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懒惰心理成因及纠正

来源:小学作文 发布时间:2020-08-26 点击:

  学生懒惰心理的成因及纠正

 懒惰是一种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缺少责任心,缺少时间观念的心理表现。懒惰的现象在小学生表现尤为突出。新世纪的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寻求孩子的全面发展,而懒惰心理就像一道城强,只有攻克它,才能提高还得的素质、能力,进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一、 懒惰心理的表现特点

 (一)懒惰的行为特点

  思想的懒惰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懒惰。俗话说: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学生还小, 如果不克服解决懒惰的不良心理和思想, 将是贻害无穷。

 懒惰的人明明知道某件事应该做,甚至应该马上做.可却迟迟不做,或硬挺过去;做事时总是懒懒散散、拖拖拉拉;做事不积极、不主动、不勤奋。例如,每天中午的午休时间有的学生总是喜欢把他浪费在和同学聊天或看漫画书上,相反我们可以看见大多数同学都会利用这些时间做作业或看课外书或休息以便下午有精神的上课。不难看出懒惰的学生总认为自己有的时间,随意的浪费自己的时间,更甚者在写作业时边写边和同桌讲话,总是不能一鼓作气做完一件事。

 (二)懒惰的心理特征

  懒惰学生的注意力优势兴奋中心总是集中于生理性需要上。不随意或无意注意突出,有意注意不能很好的集中,且注意的稳定性不强。意识动机上表现为唤起行动的源动功能不强,或者源动力停留在物质上,没有学习或生活的心理原动力。在意志品质上表现为自觉性差,果断性不够,自制性比较弱,坚韧性缺少。

 二、懒惰心理形成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学习动机不强

  学习动机是直接拖动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学习动机具有引发学习行为的激活作用,趋势学生采取一系列的学习行为进行学习。缺乏学习动机的孩子往往学习懒散、无精打采,听课时注意力分散,不愿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经常走神。对于课后的作业更是采取懒散的态度,不愿做作业,不愿复习。从而这一类孩子也就成了班级的懒学生。

  2、依赖性强

  依赖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成熟,妨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现在的家庭多是一个孩子,父母在宠爱孩子的同时,忽略了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二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从父母的依赖中得到了好处,更是变本加厉的什么也不做。从而形成了懒惰的心理。懒惰又使他们更加的依赖。他们在家靠父母,在学校依靠老师,在社会上依靠其他人。这种依赖性和懒惰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3、意志力薄弱

  意志力薄弱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坚持到底。课堂上,听不懂就不听;做作业,越到难题就放弃;做家务,遇脏就不做。这样的孩子在**常生活中不愿坚持,做任何事情怕困难,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对于自我约束和遵守规章制度上更是薄弱。这些意志力、自控力薄弱的孩子对于外部有较强的依赖性,不愿动手动脑,进而懒散下来。

  4、注意力缺陷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无意注意占主体部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开始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有注意力缺陷的孩子,有的是在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协调二者或者不能随意在**常学习和生活中转换二者;有的孩子则是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不强,在听课时或做作业时很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因此这类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慢别人一拍,在家长和老师看来他们就是懒孩子。

  (二)客观原因

  1、家长的过分溺爱

 家长的过分溺爱,也是造成学生懒惰心理的因素。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过分娇纵,大包大揽,只会使孩子从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劳而获的坏习惯。另外,有的家长本身就缺少时间观念,没有勤劳的习惯和雷厉风行,果断利落的作风。“身教重于言教”,孩子在这样的家庭耳濡目染,从而影响严重影响了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良好行为的发展,促进懒惰现象的发生。

  2、教师没有正确的认识懒惰

  有的孩子因为心理原因如缺乏学习动机或注意力易分散。这些不是孩子一时刻以有主观意志可以改变的原因,老师没有看到。一味的用懒惰来责骂孩子,是学生自己也认为自己是懒学生,变有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进而进入恶性循环。

 三、懒惰心理的矫正方法

 懒惰是成功的绊脚石,在充满困难和挫折的人生道路上,懒惰的人习惯于等、靠、要,从来不想去求知、发明、拼搏、创造,最终只能是 事无成。只有勤奋、刻苦、好学、上进,朝着预定目的孜孜以求,才会达到光辉的项点,为此要努力克服懒惰的习惯。

 (一)正确认识懒惰的原因

 只有找到懒惰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老师和家长要多留意孩子在学校和家里和学习过程,了解是什么原因或刺激物导致孩子做事懒散,拖拖拉拉。进而家校联合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克服懒惰。

