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来源:软件设计师 发布时间:2020-09-02 点击:

一、观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盐、屹、昂、顿”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堤、阔”等15个字;正确理解、读写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4.学习课文按顺序、抓特点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会边读边想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学习课文按顺序、抓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中的词语;懂得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

【教学方法】 想象法、阅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3.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1:“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苏轼)“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范仲淹)“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毛泽东)这些优美的句子都是咏赞钱塘秋潮的。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有关钱塘大潮的其他名句吗? 2.出示课件2:潮汐是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潮水一般出现在日出和日落时,由于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增大,海水受到引力影响,然后出现涨潮。

师:想不想去看更多的更精彩的大潮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第1课。

(板书课题:1 观潮)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借助名句,让学生知道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颂,也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出示课件3,提出读书要求: (1)自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不懂的要查词典。

(3)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先指名学生认读,再齐读。

(2)理解词语。

①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②齐头并进: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

③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地面裂缝。后形容巨大的声响。也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故。

(3)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设计意图: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去开展教师指导,能及时发现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有重点地进行指导,能更有效地巩固学生对字词的掌握。

三、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看看第2~5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说说第1自然段与下文是什么关系。

(时间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总分关系。) 2.小组讨论分段,并概括段意,相机出示课件4: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潮来前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潮头过后江面的景象。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根据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可以使学生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掌握课文的整体脉络。

四、合作交流,反馈检查。

出示课件5: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设计意图:
搜集资料,可以使学生对钱塘江大潮有更深的了解。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大潮到来时雄伟、奇特、壮观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并能与他人交流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 2.文章哪句话概括了全文的内容?(第一句,即第1自然段。) 3.出示课件6:读第一部分,“天下奇观”的“观”与“观潮”的“观”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观”是指钱塘江大潮的景象,第二个“观”是看的意思。) 4.你能用“观潮”和“天下奇观”说一句话吗? (因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所以许多人来观潮。) 二、分段感悟,体会情感。

出示课件7: 1.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呢?请读第二部分。

(1)用“  ”画出描写江面上景象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观潮人心情的句子。  (2)读相关的句子,分别用一个词概括此时江面的特点及人们的心情。(平静 急切) (3)再读第二部分,看图想象画面,体会江面的特点及人们此时的心情。

2.学习第三部分。

出示课件8,放“潮来时”的录像。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心情如何? 读第三部分,画出描写“潮声、潮形”的句子。

(1)知潮声。

①朗读描写潮声的句子。

②出示课件9: a.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b.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

c.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③读句子,你知道了什么?(潮的声音巨大,如同山崩地裂。)理解“山崩地裂”一词,你感受到了什么?(大潮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气势。)人们的心情怎样?(由“人声鼎沸”的欢喜,到“又沸腾起来”的情绪高涨,最后是对“如同山崩地裂”的惊叹。) ④再读描写潮声的句子,体会声音的巨大及人们的惊喜。

(2)知潮形。

①朗读描写大潮样子的句子,出示课件10: a.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b.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c.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d.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②四人小组讨论,体会大潮的特点(猛、近、快、高),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再次出示课件8,看录像,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

④读出大潮的壮观及自己对大潮的喜爱之情。

(3)知其序。

出示课件1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潮声和潮形的?(由远及近)找出能说明空间转换的词语。

(4)训练学生说潮声、潮形,边说边谈感受。

①老师带领全班同学按板书内容说潮声、潮形。

②让学生加上表示空间转换的词语互相说说。

③请同学有条理地说。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④请同学边说潮来时的景象边谈感受。

3.学习第四部分。

(1)轻声读第四部分。

思考:潮头过后江面上的景象是什么样的?你又体会到了什么?(从“潮头奔腾西去”“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中可以感受到潮头汹涌,余威犹在;从“霎时”一词可以体会到大潮的变化之快;从“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可以体会到大潮的汹涌。) (2)读出自己的体会。

三、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出示课件12: 1.回应开头疑问,总结板书。(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呢?) 2.作者为什么能将这“天下奇观”如此精彩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本文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抓住大潮到来时的声音、样子,以及观潮人的心情来写。) 3.回扣题目,强化写法。

