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xx吨兽用合成肽疫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用范文

来源:税务师 发布时间:2021-01-28 点击:

 年产 x xx 吨兽用合成肽疫苗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泓域咨询/ /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报告说明

 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养殖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根据农业部《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 年)》,近年来我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不断提高,2014 年,我国生猪年出栏 500 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为 41.8%,比“十一五”末提高了 7.3 个百分点,并计划2020 年提高至 52%。随着国内养殖业规模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口蹄疫疫苗市场将有利于保持快速发展。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36306.73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29643.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1.65%;建设期利息 433.6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19%;流动资金 6229.8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7.16%。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 669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55318.02 万元,净利润 6828.91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6.79%,财务净现值 4852.81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5.80 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率先、特色”的发展理念。机遇千载难逢,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全市上下精诚团结、拼搏实干、开拓创新、奋力进取,就一定能够把握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全面提档进位、率先绿色崛起。

 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第三章

 市场需求分析

 第四章

 产品规划方案

 第五章

 项目选址分析

 第六章

 建筑工程可行性分析

 第七章

 原辅材料分析

 第八章

 工艺技术分析

 第九章

 环境保护方案

 第十章

 劳动安全生产

 第十一章

 节能方案说明

 第十二章

 组织架构分析

 第十三章

 进度规划方案

 第十四章

 投资方案

 第十五章

 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六章

 招投标方案

 第十七章

 项目风险分析

 第十八章

 总结

 第十九章

 附表

 第一章

 项目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

 项目名称:年产 xx 吨兽用合成肽疫苗项目

 项目单位:xxx 集团有限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 xx(待定),占地面积约 119.77 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三、可行性研究范围及分工

 报告是以该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和国家有关法令、政策、规程等以及该项目相关内外部条件、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针对项目的特点、任务与要求,对该项目建设工程的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建设内容及规模、市场需求、建设内外部条件、项目工程方案及环境保护、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项目风险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测算和论证,以确定该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效益的合理性。

 四、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

 1、承办单位关于编制本项目报告的委托;

 2、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法规、规划;

 3、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规定;

 4、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政策;

 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五、建设背景、规模

 (一)项目背景

 2012 年 5 月由国务院新发布的《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 年)》,强调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16 种优先防治的国内动物疫病达到规划设定的考核标准,生猪、家禽、牛、羊发病率分别下降到 5%、6%、4%、3%以下,动物发病率、死亡率和公共卫生风险显著降低。这将为口蹄疫疫苗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持续保障。

 口蹄疫疫苗企业多采用合作研发模式开发新兽药产品,一方面可发挥各合作企业、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新兽药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采取合作研发可降低企业新兽药研发的风险。合作研发模式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主要是承担前期的基础性研究,例如流行病学和致病机理研究、菌毒株分离鉴定等;企业则主要是承担中后期的产业化应用研究、生产工艺改进和临床试

 验等。合作研发模式加快了研究成果产业化的进程,提高了成果产业化的速度和效率。

 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率先、特色”的发展理念。机遇千载难逢,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全市上下精诚团结、拼搏实干、开拓创新、奋力进取,就一定能够把握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全面提档进位、率先绿色崛起。

 (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79846.59 ㎡(折合约 119.77 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 87032.78 ㎡。其中:生产工程 53525.16 ㎡,仓储工程 9573.61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 5918.23 ㎡,公共工程18015.79 ㎡。

 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兽用合成肽疫苗 00000 吨/年。

 六、项目建设进度

 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 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 12 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七、建设投资估算

 (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36306.73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29643.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1.65%;建设期利息 433.6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19%;流动资金 6229.8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7.16%。

 (二)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 29643.24 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建设费用 26025.58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904.45 万元,预备费 713.21 万元。

 八、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财务效益分析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 669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55318.02 万元,税金及附加 2476.77 万元,净利润6828.91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6.79%,财务净现值 4852.81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5.80 年。

 (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指标 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79846.59

 约 119.77 亩

 1.1

 总建筑面积

 ㎡

 87032.78

 容积率 1.09

 1.2

 基底面积

 ㎡

 47907.95

 建筑系数 60.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235.41

  1.4

 基底面积

 ㎡

 47907.95

  2

 总投资

 万元

 36306.73

  2.1

 建设投资

 万元

 29643.24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26025.58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2904.45

