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浅识] 孩子病毒性心肌炎症状

来源:思想汇报 发布时间:2019-04-30 点击: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病机,并通过临床诊断对其进行辩证治疗,以提高患儿的康复率。方法 把握治疗原则,辨明症状虚实,结合心电图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一步分析病情,理法方药,佐以活血祛瘀。结果 患者症状消失,心电图正常,病情未复发。结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一病,正气虚与实是发病之内因,温热邪毒侵袭是发病之外因,辨明病症的虚实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与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温振心阳; 益气固脱; 补气养阴
  [中图分类号] R542.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136-01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病变为主的疾病。以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肢冷,多汗为临床特征。本病发病年龄以3-10岁小儿为多。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可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只出现心电图改变;重者心率失常、心脏扩大,少数发生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甚至猝死。本病如能及早诊断和治疗,预后大多良好,部分患儿因治疗不及时或病后调养失宜,可迁延不愈而致顽固性心率失常[1]。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常发生在麻疹、水痘、腮腺炎等病毒性疾病中。由于小儿脏腑骄嫩,形气未充,发病容易,变化迅速,加之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易寒易热;易虚易实。患上心肌炎后,寒热虚实的转变极快,稍不谨慎则易造成诊断治疗上的错误。辨证治疗的要点需着重于“虚”与“实”的鉴别。
  在临床的观察中,病毒性心肌炎常发生在疾病的中后期或恢复期,一般来说外邪基本上消退或部分余邪未清,而心脏受邪所伤,正气已先虚衰,如果外邪尚盛,原发病多未消退,证见身热、心悸、舌尖红赤苔黄脉数或促,当以祛邪为主。若外邪已退,就必需扶正为主,佐以清理余邪,而祛邪的药物选用就必需考虑到对机体正气的影响,切勿伤及元气。凡病程长达数月,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面白多汗,舌淡或偏红,舌光少苔,属虚证。病毒性心肌炎在临床中观察,一般急性期以实证为主,迁延期,慢性期以虚证为主,后遗症期常虚实夹杂病毒性疾病多属温病,温病最易伤阴。心肌炎病中心阴受损多见低热、心悸、舌红苔少,脉细数或促或代,自当养心阴益气,然而小儿稚阴稚阳之体,伤其心阴常易累及阳气,心阳受伤出现神疲、肢冷、心悸、舌淡红苔白、脉细弱或迟或结之证,甚则演变成心阳虚衰之危象,临床上掌握这一特点,补阴之中助以补气,以防心阳受损,治疗中一见心阳受损的症候,就必需温补心阳,甚则回阳救逆,才免虚脱之弊。
  现举在临床中所遇的病例以说明辨证治疗的要点。
  1 例1 高XX,男,5岁。入院诊断:腮腺炎,患儿发病一周,高热40℃,头痛口渴,两腮部弥漫性肿大,疼痛,摸之有热感,按之痛,腮腺管口可见红肿,时有呕吐,纳少,小便黄少,大便干,舌红苔白,脉浮数。诊断痄腮,风热型,治法:清热解毒,疏风散结[2]。第三日查房,母亲代诉,昨晚小孩精神不振,纳差,懒言倦怠。体温为36℃,面色苍白,头部时有冷汗冒出,腮部肿胀已消退,四肢蜷缩而睡,摸之手腕及足踝以下欠温,时有恶心呕吐清水,舌淡红苔薄白,脉迟缓乏力不整。
  心电图检查:1、窦性心动过缓,50次/分;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化验室检查:白血球总数5.5×109/L,中性粒细胞60%,淋巴细胞40%。
  诊断:⑴腮腺炎合并病毒性心肌炎;⑵心阳虚型。
  治法:回阳救逆,佐以补血活气,方药:四逆汤加味。
  药物:附子6克、干姜5克、炙草2克、红参6克、白术6克、黄芪10克、桂枝3克、丹参5克。
  服药后,呕吐已止,手足转温,脉迟缓。再以前法加减治疗一星期,复查心电图已明显转好,出院转门诊断续治疗而痊愈。
  2 例2 郝XX,女,9岁,患腮腺炎,发热,腮部弥漫性肿大痛已3日,经前医用清热解毒药治疗,今晨起床后恶心呕吐、心悸、晕眩、体倦乏力、胸翳闷、身热37.8℃,腮部尚有微肿,按之微痛,面色苍白,口干,神疲,二便正常,舌红赤苔薄黄,脉数而时止不整。
  心电图检查:1)窦性心动过速,110次/分;2)频发室性早搏;化验室检查:白血球总数4.5×109/L,中性粒细胞55%,淋巴细胞45%。
  诊断:1)腮腺炎合并病毒性心肌炎;2)痄腮,心阴虚型。