 (二)从认知上树立勤劳的观念

 要让学生改掉懒惰的行为,就要想让他们明白懒惰的坏处,勤劳的好处。从观念上树立勤劳。学生对勤劳和懒惰有了明确的认识,能认识到到二者的好处和坏处,才能从观念、思想出发,改变自己的行为。

 (三)改变依赖的习惯。

 老师帮助学生寻找依赖的原因,让学生大胆的对依赖对象宣布自己要独立了,并请大家忙监督。学生要学会独立解决问题,遇到难题,不要急忙请求帮助,自己解决,失败了就当做经验。在此期间老师和家长要不断鼓励学生失败是成功之母,并在适当的时期予以一定的提示,让学生体会到从失败到成功的心理过程,体会其中的快乐。这样逐渐的让孩子从心理上改掉依赖的习惯。

 (四)模范学习疗法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产生是通过木方过程而获得的,即一个人通过观察另一个模型的行为反应而学得。要克服懒惰,就要学会勤劳。给懒惰的孩子一个榜样,让他一次为参照。在**常的学习生活过中,与自己的榜样相互竞争,同时家长和老师予以正确的肯定,正面强化孩子的勤奋行为。久而久之,懒惰的孩子也养成了自己榜样的行为习惯。

 (五)适当的正向激励

 要改掉懒惰的习惯,不是一步就能完成的。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老师和家长不断发觉学生所取得的进步,给予各种方式的表扬和激励,与正面的刺激让学生强化自己的好的行为。让他们体会到改掉懒惰后取得的自豪感和成功后的乐趣。同时他们自己给自己记录,让学生从纵向发展认识自己,看到的自己的进步,帮助他们的优点不断巩固。

 例如:天天坚持检查自己行为,如果当天没有懒惰现象发生较少或者改掉了做天的一个不好的行为,就在当天的**记本上贴一面小红旗,表明进步了。同时家长和老师进行表扬和奖励。只要坚持一至两个月,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六)强化疗法

 让孩子做一些正面、反面人物肖像或者褒义、贬义词语的卡片,每当自己进步时,就把正面人物肖像或褒义词的卡片放在桌上鼓励自己,每当发觉自己有懒惰的心理或行为时,就把反面人物或贬义词卡片放在桌上鞭策自己。久而久之就会自己改掉懒惰的习惯。

 (七)制定学习计划

 学生要严格按照所有各科老师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逐步养成不完成作业不睡觉的习惯,改掉"明**复明旧"的思想。

 对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应该让他们自己指定计划,学会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说,一个人不是与身俱来的懒惰,主要是没有原则和制度要求,但是对于自己的计划,他们执行起来可能更仔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八)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在家里主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父母打扫卫生、洗碗、洗自己的衣物,整理自己的房间。在学校认真完成,不依靠别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和社会实践,从而锻炼学生的意志。

 懒惰是一个人成功的大敌, 战胜懒惰, 战胜自我, 才能不断地前进。懒惰对于未成年的小学生尤为有害, 必须及时有效的改正。

 孩子懒惰大多是家长太宠爱孩子造成的,衣来伸手,翻来张口。家长得让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么家长也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言必行,行必果,给孩子树立好一个榜样。孩子从小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就会养成很好的行为习惯,走出社会也会赢得他人的欢迎。

 也可试试参加杰出青少年系统培养计划,或许能够解决,我的孩子参加后进步很大

 遇到懒学生,不要心急,越急越没办法,冷静才能产生出智慧来。把学生找来,问清理由,让学生把真实告诉老师。根据情况,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告诉他们一个学生不做作业,就等于父母种了庄稼不耕管。种田不耕管,杂草长了比庄稼还深,哪里会有收获啊。你的今天跟明天联系着,一旦懒惰成性,在自己身上生根发芽,以后可能就一事无成,白白把光阴荒废掉。只要坚持说理,坚持播种,总有一天美好会发芽生长,懒学生会被我们给转化过来。

 1、教师要不怕麻烦,看着守着他们完成任务。

 有次,学校放“五?一”节假,把“品德与社会”课给耽误了。周三下午的作文课老师就用它来补上品德与社会。但又想把每周作文继续下去,结果给出作文题目,让学生带回家中去写。第二早收交的时候,就有几个学生没写,在以往这种情况是不出现的。反思下来,惰性在每个学生身上存在着,只可能有的学生身上少些,有的学生身上多些。如果老师看着守着学生做作业,监督帮助他们,他们就是想懒惰也懒惰不成了。教法调整,懒的情况就得到了改变。

