会说:“我的爱人符合我对梦中情人的所有要求。”世界上完美的恋人可能会有,但并不多见。尘世中的恋人、夫妻都只是符合对方对心中理想情人所绘制蓝图的一部分,或者吸引你的那个人身上,只拥有你的梦中情人的一项或者两项特质。作者在书中说,符合三项特质的都很少,全部符合的更是一个都没有。

 我们无法降低自己的择偶标准,现实中并没有符合你需求的对象,怎么办呢?

 梦想和现实的差距,让你恼火,也让你无奈。

 恼火的是你渴望得到梦中情人的欲望如此强烈,现实生活却击碎了你的梦,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样完美的人;你很无奈,无奈是因为到了适婚年龄,你被七大姑八大姨催婚,被自己亲爹亲妈逼婚,工作的不如意,一个人的孤独无法排解,或许找一个伴侣会分担你的压力和忧伤。

 于是,你在众多不符合条件的人里头,挑选出具备你要求特质最多的一个人出来携手,走向婚姻的殿堂,但是,在这个时候,你还会抱有期望和侥幸。

 抱有什么期望,为什么你还会感到侥幸呢?

 因为你的心中酝酿着一个计划:“完美改造计划”。我们都听过丈母娘劝自己闺女说:“好男人都是媳妇儿调教出来的。”而我们也认为自己能力不差,于是就大刀阔斧的开启了你的调教丈夫,调教媳妇计划。

 妻子不善厨艺,你给她买菜谱下载美食视频;丈夫王者农药上瘾,你说咱俩一起打,你比他更疯狂,一玩一个通宵;妻子“双十一”剁手买不停,你限制银行卡内金额,在网络上搜到那些“双十一被坑的故事“讲给她听。丈夫生活习惯不好,不喜欢洗脚,乱扔臭袜子,只要他随手扔一双,你就捡起来往垃圾桶丢一对,看你还敢扔不……

 总之,自从开启调教计划,什么罗曼蒂克、山盟海誓、花前月下,对你来说都会嗤之以鼻,你会问:“那是什么?”绽放在你们之间的粉色泡泡,早已被你无情地挥手撕破,随着未被满足的需求不断增加,最终幻想和所谓的“现实世界”发生激励冲突,让我们之前对爱情,对梦中情人的一切憧憬全部幻灭。

 这一节我们讲了,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梦中情人,TA从我们孩童时就出现了。梦中情人集合我们所有未被满足的欲望于一身,比如:抚摸、温柔、赞美、肯定、自由等等。可是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伴侣,那怎么办呢?我们都很自信,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将对方改造成你心目中的完美对象,于是你挑选了具备梦中情人最多特质的一个人,去控制、去改变,希望对方能达到你的需求。事实上呢?谁也改变不了谁?有时候就连你自己都改变不了自己。

 期望、需求、欲望并不是真正的爱。

 好了,这一节内容就到这里。针对这节内容,我留给你的思考题是:你心目中的理想情人是什么样的呢?你的伴侣,是你的梦想情人吗?你有想过要采取什么办法去改变对方吗?

  第二节:一个人越炫耀什么,越缺乏什么?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有书共读。

 在上一节中,我们学习了,每个人心中都会为了满足自己的原始欲望而制造出一个梦想情人来,这个梦想情人的形象从我们孩童时候已经滋生,是我们多年心中累积渴望的众多美好形象的综合体,他可能具有妈妈的美丽大方、老师的温柔和耐心,也具有爸爸的力量与宽容,荧幕英雄的勇敢和坚强。可是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完全符合你需求的对象,于是我们就信心满满地开启了“完美改造对方”计划,想将现实中的对象改造成你的完美伴侣。

 在一次又一次的改造尝试中,你们之间产生了激烈地冲突,萦绕在你们之间的浪漫,对爱情美好的幻想开始走向幻灭。你对他的期望变成了失望,亲密关系碰到了障碍,我们要如何解决?

 在今天的这一节中,我们将要学习:一个人越炫耀什么,越缺乏什么?

  在一期《奇葩大会》节目上,心理咨询师李松蔚在演讲时提到了他遇到的一个真实案例:一个女孩,在接受工作任务之前,老板承诺做完任务会发奖金,但是任务结束已经几个月了,老板对奖金发放只字不提。女孩有怨言,也不敢去问老板,于是女孩在一个现场咨询会的场合向各位资深心理咨询师提出了疑问,期望得到帮助。

 一位现场咨询师问了女孩一些问题,并交了一些方法给女孩。咨询师再问女孩,敢不敢现在就去找老板,女孩说她敢,她明天就去找老板。

 这时候李松蔚也提问那个女孩:“是不是你真的明天就会去找老板?”这时候女孩犹豫了,说:“大概,可能吧……”

 随着李松蔚地追问,最后,女孩子发出了心底真正的声音。她说,自己每天都想着去找老板,可最终都没去。这让她想起了小时候被小朋友抢走了玩具,刚好被路过的妈妈看到的情景。妈妈推着她去抢回玩具,去抗争,说你怎么这么怂,女孩说她当时夹在中间非常痛苦。

 女孩想说,为什么妈妈非要让她去争取,她不想争取,她认怂不行吗?一个认怂的女儿,妈妈就不喜欢了吗,她就不配得到妈妈的爱了吗?

 我们回到她要不要继续找老板要奖金这件事情上。如果推着她去找老板要钱,就好像妈妈对她说的那些话一样,女孩虽然答应了要去找,可她心里仍然有个声音在喊:“你们推不动我,我就是我。”她以此来表达她的抗争。

 孩童时期,我们总会期望得到父母和长辈更多的爱。我们想要被他们喜欢,被他们永远宠爱。家庭聚餐时,你的一首钢琴曲获得到众人的夸赞;考试第一,你兴冲冲地捧着成绩单给家长看求表扬……每个人心中都想要得到肯定、赞扬,以此来满足被爱的需求,这些满足会让他们获得归属感。

 每个孩子都想做父母心中的那个独一无二,他们想方设法吸引家长的注意,有时候甚至采用一些离家出走,自杀等危险、伤害自身的行为。他们想尽办法来证明自己有用,有存在的价值,并以那些行为来验证自己在家长和其他人心目中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是我们孩童时期的两大主要需求。

 孩子们时常会通过一些行为来探测家长是否爱他,喜欢他,比如:婴儿会用哭来达到让妈妈抱他的目的,小男孩会用买乐高玩具来证明爸爸是否爱他,孩子走路跌倒了,惨兮兮地看着家长,期望家长来扶,来抱……这些无一例外地都表达了孩子们“爱与被爱”的需求。

 这些需求没有被满足时, 孩子们会就此放弃这些需求吗?我们经历过孩童时期,当我们通过哭闹、抱怨、撒娇、发脾气……方式,让自己的需求获得满足。如果仍未完全满足时,这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就会形成我们孩童时期的执念,暂时会被我们丢进心里储存室(潜意识)锁起来。这些执念不会消失,它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随着时间的累积,我们心里的那间储存室会被越堆越满。

 就像刚才提到过想找老板要奖金的女孩,女孩虽然认同心理咨询师所说的勇敢地去要奖金,去抗争这个观念,但是她的内心仍然是抵触的。这时候她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去抗争,要回奖金,夺回玩具;一个是跟妈妈表达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立场。

 女孩最后的选择是,找妈妈谈一谈打开这个心结,然后去找老板要钱,而不是被人逼迫她去抗争。

 被逼迫,让她对自己产生怀疑,对妈妈给予她的爱产生怀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在长大的过程中,这些怀疑给她造成了无尽的苦恼。

 本书作者克里斯多福·孟说,孩子寻找归属感,是因为他们想要得到被父母永远宠爱,但是想要在父母心目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他们必须采取一些能被父母注意到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特殊价值和重要性。

 “想要变得特别,想要无可替代”的欲望,激发了我们去寻找一个会带给我们安全感,能包容我们所有缺点,无私奉献的一个对象的存在。

 因为你想要从对方身上获得重要性、价值感、被赞赏和被接受的欲望,都来自于你想当一个特别的人的需求。如果对方觉得你不可或缺,你的需求会得到满足;如果对方觉得你可有可无,你就会体验到被世界遗忘的痛苦。

 你的信息被秒回,你的内心是不是很激动;你的投稿石沉大海,你会不会很消沉而且再也不愿提笔写作。

  书中提到,每个人都会带着这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开始在成年后寻找恋人和伴侣,而我们儿时绝大多数的行为,都以归属感和被重视的需求为出发点。成年后,我们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的真正动机,其实还是在于需求。

 还记得你刚开始恋爱时吗,你的心会狂跳,一看到对方就会脸红,这种非常棒的感觉,它的真正原因其实是来自于,大脑意识到我们的需求即将得到满足。你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想要引起对方的注意。就连作者在遇到妻子时,他说他也需要用很强的羞耻心才能控制自己看到对方那疯狂显露的欲望。当然这里的“欲望”指的想要和对方建立亲密关系。

 当然,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加深对方的好感,我们会去伪装,会去炫耀,就像一个小孩子拿着糖果给另外一个小朋友说:“看,这是我爸爸从国外带回来的,你家里没有吧!”我们通过炫耀,来制造自己完美的外在形象,以求得对方的欣赏和肯定。

  《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为了吸引秋香的注意,在院外放风筝,入府当小厮,说段子逗秋香开心。可这些都只是他杜撰出来的虚无形象,并不是自己真实的样子,所以秋香不喜欢。当他显露自己真正才华,救秋香于危难时,秋香才倾心于他。

