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乡村人居环境生态整治模式探析*——基于云南省楚雄市宋村、云龙村的实地调查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27 点击:

裴 静 ,李文荣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01)

1.1 概念界定

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组织的学部委员报告会上“人居环境学”的学术观念和学术系统被吴良镛等正式公开提出,并作出如下定义: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即为人居环境。吴良镛认为人居环境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横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领域,是以环境和人民生产生活为基点,提出要重视生态的困境,增强生态意识,使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学者们也针对人居环境发表了各自看法,刘晴晴(2022)认为,农村人居环境是人居环境在农村区域的延伸。王金敖等(2022)认为,乡村环境整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化解乡村矛盾的有力措施,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是“三农”工作的必然要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需要政府、村民、本地发展规划等多种因素的紧密配合,依据村情将资金效益最大化。杨淑妮(2022)提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整治主体错位,资金投入不足,地域特色不鲜明,整治模式同质化严重,机制不健全,重建轻管等问题。赵晓英(2022)提出,改善人居环境,要立足实际科学规划。

1.2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农村产业发展环境渐入佳境,新产业、新机遇大量涌现,农村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云南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为营造宜居宜业的发展生活环境,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实施乡村振兴“树典型、建试点”示范工程,规划建设乡村示范村庄,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工程,打造宜居宜游、文旅相融的产业发展环境。云南省楚雄市紫溪镇紫溪社区宋村和子午镇云龙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挥了先进示范作用,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极具影响力。

如何能满足广大农民对美丽乡村发展的需求,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是我们党和人民共同努力的方向,为了探寻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探析楚雄市乡村人居环境生态整治模式,学习具体经验和做法,深入楚雄市紫溪镇紫溪社区宋村和子午镇云龙村展开实地调查,访谈相关领导及基层负责人,了解目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及其措施,借鉴楚雄市农村人居环境生态整治模式经验。

2.1 宋村整治现状

该村位于紫溪山脚,是南方古丝绸之路和滇缅公路上的重要关口,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自然区位优势,在党和政府美丽乡村建设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宋村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出发点,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落脚点,擦亮乡村振兴底色,全面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建设宜居幸福的乡村环境。目前,人居环境生态整治取得重大进展[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宋村一庭一院皆美景,成为小有名气的生态旅游假日驿站,形成了农村人居环境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助推人居环境提质的良好局面。积极开展常态化乡村美化工作,推动村庄由外及内变美、持续变美的转变,推动美丽经济发展方式大变革[2]。党和政府各级各部门遵循“长效管护绘底色,党群同心建新村”,以建设“美丽乡村”标杆村为目标,加大形象宣传、加强质量监管、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建设成效。

目前生活方面已经实现饮用水供给充足,生活用水分流排放,电力电讯管线入地,厨卫入户与人畜分离,生产生活环境改善,夯实了乡村产业发展基础。在产业发展方面掀起建设高潮,项目建设总投资额达3 500万元,产业发展观念发生转变,不文明现象日渐改善。目前呈现出庭院整洁、乡风文明的村容村貌,形成遵纪守法、科学创业、邻里互助的生产生活氛围。

2.2 云龙村整治现状

云龙村,隶属子午镇,坐落在楚雄市子午镇东部,拥有悠久的历史,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虽美名在外,但却无人问津。究其原因,环境脏乱让人无法驻足。对此楚雄市人民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将其列为农村综合改革的试点项目,随着村级“四位一体”建设试点项目稳步推进,在人居环境、村级经济发展、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效。2021年3月,云龙村入选2020年云南省卫生村名单。

目前,村内环境干净卫生有特色,属于革命老区,村内建有云龙党史党性教育基地;
交通方便,公路直达村内,距离市区只需半个小时车程,是楚雄市的生态村和绿色村庄建设的典型代表。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通过红色文旅产业融合,巩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实现美丽乡村与红色文化共促共融,推动云龙村乡村振兴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3.1 宋村

