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关爱教育管理留守儿童初探】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措施

来源:普通话 发布时间:2020-03-16 点击:

  为了孩子的微笑  为了家长的放心

 ——拖船中心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初探

 留守儿童是当今中国特定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2006年暑假,随着网点布局的调整,拖船镇率先实现了小学高年级向中心校集中,拖船中心小学校园面积由原来的10亩扩大到近50亩,校舍面积由原来的1000多平方米增加到14000多平方米,在校学生也由原来的500多人增加到1700余人。增加的1000千余人中,村小集中上来的有900人左右,其中住校生600多人。

 这一举措,对于优化教育资源,使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享受公正、规范的义务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也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生活全托、收费低廉、教学规范、条件相对良好的学习场所,解除了留守儿童家长的后顾之忧。

 但是,十到十一、二岁的小学生集中住校,且大部分都是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这不但严重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而且对于学校的管理来说,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这些留守儿童,大都寄养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它亲友处。由于小小年级便被迫长期与父母分离,很容易出现学业失优、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感情失落等问题。这些留守儿童,也是远在异地他乡为生活打拼的家长们心中最大的牵挂。所以留守儿童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家庭问题,更是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我校禀着让学生安心,让广大家长放心的宗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对小学生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给予了特别的关爱,对其管理进行了一番有益的探索。并将其作为一个重点课题,由校长亲自挂帅,把课题研究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组织精干力量,重点攻关、专题研究。

 一、以无微不至的关爱,使学生安心。

 我镇小学生留守儿童比例占52.5%,其中拖船中心小学1700多小学生中,留守儿童占全校学生的45.96%,而住宿生中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62.5%。我们分析认为:走读生中虽然也有部分留守儿童,但大都家在集镇周边,天天回家,家中一般都有监护人,这700多名住宿生中的留守儿童是需要关注的重点。我校努力优先解决其生活困难,努力采取措施,使其安心住校,乐于住校,以校为家,从而真正解除广大留守儿童家长的牵挂。

 首先,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将住宿生单独编班,便于教学和管理。

 搭建亲情平台。设置“亲情对话室”和“视频对话室”。为各班发放电话卡。64台学生电脑全部上网,每节信息课前五到十分钟允许学生自由上网,留守儿童“亲情之家”也配置了5台上网电脑,向留守儿童免费开放,方便他们与家长联系。

 设立班级小银行,实行生活费班主任代管。留守学生在校生病,班主任教师垫资定点送治。聘请生活老师照顾男女学生的饮食起居,安排值周教师随学生陪住。

 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机制。规范家访制度,开设家长学校,规范家长会程序,提高家长会的实效。

 另外,根据小学生实际,努力完善各类生活设施和教学设施。学校新建了学生公寓、食堂、浴室和学生专用的洗衣场所等,购买了锅炉,保证学生全天开水供应,尽力方便学生生活。修建了两百米环形跑道、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室外乒乓球台、

 体操场等运动场所;完善了各功能室,配齐了音、体、美等器材,充实了图书室,完善了阅览室。建立了留守儿童亲情之家。相对完善的校园物质文化使教师教有其所,学生学有其所,乐有其所。

 学校还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尽力优化校园环境,努力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墙一角,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为学生的发展服务。①、营造外墙文化--警醒人,②、营造走廊文化--启迪人,③营造教室文化--熏陶人,④、营造板块文化--塑造人,⑤、营造“小景”文化--陶冶人

 力求让每个角落都渗透文化教育的内涵。

 二、以心贴心的交流,让学生开心。

 针对留守儿童远离父母、亲情缺失、部分学生内心郁闷、性情孤僻等现状,学校也对症下药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

 首先,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建立了“心灵加油站”,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疏导。选派有爱心、善诱导、亲和力强的教师兼任心理咨询老师,利用课外活动与“留守儿童”谈心交流,有困难和心理话,留守儿童可用书信、面谈或电话等形式,向心理老师诉说,老师详细记载,逐一答复,并进行事后追踪调查,建立信息反馈档案,促使留守儿童树立起稳定、健康、奋发向上的正常心态。