 我们这里提到的通过“炫耀”获得被认同,是一种不成熟、不自信的表现。爱炫耀,也是因为在孩童时,内心的归属感和被重视的需求没有被满足而产生自卑,所以他们对生活和生命缺乏安全感,信任感,企图通过炫耀来得到别人的肯定,证明自己的价值。

 孰不知,一个人越炫耀什么,就越缺少什么。

 这一节我们讲到了,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是儿童时期的两大需求。归属感让孩子要求永远被宠爱,被肯定、被赞扬,而想做特别的人,让孩子们竭尽全力去证明自己的价值,期待被认可,被接受。可是,并不是所有的欲望都会得到满足。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虽然被我们扔进心里的储藏室,可它仍然潜滋暗长,在长大后的我们身上体现。那些未满满足的需求让我们变得自卑、敏感,急于通过炫耀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体现自己的价值。孰不知,一个人越炫耀什么,就越缺少什么。

 好了,这一节内容就到这里。

 针对这节内容,我留给你的思考题是:回想孩童时期,你有哪些未被满足的需求,至今仍在你的脑海闪现,也会让你的行动会受到影响,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第三节: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有书共读。

 在上一节中,我们学习到了,儿时绝大多数的行为,都以归属感和被重视的需求为出发点。我们期待被认可、重视、赞扬和宠爱,不仅如此,为了证明自己有价值,我们拼尽全力的去表现。可世界上的东西并非你想要,就能获得。那些未被满足的欲望虽然被我们丢进心底的储藏室锁了起来,可是不经意间,它已化身为你的执念,潜藏在你身体里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像海草一样疯狂生长。渐渐变得自卑、敏感、沮丧、焦虑的我们,急于通过炫耀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体现自己的价值。孰不知,一个人越炫耀什么,就越缺少什么。

 在今天的这一节中,我们将要学习: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你这个小淘气,如果再把玩具扔到地上,妈妈可就不捡了。”你板着脸给不满一岁的宝宝说道。

 宝宝一边咯咯大笑,一边又一次地将玩具扔到了地上。

 你闭上眼睛深呼吸,并在心里暗暗数数:“1、2、3、4……”,你努力控制住自己快要濒临爆炸的怒气,弯下腰又一次把玩具捡了起来。

 “砰”!玩具这次被宝宝砸到了你的脸上。看到玩具打中你,宝宝兴奋地手舞足蹈起来。

 胸口翻涌的怒气让你的情绪瞬间失控,你握紧拳头朝着孩子大吼:“说了不让扔,不让扔,为什么还要扔,你这个坏家伙……”。

 一次又一次的捡拾玩具,让你本就因为经常抱孩子而劳损严重的腰更加疼痛,每弯一次腰你都在强忍着痛,可这熊孩子根本不管妈妈的辛苦,一次又一次地折腾。

 宝宝这时候也被突然变脸的妈妈吓呆了,随即扯开嗓子大声啼哭。看到这样的景象,妈妈的无力感又一次席来。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数不胜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出现爱发脾气、乱摔东西、执着偏激、撒谎、顶撞父母、沉迷于电子游戏等行为,面对这些行为,父母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孩子行为的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深层需求呢?

 正面教育专家尼尔森说过:当小孩的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觉得沮丧,每个孩子的沮丧程度不同,但都会导致他们做出某种偏差行为。

 是的,人性都倾向于保护自我最脆弱的部分。当孩子觉得沮丧、受伤,他们就会将未被满足的欲望转化成外在的偏差行为。

 而所有的偏差行为中又有四种是最主要的,它们分别是:引起注意、权力斗争、报复心理和自我放逐。

 我们来回想一下刚才惹妈妈发怒的那个宝宝的行为,不断扔玩具让妈妈辛苦弯腰捡拾,他是故意的吗?

 当然不是。如果不满一岁的他会说话,我猜测他会说:“妈妈看我,妈妈看我……”是的,孩子不断地乱扔玩具、乱摔东西,他只是想要寻求你的关注,想要得到你的重视。

 有时候父母越忙碌,孩子越添乱。特别是幼年的孩子,他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获得你的注意,如果你对他听话、乖巧的行为选择忽视,那么他的潜意识会自动认定:既然听话的方法不奏效,那何不试试破坏行为呢?一旦孩子搞破坏的行为吸引到你的注意,那他就会继续用这种方法来获得关注。

 我的孩子曾经向我提出控诉:“你为什么要控制我?”

 我很惊讶。难道让他多吃菠菜、红萝卜来补充营养,是我错了吗?

 直到读了作者对抗妈妈限定他要吃完那盘红萝卜才可以下餐桌的故事时,我才意识到,确实是我错了。

 作者克里斯多福说,他曾经尝试将那盘红萝卜用勺子碾压、捣烂、甚至偷偷倒掉,他用这些行为来向母亲抗争。而我们多少父母也和作者的母亲一样,选择忽视或者控制孩子:不吃完不能看电视,不吃完不能下餐桌,不吃完下顿不许吃饭……。

 你费尽心力,可孩子不领情。孩子在慢慢长大,获得独立感的同时,他的内心拒绝你的安排,排斥你的控制。如果是外向的孩子,会故意顶撞父母,和父母对着干;内向的孩子则会磨蹭、拖延,让父母怒火中烧。其实,你只是陷入了权力斗争。双方都想通过斗争来显示自己看起来很有力量,自己很重要。如果及时退出斗争,那么你和孩子的亲密关系会更加和谐。

  孩子因为打架被老师叫了家长。家长觉得被老师叫,丢了面子,回到家里,二话不说,对孩子一顿爆揍。孩子惧怕家长的威严,不敢还手,在家长出了房间后,孩子一拳撒砸了墙壁上。孩子的成绩下滑越来越厉害,没有人知道到底为了什么?

 作者告诉我们,这是孩子的报复行为。当父母离异、虐待和殴打孩子等伤害行为出现,并且超出了孩子的身体承受范围,他们就会想要报复。

 而且,当父母质疑、羞辱,将孩子贬得分文不值,让孩子再也感受不到爱和信任的时候,孩子的心中就会出现愤恨,他会用叛逆、敌对,甚至伤害自己身体的报复行为让父母痛苦不堪。

 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家长们总是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孰不知,期望越高,孩子的压力越大。高压之下,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开始自我放弃。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孩子们因为缺乏关注、遭受控制而使得内心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些未被满足的欲望逐渐外化成了孩子偏差行为。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同样是最需要爱的孩子。

 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一个人在孩童时期那些未被满足的欲望,在他长大后会像火山爆发一样全部喷涌而出。

 成年后的我们进入了一段新的亲密关系,而那些未被满足的欲望,过去的旧痛、旧伤也会被我们一并带去。亲密关系中的恋人、夫妻之间,要求对方随时关注自己,比如,要随时打电话报告位置,及时给你的朋友圈点赞,你不能抽烟,不能喝酒,不能和除了自己的异性之外的人交往频繁……。

 为了不能这样不能那样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你们开始无休止的争吵。突然,你们发现好像从来认识过对方一样,都对方身上会有这么多的缺点,甚至他身上你曾经喜欢的优点也被你diss。你们之间用最恶毒,最解恨的语言互相攻击对方,互相报复。在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之下,双方都疲了倦了,于是亲密关系开始陷入了自我放逐,自我堕落,最后分崩离析,以分手、离婚收场。

 这一节我们讲了:人性都倾向于保护自我最脆弱的部分。孩童时期未被满足的欲望会在成年后的我们身上体现,我们想要通过吵架、愤怒等表示获得伴侣的重视和需要,我们的这些需求像那些孩子一样出现了希望引起注意、权力斗争、报复心理和自我放逐等偏差行为。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未被满足的这些欲望在我们的身体里叫嚣、怒吼,让我们对亲密关系充满了迷茫和恐惧。

 好了,这一节内容就到这里。

 针对这节内容,我留给你的思考题是:怎样看待和定义偏差行为?

 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与大家一起交流。也欢迎你把今天学到的内容,分享给你身边有需要的朋友,带动你身边的人一起读书吧!

  第四节:你是要对错,还是要快乐?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有书共读。

 在上一节中,我们讲到了,人性都倾向于保护自我最脆弱的部分。孩童时期未被满足的欲望在成年后会如火山喷发汹涌而至,而这些都会体现在处于亲密关系中的双方身上。我们试图通过吵架、愤怒来表达我们希望自己被重视,被需要,这些需求像未得到糖果的孩子一样,让我们为了引起对方注意、陷入权力斗争、开始报复和自我放逐,这些偏差行为让处于婚姻关系中的恋人、伴侣充满了迷茫和恐惧。我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对待亲密关系,如何才能打破亲密关系中遇到的瓶颈?

 在今天的这一节中,我们将要学习:你是要对错,还是要快乐?

  一位刚结婚不久的小伙在《爱情保卫战》节目中,向嘉宾们诉说自己的苦恼:

 我在下班前打电话问媳妇要吃什么,媳妇说她最近减肥,今晚不吃了。我还再三询问要不要给媳妇带饭,媳妇拒绝了。等我回到家,媳妇看到我没给她带饭直接冲我发飙了。她质问我,为什么不给她带饭。我感觉很奇怪,我问过她了,她说过不让带的呀,现在为什么还要生气?

 就因为带不带饭这个事情,小伙子和媳妇大吵一架,几个星期了,两人都不说话。小伙子想不通当初自己认识的那个善解人意的女孩哪里去了?

