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材料项目申请报告

来源:新东方在线 发布时间:2020-10-13 点击:

 济南新材料项目

 申请报告

  泓域咨询

 报告说明

 国民经济增长、消费升级以及技术创新促使本行业下游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2018 年,全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900,309 亿元,比上年增长6.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64,644 元,比上年增长 6.1%。全国人均居民消费水平为 25,002 元,比上年增长 9.01%。我国已进入消费结构升级时期,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消费品。同时,随着 5G 时代的来临,新一代换机潮将促进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类产品的继续增长。此外,终端领域产品不断创新,如新型显示屏、智能设备、平板电脑、穿戴设备、智能家电等产品的不断涌现,进一步增加了功能膜材料产品的应用空间。因此,我国功能膜材料面临广阔的市场空间。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30957.97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27483.7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8.78%;建设期利息 597.8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93%;流动资金 2876.4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9.29%。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 565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47523.36 万元,净利润 5149.24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

 率 14.64%,财务净现值 2053.60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7.16 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十三五”时期是国际国内形势大调整大变革时期,既蕴含着重要发展机遇,也会带来多重困难挑战。从全球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全国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长期积累的结构性和体制机制性矛盾亟待解决。从全省看,产业升级提速、城乡区域一体、陆海统筹联动以及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将为我省发展提供更大潜力、韧劲和回旋余地,同时传统发展优势正在减弱,地区间同质化竞争加剧,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从全市看,发展基础更加扎实,发展布局更加完善,发展理念更加创

 新,发展氛围更加浓厚,特别是“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中心任务深入人心,完全有条件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同时稳增长、转方式、强载体、增活力、惠民生、防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担当意识,准确把握宏观形势的发展变化,高度关注机遇挑战的相互转化,持续不断解放思想,多措并举狠抓落实,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全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再上新台阶。

 报告全面深入地进行市场分析、预测、调查和预测拟建项目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供需情况和销售价格;研究产品的目标市场,分析市场占有率;研究确定市场,主要是产品竞争对手和自身竞争力的优势、劣势,以及产品的营销策略,并研究确定主要市场风险和风险程度。

 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第三章

 市场分析

 第四章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划

 第五章

 项目选址

 第六章

 建筑技术方案 说明

 第七章

 原辅材料供应、成品管理

 第八章

 工艺技术分析

 第九章

 环境保护方案

 第十章

 劳动安全生产分析

 第十一章

 项目节能说明

 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

 第十三章

 项目进度计划

 第十四章

 项目投资分析

 第十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第十六章

 招标及投资方案

 第十七章

 风险风险及应对措施

 第十八章

 项目总结

 第十九章

 附表

 第一章

 绪论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济南新材料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

 xx 投资管理公司

 (二)项目联系人

 苏 xx

 (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

 三、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

 生产线自主定制方面,功能膜材料生产线通常需要配置精密度高、稳定性好、整体作业协同度高的上料系统、配胶系统、精密涂布系统、光固化系统、产品自动化检测系统和成品收卷系统等成套生产线,国内外市场标准化成套设备不多。国内企业积极进行生产设备自主研发创新和加快技术升级。业内主导企业积极利用自身积累的生产技术和经验,通过自主创新和不断摸索,成功根据不同产品类别设计并定制开发了功能膜材料生产线,对引进的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改进,大幅提高了产线生产效率、良品率和智能化水平。

 功能膜材料是由薄膜材料衍生出来新材料细分领域,在各类基膜的基础上,通过涂层配方、精密涂布和技术加工等多种手段,生产出具有防蓝光、防眩光、防静电等多种光学及物理性能的功能薄膜产品,行业技术水平随着下游消费电子等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快速提升。为实现产品的高品质和良品率,其在材料结构设计、配方设计、工艺设计、生产线自主定制与调试等多个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方面,由于下游客户主要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等消费电子行业,技术创新快、新产品推出快及消费热点转换快等特征十分明显,具有快速市场响应能力的企业研发机制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行业内具有研发实力的企业采用上下游“联动