  现在请你再来体会题目“观潮”中“观”的意思。(不仅要仔细看,还要认真听,用心想,多种感官一同活动起来,才能是真正的“观”。) 【板书设计】 2 《走月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鹅、卵”等生字,会写“牵、鹅”等字。

2.正确读写“柔和、香味、灰白色”等词语,摘抄写描写月光下美丽的景象的句子。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背诵第4自然段。

4.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5.体会反复的写法对表情达意的强调作用。培养善于积累生活中写作材料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鹅、卵”等生字,会写“牵、鹅”等字。

2.正确读写“柔和、香味、灰白色”等词语,摘抄写描写月光下美丽的景象的句子。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背诵第4自然段。

4.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5.体会反复的写法对表情达意的强调作用。培养善于积累生活中写作材料的习惯。

【教学难点】 。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观察图片:多么美好的夜晚! 你会在美好的月色下干些什么呢?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来感受一下她独特的体验吧。

2.助读资料[来源:学科网ZXXK] (1)走近作者:吴然:云南人,现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和散文诗创作。

主要作品:《歌溪》、《一碗水》、《走月亮》、《小鸟在歌唱》等。

(2)走月亮:也指中秋时吴地的一种风俗。吴地有走月亮、走三桥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认识“鹅、卵”等生字,会写“牵、鹅”等字。

(重点) 2. 正确读写“柔和、香味、灰白色”等词语,摘抄写描写月光下美丽的景象的句子。(重点) 3. 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理解词语。[来源:Z+xx+k.Com] 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来源:学科网ZXXK] 示例:本文描述了“我”和阿妈在秋天的夜晚走月亮的情形。

7.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淘:勹旁的撇要短、横短折竖要长,缶字要紧凑、下框要扁、中间竖是一笔。

卵:前两笔撇和竖提分两笔写,第四笔竖撇与上撇不相连,左右中间各有一点。

填:土字要窄小,真字上边的十字要扁小、下边框内是三横、框下一横要长。

跃:足字要窄,夭字上边是平撇不是一横、下横要长,撇捺舒展。

萄:上扁下高,里面缶字下横要长、下边框要扁、中间一竖上边不出头。

稻:右上边四笔要紧凑,下边与白字不同、首笔是短撇、上边两笔中间分开。

8.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四、当堂检测 第二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重点)
2. 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重点)[来源:学|科|网Z|X|X|K] 3. 体会反复的写法对表情达意的强调作用。培养善于积累生活中写作材料的习惯。(重点)
4. 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难点)
二、激趣导入 听歌曲: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体会? 本文描述了“我”和阿妈在秋天的夜晚走月亮的情形。

三、品读释疑 1.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来源:学。科。网] 点苍山、村头、大道和小路、小溪和水塘、溪岸和拱桥、果园和菜地。

2.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开篇点题,写出月亮升起的时间地点。

3.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1)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选取了明月、点苍山、大青树、乡间的路等自然景物,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了一副山村月夜图。写出了着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了月色的美好,为我们创设了一个静谧、美好、祥和的境界。

(2)仿写: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也照亮了可爱的小水塘__,照亮了__飘香的果园__。

4.秋天月夜有着怎样的美景? 月光明亮而柔和,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来源:学科网ZXXK] 5.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洒满月光的小路”写出了环境的优美。[来源:Z_xx_k.Com] (2)“走着,走着”把我和阿妈的快乐幸福之情表现出来。

6.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1)朗读指导:两个“流着”要读出甜美、欢快、幸福的情绪。

(2)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鹅卵石间的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倒映着圆圆的月亮,月亮随着微波轻轻摇晃的情景。

7.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

我和阿妈走在这样柔和的月光下,伴着虫鸣、鸟飞以及果园飘来的果香,多甜美、多幸福呀! 8.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油菜,种蚕豆。我在豆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豆,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来源:Z#xx#k.Com] 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了想象到从春天到秋天我和阿妈在地里劳动、玩耍的美景。这些细腻,形象生动的描写,让人在脑海中呈现的不仅仅是一路美丽的景致,而更多的是真真切切的情,相融相沫的爱。

