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的养生之道|李渔扮演者

来源:初二 发布时间:2019-04-13 点击:

  李渔以淡泊名利为乐,在明末清初时曾隐居三年。“绝意浮名,不干寸禄(不为官)。”之后他悟到,这三年过得轻松、愉快。可谓“极人世之奇闻,擅有生之至乐也。”后来迁居城市,跻身社会名流,反而生出诸多烦恼。曾说:“此后徙居城市,酬应日纷,虽无利欲熏人,亦觉浮名致累,计我一生,得享列仙之福者,仅有三年。”其中道出了他“无官一身轻”的出世思想。
  止扰他认为有五种方法可化忧解愁:一是节俭清廉,可防止繁华奢侈而酿成的苦果。二是谦虚谨慎,可预防因骄傲自满而导致挫折或失败造成痛苦。三是勤奋谨慎,可避免因懈怠造成或因差错带来的忧愁。四是宽厚忍让,可防止被人怨恨带来苦闷。五是办事周正,以德报怨,不因听到背后议论或流言蜚语而苦恼。此五法,“以预则立,不预则废”,其预防处事之法很为今人借鉴。”
  调饮啜李渔深悟饮食三味,虽是瓜果菜蔬,家禽野味,米面主食,都能穷其想象,创新其独特的口味。米饭和面条,可谓淡而无味,李氏却能别出心裁,使其增色,有佳客至,便在米饭将熟之际略浇一点桂花、蔷薇之露,食者以为是谷米之香;面条亦别有风味,将极细的干鸡肉、鱼肉、虾仁屑及鲜笋、香蕈、芝麻末拌入面粉,再用鲜汤代水和面,擀制成面条,配酱醋佐料,这些独辟蹊径之创举,令客人吃得津津有味,不同的食用方法及功效,可称得上古代的美食家。在饮食保健方面,他提出:“怒时哀时勿食”、“倦时闷时勿食”,强调进食前要精神愉悦,心情不悦时不可进食,否则影响肠胃消化吸收而易患胃肠疾病。他还说:“欲调饮食,先匀饥饱,其为食也。宁失之少,勿犯于多。多则饥饱相搏而脾气受伤,数月之调和,不敌一朝之混乱矣。”饮食宜少勿多,少则调养脾胃,多则伤及脾胃或脑部受损。
  节色欲李渔对男女情欲是这样说的:“阴阳之不可相无,犹天地不可使半也,天苟丢地,非止天地,亦并无天。”他认为男女情欲互相依存,就和天地互相依存一样。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但是不宜房劳过度:“溺之过度,因以伤身,精耗血粘,命随之绝。”因为房劳(即性生活过度)伤肾,而肾在维持生命活动中以及抗老延年中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祛病疗病李渔患病时,想吃杨梅。而医生告知其妻杨梅性热,一二枚即可丧命,于是,妻哄骗他街市上没有杨梅。李渔听后不乐,病更加重,适时街上传来喝卖杨梅之声,李渔大喜,精神为之振奋,急令妻子去买杨梅。待几颗杨梅吃下,神怡气顺,不觉病竟退去,他得出结论,能在病时得到酷爱之物,就是治病良药。人在病时,必须见心中仰慕之人,或亲属,或情侣,或朋友,心有所挂念而不能得见,必使病情加重。他认为,亲友的安抚可增进健康。李渔认为,人在病中,性情烦恼,忽闻平生痛恨之人或厌思之物,烦恼之人事己被除掉而一解心头之恨,以平痛恶为药,疾病或可为之遁去。他“调和其心”,“心和则百体皆和”,他在“祛病”篇里强调善调其心,人体亦不易生病,远胜一剂良药。
  从上述足以看出,李渔疗病攻疾,根本不用药物,而采用的是“中医心理疗法”,旨在通过采用各种心理诱导技巧,促使病人怡情畅神,通过“心神”影响或控制人的身心,使心态平顺、气血调和,让其脏腑经络等组织的功能正常运行,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很快恢复健康。篇中还主张将药物疗法结合食疗、神补紧密结合起来,这样以优势互补,功效相得益彰,就会祛病延年。他别出心裁,独到的见解,作用于养生健体,对现时仍有借鉴参考的价值。
   〖编辑:求索〗

推荐访问:李渔 养生之道
上一篇:【老年人预防脑出血10注意】老年人怎么预防脑出血
下一篇:秋季保健当“四防”:秋季四方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