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与不足|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 教案

来源:初二 发布时间:2019-08-05 点击: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作为我国民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立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随着办学的深入的发展,独立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逐渐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本文基于广西区内独立学院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概括出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就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与不足,并为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合理开设及应用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就业指导课程
  国家试办独立学院的初衷除了更多的积聚社会闲散的教育资源以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求,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为各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多种高素质的人才支撑和储备。作为民族地区的独立院校的初衷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应用型人才。因此,应针对当地的综合情况,结合地方经济特色,民族发展的特点,提供满足市场化需要,社会认可的应用型人才。但是随着民族独立院校的深入发展,在就业指导课程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
   一、民族独立院校就业情况分析
   就当前来看,独立学院就业的总体情况令人堪忧。其主要受限于独立性学院的办学资源短缺、办学条件差、办学历史短、社会认可度低等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从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立场看
   独立学院毕业生相对于公办高校在就业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求职过程总体上逆境重重,一般情况下其毕业生会经历学历、面试等方面的歧视;二是就业单位对民办高校毕业生认可度较低,独立学院的学生本身存在工作和心理特征不稳定性,工作调动较大,频繁跳槽;三是独立学院毕业生“专业对口度”不是很明显,独立学院毕业生确定的工作与所学专业“非常对口”或“基本对口”所占的比重明显低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毕业生确定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显著低于公办高校;四是工薪偏低,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工作起薪总体低于公办高校毕业生。
   (二)从独立学院就业单位的立场看
   由于竞争的压力,用人单位的高标准、高门槛、高要求的“三高”政策,对于办学资源很大程度上依附母体学校,社会认可度偏低,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相对弱势的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在竞聘者表现相当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都偏好公办高校毕业生。而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事业单位及机关团体中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可谓是削尖脑袋力争立锥之地,生存的空间比公办高校的毕业生就更小了,有的单位甚至将就业门槛设置在二本院校与三本院校之间。
   二、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
   独立学院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将继续面临就业难问题。面对这样严重的就业形势,作为独立学院,为了更好地适应就业的大环境,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对于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我们在近期对广西区内独立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等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对独立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分析如下:
   (一)课程指导形式单一,注重单项式说教教学
   据调查,一般独立性院校的课程设置多是“依附型”,在创办的初期很大程度上会充分利用母体学校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缩短自身摸索、发展的时间,在课程设置上也过于注重利用母体学校的优质专业,而不是实事求是根据地方的特色经济发展,打造自己的品牌。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独立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注重的还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教学形式单一,没有很好的结合实践,给予学生更好地就业指导。
   (二) 就业指导课程开课频率低,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调查中了解到,对于很多的独立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是“每周一次或是每月一次?”这个问题上,一周一次就业指导课程之占了20%,而每月一次就业指导课占了56.81%。就业指导课程的引导在某种意义上是学生的导航仪,而对于在家庭环境优裕的独立学院学生,其自身趋于社会价值功利化与存在个人价值物质化,求学动机肤浅,缺乏自主规划的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讲,希望借助外力,克服自身的缺陷,在就业、择业困惑的情况下,就业指导课程尤其是重中之重。
   (三)指导时间滞后,较多面向毕业生而不能满足非毕业生需求
   根据对问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情况:在大一开设指导课程的只有15.22%,大三、大四占了将近77%。由此可见,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在就业指导方面明显存在指导时间滞后性,面向不全面性等不足。从福州大学阳光学院的庄裕美指出:“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体现着办学者的价值追求,是一所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人才培养定位决定着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计划的总体安排,影响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因此,独立学院要把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中,落实到具体的专业设置中和就业指导课程中,具备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的前瞻性和长远指导性,总体目标建立在有效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
   (四)指导内容空洞,缺乏实质性的生涯规划和针对性的职业分析
   由于办学投资的制约,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在学校选址的时候一般选在远离主城区的郊区或者是主城区的附近,虽然较偏远的地区便于静心学习,可是在21世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这无疑对学生的信息吸取造成了障碍,其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就业信息的闭塞。诚然,就业指导课程的规划,就业信息的传递,就业指导老师的引导,都是学生的风向标。可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对于就业指导课程的讲解内容缺乏实质性的生涯规划和针对性的职业分析,课程的内容方面以形式介绍,政策的解读,职业生涯理论的讲解的比例是98%。独立学院的就业困难,办学理念,课程设置理念可见一斑。
   三、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不足
   (一) 重理论,轻实践,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的独立院校在提出“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创新人才应该更注重“实”,更强调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更突出“宽基础,强能力,应用型”的特点。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发现,这只是“雷声大,雨点小”。传统的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就是知识的传承过程,认为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的任务,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知晓理论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运用于实践。一些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把指导实践课实习作为课堂教学之外的辅助性工作,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在实践教学上。更多的只是为完成教学评估的任务,而非主动地从学生的角度的考虑,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去设置课程和进行实践。