  2.1.3

 预备费

 万元

 713.21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433.65

  2.3

 流动资金

  6229.84

  3

 资金筹措

 万元

 36306.73

  3.1

 自筹资金

 万元

 18606.73

  3.2

 银行贷款

 万元

 17700.00

  4

 营业收入

 万元

 669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55318.02

 ""

 6

 利润总额

 万元

 9105.21

 ""

 7

 净利润

 万元

 6828.91

 ""

 8

 所得税

 万元

 2276.30

 ""

 9

 增值税

 万元

 2336.94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2476.77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7090.01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18027.06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14835.94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5.80

 含建设期 12 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6.79%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4852.81

 所得税后

  九、主要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的项目,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客观,项目的投产将改善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一、行业背景分析

 (一)口蹄疫疫病概况

 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简称 FMD)俗名“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sevirus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和可快速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疫病。侵染对象是猪、牛、羊等主要畜种及其他家养和野生偶蹄动物,易感动物多达 70 余种。发病动物的主要症状为口、鼻、蹄和母畜乳头等无毛部位发生水疱。

 口蹄疫因其传染性强、危害严重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在15 个 A 类动物疫病名单之首,我国政府也将口蹄疫列为 14 个一类动物传染病的第一位。一旦发生口蹄疫,不但影响畜牧业生产,同时也会影响畜产品的国际贸易。我国早于 1983 年就成立了全国防治牲畜口蹄疫指挥部,对该病实行强制免疫。口蹄疫有多重传播方式和感染途径,不但可通过与病畜接触传播,还可通过含毒空气传播,气象条件合适时,病毒可向下风方向传播几十千米甚至上百千米的距离。

 不同血清型的亚型和分离株间抗原变异很大,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同型内各亚型间交叉免疫力不同,导致口蹄疫病毒病原变异性极强。此外,口蹄疫病毒的感染性和致病力特别强。

 (二)疫苗接种是控制口蹄疫最有效的方法

 口蹄疫危害严重,但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口蹄疫或口蹄疫疫苗研究机构,在控制、消灭和防止口蹄疫传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对口蹄疫实施强制免疫,要求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 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要达到 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

 (三)口蹄疫疫苗发展历程

 口蹄疫疫苗至今已有 90 多年的发展历史,期间疫苗类型、细胞培养体系、病毒抗原制备方法等均进行了全面升级,口蹄疫疫苗的类型经历了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和新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合成肽疫苗等)3 个阶段的发展。

 (1)弱毒疫苗

 弱毒疫苗,即用田间流行的口蹄疫致病性强的病毒通过动物、细胞传代或人工诱变获得致病性弱的病毒生产的疫苗。1927 年 Belin 首

 次开始弱毒疫苗实验,19 世纪 40 年代开始科学家采用异源非易感动物或细胞连续传代致弱的方法研制弱毒疫苗,并在前苏联等国家得以应用,被大规模生产和接种用于口蹄疫预防。

 弱毒疫苗具有价格低廉、成本低、免疫原性好、抗体持续较长等优点,但其易引起免疫动物长期带毒、排毒及病毒返祖等致命安全性问题。1964 年欧洲口蹄疫防治委员会决定停止使用弱毒苗,弱毒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目前我国及国际上已全面停止使用。

 (2)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即将细胞培养大量繁殖的口蹄疫活病毒使用甲醛、AEI、BEI 等灭活剂灭活后添加佐剂制成的疫苗,相对于弱毒疫苗因其安全有效而被广泛使用。口蹄疫灭活疫苗发展将近 60 年,在我国已使用近 30年,在生产工艺上不断升级,在病毒培养上先后经历了 Frenkel 培养法、转瓶培养法、悬浮培养法。由于 Frenkel 培养法要在牛舌上皮细胞培养病毒,故难以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我国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使用转瓶生产口蹄疫灭活疫苗,但由于转瓶培养生产方式属劳动密集型,容易散毒,生产的疫苗副反应较大,农业部规定自 2012 年 2 月 1 日起停止转瓶培养生产方式。悬浮培养是目前主流的细胞培养工艺技术,可快速制备病毒,规模可从数升逐级