 2、要建立帮助学生的机制

 也不可能什么作业都由老师看守着在课堂上做,一点课外作业不留,特别是在“减负”的今天。我的办法就是组建课外学习小组。同村学生,住地不会距离很远。学习成绩有好有差,自律性有强有弱。老师利用教育权利,好差搭配,强弱搭配,成立多个课外作业互帮小组,让学生在小组里做作业,用那个集体氛围来相互约束。这样,学生虽然离开了老师,但仍然可以随时得到帮助,为懒病治愈创造了条件。

 老师要把学生家长的电话号码记一记,特别是那些我们碰到的“懒”学生。不要怕麻烦,常打个电话过去问问家长,提醒提醒,催促催促,让家长和老师配合起来,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共克“时艰”,不做课外作业的学生就会大为减少。

 3、要帮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人之初,性本善”。一进学校就躺倒不干的学生很少。学生懒惰不懒惰,教师是负有责任的。一接手新班来教的一天起,我们就要把“按时完成作业”当做奋斗目标,严格要求,逐渐养成,化为行动。一个班里百分之九十九的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作业,只有一个两个人完不成,不用说,这股正气,对他们就是巨大的促进力量了,“蓬生麻间,不扶自直”。懒学生会慢慢改变自己行为,慢慢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谁都不愿意做班里的另类。

 4、要多做学生思想工作

 遇到懒学生,不要心急,越急越没办法,冷静才能产生出智慧来。把学生找来,问清理由,让学生把真实告诉老师。根据情况,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告诉他们一个学生不做作业,就等于父母种了庄稼不耕管。种田不耕管,杂草长了比庄稼还深,哪里会有收获啊。你的今天跟明天联系着,一旦懒惰成性,在自己身上生根发芽,以后可能就一事无成,白白把光阴荒废掉。只要坚持说理,坚持播种,总有一天美好会发芽生长,懒学生会被我们给转化过来。

 “懒,就是懒”、“非常懒惰”,这就是父母亲当众对孩子的评价,男孩子好像也已经习以为常,女孩子则羞得无地自容。

  这当然是父母大人恨铁不成钢的气话,但却无意间给自己的孩子贴上了一个“懒人”的标签。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效应叫“贴标签效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了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地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在美国的一所大学里,有几个大学生搞了一次恶作剧:在一天深夜,他们在一位朋友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把他装进了袋子,来到一个火车站,并把袋子扔在早已废弃的铁道上,然后几个人蹲在一旁看笑话。这时,不远的火车站里传来火车出站的声音,铁轨开始抖动起来。只见横放在铁路上袋子里的人挣扎起来,他当然不知道自己躺的这条铁道已经废弃,开来的火车将要从他身旁的铁道通过。随着机车越来越近,几位恶作剧的大学生发现,当火车距离布袋近百米时,那位可怜的同伴静止不动了。等火车过后,当恶作剧者来到他们朋友身边时,却发现他们闯下大祸——布袋里的朋友已经死亡了。在接下来的尸体解剖中,法医没有发现任何内部器官损坏的痕迹。事实上,是因为布袋里的那个人觉得是必死无疑了,对于火车轧过的恐惧和绝望的想像让他提前用自我暗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上述两个故事一个是外部正向积极的暗示,一个是负向消极的自我暗示。在青少年这个处于自我概念(核心问题就是关于“我是谁”)逐渐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父母无意间贴在孩子身上的“懒人”标签,以及其他类似的负向的“期望”很可能会像魔咒一样控制他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他的整个人生。

  在最近的一次咨询中,一位母亲当着她正在上初三的女儿小迪的面,无奈地对我说:“ 张老师,这孩子厌学。”母亲话音未落,小迪当即反对,抬眼看了一下母亲,又看了我一眼说:“谁说我厌学!”我马上笑着对小迪的母亲说:“你看,小迪不厌学”。小迪的母亲想给小迪贴上“厌学”的负面标签,小迪反对,我及时根据小迪的意愿贴上“不厌学”的正面标签,这样一方面赢得了她的信赖,另一方面也是激发她学习动机的关键。

  多贴一些正向积极的标签,少贴或者不贴那些负向消极的标签,这样,“懒孩子”就更可能变为“勤孩子”,“差生”就更可能变为“优等生”,家长朋友试试看。

 身为父母者必须花一些时间思考自己对子女有什么样的期望?而这些期望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子女的能力、兴趣、理想?如果自己是孩子这个年龄时,能不能做得到?