美丽乡村的建设,是党和人民关注的焦点,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共同形成推动合力,人居环境生态整治工作同样如此。宋村采用的是党引领,村落实,民助力的联合人居生态整治模式,有条不紊、权责明晰地开展乡村整治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下,有针对性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逐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方向。加强基层组织领导,成立人居环境改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为工作的推进和实施提供详细的参考依据和可行的实施标准,分部分层开展整治工作,加强财政保障,为农村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注重村组责任落实。明晰职责,实行村干部包片、组长包组、党员包网格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党员干部示范引领并下潜至一线,人居环境整治齐参与。严格遵照村规民约,保障红黑榜、门前五包责任制、垃圾清运费等制度机制的运行,聘请村庄保洁员2人,投入2辆垃圾清运车每日上门收集垃圾,生活垃圾实现户清扫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常态化开展环境美、村庄美、庭院美、田园美的四美乡村建设,月开展“晒晒我的小院子”评比活动,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旗村”评选活动,引导群众树新风除陋习,共同维护村庄环境,实现人人监督共同维护的局面。

三是保障群众主体动力。人居环境生态整治只有群众参与维护才能长久保障,村民是受益者的同时,更应该成为建设者,近年来宋村村民观念转变,文明素质提升,环境维护已成为自觉性行动。在党员义工日、卫生洁净日、美丽家园志愿服务日等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形成“环境共爱护、责任真落实、门前自清扫”的良好氛围。

3.2 云龙村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不是简单模式的借鉴,盲目借鉴就成照搬照抄,治理效果也可能得不偿失,出现“千村一貌”现象[3],而结合本地特色文化,深挖文化底蕴,在物尽其用的同时,又能增添乡村韵味;
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能凸显乡村特色,党员带头引领,村民巡查监督,确保整治效果常态有效。

3.2.1 精准定位,增添颜值

就地取材、物尽其用美家园,将闲置的石块旧木料等作为装饰良材,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循环利用,通过回收再利用,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又能巧妙地凸显本村特色,保留村庄韵味,就地取材强调实用性,符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坚持因地制宜,不盲目拆建,严格管控村庄风貌和设计引导,传承云龙根雕、骠川花灯、云龙酱油等非遗文化,留住村庄记忆,以红色文化为底色,围绕革命优良传统主题,大力开展乡风文明示范创建,培育典范倡导文明新风,巩固和拓展文明村创建成果,留住村庄文明[4],实现多文明新风,舍弃陈规陋习。

3.2.2 明确内容,助添韵味

第一,做实规划,留住历史印迹。留住乡愁的同时,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科学规划垃圾收集、污水处理、公共卫生间、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保护好云龙老街、烈士陵园、古城门等历史文化景观,保留古镇风貌。第二,打造宜居环境,建好美丽家园。保护修缮县委大楼、烈士陵园等遗迹,新建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拆除危旧建筑,优化村容村貌,持续优化提升乡村环境,营造美丽宜居的乡村家园。第三,传承红色文化,增强美丽韵味。盘活闲置资产,采取“村委会+合作社+企业”运作模式和“红色+民俗+生态+美丽庭院”发展模式,打造集参观教育、文化传承、驻训体验于一体的云龙红色教育基地,延展红色文化产业链,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带动村民自主创业,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共同致富,结对共建形成以人居环境提升推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红色效益保障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局面。

3.2.3 建管并重,平添动能

一是组建党员先锋队,引领环境整治。推进五星量化动态管理,发挥基层党组织保障作用、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激发党员引领、鼓励群众参与。二是创建文化宣传队,发动群众参与。在强化传统宣传发动方式的同时,注重发挥骠川花灯传统文化优势,广泛开展主题巡演活动,激发群众自觉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三是打造走村入户队,开展巡查监督。统筹村组干部、党员村民、社会组织等力量,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压实网格化管理责任,实现常态化监督管理,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