 放大到数吨,与传统工艺相比,可大幅度提升疫苗生产效率。在培养活的口蹄疫病毒方面,与转瓶培养比较,悬浮培养虽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同样也存在灭活疫苗的一些缺点,主要表现为强毒种毒存在生物安全隐患,杂蛋白引起不良反应,免疫持续期较短,抗原随温度和时间变化降解导致保护力下降等。由于传统灭活疫苗存在上述问题,行业内企业不断尝试开发更安全、高效、多价、经济口蹄疫新型疫苗。

 (3)新型疫苗

 口蹄疫新型疫苗研究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初,包括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其中基因工程疫苗又包括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可饲疫苗、类病毒颗粒疫苗等。目前除了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已被大规模产业化外,其它口蹄疫新型疫苗受技术或生产成本限制,仍处在研究开发阶段。

 ①合成肽疫苗

 合成肽疫苗,也称为表位疫苗,是依据天然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一级结构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包含抗原决定簇的多肽,用人工方法按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合成保护性短肽,或与载体连接后加佐剂所制成的疫苗。

 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研究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Francis 用口蹄疫病毒 O1 型结构域蛋白 VP1141-160 区域合成肽与载体蛋白 KLH 偶联,激起豚鼠免疫反应。之后行业内不断对抗原进行精准设计,以寻求更强效、长久的免疫保护。合成肽疫苗因其特殊的生产工艺,保证了疫苗经大量的临床应用具有安全性高、抗体水平高、保护力强、免疫持续期长、易于鉴别诊断等优点,在多方面弥补了灭活疫苗的缺点。合成肽疫苗开发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提升免疫保护力和增强保护广谱性。

 ②其他新型疫苗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实验室开展了口蹄疫其他新型疫苗的研究,基因工程疫苗主要处于研究、开发阶段。新型疫苗凭借安全、高效、经济、多价等特点极具竞争力,将成为疫苗领域未来发展方向。

 5、合成肽疫苗开发过程及应用前景

 合成肽疫苗是一种综合利用了免疫学、病毒学、分子生物学、有机化学等多种技术的设计型疫苗,仅含免疫决定簇组份的多肽,即用人工方法,以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模板,合成保护性多肽,与载体连接后加佐剂所制成的疫苗,利用人或动物体内天然免疫系统的保护机制,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双重保护,达到疾病预防及治疗的目的。

 目前除了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已被大规模产业化外,其它预防用合成肽疫苗受技术或生产成本限制,仍处在研究开发阶段。合成肽疫苗具有安全、稳定、精准等特点,是最为理想的安全新型疫苗,也是目前研制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新型疫苗的主要方向之一,应用前景广阔。

 合成肽疫苗开发过程具体如下:

 (1)确定疫苗设计的目标蛋白和结构:致病微生物通常包含成千上万种蛋白,但并不是任意一个蛋白都能成为合成肽疫苗设计的目标蛋白。合成肽疫苗的设计需基于大量文献和数据库调研,对致病微生物进行深入研究,如致病机制分析、基因序列解码、基因功能分析、蛋白质 3D 结构分析等,以确切掌握致病微生物蛋白的功能及特性,选择对免疫起关键作用的蛋白或者结构即抗原决定簇作为疫苗设计的目标蛋白。

 (2)确定目标表位:表位是抗原能被免疫系统识别的化学结构(氨基酸序列),决定抗原的特异性。一个蛋白质通常具有数百个氨基酸序列,这其中大多数氨基酸序列并不是抗原表位,此外许多抗原表位并不处在蛋白质的关键功能区,因此并不适于选作疫苗抗原。合成肽疫苗综合运用分子模拟预测、生物信息学计算及血清筛选等多项

 技术,进行严密的计算和科学试验验证,以辨别和选择目的蛋白关键的表位序列(B 细胞表位)。

 (3)Th 表位技术增强免疫反应并克服遗传多样性限制:免疫反应是一套高效但非常保守的防御机制,其只能通过特定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相互配合才能被激活。根据免疫学理论,B 细胞被激活产生抗体必须要 B 细胞表位和 T 细胞表位(Th)共同刺激,单独的 B 细胞表位不足以激活 B 细胞,也就不足以用作疫苗抗原。合成肽疫苗针对特定 B细胞表位,设计、筛选和匹配高效 Th 表位多肽,大幅度增强免疫刺激力,提升免疫响应率,克服遗传多样性限制。