 式”灵活研发模式,深度介入下游客户的产品设计、敏锐洞察市场走向的同时,紧密结合上游基膜、功能性涂层材料行业发展状况,获得产品先发优势,快速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十三五”时期是国际国内形势大调整大变革时期,既蕴含着重要发展机遇,也会带来多重困难挑战。从全球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全国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长期积累的结构性和体制机制性矛盾亟待解决。从全省看,产业升级提速、城乡区域一体、陆海统筹联动以及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将为我省发展提供更大潜力、韧劲和回旋余地,同时传统发展优势正在减弱,地区间同质化竞争加剧,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从全市看,发展基础更加扎实,发展布局更加完善,发展理念更加创新,发展氛围更加浓厚,特别是“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中心任务深入人心,完全有条件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同时稳增长、

 转方式、强载体、增活力、惠民生、防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担当意识,准确把握宏观形势的发展变化,高度关注机遇挑战的相互转化,持续不断解放思想,多措并举狠抓落实,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全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再上新台阶。

 四、报告编制说明

 (一)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中国制造 2025》;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

 4、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等。

 (二)报告编制原则

 本项目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遵循创新、先进、可靠、实用、效益的指导方针。保证本项目技术先进、质量优良、保证进度、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充分利用成熟、先进经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1、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好节能减排,在采用先进适用技术的同时,做好投资费用的控制。

 2、根据市场和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产品方案及工艺路线,设计上充分体现设备的技术先进,操作安全稳妥,投资经济适度的原则。

 3、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节能设计规范,努力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设备,加强计量管理,提高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

 4、根据拟建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象、交通运输等条件及安全,保护环境、节约用地原则进行布置;同时遵循国家安全、消防等有关规范。

 5、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等方面,本着“三同时”原则,设计上充分考虑装置在上述各方面投资,使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贯穿工程的全过程。做到以新代劳,统一治理,安全生产,文明管理。

 (二)

 报告主要内容

 按照项目建设公司的发展规划,依据有关规定,就本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市场供需状况与销售方案、建设方案、环境影响、项目组织与管理、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分析、社会效益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研究结论。

 四、项目建设选址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 xxx,占地面积约 107.83 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五、项目生产规模

 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薄膜材料 3 万吨的生产能力。

 六、建筑物建设规模

 本期项目建筑面积 79794.11 ㎡,其中:生产工程 47238.11 ㎡,仓储工程 8777.35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 5186.62 ㎡,公共工程 18592.03 ㎡。

 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30957.97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27483.7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8.78%;建设期利息 597.8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93%;流动资金 2876.4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9.29%。

 (二)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 27483.73 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建设费用 24114.86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712.02 万元,预备费 656.85 万元。

 八、资金筹措方案

 本期项目总投资 30957.97 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 12200.00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

 九、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

 1、营业收入(SP):56500.00 万元。

 2、综合总成本费用(TC):47523.36 万元。

 3、净利润(NP):5149.24 万元。

 (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

 1、全部投资回收期(Pt):7.16 年。

 2、财务内部收益率:14.64%。

 3、财务净现值:2053.60 万元。

 十、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24 个月。

 十一、项目综合评价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项目的技术含量较高,其建设是必要的;该项目市场前景较好;该项目外部配套条件齐备,可以满足生产要求;财务分析表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综上,该项目建设条件具备,经济效益较好,其建设是可行的。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71886.59

 约 107.83 亩

 1.1

 总建筑面积

 ㎡

 79794.11

 容积率 1.11

 1.2

 基底面积

 ㎡

 45288.55

 建筑系数 63.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242.44

  1.4

 基底面积

 ㎡

 45288.55

  2

 总投资

 万元

 30957.97

  2.1

 建设投资

 万元

 27483.73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24114.86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2712.02

  2.1.3

 预备费

 万元

 656.85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597.80

  2.3

 流动资金

  2876.44

 3

 资金筹措

 万元

 30957.97

  3.1

 自筹资金

 万元

 18757.97

  3.2

 银行贷款

 万元

 12200.00

  4

 营业收入

 万元

 565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47523.36

 ""

 6

 利润总额

 万元

 6865.66

 ""

 7

 净利润

 万元

 5149.24

 ""

 8

 所得税

 万元

 1716.41

 ""

 9

 增值税

 万元

 1901.18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2110.98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5728.57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14621.90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13763.75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7.16