 当时的情感嘉宾涂磊说:“女孩生气的不是带不带饭,是你对她的重不重视,如果爱她的话,就不要试图和她讲道理。因为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道理的地方。”

  我们每个人寻找伴侣的动力都是来源于孩提时代未被满足的归属感和重要性的需求。在寻找伴侣的过程中,我们会假装自己身上具有对方需求的特质。双方都在伪装自己,于是埋下了幻灭的根源。

  卡尔·荣格说:我们所看到的外在世界的每件事,其实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反映。

 我们因为对方身上具有我们需要的某些特质,而喜欢上了他。可是生活中并没有集合你所有需要的特质于一身的人,于是我们妄图通过改造,来让对方改变。而改造对方的过程,就演变成了权力斗争,我们希望通过斗争来控制对方。可是因为孩童时曾经受过的伤害在对方身上重现,我们又开始嫌弃对方,亲密关系一点一点走向幻灭。

  权力斗争会激发愤怒因子,刺激我们做出很多冲动无情的事情。你可能会用最恶毒的语言去攻击伴侣,甚至拳脚相加,也可能互不理睬,让你的家比冰窟还要寒冷。

 但是,作为旁观者,当了解两个成人吵架、动手甚至分手竟然是因为晚餐吃什么菜、沙发摆放的位置不同而引发的,我们不禁哑然失笑。

 正如本书作者克里斯多福说,成人的权力争斗都是幼稚的表现。

 虽然任意发怒或者压制怒气是可笑而又无用的行为。人们还是避免不了去借助发怒,来引起对方的重视。

  对伴侣发怒一则可以麻痹自己,隐藏痛苦,去挑对方的错,总比对方挑你的错,让我们更容易接受一些;二则,发怒会让对方产生罪恶感。当人有罪恶感时,就会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产生恐惧,而越恐惧,越容易受到对方控制。

 人类是善于隐藏真实情感的生物,我们会小心地包裹住脆弱,不让他人触碰,哪怕这个人是你的亲密爱人。而当伪装被揭开,你会不知所措万分恐惧。这时,愤怒就是武器,会让你感到安全。用愤怒保护自己,永远要比面对痛苦要容易的多。

 尽管人们都知道发怒对于事情的解决没有任何帮助,可我们还经常会以发怒为手段,去控制对方,让对方陷入痛苦,让你们的亲密关系达到冰点。愤怒使别人遭殃,但受害最大的却是自己。你以为这样就会开心,可实际上最心痛的是你自己。梁秋实说:血气沸腾之际,理智不太清醒,言行容易逾分,于人于己都不宜。

 当你用愤怒的口吻去质问对方:“你为什么不回我的信息,你不知道昨天是我生日吗?”,你期待对方会怎么回复你?

 而当你说:“亲爱的,你是因为什么事没有回我信息吗?我一直在担心你。” 对方的回答肯定会和刚才不同。

 不指责不批判,就不会激起对方的逆反之心,并且这样很容易将关注点聚焦在没有回复信息这件事上,而不是情绪互损上。

 所有争执都源于双方旧时的伤痛被重新剥开,如果当时能找到问题的核心,对症下药,亲密关系就会更进一步。遗憾的是,人们都觉得用愤怒保护自己的脆弱,会永远比直面痛苦要容易的多。

  在权力斗争中,人们经常会用攻击、情绪抽离、被动攻击这三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从图库选择图片

 一期谈话节目中,老婆喋喋不休的数落着丈夫的无能,说就连给孩子上户口这件小事丈夫都做不到,而她出马,几分钟搞定。同样的事情,同样的时间,不同的人去办理,会有这么大的差别,不是无能是什么?而她身旁的丈夫面对妻子的攻击则一言不发,任凭妻子数落。丈夫的沉默,让妻子更加激动,言语也更加过分。视频播放的弹幕上很多人说,这个妻子太咄咄逼人。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她咄咄逼人的背后,是面对家庭冷暴力的无奈。她的咄咄逼人只是想逼迫丈夫和她交流,想要得到丈夫的关心而已。

 现实中我们也经常听到:“老公,你昨天忘记我生日,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啊。”这句话让老公立马立刻意识到,自己犯了错,需要赶快补救。老公建议晚上出去吃饭,给老婆补办生日。老婆却说:“没关系的老公,我知道你工作很忙,我理解你,真得不用啦。”正当这位老公为有一位通情达理的老婆暗自高兴时,老婆又说:“老公你去上班吧,虽然一年就一次生日,明年再过也是可以的。”老公的愧疚之情又一次溢出来。

 这种言语中充斥着隐约的批评、抱怨,用装受伤、装无辜的方式来达到表达愤怒的目的,让丈夫受到被动攻击。

 不管是哪一种表达愤怒的方式,都是逃避行为,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毫无作用。婚姻中的恋人和伴侣,都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要和爱人一较高低,取得主控权,还是想要获得简单的快乐。

 我们要知道:家是用来存放爱的地方,不是用来讲理的地方。

 这一节我们讲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性关系的亲近,那些为了给对方营造好感而制造的伪装,双方都懒得再继续。渐渐地,我们发现自己想要的并没有在对方身上找到。失望之际,争吵、指责、批评、身体攻击必不可免,曾经相爱的两人反目成仇,用敌对的方式互相伤害。他们像个孩子一样,被愤怒蒙蔽了双眼,忘记了家不是PK场,不是角逐场,也不是用来讲道理的地方。我们要弄清楚在亲密关系中,你是希望分清谁对谁错,还是想要得到简单的快乐?

 好了,这一节内容就到这里。

 针对这节内容,我留给你的思考题是:婚姻关系中,非要分个对错出来吗?你理想中的婚姻和伴侣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第五天:冲破那座牢,阳光会撒入心田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有书共读。

 在上一节中,我们讲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性关系的拉近,男女双方的神秘面纱被揭开,我们认为一切都尘埃落定,不需要再为了满足对方的需求而伪装自己。当所有的神秘朦胧尽现于阳光之下,曾经他的风趣幽默,被现在你看作光耍嘴皮子功夫也不能当饭吃;曾经她可爱善良,被现在的看作虚伪做作……我们在对方身上越来越难找寻到自己曾经看好的那些特质,那么,接下来的争吵、指责、批评、动手似乎必不可免。曾经的亲密爱人,一夜之间成了仇敌,彼此的厌恶、憎恨、敌视已经让我们被愤怒蒙蔽了双眼,也忘记了他们是我们最亲爱的人。家不是PK场,不是角逐场,也不是用来讲道理的地方,家应该是有爱存在的地方。在建立亲密关系之初,我们就要弄明白到底是想要对错,还是想要快乐!

 在今天的这一节中,我们将要学习:冲破内心那座牢,阳光会撒入心田。

  一对夫妻,都是高学历,并且同为世界500强公司的高管。如果双方公司搞聚会,两人也总是携手出现。在众人眼中,才子佳人的婚姻生活肯定是人人艳羡、幸福美满的,就像所有人都会以为王子和公主终会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但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争吵、冷战已经让他们的婚姻名存实亡。

 在家里面,他们之间客气、疏远,就像一对陌生人。无论吃饭、购物或者旅游,他们全都是AA制,各人过各人的,互不干扰,也漠不关心。彼此之间语言交流、肢体交流几乎为零,因为只要他们开口,就会陷入争吵,互相攻击,谁也不能说服谁的局面。与其如此,不如就这样搭伙过日子吧。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曾经如胶似漆、你侬我侬,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变得如陌生人般冷漠,如仇人般怨恨;曾经无限憧憬的二人世界、亲密关系,不知什么从时候起,变成了束缚两个人的牢笼……

 甚至有人说:“来吧,互相伤害吧!” 是什么将我们想象中美好的婚姻,变成伤害?

 很多人将亲密关系定义为:“I need you!”而非”I love you!” 是的,他们寻找伴侣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出于爱。

 所以,亲密关系中的大多人都希望通过控制他人无止境地追逐自己的需求。但是,当亲密关系遇到障碍时,他们选择了妥协而非勇敢。

 追逐个人需求,就会对伴侣有所求,也会因此而发生争吵,并试图控制对方,但是世界上的事情,不是你想要就全部能实现的。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我们会沮丧、气馁,挫败、自我放逐,在婚姻关系中,我们也会想要放弃前任,选择新欢。

  在亲密关系行进中,伴侣之间会存在许多无形厚实的墙壁,无论我们怎样拼尽全力都难以穿越,沮丧心碎的声音让我们想要就此放手。这堵杵在所有婚姻关系中的墙壁,作者称之为“受害者监牢”,如果想要你的婚姻继续走下去,或者你想使婚姻中的双方变得更好,那我们就需要冲破这座让亲密关系止步不前的牢笼,让阳光洒满我们的心田。

  作者根据一个叫做“卡普曼三角”的模型,提出了在这座“受害者监牢”里,我们经常会轮番扮演的三种角色,这三种角色分别是: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

 当生活出现问题,我们无法解决时,受害者监牢就存在了。“受害者”一词让我们会发生一些不好的联想,比如脆弱、恐惧。如果遇到问题,我们一般都会将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而焦虑、自卑、抱怨、甚至对生活绝望,这种受害者的体验真是糟糕透了。

 当你和伴侣发生争吵时,你会指责、怪罪对方,让他产生罪恶感。而人一旦产生罪恶感,就会对即将接受到的惩罚产生恐惧,越恐惧就越容易受到对方的操控。这时候你所站的指控他人的位置,就是“迫害者”这个角色登场的位置。“迫害者”用将问题怪罪在别人头上来逃避痛苦,毕竟指责别人比直接面对痛苦要容易接受的多。当没有旁人可以责怪的时候,我们也会惊讶的看到他会迫害自己,比如,你因为小疏忽会骂自己笨蛋,因为犯错有时候会抽自己的嘴巴。