 (4)免疫复合物修饰:致病微生物通常发生高频率基因突变,不断逃避免疫攻击,持续致病。简单构造的多肽疫苗常常不能覆盖这些高频率基因突变和应对新产生的病原。合成肽疫苗运用组合库技术,通过生物信息学广泛比对,针对不同亚型流行病原的基因序列,设计出由多种多肽抗原构成的组合库,以广谱覆盖,提升保护范围。

 (5)配方优化和动物模型试验:获得一个成功的疫苗抗原,通常需要测试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候选疫苗抗原,耗时较长。合成肽疫苗在体外和模型动物体内反复测试所设计的疫苗抗原多肽,严格试验疫苗

 的免疫原性、对疾病保护效果以及安全性,并根据结果不断优化配方,直到获得合格疫苗抗原。

 二、产业发展分析

 1、《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对未通过兽药 GMP 检查验收的兽药生产企业进行查封,责令其停止一切生产活动,注销全部产品批准文号,吊销生产许可证。自 2006年 7 月 1 日起,各地不得经营、使用未取得兽药 GMP 证书企业或车间生产的兽药产品。新兽药企业必须获得兽药 GMP 合格证后才可办理《兽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

 2、《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为兽药经营企业提供了科学的质量管理思想体系,促使兽药经营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组织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3、《兽药管理条例》

 为了鼓励研制新兽药,依法保护研制者的合法权益,规定临床试验完成后,新兽药研制者可向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提交该新兽药的样品和有关资料进行新兽药注册申请。新兽药监测期自新兽药批准生产之日起计算;监测期内的新兽药,每个品种,包括同一品种的不同规格,只能由新兽药注册企业生产,但最多不超过 3 家(必要时,

 按注册排序确定);新兽药注册单位中无相应生产条件的,可以转让 1家其他企业生产。

 4、《兽药管理条例》

 从事兽药生产的企业必须取得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生产许可证应当载明生产范围、生产地点、有效期和法定代表人姓名、住址等事项。兽药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 5 年。兽药企业凭兽药生产许可证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5、《兽药管理条例》

 兽药生产企业生产兽药,应当取得农业部核发的产品批准文号,产品批准文号的有效期为 5 年。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是农业部根据兽药国家标准、生产工艺技术和生产条件批准特定兽药生产企业生产特定兽药产品时核发的兽药批准证明文件。

 6、《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

 农业部负责制定兽药 GMP 及其检查验收评定标准,负责全国兽药GMP 检查验收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具体工作由农业部兽药 GMP 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承担。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兽药 GMP 检查验收申报资料的受理和审查、组织现场检查验收、省级兽药 GMP 检查员培训和管理及企业兽药 GMP 日常监管工作。

 7、《新兽药研制管理办法》

 农业部总负责全国兽药研发管理工作,负责审批使用一类病原微生物(含国内尚未发现的新病原微生物)新兽药的研制和生物制品新兽药的临床试验。各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其他新兽药临床试验审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新兽药研制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8、《兽药管理条例》

 经营兽药的企业必须具备与所经营的兽药相适应的技术人员、营业场所、仓储设备及质量管理机构等条件,并须获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兽药经营许可证》;经营兽用生物制品的,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获得颁发的《兽药经营许可证》。

 9、《兽药生产企业飞行检查管理办法》

 农业部可以对兽药生产企业启动飞行检查,对其生产场所、设施设备、物料、文件资料等进行不预先告知的现场检查。

 10、《关于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疫苗生产工艺审查和检查的通知》

 为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疫苗质量监管,确保疫苗质量稳定,针对加强产品批准文号申报工艺审查、开展疫苗生产工艺报告、严格按照生产工艺组织生产、加强疫苗质量日常监督检查等作出规定。

 11、《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生产企业设置规划》

 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生产企业除符合《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条件外,同时其生产车间、检验用动物房、污物(水)处理设施以及防护措施应达到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水平,2020 年 11 月30 日前未达到本规划规定的条件,撤销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12、《2019 年畜牧兽医工作要点》

