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几点思考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20 点击:

张功晓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西城 100038)

立足于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的光辉之际、“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七一”重要讲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其以恢弘的大历史观,秉承历史逻辑回顾艰辛且辉煌的过往,遵循历史规律远睹光明且美好的未来。作为我们党的时代宣言,其提纲挈领、立意深远,散发出思想的深邃与明晰,理论的科学与严谨,精神的神圣与崇高;
以民为本,兼济天下,向世人展现出共产党人强烈的使命意识、责任担当,中华英雄儿女浓厚的家国情怀、无畏气概,中国人民伟大的不屈信念、磅礴之力。作为共产党最新、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其犹如思想政治教育的“木之根”“水之源”,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意识与存在三重维度给与其底气与信心。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关键一环,需以政治性、方向性、实效性为导向,对“七一”重要讲话进行充分吸收,汲取养料,使“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蕴含的独特教育内容、目标、要求与思政课长效共存、良性互动,实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成长在思政课堂之上、播撒在广袤的教育天地之间。

“七一”重要讲话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具有重大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对思政课而言,将极大地提升其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水平以及相互关系,从而对思政课根本任务、历史使命的实现等方面有着全方位的促进作用。

(一)坚定学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使得其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有机统一

办好思政课,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需要把握好青少年思想成长、成熟的“拔节孕穗”的关键期,引导其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辩证统一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之中。爱国情是指学子对祖国的强烈认同与浓厚情感;
强国志是指学子由于爱国情而表现出的努力维护和实现国家和平安定、繁荣富强的坚定意志;
报国行指学子基于爱国情与强国志,将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生命奉献给祖国的行为[2]。由此可见,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三者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但是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使得三者之间的贯通性、连接性不强,不少学生的爱国思想与行为还有待强化。“七一”重要讲话之中阐明了“最伟大梦想”何时诞生;
中国各界仁人志士为“梦想”何所作为;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梦想”缔造了何其多的伟大历史性成就。因此思政课堂中融入“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将实现教授历史知识与调动民族情节相结合,增强学子继承先辈遗志的责任、担当与坚定学子勇敢无畏、牺牲奉献的行为相结合,从而不断增强学子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使其爱国之情得以积淀、强国之志得以磨砺、报国之行得以笃定,最终铸就学子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仰追求。

(二)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维护国家识形态安全

思政课作为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1],肩负着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职责使命[3]。坚定的政治信仰、崇高的理想信念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高尚的道德品质、伟大的英雄壮举离不开精神的有力指引。“七一”重要讲话在表现形式上,可以说是一场波澜壮阔却又绘声绘色的党史课;
在传递价值上,可以说是在建党精神的统领下,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实践中展现出的光荣品质对当代中国人民的洗礼与鼓舞。“七一”重要讲话从历史、理论、情感的逻辑中,讲透了、讲深了、讲实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因此在思政课中贯穿“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不仅必要而且必须。一方面它将提高学生们关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认知层次,厚植其爱国情怀,坚定其理想信念;
另一方面它又将帮助学生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自己,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除此之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4]“七一”重要讲话全篇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智慧光芒,其中秉承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是我们打击舆论场中不断涌现的历史虚无主义乱象、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武器。

(三)扩充教学内容、协助方法创新,增强思政课实效性

“七一”重要讲话系统地回顾了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总结了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缔造的历史性伟大成就。这将是思政课增强学子“四个自信”,引导其自觉维护党的领导,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最生动、最形象、最深刻的教材。另外,“七一”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5]的伟大建党精神。建党精神作为我党的精神之源,展开了一幅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与英勇无畏的牺牲绘制出的绝美精神谱系,这正是我们锤炼学子鲜明的政治品格,赓续红色血脉的灵魂支撑。此外,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可以从众多相似的历史现象中,不断总结出客观的历史规律。“七一”重要讲话所提出的“九个必须”就是基于历史事实得出的深刻历史经验,是我们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不断夺取更大的新胜利的行动指南,是每位立志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头脑中必备的行动纲领。以上内容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思政课的教育资源,而且内容之新也带动着其教学方法、载体的更新。例如在建党精神的教学中,由于精神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因此需要引导受教育者主动探索,自主领会,避免传统说教式教育方法。除此之外,众多官方媒体对“七一”重要讲话的解读以及采取的不同类型的传播形式,也为创新思政课的开展手段、方式提供了有力参考。