 含建设期 24 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4.64%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2053.60

 所得税后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一、产业发展背景

 (一)行业发展背景分析

 1、《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 年版)》

 将复合膜、偏光片等新材料纳入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试点工作范围,加快推进新材料应用示范

 2、《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光学膜制造、新型功能涂层材料制造作为新材料产业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酯基光学膜和 PET 基膜被选为重点产品

 3、《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

 提升消费电子产品供给创新水平,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电子产品智能化升级,提升手机、计算机、彩色电视机、音响等各类终端产品的中高端供给体系质量

 4、《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

 研究耐老化、耐紫外的功能聚酯切片合成配方及工艺;研究模块化功能薄膜相关配方与工艺

 5、2017《信息产业发展指南》

 要重点发展面向下一代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消费的新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智能设备以及人工智能等终端产品,提升产品的研发应用能力、产业配套能力和品牌竞争力

 6、《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

 进一步健全新材料产业体系,下大力气突破一批关键材料,提升新材料产业保障能力,支撑中国制造实现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加大前沿新材料领域知识产权布局,围绕重点领域开展应用示范,逐步扩大前沿新材料应用领域

 7、《“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完善节能环保用功能膜材料、海洋防腐材料配套标准,促进新材料产品品质提升。到 2020 年,力争使若干新材料品种进入全球供应链,重大关键材料自给率达到 70%以上,初步实现我国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战略性转变。促进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突破发展,引领中国制造新跨越

 8、《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重点发展光学膜、新型柔性/液晶显示屏、高阻隔多层复合共挤薄膜等功能膜材料及产品

 9、《“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重点研制新型显示及其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等,突破制备、评价、应用等核心关键技术

 10、《信息产业发展指南》

 支持用于新型显示的高世代玻璃基板、光学膜、偏光板、高性能液晶、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发光材料、大尺寸靶材、光刻胶、电子化学品等材料的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11、《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

 加快电子化学品、光学功能薄膜等成套标准制定步伐

 12、《关于加快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突破一批关键战略材料,提升新材料保障能力。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防科技工业等重大需求,突破耐高温及耐腐蚀合计、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先进半导体、高端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分离膜材料、先进储能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品种及器件的技术关和市场关,完善原辅料配套体系,提高材料成品率和性能一致性,实现关键战略材料产业化和规模应用

 13、《中国制造 2025》

 新材料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以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

 (二)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功能膜材料是由薄膜材料衍生出来新材料细分领域,在各类基膜的基础上,通过涂层配方、精密涂布和技术加工等多种手段,生产出具有防蓝光、防眩光、防静电等多种光学及物理性能的功能薄膜产品,行业技术水平随着下游消费电子等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快速提升。为实现产品的高品质和良品率,其在材料结构设计、配方设计、工艺设计、生产线自主定制与调试等多个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

 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方面,由于下游客户主要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等消费电子行业,技术创新快、新产品推出快及消费热点转换快等特征十分明显,具有快速市场响应能力的企业研发机制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行业内具有研发实力的企业采用上下游“联动式”灵活研发模式,深度介入下游客户的产品设计、敏锐洞察市场走向的同时,紧密结合上游基膜、功能性涂层材料行业发展状况,获得产品先发优势,快速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材料配方设计方面,功能膜材料行业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具备化学、光学、物理、机械及自动化控制等多个领域的交叉专业知识结构,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才能结合市场需求和下游客户个性化要求,根据

 特定产品的目标光学性能等特征对基膜材料和涂层材料进行精确的配比,并经试验、试制及检测等合格后,方能生产出具有特定光学性能、符合特定客户需求的功能膜材料产品。

 工艺设计方面,功能膜材料制造工艺根据产品和材料特性不同而不同。在规模化生产过程中,需要适时对生产工艺如精密涂布、高平整复合等进行设计、调整和优化,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这些工艺设计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还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与优化。具有可靠和先进的工艺设计能力是企业面对市场变化和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重要竞争力之一。

 生产线自主定制方面,功能膜材料生产线通常需要配置精密度高、稳定性好、整体作业协同度高的上料系统、配胶系统、精密涂布系统、光固化系统、产品自动化检测系统和成品收卷系统等成套生产线,国内外市场标准化成套设备不多。