 打好非洲猪瘟防控攻坚战,加快构建从养殖到屠宰全链条兽医卫生

 风险控制闭环,加快补齐产业链中生物安全薄弱环节,着力提升动物

 疫病防控能力。

 13、《2019 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

 就强制免疫疫病的免疫病种、免疫要求、免疫动物种类和区域、疫苗种类、经费支持等进行了规划。

 14、《2018 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

 就强制免疫疫病的免疫病种、免疫要求、免疫动物种类和区域、疫苗种类、经费支持等进行了规划。

 15、《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政策实施指导意见》

 就强制免疫补助、强制扑杀补助、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补助三项内容做出了规定。

 16、《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管理办法》

 对动物防疫支出的范围、资金分配和下达、资金使用和管理等做出了规定。

 17、《2017 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

 就强制免疫疫病的相关免疫方法、指导价格及经费支持等进行了规划。

 18、《国家口蹄疫防治计划(2016-2020 年)》

 为进一步做好我国口蹄疫防治工作,有效控制和消灭口蹄疫,提出了口蹄疫防疫目标、具体防疫指标、防治技术路线以及防治措施等。

 19、《关于调整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的通知》

 从 2017 年开始调整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调整国家强制免疫和扑杀病种,建立强制免疫和扑杀病种进入退出机制,优化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完善强制免疫扑杀补助政策。

 20、《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加快我国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推行标准化屠宰和质量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完善生猪产业扶持政策和价格形成价值。

 21、《2016 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

 农业部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生产质量标准。各地疫苗招标采购应以疫苗质量、售后服务和价格等综合指标为评判标准。

 “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我区推动转型发展契合发展大势。

 “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从宏观形势看,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复苏期,发展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产业面临重大变革,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要素成本不断提高,我区发展将不断面临新形势、新情况和新挑战。从自身来看,我区仍处于产业培育的“关键期”、社会稳定的“敏感期”和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有很多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经济总

 量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够优、重构支柱产业体系任重道远,资源瓶颈制约依然突出、创新要素基础薄弱、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突破,维护安全稳定压力较大,保障和改革民生任务较重。

 第三章

 市场需求分析

  一、行业基本情况

 1、针对重点疫病的多价疫苗、多联疫苗为未来发展方向

 多价疫苗、多联疫苗可减少免疫动物接种疫苗的次数,实现“一针多防”,减轻养殖户的负担,因此,兽用生物制品企业均加大了重点疫病多联多价疫苗的研发力度,针对重点疫病的多价疫苗、多联疫苗为未来发展方向。

 2、与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研发将更加紧密

 口蹄疫疫病作为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在 15 个 A 类动物疫病名单之首,同时也被我国政府列为 14 个一类动物传染病的第一位的疫病,国家对实验活动用菌(毒)种和样本实行集中保藏,企业研发口蹄疫疫苗必须通过合法途径从保藏机构取得疫苗种毒及毒株。兰研所是目前国家指定的唯一口蹄疫参考实验室,负责口蹄疫流行病学鉴定、病毒采集、病毒分离、鉴定以及毒株的保藏等工作。

 口蹄疫疫苗企业多采用合作研发模式开发新兽药产品,一方面可发挥各合作企业、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新兽药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采取合作研发可降低企业新兽药研发的风险。合作研发模式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主要是承担前

 期的基础性研究,例如流行病学和致病机理研究、菌毒株分离鉴定等;企业则主要是承担中后期的产业化应用研究、生产工艺改进和临床试验等。合作研发模式加快了研究成果产业化的进程,提高了成果产业化的速度和效率。

 未来随着口蹄疫疫苗创新研究的投入进一步加大,科研院所及高校企业联合发展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将更加紧密。

 3、新型疫苗为未来发展方向

 新型疫苗主要包括合成肽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包括类病毒颗粒疫苗、活载体疫苗、DNA 疫苗、亚单位疫苗等。口蹄疫新型疫苗研究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初,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近几年新型疫苗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新型疫苗凭借安全、高效、经济、多价等特点极具竞争力,将成为疫苗领域未来发展方向

 兽用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具有技术难度大、研发周期长等特点,且面临严格的行业监管,而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承担了技术成果转化的职责,公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于能否及时针对最新口蹄疫疫情变化情况,研发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品质疫苗产品。

 4、面临的机遇

 (1)我国养殖业的规模化水平逐渐提高

 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养殖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根据农业部《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 年)》,近年来我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不断提高,2014 年,我国生猪年出栏 500 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为 41.8%,比“十一五”末提高了 7.3 个百分点,并计划2020 年提高至 52%。随着国内养殖业规模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口蹄疫疫苗市场将有利于保持快速发展。

