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文化知识平台构建

来源:三年级 发布时间:2020-09-27 点击:

 地理文化知识平台的构建

 1. 问题的提出

 1 1.1 我国地理教育的现状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地理教育难以认为是很成功的。近年来,许多高校地理系纷纷改换名称;基础教育中地理课程始终处在最易遭受冲击的地位;高考科目删除《地理》引起那么大的震动,以致地方师范院校地理系几乎已难以为继等等,都表明地理教育没有能得到全社会的普遍了解和承认[1] 。

 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础教育地理修学年限为三年,而世界基础教育地理修学年限一般为六年,我国地理修学年限偏短,课时偏少;我国地理教材长期以来偏重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不足,人地关系体现不够充分。

 从我国的教育制度分析,在高中时期,学生已进行了文理分科,高考理科不考地理,相应高中时期理科减少和削弱了地理内容,造成了高中时期理科学生地理知识的匮乏。进入大学后,由于专业环境制约,更无暇顾及地理知识,这不利于我国人材素质的全面提高[2] 。

 2 1.2 地理教育的作用

 地理教育作为国民的基础教育,它有着别的学科无法代替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地理教育是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沿阵地; (2)地理教育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 (3)地理学是国家制定方针、政策所迫切需要的科学。

 正如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发表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序言中所说的:“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不仅“为今日”,而且为“未来世界”。

 综上所述,地理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地理教育现状的不尽人意,以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重视”现象,使得我国的地理教育与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同时地理知识有些是俯拾即得的,但这些知识对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品味,提高人们的素养,都是十分有效和有益的。这对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建立 21 世纪和平、发展的社会是十分有必要的尝试[3] 。

 3 1.3 构建 地理文化知识平台 的积极意义

 通过构建地理文化知识平台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必要补充和拓展。传统教学往往离不开黑板、教室、粉笔等,教学中有的也采用了闭路电视、计算机辅助教学、卫星电视教学等。而通过地理文化知识平台可以进行个别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能力,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

 构建地理文化知识平台有利于扩大教学规模。地理文化知识平台将突破时空的限制,与传统地理教学相结合,大大增加了学习机会,扩大了教学的规模,降低了教学成本。不是地理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地理文化知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按照适合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进行学习以增加自己的地理知识[4] ,可以说,网络教育扩大了学习规模,也为终身地理教育提供了条件。

 地理文化知识平台教学促进了学习交流。通过地理文化知识平台教学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上都是开放性的,一方面通过校园网对内开放;另一方面通过 Internet 对外开放。一方面收集校内学生地理学习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便于采用标准化教学管理,还可以及时学习、借鉴外校的先进经验和成功的做法,这样足不出校就可以与其他学校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通过地理文化知识平台促进了教育创新。教育的主体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本体论探讨的哲学话题,地理文化知识平台教育建立了积极互动的教育关系,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建立的新型教育关系,极大地发挥教育者、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积极性、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主体意识。地理文化知识平台教育本身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宏观环境下建立起来的社会性关系。由于平台为双方提供了多维的教育活动空间,提供了实时和非实时的教育方式,使得两者之间的关系由以“教师为主体”而转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主体。在这种模式下促使教师要努力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开发教育资源、创造教育环境更好地为受教育者提供指导和帮助,使受教育者实现自己的教育需求[5] 。

 地理文化知识平台促进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借助于校园网和地理教学平台,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于学校地理工作和地理教学的综合管理方面,提高了学校地理教学和地理工作管理的水平。

 2 2. . 地理文化知识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2 21 .1 地理 文化 平台的设计思想

  地理文化平台的设计思想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全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媒体,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由于学习是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强调以学为主,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地理是实践性和参与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向自然和社会汲取丰富的地理知识,此外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基于 Internet 的网络通讯技术向学生提供的图文声像结合、信息实时交互的资料,为扩充地理教学资源创造了条件[6] 。

 2 22 .2 地理 文化 平台的构成

 2.2.1 地理知识的获取 一般来讲人们对地理知识的获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大体不外乎以下三种:

 (1)来源于书本,这是对知识的最通常最基本的获取方式。为满足这种需求,知识通常以文本、数据、图片或多媒体形式储存。支持多媒体的数据库和有效的检索工具即可满足这一类的需求。(2)来源于网络,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知识经济虽然还不是眼前的现实,但也不是遥远的空想了。当前已经感觉到的,是社会对具有专业知识的劳动者的需求日益强烈。相应地,人们也渴望能更好地掌握或运用知识。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所接受的来源于课堂的科学教育的质量,却总是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大家自然希望,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能为这一矛盾的缓解助一臂之力。这是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使知识成为可操作的处理对象[7] 。我们通过网络可以获取我们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3)来源于实践,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与实践来获取地理知识。例如,对于我们地理专业的学生来讲,每年一次的野外地理实习,即可以锻炼我们的野外实践能力,又可以加深我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又陶冶了我们的爱国情操。

 应当说,以上的分类是相对的和模糊的。例如,我们在从课堂上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常常也要运用多媒体或网络来学习知识。但有了这样的需求划分,更便于明确知

