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实施《义务教育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来源:计算机等级 发布时间:2020-10-27 点击:

 XX 县实施《义务教育法》工作情况 的调研报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改善民生之首,义务教育又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为进一步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XX 省义务教育条例》的贯彻落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部署安排,近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慧明带领调研组,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长山中心学校、李渡中心学校、西山学校等部分学校,对我县义务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成效

 (一)基本情况 XX 县,位于 XX 省中部、XX 湖南岸,是省会南昌的东大门,县域面积 X 平方公里,人口 X 万,辖 X 个乡镇。全县现有公办中小学校 X 所(完中 X 所、高中 X 所、初中 X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X 所、完小 X 所、非完小 X 所、特教

 学校 X 所),民办学校 X 所,公民办幼儿园 XX 所。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 X 人,中小学在校学生 X 万人(小学生 X 万人、初中生 X 万人、高中生 X 人)。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 100%,小学巩固率 100%,初中巩固率 X%

 (二)主要成效

  近年来,XX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不断加强资金保障、完善优化师资队伍、强化规范科学管理、加大关爱留守儿童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建章立制绘好“ 路线图”。

 。

 一是强化了组织领导。结合 XX 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工作,成立了学校建设项目攻坚指挥部,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任总负责、总指挥,从各单位抽调精干力量,在指挥部集中统一办公,一站式服务,采取“即时办结、特事特办”等超常规手段,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

 二是强化了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了《XX 县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工作专项规划》、《XX 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支撑。特别是根据对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的调查,对照千人指标,在全市率先制定了《XX 县教育网点专项规划》,从根本上避免了“大校额”

 现象再次发生。

 三是强化了协调调度。坚持定期研究教育工作,XX 年以来共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及书记、县长办公会30 余次,研究解决教育用地、资金筹集、薄弱学校改造等问题。特别是 XX 年 11 月以来,建立了书记或县长定期调度机制,每周三、周六到指挥部督导工作、解决问题。县分管领导常驻指挥部,及时协调调度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将校建项目列为专项督查内容,倒逼工作高效落实。

 2. 加大投入织牢“ 保障网”。

 。

 一是加大了经费投入。将义务教育经费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按照“三个增长”的要求,依法建立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增长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做到了逐步增长,预算内义务教育学校年生均公用费达到了省定标准。

 二是加快了学校建设。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消除大班额现象,组织实施了基础教育提升工程。全县新增学校建设用地 X 余亩,其中县城新增 X 亩。实施校建工程项目X 个,其中县城新建、改扩建学校 X 所,预计投入资金 X 亿元,其中校建项目投入资金 X 亿元,土地市值 X 亿元,化解

 历史遗留问题投入资金 XX 亿元。所有校建项目建成后,学校网点布局将进一步优化,学位有效供给将进一步增加。仅县城学校将增加校舍面积约 X 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 X万平方米,新增学位 X 万余个。

 三是加强了设施配套。XX-XX 年,投入 X 余万元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其中装备图书 X 万册、计算机 X 台、班班通XX 套和 XX 余万元的音体美等教学仪器设备。投资 XX 万元,推进智慧校园工程暨城域网建设项目,全网打通省市两级教育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建设智慧教育指挥运营中心,为全县教育提供日常动态监管及应急指挥保障。

 3. 优化师资奏响“ 激进曲”。

 。

 一是建立了正向激励机制。为让农村地区教师留得住、教得好,以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促进生源的稳定,缓解县城学校大班额压力,我县自 XX 年开始实行了边远地区教师交通补贴。XX 年至今,共投入资金 X 万元,新建年轻教师单身公寓和教师周转房 X 余套、X 平方米,解决 X 余农村教师住宿问题。

 二是建立了教师交流机制。落实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落实了农村学校中小学教师支教、走教、顶岗制度,优化乡镇学校之间的师资配置。采取整合乡镇教师资源的办法,做

 大增量,盘活存量,实行资源优化配置。

 三是建立了教师补充机制。近几年,我县加大了教师公开招聘力度,每年新招聘教师约 X 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XX 年我县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教师“温暖工程”,将符合条件在外地任教的 XX 籍教师调入我县,近三年共有 X 名教师通过教师“温暖工程”调回了本县,既解决了夫妻分居、赡养父母等实际困难,又充实了我县师资力量。

 4. 规范管理打好“ 特色牌”。

 。

 一是规范了办学行为。规范了教学行为,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减轻课业负担、严格禁止义务教育阶段举办重点班、严格禁止违规补课,对各类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规范了招生行为,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实行阳光招生,从源头上严格控制班额。

 二是保障了校园安全。实行学校安全“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围绕“平安校园”创建,构建了一张健全的安全网络,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安全制度,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