 国内企业积极进行生产设备自主研发创新和加快技术升级。业内主导企业积极利用自身积累的生产技术和经验,通过自主创新和不断摸索,成功根据不同产品类别设计并定制开发了功能膜材料生产线,对引进的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改进,大幅提高了产线生产效率、良品率和智能化水平。

 二、区域产业环境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济南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是奠定长远发展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我市始终坚持将决策部署与济南实际相结合,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全力办好有利于发展全局的大事、市场关注的要事和群众期盼的实事,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经济实力跨越提升。“十二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9.3%,2015 年达到 6100.2 亿元,是 2010 年的 1.6 倍,人均 13795 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18.2%,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 3.3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1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3.6%,进出口规模明显增加。5 年来生产总值年度增速逐步达到和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大幅前移到全省前列。

 发展动力加快转换。服务经济优势更加突出,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7.4%,物流、商务、软件信息、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57.2%。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位居全省首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高于全省 10.6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

 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 60%以上,浪潮“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宏济堂“人工麝香研制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粮食生产连续 13 年丰收,省会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城乡建设力度加大。市内六区和三县一市建成区面积 496.7 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62%。泉城特色标志区功能品质显著提升,西客站、华山等片区开发初具规模,11 个小城镇列为省级示范镇,市级文明生态村达到 3300 个。全国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和公交都市建设稳步推进,高速公路实现县区全通达,城市轨道交通 R1 线工程全面开工,高快一体快速路网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城区新增供热面积 3890 万平方米,新建燃气管线 760 公里,改造供水低压片区60 余处,完成户表改造 65 万户,农村基本普及自来水,固定互联网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 80%,创建成为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

 区域联动实现突破。市对县(市)区分类指导力度持续加大,县区结对帮扶全面启动。5 个县(市)区生产总值超过 500 亿元,10 个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 15 亿元,历下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居全省前列。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沿黄新区规划策划启动,

 黄河北地区加快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迈向一体化,济南、莱芜两市在交通、民生等部分领域实现同城化。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两集中、两到位”审批服务全面推行,审批和收费事项大幅减少,营商环境达到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国企改革积极推进,44 家困难国企帮扶解困取得显著成效。财政专项资金市场化运作力度加大,全市上市企业达 31 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占全省的 1/5。引资引技引智成效突出,共到账外资 66.5 亿美元,累计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350 名,总部企业达到 73 家。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步伐加快,在综合保税区建成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

 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水生态文明市创建取得重要成果,生态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海绵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入围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完成河道整治 380 公里,城区污水处理率提高到 9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 40.2%,山体生态修复暨山体公园建设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南部山区保护力度加大,泉群连续 12 年喷涌,整合成立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并创建成为全市首个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 3 届泉水节。耕地面积保持

 稳定,入围全国首批节水型城市。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和关停腾退工业企业 24 家,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顺利完成。

 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41864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6081 元,年均分别增长 10.6%和 12.6%,均快于生产总值增速。新增城镇就业 85.1 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37.1 万人,社会保障基本实现人人享有,保障水平稳步提高,5 万户城镇居民告别棚户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教育改革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实现零择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成功举办第 10 届中国艺术节、第 3 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和第 22 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体育工作实现新突破,行政村健身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

 社会治理成效显著。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发布施行,12345 市民服务热线成为全国唯一的政府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居住证制度全面推行,在全国率先建成 5 级农民工服务网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市民素质显著提高,“泉城义工”入围 10 个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依法治市和平安创建扎实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国防动员体系进一步完善,军地军民关系更加和谐交融。

 同时也要看到,“十二五”时期个别指标完成不够理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动力转换步伐不快,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等短板依然突出;创新驱动引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重点领域改革攻坚难度加大;区域发展仍不平衡,县域经济实力仍然薄弱;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有待加强,群众对雾霾频发和交通拥堵反映强烈;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均衡,部分群众依然贫困;社会诚信缺失较为突出,法治建设亟待加强。

 三、项目承办单位发展概况

 公司满怀信心,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的企业宗旨,以优良的产品服务、可靠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及服务。

