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工法(同名17227)

来源:思想汇报 发布时间:2021-03-06 点击: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工法 1.

 适用范围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粘土、粉土、砂土和渗透系数较大的砂卵石,也适应强风化岩等恶劣地质条件下的室外给水、排水、电力及其它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管道工程。

 泥水平衡顶管一般适用于管径 D400~2400mm 的管道施工,由于泥水平衡顶管顶距长、不需降水、能很好控制地面隆沉、施工安全等特点,并可适用于各类复杂地质条件,因此像穿越重要公路、铁路、建筑物等特殊工程地段、穿越砂层、淤泥质土等特殊地质构造地段应用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工法,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2.

 工艺原理及方法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是利用泥水压力来平衡土压力和地下水压力的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由送水泵将具有一定浓度的泥水送至挖掘面,再经井内旁通压力调整阀及调整排泥泵转速来调整进水压力大小,使其平衡地下水压及挖掘面土压力,尽量使掘进机刀盘在平衡压力下工作,从而可防止由于挖掘面的失稳,造成地面沉降或隆起。

 3.

 施工流程及操作要点

 3.1 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如图 3.1-1 所示。

  图 3.1-1 施工流程图

 3.2 操作要点

 3.2.1 施工准备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施工依据、内容、范围 施工方案应依据经过批准的工程文件,按照经过批准的地勘资料进行工艺设计;施工方案应明确施工内容和范围并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2)顶管设备选择 泥水平衡顶管机有多种类型,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择适用的机型,以达到良好的顶进效果。

 顶进推进 注浆减摩 不合格 放样复核 工程开始 测量放样 基坑构筑 工作坑设备安装 进洞准备 注浆材料准备 机头出洞 加中继间 地面设备安装 下管、接口安装 水平推进 机头入洞 结束

 NPD-B 型泥水平衡顶管机可用于通常意义上的泥水平衡,也可用于全岩石顶管机,是一种全土质顶管机。NPD-B 泥水平衡顶管机的关键是如何保住泥水仓内的泥水不让其流失。为此该设备采取三个保水措施:第一、在刀盘上加两块面板,减小刀盘的开口率,隔断大部份泥水流失的通道以保水;第二、在面板上设计注浆孔,向挖掘面上注入粘土泥浆,让泥土仓内的把透水性好的粗砂变成不透水性的泥沙以保水;第三、施工过程中把进水泥水的比重设定在 1.15~1.20 之间,漏斗粘度在 45~55 秒之间(到施工时视情况经试验确定一个最佳值),让它形成较结实的泥膜以保水。

 NPD- -B B 偏心破碎泥水平衡顶管机构造图

 改进设计的 NPD-B 型泥水平衡顶管机仍然可用于粘土等其他土质。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施工的进度快、顶进阻力也小。

 这种顶管机的刀盘是由一组十字形刀排和安装在刀排后的多边形锥体组成。泥土仓则是由一个多边形喇叭状的壳体和刀排后的多边形锥体组成。两个多边形的边数是不等的,且多边形锥体与主轴之间有一固定的偏心量。

 多边形锥体的后部安装有一块隔栅板和刮泥板,它们都在泥水仓中随刀盘一起转动。只有当破碎后的泥土、石块小于隔栅板栅孔的间隙时才能进入泥水仓,尔后通过排泥管被排出。如果泥水仓内粘聚或沉积有土砂时,就会被刮泥板刮起,通过排泥管排出。

 每当刀盘作偏心转动时,它就对泥土、石块形成第一次压碎。由于多边形刀盘的每一个边与多边形泥土仓壳体的每一个边所构成的空间,在刀盘作偏心旋转的过程中,一会儿不断地增大,一会儿变小,这就对泥土、石块形成第二次破碎。

 当多边形刀盘的每一个边与多边形泥土仓壳体的每一个边所构成的空间在由小变大

 的一瞬间,即使是粘土,也会拽成一定的缝隙,泥水可通过这些缝隙送达到挖掘面上。加之我们在多边形泥土仓壳体上设有数个高压水喷嘴,一旦送入高压水就会对粘土进行切割、粉碎。因此,多边形偏心破碎泥水平衡顶管机能适用一般泥水平衡顶管机不能适用的内聚力很大的固结性粘土。

 (3)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主要包括:顶管区间段长度的确定,是否使用中继间以及中继间的数量和布置;初始顶进的方案及措施;测量及纠偏的方法;长距离顶进减阻的方案及措施;泥水的运输方案。

 (4)施工工艺参数的计算 工艺参数计算主要包括:顶力的计算、后背承载力的计算、土压力和泥水压力控制值计算、泥水的稠度控制计算、注浆系统的相关计算等。

 (5)顶管工作井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工作井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工作井的位置及断面形式的选择;工作井的尺寸;工作井的开挖及支撑方法;后背结构的设计及安装方法;洞口密封的设计;工作平台的支搭方法;工作井的降水措施等。

 (6)设备安装调试的技术措施 施工设备的安装、调试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施工设备的安装位置、安装精度和牢固要求、安装顺序、调试方法和要求等。

 (7)施工过程控制的技术措施 施工过程控制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工作井内管子的吊运安装、泥水处理、测量等作业的空间布置以及平行或交叉作业的安排等;顶管入洞及出洞措施;施工过程中操作室与掘进机头、中继间的联络方式等。

 (8)质量安全技术措施 质量及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控制顶进轴线、高程误差及其他质量因素的措施;顶进操作及设备维护的技术与安全措施;控制地面隆起、沉降的措施;穿越重要构筑物的技术与安全措施。

 (9)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 进行施工过程中技术、质量、安全的风险分析,制订处理风险事件的应急措施。