宋村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乡风文明等方面有了巨大提升,“四清四化一改”以来[5],硬化村内户外道路2.7 km、绿化道路4.5 km、修建排水沟1.7 km、建设排污处理系统3套、建设污水管网4.2 km、安装太阳能路灯71盏、新建改造卫生厕所共75座,配齐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
村内经营农家乐8户,民宿4家,旅馆6户,商店4家,村民还组团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种植红梨、草莓、桃李等水果达200余亩,种植蔬菜花卉100余亩,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从2014年的7 706元提高到2020年的20 000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 000元,远超全市平均水平,使宋村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云龙村人居环境生态整治则实施污水治理和垃圾清除行动[6],目前,建成垃圾中转站1个,配备垃圾收运设施,实现“户清扫、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实施污水治理行动以来,建设治理村庄小坝塘12座,建设污水管沟4 km、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1座,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实施厕所改建行动,新建公厕4座,拆除旱厕75座,改造卫生厕所476座,基本实现旱厕全消除、户厕全改造、公厕全达标。建设的云龙红色教育基地自开班以来,已接待学员133批次6 050余人,实现总收入135万元,可增加村集体经济10万元。

当前,楚雄市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任务依然艰巨,深入持续推进的压力依然较大。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5.1 规划长远,凸显特色

农村人居环境生态整治要做好长远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明确定位的同时,分析地方优劣势制定阶段性目标,加强生态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开发和整理,保护和弘扬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7],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并巩固建设成果,努力提高楚雄市乡村人居环境生态整治质量。立足现有环境特点,充分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留住乡愁记忆,凸显地方特色,发扬传统文化。

5.2 以点带面,协调推进

人居环境生态整治提升是综合系统工程,涉及方面错综复杂,简单来说,要考虑投入问题,钱、物、人都是亟需明确的内容,资金更是保证工作开展重要动力,在向上争取到政府资金的同时,更需自身具有发展前景,才能吸引企业投资,构建发展资本。加强区域联动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寻找发展突破口,结合自身资源,共同推动人居环境改善,推进一二三产业综合再融合。

5.3 突出主体,齐抓共建

乡村生活主体是农民[8],乡村环境的建设与保护要依靠农民,农村人居环境生态整治不是简单的政府把墙刷白,更多是要让农民把生活环境长久保持宜居干净,脱离边污染边治理的恶循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村民对自身建设的推动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形成人居环境生态整治长期有效的行为习惯和监督主体,完善农民参与,聚焦提质升级,积极听取和采纳村民及党员代表的合理意见,广泛宣传优秀典型代表,总结推广其成功经验及做法,充分发挥模范带头示范作用,努力形成农民参与、政府领导和乡镇干部监督等多方共同建设的局面,稳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5.4 明确重点,科学管理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是全方位的改进与建设,其整治内容准确明晰[9],分析当前影响村集体环境的首要因素,精准研判建设项目,分清层次开展建设。就宋村而言,建设主推乡村旅游,则公共设施建设偏向都市化,着重开展绿化,美化环境,建设旅游住宿、地方美食一条线;
而云龙村主推传承红色文化,则不搞大拆大建,重点保护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修缮县委大楼还原历史,保护村庄原始的文化风貌,展现出两种不同的生态治理模式。

楚雄市乡村人居环境生态整治模式的成功,展现出定位、投入、内容和管理的成功,彰显出的是党与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力量,证明了农村人居环境生态整治不仅需要党组织的领导,更需要动员人民群众及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形成推动和促进农村建设的合力。乡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行动,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人民群众谋幸福谋发展,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与此同时,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组织,都不能对人民群众自身的建设作用越俎代庖,农村人居环境生态整治推动美丽乡村建成[10],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猜你喜欢 云龙人居整治 解云龙东坡赤壁诗词(2022年4期)2022-10-30丁云龙:公益路上显大爱华人时刊(2022年11期)2022-09-15“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房地产导刊(2021年12期)2021-12-31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1-11-27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河北书画研究(2020年1期)2021-01-18福州市3年整治415个老旧小区 2020年计划再整治60个就业与保障(2019年24期)2019-11-25苏云龙作品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8年8期)2018-11-23全国集中开展整治酒驾、醉驾行动汽车与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广东大社会(2016年4期)2016-05-04推荐访问:楚雄市 云龙 云南省
上一篇:红色旅游沉浸体验的发生机制及意义建构逻辑——基于双系统理论的视角
下一篇:呕吐毒素对猪肠道屏障的影响及其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