9.阿妈牵着我的手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课文中还有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同学交流。(课后第2题)
参考答案:圆圆的月亮正得意的放出柔和的光芒。几朵灰色的薄薄的云萦绕在柔和的月光下,奔腾了一天的小溪还不知疲倦的在流淌,晚风一吹,波光粼粼的小溪像一块洁白的长玉,像一条缀满宝石的绸带。阿妈那圆圆的脸庞上,挂着慈祥温和的笑容,温暖的拿手牵着我静静的往前走。

10.想一想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在文中找一找。

第三自然段: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 第四自然段: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

第六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

第八自然段:“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儿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11.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来源:学科网] “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句,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细细咀嚼这种情致,意趣,虽是秋夜,却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

12.读读课文第六个自然段,说说我的所见、所想。你还记的月下的某个情景吗,仿照着写一些。(课后小练笔)
圆圆的月亮放出柔和的月光。几朵灰色的薄薄的云萦绕在柔和的月光下,奔腾了一天的小河平息了。月儿倒映在河面上,晚风一吹,波光粼粼的像一块洁白的长玉,像一条缀满宝石的绸带。妈妈那圆圆的脸庞上,挂着慈祥温和的笑容,静静的看着我在月光下玩耍。

四、结构主旨 1.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本文描写了在秋天的夜晚,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和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3.写作方法:课文的留白处等待精彩 (1)文章的留白是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它能够激活读者的思维,引起读者的想象,从而建立起读者与作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如: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此处的省略号包含了更多的溪边的美好回忆,此时绽开联想和想象,就会丰富我们的“回忆”。

(2)举例:
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
你在地里种蚕豆,而我用铲子堆城堡;
你在果园里施肥,而我,则躺在树杈上嚼着花瓣。

(3)练一练:文章第2自然段“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想象此处的省略号还包含着什么? 示例: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路边的白桦树,照亮了起夜上厕所的老爷爷,照亮了猪圈里睡熟的老母猪。

4.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领我们走过小溪、村道、果园、田埂,走过很多很多地方,欣赏了月光下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亲情。这种表达方法叫做:借景抒情。

5.主题延伸 同学们,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提示:过年过节、生日、爸爸妈妈带你出去玩…… 五、课堂拓展[来源:Zxxk.Com] 推荐阅读:《月光启蒙》《背影》(节选)
六、当堂检测 3.*现代诗二首 【教学内容】 教科书教科书P8~9内容。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

2.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通过分析诗文的意蕴,培养学生严谨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思索、反思历史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语,深入分析诗歌的意蕴。

【教学难点】 分析诗歌意象。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用一幅画导入,引起学生思索——夕阳西下,斜阳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

归纳学生发言,引出所讲题目《秋晚的江上》

二、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注意语速、语气、语调。)
2.学生齐诵读。

第一遍,读准字音;
第二遍,感受诗歌内涵。

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归鸟、夕阳、芦苇。)
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 (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
三、了解作者 刘大白,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曾东渡日本,南下印尼,接受先进思想。先后在省立诸暨中学、浙江第一师范、上海复旦大学执教数十余年。1919年他应经亨颐之聘在浙一师与陈望道、夏丏尊、李次九一起改革国语教育,被称为“四大金刚”。后任教育部秘书、常务次长,中央政治会议秘书等职。二十年代,他曾莅校考察并讲学。代表作品:《旧梦》《卖布谣》等。

四、赏析诗歌 1.鸟儿要干什么?是怎样的状态?(鸟儿归巢,倦了。)
2.“驮”字突出了什么? (突出鸟倦的程度;
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
3.“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夸张。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4.“妆”“红颜”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拟人。“妆”“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一丝情趣、一丝生气。)
5.体会诗文的意蕴,找出情景相融的词句。(倦鸟、驮着、翻翅、掉落、妆成。)
6.从景色中感受到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无比欣悦。)
【板书设计】 秋晚的江上 鸟儿 驮着斜阳 唯美的意境 鸟儿翻翅 夕阳掉落 芦苇 妆成 红颜 真挚的感情 第2课时 一、视频导入 (教师播放牛在草地吃草、走路的视频。)同学们,谁能说说视频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啊?(一头牛在草地上吃草,尾巴还一甩一甩的。)我们的诗人徐志摩看见这样的画面还特意写了一首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徐志摩的《花牛歌》。