 (10)顶管施工记录 记录包括顶进过程中的顶进长度、顶力数值或油泵压力表数值、管位偏差及其校正情况、机械运转情况、中继间使用情况、土质水位变化及出现的问题等。

 3.2.2 工作井 (1)工作井位置的选择应根据管道设计、地形、地层结构、施工环境条件等因素选定。

 (2)工作井的开挖深度应满足顶进设备轨道高程及基础厚度的要求。

 (3)工作井的结构及支撑应根据开挖断面、挖深、土质条件、地下水状况及总顶力等进行施工设计。

 (4)工作井前壁上应预留顶管入土洞口,洞口中心应与管道中心重合,洞口直径宜大于顶管机刀盘直径 2~5cm。

 (5)工作井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工作井内应设有集水坑。

 (6)根据施工设计搭建用于吊运和防护的工作平台,工作井上的平台孔口的尺寸满足管子及弃土吊运空间所需。依据管重及其他附加荷载计算选用工作平台承重主梁。依据起吊设备能力及起吊物重量核算起重架。垂直运输设备必须按施工中最大起吊重量选型,且符合起重设备使用的有关规定。起重设备设专人检验、安装,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7)工作井应设防雨棚,有良好的施工照明条件。

 (8)顶管完成任务后,应及时拆除、清理工作井,并进行井室等施工作业,经检验合格后及时回填。

 3.2.3 设备安装及试运行 设备安装前,根据设备的操作要求及施工方便的原则确定各设备的安装位置、各种管线和电缆的铺设位置及走向等。对设备的吊运、安装顺序进行计划和安排。

 (1)设备的安装 ①主顶设备底盘的安装应支撑牢固,防止产生受力变形或位移。底盘的调整的定位宜在将顶管机吊运至底盘导轨上后进行。

 ②主顶设备液压系统宜设置在主顶设备附近以便于操作,液压软管接头连接清洁无污染。

 ③吊运完成后,调整底盘及顶管机机头的位置、高程、中线、仰俯角、旋转角等。

 ④工作井总电源闸箱及用电设备必须执行三相五线制,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工作坑及管内使用 36V 以下的照明设备;总电源的匹配大于顶管施工过程中需同时运行的全部设备功耗之和;长距离顶管时须考虑电缆的电压降。顶管机头内应设有应急照明电源,顶管机机头、工作坑及地面设备之间设置通讯联络设备。

 ⑤工作井内测量仪器的基座不能固定在主顶装置底盘、工作井后背或其他可能在顶进受力时产生变形或位移的基础上,应安装在独立的固定基座上,以减少重复移动和调整次

 数;宜使用激光经纬仪或激光指向仪与安装在顶管机内的激光目标靶共同组成方位误差测量系统,对顶进的高程和轴线误差进行全过程的监控。

 ⑥泥水分离系统及注浆系统应安装在地面上适当的位置,符合方便投料和排放所需落差的工艺要求。

 ⑦顶进时应根据所顶管道的管径确定安装通风设备的位置和长度。通风设备结合管内的工作环境条件选定,保证管内有足够的氧气。

 (2)设备试运行 设备试运行之前,应对设备的安装,各种管线、电缆的连接进行检查,确认安装和连接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

 设备的试运行应遵照设备说明书进行。通过试运转查找和消除设备可能存在的所有问题,确认其处于完好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不加载的情况下,电源电路开关的接通、切断工况试验的检查。

 ②液压系统控制阀件的动作灵敏、正确,特别注意有无控制电路反接的现象、操作台显示动作与实际动作是否一致。

 ③设备润滑和密封系统供油正常,油路畅通,供油压力可在设定的范围内调节。

 ④刀盘正反旋转动作正确,无异常响声。

 ⑤纠偏千斤顶的伸缩动作正常,编组动作与操作台显示一致。试查完毕将千斤顶回缩到工作零位。

 ⑥顶进千斤顶伸缩动作正常,试查完毕将千斤顶回缩到工作零位。

 ⑦泥水处理系统、注浆系统输送泵的试运转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规定。

 ⑧对注浆管路进行加压试验和检查,保证管路畅通、无泄漏。

 其调试顺序为:将操作台输出电缆分别与对应的接口接好以后,逐步送电,观察各仪表电压值是否正常;然后依次送电检查各设备运行状态,送水泵、排泥泵、抽水泵以及搅拌筒电机旋转方向,排泥泵的调速系统是否正常,若旋转方向相反则调换该电机两相电源线,若发生异常声音或气味,立刻停电检查故障原因,尽快排除;注浆泵一般采用螺杆泵,不能在无浆液下运行,在调试或运行之前先用管钳扭动转轴,待灵活以后可加水运转,看泵的旋转方向与出口压力;将掘进机各电缆接好,开启操作按钮、动力按钮,并使后方动力站运行(运行前检查油箱内油量是否充足,有无污染);调速旋钮拨至 10 位,千斤顶切换成伸出,逐渐将调速器拨至 0 位使全速运行,全部伸出以后再退回,反复操作 1-2 次进行排气;关闭后方动力站,打开机内动力站,刀盘运行,TV 开,看刀盘旋转方向是否正确,转矩仪是否正常,将转矩仪设定于 0 位,看报警系统是否正常,倾斜仪指示情况,开、关

 旁通阀和止水阀,动作是否灵活,操作纠偏控制旋钮,观察纠偏指针在光靶上移动的情况,能否达到最大位置;关闭机内动力站,待机 10-15 分钟,观察掘进机破碎锥体内有无油滴滴下,若有少量渗出无滴下,可视为合格,停止刀盘运转,TV 及动力回路操作回路;拆除掘进机电缆线,可以吊装掘进机于导轨之上,准备顶进。