 在“受害者监牢”里,我们除了扮演受害者、迫害者、还会扮演高高在上的拯救者的角色。拯救者是上帝的化身,他可以解救受害者和迫害者于危难之中,并且随叫随到,我们身边的闺蜜、知己、哥们就经常扮演这一角色。他们设法努力平息迫害者的愤怒和不满,帮助受害者恢复独立。

 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这三者身份不是一尘不变的,当生活出现问题的时候,这三个身份在“受害者监牢”里会自动转换角色。当我们想要穿越横亘在伴侣中的这堵墙壁时,就想要离开“受害者监牢”。我们的亲密关系从最初美好的绚丽期,到被揭开神秘面纱进入争吵、挑剔不断的幻灭期,再到双方想要冲破幻灭的牢笼而进入自省的阶段,这些都是亲密关系获得成长的重要过程。

  本书作者说他曾经和妻子的关系也陷入了““受害者监牢”,当他和妻子冷战几天后,他心中突然有一个想法:“如果我是爱我妻子的,那么我会怎么做。”于是作者放下成见,立马亲手做了一桌妻子爱吃的晚餐,并去拥抱妻子,告诉妻子他不是故意要和妻子争吵,只是当时因为一些事情比较烦闷而已。妻子欣喜地接受了丈夫地道歉,并主动在饭后收拾碗筷。作者通过亲身经历,他认为:虽然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但是还会有很多原则是有共通之处的。比如:

 第一个原则,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跳脱问题的框架。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这句话的最好诠释。我们由于旧有观念或者生活经验受限,总是跳脱不出当时的环境。而只有跳出来,全面的看待问题,才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第二个原则,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经验。

 作者说:生活中出现危机的原因,其实是因为灵魂要发放礼物或经验。就像我们游戏冲关一样,虽然每次闯关很艰难,但是却留给我们丰富的经验值。

 第三个原则,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百分之百负责。

 面对事情,不推诿,不逃避,有担当,愿意为自己负责,你就会得到一种力量帮助你跳出三角牢笼,跨入心的天地。

 第四个原则,没有什么问题是大到用爱解决不了的。

 受害者监牢就是为了阻止亲密关系而存在的,与此同时,这种阻挠对我们的婚姻关系何尝不是一种考验。作者说,这是在考验我们追寻真理的决心。其实就是考验我们是否真爱对方。有爱才会有勇气,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

 这一节我们讲了:伴侣之间会存在很多无形厚实的墙壁,书中把这个难以穿越墙壁叫做“受害者监牢”,而在这座阻挠亲密关系存在的“受害者监牢”里,我们经常会轮番扮演三种角色: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受害者总是以弱者形象出现,他们自卑、敏感、焦虑;迫害者总是喜欢高高在上,用指责、怪罪、威胁他人的方式来逃避自己的责任;而拯救者会解救受害者和迫害者于危难之中,是个随叫随到乐于奉献的形象。我们在这三种角色中轮换出演,但是仍然解决不了婚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当我们想要将亲密关系继续,并且希望从中获得成长,就必须要冲破“受害者监牢”,跳出问题框架,全面地看待问题,将那些遇到的困难当作生活赠予我们的宝贵经验和礼物,认真拷问内心,我们最想要的是什么?勇敢承担自己的责任,并且努力去追寻爱和真理,就能战胜婚姻路上的各种艰难坎坷。

 好了,这一节内容就到这里。

 针对这节内容,我留给你的思考题是:两性关系中,你扮演的是受害者、迫害者、还是拯救者的角色?打破让亲密关系停滞不前的牢笼,您有那些好的建议呢?

 第六节:想要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有书共读。

 在上一节中,我们讲到了,恋人、伴侣间会因为生活中琐碎事情的处理不当,而让情绪叠加制造出一堵隔阂之墙,这堵隔阂之墙被作者命名为“受害者监牢”,在这座监牢里,我们会轮番去扮演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的角色。如果我们想要亲密关系继续,并且让彼此从中获得成长,那就要冲破这座监牢,跳出问题框架,全面地看待问题,将那些遇到的困难当作生活赠予我们宝贵的经验和礼物,去拷问自己内心,我们最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不逃避,直面困难,勇敢的去追寻爱和真理,让彼此在亲密关系中得到成长。

 在今天的这一节中,我们将要学习:想要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

  知乎上有人提问:“当老公出轨,我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下跟帖的吃瓜群众群情激昂地帮忙支招,主张离婚的人占百分之八十。

 有趣的是,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老公出轨了,我不想离婚怎么办?”

 这下大家傻眼了:“不想离就好好过呗,还来问什么。”

 丈夫出轨,她受到了伤害,可是结婚多年,孩子都大了,如同《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一样,她也因为做家庭主妇已久,没有一技之长,与社会脱节,离婚了要靠什么生活?孩子会不会因此受到影响?若是不离婚,她又咽不下这口气,凭什么她在家里跟个老妈子一样,伺候一大家子,老公却逍遥自在还找小三?

 身为旁观者的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解决方案。但是如果这时候我们想要充当拯救者的角色给她一些建议,估计她会找更多的理由来搪塞你,你的方法行不通。如果她是你的挚友,闺蜜,可能你还会充当迫害者,愤怒地去批评她的软弱与优柔寡断,指责她曾经对丈夫的纵容,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而她也会充当受害者的角色,抹泪听你指责,或者直接拒绝你的指责,认为你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在这个过程中,身处“受害者监牢”的角色在你们身上不断的变换,这位女士处于了“左右为难”的情形。

 无论她选择离或者不离,都会认为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某些重要的东西。选择离婚,让她陷入深深的懊悔,她会为逝去的青春伤心,对自己之后的生活产生恐惧;不离婚,面对着出轨的丈夫,就像捡起了掉进粪坑的钱币,如鲠在喉,在之后的生活中,这件事情会成为定时炸弹,让人不安。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他接手过的一个案例:

 一位拥有一份钱多、活少,还离家近的工作的男士。每晚临睡前都能想象到他第二天的工作摸样。他想要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想再继续白开水般的生活。

 当现实和理想发生冲突的时候,问题来了:他的梦想是做个艺术家,可要进行艺术创作,经济状况就没有了保障,各种接踵而至的账单让他想想都头痛;让他继续做不喜欢的工作,虽然经济状况得到保障,但是他很难从中得到乐趣。如果是正在听书的你,会怎么选择?是选择眼前的苟且,继续有经济保障的工作,还是放弃工作,选择诗和远方?

  “左右为难”是耽搁生命最有效的工具,它往往把简单的选择变成了冲突不断的戏剧情节。

 身处“左右为难”中的我们,无法分析这种两难选择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就像被装进套子里的人,思维受限,跳不出选左还是选右的框。

 有的人会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左右为难的人其实都是有着贪欲的人。

 事实上,左右为难的选择让我们陷入了一种痛苦之中。这种痛苦让我们专注地去体验选择A而丢掉B的失落,选择B而舍弃A的不甘。我们不甘心要二选一,可生活又让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这种对现实的无奈、沮丧让我们对生活开始妥协,并且在很多时候甚至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从上面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

 不想离婚的女士,她的内心充满恐惧。她难以做出选择是因为她害怕失去。她害怕失去她熟悉的生活、熟悉的家庭和事物,她害怕面对自己无条件付出了爱,却没人会注意到,她害怕一旦没有婚姻,她一个人该怎么办?丈夫的背叛让她成为了一个缺乏安全感,对任何人都不敢再付诸信任、非常自卑,并且认为自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女人。

  而厌恶稳定无激情工作,想要去做艺术家的男士,同样是因为他对未来的改变充满恐惧。万一辞职了,没有了经济来源,自己和家人该怎么办?

 以上两个例子让我们看到,其实造成左右为难的罪魁祸首是——恐惧。我们在亲密关系中陷入了“受害者监牢”,恋人、伴侣之间因为生活中的琐碎而让我们感到挫败和无力,想要放弃这种感受,可习惯又让我们割舍不下,所以我们处于了左右为难的状况。当出现这种状况的时候,说明我们内省过程已经开始了。

  那么,左右为难这种状况真得难以突破吗?

 不,其实要想突破非常简单。作者说,我们首先要选择真理,也就是让你跟着内心的感觉走。你的内心会指引你选择A还是B,或者两个都不选。当我们的思维受到局限时,就只会想要在两个中选一个,我们认为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其实不然,我们可以两个都不选,去追寻真理,也是追寻本心。让你从当前的状态中跳脱出来,更全面的看待这个事情,相信到时候的你,对问题会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以想要离婚的女士为例,或许离婚可以让她重新认识到拥有一技之长,拥有在社会立足的能力有多么重要,她肯定会重新审视自己。哪怕,她离开丈夫会过得不好,但她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她的精神是富足的,这就足以支撑她重新站起来;而她的孩子如果知道父母在一起并不开心,家里除了争吵就是冷战,或许父母离婚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解脱;离婚了,她的丈夫也可以有机会和出轨的那个女人去发展一段可以开花结果的亲密关系。若是不离婚,她的丈夫也得到一个修补爱情的机会,他们两人一起去重新了解什么是真爱,如何让爱起死回生。不论如何,只要她跟着心的引导去做,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会让她得到成长。

 这一节我们讲了:当亲密关系陷入了“受害者监牢”,恋人、伴侣之间因为生活琐碎而对亲密关系感到挫败和无力,我们想要放弃这种感受,可又因为习惯而割舍不下,所以处于了左右为难的状况。当出现这种状况的时候,说明我们内省过程已经开始了。左右为难是因为我们对未知的生活充满了恐惧,突破这种状态很简单,只要我们去追求真理,追求内心的真实想法,如论亲密关系中出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会害怕。

 好了,这一节内容就到这里。

 针对这节内容,我留给你的思考题是:老一辈人说,他们那个年代的婚姻有了问题,修修补补还能接着过,现在的人婚姻若是有问题,直接就选择了离婚。你对这个说法怎么看呢?

