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炎怎么治疗_自我药疗(10)急性胃肠炎和慢性肠炎

来源:初二 发布时间:2019-08-31 点击:

  一、急性胃肠炎      本病多由感染细菌、细菌毒素,或由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油腻食物,造成胃肠损伤,又感受风、寒、暑、湿外邪而发病。胃肠道炎症以夏秋季较多,公共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尤其多发。
  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症状为频繁的呕吐和腹泻(其中某一症状可能表现得特别明显)。起病时,患者腹部不适,继而腹痛(或按痛)、腹泻和呕吐。粪便一般为黄色、水样,次数多,粪中可有黏液、脓血(多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呕吐频繁,可吐出食物或胆汁。此外,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
  自我诊断根据频繁的上吐下泻、腹痛(上腹痛或脐周围痛),患者可自行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药师提示
  1. 急性胃肠炎患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严重者吐泻过多可有失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现象。此时,皮肤弹性降低,可有小腿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昏迷和虚脱,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2.患者粪便中出现黏液、脓血,多为细菌或细菌毒素感染所致,应与痢疾相鉴别,及时合理治疗。
  3.在服用非处方止泻药时,可加服胃肠解痉药,如溴丙胺太林片(普鲁本辛片)、氢溴酸山莨菪碱片、颠茄片。
  4.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和营养、水分的补充,不可禁食。在24小时内,食物以米汤、稀粥等流质为佳。同时增加葡萄糖、氨基酸的补充供给。症状好转后,给以稀饭、少量豆腐和瘦肉等。暂不吃脂肪、牛奶、水果和蔬菜。
  5.夏秋季注意避免腹部受凉。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和饮水卫生。搞好环境卫生,灭蝇、灭鼠、灭蟑螂。若有消化道传染病者,应注意隔离,以防传染。
  
  二、慢性肠炎
  
  本病的排便次数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水样(或白冻)便为特征,主要为胃肠功能障碍所致。多由于过食生冷、油腻厚味内伤胃肠,感受风、寒、暑、湿的侵袭,以及精神等综合作用下引发本病。
  中医学认为,急性和慢性肠炎均与肝、肾及脾胃功能失调有重大关系。也有急性胃肠炎因失于调治而继发转为慢性肠炎。
  患者根据日久不愈的腹泻,可鉴别患了慢性肠炎。
  
  药师提示
  1. 慢性肠炎的主要清症状是腹泻。但引起腹泻的病因除慢性肠炎外,还有十分复杂的情况,患者应细心分辨。诸如胃酸过少或缺乏、肠道肿瘤、食物中毒、化学药品中毒、内分泌紊乱等。甚至外出旅游或迁居异地,因生活环境改变,使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而发生的“菌群失调症”,都可引起腹泻。所以,在不存在上述引起慢性肠炎的病因时而发生的腹泻症状,患者应去医院诊治。
  2. 无论何种腹泻,都应针对病因治疗,与此同时可以应用非处方止泻药,以防机体过度脱水,水盐代谢失调、消化障碍、营养障碍等。
  3. 腹泻症状在用药2日后仍不好转,应去医院就医诊治。
  4. 腹泻患者要注意休息,多喝开水,适当增加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24小时内别吃难消化的固体食物,特别是生冷、油腻、海鲜之类食物,应以清淡,易消化的软食品为主。如便中带脓血、黏液,里急后重(为痢疾的主要症状之一,大便前腹痛,欲大便时迫不急待,叫“里急”;大便时窘迫,排便不畅,肛门有重坠的感觉叫“后重”);严重腹泻腹痛、频繁呕吐、发热、出冷汗、血压低;极度口渴口干,精神萎靡,都应去医院就医。
  
  常用的非处方药
  一、西药 较轻的急性胃肠炎及慢性肠炎患者可选用下列西药。
  1.盐酸小檗碱片 又名盐酸黄连素片。本品有抑菌作用,用于菌痢、细菌性肠炎、腹泻,效果显著。
  2.蒙脱石 本品为天然蒙脱石的粉剂,其复方制剂为“思密达”。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能力。此外,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覆盖保护作用,可修复、提高黏膜的防御功能。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肠炎、腹泻。
  3.鞣酸蛋白 本品在肠内经胰蛋白酶分解,缓慢释放出鞣酸,使肠黏膜表层蛋白质凝固,形成一层保护膜,而减轻肠内物对黏膜的刺激,降低炎性渗出物和减少肠蠕动,起到收敛止泻作用。用于急性胃肠炎及非细菌性腹泻。
  4. 口服补液盐(Ⅰ号,Ⅱ号) 本品口服补充钠、钾及体液,调节水、电解质的平衡。用于治疗和预防急、慢性腹泻造成的轻度脱水。患者可选用Ⅰ号或Ⅱ号,溶于500毫升温开水中,随时口服。
  5. 乳酸菌素片 本药在肠道形成保护层,阻止病原菌、病毒的侵袭;刺激肠道分泌抗体,提高肠道免疫力;选择性杀死肠道致病菌,保护、促进有益菌生长;调节肠黏膜电解质和水分的平衡;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用于成人及小儿肠内异常发酵、消化不良、肠炎、腹泻。
  属于本类的西药还有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复合乳酸菌胶囊、口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整肠生等。
  