二、了解作者 徐志摩,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

三、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

2.学生齐诵读。

第一遍,读准字音;
第二遍,感受诗歌内涵。

①这首诗写了哪些事物?(花牛、草地、剪秋罗、白云、太阳、西山。)
②写了花牛的几种姿态?分别是什么?(四种,分别是坐、眠、走、做梦。)
四、分析诗歌 1.“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你觉得这是头怎样的花牛? (天真烂漫的花牛。)
2.“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白云把大半个天占为己有,遮住了一定的光,让花牛好好睡觉。)
3.“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你从这句话中能看出来花牛的心情怎么样?(快乐、高兴。)
4.“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最后一句说明了什么? (最后一句写得很美,表明了太阳已经从西边山峰落下了,花牛的一天过完了,现在正在做着美美的梦。)
五、课文小结 这篇短诗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图,以轻松简洁的笔触,写了花牛的一天,写出了一头快乐天真的花牛形象,整首诗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

【板书设计】 花牛歌 花牛、草地、剪秋罗、白云、太阳、西山 【教学反思】 这两首诗歌都是通过描写一些事物来抒发情感,比较简短且容易理解。学生在课堂上能达到基本的朗读要求,但对于情感的感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4 《繁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字词。

2.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
学习修辞手法。

4.从文中感悟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来源:学科网ZXXK] 【教学重点】[来源:学科网ZXXK] 1.认识本课的字词。[来源:学科网ZXXK] 2.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
学习修辞手法。

2.从文中感悟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来源:学科网] 谈话引入:你看星空时有何感想呢? 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如何?今天我们来看看作家巴金遥望星空后是怎样的感受。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字词。

2.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
学习修辞手法。

4.从文中感悟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来源:Zxxk.Com]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理解词语。[来源:学#科#网Z#X#X#K] 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

7.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按时间顺序。

“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

四、品读释疑 1.作者几次看星星?每次的感受是什么?[来源:学科网] 三次 (1)第一次: 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家总给人以温馨的,表达了作者对家的依恋之情。

(2)第二次: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表达了与星之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

(3)第三次 ①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这句话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有一种朦胧的美、梦幻的美。

②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幻觉的角度写出了海上柔美、静谧和奇妙,营造出童话般的意境,给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③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来源:学,科,网] a.这样写,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命笔含情,追求意境,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得其情,产生无穷的遐想。

b.写出了海上望星的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的感受,以及与星的知心之情。

④练习:完成表格。

[来源:学§科§网] 2.为什么三次看星空情况和感受会不同? 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3.写一写:
看着满天的繁星,“我”获得了怎样的乐趣?根据句式练习说话。

看着满天的繁星,我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五、结构主旨 1.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表达了“我”对繁星和大自然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写作方法:虚实结合的写法 (1)虚实结合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指的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这种手法,能使文章更生动、形象,更有韵味。

课文描写的对象,一是眼前的景物,二是由眼前的景物产生的联想和想象。例如第3段,共10句,前三句主要写海上每晚观看繁星的夜景,为后面写作者的感受张本。从第4句开始,主要写“我”在舱面上仰望星空产生的种种奇妙的感受:星空越来越低,星星越来越近,它们正对“我”友好地眨眼,同“我”小声地说话,于是,我回到童年,成为一个小孩子,睡在母亲的怀里,微笑着,沉睡着……从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举例: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朵,很美;
看看那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的好梦…… (3)练一练:
我们就用刚学到的作家写事物的方法进行一次练笔活动,大家以“看大海(月亮、太阳、蓝天……)为题写一段话。[来源:学,科,网] 示例:深夜,黑色的天空伴随着明亮的小星星,不停地眨着顽皮的笑脸,好像想睡但又睡不着似的。而大海则仰望着一闪一闪的星星们,轻轻地哼唱着“摇篮曲”,渐渐地那几颗小星星终于合上了眼。而大海自己仿佛也进入了梦乡。正在行驶的小舟慢慢地飘着,不敢惊动这宁静的夜。

4.课堂小结 人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其实,就在我们身边都有很多美的景,美的人,美的事和美的心灵等等。只要我们学着用巴金的眼光去认真观察大胆想象一定会有收获。

