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为人处世的书籍_为人处事要讲“礼让”(下)

来源:华图网校 发布时间:2019-04-14 点击:

  那么,怎样才能养成为人处世讲礼的好习惯、好品德呢?一要尊重女性。一位名人说过:“现代社会的礼貌,原本是从尊重女性培养起来的。”他这样讲有一定道理。因为从生理的角度看,一般情况下女人比男人弱,需要男人的保护与尊重,社会大体上是男女为半,“敬人者,人恒敬之”,男人尊重妇女,必然导致妇女对男人的尊敬。如是,整个社会讲礼仪的良好风气不就形成了吗?二要尊重和爱护老弱病残者。人们都很仰幕古代的一些英雄豪杰,也更崇拜现代的领袖人物和英雄人物。究其原因,是因为古今英雄豪杰能够除暴安良,对坏人、敌人坚决地斗争、狠狠地打击;对人民,关心、爱护、尊重。我们可以从爱护尊重老人、小孩和行动不便的病残者做起,“积善成德”,自然就会对所有的人讲礼仪了。
  谦让是一种美德,古人对谦让一向非常重视。孟子说:“无辞让之心,非人也。”他所说的“辞让”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谦让。孟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谦让别人的心,简直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人。他的话,听起来似乎有点过火,但仔细一想,如果一个人总是见利忘义,见到什么都争抢,又何异于禽兽?说明古人对谦让是很重视的。孟子认为要讲礼,首先要从谦让做起,他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在我国古代,许多流芳百世的志士仁人,都是十分注意讲究谦让的。
  “孔融让梨”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说的是东汉末年名士孔融,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从小就牢记老祖宗的教诲,识大体,通礼仪。兄弟七人,他排行老六,年纪虽小,但在弟兄之间处处礼让为先,从不和兄弟们争长论短,大家都很喜欢他。在他四岁那年,有一天,友人送给他家一筐酥梨,众兄弟一哄而上,争挑大梨吃,只有孔融站在一边不去争抢。等兄弟们各自拿着大个儿酥梨高兴地离开后,他才慢慢地走到筐前,选了一个最小的梨。父母知道后觉得很奇怪,问他其中的缘故,他说:“哥哥们年龄大,应该吃大梨,我年纪小,理当吃小的。”以前私塾里用的启蒙课本《三字经》中的“融四岁,能让梨”,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据《左传・成公二年》记载:晋国军队凯旋而归,晋国大将范文子最后走进都城。其父范武子嗔怪他进城太晚,就问他:“难道你不知道我在盼望你回来吗?”他回答说:“军队有了战功,家乡父老都会高兴地出来迎接,如果我先进城,必然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让我替统帅享受这个殊荣,我不能这样做。”晋军主帅�克回来后觐见君主,晋景公夸奖他说:“这都是你的功劳啊!”�克回答说:“这都是君主你教导的好,还有众将军努力,我有什么功劳呢?”后来范文子也来觐见景公,景公同样也慰劳他一番,范文子说:“这次我军之所以打了胜仗,全是靠范庚将军的谋划和�克将军的调度,小臣我有何功劳?”接着栾书将军也来朝见景公,在景公的慰劳面前,栾书也把功劳推给别人。三位晋将让功的故事说明,他们虽然都立下赫赫战功,但在荣誉面前,都置个人升官进爵等利益于不顾,表现了无私的谦让精神,可敬可佩。
  古人不仅让功,在让贤方面也不乏其例。《左传・襄公十三年》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晋国大夫、中军将荀�死后,晋悼公在绵上这个地方练兵打算派中军佐范�接替中军将的职务,范�辞谢说:“以前我曾跟着荀�学习,所以才做了他的副将,并非我有什么才能。荀偃年纪比我长,请您委任他吧。”荀偃做了中军将后,范�照样辅佐荀偃,晋悼公又派韩起任上军将,韩起让给赵武,又派栾�,栾�也辞谢说:“臣不如韩起,韩起愿意让贤给赵武,那就请君主采纳韩起的意见好了。”于是晋悼公就任命赵武统率上军,让韩起辅佐他,栾�统率下军。从此,晋国上下团结和睦,诸侯间也亲善起来。这个故事说明古人一向把谦让当作礼的主体,范�一带头,其他人都跟着谦让起来。其实,栾�是个比较骄横的人。在这种谦让的气氛里,也不能不随风转舵了。
  谦让之心,实质上是无私之心。若要具备谦让的美德,必须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在一件件小事上都能谦让,崇高的美德定会形成,圣贤之人崇高的思想境界自然就具备了。
  讲礼貌是谦虚的表现, 一个人的行为不端,是受其思想支配的。礼貌这一行为是和行为人谦虚的美德密切相关的。俗话说“满则溢”。一个人如果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那么别人在他的心目中就不会占有什么位置,谈不上尊重,又有什么礼貌可讲的呢?如果这个人“虚怀若谷”,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认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那么他在为人处世时,必然是对人彬彬有礼。
  无数事实证明,讲礼貌的人都是谦虚的人。
  孔子就是一位谦虚有礼的人。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孔子已经很有学问了,他为了向老子(李耳)学习礼乐知识,领着弟子们去拜见老子。拜见时,孔子买了很肥实的大雁作为见面礼,在老子面前,孔子以晚辈学生自居。老子见他丝毫没有名人的架子,对自己这样有礼貌,态度这样诚恳,就把自己经过多年博览群简获得的礼乐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孔子。孔子为什么能如此礼待于老子,就是因为他谦虚,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
  电影《杨门女将》里有这样一个片断:由穆桂英挂帅的杨门女将和敌军形成对峙局面。为了攻破敌阵,急需寻找一条古栈道,穆桂英先是派七娘(杨七郎之妻)去探路,七娘遇一老者,想向老者打听古栈道在什么地方。由于七娘自以为武艺高强,又屡建战功,因此问路时态度生硬,没有礼貌。老者见状一言不发,“无可奉告”,七娘无获而归。后来,穆桂英亲自出马,再次寻找栈道,也遇见那位老者。桂英以为尽管自己是主帅,打仗是行家里手,但在熟悉当地路途方面老人是自己的老师,于是桂英彬彬有礼地虚心向老人求教。老人深受感动,把自己了解的情况全都告诉桂英,并且主动要求做杨门女将的向导。
  以上两例说明,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首先要具备谦虚的美德。
  谦虚与妄自匪薄是不同的。谦虚是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能清醒地知道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才会礼貌待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谦虚是讲礼貌的思想基础,礼貌是谦虚的外在表现。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自觉地培养自己谦虚的美德。
  (完)
  〖编辑:安然〗

推荐访问:礼让 为人处事
上一篇:髓内钉结合克氏针治疗胫腓骨骨折_胫腓骨骨折髓内钉手术
下一篇:浅谈“两性”相关话题|心理健康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