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本育心为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探讨

来源:计算机等级 发布时间:2020-10-26 点击:

 德育之本育心为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探讨

 高等学校重视并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其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范畴,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二者融合中要做到教育内容和目标上的有机结合,教育策略和方法手段上的有机结合,教育队伍上的有机结合以及重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思想政教育,学生特点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着重于社会对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方面的要求,重视教会学生认识社会、认识国家,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等,而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一些基本和一般的人格内容,如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展个性心理。社会适应、应付挫折、情绪调适及人际交往等。心理健康教育本身是完善人格、发展人格的重要手段,它所实施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弥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组织者和设计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和知心朋友。思想教育过程不仅是以学生掌握道德知识、训练行为习惯为基础的过程,更是一个注重学生潜能开发、认知能力培养及健康人格发展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心理条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合理扩展和延伸。

 2.拓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运用说服、榜样、评价、锻炼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对象处于被动地位,内心想法容易被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地位由主导、权威者变成协助都和治疗者,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人格缺陷。这种角色的转换,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一方面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有利于双方都敞开心扉,显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意,形成平等融洽的人际关系,这种融洽的人际关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渗透”学生的内心世界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把握学生的思想实质并对症下药和因势利导提供了可能;别一方面有助于改变学生的态度,由于双方情感一致或基本一致,学生对教育者的观点看法听得进,记得牢,从而容易改变自己的原来态度和行为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处理思想问题的过程中自觉以心理活动规律为依据,运用心理技术和方法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

 3.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因素是学生受教育时的心理状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只有彻底解决基本的心理问题和障碍之后,才能形成崇高的思想道德。从思想意识的形成及发展过程来看,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政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健康心理这一基本之上的,只有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作到有的放矢。在接受教育时,如果学生的某些思想或是心理因素

 存在偏差,就可能对道德意义和道德要求的理解产生阻碍,从成才教育的目的要求、措施手段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消极态度和消极行为。我们如果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因素,仅靠制度去规范管理他们,甚至采取过硬的态度,强制性地要他们选择某一价值取向,这样的教育很难达到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特别强调是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信认,并且严守保密的原则,以平等、朋友式的身份与学生建立关系,这就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我肯定意识,增强了自信心,增强了对他人的信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和运用现代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理解和帮助学生,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学生必将把这些感受辐射到日常生活中去,有利于他与别人的交往,包括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交往,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4.是教育对象的特点要求 大学生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不单纯是政治问题、思想问题和道德问题,相当多的是与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问题、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青年大学生由于主客观、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心理波动很大,很容易出现自卑、孤僻、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障碍、心理危机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让思想政治教育者们举步维艰,而这些恰恰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长所在,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以自身的优势填补这方面的不足。在工作方法上,有些思想问题的解决也可以借用“润物细无声”式的心理疏导。而且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少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引起的,很容易走向自负

 或自卑的极端,而融合心理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帮助其正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客观分析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引导学生坦然正视自我、悦纳自我,促其心智健康,人格健全。反之,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能够推动大学生去了解自己,认识社会,辨别是非善恶,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形成高尚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积极实践,勇于面对各种挑战,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5.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要求 在社会转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的经济生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经济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大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冲突和困惑,如环境适合不良反应,人际关系障碍,性意识困惑,工作、学习的挫折,双向选择就业的难题等等,都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观念、内容、方法手段、管理体制、组织机构、队伍建设等诸方而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新时代。适应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弥补了忽视人的心理认识活动而单纯通过灌输说教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传统教育观念,有助于从大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的全过程施加作用引导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为接受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帮助大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从而使大学生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社会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

 营造整体教育环境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方法与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对心理疾病的防治,更重要的是对正常人的心理健康,个性发展、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起积极的作用。心理素质教育能否实施取决于学校各级领导与教师能否对心理素质教育有正确的认识,能否树立“心育”观念,把心理素质教育置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在具体做法上要做到:

 1.教育内容和目标上的有机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但是作为学生,他们遇到的问题不仅有思想方面、品德方面、行为习惯及法律观念方面的问题而且还伴有心理方面的问题,而且大学生所碰到的各种现实矛盾与问题,许多是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相混杂,仅靠单一的教育方式难以奏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遵循大学思想认识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从心理的角度入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提高解决实际阅题的能力。这既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顺利成长,何时也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并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推荐访问:德育 之本 为先
上一篇:华中农业大学考研复试技巧(社会工作篇)
下一篇:标准委托合同范本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