 第七节:我的付出,为什么你总是视若无睹?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有书共读。

 在上一节中,我们讲到了,当亲密关系陷入了“受害者监牢”,恋人、伴侣之间因为生活琐碎而对亲密关系感到挫败和无力,我们想要放弃这种感受,可又因为习惯而割舍不下,所以处于了左右为难的状况。当出现这种状况的时候,说明我们内省过程已经开始了。左右为难是因为我们对未知的生活充满了恐惧,突破这种状态很简单,只要我们去追求真理,追求内心的真实想法,如论亲密关系中出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会害怕。

 在今天的这一节中,我们将要学习:我的付出,为什么你总是视若无睹?

  从图库选择图片

 亲密关系中常常发生的情形是,一方已经竭尽全力、身心俱疲,但另外一方却视若无睹、袖手旁观。

 有意思的是,如果我们去问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谁牺牲得比较多,结果通常是,不管我们问哪一方,他们都会说自己是牺牲比较多的人。妻子埋怨丈夫回家不是睡觉就是玩吃鸡游戏,丈夫责怪妻子:不就是做个家务吗,唠唠叨叨吵得他耳朵都要出茧子了。

 克里斯多福·孟说,我们的亲密关系从幻灭走向内省阶段,就会开始质疑为什么自己总是付出得比对方多。

 当妻子洗完锅刷完碗,安顿好孩子,再去收拾完房子回到卧室的时候,丈夫已经打着呼睡着了。妻子捶了捶自己酸痛的腰,自嘲的笑了,无声地抹着眼角的泪,和丈夫背身而躺。

 从图库选择图片

 这是一个公益广告视频的画面,视频中妻子最后无声的哭泣和丈夫的呼噜声形成鲜明对比,无数女性同伴感同身受。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如果你觉得你付出得多而接受得少,那么你就是在牺牲。牺牲是一种心态,并不是一种行动,它经常借助行动表达出来。洗碗可以很有趣,也可以很烦人。想要什么样的体验,完全是由心态来决定的。

  书中提到,我们可以研究一下对“好“与”不好“这两个词的感觉,如果是好的感受,那就不是牺牲,如果当爱人让你做得这件事,让你反感不喜欢,但如果你拒绝的话,又会产生罪恶感,那么我们会因为罪恶感而做出了牺牲。同样是洗碗,你自己愿意洗和伴侣要你洗,那会是两种截止不同的情绪体验。如果你是以罪恶感、牺牲者的心态去洗的话,虽然你付出了,可自己却体验不到丝毫快乐,并且在做的时候也会对此事缺乏热情。

 在亲密关系开始之初,你为对方做事情,是心甘情愿的,你为了在对方身上找到满足感,还会因为对方需要你牺牲而开心、欣喜。不过那也是最初的光环效应罢了,你被对方身上的迷人魅力而折服,愿意为他付出一切。当亲密关系走过幻灭期,双方都用挑剔的眼光来审视对方,忽略优点,放大缺点,你的付出也开始慢慢懈怠。到了内省阶段,你就开始质疑自己的“付出”有多少是出自真心,又有多少纯粹是出自义务感。

 当刚才那位妻子揉着酸困的腰走到卧室时,她希望得到什么?如果她的丈夫此时能耐心等待,并体贴地帮助妻子揉揉腰,说一句:“老婆,辛苦了。”这位妻子肯定会觉得自己的牺牲是值得的,起码对于她的付出,丈夫是看在眼里,放在心上,是认可的。可那位丈夫只顾自己休息,完全不顾妻子是否劳累,这让妻子开始厌倦了自己的这种牺牲行为。

 当我们厌恶了自己的牺牲行为时,就会问自己:在这段亲密关系中,我们对伴侣的付出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到底有没有为自己而活过?而当我们的牺牲得不到回馈,逃避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时,就会怪罪对方,认为是对方在逼迫我们做出牺牲。听过一位妻子埋怨丈夫:“我老公就是一位凳子倒了能将他绊倒也不扶的主。”旁边人说:“那你也不扶,看他怎么办?”这位妻子苦笑着说:“他不扶,我不能不扶呀,看到家里乱,我心里过意不去。”这就是典型的将罪恶感看作为自己牺牲行为的要求,不这样做不行,这样做了自己心里又不舒服。克里斯多福·孟说,当牺牲不快乐我们就是在为罪恶而牺牲。

 牺牲通常会以三种方式来危害我们的亲密关系。

 第一种,我们认为自己是被迫牺牲的,因为被迫,所以我们会对对方产生愤恨。如同刚才抱怨丈夫凳子倒了也不捡的那位妻子,她觉得丈夫不去做,肯定是迫使她去做,所以她虽然捡起了凳子,但是在放置凳子时,她使劲的将凳子砸在地上,让凳子和地面发出巨大的撞击声。这是她在无声地向伴侣表达愤怒。

 第二种,为了摆脱不断牺牲地模式,我们做出了完全相反的极端行为。你想把沙发朝南放,他就非得朝北放。凳子倒了,他不扶,你看到了更是一脚踢飞了凳子。你放纵自己做出对方难以接受的行为,试图通过挑衅而让对方对你做出回应。

 第三种,心力交瘁,这也是末日的征兆。我们尽了一切努力,身心疲惫,对方却袖手旁观,视若无睹。这时候的你,只想一走了之或者想要赶快结束你们之间的关系。亲密关系变成这样,其实也有我们自己不愿意坦然地面对,真正造成我们牺牲行为的原因。

 旁人无法了解你的牺牲到底是心甘情愿还是不得不为之。可能你去做这些你并不开心的事情的动机,只是为了弥补心中的罪恶感。就像你不做饭,你的丈夫可以不吃,但是家里的孩子和老人怎么办?凳子不捡起来,绊倒孩子和老人怎么办?这些为了补偿罪恶感而做出的牺牲行为,在开始的时候让你觉得还好,没有那么吃力,但随着日子长久,补偿就像是一个无底洞,一笔庞大的债务,让你怎么努力,都填不满洞,还不完款。你做得一切努力都只是杯水车薪,这让你充满了无力感,疲惫感。

  牺牲和放纵就像是钟摆的两边,我们的牺牲造就了对方的放纵。如果我们为了伴侣牺牲,那么就会将对方看作是利用了我们的人。因而当你的牺牲越大,你的怒气越大,愤恨越大。我们对伴侣的行为做出回应,并不是非要采取牺牲的方式。

 就跟刚才我们说的洗碗一样,洗碗可以变得有趣,也可以变得烦人;做饭可以变得有趣,也可以变得烦人;同理还又很多……

 也就是说,当我们真心诚意的付出,让爱包裹着我们的心去付出,那会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当我们为了爱去付出时,就像亲密关系之初,那种为了对方宁愿作什么都愿意的心情是多么的美好。

 听从自己的心去做事,你将不会感到焦虑、愤恨、不甘心。你只会记得自己这样的付出是因为深深的爱着对方。在付出的过程中,也要明白,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既然是自己选得路,就是跪着也要走完全程,那么这时就需要我们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只要我们愿意,有决心,就完全能够摆脱牺牲者的角色,真心实意的为伴侣付出,再付出的过程中也可以真正的了解自己。

 这一节我们讲了:亲密关系中经常一方已经竭尽全力、身心疲惫,但另外一方却视若无睹、袖手旁观。洗碗可以很有趣,也可以很烦人。有什么样的体验,完全是由心态来决定的。牺牲是一种心态,它经常借助行动表达出来。当我们的牺牲并不快乐时,我们就是在为弥补罪恶感而牺牲。通常牺牲会以三种方式来危害我们的亲密关系:第一种是被迫牺牲;第二种是为了摆脱不断牺牲地模式,我们做出了完全相反的极端行为;第三种心力交瘁也是亲密关系走向末日的征兆。而如何才能摆脱牺牲模式呢?根据内心得指引,满含爱,真心诚意的去为对方做事,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态度去和对方相处。

 好了,这一节内容就到这里。

 针对这节内容,我留给你的思考题是: 你和恋人的相处模式是怎样的呢?他/她对你的付出有所回馈吗?你认为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应该如何相处?

 第八节:为什么你会轻易地怀疑自己,却毫无迟疑地相信电视上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有书共读。

 在上一节中,我们讲到了,亲密关系中经常一方已经竭尽全力、身心疲惫,但另外一方却视若无睹、袖手旁观。洗碗可以很有趣,也可以很烦人,有什么样的体验,完全是由自己的心态来决定的。牺牲是一种心态,它经常借助行动表达出来。当我们的牺牲并不快乐时,我们就是在为弥补罪恶感而牺牲。通常牺牲会以三种方式来危害我们的亲密关系:第一种是被迫牺牲;第二种是为了摆脱不断牺牲地模式,我们做出了完全相反的极端行为;第三种心力交瘁也是亲密关系走向末日的征兆。如何才能摆脱牺牲模式,突破亲密关系瓶颈呢?只要我们根据内心的指引,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满含爱,真心诚意的去为对方做事,我们的亲密关系就会走向和谐。

 在今天的这一节中,我们将要学习:为什么你会轻易地怀疑自己,却毫无迟疑地相信电视上的广告?