 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

 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

 四、项目投资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行业内高端人才的短缺

 本行业企业研发、生产和管理需要跨学科、经验丰富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高端研发人才,不仅能准确把握终端用户的市场需求,还要结合上游基膜、功能性涂层材料等行业状况,才能持续快速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目前国内这方面高端复合型人才较为欠缺,主要依靠企业内部自身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功能膜材料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素。

 (二)国外知名企业的竞争

 国外知名企业在功能膜材料行业起步较早,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强、资金实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等优势,国内企业与该类知名企业相比,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国内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

 国外功能膜材料知名企业将会积极参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给国内企业带来较大的竞争压力。

 第三章

 市场分析

  一、应用领域广泛

 功能膜材料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分类中的新材料产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领域。功能膜材料通过将多种不同的涂层材料与不同的基膜进行有机结合,以实现特定的光学性、电学性、耐候性、可加工性、微观特性、抗腐蚀性、透过性等性能,具有保护、胶粘、导电、屏蔽、提高显示质量等多种功能。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型显示、智能消费电子、互联网、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物联网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传统的材料已无法满足其特定性能和品质要求,从而催生了大量新兴功能膜材料的应用需求。当前,功能膜材料已被广泛应用到新型显示、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领域。

 二、技术不断突破

 功能膜材料产品性能主要取决于涂层材料和基膜的品质,以及产品结构设计及涂布、固化等工艺的控制水平。我国功能膜技术与国外领先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加强新材料的产业布局和技术研发,国内部分在功能膜材料领域具有研发优势的企业通过对关键原材料及制造工艺的持续研究,已掌握功能膜材料相关

 的核心技术和先进制造工艺,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实现了部分产品的进口替代。

 三、市场前景广阔

 当前我国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随着以消费电子为代表的下游终端应用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功能膜材料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市场空间广阔。我国正在逐步成为全球功能膜材料的主要生产和应用市场,功能膜材料产业正不断向中国转移。国内功能膜材料产业通过多年的发展,业内相关企业已掌握功能膜材料相关开发与生产技术,部分企业已经能生产出性能、规格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具备了较强的综合实力。与此同时,我国“十三五”规划将“促进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突破发展,引领中国制造新跨越”作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点工作之一,功能膜材料行业将在国家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第四章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划

  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一)项目场地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71886.59 ㎡(折合约 107.83 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 79794.11 ㎡。

 (二)产能规模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 xx 投资管理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薄膜材料 3 万吨,预计年营业收入 56500.00 万元。

 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

 第五章

 项目选址

  一、项目选址原则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对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求;依托选址的地理条件,交通状况,进行建址分析;避免不良地质地段(如溶洞、断层、软土、湿陷土等);公用工程如城市电力、供排水管网等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场址要求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地形比较平整,能够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远离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的生产、储存场所,便于生活和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场址上空无高压输电线路等障碍物通过,与其他公共建筑不造成相互干扰。

 二、建设区基本情况

 济南,别称泉城,是山东省省会、副省级市、济南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截至 2019 年,全市下辖 10 个区、2 个县,总面积 10244 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 760.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 890.87 万人,城镇人口 634.38 万人,城镇化率为 71.21%。济南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省中西部、华北平原东部边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北连首都经济圈、南接长三角经济圈,东西连山东半岛,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沪经济轴上的重要交汇点,环渤海地区和黄河中下游

 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被称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济南八景闻名于世,是拥有山、泉、湖、河、城独特风貌的旅游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济南已成功举办亚洲杯、全运会、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中国艺术节等多项国际和国家级盛会,2015 年举办第 22 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2016 年 4 月举办中国绿公司年会,12 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7 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 19 位,举办第五届世界摄影大会;2018 年 1 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支持济南建设国家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2019 年 1 月进入亚洲城市 50 强,跻身全球二线城市。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 9443.4 亿元。

 “十二五”时期,是济南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是奠定长远发展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我市始终坚持将决策部署与济南实际相结合,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全力办好有利于发展全局的大事、市场关注的要事和群众期盼的实事,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经济实力跨越提升。“十二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9.3%,2015 年达到 6100.2 亿元,是 2010 年的 1.6 倍,人均 13795 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18.2%,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 3.3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1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3.6%,进出口规模明显增加。5 年来生产总值年度增速逐步达到和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大幅前移到全省前列。