  治法:滋养心阴佐以清热凉血,方药:生脉散加味[3]。
  药物:党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3克、板蓝根15克、银花15克、丹参10克、玳瑁10克、郁金10克、苦参6克。上药2剂,每日1剂。
  再诊:服药后热退净,腮部肿痛已消,但尚有恶心泛吐,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心悸,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缓时止,此邪热已退,但气阴已伤,以补气养阴,佐以活血。药物:红参6克、麦冬10克、五味子3克、黄芪10克、枣仁10克、丹参10克、苦参6克、当归5克、红花2克、桃仁5克。经上药加减治疗20日后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检查:偶发性室性早搏。继续以归脾汤加减治疗。
  3 例3 薛XX,男,5岁。患病已8日,初则发热,形寒肢冷,呼吸气粗,心烦泛恶,胸闷憋气,精神困惫,面色欠华,小便微黄,大便溏,活动后心悸气短,经多方治疗未见好转,遂来就诊。症见面色苍白,咳嗽痰多,气逆作喘,汗出唇绀,肢端发凉,舌质淡,苔白腻,脉结代。心率160/分,双肺可闻及湿�音,肝肋下3�。胸透示心界扩大。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曾用毒毛旋花子苷K每次0.008�/�,效果不佳,然后改为中药治疗。中医辨证为邪盛正衰,心阳欲脱。急宜温振心阳,益气固脱。用参附龙牡救逆汤[4]。处方如下:炮附子10克,五加皮10克,五味子10克,白芍1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炙甘草6克。1剂,水煎,另用红参15克,文火浓煎兑服。
  二诊:服1剂后汗出,手足转温,面色微华,惟咳逆痰多,心悸胸闷,苔白,脉细无力。处方如下:炙甘草6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五味子10克,桂枝10克,炮附子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五加皮10克,万年青10克。1日1剂,水煎服。6剂。
  三诊:服药后,患儿心衰已纠正。后予调肺养心冲剂治疗3个月,诸症消失,心电图正常。随访一年未复发。
  讨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一病,小儿素体正气亏虚是发病之内因,温热邪毒候袭是发病之外因,病变部位主要在心,常涉及肺、脾、肾。本病以外感风热,湿热邪毒为发病的原因,淤血痰浊为病变过程中的病理产物。耗气伤阳、血脉阻滞为主要病理变化。病程中或邪实正虚,或以虚为主,或虚中夹实,病机演变多端,要随症辨证,特别特别要警惕心阴暴脱变证的发生,因此,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扶正祛邪、益气养阴、益气扶阳等法是较常使用的。同时心主血,血运行主要是为心所推动,在辨证用药时佐以行血活血之品,如丹参、当归,桂枝等药,亦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目前,现代医学主要采用休息、对症处理等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疗程长,易反复,并且有一定不良反应。近年来,中医药辨证论治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各医家分别提出了风热、痰、瘀、虚及脏腑不调等多种病因病机,通过辨证施治,采用辨证分型施治、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中成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特别是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强调治病求本,阻止其发展成为慢性或迁延性病毒性心肌炎方面作用突出。
  参考文献
  [1]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29.
  [2] 韩冬华,石宝生.银翘甘草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12):1407.
  [3] 任现志,张建玉,袁斌等.益气活血法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2):150.
  [4] 张田仓,刘弼臣.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经验[J].中医药学刊,2005,23(12):2137.

推荐访问:心肌炎 中医治疗 小儿 临床
上一篇:[电脑截除器摘除扁桃体40例临床观察] 扁桃体摘除的后遗症
下一篇:结核病化疗发生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分析_结核病预防性化疗常选用的药物是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