   (二) 缺乏专业特色,依附心理较强
   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学习后的一个硬性指标,而在学校的学习和在社会中的实践是逐步积累的金字塔底层,根基稳则塔稳。固然,对于民族地区独立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则需强化。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同样也要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继续的短线专业。因此,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特别是在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上,一方面要考虑各独立学院所依托的母体学校的不同办学特色和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还要各地区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底蕴和特征,以社会需求为和学生自身需求为导向,进行学科专业的设置。
   (三) 独立院校学生自身就业导向价值存在误区
   在调查中,针对独立院校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情况,我们随机对69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1)227名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有明确的目标,441名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有54名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从来没有考虑过职业发展目标。
   职业发展目标表%如下
  (2)81名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的就业情况非常严峻,174名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的就业情况严峻,279名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的就业情况一般,147名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的就业情况乐观,仅有12名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的就业情况非常乐观。
   就业情况表%如下
  (3)145名学生最理想的就业区域是学校所在的城市,245名学生最理想的就业区域是回生源地,31名学生最理想的就业区域是西部和民族地区,268名学生的最理想的就业区域是沿海发达地区,仅有4名学生愿意到艰苦的行业就业。
   就业区域表%如下:
  (4)39名学生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148名学生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沟通协调能力,79名学生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是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291名学生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是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121名学生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是专业知识和技能。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独立学院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存在较大问题,缺乏正确的就业及择业观,求学时高投入,希望毕业时高回报,愿意到西部或是民族贫困地区锻炼的学生仅是5%左右;对自己缺乏合理的规划,攀比依赖,焦虑自卑心理较严重,社会价值功利化,自信心不足,缺乏前进的斗志,更多的情况下希望借助外力,以此作为逃避的借口。
   四、问卷分析中得到的启示
   在问卷的最后我们通过对学生建议的整理结合此次调查分析反映的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得到了如下启示:见表二
   (一)科学制定培养计划,调整专业结构设置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其输送短线应用型人才,而人才培养的特色最主要的体现在专业的设置上,科学制定培养计划,从学生入学的开始注重引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合理性,形成大一新生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程的链条化,形成一条龙,让学生在潜意识中养成专业学习、专业实践、就业价值观不要趋近社会功利性,理智地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渠道和就业方向。
   (二)建立科学长远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独立学院经过时间的磨合,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可就业指导,从根本上说,是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能力,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南针。一方面要帮助与引导,根据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的特征,结合两者给予指导,让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就业竞争压力下,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实用性的优势,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则是要提供多渠道,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努力做好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使就业服务一体化,专业化。从表二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建议是请资深的专业进行就业指导,
   可见培养专职的职业指导教师是独立学院发展的一个优化趋势, “欲治兵者,必先选将”,要实现独立学院就业优势,首先要“选好将”。培养一批专业化、职业化指导教师队伍,在注重实践和例证的基础上,在学生进行职业选择时注重帮助学生发现、培养自身的潜能与创造力,把培养和输送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才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
   (三)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为独立学院毕业生创造良好就业环境
   民办高校是我国的新生事物,在高校和社会之间若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势必会影响高校办学的社会支撑,而社会也可能对其产生认识偏差。民族地区独立学院,依据民族特色,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上打造属于民族独立院校特有的独立院校,了解社会需求,在地方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从独立学院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就业评价等方面为出发点,建立有效的社会评价体系和有效的就业服务体系,接受社会和人民的监督,为市场和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健康有序发展。
  课堂教学普遍是理论多,实践少,希望多些实践性教学活动或实地见习活动48人
  建议这门课程在大一或是大二就开设,越早越好11人
  请资深专家进行就业讲座,加强就业指导效果11人
  多给一些就业方面的信息或是文件材料9人
  
  [参考文献]
  [1]杨海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途径探索》,[J]新学术,2009年第1期
  [2]向卓元;丁可:《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综合测评研究》,统计与决策,[J] 2009年第24期
  [3]余国新主编:《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黄远、李林,论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特点及指导对策,教育与职业,2006/03,57一59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广西教育厅新世纪教改工程重点立项项目“民族地区独立学院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JGZ047)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推荐访问:就业指导 现状 民族地区 独立
上一篇: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以“活动”为载体,创新英语教学】
下一篇:小学识字教学浅论|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