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创新研究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17 点击:

颜春晓 青岛国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经济新常态强调结构稳增长,体现在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经济结构的再平衡,同时也意味着企业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这也赋予企业内部审计新变化、新内涵。随着国有企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和政府对国有企业以“管资产向管资本”的监管职能转变,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机制初步形成,董事会直接领导内部审计工作的审计监督体系逐步完善。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对国有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国有企业发展方面。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国有企业必须做大、做强、做优。具体体现在:大量业务相同(似)的国有企业合并,减少企业间过度竞争;
通过对企业所在的上下游进行产业链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坐实产业链“链主”地位;
突破技术壁垒和封锁,通过科技创新保持企业的生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国有企业监管方面。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38 号)强调了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管理职能的重大转变,进一步精简监管事项,扩大国有企业自主决策的权限。明确“取消一批监管事项、下放一批监管事项、授权一批监管事项、移交一批社会公共管理事项”,这一转变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经营的灵活性,激发国有企业的创造力。但随之,国有企业管理层的“受托责任”进一步加大。

第三,国有企业自我监督方面。随着国有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监督的重要手段,也提出了更高、更多地要求。内部审计工作要“刀锋向内”,对企业进行“自我诊断、自我解剖”。因此,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审计工作的质量、内部审计人员的水平都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国有企业内部的业务模式更加多元化、组织模式更复杂化、产品创新更加灵活,资产管理规模进一步扩大,为了达到较好的经营管理目标,获得较好的收益,企业管理者的受托责任也进一步增长。内部审计的内涵也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从财务审计着手进一步扩大到业务审计、风险控制、管理提升方面。内部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公司董事会的重视,但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清晰地显现。

(一)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

内部审计的实施运行必须依靠于企业内控制度规范,以规范约束审计工作行为、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然而实际工作中,企业的内部审计机制、体系不够健全,导致企业人员选取被审计对象随意、内部审计工作缺乏质量复核、审计工作缺乏监督。传统内部审计工作往往停留在可见的内部数据和有限的外部数据中,审计的重点局限在对财务工作的审计。然而,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企业业务形态呈现多元化态势,涵盖多领域、多区域,数据逻辑关系更显繁杂。由于公司管理理念未能跟上业务发展的步伐,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降低了内部审计的功能和作用。同时,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审计对象发生了改变,大量审计线索“涌现”,如何充分发现这些线索、如何使用海量的数据,使得审计工作更加繁复、审计内容更加复杂。例如,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未对数据需求、数据分析等的要求以及大数据审计系统流程规范等体系进行明确规定,导致审计工作缺乏依据。综上,企业内部审计环境亟须进一步优化、提升。

(二)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足

只有保证充分的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才能发挥其对管理提升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很多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由财务部门、法务部门兼任,以“财务审计部”“法务合规部”的形式存在。内部审计工作和其他财务工作、法务工作一样,向公司的管理层汇报,而非直接向董事会汇报。同时,对内部审计部门不是由董事会考核,而是和其他工作一样由公司统一的绩效管理部门考核,导致内部审计部门的机构设置、汇报对象、考核机制都受限于“被审计对象”,导致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就会面临来自公司内部管理层领导的压力,审计人员碍于人情、自身的经济利益、考核压力等原因,工作中存在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情况,严重影响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缺少独立性的企业审计工作就会导致审计人员频繁受到企业的管理人员不当干涉,甚至造成审计人员无法做到正常履行审计业务的职责,严重降低了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效果。

(三)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时间滞后

作为内部审计重要方面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滞后,主要体现在经济责任审计多以离任审计为主,任中经济责任审计较少。任中审计能及时发现领导干部任期内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从而能够及时制止和纠正问题。同时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认定后,能及时将责任兑现落实到其绩效考核中。在领导干部离任后,进行经济责任审计难以对问题进行及时预防、发现、纠正、问责,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实践中,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多以离任审计形式出现,任中审计相对缺乏。

(四)内部审计的人员素养亟待提高

当前的审计人员虽然单项能力突出,但综合能力较弱,自身的知识水平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导致部分人员的能力更多地局限在了财务知识上,对大数据技术的操作了解较少。这也是导致对新的内部审计系统业务流程不熟练的原因。因此,一名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不仅应具备专业的审计知识,还应结合公司的特点,规划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审计流程。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并对其工作提出严格要求,内部审计风险就会相对较低。而且大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对业务流程不敏感,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依旧受到传统内部审计模式与方法的制约。