 走得越近,看得越清楚,亲密关系中的问题频繁出现,当你试图强迫伴侣改变生活中的穿衣风格、头发长短、饮食等各种习惯,不但被改变者痛苦,你也会非常痛苦。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谁愿意被都对方改变。你越挑刺,他越恼怒,哪怕你占理,他也不会开心。当对方不配合,反其道而行,或者叛逆的时候,你会受挫,会痛苦。当双方都陷入痛苦,谁也不服气谁,谁也看不惯谁的时候,争吵、控制,权力斗争就出现了,怀疑也随之而来,你会怀疑自己当时脑子是不是抽风了?

 随着亲密关系的深入,热恋期的美好一去不复返,你经常会被对方气得跳脚、咬牙切齿。这时候潜藏在你内心深处,曾经未被满足的那些欲望,渐渐崭露头角,并且大有碾压一切之势。

 我们暂且把这些需求,称为内心的“小我”,每个人心中都会存在这样一个小人儿。作者说,这个“小我”为了阻止我们了解真正的自己,设计出了一项奸诈的大阴谋:内心的“小我”把“怀疑”当作武器,在我们心中布下迷阵。它将我们眼中看到的幻化成了扰乱我们视线和注意力的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这些问题如同缠绕在一起的毛线团,任你怎么扯也扯不出一个源头来。

 你因为伴侣没有记住你们的纪念日而生气;因为没有帮你分担家务而黯然落泪;因为公众场合伴侣抹了你的面子而愤怒;也因为他的心中只有自己而让你对亲密关系失去了信心……

 内心的“小我”指使着“怀疑”这个武器,在你身体里左冲右突,横冲直撞。而焦虑、沮丧让怀疑控制着你所有的知觉,使你身陷迷宫。“小我”操控着无数大大小小的问题来消耗你的精力,扰乱你的注意力,让你迷惑,无法脱身。

 当内心的“小我”继续膨胀,强烈的无力感压得你喘不过气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放弃。

  放弃前任,再寻新欢,是否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答案是否定的。

 那些我们熟知的娱乐明星,结了又离,离了再结,他们到底在找寻什么?另觅新欢会带来新的快感,可亲密关系依旧会重蹈覆辙,又一次经历同样的折磨,那个时候我们又要怎么半?怎样的婚姻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要弄清楚这个,我们首先得知道,无论什么关系中,你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伴侣忘记纪念日,你怀疑他不爱你!

 伴侣没有帮助你分担家务,你黯然落泪是因为你怀疑他不重视你!

 伴侣当众抹了你的面子,你愤怒是怀疑他心里没有你,不尊重你!

 ……

 随着这些问题的答案的揭晓,不知道你有什么发现呢?

 是的,你在恐惧。过去的伤痛,曾经未被满足的那个“小我”被我们投射在了未来,我们害怕得不到重视,害怕没有归属感。怀疑伴侣,怀疑一切,其实都是对我们自己的怀疑。

  当我们的人生面临重大转折点的时候,怀疑的声音总是最大。

 老板给了你一个具有挑战性的case,如果挑战成功,你的职位将会得到晋升,如果失败了,你相信自己肯定会沦为公司的笑柄,同事茶余饭后的谈资。思前想后,你拒绝了这个提议,当然借口N多,在这里也就不做赘述了。

 总之,你认为自己肯定拿不起这个活,你就连让自己尝试的勇气都没有。

 当你和伴侣的关系遭遇瓶颈时,“怀疑”会扯后腿,这时你可能一看到对方就烦,一听对方说话就觉得浑身不舒服,甚至你都不愿接受对方的肢体碰触……这些行为无一不在向你传达一个讯息:你不行!次数多了,你接受到的信号得到了强化,你也认为自己真得不行。

 刚才我们也说过,怀疑的心理会把你过去的创伤投射到你的未来。

 女明星林志林拍戏的时候,曾因坠马导致重伤。几年后,她参加的一个真人秀节目要求她再次尝试骑马,她当时抱着头大声痛哭,说她害怕,不敢上马。因为有坠马的失败体验,所以只要以后她一想到骑马,就认定她会从马背上摔下来。我们的亲密关系也是如此,一旦当你曾经体验过失败,怀疑心理就一直在劝说你不要继续了,无论体验多少次还是会失败的。

 你也总对伴侣说:“我再也不相信你了。”当你向伴侣传递不再信任对方的讯息时,其实你是不敢相信自己,你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处理对方带给你的那些伤痛。怀疑对方,其实是在怀疑我们自己。

 我们经常轻易地怀疑自己,认为自己这个做不了,那个不敢挑战。但是当电视广告刷屏时,我们又兴高采烈地跑去试用广告上的那些品牌。

 怀疑让内心的“小人”阻止我们向亲密关系探索的脚步,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才能走出这个怀疑陷阱?

 作者在书中给我们提出了建议:怀疑与爱结合,就能转变为明辨的态度。

 世界上不会大到什么是爱解决不了的。把怀疑当作“把关者”看待,当遇到可以让你成长或者突破旧有限制的转折点时,这个“把关者”就会窜出来阻止,不让你前进,而且还会告诉你继续前行的危险,它企图吓退我们,让我们与真正的亲密关系失之交臂。如果这个时候,你保持镇定,耐下性子听听这个“把关者”到底想要说些什么,感受它带来的恐惧和痛苦,就可以去呼唤真理。寻找真理就是要遵从内心真实的指引,内心充满着爱,经受试炼和考验,从自我的小我中破壳而出,让我们变成成一个更坚强的人。

 这一节我们讲了:

 随着亲密关系的拉近,每个人内心的 “小我”都会设计一场以怀疑为手段的阴谋。这个“小我”就是孩童时我们未被满足的那些归属感和被重视,它操控着“怀疑”这个武器,利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问题来消耗我们的精力,扰乱我们的视线,它的最终目的是要阻止我们去寻找最真实的自己,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所有的怀疑都是对自己的怀疑,无论对伴侣的不信任,还是在其他人际关系中的失败,都是让我们自我局限,看不清事情的本质。只有我们将怀疑当作把关者,与爱结合,去仔细聆听它,感受它,接纳它,才能真正了解自己,使双方在亲密关系中得到成长。

 好了,这一节内容就到这里。

 针对这节内容,我留给你的思考题是:在面临人生重大转折点时,面对自我怀疑时,你是怎么做的呢?

 第九天:你眼中的别人,正是你自己的模样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有书共读。

 在上一节中,我们讲到了,随着亲密关系的拉近,每个人内心的 “小我”都会设计一场以怀疑为手段的阴谋。这个“小我”就是孩童时我们未被满足的那些归属感和被重视,它操控着“怀疑”这个武器,利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问题来消耗我们的精力,扰乱我们的视线,它的最终目的是要阻止我们去寻找最真实的自己,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所有的怀疑都是对自己的怀疑,无论对伴侣的不信任,还是在其他人际关系中的失败,都是让我们自我局限,看不清事情的本质。只有我们将怀疑当作把关者,与爱结合,去仔细聆听它,感受它,接纳它,才能真正了解自己,使双方在亲密关系中得到成长。

 在今天的这一节中,我们将要学习:你眼中的别人,正是你自己的模样。

  一对夫妻因为过年回谁家,孝敬哪边的父母多一点儿发生争吵,甚至最后妻子拿起菜刀要自杀。吃瓜群众觉得不可思议,事情到底为什么会演变成如此局面,我们来还原当时夫妻俩的对话现场:

 “去年回的你家,今年必须回我家。”

 “你妈生病了,我妈身体也不好,为什么不去我家看我妈?”

 “我妈还不是因为给咱们带孩子身体不好的,你有良心没?”

  “凭啥给我妈只带这么点破东西,我妈为咱付出这么多?”

 “你妈是妈,我妈就不是妈呀,我妈拉扯我长这么大,白给你一个媳妇,你还不满足,还不感谢我妈?”

 “你还敢提当时的彩礼,我们家可是送了你一台车。”

 ……

 就这样,本来因为过年回谁家的问题,吵到最后,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全被扯了出来了。

 两个人像极了斗兽场的困兽,赤红着双眼向对方冲锋。如果语言是把刀,不知道双方都被杀死多少回了。

  回谁家过年只是一个外在表象,他们真实的需求是想要知道自己在对方心里到底有多重要。伴侣是我们内心欲望的投射,我们只是期望在对方身上获得归属感和被重视。

  丈夫和妻子又一次吵架了。丈夫觉得这样的生活他再也不想过了,于是找来上幼儿园的儿子,想试探一下儿子对他和妻子分开这件事的态度。

 他对儿子说:“你看,我和你妈妈天天吵架,你说说,你妈妈做得对,还是爸爸做得对?”

 儿子给了他一个白眼,没吭气。

 他无奈地接着说:“爸爸要是和妈妈不在一起生活了,你是喜欢和爸爸在一起,还是和妈妈在一起?”

 儿子用看白痴一样的眼神看着他:“爸爸,我觉得你好笨呀!幼儿园的小朋友和我打架,我去给老师告状,老师给我们说,只要我们管好自己,自然就不打架了。”

 ……

 儿子的话让这位爸爸沉思半晌。是啊,只要管好自己,做好自己,还有什么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呢?