 (2)政府对动物疫病的重视程度提高

 国家对动物疫病高度重视,建立了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及 4 个分中心为主体的国家级动物疫病防控管理和技术支持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不仅强化了疫病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的强制性,还在制度上明确了具体实施细则,这将有利于提升未来兽用疫苗的市场规模。

 2012 年 5 月由国务院新发布的《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 年)》,强调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16 种优先防治的国内动物疫病达到规划设定的考核标准,生猪、家禽、牛、羊发病率分别下降到 5%、6%、4%、3%以下,动物发病率、死亡率和公共卫生风险显著降低。这将为口蹄疫疫苗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持续保障。

 (3)较高的政策准入壁垒

 根据农业部《兽药管理条例》规定,强制免疫所需兽用生物制品,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企业生产。因此,口蹄疫疫苗生产企业需进入农业部《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生产企业名录》,且需取得《兽药 GMP 证书》、《兽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后方可进行生产。根据农业部 2016 年《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生产企业设置规划》,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生产企业除符合《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条件外,同时其生产车间、检验用动物房、污物(水)处理设施以及防护措施应达到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水平,2020 年11 月 30 日前未达到本规划规定的条件,撤销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5、面临的挑战

 国家层面对重大疫病的控制非常严格,对于口蹄疫及禽流感等国家一类传染病的病原体的采集、分离、鉴定、保藏、使用严格限定其相关资质。目前,对于口蹄疫病毒的研究,指定由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进行,对于企业的研发及技术拓展而言,没有获得相应使用资质的前提下,是无法开发相应产品研发的。而国家政策审批环节程序相对繁杂,时间长久。而在新兽药审批时间受政策影响较大,不利于新

 产品快速投放市场解决市场实际需求,往往是流行病毒田间流行情况与疫苗使用情况出现不匹配而无法及时控制疫情的现象。

 二、市场分析

 (一)全球兽用生物制品市场概况

 2017 年,全球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 96 亿美元(不含中国数据),占全球兽药市场总销售额的 30%,与我国情况类似,2017 年我国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占我国兽药总销售额的 28.25%。2010-2017 年,全球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逐年增加,年复合增长率为 8.89%。

 全球动物疫病的频繁爆发、各国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公众对动物食品卫生安全要求提高、宠物市场的快速增长等,是促进全球兽用生物制品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目前,全球兽药行业已经逐渐集中于少数大型公司。

 (二)我国兽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与市场结构

 (1)猪用生物制品在兽用生物制品中市场规模最大

 按照使用动物分类,我国兽用生物制品可分为猪用生物制品、牛羊用生物制品、禽用生物制品和宠物用生物制品等。

 2017 年,我国 94 家兽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销售额)133.64 亿元。猪用生物制品在兽用生物制品中市场规模最大,销售规模为 52.64

 亿元,占生物制品总市场规模的 39.39%;禽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44.68 亿元,占生物制品总市场规模的 33.43%;牛羊用生物制品销售额 32.90 亿元,占生物制品总市场规模的 24.62%。

 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量超过全球养殖量的一半,居民猪肉消费占肉类消费量的 60%以上。猪用生物制品为兽用生物制品中市场规模最大的种类,主要包括猪口蹄疫疫苗、猪圆环疫苗、猪伪狂犬疫苗、猪瘟疫苗、猪蓝耳疫苗、猪细小病毒疫苗等。

 (2)口蹄疫疫苗在兽用生物制品中市场规模最大

 按照动物疫病种类,兽用生物制品包括口蹄疫疫苗、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伪狂犬疫苗、圆环疫苗、猪瘟疫苗、蓝耳疫苗、细小病毒疫苗等,其中口蹄疫疫苗是市场规模最大的疫苗种类,2017 年市场规模达 41 亿元,约占兽用生物制品的 31%,其他市场规模较大的疫苗如猪圆环疫苗市场规模 16 亿元、猪伪狂犬疫苗市场规模 9 亿元。

 (三)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集中度

 (1)兽用生物制品产业集中度情况

 2017 年,我国 94 家兽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销售额)133.64 亿元,前 10 名企业销售额为 75.18 亿元,占生物制品总销售额的 56.26%。

