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

来源:新东方在线 发布时间:2020-08-20 点击: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的诗句更是妇孺皆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扩大阅读量势在必行。但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多读课外书,而没有相应的督促和评价,那么提倡和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最终将成为空谈。所谓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而课外阅读评价就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取各种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对课外阅读的价值作出判断并寻求改进其途径的一种活动。笔者根据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在评价方面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用考级制度进行定量评价。

 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语文学习方式。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运用语感、语素等要素进行细微评价,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从总体方面对课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如对课外阅读量、阅读面进行评价等。由于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广泛性,所以又不能强行对每一位学生统一要求、统一步调、统一内容,评价的标准不能一刀切。因此评价起来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学生也不明白自己进行课外阅读情况的好坏,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通过我的观察发现乐器的考级制度可以激发学生为了达到最高级十级而不断努力练习,我想这正是因为学生有了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够做到不断努力。所以,我想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可以采用考级的制度,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为了激发学生阅读、背诵古诗的积极性,我就定出这样的一个古诗考级制度:课外进行阅读古诗的活动(古诗的内容可以是《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中的,也可以是其它书籍上的),然后到老师处背诵古诗,背出10首古诗为背诵一级,20首为背诵二级,以此类推,100首为背诵十级,110首为背诵特一级,以此类推,学生甚至可以背诵更难的古文。或者到老师处默写古诗,默出10首为默写一级,定级同背诵的定级法。而这些考级的分数还与期末的成绩挂钩。这样,学生背诵古诗的积极性就十分高。二、用表格反馈进行定性评价。读书贵精不贵多,“与其匆匆浏览许多本,不如彻底消化几本”要求学生读书要通读精读,读有所悟。读书应该与思考同步,即读有所思,读书多而不思考,头脑就会因膨胀而受到压抑,弊多利少;只有思考和消化书上的知识,才能发挥书的作用,给人头脑以健康和活力。因此光有一些定量的评价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有对学生读书的定性的评价。为了激发学生在读书时积极动脑思考,提高学生阅读质量,我设计了这样一张表格,让学生阅读了一本课外书以后,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且记录下自己的感想。根据学生上交的反馈表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评分,并将学生分数的动态表在班级网页或者班级墙报中公布,以此激发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

 三、用课堂练习进行能力评价。

 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对阅读文章时学过的语言材料,掌握程度基本停滞在“理解”这一学习水平上,很难自动上升为“运用”这一学习水平。“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学生积累再丰富,如不能灵活运用,也不能转化为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课外知识的能力,我注重在学生学习课文或者读完一篇文章后适当做一些迁移性练习,把课外知识引用到课内,从而对学生运用课外知识的能力做一定的评价。例如,我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之前,先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水浒传》,了解水浒故事情节和水浒人物的特点。在课堂教学时,为检查学生阅读的质量和他们运用的能力。我让学生来说说林冲为何许人也?林冲为什么会被发配沧州?学生就将《水浒传》中的故事说了出来。这课学完后,我又进行了一个水浒故事会,让学生来讲讲水浒中其他人物的故事。并且对学生们在课上表现进行打分,这样的评价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的深化,从而能强化阅读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外阅读对学生起着极重要的作用。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博览,并把课堂教学同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一条必由之路。

 当我们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课外阅读时,发现形式多了,可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却不怎么明显。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经过研究和分析得出课外阅读的实效性缺乏的根本原因是缺少反馈、评价和激励机制。没有了积极有效的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的激发,方向的引导,成果的展示等各种因素就无法激活,故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就大大降低了。

 (一)构建评价体系,实施分层评价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课外阅读评价单调乏味、浮泛空洞,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阅读热情,有创意阅读的意识自然激发不起来。由此看来,要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阅读,读出独特感受,教师就应当善用评语,注重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情感态度,采用不同的鼓励方式;二要在挖掘学生闪光点的同时,巧妙地予以情感体验和阅读方法技巧上的点拨;三要注意把握好评价的要求,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享受到有创意阅读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也才能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辨,去发现,去领悟,从而激发创造的意识。

 1.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形成过程,实施形成性评价

 阅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断吸取,不断积累,不断感受和体验的过程。它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课标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不时地进行阅读的反思和批判,不断地把握自我理解程度,判断与阅读目标的差距,并采取各种帮助思考和增进理解的策略。所以,对阅读能力的评价,我们不仅要关注其结果,更要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过程,把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比如,对学生朗读的形成性评价,可以采用的是"四个一"评价方法: 1.每天请一位学生朗读一段课外文章,师生进行朗读评价。2.每月教师对所有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一次评价。3.每月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情况进行一次评价。4.每月班上要进行一次阅读比赛,全班学生对每个同学的阅读进行评价。

