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三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汇报:十三五产业规划

来源:美国移民 发布时间:2020-03-25 点击:

  关于“十三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汇报

 XXX水利水电局 XXX

 2015年10月10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概况和“十三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中涉及我局的渔业发展规划作一汇报。

 一、“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概况

 (一) “十二五” 水利发展成效

 “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五水共治”决策的推动下,根据《XXX“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按照实现平安水利、民生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科技水利“五个水利”协同发展,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三个安全”全面提升的要求,围绕“打造四个体系,建设六大工程”,重点实施“一湖三溪百库千顷万亩”项目的总体思路,不断深化水利改革,不断强化水利管理,不断增强水利保障能力,较好地完成了规划既定目标,预计2015年底完成水利总投资30亿元,投资完成率90%。

 (二) “十三五” 水利面临的新形势

 “十三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同时,努力打造“三美XXX”,保持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都对水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落实国家水安全战略,水利要有新思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赋予了新时期治水的新内涵、新要求、新任务,要求我们切实推动治水思路战略性转变。要加快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相对粗放用水方式向集约高效用水方式转变,从注重开发和利用向保护和节约转变,从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水利要有新突破。“十三五”期间,我市亟需把深化水利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审批制度、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水价改革等方面入手,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

 三是建设“三美XXX”,水利要有新举措。要利用我市源头水系的良好优势,在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等工程建设方面更加注重水利的生态功能,加大水源保护,保护水环境。

 四是落实“五水共治”决策,水利要有新成果。2013 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五水共治”重大战略决策,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我市水利必须紧抓“五水共治”这一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全省协同治水的大平台,集中全社会力量解决水利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上取得新成果,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在改善水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三) “十三五” 水利发展目标

 到2020 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综合、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工程体系和科学规范、体系健全、运行高效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基本实现与建设“两富”、“两美”现代化浙江示范区相适应的,具有

 XXX特色的水利现代化总体目标。

 防洪减灾综合能力:全市防洪减灾工程基础进一步夯实,全面完成城市防洪工程,并制定和推行长效管理机制,城市中心城区达到30年一遇及以上防洪标准。骨干河流、中心镇、中心村防洪达标大幅提升,基本达到10年一遇及以上防洪标准。基本完成病险水库山塘除险加固,水库山塘病险率控制在3%以内。

 水资源保障能力:全市水资源调控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水质保障程度进一步改善,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5万人。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从水资源开源节流并重向节水优先转变,逐步提高用水效率,到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5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至75立方米和35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以上。

 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继续加强江**头区、重点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力度,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75%及以上。规模以上(≥200m3/日)集中式供水的饮用水水源地合格率达95%及以上。重点治理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全市水土流失率降到6%以下。综合治理脱水、减水河道,恢复被侵占严重的河道,增强江河湖水系连通程度,增加水域面积,逐渐改善河道水生态功能。

 水利管理能力:以简政放权、转变职能为重点,深化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加强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推进水权制度改革,创新工程运行管护模式。完善水法规体系,以建设市场和质量监督为重点,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推进水利工程划界确权。完善非工程体系,尤其是加强基层防汛防台抗旱制度和能力建设。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重视科技创新。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发展。

 (四) “十三五” 水利发展举措

 “十三五” 期间,按照到2020年率先建立具有XXX特色水利现代化体系的目标要求,我市将大力推进水利现代化工程和管理体系建设,有效推动以工程建设向工程管理转变的过渡。全面做好水生态保护、持续增强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全面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切实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水利管理和服务能力。

 一是全力构筑安全高效的防洪减灾体系。通过“面—线—点”的工程总体布局,以中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面源工程为重点,带动骨干河流整治、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山塘水库除险加固等线、点工程措施,完善主城区、XXX、XXX等重要城镇的防洪体系,形成防洪闭合圈。按照治一片成一片的原则,突出“山水木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对流域进行系统治理。重点完成XXX、XXX、XXX溪三条中小流域综合治理。从流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干流和主要支流为重点,形成流域治理全覆盖;充分吸收城镇、建设、交通、农业及旅游等规划成果,整体联动,突出河流生态治理,彰显水系特色和乡情风貌。

 二是全面完善水资源保障体系。综合协调生活和生产用水关系,以需求为导向,确保城镇、农村用水安全,通过水源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业节水灌溉提升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区域安全供水能力和饮用水品质,提高用水效率,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重点完成双溪口水库的项目前期工作,并争取开工建设;提高城镇供水安全,加强里畈水库、水涛庄水库和英公水库水源地保护,逐步开展对饮用水源地的综合治理工作;提高农村饮水安全,继续做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规划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5万人。同时加大农业节水力度。