 (3)禽用及牛羊用生物制品产业集中度情况

 2017 年,我国禽用生物制品共有 192 种产品生产销售,前 10 名企业销售额为 29.88 亿元,占禽用生物制品总销售额的 66.88%;我国牛羊用生物制品共有 43 种产品生产销售,前 5 名企业销售额为 30.34 亿元,占牛羊用生物制品总销售额的 92.22%。

 近年来,我国兽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不断增加,随着我国养殖业的规模化水平逐渐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逐步加强以及政府对动物疫病的重视程度提高,我国兽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四)口蹄疫疫苗行业市场规模

 2013 年全球口蹄疫疫苗市场规模为 5.1 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市场份额约为 70%,据 TMR(TransparencyMarketResearch)预测 2014 年至 2020 年全球口蹄疫市场复合增长率为 8.8%,至 2020 年全球口蹄疫疫苗市场规模预计可达 9.5 亿美元。近年来,我国口蹄疫疫苗市场规模不断增加,2018 年市场规模 37.49 亿元。随着我国养殖业的规模化水平逐渐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逐步加强以及政府对动物疫病的重视程度提高,我国口蹄疫疫苗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第四章

 产品规划方案

  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一)项目场地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79846.59 ㎡(折合约 119.77 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 87032.78 ㎡。

 (二)产能规模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 xxx 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兽用合成肽疫苗 00000 吨,预计年营业收入 66900.00万元。

 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

 第五章

 项目选址分析

  一、项目选址原则

 1、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应符合当地工业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并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保护相一致。

 2、项目选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它特别需要保护的敏感性目标。

 3、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

 4、项目选址选择应提供足够的场地以满足工艺及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

 5、项目选址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水源、电力、运输等生产要素供应充裕,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障。

 6、项目选址应靠近交通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市场信息。

 7、地势平缓,便于排除雨水和生产、生活废水。

 8、应与居民区及环境污染敏感点有足够的防护距离。

 二、建设区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选址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区域核心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体系开放便捷,周边 10 分钟车程范围内,有高速公路 4 条、高速公路出入口 6 个,多条国道在区内通过,立体化交通网络通达。

 项目建设地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园区绿化率达 50%以上,空气和水质优于国家标准;项目建设地配套功能设施完备,基础功能设施达到“十通一平”,建有大型商务写字楼、会议中心、星级酒店等,能够提供会议、住宿、餐饮、医疗、休闲等服务。

 “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我区推动转型发展契合发展大势。

 “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从宏观形势看,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复苏期,发展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产业面临重大变革,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要素成本不断提高,我区发展将不断面临新形势、新情况和新挑战。从自身来看,我区仍处于产业培育的“关键期”、社会稳定的“敏感期”和转型发

 展的“攻坚期”,有很多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够优、重构支柱产业体系任重道远,资源瓶颈制约依然突出、创新要素基础薄弱、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突破,维护安全稳定压力较大,保障和改革民生任务较重。

 2019 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力建设“高质量产业之区、高品质宜居之城”,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2020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复杂多变,但中国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对标对表抓落实,沉心静气谋发展,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再上台阶。

 三、创新驱动发展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资源,激活创新主体,改善创新环境,让一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价值充分展现,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

 创新资源,激活创新主体,改善创新环境,让一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价值充分展现,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一)实施科技创新引领

 大力实施协同创新战略,积极鼓励企业与京津科研机构、院校开展对接活动,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增强自主创新和持续创新能力。瞄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计划,积极争取和培育实施新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大力提升重点骨干企业的高新技术含量,使之成为技术优势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的区域经济龙头企业;抓住有潜力的高新技术项目和高新技术产品,精心培育,大力扶持。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一批“众创空间”,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创业载体,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环境。着力实施“互联网+”战略,逐步推进互联网科技大市场发展,建立集技术交易、技术经纪、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知识产权于一体的线上线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成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农村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科技合作交流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和技术信息网络成果推广服务体系。

 (二)加快人才创新步伐

 制定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积极实施人才培养扶持工程,吸引各类人才到青县兴业创业,为高端优质人才的聚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技能型人才和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加强职业技能教育,不断提升技能型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加快人才引进平台体系建设。大力支持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实验室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与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组建产业针对性强、促进发展升级的技术联盟。

 (三)加大机制创新力度

 创新市场运作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制度体系,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创新股权激励机制,鼓励企业采取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等方式,对企业重要管理、科技人员实施股权激励。鼓励企业以科技成果作价方式入股其他企业。