 3.2.4 顶进 设备安装、调试和试运行正常后开始正式顶进。

 (1)初始顶进 我们把从破洞一直到第三节砼管全部推进入土中的全过程称之为初始顶进。在顶管施工中,初始顶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它的成败决定整个顶管过程的成败。

 我们把初始顶进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步是破洞。在破洞之前,洞口必须要有防止土体或砂层塌方的措施。在土质均匀的黄土中顶进时,一般洞口采用砖砌封门;但是在砂土中,比较有效的是采取深层搅拌桩和高压旋喷两种方法,推荐采用高压旋喷来对顶管井洞口外土体进行加固。因为一般顶管施工都在比较狭小的场地,深层搅拌桩的施工设备庞大,占地大,桩机高度很高,在市区很容易受高压线等制约,所以不推荐使用。

 高压旋喷桩机小,加固土体效果理想,加固顶管井洞口外土体时可以采用纯水泥浆,也可以掺加适量的粉煤灰,主要根据工期和经济性选择。我们在工程工作井洞口外侧采用水灰比为 1:1 的水泥浆,添加 2%氯化钙,正常气温养护期 7-10 天,因为养护期过长高压旋喷处理过的土体强度大,机具穿过困难;而在接收井洞口处理时则掺加了 30%的粉煤灰,养护期 28 天。实践证明,其固砂效果非常好,而且不影响顶进;同时高压旋喷还可用于对工作坑坑壁的预支护,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第二步是让顶管机入土。当封门破除后,可把顶管机刀盘开动,用主顶油缸徐徐把顶管机推入土中。这一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刀盘嵌入砂土中不转而顶管机壳体旋转,我们采取了控制顶进速度和在顶管机左右两侧加设角撑的办法来防止其旋转。

 第三步是将机头后方的两根砼管与机头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用来控制顶进段的高程和中线。至此,初始推进工作完成,此时应停下来进行一次全面的测量,并把测量数据绘成曲线,便于分析。

 同时,在初始顶进中还需注意,应在初始顶进的后期方可以进行正常的方向校正工作,这是因为如果当第一节砼管尚未与顶管机后壳体联接时进行纠偏,这时顶管机的前壳体已在土中,后壳体沿在导轨上,纠偏时前壳体不动,后壳体则有可能偏离导轨,不仅起不到纠偏作用,反而会带来更多的麻烦。在初始顶进阶段若非要纠偏不可,这时也只能用纠偏

 油缸推出(即用纠偏油缸伸出),而不能用纠偏油缸拉(即不能用纠偏油缸缩回)。

 (2)顶管机刀盘转速和扭矩控制和调整 ①在顶进过程中,根据土质情况和顶进效果进行刀盘转速和扭矩的控制和调整。

 ②正常顶进情况下刀盘应调至高转速、中低扭矩的状态工作,以获得较好的泥水分离效果。在施工中需停止刀盘回转时,应先停止顶进,让刀盘回转一段时间,观察到刀盘工作电流(或工作油压)开始回落后方可停止刀盘回转。在顶进过程中发现刀盘工作电流(或油压)异常上升时,应降低顶进速度或停止顶进,待刀盘电流(或油压)平稳后再按正常速度顶进。

 ③当顶管机头发生自转时,应将刀盘回转方向调至与顶管机头自转相同方向进行顶管机头的旋转偏移纠正。

 ④刀盘的重新起动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降低起动阻力,在确认不会对设备造成破坏或进一步加大顶进困难后,方可加大扭矩起动刀盘。

 (3)顶进设备操作 ①顶进设备的操作应按前方顶进反馈的控制信息要求实施。

 ②初始顶进或中途停机重新顶进时,都应遵循从低速到高速的控制原则。

 ③顶进速度应尽量控制平稳,尤其要避免顶速突然加大的现象。

 ④对顶进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工作油压波动都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⑤遇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停止顶进,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完善后再继续顶进:

  A 顶进顶力骤升或顶力达最大值时; B 后背发生位移或后背开裂时; C 千斤顶油管不通或油泵工作不正常时; D 进水排泥管路不畅时; E 监视器工作不正常时; F 激光经纬仪工作不正常时; G 砼管出现裂缝或破损时; H 洞口止水圈漏水时; I 电路发生故障时。

 (4)泥水控制 在泥水平衡顶管中,泥水管理尤其重要,在正式开始顶进前需做必要的计算,来确定泥水的主要技术参数。泥水管理问题包括流量、流速、压力、相对密度等管理。

 ①流速和流量:

 流速太小泥砂就会在管内沉淀,引起管道的堵塞,排水泥砂中含有较大的颗粒,当粒径大于排泥管内径 1/3 时,排出有困难。为了不引起管道堵塞,流速必须大于一定值,该定值为临界流速,当排泥管公称直径为 100MM 时,其临界流速为 2.2-2.4M/S ,而流量 Q为:

 Q=V*S

 =(105.3/2*10-3 )

 2 *π*(2.2~2.4)

 ≈0.019~0.021M3 /s

 =1.15~1.25m3 /min (105.3 为公称直径 100MM 管的实际内径)

 为了保险,而实际流速大于临界流速,取 Q≥1.4M3 /min ②泥水压力:

 由排泥管总长度和挖掘面地下水压力决定。

 L=L 1 +L 2 +△L+H 1 +H 2

 L:排泥管最大长度 L 1 :推进最大距离 L 2 :基坑到沉淀池距离 △L:由阀,弯头引起损失折算成的长度,一般取 10~20M。

 H 1 :基坑深度 H 2 :沉淀池排泥口到地面高度 扬程损失:H F2 =L*△H F2 △H F2 :每米扬程损失,取 0.075~0.106。

 损失压力:△P=ρgH F2

  其中ρ:泥水密度

 g:重力加速度 泥水压力:P=P W +△P+(0.1~0.2)