 发展动力加快转换。服务经济优势更加突出,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7.4%,物流、商务、软件信息、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57.2%。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位居全省首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高于全省 10.6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 60%以上,浪潮“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宏济堂“人工麝香研制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粮食生产连续 13 年丰收,省会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城乡建设力度加大。市内六区和三县一市建成区面积 496.7 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62%。泉城特色标志区功能品质显著提升,西客站、华山等片区开发初具规模,11 个小城镇列为省级示范

 镇,市级文明生态村达到 3300 个。全国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和公交都市建设稳步推进,高速公路实现县区全通达,城市轨道交通 R1 线工程全面开工,高快一体快速路网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城区新增供热面积 3890 万平方米,新建燃气管线 760 公里,改造供水低压片区60 余处,完成户表改造 65 万户,农村基本普及自来水,固定互联网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 80%,创建成为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

 区域联动实现突破。市对县(市)区分类指导力度持续加大,县区结对帮扶全面启动。5 个县(市)区生产总值超过 500 亿元,10 个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 15 亿元,历下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居全省前列。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沿黄新区规划策划启动,黄河北地区加快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迈向一体化,济南、莱芜两市在交通、民生等部分领域实现同城化。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两集中、两到位”审批服务全面推行,审批和收费事项大幅减少,营商环境达到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国企改革积极推进,44 家困难国企帮扶解困取得显著成效。财政专项资金市场化运作力度加大,全市上市企业达 31 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占全省的 1/5。引资引技引智成效突出,共到账外资 66.5 亿美元,累计引进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350 名,总部企业达到 73 家。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步伐加快,在综合保税区建成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

 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水生态文明市创建取得重要成果,生态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海绵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入围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完成河道整治 380 公里,城区污水处理率提高到 9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 40.2%,山体生态修复暨山体公园建设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南部山区保护力度加大,泉群连续 12 年喷涌,整合成立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并创建成为全市首个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 3 届泉水节。耕地面积保持稳定,入围全国首批节水型城市。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和关停腾退工业企业 24 家,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顺利完成。

 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41864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6081 元,年均分别增长 10.6%和 12.6%,均快于生产总值增速。新增城镇就业 85.1 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37.1 万人,社会保障基本实现人人享有,保障水平稳步提高,5 万户城镇居民告别棚户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教育改革加快推进,义务

 教育实现零择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成功举办第 10 届中国艺术节、第 3 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和第 22 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体育工作实现新突破,行政村健身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

 社会治理成效显著。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发布施行,12345 市民服务热线成为全国唯一的政府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居住证制度全面推行,在全国率先建成 5 级农民工服务网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市民素质显著提高,“泉城义工”入围 10 个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依法治市和平安创建扎实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国防动员体系进一步完善,军地军民关系更加和谐交融。

 同时也要看到,“十二五”时期个别指标完成不够理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动力转换步伐不快,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等短板依然突出;创新驱动引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重点领域改革攻坚难度加大;区域发展仍不平衡,县域经济实力仍然薄弱;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有待加强,群众对雾霾频发和交通拥堵反映强烈;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均衡,部分群众依然贫困;社会诚信缺失较为突出,法治建设亟待加强。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443.4 亿元、增长 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4.2 亿元、增长 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1%,进出口总值增长 17.9%,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领跑全省。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初见成效”之年,也是济南加速崛起、走在前列的关键之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6.5%左右和 7%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及主要污染物减排量达到省控目标。

 三、创新驱动发展

 坚持外延发展与内涵提升并举,优化城市功能配置和空间布局,形成中心、次中心、卫星城以及重点镇、一般镇梯次分布、互相衔接、功能完善的一体化发展布局。

 打造城市中心。集聚资源、增强活力、提升能级,形成城市发展新中心,推动城市发展品质化、业态高端化,强化对全市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打造全市发展的主引擎。加大棚改旧改工作力度,着力破

