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教案,(6) 三上语文园地八教案

来源:软件水平 发布时间:2020-03-19 点击:

                   

  课题

  

 语文园地二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交流平台,了解寓言这种文体及其作用。

 2.词句段运用,认识两种格式的词语,练习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会写通知。

 3.书写提示,学会使用钢笔写字,注意握姿和坐姿,练习写好横画和竖画,注意横画、竖画多的字的写法,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4.借助拼音诵读,体会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

 教学

 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积累了解寓言故事的成语。

 2. 写会笔画多的汉字。

 教学

 难点

 1. 学会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

 2.学写通知。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板书:了解寓言故事)

 1.(课件出示2)

 “许多寓言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乌鸦喝水》《狐假虎威》《揠苗助长》……这些故事我读过之后就不会忘。”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对这些故事中哪些人物形象印象最深。?(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乌鸦喝水》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乌鸦,因为乌鸦很聪明,遇到困难会想办法解决。

  预设:《狐假虎威》中,我最讨厌的是狐狸,因为它太狡猾了,竟然连老虎都要骗。

 预设:《揠苗助长》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种田人,因为他太愚蠢了,竟然做违背禾苗成长规律的事。

 2.(课件出示3)

 “寓言故事里蕴含着道理。读了《守株待兔》,我明白了,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有侥幸心理。”

 本单元还有很多寓言故事,分别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1)《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

 (2)《鹿角和鹿腿》告诉我们:并不是美丽的东西就一定是有用的东西,难看的东西有时比美丽的东西更有用。

 (3)读了《池子与河流》一文,我明白了做人要做勤劳的人,奋斗不息,才华才可以更好的显现,懒惰只会把才华磨平。

 3.(课件出示4)

 “寓言故事能让我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读了寓言,让你想到了哪些人和事?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1)比如,读了《守株待兔》,我想到了许多身体健康的人不劳而获,每日蓬头垢面,沿街乞讨。

 【设计意图:分析交流寓言的语句,深入了解寓言这种文体。】

 (2)读了《池子与河流》,我想到生活中有很多成功人士,像河流一样,创造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4.教师小结:学习寓言,可以使我们明白道理,弄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还教育我们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

 三、词句段运用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一)词语运用

 (课件出示5)

 1. 根据拼音,读一读这两组词语。

 2.说一说,这两组词语分别是什么结构?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第一组词语的前面两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是“不”,第二组词语是“无……无……”式的。

 3.仿照例词写词语。

 像第一组这样的词语还有:

 念念不忘 滔滔不绝 孜孜不倦……

 像第二组这样“无……无……”式词语有:

 无牵无挂 无声无息 无时无刻 无形无色……

 (二)句子积累。

 (课件出示6)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注意加点词语,了解动作和神态描写的方法,学会运用,提高学生写话能力。】

 2.说一说这些句子,都抓住了人物的什么写的?(动作、神态描写)(板书: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描写)

 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第一句,加点的词语是“噘起嘴、皱起眉头”,分别写了小鹿的动作和神态。

 第二句加点的词语“高兴地叫起来”也是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和动作写的。

 3.照样子,把给要求补充的句子加上表示神态、动作的词语。

 他攥起拳头,大声吼道:“你真是急死我了!”

 “这次我终于可以好好地玩儿了!”姐姐手舞足蹈,兴奋地说。

 (三) 段落运用

  (课件出示7)

 1.读一读这个通知。

 2.看一看,通知的格式是怎样的?

 小组讨论,交流如下:

 (1)“通知”是题目,居中写。右下角注明下通知单位和下通知的日期。

 (2)正文空两格,写清楚活动具体时间,参加人,地点,事件等。

 3.选择其中一个内容,按照通知的格式写一个通知。

 四、书写提示

 板块三:书写提示

 (课件出示8)

 【设计意图:了解通知的格式,了解通知的内容,学习写通知。掌握通知这种文体。】

 【设计意图:老师在教学生写字时,先观察,接着跟老师范写,再临写。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识字、写字,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质量。】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笔顺。

 2.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个别指导。注意这些字笔画较多,有的横画多,有的竖画多,要注意每个字的横画和竖画的长短不同,写好间距。(板书:注意书写好横画、竖画多的字)

 比如“艳”三个横不一样长,中间的最短,最后一笔最长。

 “集”下面的“木”的横、竖最长,上面的“隹”,右边的四横等距,长短不同,中间的两横稍短。

 3.优秀作业,投影展示,师生评议:在书写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两点。

 (1)一是笔画要写规范、正确、整洁。

 (2)二是字的大小要适中。

 (3)注意横画、竖画的间距、比例、长短不一样,不要写得太拥挤。

 五、日积月累

 板块四:日积月累

 1.出示寓言成语。

 (课件出示9)

 2.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

 3.以上词语都是有关什么的成语?(都是寓言故事成语)

 【设计意图:学习古诗词,理解和分析古诗,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理解古诗、诵读积累的能力。】

  (板书:寓言故事成语)

 4.它们的内容大体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10)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滥竽充数: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掩耳盗铃: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画蛇添足: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杞人忧天:意思是不要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

 井底之蛙:意为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借以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5.自由朗读,积累背诵。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交流了关于寓言的知识,学习了特殊结构的词语,复习运用了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学习了通知的格式,练习写通知;练习了书写横画和竖画都很多的字的写法,积累了很多寓言成语。

  

  板书

 内容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了解寓言故事:道理,学习做人做事

 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描写

 注意书写好横画、竖画多的字

 寓言故事成语

 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本堂课的设计内容较为丰富,交流讨论寓言这种文体,学习了特殊结构的词语,复习运用了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学习了通知的格式,练习写通知;练习了书写横画和竖画都很多的字的写法,积累了很多寓言成语。

 2.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生动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以学生自己训练为主,老师指导为辅。

 不足之处:

 由于是练习,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今后还应该设计有趣的情境或游戏活动,学起来就轻松、自如了。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交流平台版块是通过交流寓言这种文体,了解寓言故事;词句段分别安排认识和运用两种结构的词语,练习对人物进行神态、动作描写,学写通知;书写提示,学写横画和竖画较多的字;日积月累部分学习寓言故事成语。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通知的格式:

 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

   ①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 ”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有的在“通知”前面写上发通知的单位名称,还有的写上通知的主要内容。

   ②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 ,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

   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 、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 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作法。

   ④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写通知一般采用条款式行文,可以简明扼要,使被通知者能一目了然,便于遵照执行。

推荐访问:教案 园地 语文
上一篇:【模范职工之家事迹材料】模范职工之家申报事迹材料
下一篇: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第2号----审计工作底稿(试行)】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