  孩子们的心灵是最敏感的,又是最容易被伤害的,父母对他们这个“人”的关注远超过对他们某一方面“成就”的关注是一种爱的反应,会产生很积极的效果。

 懒惰很难靠说教改变的。懒惰有两种,一种是病态的,身体各方面的原因,天生体质差,体弱啊,只能通过治病提高体质来根本改变。另一种是心理和习惯上的。人都会懒惰,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一个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是根本,一方面也要有必要的手段来改变。初期采取紧盯不放的方式,慢慢让学生习惯,惯性的力量绝对不能忽视,也就是习惯的养成了。

 一句经典的警世名言:人是能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来的,坏人也是教出来的!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是,当前我们面临的种种现实状况是:社会诚信严重缺失!各种媒体的夸张渲染、错误引导,孩子成长的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和染污,要做好家庭教育谈何容易呢!家长是越来越不好当了,说实话,很多家长也不会如何当家长,就将小孩出生到这个世上,将很多的教育责任都推给了学校和社会,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成长经验是需要家长言传身教的,推卸责任的话怎么能将小孩教育好呢?确实悲哀啊!

 而我们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实体会,只图自己的方便和享受,说实话,真是有点大逆不道啊!到哪一天我们都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领悟这种感受,但往往悔之已晚,哎...

 很多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的所谓代沟,都是因为一代一代的接受的教育脱节了,没有很好的连贯所造成的,现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只顾自己的享受而妄顾他人的感受。

 我们必须知道,一切教育要从根本做起,就像树要有根才能长树干树枝和树叶,才能枝繁叶茂呀,如果丢弃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楼阁。在此,推荐各位有缘的朋友,无论看过或没看过的也好,都敬请尽量抽多些时间观看大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论坛节目: 《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但愿看过的人都能够从中得到真实不虚的利益,并且继续利益他人,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创造和谐共存的社会大环境。先来看一则故事:从前,宋国有一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一天,他正在田里干活儿,看见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脖子而死。从此,这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守株待兔的故事早已为人们熟知,但这样的事情却从没有真正停止过。很多孩子在学习中给自己树立了目标,可学习的时候,却是拖拖拉拉的,不愿意行动。这样,孩子始终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光说不练,已经成了孩子学习中最大的绊脚石。有一天晚上,我到一个朋友家,他正在和孩子在做作业这个事情上较劲儿。孩子坐在书桌前昏昏欲睡,强打着精神,他在苦口婆心地劝导孩子一定要把作业完成。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孩子本来打算下午做作业,因为刚吃过午饭,就先打开电视看一会儿。孩子本只想看三五分钟,谁知节目太精彩,孩子就被节目吸引住了。不知不觉,就看了三个小时,等节目看完,已经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吃过晚饭,父母催孩子去写作业,孩子口头上说行,却趁父母去忙别的事情时,又打起了游戏,打完游戏,就感到十分疲倦了。这时候,才想起作业还没有做呢。可是,孩子已经很困了。就像罗大佑在歌曲《童年》中唱的那样: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日复一日重复这种生活的孩子比比皆是。拖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浪费了一个人多少时间啊,它让宝贵的生命失去了应有的光泽。

 HBBAN.CN

 小孩子说:“等我是个大孩子的时候。”

 ?大孩子说:“等我长大成人以后。”

 ?然后等他长大成人了,他又说:“等我结了婚以后。”可是结了婚,他的想法变成了:“等到我退休以后。”人们总以为人生时间很充足,所以什么事都拖延着不立即去做,生命于是在这日复一日的拖延中衰老。很多到美国首都华盛顿观光的游客总不免要到华盛顿纪念碑去看看,不过,纪念碑前面游客太多,导游一般都会告诉你,排队等搭电梯上纪念碑顶要等上两个小时。但是,他还会加上一句,“如果你愿意爬楼梯,那么一秒也不用等。“仔细想想,这话说得多么真切啊!不止观看华盛顿纪念碑如此,孩子的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张地图,无论多么详尽,比例多么精确,它永远不可能带着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半步。孩子在学习中仅有目标是不够的,并不是说,有了目标,就可以坐等成功了,就像故事《守株待兔》中那位愚蠢的农夫一样,恐怕永远也等不来兔子了。记住,成功不会从天下掉下来,要让孩子主动学习,就必须让孩子学会为目标而积极主动地去行动,千万不要让孩子做一个“守株待兔”的人!记得我的一个姐姐曾跟我说过,她跟所有的家长们一样,对孩子都充满了期望,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困惑。到底怎么样教我们的孩子?要说出所以然来未必讲得清楚。我们多数人都是稀里糊涂做了老爸老妈,稀里糊涂陪着孩子成长。