5.主题延伸 在作者的笔下,繁星点点,胜似仙境,美妙无比。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为文章既有对星空真实的描绘,也有作者自己丰富的联想,这种写法就叫作虚实结合。模仿课文的写法,按照句式也写一段这样的话。

渐渐地__我离它越来越近了__,我仿佛看见__那奔腾的小溪__,我仿佛听见__那瀑布的声音,我觉得__我已经身临其境了_。

六、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我的家在月亮上》、《山村的早晨》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顺序说话、说完整话的能力。

2.说的方面,主要是训练学生能把自己做手工的过程大致情况说清楚。说的时候,态度自然大方,普通话准确、流利,有一定的感情,达到训练和别人交流的目的。[来源:Z§xx§k.Com] 3.听的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并能对自己想了解的情况,大胆地向说话的人提出问题。

4.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教学重难点】[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 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课时安排】[来源:学科网ZXXK]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观察图片:世界如此美好、人类肆意破坏。

我们的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感触。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举行一次“我们与环境”的讨论会,说一说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二、明确交际要求[来源:Zxxk.Com] 读教材11页,说说这次口语交际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本次口语交际要求学生认识到:现在由于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而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却遭到了人为极大的破坏,我们人类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危机,从而弄明白什么是环境保护,为什么要进行环境保护,如何进行环境保护,然后以“怎样保护环境”为话题,展开想象,说一说。通过这次“口语交际”训练,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有关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环境,树立起保护环境使命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号召人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三、交际方法 1.说一说。

情境一:你和同学吃饭时,他随手拿了几双一次性木筷,多的就扔在旁边,请你劝劝他。

情境二:学校门口的餐馆老板一直未停止使用一次性木筷,你打算怎样去劝阻他? 示例:有些木筷并不卫生,因为每一双一次性筷子的制作加工都要经过树木的砍伐、切断、冲坯等十几道工序,而且为了让筷子看起来洁白干净,成型的筷子还要经过硫磺熏,熏不白的就用双氧水和硫酸钠再次浸泡漂白,然后用滑石粉抛光。

2.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来源:Zxxk.Com] 3.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如果堵车时间长,我们可以提醒爸爸妈妈将汽车熄灭。这样可以减少尾气排放,也可以节省燃料。[来源:Zxxk.Com] 最后离开教室的同学要注意关灯,大家一起努力,做到不开“无人灯”。

(一)必须做到 ①不要到处乱丢垃圾,要把它们丢进果皮箱里,如果附近没有果皮箱,也不要乱扔,你可以在身边带一个小垃圾袋,用它来盛放垃圾,再一起丢进果皮箱。

②如果你所在的地区或学校已进行了垃圾分类,你要积极参与对垃圾进行分类。[来源:学。科。网Z。X。X。K] ③不要浪费,你应拒绝过度包装的商品,双面使用纸张,并且买你必需的东西,因为在你买不必要的商品时,不仅浪费了钱,还浪费了资源。最重要的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米、一分钱。

④积极使用可再利用物品。如:你应把你读过的课本或健康的书籍送给穷苦的孩子们;
把自己完好的衣服送给弟弟或妹妹穿。

⑤如果你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发生,你应提醒他(她),说服他(她)不要再这样做。

⑥爱护野生动植物。不要吃野生的动物或植物,并提醒他人也不要这样做。

保护环境小建议:
1.小组根据生活中常见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写出保护环境的小建议;

2.讨论:选出十项保护环境简单易行的做法;

3.分小组汇报十条小建议,师生共同评议;

4.以小组为单位印成“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课下张贴在学校或社区的布告栏里。[来源:学科网] 四、教师总结 做环保小卫士,共同捍卫我们的家园。[来源:学科网ZXXK]

推荐访问:仰泳教学教案 字词教学教案 四年级岭南版美术下册教学教案 游泳蛙泳教学教案 小钟琴教学教案 烹饪中级教学教案 篮球初级教学教案 轻声教学教案 短跑技术教学教案 蛙泳的教学教案
上一篇:在区政协特聘专家聘书颁发仪式上致辞
下一篇:2019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