  二、中成药
  (一)急性胃肠炎 属于中医学“呕吐”、“泄泻”、“霍乱”的范围。
  1.寒湿吐泻 起病急骤而发展缓慢,先脘腹部饱胀疼痛,继而呕吐清水或食物残渣,阵发性腹痛、肠鸣泄泻、大便如黄水样,日多次,自觉腹冷、头晕,面色苍白,精神疲乏,口不渴,可伴有发热怕冷、头痛、四肢酸痛。治以芳香化浊、健脾燥湿。适用的非处方中成药如下。
  ①藿香正气水(丸、片、软胶囊) 本药解表祛暑、化湿和中。适用于外感风寒或内伤湿滞所致腹痛、呕吐、泄泻及中暑头晕等症。
  ②六合定中丸 有祛暑除湿、和胃消食的功能,用于夏令内伤生冷、停食停水及外感暑湿所致脾胃失调,症见吐泻、脘闷、腹胀为主的患者。
  ③去暑丸 有清暑去湿、和胃止泻功效。用于中暑外感、怕冷发热、头痛身倦、肚胀吐泻。本药适于夏令感冒、无汗而有消化道症状者。
  藿香正气水、六合定中丸、去暑丸三药均为夏令时疫的常用药。对于夏季伤暑湿、感冒、吐泻等症颇有效验。藿香正气水着重于感寒吐泻、腹痛较急,暑湿较重者;六合定中丸着重于和胃止泻;去暑丸着重于祛暑止泻。临用时患者应加斟酌。
  2.暑湿吐泻 骤然起病,吐泻频作,先为胃脘部胀痛、嗳气如腐卵臭,呕吐酸臭食物或黏液,伴发热,口渴;继则肠鸣、腹痛拒按,大便泄泻如黄水样、恶臭多泡沫,带有少量黏液或血液,肛门灼热,泻后不畅,小便赤、量少。治宜清热利湿,调理肠胃。适用的非处方中成药:
  ①葛根芩连片 本药解表清里,治疗身热、喘而汗出、烦躁口渴、腹痛下痢。患者有无表症均可使用。对胃肠炎、菌痢效果显著。
  ②香连片(丸) 可清热燥湿、行气化滞。用于湿热痢疾(菌痢)、脓血相间、腹痛、里急后重的患者。
  3.食滞吐泻 主要症状有腹痛呕吐、肠鸣泄泻、粪便异臭、泻后痛减、便中挟有未消化食物、脘腹胀满、嗳气厌食。治宜消食导滞、调和肠胃。常用的非处方中成药:
  ①保和丸 本药有消积和胃,清热利湿之功效。治疗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厌食腹泻等症。
  ②克泻胶囊 有清热利湿,消食止泻的作用。用于湿热或兼食滞所致泄泻。
  本类中成药还有加味保和丸等。
  4. 脾胃虚寒吐泻主要症状是吐泻频频不止、腹痛、面色苍白、汗出肢冷、口不渴、小便清。当以温中散寒、补益脾胃之法治之。适用的非处方中成药有:
  ①附子理中丸 有温中祛寒、健脾理胃之功。用于脾胃虚寒所致呕吐、便溏、稍进油腻之物则泻、畏寒肢冷、腹痛、食少不饮、腹胀喜温、小便清利等症。本药孕妇慎用。
  ②参苓白术丸 本品可补气健脾、和胃渗湿,治疗脾胃气虚挟湿所致呕吐腹泻、面色萎黄、四肢无力、形体瘦弱、饮食不化、胸脘胀满等症。本药孕妇不宜用。
  (二)慢性肠炎 本病属于中医学“下痢”、“泄泻”的范围。
  1.肝郁脾虚型 腹痛作胀,泻下溏薄,伴有矢气,腹痛一阵而泄泻一阵,泻后痛减。每因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发作或加重。多伴吐酸、胸胁满痛、时时嗳气、食欲不振。治宜泻肝补脾、理气止痛。适用的非处方中成药如下。
  加味左金丸 本药能泻火舒肝、和胃止痛。治疗因肝火旺所引起的脘胁疼痛、肠热泻痢、呕吐、口苦、舌红、吐酸、倒饱嘈杂等症。
  2.脾胃虚弱型 长期大便溏泻、饮食不化,甚至随食随泻,食后脘闷,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口淡无味,肠鸣水肿。治宜补气健脾、和胃渗湿。适用的非处方中成药有:
  ①参苓白术丸(见上述)。
  ②人参健脾丸 有健脾利湿、理气消食的作用,治疗因脾胃虚弱、气滞挟湿或兼食滞消化不良所致面色萎黄、神疲气短、食少乏力、脘腹胀满、肠鸣腹泻、完谷不化等症。
  3.脾肾阳虚型 拂晓之前,腹痛肠鸣,随即泄泻(又名五更泻),泻后则安,腹冷喜暖,时痛时胀,下腹觉冷,大便清稀,粗粒不化,食少面黄,体倦神疲。治宜温补脾肾、固肠止泻。治疗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处方药四神丸。
  
  安全用药
  1.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因为说明书是患者较全面了解该药的主要信息来源,也是患者对所服的药做到安全、合理使用的最佳指导。
  2.口服补液盐有利于腹泻脱水的补充和恢复,但必须按说明书的规定稀释后随时服用。脑、肾、心功能不全及高血钾患者慎用。
  3.微生态制剂如乳酸杆菌、整肠生、双歧杆菌等均不能与抗菌药、抗酸药、铋剂、鞣酸、药用炭等合用,如须合用应间隔半小时。服用微生态类药物时不要用温开水而要用凉开水送服。

推荐访问:胃肠炎 肠炎 自我
上一篇:脚寒 [女性脚寒的防治]
下一篇:冬季养生宜吃什么 冬季养生有八宜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