内部审计工作持续以改善内部控制、提升风险管理、增加组织价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增加审计工作的广度、力度、深度,实现内部审计工作从“有”向“优”转变。内部审计工作密切关注公司改革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服务公司创新转型发展;
持续关注业务开展的合法合规性,服务公司依法依规稳健运营;
重点关注高剩余风险领域,服务公司跨市场、跨监管复杂市场环境下的风险管控能力。从根源上内部审计工作应从如下方面不断完善、提升:

(一)从上至下完善公司治理管控体系

第一,健全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会、董事会、党委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分别定位于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执行机构。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明确相应机构的议事规则、决策权限。

公司组织架构示意图

第二,赋予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从内审部门的设置、制度机制、绩效考核三个维度来保障内审部门的独立性。(1)内部审计部门直接接受公司董事会领导,定期向董事会下设的审计与风险委员会和监事会汇报工作,包括:内部审计长期规划、内部审计计划、内部审计报告等直接向公司董事会汇报。(2)制度机制。公司形成《内部审计制度》《审计结果应用制度》《经济责任审计指南》以及其他内部审计工作指引等,规定工作回避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和人员的独立性、客观性。(3)绩效考核。董事会针对内部审计部门建立单独的激励约束机制,并对内审部门负责人履职尽责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进行评价。内部审计人员的薪酬水平不低于本公司其他部门同职级人员平均水平。(4)内部审计外部化。根据工作需要,必要时委托外部中介机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将“内部审计外部化”,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和专业性。

(二)内部审计工作前移,从事后审计向事中审计、事前审计转变

第一,创新审计方法。内部审计人员就要摒弃传统审计业务的惯性思维,将内部审计工作日常化、数据化、可视化,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警觉性,通过各种审计方法,随时发现问题、疑点、线索。转变审计观念、革新审计方法,及时发现企业的风险点、内控缺陷,将局部的现象问题提到公司全局高度去深入挖掘和分析,及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从根源解决审计问题,防患于未然。

第二,离任审计向任中审计转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日常工作进行风险监控,采用“四不两直”等工作方式突击性地对关键岗位及领导人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使经营者放弃侥幸心态,时刻保持合规意识、合法经营。另外,内部审计工作除关注财务收支活动、公司领导的经济责任外,同时也要关注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

(三)强化审计结果运用,推动制度完善和管理提升

做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把审计监督与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员工考核、人事任免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内部审计指出的问题,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整改,逐项对账销号;
对内部审计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时跟进督促审计意见得到真正落实。对审计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地解决意见和建议,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企业建立规范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第一,制度体系完善。对审计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纳提炼,从体制、机制、制度上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审计意见建议,通过完善制度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第二,畅通汇报渠道。通过审计要情、专题报告等形式向公司领导汇报,畅通审计成果的报送渠道,有效提升管理层对审计问题的重视程度。促进内部审计“经济体检”功能和“治已病”“防未病”作用的实现。

第三,推动审计成果运用。加强与纪检、监察、员工考核、人事任免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积极探索创新成果运用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多种渠道,扩大审计报告、审计成果的使用范围,推进审计成果共享机制,在公司内部形成“监督合力”。

第四,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对审计工作中重复出现的问题,拿出“屡犯屡审”的精神,治理“屡审屡犯”的问题。确保对高风险领域、问题频发的环节进行持续监督、强力监督。

(四)适应新时代需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内审队伍

企业内部建立一支“信念坚定、专业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内部审计队伍。激励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忠于职守、坚持原则、认真履职。支持和保障内部审计机构开展专业相关的教育培训,通过“以审代训”、参加相关培训交流等方式,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提升政治能力、宏观政策研究能力、专业素质。企业内部审计的实践人才队伍应当纳入企业人员的考评与晋升管理制度,通过实施多元化的人才激励举措来培养企业优秀的审计人才队伍。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的内部审计系统应当给予合理的完善更新,鼓励企业的审计业务人员探索学习信息化的审计技术手段。

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审计工作,及时发现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并及时进行处理、解决,以此促进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艰难又必须强化推进的工作。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在学习中实践,再结合实践中的困难不断学习,从审计工作流程着手,突出抓好内部审计业务建设,逐步夯实内部审计基础工作,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建立审计、整改、提升的良性循环,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升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审计工作国有企业人员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消费电子(2022年6期)2022-08-25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商品与质量(2021年43期)2022-01-18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6期)2021-06-09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大众投资指南(2020年10期)2020-07-24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人民调解(2019年2期)2019-03-15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红土地(2017年2期)2017-06-22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年3期)2016-05-17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35期)2016-04-09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中国卫生(2014年5期)2014-11-10推荐访问:常态 国有企业 内部审计
上一篇:电力工程项目审计缺陷及质量提升建议
下一篇:时讯11则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