 解拆迁难题,统筹推进以泉城特色标志区、百年商埠区等为重点的老城区优化升级,疏解人口、完善功能、凸显特色。

 建设城市次中心。依据现有基础与发展潜力,规划布局济南西客站、东客站和黄河北、长清、章丘等城市次中心,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推进产城融合、职住一体,优化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配置,吸引老城区产业及人口转移集聚,分担城市功能。建立中心、次中心之间的大运量交通联系,加强城市快速交通体系衔接,强化城市边界设定和生态隔离,着力解决“大城市病”问题。济南西客站次中心,强化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加快济南知识产业园、非遗园等片区建设,打造以高端商务、文化旅游等为主导的现代化城市新区。济南东客站次中心,加快济南东客站规划建设,推进东部老工业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打造以交通集散、商务办公、商业服务等功能为主的城市综合功能区。黄河北次中心,以新材料产业园、鹊山龙湖片区为核心,加快发展休闲旅游、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产业,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建设黄河北产业新城。长清次中心,结合城市轨道交通 R1 线建设,以济南创新谷为核心,带动大学科技园、长清城区等片区,建设成为以科研孵化、高技术服务、文化创意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化科技产业新城。章丘次中心,推进章丘市撤市设区,以城区为核心,带动明水经济技

 术开发区、绣源河等片区,推动交通、能源、市政等重大基础设施与老城区高效对接,形成东西互动发展格局。

 培育省会卫星城。支持济阳、平阴、商河三县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步伐,以县城驻地及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突出优势产业培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功能完善、富有特色、繁荣宜居的现代化卫星城,增强对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纽带作用。加强济阳与中心城区的对接,推动撤县设区,支持平阴、商河壮大经济实力,带动县域加快发展。推进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密切卫星城与城区联系。

 积极发展小城镇。坚持规模适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以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为支撑,推进刁镇、柳埠、孙耿、万德、孔村、玉皇庙等小城镇建设,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生态靓镇、休闲名镇,提升小城镇集聚产业、吸纳人口能力。积极推动强镇扩权,在政策制定、产业引导、城镇规划、土地供应等方面重点扶持,推动有条件的重点镇向小城市转型。

 四、 “ 十三五 ” 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国际国内形势大调整大变革时期,既蕴含着重要发展机遇,也会带来多重困难挑战。从全球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

 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全国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长期积累的结构性和体制机制性矛盾亟待解决。从全省看,产业升级提速、城乡区域一体、陆海统筹联动以及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将为我省发展提供更大潜力、韧劲和回旋余地,同时传统发展优势正在减弱,地区间同质化竞争加剧,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从全市看,发展基础更加扎实,发展布局更加完善,发展理念更加创新,发展氛围更加浓厚,特别是“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中心任务深入人心,完全有条件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同时稳增长、转方式、强载体、增活力、惠民生、防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担当意识,准确把握宏观形势的发展变化,高度关注机遇挑战的相互转化,持续不断解放思想,多措并举狠抓落实,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全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再上新台阶。

 五、产业发展方向

 积极构建高端高质高效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塑造“济南设计”“济南智造”“济南服务”品牌,全面增强经济影响力、区域带动力和环境吸引力,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

 建设信息经济强市。充分释放现代信息技术跨界融合的巨大潜力,加速信息技术向经济领域渗透融合,增创信息产业发展新优势,加快形成信息化强劲推动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发展壮大信息产业。以云计算应用需求为牵引,做大做强高端容错计算机、高性能服务器、网络设备、大容量存储、云服务终端等云计算产业链。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提升新一代网络与通信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水平,推进量子通信科研成果转化,培育卫星通信、光通信产业,支持北斗系统应用产业,积极发展物联网、应用电子、数字家庭、空间地理信息应用等产业。发挥国产自主可控软件优势,发展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基础软件,丰富工业软件产品体系,做大信息安全产业规模,培育特色应用软件产业集群,发展信息系统集成、信息技术咨询产业,培育移动应用、位置服务、社交应用等网络信息服务业,打造高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基地。依托碳化硅衬底、铌酸锂单晶薄膜技术优势,完善器件制造与终端应用环节,建设

 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碳化硅半导体产业和光电子产业基地。扎实推进中国...

推荐访问:济南 新材料 申请报告
上一篇: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20年健康一体机采购项目中标结果质疑答复(四)8301
下一篇:民警观看传奇与使命心得体会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