 一学期老师根据教师评价、学内容等级学生姓名普通话正确语言流利读得有感情。生自评和全班同学的评价为每个学生的阅读进行一次总结评价。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过程有了充分的把握,便于纠正不当之处。

 2.呵护学生阅读的独立感受,实施宽容性评价新课标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由于自身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文化积淀的不同,往往在对同一个阅读材料的理解上带上自己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果,在这多元化的理解中,既会有正确的认识,也会有偏离主题的答案、超越"常规"的想像、违背"逻辑"的"阔论"。对于学生众多的独特感受,我们就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会和理解",给予呵护和包容性评价。

 3.开放学生阅读的时空,实施延迟性评价

 新课标强调:"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所以,我们评价学生阅读能力的好与差,优与劣,是不应该在较短的时间内作评价的。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扼杀了其它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如果我们不过早地对学生的阅读理解给予评价,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讨论,去体验和感悟,那么学生将从这开放阅读的时空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和"顿悟"。

 4.尊重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评价

 在学生阅读评价中,我既关注了学生的共性,又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阅读评价实行了分层评价的方法:首先,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不同,把学生分成了A、B、C三个层次,其次确定A、B、C三个层次不同的评价标准,如对学生朗读的评价,我给出一段阅读短文,让学生朗读,但对A、B、C三个层次的学生评价标准就不相同。C层次的评价标准是:①能用普通话读课文;②语言基本流利,把句子读通顺;③力争做到有感情地朗读。B层次的评价标准是:①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短文;②能基本理解短文的内容。对A层次的要求是:①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短文;②能说出短文的主要内容;③读了这则短文你有什么体会和感受。这样的分层评价,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品尝阅读学习的乐趣,真正实现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课标语)。

 5.加强校内外相结合,实施主体参与多元化评价

 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所以,在阅读评价中,我改掉了教师为主的评价方法,让学生以及与学生有关的其他人员参与评价,即采用学生自评,同组互评,教师点评,家长查评的全体参与的多元化评价。学生通过自评,能培养自己的认识能力。小组互评使学生学会辨别,学会欣赏,学会评价。教师点评,主要起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家长查评,主要引导家长主动、全面了解学生,辅导自己的孩子。

 (二)调动评价主体,进行多元评价

 课外阅读的评价要把人的发展放在中心位置,要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时空余地。由于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也就形成了阅读中的个性差异。如果按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既扼杀了个性,也是不公平的。

 1.落实评价主体,激发评价活力

 (1)教师点评

 这种评价,教师根据课外阅读的统一标准在阅读课上进行检测,有效的指导学生朝着正确的目标努力,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但费时多。

 (2)学生自评

 根据自我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自评,可以为学生自主表现和发展,激励自我阅读的兴趣,变被动接受考查,为主动找出阅读的进步与差距。

 (3)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可以以小组或全班,采用互相交流,谈自己的读书心得等,变单纯的检测为互相交流、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

 (4)家长补评

 这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通过家长在家的补评有利于学生课外阅读的真实、有效的落实。使家长也参与孩子的课外阅读中去,同时也加强监督的作用。

 (5)教师总评

 利用阅读主体实施的量化评价更加促进了学生间的学习和交流。在生评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推动学生的阅读水平不断发展。

 课外阅读评价形式采用等级和评语相结合的方法,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补评和教师总评的方式。教师总评要根据学生四项评价总成绩确定学生本月课外阅读的成绩。设置四个等级:未达标、达标、良、优。完成课外阅读任务可记为达标,否则为未达标。优与良两个等级用作区别课外阅读质量。学期末学生根据自己在本学期四次的总成绩确定自己本学期的课外阅读成绩。以优为主的评为"优",以良为多数的评为"良"。如果学生的阅读成绩越来越好,可以把最后一次作为学期成绩。教师的评语要以鼓励为主,优点肯定要充分,指出一两点不足,提出今后发展目标。

 2.丰富展示活动,评价阅读成果

 (1)搭建展示舞台,丰富阅读评价

 学校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如:故事会、朗诵会、主题会、手抄报展评、课外阅读竞赛评比等。通过活动,展示了学生课外阅读成果,浓厚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推进了课外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可是一旦小学生的读书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如果不很好的稳定、保持,兴趣就会渐渐消失。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成果的舞台,来保持、稳定他们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使自己获得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比方说:

 课前演讲,积极鼓励

 把讲台当舞台,每节语文课前给学生2-3分钟,让1-2个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形式可以多样,如讲故事、朗读、背诵等。刚开始可能有些胆怯,但时间一长,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争先恐后的上去。这时,教师要照顾到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采取轮流制。在班级里长期开展这一活动,就会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惯例,对他们读书兴趣的保持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书面展示,树立榜样

 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开辟一个"好书我推荐,快乐众分享!"的读书感悟展示栏。通过他用来展示学生的一些作品,如读书笔记、读后感、优秀习作、优秀周记等。定期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议,评出好的挂在"心语屋"内。这个评议可以是小组评议、班级评议,也可以是教师评议。小学生有很强的上进心,他们会不甘示弱,从而使得"心语屋"的内容不断更新。这间"屋"能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读书的兴趣。

 抓好比赛,培养能力

 小学生都爱听故事、讲故事,针对这一点,可以不定期的举行一些"讲故事能手"比赛活动,让学生讲一些课外书中的故事。但要考虑到他们毕竟是小学生,要让他们找一些较短的故事,太长的故事他们有时会记不牢、讲不好,这样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起到反面效果。"朗读能手"比赛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班上还可以开辟古诗词欣赏、名言警句小专栏,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朗诵。同时,让学生学习办阅读积累小报,将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美文美段等摘抄下来,并将小报进行设计、装饰,画上一些漂亮的图案,对办得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展览。这样一来,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会更高。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具备了遣词造句的能力,能写出一些好作文,为了调动他们的阅读及写作兴趣,我们还可以引导他们自编作文集,自己命名,自己设计,自己打印,自己装订,孩子们在完成这些工作中不仅体验了成功与乐趣,还体验了困难与艰辛,他们会更加深对为他们提供优秀作品的作者、编辑工作者的崇敬之情。

 (2)落实激励机制,激活阅读活力

 小学生都希望自己得到表扬,所以适当给予他们一些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能使课外阅读兴趣的稳定得到进一步强化,可采用以下做法:

 ①自定阅读目标,进行自我评价

 每个学生开学之初都应定好读书计划,可采用“饭+菜”的方法,即定全班同读内容和自选内容。同时定好读书的时间段,以便日后进行读书交流。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定任务、目标,并且对自己的完成情况进行自己评价,并把这绘制成表格记录下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通过这一方式,使学生提高自觉性,真正做到"我要读书",让课外阅读成为个人习惯。

 ②奖励先进个人,发挥榜样评价

 前面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活动,对在活动中获胜或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可提供一些学生喜爱阅读的书籍;精神奖励如颁发"读书能手"、"书博士"、“小小藏书家”之类的奖状。形式多样的评先评优,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机会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对自己充满信心,不断增强阅读的兴趣,从而真正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三)建立评价档案,进行总结评价

 1.建立借书制度,检查阅读反馈

 学生毕竟还是个孩子,让他们坚持课外阅读,持之以恒地自觉融入书海中,确实不是容易的事。为此我们采取了许多方法,督促学生阅读,其中印制“阅读反馈表”取得了较好效果。具体操作是学生到学校图书室或班级图书橱借阅一本书,就发一张“阅读反馈表”,学生读完后必须填写好反馈表,方可再借一本书。反馈表上要学生填写作者、主要内容、精彩片断、一句话想法、百科小知识等,这就督促学生借了书就得认真看,不要借书时兴致勃勃,借完后就不再过问。每周查阅一次读书笔记、读书卡,组内互相评价给出等级。教师不定期抽查,并写出评语。每月进行一次课外阅读总体评价,并填写评价表。期末师生依据平时情况进行总体评价。

 2.积累评价记录,促进阅读成长

 成长记录袋是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它主要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同伴或报刊杂志做出的评价的有关材料以及学生的作品、信息。它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他将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的点点滴滴收集起来,成为学生课外阅读成长的见证。

 3.成立阅读组织,加强团队建设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书香校园的打造,各个学校都开始组建和成立校级文学社团。学校将每个班级中的优秀学生召集在一起,这些学生往往也是课外阅读的高手。他们思维灵活,感悟独特,喜欢阅读和写作,再学生心中也具有一定号召力。在组建校级文学社的同时以他们为骨干成立班级文学小花,组织班级相应的课外阅读活动。组长将活动记录在册,并将优秀的阅读成果进行收集、整理、编册、存档。

推荐访问: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 浅谈 小学生 课外阅读
上一篇:秋季可以食用花有哪些
下一篇:普通工人入党申请书2020最新版例文大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