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试重点 教育心理学人物归纳图

来源:税务师 发布时间:2020-03-28 点击: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以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联觉:由一种感觉引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就是联觉。 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失真的歪曲的知觉。 观察: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形式。 注意:是人的心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散又称分心,是指在注意的过程中,由于无关刺激的干扰或单调刺激持续作用引起的偏离注意对象的状态。 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保持就是信息的储存过程再认: 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能辨认出来,就叫再认。 回忆:回忆是根据一定条件,在头脑中呈现出过去经历的事物的过程。 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识 定势:过去的知识经验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 表象:是指事物不在眼前,人在头脑中出现该事物的形象。 想象:是指人根据头脑中已有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意志:是自觉的确定目的,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人格:人格是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特有的模式,是区别于他人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需要: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动力。 气质:是表现在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典型的 稳定的动力特征。 性格:性格是个体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对现实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创造力:就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生产出新颖 独特 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能力。 品德不良:是指经常违反道德标准,或犯有严重的道德过错。 教育的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对受教育者总的要求,即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规定,是培养人的质量标准与规格要求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确立教学目的的依据 1、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2、 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3、 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 4、 个体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 荀子 赫尔巴特 1、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2、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确定教育目的 3、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规则的公民

 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 孟子 夸美纽斯 卢梭 裴斯特洛齐 1、个体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2、要从个体发展需要确定教育目的 3、要从受教育者的自然本性出发 教育目的基本特征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本质要求) 2、要求全面发展(素质要求)

 徳 智 体 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3、具有独立个性 智育的任务: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 体育的任务: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育课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美育:美育也叫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美,社会生活美,大自然美的教育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让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鉴赏美,评价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是席勒在《美学书简》中首次提出,中国的美育由蔡元培先生(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提出,以美学代宗教 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教育+技术教育

  劳动教育:培养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1、遗传素质 反对遗传决定论(桑代克 霍尔) 2、环境 反对环境决定论(华生) 3、教育 反对教育万能论(洛克 白板说)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为什么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系统 全面 和深刻 3、学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专门负责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条件 1、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德规律 2、学校必须与家庭 社会相配合 3、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教育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要循序渐进)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要抓住关键期进行教育) 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儿童教育不能成人化)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 (要进行因材施教)

 5、个性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要取长补短 长善救失)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一、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人才培养规格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二、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制度 二、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能够培养政治人才 2、教育能促进政治民主 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教育的文化作用 1、传递保存功能 2、传播交流功能 3、选择提升功能 4、创造更新功能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组织的体系及其各项规定的总称。 广义的教育制度:国民教育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制度化教育的特点:1、学校化 2、制度化

 3、封闭化 4、标准化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学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分工和衔接)。

  建立学制的依据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3、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 4、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传统

  教师与学生

 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国民素质的使命。 传统教师的职业角色 1、传道者的角色 2、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3、示范者的角色 4、管理者的角色 5、父母的角色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 1、教学研究者角色 2、课程开发者角色 3、对话合作者角色 4、发展促进者角色(最核心) 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复杂性 1、教师劳动目的的全面性 2、教师劳动任务的多样性 3、学生的千差万别上 二、创造性 1、不同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2、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上 3、教师的教育机智,应对偶发事件 三、长期性 1、人才培养周期较长 2、教师的劳动价值具有滞后性 四、示范性 1、是由教育的本质特点决定的 2、是由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心理决定的 教师的职业素养 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如下的职业素养 一、具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 二、具有广博而精深的专业知识 三、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 四,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人格的构建 3、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 4、专业能力的提升 5、专业态度与动机的完善 6、专业自我的形成

 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又称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以及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和专业自我逐渐形成的过程。 现代学生观(核心理念:以人为本)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2)学生是有巨大发展潜能的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2、学生是独特的人,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学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有巨大的差异 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1)学生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存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责权主体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师生关系的作用: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存在,它是教育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人格的形成。 师生关系的内容 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业务关系) 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心理关系) 3、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伦理关系)

  民主(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最核心) 3、教学相长 4、心理相容

 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教师层面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加强自身修养 4、发扬教育民主 5、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人际沟通艺术 二、学生方面 1、正确认识自己 2、正确认识教师 三、环境方面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2、加强学风教育