 孩子到底怎么教?当今这个社会,教育方法是那样多,现在见诸报刊杂志的教育方法多少种?六百五十八种,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愉快教育,甚至狼心狗肺的教育都有。有没有狼心狗肺的教育?"狼图腾"。这么多的教育方法,让我们感到无所适从,到底哪一种最具操作性。教育方法的背后是什么?方法的背后就是价值观念;价值观念的背后那就是我们的人生观;人生观的背后就是我们的世界观。所以教育是不是如此的复杂呢?其实不是的,真正的教育往往是最简单、最真实的。

 我们要把教育搞清楚,首先应该明白,我们到底希望孩子最终成为什么?这个我们应该明白,目标不明白的,我们往往就搞不清楚该如何教育孩子。我们都希望孩子成为栋梁之材,社会有用之才对不对?这观念应该是正确的,但是全面吗?我认为是不够全面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种过花草,或是种过树木,你们是否看过树木只有树干,没有树冠,没有树根这样的树木?大家不是想让子女成为栋梁之材吗?栋梁之材就是大树干吗。如果一棵树只有、树干没有树冠,没有树根,这种叫什么?电线杆。请问电线杆可以长大吗?长大不了的。我们希望孩子成为栋梁之材,请问栋梁之材从哪来?它要不要树根,如果把栋梁树干比作我们的专业知识;那树根是什么?树根是就是我们的德行。没有树根这个德行树干是不可能长大的。一定是根深才能叶茂,才可能硕果累累。树根要栽在哪里?栽在水泥地上有没有用?没用,它要栽在比较肥沃的泥土里面。请问这块泥土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文化。没有文化这块土壤,树根是不可能吸收到营养,树干不可能长大,树冠不可能长大。树冠就是我们的身心,可能健康吗?不可能。所以我们要求的不仅是栋梁之材,还要有个树根,还要有树冠,也就是一棵完整的,有生命的大树。我们不仅希望孩子具有卓越的才能,而且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丰富的人文精神,这才叫作完美的人生。

 我们希望孩子是个完美的人才,还是拥有完美的人生?没得说我们要完美的人生,而不只是完美人才,我们要追求的不仅是生活的质量,更要追求生命的质量。现在很多人都在追求生活的质量,但是有没有搞清楚我们生命的质量更为有意义。

 很多人一讲起教育,"那是学校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那我们往往把教育等同于学校,学校等同于课本和老师,最后全国剩下一张考卷,高考试卷。儿童变成学生,学生变成考生,考生最后剩下分数,在分数面前儿童消失了。这样孩子活得还有意义吗?那天有个四十岁了朋友讲:到现在,一紧张就梦见当时在他高中的时候考数学。他知道他这段时间一定要放松了,否则不行了。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长大会不会出问题呢?我认为仔细发现其优点,适时表扬,要多表扬,当众表扬更好。让其树立自信!他会有展示自己的欲望,而且也会喜欢你。此时你要多与他沟通,她会听你话。因为他觉得你赏识他。此时你教育他,他会逐步改变自己。当然对于他的每一点进步你都要关心,不断鼓励,他会很快成长起来的。找其原因,比如是性格所成,而学习懒散, 有个学生成绩一直很差,他家长都是抱怨,总有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当接手这学生的教育工作后,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发现此学生其实很聪明,很喜欢运动,篮球打得很不错.只是平时就是不大想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试过与其交谈,但效果不明显,于是去学生家里做了个家访,发现这学生的家长非常疼爱这学生,家里的大事小事都不用他去理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由此判断这学生的“懒”受其家庭的影响很大.经过与家长沟通,和与学生真心交流,从生活上慢慢改变学生的生活习惯,慢慢的学生开始主动去学习了。加上多点的关心与指导,成绩也跟了上来.

  通过鼓励性活动;驱去惰性.有时候对学生也不能只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相对的来说,要以改变其思想而达到改变其态度的效果.比如在班上多搞些可以激发大家热情的活动.像集体登山比赛。这不但锻练学生的耐力,也能带动学生的热情,在这种气围的熏陶下,学生学习热情也会相应提高.比如x老师教学玩魔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或好胜之心,而带动学生的热情,学生主动向别人讨教,这种热情也融合到学习中去,更积极主动的去研讨学习上的问题.这也是驱学生惰性的一种方法.

推荐访问:学生受挫心理的成因 成因 纠正 懒惰
上一篇:XX乡镇干部个人述职述廉报告
下一篇:大学生网络犯罪心理成因及其对策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