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意思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来源:会计职称 发布时间:2019-08-05 点击:

  《故都的秋》是高中二年级《语文》的教学内容,省首批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过福堂老师在上这一观摩课时,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通过追问补充的方式将他们带到思维的边缘,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片段一】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听录音朗读,已经整体感知了文章内容,那么综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
  (部分学生认为是颂秋,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是悲秋)
  师:这样吧,围绕这一问题,不同观点的学生可分为两组讨论,讨论后选出代表上台辩论。要求:请各组同学在回答时以课文为依据。
  (讨论5分钟左右)
  生:当然是“颂秋”喽。郁达夫笔下的“秋”是平民化的,例如“四合院中静坐”,又例如“秋雨话凉”;也是深沉眷恋的,例如“秋果胜景”。特别是文章末尾作者的直抒胸臆:“秋天,这北国的秋天……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段话,绝对是全文的灵魂,或者说灵魂中的灵魂。毫不掩饰、毫不怀疑,对故都秋的喜爱、眷恋与怀念表露无遗。
  生:我认为作者眼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一个人住着,还有“在破壁腰中”体现作者眼里秋的“破败、荒凉、落寞”;“一碗浓茶”是苦涩的;“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说明闲散、百无聊赖;“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而不是一丛丛青葱的茁壮,可见草木枯萎;“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而非紫色或红色,作者颇具匠心地选用了冷色调。这些描写符合作者追求颓废忧郁的散文风格,又符合悲秋的意境,所以我认为是“悲秋”。
  生:我认为作者明显是在“颂秋”,下面这些都证明作者赞美、眷恋故都的感情。请看:为了饱赏这故都的“秋味”,“我”不远千里,从杭州赶上青岛,从青岛再赶上北平。是的,自然界中的秋“总是好的”。在故都秋的图画中,清晨静观、落叶轻扫、秋蝉残鸣、秋雨奇味、佳日胜果,正体现了这一点。北国的所有秋景里,清、静、悲凉始终融合在一起,而对于人,郁达夫先生说:“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是的,每一个普通的人类,即使是小孩,也至少会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更何况是思想日趋成熟的我们呢?郁达夫先生感触到的不是放弃、不是退缩。所以,我认为,《故都的秋》是一篇颂秋的文章。虽然有一种“悲”的存在,但是如果完全理解了,那会带给我们人生深深的触动与感悟,从“神”进入“化”的境界。
  生:文中的秋景融入了作家的眷恋和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悲凉的。所以我认为“悲秋”组和“颂秋”组的同学说的都有道理。
  师:那你是中间派啊!
  生:我现在也同意他的意见。
  师:嗯,现在大家对文章思想已经把握得不错了。郁达夫先生对秋的追求和感悟、对人生的追求和感悟,在最后一段精华地体现了出来。不管前面是多么的“清、静、悲凉”,在时间的衡量里都应得到感悟的永恒。所以,故都的秋是生命的秋、永恒的秋。可以说《故都的秋》是一曲悲凉的颂歌。
  【赏析】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探究作者到底是“悲秋”还是“颂秋”时,学生互相产生矛盾。过老师有意让教学重心下移,设置了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这是一种联系文本进行分析的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筛选、提取文中信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了思想上的碰撞,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有了争论意识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语句,在阅读和争论中理解文章,加深了对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领悟,加深了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的认识,突出了本堂课教学重点。这种放手让学生讨论的做法,能让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有助于思维的互补,更有助于合作能力和发现能力的培养。在这里,课堂就是一条生生不息流动着的河流,师生成为课堂生活的创造者。
  【片段二】
  师:你们眼里的秋是怎样的呢?
  生:喜悦。
  生:丰收。
  生:绚丽多彩。
  生:萧瑟。
  师:那么郁达夫眼里的秋天是怎样的呢?请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
  (生相继回答:清、静、悲凉)
  师:作者眼里的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生:可能跟他的年龄有关吧。
  师:郁达夫写此文时年龄只有38岁。
  生:可能和作者的性格有关吧。
  师:可惜我手头没有这方面的资料能帮你证明这一点。
  生:是不是跟作者的生活时代有关?
  师:不错,郁达夫生活在动乱年代,但是与他同一时代的其他作家也写过反映季节的文章,像朱自清的《春》就写得生机盎然、蓬勃向上。
  生:也许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
  生:还可能和作者的心境、情怀有关。
  师:郁达夫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留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他爱国的热忱。
  生:由此看来,作者因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
  生:作者写南国之秋,秋味不浓,难以让人满足;写北国的秋,才够得上心理上的秋味。
  ……
  【赏析】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纷纷开始探求生成性课堂的教学。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学生在这“麦田里”积极思维,发表看法,新的活动不断生成。教师就是那站在“麦田悬崖边”的守望者,哪个学生往“悬崖边”奔来,就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学生掉下去,不让他们迷失于课堂生成。上述教学环节是让学生探究发现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可以说,过老师就是用一个“麦田守望者”应有的耐心和宽容大度来完成这个教学过程的。在这里,教师没有进行传统式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介绍,只是让学生既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并巧妙地加以引导。学生不仅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而且提高了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放性学习的欲望。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决定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领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就像上面过老师的教学引路一样,可通过追问补充的方式让学生的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作者单位:江西省南丰县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jxjyjxsxw@126.com

推荐访问:青草 更青处漫溯
上一篇:开心_好心情图片
下一篇:教育部要求公布营养餐举报电话_学生营养餐举报电话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