 P W :地下水压力 覆土浅取 0.1,覆土深,地下水位高取 0.2 ③泥水浓度:

 根据地质情况,在渗透系数较小的土层中,泥水比重可控制在 1.05 以下;在渗透系数适中的土层中,必须保持泥水稳定,即泥水中除必须含有一定比例的粘土外,还须加一定比例的膨润土,保持泥水稳定,泥水比重控制在 1.05~1.10 之间;在渗透系数大的土层,浓度太小泥水会渗入土层,致使泥水压力无法建立,无法排泥,为了保证压力水不易渗透

 到土层中,泥水的浓度应适当增加,泥水比重控制在 1.10~1.20 之间,在挖掘面上使泥膜快速形成,从而使泥水压力有效控制挖掘面保持正常稳定状态,而泥水循环利用会损失一些粘土,这时要不断地向循环水中加粘土或膨润土来补充。

 (5)纠偏操作 顶进过程中的纠偏是顶管作业质量好坏的关键,若操作不当,可能造成顶力骤升、管接口破损,严重时可能造成管道无法顶进,引发严重的安全、质量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尤其是在砂层中顶进,管道极易因为泥水过度冲刷造成顶管机机头下沉,因此,对于顶进过程的纠偏显得尤为重要。

 在机头和机头连接工具管出洞前,即使发生中线和高程偏差,也尽可能不要纠偏,因为此时纠偏,机头连接管尚位于导轨上,起不到纠偏效果;机头连接管出洞后,若高程中线在±2 ㎝以内时,可不纠偏,当高程或中线超出标准值 2 ㎝以上时,根据监视器内的光点位置变化趋势进行纠偏,必须有一个提前量,纠偏遵循“先纠高程,后纠中线,小角度连续纠偏”的原则,纠偏油缸的伸出量一次不得太大(以不超过 2 ㎝为宜);当光点位置有反向移动趋势或移动速度放缓时,可将纠偏油缸缩回,停止纠偏,纠偏时还应观察监视器内仰俯角和旋转角变化,作为参考数值,仰俯角和旋转角最大偏差不得超过原始值 3°。

  当监视器中光点发生显著变化时,应停止顶进,测量人员须下坑对经纬仪进行重新校正复核,查找是否属仪器被触碰或震动所致;若不是,须进行原因分析,并会商处理办法。

  顶进工程中,操作人员应随时监测监视器各项数据的变化,并及时记录,在分析记录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纠偏。

  顶管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对顶管各项数值进行纪录,顶进记录应做到记录准确、清楚、完整、及时,顶进记录每顶进一根管子记录数据不得少于一次,每班次不少于 6 次,尤其是交接班前,无论该管子是否完全顶进都应进行纪录,交接班必须履行交接班手续,测量人员应相互沟通。

  测量人员应对激光经纬仪进行每作业班次不少于两次的校核,并保留校核纪录。

 (6)顶进过程中工作井管理 工作井是管子安装、顶进、泥水处理、测量等交叉作业的区域,应制定工作井管理制度。

 ①应合理安排施工作业顺序并做好施工人员的调配管理,各道工序操作应有专人负责,职责分明。

 ②顶管机、中继间、工作井内以及地面上设备的操作应有统一的施工指挥,按约定的信号操作,并设有报警信号。

 ③管子吊运的方式、吊具强度及合理性等应经检查确认安全可靠。管子从工作坑平台上吊运到主顶设备轨道上的过程中,应有相应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并防止可能对管子造成的损坏。

 ④管子吊运到主顶设备轨道上后,应进行管端密封圈部位的清洁和润滑处理,并调整好管子接口同心度。管子对接宜借助主顶设备缓慢将管子顶入,应注意检查密封圈的情况,防止被挤坏或挤出。

 ⑤管内泥水输送管道应做好密封,防止漏水。定时检查管道是否畅通,防止管道堵塞,保证泥水的正常输送。

 ⑥顶铁应有足够的刚度,顶铁上有锁定装置;顶铁的安装必须保证对位准确,防止千斤顶活塞杆偏心受力;边圈与管口之间应采用缓冲材料衬垫。

 ⑦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顶进千斤顶活塞杆被硬物撞伤,应及时清除洒落在活塞杆上的泥砂和污物。

 ⑧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好测量基准点及固定在工作坑内的激光测量仪器等,测量点及测量仪器应定时或定况进行校核。

 ⑨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出现互相干扰的交叉作业。

 ⑩每根管子顶进完毕后,进行电缆、泥水输送管、注浆管等的断开和穿过管子后再接通作业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A 电缆断开前应先切断电源。

 B 电缆插头拔下后应做好插头防护,防止被泥砂污染和遇水。

 C 电缆再接通前应检查插头是否清洁、干燥。

 D 泥水输送管、注浆管等的断开前应停止泵送、关闭阀门。

 E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各种电缆和管线被挤坏。

 F 各种电缆和管线的分布应避免因顶进设备等的移动受到扯拽。

 ⑾施工现场应设置管子存放区,管子应排放整齐,以方便管子的吊运下管。

 (7)施工指令及记录 ①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应有统一的施工组织和现场指挥,顶进指令、纠偏指令、停止指令的下达应由有关负责人做出。

 ②顶进应昼夜连续进行施工,除顶管机停机正常维护或不可抗拒情况下,不得停止作业。

 ③每班均应填写施工记录。施工记录应包括长度、顶力数值或油泵压力数值、管位偏差及其校正情况、土质水位变化及出现的问题的应注意的事项。交接时应将施工记录向下

 一班交接清楚。

 ④应设专职人员对顶管施工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日常维修,做维修保养记录。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应符合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3.2.5 测量与监控 (1)编制测量及监控方案 顶管施工开始前,应根据设计文件规定的工程内容与现场环境条件及顶管施工特点编制工程的测量与监控方案,主要包括:

 ①平面与高程控制测量方案。

 ②工作坑内及管道内控制测量方案。

 ③顶管施工中的测量项目、内容、要求。

 ④顶管贯通前的测控方案。

 ⑤地面及周边建筑物隆沉监控方案。

 (2)高程及中线误差监测 ①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测量应建立地面及地下测量控制系统,控制点应设在不易扰动、视线清楚、方便校核、易于保护处。

 ②为了实现对前端顶管机偏离轴线的动态监测、提高施工测量效率并与机械化顶管技术相适应,泥水平衡顶管应采用激光导向进行监控。

 ③宜以激光测量数据作为顶进过程中判断前端顶管机高程及中线误差的主要依据。在施工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应使用水准仪和经纬仪进行高程和中线误差的校验测量;这种测量方法还用于对顶进管段高程及中线误差的测量。

 ④使用水准仪和经纬仪对顶管机进行测量应安排在工作间隙进行,在纠偏过程中应增加测量次数,反之在顶进正常情况下可减少测量次数。

 ⑤每完成一节管子的顶进,应测量一次管中心线和高程;每个接口应测一点,有错口时测两点,并形成文件。

 ⑥工作坑与接收坑贯通后,应进行管道最终验收测量。确定管道的中心线与管底高程、井位位置。

 (3)地面隆沉情况监控 对顶管施工中地面隆起情况进行监控,监控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监控基准点应设在施工影响区域外,并具有良好通视与防干扰条件。

 ②隆沉观测点应沿顶管机前进轴线方向对称安排布置,具体布设尺寸应结合初始顶进试验,由施工设计确定。

 ③对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应设监控点。

 ④对已完成的管段应继续进行隆沉观测,观测间隔时间按控制测量方案确定。

 (4)数据记录与反馈 准确填写顶管施工过程中每次及最终测量数据,形成完整的测量记录。每次测量、监控的轴线误差与地面隆沉数据,并及时进行纠偏。

 3.2.6 触变泥浆与填充注浆 (1)制定方案 触变泥浆的加注应按施工方案进行,顶管完毕应通过注浆进行管外空隙填充和泥浆置换。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泥浆配合比、注浆压力确定。

 ②制备和输送泥浆的设备及其安装规定。

 ③注浆系统及注浆孔的布置。

 ④顶进洞口封闭泥浆的措施。

 ⑤填充注浆和泥浆的置换。

 (2)加注触变泥浆 ①顶管机外径宜比顶进管子外径大 2~6cm,注浆后使土体与管子间形成 10~30mm 厚的泥浆环。

 ②应根据管道直径、土质条件、计算注浆量等确定每个注浆面上注浆孔的数量。

 ③注浆应从顶管机后的第 1、2 节管开始进行,并通过对注浆分闸门的控制,使管道的前端在顶进过程中始终得到注浆补充。

 ④顶进过程中还应通过后续管子的补浆孔进行补浆,补浆孔的间距和数量取决于土质、顶速等,宜相隔 2~5 节管子布置补浆孔。

 ⑤注浆压力因管道上方土体的塌落程度、土体的渗透系数以及注浆管路沿程压力损失等而存在差异,注浆压力控制宜遵循以下原则:

 A 浆液能以较平稳的工作压力连续注入。

 B 防止浆液窜入管道内。

 C 注浆压力的上限不允许超过管道上方覆土的承压能力。

 (3)填充注浆 顶管终止顶进后,应向管外壁与土层间形成的空隙,或减阻触变泥浆层进行充填、置换,保障被穿越的地面构筑物安全。注浆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应由管内均匀分布的注浆孔向外侧空隙压注浆液;注浆应与地面监控相配合,应采

 用多点注浆将管道与土层的间隙充分填满,注浆量宜按计算空隙体积的 150%控制。

 ②注浆压力应根据管顶覆盖土层的厚度计算或试验确定,宜为 0.1~0.3MPa,砂卵石层宜控制在 0.1~0.2MPa。

 ③注浆结束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将注浆孔封闭。

 3.2.7 中继间顶进 使用中继间接力顶进是长距离顶管的重要技术措施,随着顶进距离的增加,管壁与土体的摩阻力随之加大,虽然利用触变泥浆可以减阻,但其作用毕竟有限。长距离顶管应设置中继间,采用中继间接力顶进技术,可提高一次顶进的距离,并减少工作井,降低施工成本。

 (1)应根据顶进作业总顶力的计算和顶进管材的管壁承受能力等在施工方案中确定中继间的设置及其使用数量。

 (2)中继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具有足够刚度、卸装方便,在使用中具有良好的连接性和密封性; ②中继间的设计最大顶力不宜超过管子承压面抗压能力的 70%; (3)中继间应在主顶设备顶力达到中继间设计顶力的 3/4 前使用。

 (4)中继间的液压设备与工作井顶进设备宜集中控制。顶进时,距离顶管机最近的中继间先顶,其他的中继间保持不动,在所有中继间依次完成顶伸后,工作井内主顶千斤顶完成最后的顶进作业。

 3.2.8 顶管机的接收 (1)接收井一般设在管线的检查井位置。接收井的开挖、支撑方式与工作井类似。在有地下水地段应进行降水处理。

 (2)接收井的尺寸应满足顶管机与首节管子脱离后进行设备检查、维护及吊运所需空间要求。

 (3)接收井应预留顶管机出洞口,洞口直径宜大于顶管机直径 10~20cm。

 (4)顶管机临近接收坑井壁 1~2m 时,应调整、控制顶管机顶进速度,加密对顶管机轴线的测控。

 3.3 劳动力组织

 表 3.3—1 劳动力组织表(每班组)