 识服务系统的功能,使之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知识的获取。

 2.2.2 地理文化平台的结构体系 在某一知识领域内一定层次上,能够满足人们引用知识、运用知识、传播知识、学习知识和发展知识的需求的计算机系统,我们称之为一个智能知识平台。

 我们这里设想的智能知识平台是面向地理学科领域的,并且是分层次的。例如,可以有能为研究人员服务的高层次的地理文化知识平台,也可以有能为学习者提供一般地理文化知识的平台。这平台可以仅仅是一个软件,也可能是一个系统。

 根据上述需求,我们认为地理文化知识平台应当由这样几个子系统构成:

 领域知识资料库。其中纪录了有关地理各领域在一定层次上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数据和规律。如在环境学方面的常用的有机物污染指标——化学耗氧量(COD);生物耗氧量(BOD);总有机碳量(TOC);总需氧量(TOD)。等有关地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知识库中的知识,可以表达为文本或多媒体资料。资料库应带有检索工具和复制工具以满足引用知识的需求。

 地理视窗系统。该系统由六部分组成,包括地理科学综述;自然与人;国家地质公园;异域风情;名山大川;祖国各地。主要是从大的方面为学习者提供地理方面的趣味知识,风土人情,满足学习者的好奇心理,陶冶学习者的爱国情操。该系统以网络作为平台,形式喜闻乐见,使学习者与乐中求知识[9] 。

 地理知识游。该系统是基于上面所提到的知识获取的第三种形式——来源于实践。该系统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实习来实现的。它是建立在我院的三个野外实习基地(秦皇岛;庐山;云台山)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野外实习,使同学们从自己的切身感受中来学习地理知识, 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

 公选课。主要是教师通过网络授课的形式来实现的。每学期我院都将开设几门地理方面的课外素质课,供喜欢地理的部分同学来学习。

 学习指导和自我测评系统。通过上述的几种系统或形式,学习者仅仅是学习了或者是了解了知识。但他自己的学习情况如何,掌握了多少知识呢?这就需要我们为其提供一个自我测评的系统。以满足其学习知识和发展知识等多种活动的需求。同时该系统还将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方面的必要指导,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具备上述五个子系统功能的知识平台,如果将其学科知识水平定位于和某一等级

 学校的课程大纲相符合,它就成了地理学科的智能教育平台。它将成为学生自学应考,培养其创新能力活动的平台;教师备课进修及课堂演示的平台;开发教学资源库、制作课件的平台;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学习活动的平台。这样的平台一旦出现,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远程教育中必将发挥难以估量的作用。

 3 3. . 地理文化知识平台的实践

 为了多方位的提高在校生的文化素质,整合多姿的地理教育资源。同时为了使该平台能够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得到全面的推广。我们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对此作了可行性分析。

 3 31 .1 构建地理 文化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聊城大学有局域网,环境与规划学院有网络建设人员,学校图书馆和学院资料室有丰富的地理知识资料,基本完善的三个野外实习基地,能够满足建设地理文化平台的需要。

 3 32 .2 初期的网站建设

 我们利用聊城大学优越的局域网,在我院的网页上开辟了《地理频道》这一栏目。该栏目由八方掠影、世界之最、自然探索、民风民俗、中国世界遗产五个子板块构成。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网络这一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同学们传授有关地理方面的一些基本常识及趣闻趣事。网站开通半年来,受到了同学的热烈追捧。截止日前,网站累计访问量达到了上万人次。实践证明,这一平台的构建是完全可行的,达到得了预期的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33 .3 中后期的网站完善及其他形式的探索

 这一时期的任务主要是完善初期网站的服务功能,使得这一网络平台既可以满足普通同学的学习需求,又可以满足地理专业学生对专业深度的拓展。其它形式的探索主要包括公选课、地理知识游、知识竞赛、双学位等方面的探索。这些形式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授与教学互动来实现的[10] 。

 4 4. . 结语

 通过地理文化知识平台的构建,向在校学生传输了地理文化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了大学生前期知识不足、后期知识缺乏的问题,同时它使我们认识了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懂得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和环境的差异,从而对中国乃

 至全球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这对解决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是大有裨益的。然而由于该平台的构建在国内仍处于初期的探索起步阶段,一切都无章可循、无法可依,所以该平台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夏 伟.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4,12(2):23-31 [2] 李建平,魏 薇.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49-360 [3] 林 苏.加强中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J].教职论坛,2001,(4):60-61 [4] 袁 智.中学地理教育现状调查与教学改革建议[J].中国西部科技,2005,(5):30-32 [5] 刘建华.刍议高师地理教育与国情教育[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4(1):56-58 [6] 吴保艳.网络教育平台初探.韶关学院学报[J],2005,3(4):78-80 [7] 张 玲.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初探[J].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9:45-46 [8] 陈少群.论地理学习方式的现状及转变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 03:46-47

 [9] 申松月,文玉姬.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06:65-66

 [10]王元波.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地理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07:40-41

推荐访问:构建 地理 知识
上一篇:全国妇联对于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报告
下一篇:新时期乡镇文化站文化工作存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