 课程

 课程: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1、两者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2、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3、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与体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活动。 4、课程是教学资源,教学是课程的实施手段 5、课程是指学校教育目的与意图,教学是指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与手段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1、一定的社会发展水平 2、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4、课程理论 概括成 社会 儿童 学科三方面 确立课程目标的依据 1、学生发展的需求 2、社会发展的需求 3、学科知识及发展的需要 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计划的构成内容 1、课程设置(中心) 2、课程的开设顺序 3、课时分配 4、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 1、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2、立足于学校现有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 3、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和家长而不是专家 4、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 5、校本课程开发追求一个共同目标,学校教学哲学(办学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1、学生个性成长 2、教师专业发展 3、学校特色形成 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 1、课程选择 2、课程改编 3、课程整合 4、课程补充 5、课程拓展 6、课程新编(层次 创新最高) 课程研制模式 一、美国 泰勒 目标模式 (现代课程之父,课程评价之父,现代教育评价之父)

 围绕课程目标的确立以及实施,评价而进行课程开发的模式

 泰勒原理 1、确立目标2、选择经验3、组织经验4、评价结果 二、英国 斯腾豪格 过程模式

  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作为教育的广泛目标。

  1、课程开发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2、强调教育过程本身的价值

  3、主张按照学生需要,相对灵活的选择和组织内容 三、斯基 劳顿 情景模式 有效实施课程必须满足:认同与接纳(家长)

  知识与能力素养(教师)

  支持保障(学校) 现代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提倡发展性评价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1、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2、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基本涵义 1、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2、强调课程的生活化和综合化 3、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构建 4、引导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改变 5、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新课改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 3、密切课程内容和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强调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5、确立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发展性评价理念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注重选拔和甄别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新课改的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2、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教材的开发者 4、教师是自我反思者 5、教师是合作者 6、教师是终身学习者 学生观 1、学生是主体 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3、学生是独特的人 4、学生是完整的人 5、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师生观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4、心理相容 教材观 新课程应该将教材视为“跳板”而非圣经 1、教材是一种资源,而非束缚 2、不能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资源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教学应该注重过程甚于结果 3、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是学科 4、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评价观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和选拔功能 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3、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 4、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5、注重过程

 教学

 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活动。 教学的基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 1、教学的实质是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来认识世界,提高自我的过程。 2、教学过程要受一般知识论规律的制约 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间接性 主要以掌握简介经验为主

  2、引导性 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

  3、简捷性 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是互相依存 2、学生要以学习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为主要任务 3、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4、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偏向 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规律

  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或教师主导作用偏向 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而智力的发展又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条件 3、防止片面抓知识教学或只注重智力能力的发展

  四、知识教学与思想教学相统一规律 防止两种偏向:1、单纯传授知识,而忽略思想教育。2、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规律

  教学原则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三、直观性原则 1、实物直观 2、模象直观 3、语言直观 四、启发性原则(最早出现于论语)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五、巩固性原则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在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指导学生善于记忆的方法 六、循序渐进原则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由浅到深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3、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七、因材施教原则(全面照顾) 八、量力性原则(难度不要太大)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式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选择教学方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是指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包括讲述 讲解 讲演 讲读 优点: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知识 运用讲授法的要求 1、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2、讲授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分明 3、讲究语言艺术 4、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二、谈话法(苏格拉底法) 三、讨论法(在教师的引导下) 四、读书指导法 优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演示法 优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六、参观法(即理论联系实际) 七、练习法 优点:可以有效的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技巧 运用练习法的要求 1、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 2、指导正确的练习方法 3、合理安排练习步骤 4、科学掌握练习量 5、给予学生及时反馈 6、练习方式要多样化 八、实验法 优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九、实习作业法

  将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国内外知名的教学模式 1、发现教学(布鲁纳)

  注重过程 具体做法:教师提出课题,提供一定的材料

  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 2、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沙塔洛夫) 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直观性很强的图表 3、暗示教学(卢扎诺夫)

 在外语教学方面,被公认为创造了奇迹

 采取与传统教学完全相反的做法,上课如同游戏,表演

 4、范例教学(瓦.根舍因,克拉夫斯基) 1、基本性(体现学科基本) 2、基础性(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 3、范例性(针对教学活动而言) 5、非指导性教学(卡尔.罗杰斯)