 序号 工

 种 人数 备

 注 1 施工员 1 全面负责顶管施工的指挥和协调工作 2 顶管机机头控制人员 1 负责机头控制系统的操作,泥水输送的操作,纠偏装置的操作,油脂密封系统的操作,泥水压力监测和顶力控制,进行主顶装置动作的操作,负责工作坑工作人员的联络,填写有关施工过程记录和工作日志,工具管偏差和倾角的监测 3 测量人员 1 负责激光经纬仪的初始安装、调整和定位,顶进过程中对激光经纬仪偏移的检查和调整,管道垂直和水平误差的实测 4 中继间操作员 1 负责在顶进过程中,根据顶管机操作员的指令进行中继间的操作 5 坑内辅助人员 4 负责坑内混凝土管吊运、安装,进排泥管道的拆卸、安装等 6 地面辅助人员 3 负责注浆设备的安装、操作及供料,混凝土管吊运,泥水外运 7 坑口吊车司机 1 负责管材、顶铁等材料设备吊运 8 机械、电气设备维修人员 2 负责现场电路检修和设备维修保养 4.

 材料与设备

 4.1

 主要材料

 4.1.1 管材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使用的管材需采用Ⅱ级或Ⅲ级钢筋混凝土钢承口管,采用橡胶圈接口,嵌缝材料采用聚硫密封膏,质量均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管材对顶管施工质量至关重要,由于机械顶管顶力大,纠偏操作频繁,不合格的管材在顶进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裂缝、管口破损、甚至会发生管材环向断裂,给施工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施工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必须对运进现场管材进行严格质量检验,不合格的管材严禁用于顶管施工。

 (2)顶管用混凝土管宜采用钢承口的接口形式,管材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混凝土管节表面光洁、平整、无砂眼和汽泡;接口尺寸符合规定; ②钢套环尺寸符合设计规定,接口无疵点,焊接接缝平整,肋部与钢板平面垂直,且应按设计规定进行防腐处理; ③密封橡胶圈安装前保持清洁,无油污; ④混凝土管接口处加衬垫,防止管口受力不均匀而被顶坏。

 4.1.2 注浆材料

 (1)触变泥浆 触变泥浆的配合比应按管道周围土层的类别、膨润土的性质以及触变泥浆的技术指标确定。膨润土在使用前应测定其胶质价。触变泥浆配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按试验确定的触变泥浆的配合比,称量水、膨润土及碱的质量; ②分别配制碱溶液和膨润土浆液; ③将配制好的碱溶液,注入膨润土浆内,通过制浆机搅拌至均匀,形成触变泥浆; ④配制好的触变泥浆静置 12~24h 后方可使用。

 (2)填充注浆 填充注浆浆液宜采用水泥粉煤灰系列,应搅拌均匀,无团块、杂质。

 4.2

 主要施工机械

 表 4.2—1 主要机具设备表 序号 机具设备名称 型号及规格 数量 备

 注 1 泥水平衡顶管机 NPD-B 1 台 掘进机 2 发电机 200KW 1 台 机头用电 3 水车 5T 1 辆 施工用水 4 主顶泵站 31.5Mp 1 台 顶进泵站 5 油压千斤顶 200T 6~8 个 顶镐 6 吊车 25T 1 台 下安管、挪移顶铁 7 挖掘机 120 1 辆 基坑开挖 8 运泥浆车 5m3 2 辆 泥浆运输 9 泥浆搅拌机

 1 台 制备膨润泥浆 10 螺杆泵 1.5 寸 1 台 管壁注浆 11 渣浆泵(30kw)

 4 寸 2 台 进排泥浆 12 离心泵 3 寸 2 台 供水排水 13 水准仪 DS3 1 台 高程点引测 14 激光经纬仪 2″ 1 台 高程、中线控制

 5.

 安全与质量控制措施

 5. 1 安全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及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并在指定岗位上操作;非专业人员不得从事机械及电器维护维修作业,严禁擅自拆改设备。

 (2)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需按规定佩戴劳保用品。

 (3)与施工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4)作业中各环节操作人员间必须严格按约定操作信号操作,遇到任何报警信号,应立即停止操作。

 (5)因故停顶后在恢复顶进前应对支承、平台、支架、吊具索具、机械设备及电器设备进行检查,对地面以下工作面空气中氧含量及有害气体含量进行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6)作业中传递工具、材料必须轻拿轻放,稳妥传递,严禁抛扔。

 (7)电线电缆、管路、信号控制线连接必须牢固可靠,并应靠管壁装卡稳固,严禁使其受压或用于悬挂物体。

 (8)顶管作业过程中,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保护地下管线和构筑物,人员不得踩踏。

 (9)作业面遇到不明构筑物或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报告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经处理并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10)顶管作业必须执行交接班制度并保持记录完整。

 (11)顶进中,要根据管径确定采用强制通风设备的位置,并及时安装。

 (12)地面以下工作面照明用电电压不得高于 36V,潮湿场所应使用 12V 电压供电,照明变压器应独立于工具管供电系统。

 (13)人员上下工作坑必须走安全梯,安全梯应固定在支架上,并设扶手或护圈。

 5.2

 质量措施

 本工法施工质量严格执行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1)接口必须密实、平顺、不脱落,密封材料完好、均匀。