 创新园区建设机制。推广“政府推动、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园区开发模式,建立市场化建设、专业化招商管理服务机制。

 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树立注重品行、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

 四、 “ 十三五 ” 发展目标

 建设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强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体经济不断壮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创新驱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区域协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产业强市成效显著,项目建设鳞次栉比,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现代农业和服务业迅猛发展、蒸蒸日上,市域综合经济实力和影响力迈上新台阶。

 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秀美生态城市。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大幅提升,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格局基本形成,城镇化率达到 60%以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具备条件的农村基本建成美丽乡村。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深入发展,主要污染物减排如期实现省下达目标任务,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五、产业发展方向

 (一)增强经济动力和活力

 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和出口的促进作用,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增强经济增长的均衡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

 (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把握产业发展新方向,落实《中国制造 2025》,以集群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为路径,加快发展以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以信息服务业为重点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以文化休闲旅游业为重点的新兴生活性服务业。

 (三)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区内具有优势的装备制造、材料工业、食品工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围绕生产技术、商业模式、供求趋势的变化,满足新需求,采用新技术、新模式,实现优化升级。

 (四)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加快推进创新发展,以企业为创新主体,逐步完善政策、人才和市场环境,形成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格局。

 三、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项目选址应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保证城乡公共安全和项目建设安全,满足项目科研、生产要求,社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互协调发展。

 第六章

 建筑工程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一)设计依据

 1、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拟建项目所在地区地震烈度为 7 度,本设计原料仓库一、罐区、流平剂车间、光亮剂车间、化学消光剂车间、固化剂车间抗震按 8 度设防,其他按 7度设防。

 2、根据拟建建构筑物用材料情况,所用材料当地都能解决。特殊建材(如:隔热、防水、耐腐蚀材料)也可根据需要就地采购。

 3、施工过程中需要的的运输、吊装机械等均可在当地解决,可以满足施工、设计要求。

 4、当地建筑标准和技术规范

 5、在设计中尽量优先选用当地地方标准图集和技术规定,以及省标、国标等,因地制宜、方便施工。

 (二)建筑设计的原则

 1、应遵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确保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美观实用。

 2、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积极结合当地的材料、构件供应和施工条件,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建筑风格力求统一协调。

 3、在平面布置、空间处理、构造措施、材料选用等方面,应根据工程特点满足防火、防爆、防腐蚀、防震、防噪音等要求。

 二、建设方案

 (一)混凝土要求

 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之规定,确定构筑物结构构件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一类,本工程上部主体结构采用 C30 混凝土,上部结构构造柱、圈梁、过梁、基础采用 C25 混凝土,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 C30 级,基础混凝土垫层为 C15 级,基础垫层混凝土为 C15 级。

 (二)钢筋及建筑构件选用标准要求

 1、本工程建筑用钢筋采用国家标准热轧钢筋:基础受力主筋均采用 HRB400,箍筋及其它次要构件为 HPB300。

 2、HPB300 级钢筋选用 E43 系列焊条,HRB400 级钢筋选用 E50 系列焊条。

 3、埋件钢板采用 Q235 钢、Q345 钢,吊钩用 HPB235。

 4、钢材连接所用焊条及方式按相应标准及规范要求。

 (三)隔墙、围护墙材料

 本工程框架结构的填充墙采用符合环境保护和节能要求的砌体材料(多孔砖),材料强度均应符合 GB50003 规范要求:多孔砖强度MU10.00,砂浆强度 M10.00-M7.50。

 (四)水泥及混凝土保护层

 1、水泥选用标准:水泥品种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根据建(构)筑物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合理选用添加剂。

 2、混凝土保护层:结构构件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规定执行。

 三、建筑工程建设指标

 本期项目建筑面积 87032.78 ㎡,其中:生产工程 53525.16 ㎡,仓储工程 9573.61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 5918.23 ㎡,公共工程 18015.79 ㎡。

  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单位:㎡、万元

 序号

 工程类别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投资金额

 备注

 1

 生产工程

 29463.39

 53525.16

 4981.80

  1.1

 1#生产车间

 8839.02

 16057.55

 1494.54

 1...

推荐访问:疫苗 年产 合成
上一篇: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0.花手帕3-湘美版
下一篇:2021年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点题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