 成年人走着走着就会被纷繁的事情表象遮蔽了双眼,当伤痛被挑起,情绪被激怒,我们就想逃避,你换了一个对象,这些伤痛和情绪还是会出现,唯有学会处理才是我们的必修课。忙了多看看孩子,孩子会是我们人生的老师。

 《爸爸去哪儿了2》里面,吴镇宇的儿子费曼和JOE在河边玩,费曼不小心掉进水中,所幸被跟随拍摄的工作人员给拉了起来。大家猜想费曼会不会哭闹着要回家,结果他只是笑笑,并没有要回家的意思。

 当吴镇宇知道后非常生气地说:“我就知道是这样,那就让他掉吧。”

 嘴里虽然这样说,可他还是忍不住去找儿子。当看到费曼后的第一句就是:“你为什么会掉下去?”费曼抬头看看爸爸,没有争辩,一旁的JOE着急解释说是因为船不稳。

 吴镇宇对儿子更加生气:“那你就继续上船玩啊。”说着扛起了儿子,边走还恼怒地说:“为什么受伤了不回家?还在那边晃来晃去?”

 事后,在接受采访时吴镇宇说,他生气并不是因为孩子贪玩掉到河里了,而是他弄不明白孩子在外面受了伤为什么不第一时间回家告诉父母呢?他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我们也在思考,受了伤的费曼肯定非常难过,特别需要爸爸的安慰,可他为什么不愿意回家呢?

 很多父母也觉得诧异,他们那么疼爱孩子,可是孩子在外面出了事情,父母却是最后知道的人。

 今年3月份,刚研究生毕业的罗正宇因为还不起五万元的网贷自杀了,他的家人始终想不明白,五万元怎么就会让孩子放弃生命选择死亡呢?

 现实是美好的,真相往往是残酷的。

 父母对孩子的好,是埋怨、斥责、暴怒、甚至殴打,并且这些都有一个华丽的外衣,那就是“我是为了你好……”。

 吴镇宇斥责儿子,是因为他觉得儿子是个男子汉,不能娇惯。那么,费曼的心里会怎样想呢?

 他不愿意回家也许是他知道,即使回家了爸爸非但不会安慰他,还可能会将自己训斥一顿。孩子在遇到事情后内心会去权衡,告诉父母,又不能解决问题,为什么还要告诉他们?

  罗正宇的家人不知道的是,他们将期望压在了孩子身上,让他有伤痛也不敢对家人说,他怕伤了家人的心,五万元的贷款终于成了压倒罗正宇的救命稻草 。

 当孩子需要的时候,父母本该是孩子的力量后盾。可就是这个简单的需求,父母并未满足他。这些都使得孩子在以后与伴侣的亲密关系中,不再轻易地相信伴侣,不会轻易地交付自己的真心。

  “凭什么经理给我安排的活是最多的?”

 “你是不是在外面有人了,为什么回家这么晚?”

 “你干嘛这样看着我,我又没做错事?”

 ……

 有一句是这样说的:别人怎么看待你,取决于你怎样看待自己。

 抱怨经理安排活多的员工认为,自己一个月就挣那么点工资,做好本分就行了,超出工作范畴那肯定不能干了,多干公司又不会多发一毛钱工资。这样想,没有人会说不对,只是他没有意识到,如果自己将目光只局限在本分工作上,不愿意继续学习和锤炼技能,那这个职位也终将淘汰你。

 丈夫晚回家,妻子就紧张。妻子将以往安全感缺失的经验放大,对亲密关系产生了恐惧,在丈夫上班未归的时间,她无法排遣这种恐惧。她担心的不是丈夫是不是真会有外遇,而是在为寻求不到安全感而焦虑。

 总认为别人盯着自己看的人,是一个非常在乎别人评价的人。别人的一举一动他都在细心观察揣摩用意,他的内心藏着一个敏感、自卑的小人儿,一直渴望得到重视和夸赞。

 ……

 人际交往是自我省视的镜子。透过它们,我们会更了解自己的想法,感觉,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一位台湾作家曾说过:“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你眼中的别人,正是你自己的模样。

 这一节我们讲了:

 成年人会将孩提时未被满足的需求,投射到伴侣、孩子、朋友、工作伙伴等人际关系上,希望获得归属感和被重视,但是随着彼此间亲密距离的拉近,随之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让亲密关系陷入瓶颈。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你看到镜子脏了,其实是你的脸脏了。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亲密关系也是我们自我省视的镜子。透过人际关系这面镜子,我们看到的会是自己。你眼中的别人,正是你自己的模样!坦然面对自己,跟随内心的指导,做好自己,才是打破亲密关系瓶颈的不二法门。

 好了,这一节内容就到这里。

 针对这节内容,我留给你的思考题是:对于“伴侣其实就是另外一个你”这句话,你怎么看?

  第十节:亲密关系中的此岸和彼岸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有书共读。

 在上一节中,我们讲到了,成年人会将孩提时未被满足的需求,投射到伴侣、孩子、朋友、工作伙伴等人际关系上,希望获得归属感和被重视。但是随着彼此间亲密距离的拉近,随之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让亲密关系陷入瓶颈。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你看到镜子脏了,其实是你的脸脏了。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亲密关系也是我们自我省视的镜子。透过人际关系这面镜子,我们看到的会是自己,你眼中的别人,正是你自己的模样!坦然面对自己,跟随内心的指导,做好自己,才是打破亲密关系瓶颈的不二法门。

 在今天的这一节中,我们将要学习:亲密关系中的此岸和彼岸。

 这一节我们讲了: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亲密关系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问题发生,我们是应该抽丝剥茧寻找问题背后的真相,去解决问题呢?还是将自己淹没在问题所伴随的痛苦中而无法自拔呢?

 本书作者说,陷入外在现象的情绪中,最耽搁问题的解决效率。

 亲密关系投射的是过去,对爱的恐惧是最大的恐惧。我们过去心中潜藏着那些不为人知的伤痕,以为它早已消失无踪,或者被我们小心翼翼地搁置在心里的某一个角落上了锁,只要你不刻意去打开那道门,任谁也无法窥探你的秘密。但是,亲密关系中的伴侣总是用尽一切办法,挑起那些你自以为已经战胜了的或者已经忘却了的伤痛。

  当伤口重新被剥开,撕裂地疼痛再次让你愤怒,你生气对方对你的不尊重和不重视。当焦虑,愤怒难以抵消这些痛苦,你开始用迁怒他人的方式来逃避问题,把这一切归咎于别人,让自己落得个清净。

 争吵、分手、背叛和抛弃必不可免地出现,这一切只是因为你想要改变对方。你想让对方按照你心中描绘的完美情人的样子来改变,你妄图操控对方,让他们一切都听从你的指挥。甚至你会想要通过暴力掠夺,让对方做你的提线木偶,将你的思想强加在他们身上。

 事实上,很少有人能真正的为亲密关系中的对方而改变本性。生活中,我们试图去改变对方的生活习惯,去指责抱怨,或者试图感化对方身上表现出的不符合我们价值观认定的行为。这些都是想要控制对方的表现。

 本书作者说:“相信我,没有人愿意被他人改变,这些都只是一个幻梦,不会成功。”你会为了对方完完全全地改变自己吗?如果我们自己都不会,又为什么要强迫别人呢?

 人和人之间的吸引,接近对方的渴望,开启了发展爱情的可能性,也开启了发展亲密关系的可能性。人们经常以一种积极的幻想尽可能好的描述自己的伴侣,而这种“幻想”混合了将现实中的伴侣理想化的看法。当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伴侣的行为满足不了我们的期待时,亲密关系就会停滞不前,或者发生倒退,甚至解除。

 走入一段亲密关系,双方都是抱着虚幻的渴望去的,都期望能在对方身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当双方都乐于付出,无条件地给予,那么他们就会沉浸在爱中,会快乐,幸福。而当一方无限度地索取,另一方无休止地付出,那么爱便会成为牺牲,让你身心疲惫。

 亲密关系中,如果为了责任、罪恶感而取悦对方,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不愿意的事情,我们会很容易被对方勾起原有的伤痛,并且这些旧伤的发作会披上更为复杂的外衣。比如,小时候的我们打破了一只碗,被父母责怪;成年后的我们,当伴侣打破了一只碗时,你也会习惯性去怪罪他。你身上曾经的伤痛,让你无意识的把它强加在伴侣身上,让伴侣和你一样陷入痛苦。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人生最恐怖的事,就是我们变成了自己最不喜欢的样子。”

 伴侣会让我们感受到不被重视的痛苦和不被关心的伤害,其实这些痛苦由来已久,只不过我们不愿意去面对和感受而已。久而久之,我们对生活也失去了兴趣和动力。

  “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怎么能这么对我?”