 (2)管内不得有泥土、石子、砂浆、砖块、木块等杂物。

 (3)管外壁与土体间的空隙,应填充处理完毕。

 (4)有严密性要求的管道应经水压、闭水试验合格。

 (5)顶管允许偏差见表 5.2-1。

 表 5.2-1 顶管施工贯通后管道的允许偏差表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直线顶管水平轴线 顶进长度<300m 50 每管节 1 点 用经纬仪测量或挂中线用尺量测 300m≤顶进长度<1000m 100 顶进长度≥1000m L/10 2 直线顶管内底高程 顶进长度<300m Di<1500 +30,-40 用水准仪或水平仪测量 Di≥1500 +40,-50 300m≤顶进长度<1000m +60,-80 用水准仪测量 顶进长度≥1000m +80,-100 3 曲线顶管水平轴线 R≤150 Di 水平曲线 150 用经纬仪测量 竖曲线 150 复合曲线 200 R>150 Di 水平曲线 150 竖曲线 150 复合曲线 150 4 曲线顶管内底高程 R≤150 Di 水平曲线 +100,-150 用水准仪测量 竖曲线 +150,-200 复合曲线 ±200 R>150 Di 水平曲线 +100,-150 竖曲线 +100,-150 复合曲线 ±200 5 相邻管间错口 钢管、玻璃钢管 ≤2 用钢尺量测,见《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 4.6.3 条的有关规定 钢筋混凝土管 15 壁厚,且≤20 6 钢筋混凝土管曲线顶管相邻管间接口的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差 ≤△S 7 钢管、玻璃钢管道竖向变形 ≤0.03 Di 8 对接时两端错口 50 注:

 Di 为管道内径(mm);L 为顶进长度(mm);△S 为曲线顶管相邻管节接口允许的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差(mm);R 为曲线顶管的设计曲率半径(mm)。

 上文已完。下文为附加公文范文,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在全县建制村合并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要,主要任务是对我县建制村合并工作进行动员部署、鼓劲加油,确保此项改革任务紧锣密鼓铺开、雷厉风行推进,不折不扣完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这项改革,已开展了一系列前期工作。去年 11 月,专门成立以***同志为组长的县建制村合并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开展了合村调研,多次听取情况汇报,明确了原则方向,并经多次会商、反复细化,完善了工作方案及相关政策文件;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议对建制村合并工作方案及配套政策进行了专题研究,对全县及各乡镇的合村目标任务进行了明确。可以说,县委、县政府对这项改革的决策是慎重的、考虑是细致的、目标是明确的、方案是成熟的、态度也是极其坚定的。刚才,***同志对全县建制村合并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同志宣布了相关工作纪律,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必须高度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推进建制村合并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推进建制村合并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客观需要,也是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

 公里”、推进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迫切要求,对于推动基层民主管理、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进建制村合并改革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根据我省实际,省委、省政府将推进合乡并村、优化和调整乡镇区划作为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重大改革举措来抓,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下达了明确工作任务;市委、市政府常委会迅速跟进落实,出台了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对各县、市、区下达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建制村合并任务。因此,进行建制村合并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没有任何借口可找,没有任何条件可提。今天参加会议的同志,都是这场改革的组织者、实施者,决不能成为旁观者,甚至阻碍者。我们一定要站在讲政治、讲全局、讲长远的高度,认认真真落实,扎扎实实推进,不折不扣完成。

  (二)推进建制村合并改革是城乡统筹的奠基工程。合理的行政区划也是一种生产力。我县现有建制村 1143 个,其中 1500 人以下的有 890 个、1000 人以下的有 521 个、500 人以下的有 74 个,数量多、规模小,管理效率较低,行政成本过高,公共服务滞后,自身发展受限。通过合理调整建制村数量,适度扩大建制村规模,促进布局由“量多面散”向“优化集中”转变,有利于各乡镇在较大区域范围

 内合理配置各种要素资源,加快打造中心村和特色村,促进集聚集约发展,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对此,我们一定要清醒地看到,建制村合并改革不是简单的村与村之间的撤与并、分与合,而是农村经济结构的一次重大调整,是推动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重大战略之举。

  。

 (三)推进建制村合并改革是优化基层治理的重要途径。合理的建制村规模能够使布局更加合理、发展更加科学、运行更加高效、服务更加优质,更有利于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优化农村公共服务,满足群众的公共需求。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减少建制村的数量,减掉的是多余负重、换来的是轻装上阵,减掉的是瓶颈制约、拓展的是发展空间,减掉的是制度藩篱、提高的是治理能力,必将极大地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和脱贫攻坚进程,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让全县农民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不落伍、不掉队。总之,我们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目标要求上来,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上来,努力实现建制村合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必须紧扣目标任务,切实抓好建制村合并各项工作的落实

  为高效推进这次并村改革,县委、县政府按照优化结构、合理布局、规模适度、有利发展的原则,从历史沿革、风俗习惯、自然条件、区域发展等因素出发,制定了《xx 县建制村合并工作方案》,对建制村合并数量、时间进度、工作步骤、工作要求等作了具体规定,

 按乡镇人口、面积、现有建制村数量的加权平均法,对各乡镇科学分配了建制村合并任务。全县上下务必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按时间节点和工作步骤抓好落实。

  (一)决心要坚定不移,调整合并任务必 须不折不扣完成。从数量上来讲,这次我县建制村调整合并的力度比较大,全县需撤并不少于 463 个建制村,完成后全县建制村总数控制在 680 个以下,减幅为 40.51%,平均每个村预期人口规模控制在 1500-2500 人。从时限上来讲,县委、县政府决定建制村合并工作时间比省市要求稍微提前,在 2016 年 6 月 20 日以前完成,到 2017 年上半年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委会。调整合并的数量和时限,这是两个硬指标,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谁也不能讲价钱、打折扣,什么叫改革攻坚、什么叫“割肉”、什么叫涉险滩、啃硬骨头,这次建制村合并改革就是。这么大的调整,不可能没有困难、没有阻力,尤其是调整任务重的乡镇。但千难万难,改革攻坚就应该一往无前,否则就会一步迟疑、步步被动。大家一定要以坚定不移的决心、破釜沉舟的勇气、雷厉风行的作风,全面完成建制村合并改革任务。