 三是初步形成人水和谐的水生态工程体系。准确把握水生态文明建设对水生态水环境提出的新要求,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推行“河长制”,加强河道及水域的长效管理机制,通过中小流域的系统治理、农村河道的全面治理、五水共治各个部门联动等,充分利用我市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水生态环境,打好水生态品牌,河道治理突出生态治理,力争打造“一河一景 一水一画”乡村风貌。重点实施青山湖综合治理保护工程。

 四是全面提升管理体系建设能力。通过深化水利改革,突出水利管理和服务上的突破,打造“创新型、服务型、节水型、智慧型”四个水利,平衡好建设和管理的关系,通过推进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完善水法规体系建设,完善基层防汛防台和水利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人才队伍、信息化、执法能力建设,稳步提升水利管理和服务水平,构建规范高效、科学发展的现代化管理服务体系。

 二、“十三五”渔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市渔业发展以“政策推动、龙头带动、项目拉动、品牌驱动”战略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重点,狠抓人才、资金、技术和新品种引进工作,打造绿色生态品牌,不断调优养殖结构,养殖效益显著提高。

 (一)“十二五”渔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一是渔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5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4900吨,比“十一五”期末2010年的4019吨增加881吨、增长21.9%,年平均递增4.4%。渔业生产总产出1.5亿元,比“十一五”期末2010年的1.08亿元增加4229万元,增长39.3%,平均年递增7.6%。

  二是地方特色渔业显示活力。至2015年,渔业标准化实施面积26400亩,标准化实施程度65.4%。建立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家,省级渔业精品园3家,省级休闲渔业精品基地1家,**市级“菜篮子”基地2家,有力地促进了水产养殖技术的标准化、生产管理的规范化进程。

 三是养殖品种不断优化。加大引进适合我市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力度。“十二五”期间,我市新增养殖品种有光唇鱼、大鲵、泥鳅、鲟鱼等,生态甲鱼养殖也不断推广扩大,稻蛙共生技术,光唇鱼、泥鳅和黄颡(sang)鱼的养殖和繁育技术,鳙鱼池塘主养技术,山塘水库大规格、多品种养殖技术进一步完善

 。

 四是休闲渔业取得长足发展。休闲渔业基地(不计单纯的垂钓场)从2010年的58家增加到65家,产出5452万元,成为我市渔业三产发展的主力军。

 五是渔业水域增殖放流和资源保护活动取得大成效。至2015年,全市共投入资金259万元,放流鱼种近600万尾,近200个行政村开展渔业资源保护活动,为新农村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六是水域环境保护与产品质量安全得到加强。开展养殖水域水质和水产品质量检测、水产养殖药物和饲料等投入品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常规鱼病害测报点5个,注册“XXX源”等水产品商标 6个。

 七是渔业产业素质不断提高。培训渔农2600余人,完成省、**市与市级课题项目30余个。

 (二)“十三五”渔业发展规划思路

 “十三五”是我市加快渔业经济增长转型升级、全面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的关键时期。但受我市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渔业发展的空间和规模仍受掣肘,更多地依靠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增长方式将从量的扩张转为质的提高。

 一是发展总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和渔业资源现状,进一步调整渔业经济结构,形成较完善的生态特色渔业,促进渔业一、三产业协调健康发展,渔业二产有所突破,实现渔业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新增长。到2020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预期达到5100吨,年递增1%;渔业总产出预期达到1.9亿元(其中渔业一产产值

 1.11亿元),年递增5%。

 二是发展举措

 1、划分功能区。根据我市自然资源条件及区位特点,将全市水产养殖划分为五个功能区:

 ⑴水利渔业区:以小(二)型以上水库及0.67公顷以上山塘为重点,规划面积2533公顷。        

  ⑵特色养殖区:在东、中部镇街,形成120公顷左右以名特水产及观赏鱼养殖为主体(包括苗种培育),生态甲鱼养殖为重点的优势品种生态养殖区;在西、北部山区以青山湖街道、板桥镇、XXX镇、湍口镇、清凉峰镇为重点,利用高山特殊气候条件,养殖石蛙、石斑鱼等山区土著品种;利用温室大棚等,养殖大鲵、温室甲鱼等形成设施渔业。