 “你爱我,难道不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

 这些熟悉的台词,熟悉的情节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上演。我们害怕失去对方,害怕得不到对方的关注和重视,所以便会经常通过这些话和行为来提醒对方注意,让他不要忘记,你才是他最重要的人。可是结果呢?过度地强化带来的却是适得其反。

 反复强调你为对方的付出,会让对方的愧疚和抱歉积压到了临界点,这时候只需要一个导火索便会引燃一切。过度付出让你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咄咄逼人地指责、抱怨、打击对方,让他无处躲藏,无处遁形。最后,他会觉得:“既然我无法负担对你的歉意,那还不如破罐子破摔,就这样了。”

 生活中,我们看得到的总是别人的过错,完全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我们高高在上的把一切和自己撇干净,所有的问题都是伴侣造成的,父母造成的,孩子造成的……唯独不是我们自己。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到底想要过好日子吗?如果想要过好日子,那就需要好好的内省和反思。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才是生命。作者提到,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种力量,他称之为“灵魂”。灵魂会引领我们得到平静,我们受过的伤,灵魂会为我们治愈。当我们被错觉所迷惑,看不到问题的本质时,灵魂会帮助我们摆脱错觉的影响。灵魂思考的方式,才是我们所谓的直觉。

 亲密关系中,我们去练习关注和面对,接受彼此对于相互空间的浸润,让灵魂释放安静的力量。在安静中,去寻找真理,寻找本心,寻找每一个生命体的独特个性。只有我们意识到,每个人是不同的,而我们也正被对方的不同所吸引,才会一起携手建立亲密关系。而我们诚挚地对待伴侣,就会赢来一种力量,一种叫做爱的力量。

 当亲密关系中,我们被挑起“不好”的负面感觉,不要急于去逃避,或者否定,这种“不好”的感觉,它在引导我们去接近更真实的自己,指导我们将爱的力量向曾经受过伤痛的地方引流。透过这个引流,让我们有机会了解自己无限丰富的内在,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就会加持亲密关系,提升我们在逆境中抗干扰的免疫力。

 这一节我们讲了:亲密关系往往让人越靠近,越会暴露自己丑陋的一面。我们的所想所说所做,并不一定是在爱对方,只是以爱的名义,为了满足自己的被重视、被需要去控制,操纵和掠夺。亲密关系中的每个人都是带着原有的伤痛在小心翼翼地前行,伴侣不经意间挑起你的伤痛,让你旧伤复发,疼痛不止,亲密关系就会陷入停滞、倒退或者解除的状态。为了加持亲密关系,提升我们在逆境中抗干扰的免疫力,我们只有遵从内心地指引,拷问自己的灵魂,寻找每一个生命的独特性,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才能让亲密关系更和谐,更持久。

 好了,这一节内容就到这里。

 针对这节内容,我留给大家的思考题是:解决亲密关系中出现的问题,是寻找自己内心真正所需的开始。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对此,您有哪些好的建议呢?

  第十一节:亲密关系:二次修复伤痛的神器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有书共读。

 到这里,《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这本书就读完了。通过这本书,我们了解到:没有一对伴侣能永远生活在甜蜜、浪漫的亲密关系初期,但我们能在亲密关系的旅途中,习得认知自己真正需求的能力,学习面对最好和最糟的自己,学会接受和放手,最终找到通往爱和幸福的桥梁。

  虽说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但是对于如何维护这些人生中最富有意义的关系,特别是两性之间的亲密关系,都没有做好真正的准备。我在知乎看到过很多关于处在亲密关系中的两性如何相处的话题:

 兰兰说她下班回到家,一看到躺在沙发上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游戏的老公就来气,家里到处乱糟糟的没人打扫,饭菜也没人做,这样一个家让她心凉。她忍不住去指责老公,结果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的拉锯战又开始了。她想不通,她只是想要一个能有人做好饭菜等待她的干净的家,她的要求过分吗?

 对于兰兰来讲,她惧怕看到一个黑着灯,冷冰冰的家,这让她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父母忙于做生意,疏于管她,只有她自己一个人上学、放学、吃饭。她需要父母的关心,想要有人问她是否吃饱穿暖,而她很难通过平和的语言和丈夫表达自己希望被他重视,被他关心的需要。

 小何最近的工作非常忙,忙到没时间照顾他刚出生的女儿和刚生产完不久的妻子。别人不知道原因,他自己心里却非常清楚。自从家里有保姆和岳母来家里照顾妻子后,他就经常以工作为由不愿意回家。他讨厌妻子打电话催他回家,这让他既愤怒又愧疚,愤怒他们剥夺了自己的自由,又愧疚于自己对他们不够好,没有尽到为人丈夫,为人父亲的责任。

  小何的父母在小何小的时候长年外出打工,那时候他天天盼望父母回家,可当父母过年时回家了,他又不敢去和父母亲近。他埋怨父母常年在外不顾家,让年迈的爷爷奶奶辛苦操劳照顾自己,可他又畏惧父母不敢和他们讲自己多想让他们留下。长大后的小何,在家庭关系中,不自觉地沿袭了父母的模式,用工作忙为借口,让自己来逃避家庭责任,继续感知不被关爱的孤独,拒绝来自家庭的温暖。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婚姻中的问题都是孩提时原生家庭衍生而来的。亲密关系中的伴侣会勾起我们在原生家庭中遭受到的创伤,也会让我们看到自己是如何复制原生家庭中的问题关系模式的。 我们之前讲过,你眼中的别人,正是你自己的模样。亲密关系中的伴侣是你的一面镜子,会让你暴露内心深处潜藏的问题。亲密关系遇到瓶颈,看似两个人的问题,其实解决问题的答案在我们自己身上。

  “咱俩在一起太累了,分手吧!”综艺节目、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桥段,亲密关系中的一方竭尽全力地付出,另一方在享受伴侣的给予的同时还说风凉话“你爱做不做”。当全力付出的一方再也没有力气给予时,另一方反而习惯性认为“你不为我付出就是你的错”。看对方一眼,都觉得厌恶,或者无视对方的存在,用沉默冷暴力的方式来表达反抗,当这些信号出现时,亲密关系早已岌岌可危。

 克里斯多福•孟在本书中对亲密关系这样描述:“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是能量最大,张力最强的,因而冲突也最大,最让人心碎。”无论我们意愿多么诚恳,亲密关系还是会经历混乱、相互怨恨、情感疏离,只是最后的结局会有不同罢了,或者结束,或者向死而生。真正的亲密关系会经由月晕、幻灭、内省、启示阶段继而进入灵魂关系,也就是心灵相通的关系。

 我们向往真正的亲密关系的同时,也明白了,经历月晕阶段的快乐美好后;会遭遇情绪低谷走入发现问题的幻灭期,这时候亲密关系大战真正爆发,我们发现了创伤,开始变得不快乐;随后亲密关系的双方进入内省阶段苦苦挣扎和思考,做出结论或选择,最后成功走入了相互成长的启示阶段。

  我们想要一个好的结局,如果紧紧揪住过去的伤痛,还把它归咎于亲密的对方,那永远也找不到那个愿意同我们一起走下去的战友。

 作者克里斯多福•孟在书中提到,只要肯放下立场,结果不管怎样,都是对我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放了手,就得到了自由,让自己在智慧和成熟中成长,坚持立场只会得到理直气壮和骄傲所带来的空虚感和虚幻的安全感。

  有效沟通也是作者的一个非常好的建议,这是他根据自己和妻子在亲密的婚姻关系中的所得所失总结而来的。通过沟通,会让双方把心中的痛苦都展现出来,然后用健康的和谐的方式来处理,用平静的心态来对待。

 亲密关系中爆发出来的无力感 ,我们也不要把它当作敌人。察觉到双方冲突背后的这种情绪之后,我们把它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来观察、面对、接受、解决。

 作者在最后的启示章节提到了“允许”这个词,我非常赞同,并深以为然。我们要以“允许”的态度来过日子,无论生活中出现什么 ,都是被允许的。世界之所以这么美丽,正是因为不同生命个体的出现丰富了它。发生冲突不是问题,抗拒冲突以及冲突带来的成长才是问题。我们要允许各种不同的出现,放下执着和期望,退一步,生活更加美好。

 当我们的亲密关系或者婚姻出现了问题时,不逃避、不畏惧,真正发现和了解自己,并且接受自己的全部,当我们完完全全接受完整的自己后,才能修炼自我的灵魂去自爱,然后真心诚意地付出,去爱别人,达到更完整的状态。这时,我们的亲密关系,包括生命中的方方面面都会更近一步。

 好了,今天的共读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本次共读的陪伴,希望大家能够将亲密关系变成一种滋养,将日子过出一份诗意。

 、下面哪一项,可以解释亲密关系中的一见钟情?

 A,第一次见面就爱上对方

 B,一见钟情是多年未被满足的归属感和被重视的需求的完美叠加

 2、亲密关系经历了哪些阶段?

 A, 热恋——厌恶——自省——和谐

 B, 月晕期——幻灭期——内省期——启示

 3、造成亲密关系失败的两大原因是什么?

 A,恐惧、无知

 B,吵架、冷战

 4、期望的目的是什么?

 A, 希望获得爱

 B, 让需求得到满足

 5、尼尔森博士提到的四种偏差行为是什么?

 A, 自卑、嫉妒、沮丧、控制

 B, 引起注意、权力斗争、报复心理、自我放逐

 6、发怒的好处有哪些?

 A, 麻痹心中的痛、让对方有罪恶感

 B, 舒缓情绪,保护自己

 7、愤怒的表达方式?

 A, 吵架、冷战、肢体攻击

 B, 攻击、情绪抽离、被动攻击

 8、受害者监牢里的三个角色是哪些?

 A, 受害者、施害者、救助者

 B, 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

 9、左右为难到底改选哪个?

 A,选择真理,接受两个选择中任何一个或者都不选

 B, 选左或者右其中之一

 10、亲密关系应该怎样修复?

 A,  改变对方

 B,  遵从灵魂指引,与爱同行

 测试题正确答案是:BBABBABBAB,每道题10分,赶紧看看你得了多少分吧~

 分值评定

 0-60分

 只要用心观察和体会,寻找真挚的亲密关系,就是寻找自我。

 70-80分

 通过共读《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相信你通过亲密关系的表象,学会了去解读亲密关系的深层含义。

 90-100分

 恭喜你,通过一周的学习,您对解密亲密关系的探索已经超越了99%的人。

 今日总结:没有一对伴侣能永远生活在甜蜜、浪漫的亲密关系初期,但我们能在亲密关系的旅途中,习得认知自己真正需求的能力,学习面对最好和最糟的自己,学会接受和放手。最终找到通往爱和幸福的桥梁。

 

推荐访问:课件 亲密关系
上一篇:党的宣传工作条例 原文 宣传思想工作情况汇报
下一篇:课件制作课程标准|怎样做ppt课件制作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