 以学生为中心,不重视技术,只重视态度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也称班级授课制,由夸美纽斯首创) 基本特点:

 1、以固定的“班”为基本单位

  2、以“课”为单位

  3、以固定的“时间表”进行 优点:

  1、以严苛的制度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2、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3、有利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

 4、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5、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缺点:

  1、容易忽视个别差异

 2、容易导致理论与实际相脱离

 3、限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独立性的发挥

 4、不利于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组织的辅助形式:1、个别教学 2、分组教学 3、现场教学

  教学组织的特殊形式 复式教学: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合编在一个班级,采取直接教学和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方式在同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主要特点:动(直接教学)静(自动作业)搭配 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和发展 一、设计教学法(克伯屈) 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的目的和内容。 二、道尔顿制(伯克赫斯) 学生自学,教师答疑 三、特朗普制(灵活的课程表) 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 四、导生制(贝尓一兰喀斯特制) 这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 五、分层教学(分组教学、能力分组) 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

 外部分组:打破年龄编班的传统习惯,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或学习成绩编班进行教学 内部分组:在传统的年龄编排的班级中,再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来编组进行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 基本要素:1、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2、设立小组目标

  3、实施小组评价与奖励机制

  4、个人责任的明确

  5、均等的成功机会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一、备课(前提) 1、备教材 2、备学生(个体情况和整体情况) 3、备教法 4、书写教案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单元教学进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教案) 二、上课(中心环节) 单一课(大学里):只是为了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 1、新授课 2、复习课 3、练习课 4、考查课 5、实验课 综合课(运用最多,中小学)为了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教学任务的课 课的结构:

 1、组织教学(上课 下课 问好)

  2、复习检查

  3、讲授新课

  4、巩固新知识

  5、布置课外作业

  一堂好课的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方法适当 4、教学结构紧凑 5、学生积极性高 还要做到:讲究语言艺术,板书规范有序,态度从容自然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布置作业的要求: 1、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2、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 3、分量适宜,难度适宜 4、形式多样,要求明确 5、反馈清晰、及时 6、具有典型意义和启发作用,联系实际 四、课外辅导(必要环节)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学业成绩检查的方式:考查 考试 学业成绩的评定:记分 评语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 2、反馈功能 3、导向功能 4、检验功能

 有效教学 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 三重标准 1、有效果 2、有效益 3、有效率 主要特点 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面发展 2、关注教学效益 3、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4、启迪教师实施反思性教学 5、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有效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制定策略 学生背景分析策略 1、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 2、了解学生的起始能力 3、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 教学内容分析策略 1、构建教材内容的知识体系 2、确定知识点 3、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 难点和关键点 二、教学实施策略 三、课堂管理策略 四、教学评价策略

 有效教学原则 1、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2、以学科内容为载体 3、以融洽师生关系为基础 4、以学生良好状态为保障

 德育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家庭德育。 狭义的德育: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

 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 道德品质教育 政治教育 思想教育

 德育过程不等于品德形成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品德的过程 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品德结构不断构建完善的过程 两者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学生现有的品德水平与社会的品德要求之间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根本动力

  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品德具有相对稳定性。 2、个人品德与社会道德都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3、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

 品德的心理结构 个体品德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任何一种品德都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组成 1、道德认知(品德形成的基础) 2、道德情感 3、道德意志(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 4、道德行为(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1、自我中心阶段(无道德规则阶段)2-5岁 2、他律阶段 6-8岁 3、可逆性阶段 8-10岁 4、自律道德阶段 10岁以后

 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 1、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德育原则

  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的尊重一个人 2、集体教育的思想(核心)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 情 意 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1、学生的品德由知 情 意 行 四个要素构成的 2、知 情 意 行四要素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 3、在知 情 意 行 四要素的培养过程中,一般按照从知 到情到意再到行,可从薄弱环节入手 二、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学生的品德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的实现的 2、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 3、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1、内部矛盾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2、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 3、要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知规律决定的 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具有可塑性 3、德育过程中,学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4、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复杂性 德育原则:是依据我国教育目的,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而确定的 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根本原则) 二、知行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三、疏导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要求:

  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四、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要求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严格要求学生 3、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适度 五、因材施教原则 六、集体教育原则(马卡连柯)

  平行教育原则:要影响个人,先影响个人所在的集体 七、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 八、教育影响到一致性和统一性原则 指进行德育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 要求 1、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 2、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3、做好衔接工作 德育的途径 1.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2.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3.德育主题活动 4.社会实践 5.班主任工作(特殊途径) 6.校会,班会,周会,是会、时事政策学习 德育的方法 概念: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品德的方法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一、说服教育 方式:讲解 谈话 报告 讨论 参观 说理教育是学校德育最基本的方法 基本要求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 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二、榜样示范 方式:典范 示范 评优 三、实际锻炼 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方法 要求: 1、坚持严格要求 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注意检查和坚持 四、陶冶教育(润物细无声) 五、品德修养 座右铭 立志 树立远大的理想 奋斗目标 自我批评 慎独

  六、品德评价法 方式:表扬与奖励、批评与处罚 要求 (1)公正、合理 (2)适度,不可滥用; (3)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 (4)注重宣传与教育 (5)要与说理相结合; (6)要表扬与奖励为主,批评与惩罚为辅

 班主任工作

  班集体概念:班集体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有纪律、有凝聚力的一个班的学生群体。是班级学生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 班集体的特征 1.具有共同的班级奋斗目标 2.具有健全的组织与坚强的核心(核心) 3.具有班集体的规则和秩序 4.具有正确的集体舆论与优良的班风(标志) 5.经常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班集体松散阶段 2、班集体基本形成阶段 3、班集体成熟阶段 非正式群体 概念:非正式群体是指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未经任何权利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自发性的群体。 积极型 消极型 破坏型 特点: 1、有较好的感情基础 2、兴趣相投,行动协调 3、领袖不由选举产生,而是靠威信自然形成 4、通过不成文规定,约束群体成员

  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政策 (1)加强教育管理与引导 (2)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3)发挥和引导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作用 (4)针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5)加强正式群体建设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 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班主在工作的中心任务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方法 一、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前提) 学生个体情况 学生整体情况 观察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组织培养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 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有 (1)确立共同的奋斗标 (2)建立健全的组织与坚强的核心 (3)制定班级的规则和秩序 (4)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一般认为,是否具有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是衡量健全班集体形成与否的主要标志 (5)组织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三、个别教育工作(全体学生,重点在于后进生) 四、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班主任要协调好家庭、社会的关系 ①进行家访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 ②在与家长联系过程中,提出建议和方法 ③班主任善于发现教育积极分子 ④班主任在家访中要切忌告状、揭短、教训等行为 方式:家访 家长会 家长学校 五、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 基本要求 1、全面 准确 客观的反映学生表现 2、以鼓励 正面引导为主 3、有针对性 避免千篇一律 六、组织指导班会活动 七、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班级管理的内容 一、班级组织管理 班级组织类型 ①正式组织:②非正式组织 班级组织结构 直线式 职能式 直线职能式(我国) 班级组织构建原则 ①有利于教育的原则(首要原则) ②目标一致的原则 ③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原则。 二、班级制度管理 三、班级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是班级教学管理的核心 四、班级活动管理 班级活动类型 ①主题教育活动;②班级联欢会;③班级郊游活动;④班级竞赛活动。 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 开展课外、校外活动的基要求 1、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活动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4、不能把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一线教师和教师合作) 二、叙事研究(反思性研究) 三、个案研究 四、观察研究 五、文献研究 六、调查研究(问卷 访谈 测量)基本方法 七、实验研究(因变量 自变量 无关变量) 八、校本研究

 教育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选择研究课题 (1)选题的原则(或要求) ①价值性原则 ②科学性原则 ③具体明确性 ④新颖性原则 ⑤可行性原则 二、查阅相关文献 1、全面性 2、准确性 3、勤于积累 4、善于思考 三、制定研究计划 四、取样 五、收集、整理与分析研究资料 六、撰写研究报告

 

推荐访问:心理学 重点 考试
上一篇:企业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防疫的现场处置方案:轮状病毒疫苗
下一篇:唱响新时代走进盘锦_**县-“唱响新时代,,放歌新未来”2018多彩**歌唱活动方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