 ⑶休闲渔业区:对现有休闲渔业项目进行改造提升,形成城郊及风景旅游区的渔业主体。具体包括:①养殖垂钓型,以水产品养殖为主兼顾垂钓,免费或低价解决餐饮,规划面积600公顷左右。②特色消费型。以养殖场为依托,异地办场,城边开办餐馆或山庄,以消费本地特色水产品为主。如甲鱼山庄,业主在太阳镇开办甲鱼养殖场,自产甲鱼通过甲鱼山庄销售和消费;又如小塘湾甲鱼山庄,与板桥特种水产养殖场挂钩,该场生产的生态甲鱼以满足山庄需求为主。到2020年,该类型在本市将发展至8家左右,水域总面积50公顷。③餐饮服务型。以餐饮服务为主,该类型将垂钓与餐饮有机结合,两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同时山庄具有一定规模,配套有一定的休闲设施(如棋牌、观赏鱼池),投资规模一般在百万元以上,到20

 20年,该类型在本市将发展到10家左右,水域总面积40公顷。④综合服务型。具备垂钓、休闲、观光、娱乐、餐饮、会议的所有功能。到2020年,该类型在本市将发展到5家左右,水域总面积50公顷。

 ⑷增殖保护区:在现有增殖放流和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加大增殖放流的资金投入和放流力度,扩大资源保护的范围,范围包括XXX溪流域、昌西溪流域、XXX溪流域,XXX流域、中苕溪流域及各大中型水库等,面积1600公顷,涉及全市18个镇(街道)250个行政村。

 ⑸稻田养鱼区: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稻田养鱼养殖面积,在稻蛙共生养殖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推广稻鳅共生、稻鳖共生等养殖模式,范围包括XXX镇、太阳镇和板桥镇等。

   2、功能区布局

 ⑴水利渔业区。实现目标:至2020年,总产稳定在3300吨,产值4000万元。养殖模式:主要实施保水、洁水渔业,养殖模式分粗养、精养和网箱三种。大中型水库和供水库塘限定粗养,不得投饲施肥;非供水库塘采用精养,可以投饲但不得施肥,以符合排放及水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为度。养殖品种:粗养型水库以养殖鲢、鳙鱼为主,精养型库塘以常规鱼为主,套养名特优品种,含甲鱼、加州鲈鱼、鳜(gui)鱼、翘嘴红鲌(bo)、花鱼骨(hua)、鮰鱼等。

 ⑵特色养殖区。实现目标:至2020年,实现总产800吨,产出5000万元。甲鱼养殖:以太阳、XXX山、板桥、横畈四镇的生态甲鱼养殖基地为龙头,形成养殖面积50公顷,年产优质甲鱼

 300吨,产出2000万元的甲鱼养殖产业。名特优水产养殖:包括高档鱼类、虾蟹类和泥鳅的养殖、套养以及为休闲渔业配套,面积65公顷,产量150吨,产出400万元。苗种生产配套:面积10公顷,繁育光唇鱼、大鲵等优质土著鱼类,为名优土著鱼类全人工养殖培育鱼种,规划产出100万元。设施渔业:在温室大棚或温控大棚内从事的精养殖,养殖品种包括大鲵和温室甲鱼,年产量200吨,产出2500万元。

 ⑶休闲渔业区。实现目标:到2020年,全市休闲渔业产出1亿元,平均年增幅5%。全市休闲渔场从2015年的65家发展到2020年70家,以五个街道和副中心城镇为主。其中年产出300万元以上综合型休闲渔业场5家, 100—300万元餐饮型休闲渔业场10家,以农家乐为主体的小型休闲渔业场55家。

 ⑷增殖保护区。实现目标:到2020年,放流总量达500万尾,放流资金200万元,捕捞产量700吨,产出1000万元。以人工放养和保护管理为重点,不得投放饲料及饵料,品种含花鲢、白鲢、光唇鱼、长春鳊、花鱼骨、黄顙鱼、中华鳖和锦鲤等,并根据放流条件及效果对放流品种进行及时调整。

 ⑸稻田养鱼区。实现目标:到2020年,实现总产量200吨,产值600万元。重点在粮食功能区实施稻田养鱼、在水产养殖区推行鱼塘种稻模式。品种以稻鱼共生、农产品以水稻、茭白为主,水产品以牛蛙、青蛙、甲鱼、泥鳅和小龙虾为主,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优化。

  

  

  

  

推荐访问:发展规划 汇报 农业产业
上一篇:高程测量记录表范本_测量记录表
下一篇:[**物业请销假制度] 关于请销假管理制度的规定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