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中应用与实践

来源:初一 发布时间:2020-09-21 点击:

  巧妙利用“ “Intel ” 未来教育” ,促进 信息技术 新 课 程 的改革与发展 大邑县实验中学

  张志霞

 内容摘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也正是与“intel 未来教育”提倡的教师单元计划中的“问题教学”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法相得益彰,本文通过自己在新课程中的两个教学案例,充分体现了自己新课程教学与 intel 未来教育的完美结合,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intel 未来教育

 信息技术新课程

 问题教学

 自主、合作、探究 作为一名在信息技术学科领域上一线教师,我一直接受国家级、省级、市级的 intel 未来教育和信息技术新课程培训,同时也一直培训我县一线其他学科教师的“intel 未来教育”,这样的“教”与“学”结合,让我充分认识到“intel 未来教育”给我们学科教师带来的全新教育理念、方式和方法,更让我充分立足实践,把“Intel 未来教育”与今年四川省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相结合,充分体现了“intel 未来教育”的重要性。现在我综合近几年 intel 未来教育版本的不断更新及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结合自己在 2010 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课堂中所能领会的点点滴滴,分享出来,与大家共享、共勉,共同进步!

 一、“Intel 未来教育”的特色教育

 1、“Intel 未来教育”促进学生学习角色转变; “Intel 未来教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从

 而引发学生“学习角色的转变”,也正是新课程改革所极力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它改变了过去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最后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合作性学习方式转变。

  2、“Intel 未来教育”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角色的诠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核心之点是: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统教学中那样把问题的“答案”呈现给学生,而是围绕着学生所学知识设计出知识诞生的“原始情境问题”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从教师那里得到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回答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Intel 未来教育”的应用

 1、精心设计单元计划中的“问题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总是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好的学习任务,首先应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其思考,使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欲望。比如我在讲信息技术新课程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的时候,初看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介绍,没有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也很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我在引入学生进

 入这一节课的新课时,首先给班上同学设计一个另类的生存环境:

 “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 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三名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 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充分讨论、教师引导点评,就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世界的三大要素。通过这个任务具体、难度适中、具有挑战、体验过程、富有创造问题的设置,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眼球,引起他们浓厚兴趣。班上的每一个同学,似乎都被老师的问题带进了“原始森林”,想象着自己的一个月生存体验而且还要走出来,所必须的生存品……..最后通过小组相互讨论,相互倾听对方的意见,大家终于明白自己要在原始森林生存并走出来要带的三件物品:刚刀(物质),火石(能量),指南针(信息),而不是本本,饼干,MP3,手机…….,最后真正体会到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和信息。

 2、转换教师角色,参与讨论问题,最终找到解决问题办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本身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我在给新生上第一节课的第一句话:“计算机不是老师把你教会怎样操作,而是通过自己自主的操练,在多种操作途径中找到解决问题办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这种自主操作水平提高,正符合了“Intel 未来

 教育”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当今电脑软、硬件的发展十分迅猛,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据最新统计,每 18 个月电脑的软硬件进行一次技术更新,学生现在学到的一些具体知识可能会过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计算机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在进行“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时,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比如:新课程第三章第一节《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讲述如何对日常文本信息进行加工,并利用电子报刊的形式组织文本信息,生动丰富地表达意图。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初中时他们都已经掌握了文字与图片基本处理,老师再来讲页面设置,段落,字体,格式,插入图片及文本框显然没有任何意义,一上课,我就先给他们直接提供两篇修饰好与没有修饰好文章,让学生找出主要的修饰手法有哪些?大家能否仿照“漂亮文章”文章,将“原版”文章修饰得更加漂亮呢?任务一布置,本组内的学生兴趣益然,马上在网上下载到相关的图片,并运用图形,文本框等操作技能,个个都当上了“小小广告设计家”…….下课前十分钟,我又通过多媒体教学优势,把每一组的作品挨着展示给大家欣赏,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组与组之间互评,每一个同学都在和我一起争当小老师,都能说出对方设计出作品的优点和缺点,这样的自主,交流与互动学习,完全把教师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教师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当然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层次不齐,不少学生难以独立完成自己

 的一幅作品,甚至连汉字的输入也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一方面以小组形式协作他们完成学习作品,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借助网络自主学习,在百度、搜狗等搜索自己需要的相关资料,此时网络既要扮演教师角色又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它具有超级链接功能,可使学生在多个页面找到自己所要探索同一专题,同时给予了学生较大的自由度,学习者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学习,可以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最大程度地支持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实现了真正的个别化学习,最后我利用在线讨论、在线答疑等实时交互,照顾个别学生的需要,便于因材施教、互助协作学习,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

 总之 ,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要求“提升学生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这需要合理的评价策略作支撑。“Intel 未来教育”模式下教师不再仅仅是“老师”这一个角色,而是“老师”、“学生”的双重身份,不仅是“教学”的“评价者”,还是“学习”的“评价者”。这就要求教师真正地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检验自己的“产品”,看它是否真的“有用”,是否“符合学习者的实际需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我将在学习 intel未来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勇于探索,创造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健康而成功的发展。

推荐访问:教育 信息技术 实践
上一篇:校园文化景观总体规划设计项目
下一篇:张家港市年中央财政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示范重点县工程ⅱ标施工组织设计,A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