“七一”重要讲话充分融入思政课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里,实现与思政课涉及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与方法、教育环境的充分契合,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并不能一蹴而就,目前还面临着诸多困难。

(一)个别教育者教学态度消极、专业素质较低,难以发挥主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1]思政课教师在教育内容的选取上,在形式、方法、载体的运用上,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在思政课筹备、实施、反馈的整个流程中,均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一定意义上关乎着思政课的成败[6]。受到自身观念态度消极、专业素质低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不断被遮蔽[7]。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主客体相统一的特性,只有教育者首先深刻领会了“七一”重要讲话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精神实质,才能将教育内容完整有效地传递给受教育者。但是在教学态度方面,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教育者缺乏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欲望、欠缺传递好“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责任担当,严重阻碍了教育者的受教育过程,导致其无法发挥自觉意识去细致学习、深度挖掘“七一”重要讲话的内容,进而影响到后续教学任务的完成。教育者在信息爆炸、短视频流行的自媒体时代,为确保思政课取得实效,需要对“七一”重要讲话进行符合时代气息、符合受教育者接受规律的深度解读,对教育方法、载体进行锐意创新。但是受限于教育者的专业能力,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表现在专业素质方面,便是教育者教学技能薄弱,不懂、不会使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无法针对受教育者的接受倾向、喜爱偏好等特点创作出易被接受的教育内容。

(二)受教育者认知结构部分薄弱、人格判断被忽视,难以发挥主体作用

受教育者在思政课中基于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即知识储备、情感态度、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有选择地对“七一”重要讲话进行理解、吸收,并对获取的信息再加工、再处理,进行自我教育。每位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思想、品德、心理各个层面的发展水平不同,“七一”重要讲话传递的知识、经验、情感等若是触及学生们原有认知结构中较为薄弱的一环,其内化能力则会变弱,内化效果随之下降。在实际的党史学习中,就有极个别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某一时期的历史缺乏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华儿女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壮举缺少认同,他们的学习成效明显较低。受教育者由于具备显著的社会性特征,拥有思想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反思力量,因此能够独立进行“人格判断”[8]182。“人格判断”是以人的“三观”为基础,从价值层面进行的。它可以否定行为的产生,也可以促进行为的产生。但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价值的教育在实践中被严重忽视,导致受教育者认为他们的学习活动与教育者的施教活动之间只是压抑的灌输与被灌输、枯燥的教导与被教导的关系。受教育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接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洗礼是国家意识形态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着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受教育者对自身行为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之间没有建立必要的联系,从而导致其行为上没有表现出克服艰难困阻、努力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倾向。