 三是突出了德育教育。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活动,弘扬了传统文化,提高了文明素质,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是推进了素质教育。大力实施“体育艺术 2+1”工程,XX 年我县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阳光体育运动蓬勃开展,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得到了有效保障,全县共有 5 所学校被授予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5 所学校被授予省级体育运动传统学校,CC 学校被评为民办学校一类达标学校,我县连续 5 年荣获全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十强县称号。

 5. 精准关爱构筑“ 防护墙”。

 。

 一是给留守儿童“细心陪伴”。县财政连续两年安排关爱留守儿童专项资金,各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动态档案和留守儿童之家,利用“四点半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对留守儿童进行亲情关爱、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和家校联系。

 二是给困难学生“专项资助”。在严格落实上级各项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广泛动员企业、社会团体通过建立奖学金和社会救助等方式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健全多渠道筹资助学体系。目前,我县已经建立了李渡中学教育基金会、XX 一中洪达教育基金会等多家教育慈善组织经常性地开展捐资助学。

 三是给残疾儿童“平等权利”。建立了以特教学校接收入

 学为主体,以义务教育学校随班就读为辅助,同时组织教师开展送教上门、走教服务,实现残疾儿童教育全覆盖的三类残疾儿童入学体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 96.3%。

  四是给随迁子女“最大保障”。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落实“两纳入”、“两为主”的就读原则,制定了保障随迁子女入学制度,根据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人数和学校学额情况,采取就近入学与安置入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利。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不断加大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的工作力度,也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在 XX 年底接受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中顺利通过,但是义务教育的发展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不断增长的需求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主要有:

 1.县城学校仍然存在大班额现象。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城区学龄人口急剧增长,县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源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特别是受历史、土地、编制等因素局限,大班额现象一时难于彻底化解。

 2.教育资金有较大缺口。我县属“吃财政饭”,加之近年来教育新改扩建项目的大体量投入,使我县财政出现紧张状况。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的基础教育提升工程,我

 县校建项目均采取 PPP 模式由南昌市政公用集团融资代建。

 3.音体美等专业教师配备不足。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短缺,全县教师的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还不够均衡,农村偏远学校的教师年龄普遍偏大,音体美等学科教师总量仍显不足。

 4.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元化需求不断增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愿望强烈,而我县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还不够,难于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三、意见建议

 践行教育公平是长期历史使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重道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看来,义务教育均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硬件设施的均衡;二是经费投入的均衡;三是师资队伍的均衡。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要在这三个方面下硬功夫。

 1. 继续加大硬件建设,为教育发展提供设施保障。

 一是落实党政主体责任,夯实教育发展顶层设计和基础

 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深刻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把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到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以问题为导向,确保工作效果,避免出现计划落空、反弹还原等问题。

 二是抓好学校基础建设,重点做好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的校园建设工作。当前要把抬底部补短板作为首要目标,采取加快城区学校建设步伐、严格划片招生政策、加大乡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力度、增加农村学校生源吸引力等措施,化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高度重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建设,补齐农村教育发展的短板,推进校园文化、校容校貌、师资建设等系列工程,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实现教育公平。

 三是全面优化学校布局,促进群体间教育均衡发展。科学制定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工作,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增强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力度,充分保障他们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

 2. 继续加大经费投入,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相关部门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走向,学习和研究中央、省、市相关文件及精神,深入研究专项资金申报及管理相关政策,通过强化省、市对接,认真

 组织申报各类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

 二是切实加大财政教育投入。为保障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需求,切实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坚持义务教育的法定增长,确保教育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合理安排使用财政教育经费,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完善乡镇配套教育资金。各乡镇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规范财政管理,配套教育专项资金,优化支出结构,助推乡村教育发展。

 3. 继续加大师资建设,为教育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严控师资质量,建立规范的教师引入机制。科学制定教师编制、聘用管理、梯队建设等办法,使其标准多元化、弹性化,在特岗计划、职称评聘等方面继续向农村、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以解决教师总体数量不足、师生比不达标等问题。

 二是打通制度壁垒,建立科学的教师流动机制。通过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城镇学校的优秀教师到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学校进行交流,带动薄弱学校共同发展。拓展流动渠道,扩大教师流动范围,包括中学与小学间的流动,城市学校间的流动,农村学校间的流动,城市与农村学校间的流动等,实现流动的多元化、多样化。委派教师由师资相对富余的学

 校流向师资相对匮乏的学校,缓解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匮乏的状况。

  三是增强发展动力,建构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各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尤其要加强乡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评选、宣传与激励,使这部分教师起到示范带领作用,从而在广大教师队伍中营造争当优秀教师的良好氛围,使薄弱学校的教师队伍焕发工作热情与生命活力。让“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师以从教为荣,民以助教为乐”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

推荐访问:工作情况 调研报告 义务教育法
上一篇:泗县实施方案
下一篇:XX区民办教育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