 其次,开展结对活动,实行 “代理家长”制度。1、对于情况特殊的留守儿童,学校安排了党员教师与其结对,当代理家长,关注其思想动态,并常将他们带到家中,让他们享受和自己孩子一样的快乐,感受和自己孩子一样的幸福。2、学校行政领导结对蹲班。安排了十个行政人员各抓一个住宿班的留守儿童管理,强化领导。3、开展学生间手牵手结对,有选择性地安排学校周边品学兼优、家庭条件良好的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结对,让他们学习上互帮、生活上互助、心灵上互通、亲情上互动。

 努力创造条件,让留守儿童充分体会到“家”的温暖。

 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舒心。

 首先,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晚自习采取3+2模式,即每周五个晚上,一个晚上观影、一个晚上阅读课外书籍、一个晚上开展一班一品的特色兴趣活动、两个晚上辅导功课。早课也灵活机动,早读与户外活动相结合。彰显了学校的教学特色。

 其次,强化“第二课堂”的管理。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促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大力推广传统体育项目。开设了13个兴趣小组,活动抓得实,实行了“三定”,开展认真,学生参与面广,留守儿童都参加了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一年一度的素质教育成果展示精彩纷呈。

 创设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校园文化活动:多彩的红领巾广播站活动。每周一个晚上的观影活动。给后进生表现机会的重塑自信心活动。特色班活动。学生自主管理活动。重大节日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等等。这些活动,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愉悦了心情,增添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乐趣,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也丰富了留守儿童的校园文化生活。

 并尽力完善学校文体设施,使学生乐有其所。

 四、以严格规范的管理,使家长放心。

 学校实行了封闭管理,中午和傍晚值周教师和值日学生干部协助门卫守门,走读生凭证出入。住宿的留守儿童出校门必须经家长同意,班主任签字。熄灯铃响后,生活老师封闭公寓门,确保学生安全。

 其次,实现上课由科任教师负责、小课间由班主任负责、早、中、晚大课间由值周教师负责、熄灯后由生活教师负责、值周行政全权负总责的二十四小时监管不脱岗责任制。同时,安排学生干部轮流值周,师生双线检查管理,双线通报考评,有效地规范学校日常工作。确保留守儿童安全

 再次,注重养成教育,规范学生行为。小学留守儿童集中住校,自理能力差,安全责任大,加上又全是原村小的学生,家长长年不在身边,家庭教育缺失,行为习惯亟需矫正。为此,每学年开学初,都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安全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周活动,通过专项教育、主题班会、红领巾广播站、值周板报、课间操训语、流动红旗等多种形式,培养其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增强其安全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开学后3周内都要有意识地开展课间操比赛和唱国歌比赛,规范课间操和升旗活动。平时也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同时,完善安全设施。加高加固围墙,围墙上安装红外线报警装置。在全校48个重要场所安装了校园监控摄像头,做到了人防、物防、技防的结合。并注重经常开展安全教育、安全演练。

 几年来,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进行了一番有益的探索。家长普遍反映,学生自理能力增强,行为习惯得到改善,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学校关于留守儿童研究的课题在省厅顺利结题,被评为了优秀课题,并荣获2010年**市义务教育阶段唯一的社会科学成果奖,还在全省“希望之星”教师培训班上作了经验介绍。

 并先后被江西卫视、《现代教育报》、《**日报》和**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学校还被评为江西省首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基地学校,被推荐为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国家级试点学校。

 2008年,**市教育局专门组织全市中小学在我校召开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现场会。2013年6月,江西省关工委、妇联、教育厅等7个部门联合在我校举办了庆“六一”暨关爱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经验交流会。2014年12月,省教育厅德育办、省教育出版社又联合在我校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双百工程”系列活动。并数十次接待市内外兄弟学校的参观交流,均得到了高度好评。

 通过实践,我们也深切地体会到, 对于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若是疏于管理、放任自流,极有可能成为问题少年,成为社会的负担。若是因势利导,教管得当,则能从小锻炼其独立自主的能力,促使其早日成熟,早日成才。同时也能使广大留守儿童的家长安心地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多做贡献。

 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是一个牵涉面广、意义重大,值得认真探讨和倾注心血的复杂的动态工程,它需要教师、父母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学校是主阵地,教师是关键。我们将禀着对每个孩子负责,对全社会负责的态度,一如既往地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送给这些需要特别关爱的孩子,让他们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

  

 3

  

推荐访问:留守 初探 教育管理
上一篇:机械工厂危险源识别 哪些危险源是属于机械危险
下一篇:争做新时代努力奔跑的追梦人:努力奔跑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