(三)教育内容与方法适配能力欠缺、主客体连接性偏弱,难以发挥桥梁作用

教育内容与方法作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结的桥梁,若被受教育者广泛认同接受,会直接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良好互动,从而推动教学任务、要求的实现。但是在实际思政课堂之中,教育者专业技能素质层次不齐,难以与受教育者形成有效联动,教育内容与方法适配性较低。首先,在教育内容方面,由于“七一”重要讲话存在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的部分重合,因此不少思政课堂无法突出其独特性、新颖性,陷入了内容解读重复乏味的窠臼,引发了受教育者的反感、抵触心理。此外,“七一”重要讲话蕴藏着诸多宝贵教育资源,并且各个资源间相互关联,彼此统一。但是思政课教学中容易忽略“七一”重要讲话的整体性,将其生硬地割裂成若干孤立的模块进行教学,而各个模块又缺乏深入探讨,因此没有形成有效的教学体系。其次,在教育手段方面,思政课讲解“七一”重要讲话时普遍沿用通过多媒体对课件进行讲解、利用视频呈现部分教育内容等传统方法。教育形式与方法在吸引学生注意方面尤为关键,但当前的形式与方法相较于学生在网络中接触到的包含着歌舞、绘画等多种才艺,充斥着动感音乐与视频特效的短视频而言,缺乏创新性、趣味性,学生的到课率、听课率、抬头率较低[9]。同时新媒体时代下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平等交互的实践与理念渗透到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中,思政课当前采取的“主体—客体”单向灌输式教学欠缺互动感,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育环境建构力度不强、净化效果不佳,难以发挥渗透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社会组织和群体归属为依据,可以划分为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交环境,它们都是经过人的不懈努力,不断设计、创造、净化而产生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无处不在地围绕着受教育者,并潜移默化地对其思想与行为施加影响[8]258。因此受教育者在思政课堂中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成效不可避免地受到以上四种环境的制约。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还不完善,净化效果亟待加强:就社会精神环境而言,不少教育者不能坚定果断地回应社会中的错误思潮、不良风气对“七一”重要讲话涉及内容的质疑、诋毁,对其放任自流,使得不少受教育者产生疑惑、受到蛊惑;
就学校环境而言,教育者更多地关注意识形态内容植入象征符号的方法以及宣传的效果,忽略了满足受教育者精神需求的意义构建,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性不足[10]。除此之外,许多高校的环境建设缺少统筹规划,课程思政、实践活动、基础设施以及规章制度之间未形成合力;
就家庭、社交环境而言,大部分教育者没有参与到受教育者的家庭、社交群体里,在家庭中家风形成、家庭关系的协调上,在社交圈里人际关系、亚文化的处理上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教育者对家庭、社交环境中出现的对“七一”重要讲话有负面影响的信息几乎没有净化能力。以上问题导致了外在环境施加的影响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悖,无法与思政课协调一致促进“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对受教育者的熏陶,阻碍了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七一”重要讲话融入思政课之中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环境等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诸要素综合作用之下,形成阻力或者推力,使我们逐渐远离或愈发靠近对受教育者预设的思想品德水平期望值。因此推动“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堂,并获得良好的教育成果,必须提高各个要素的质量,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借助学习共同体的打造,逐步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综合水平

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需要遵循“欲为”到“能为”再到“善为”的渐进规律。具体而言,首先需要我们选拔出有欲望、有能力担当思政课“领航员”大任的教育者;
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者政治、思想、道德、智能、心理等方面的水平[8]316,强化其主导能力,最后实现由“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1]的教师来讲思政。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对教育者的挑选还是培养都必须借助于校内一定的平台,因为只有在一定的平台下才可以协调调动学校的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同时平台下的规章制度又能为整个过程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当前这个平台主要是指教研室,但是受到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影响以及行政力量的强制干涉,教研室的此类功能被逐渐埋没。因此必须对当前的基层教研室的制度进行再创新、文化氛围进行再塑造,从而为思政课教授“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所必需的课程研究、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共享赋能。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教研室通过打破学科间、专业间的壁垒,围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进行组织重构,采取专职、兼职教师自由进入或退出的弹性管理模式,强化了学习共同体的建设[11]。高校可以效仿这一成功经验,借助于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最大限度地吸收渴望教授“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教师进入教研室,从而激活其专业发展的主体自觉,不断提高其自我效能。同时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内群策群力的优势,对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方法等资源共享学习,改变教师被动接受培训的现状,从而保证思政课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提升取得成效。

(二)激活“需求-动机-判断”系统,增强受教育者内化意愿与内化能力

在思政课中,受教育者“知、情、意、信”间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即四个方面发展产生的内在需要,会使得受教育者形成寻求平衡的动机,最后经过人格判断后发生学习行为。因此若使受教育者在思政课中有效内化“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必须把握好受教育者的需要,维持其动机,引导其判断。具体而言,在开课之前,我们可以借助调查问卷、谈心谈话等形式把握受教育者的认知结构,了解其思想、品德、心理三个层面的突出点与薄弱点,根据薄弱点选择策略调动受教育者内化的意愿,根据突出点制定方案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内化能力;
在课堂之上,我们可以通过对“七一”重要讲话内容的多角度解读、参与性学习形式,强化受教育者内化“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动机,从而在整个思政课过程中受教育者的内化意愿与内化能力得以持续调动;
此外,我们还应向受教育者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正向价值,提升其接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熏陶的重要性认识,增强其积极内化、有效内化的自觉性、责任性。在实际教学中,受教育者内化能力的发挥良好与否还取决于“此在”的精神状态[12]。它是相对于受教育者相对稳定的性格、爱好等心理与精神特征而言较为活跃的状态描述。教育者要注意引导受教育者进行内化之前的“热身”运动,通过营造互相尊重、信任的氛围、借助隐形思政等方法感染受教育者逐步调动内化意愿,使其内化能力达到最佳状态。顺畅“需求-动机-判断”行为产生系统,不仅会提高学生们在思政课中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学生们思政课之外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其学习自觉、反思自觉、行动自觉,使其能够秉承“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实质,自主探寻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的内容主动学习,强化已有认识。