  (二)步骤要环环紧扣,重点工作必须积极稳妥落实。这次建制村合并改革,涉及的内容很多,大家一定要按照工作方案的部署,把握好时间节点、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确保整个工作环环紧扣、有序推进、圆满完成。

 一是要抓紧制定好实施方案。各乡镇要根据自身承担的工作任务,按照因地制宜、有利发展、方便群众等原则,尽快拿出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用以指导本乡镇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各乡

 镇要在按时限要求尽早将方案报到县里,尽量把工作做在前。

 二是要扎实做好资产清理和债务处理。对建制村的资金、资产、资源清理和债权债务处理工作,相关部门要提前介入、全程跟踪,妥善处置好村级集体资产债权债务,全部登记造册,明晰关系,严禁集体资产流失和闲置浪费。

 三是要认真做好公共服务设施的撤并与建设。坚持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原则,合理规划布局好学校、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该保留的保留、该整合的整合、该建设的建设,通过区划调整促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四是要全面落实好财政奖补政策。县里专门研究制定了财政奖补政策,对超额完成任务的乡镇和在并村考核中获得前三名的乡镇给予重奖。县委、县政府的态度十分明确,总的原则就是不让改革者流汗又流血、要让先行者得名又得利。

  (三)引导要入脑入心,社会大局必须保持和谐稳定。建制村合并改革涉及人员多,政策性强,直接关系一些干部群众的切身利益,有的群众对过去的村有感情,撤并了可能办事不方便,有可能出现不稳定因素;有的村干部可能还面临去留转退,难免会引起思想波动。在并村改革期间,能不能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是对各乡镇、各部门尤其是各乡镇党委、政府的严峻考验。要加大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有效形式,把并村的意义讲深讲透,把情况和政策讲清讲明,把利害关系讲细讲全,把纪律要求讲严讲实,以此来教育引导村干部、村民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自觉服从大局、服从组织决定,不以任何借口影响和干扰改革;要组织干部进村入户、一对一、面对面宣传,帮助群众打消思想顾虑。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要切

 实履行维护稳定“第一责任”,对改革期间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提前介入、及时处理,绝不允许因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群众上访和不稳定问题。严禁镇村干部参与和散布不利于并村改革的言论,凡违反组织原则的,坚决给予组织处理。总之,要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改革氛围,确保改革的平稳推进和社会大局稳定。

  三、必须强化责任担当,切实确保建制村合并工作积极有序推进

  这次建制村合并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能否按期完成改革任务,关键在领导干部,关键看责任担当。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把这次改革作为一次检验领导干部党性作风的“试金石”,作为一次检验领导干部改革发展能力水平的竞技台,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决心和勇气确保按期顺利完成并村改革任务。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各单位要把建制村合并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县里已经成立了建制村合并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海强同志任组长。各乡镇作为改革实施落实主体,要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按照“确保稳定、顺利交接、平稳过渡、促进发展”的要求,全力抓好并村的组织实施,切实履行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方案把关、舆论引导、防控风险、把握动态等职责,认真做好各项具体工作,主动承担改革落实主体责任。村支两

 委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当好并村改革的主力军。刚才海强同志已经讲了,在此我要再一次强调,并村工作将作为乡镇主要负责人交流、提拔的重要依据,对并村工作未按规定时间验收合格或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的,乡镇主职领导不纳入今年的换届考察人选。

  。

 (二)加强协调联动,形成改革合力。县并村领导小组要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构建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各相关部门要一切服从大局、一切服务大局,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原有的工作思路、原有的方式方法,特别是与建制村合并紧密相关的改革办、民政、组织、财政、经管等部门,一定要加强协同配合,破除改革中的“中梗阻”“肠梗阻”,打通最后一公里、最后一步路,真正形成改革合力。

  (三)严明改革纪律,严肃违纪查处。建制村合并改革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任务,必须以党纪政纪做保证,县里为此制订了各项纪律:一是政治纪律,严禁干扰建制村合并工作,对各类扰乱改革工作的谣言和行为要严肃查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二是组织纪律,严禁擅离职守、失职渎职;三是财经纪律,加强资金管理,严防国有集体资产流失,严禁借机突击花钱、转移财物,严查侵占、挥霍国家和集体资产等违法违规行为;四是廉政纪律,遵守廉政准则,严禁以权谋私。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讲政治、讲规矩、讲纪律,不不利于改革的话不要讲,不利于改革的事不要做。对违反纪律,阻碍改革的,要坚决查处、严肃追责。

 (四)加强业务指导,强化督查考核。县并村领导小组要对建制村合并工作的全过程加强业务指导,要成立由各乡镇挂点的县级领导任组长的并村工作指导组,包干指导挂点乡镇开展并村工作。县委、县政府将把建制村合并工作纳入今年绩效考核内容,县委改革办和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加强对并村工作的督查力度,重点督查方案是否按要求制定出台、社会风险防控是否到位、工作任务是否按要求完成,对不作为、缓作为等行为依法依规依纪进行问责,切实保障各项工作按期按质推进到位。

  同志们,建制村合并工作是一项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性重大改革。全县上下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服从大局、坚定信心、周密部署、真抓实干,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这项改革,为创新乡村治理体制、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加快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同志们:

 这次全县基层党...

推荐访问:泥水 同名 平衡
上一篇:主治医师,(肿瘤学)-肿瘤放射治疗学(A型题,2)
下一篇:油藏试验水平井开发建设工程环评报告公示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