(三)加快以“七一”重要讲话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创新,提高教育内容与方法的适配性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度融合至思政课之中,充分体现其独特性、价值性,必须立足于以“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的创新。首先,有效的教学体系创新应该遵循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师身份在体系革新中由“主体方”过渡至“统筹方”,发挥管理与协调的作用,牢牢把握住教学的方向与目标,为体系的形成提供物质保障、学术氛围等条件;
学生身份由“接受方”过渡至“提供方”,充分表达自己迫切的教育需求、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乐于接受的管理制度;
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沟通、讨论,并对学校的教学设施、教育者的能力水平等现实因素达成共识。其次,有效的教学体系创新还应该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体系建设中,我们在深度挖掘“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之时注意保持其整体性,可以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议题这三大核心要义出发,厘清组成“七一”重要讲话严密逻辑框架的七个层次,即百年大党发出的“五个宣告”、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丰功伟绩、“九大历史启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不负重托、中国共产党已经踏入了新的“赶考之路”[1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4]在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上,要高度重视课程教授与社会实践活动,与红色资源参观、体验活动相联系。我们可以与社会公益组织、团体等密切合作,为学生践行“七一”重要讲话蕴含的教育目标提供各种志愿服务、公益奉献等活动。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发挥好革命纪念馆、军事博物馆等红色资源的作用,组织学生们参观文物、学习党史,引导其参与到展馆提供的各项体验活动中,领悟红色思想、红色文化、红色精神。教学体系的创新,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将会更加贴合教育者的教学能力,同时促进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情感上的理解与共鸣,因此利于实施。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不仅在内容与形式上满足了学生们的精神需求,同时又有完备的保障、奖惩、考核制度作为支撑,因此将极大提高其理论知识、价值观念的吸收水平。

(四)密切高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协调互动,建设和完善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是在高校的主导下进行的,但是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却受到高校、家庭、社会的深刻影响,三方联动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以上三方必须各司其职、勇担重任。就高校而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及职能部门需要发挥组织管理中枢的作用,积极推进三方沟通协调的体制、机制建设,使其互相协调,彼此成就,避免相互掣肘,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协同性、统一性[15]。除此之外,院校的领导应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意识到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在学校环境构建中尊重学生的需求,将切实符合学生接受爱好、习惯、能力的有关“七一”重要讲话的内容融入人文、自然景观之中,整合到学校党组织、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之中,融汇到学校弘扬的学风、校风之中。就社会而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途径广、速度快,网络舆论场更是意识形态斗争的战场,因此除了要加强社会物质环境建设之外,还要特别注重社会精神环境建设。具体而言,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相关组织需要加大对媒介的发展管理,大力宣传主流文化价值观;
党政宣传部门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携手对舆论场中关于“七一”重要讲话的质疑、抹黑进行科学的解释与反击,勇于引导社会舆论,与不正之风做大胆斗争,为受教育者提供思想碰撞、理性分析的社会舆论氛围。就家庭而言,父母应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在家风的建设中,重视家国情结、突出集体主义、倡导奉献精神,从而为学生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做价值、情感上的铺垫。同时,父母还应该与思想政治教育者积极沟通,一起了解学生的“朋友圈”,掌握反映学生思想状况的各类信息,及时纠正其中的不良观念,帮助学生处理可能正在面临的各种成长问题。

猜你喜欢 七一受教育者内化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魅力中国(2020年8期)2020-12-07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读与写(2020年19期)2020-11-25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读与写(2020年14期)2020-11-25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少先队活动(2020年8期)2020-09-11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华人时刊(2018年15期)2018-11-10“生活教育”教育(2017年13期)2017-05-25推荐访问:融入 讲话精神 几点思考
上一篇:学前教育专业“模拟幼儿园”项目式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下一篇:面向智能变电站模型应用的二次设备建模优化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