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畜牧行业)农业推广硕士论文(优品)

来源:美国移民 发布时间:2020-08-31 点击:

 (农业畜牧行业)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摘

 要

 本研究通过考察河南省安阳市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现状,系统分析该市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的优势条件和存在问题,综合评价优质专用小麦市场前景和需求,借鉴和参考发达国家和先进省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安阳市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策略,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该市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具有以下优势条件:

 该市的气候、土壤、水资源等自然生态条件适合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尤其是适合发展优质强筋、中筋小麦品种;较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和较高的物资与科技投入水平有利于形成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加工基地;较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尤其是迅速发展的粮食加工企业,有利于促进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该市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战略,为做大做强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该市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品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生产规模化程度整体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种子工程建设不完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滞后;育种、推广部门与面粉、食品加工企业之间联系不紧密;现有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3.该市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策略如下:

 (1)基本思路是:以优质化、专用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建设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关键,以提高质量、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和精深加工转化为重点,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以工业化理念打造和完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链,加快安阳市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进程。

 (2)战略目标是:充分发挥安阳市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的区位优势,用 2~3 年时间,把该市建成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加工基地和销售中心,增强优质专用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

 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经营水平。

 (3)发展原则是: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实现优质专用小麦区域化和规模化生产的原则;坚持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实现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的原则;坚持贯彻优质优价政策原则;坚持发展质量效益型产业原则。

 (4)发展对策是:推进区域布局,加快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优化优质专用小麦品质结构,建立健全质量检测体系;加快标准化、无公害化进程,打造安阳优质小麦品牌;扶大扶强小麦加工龙头企业,并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加强产销衔接,在市场化程度上取得新的突破;依靠科技进步降低小麦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创造农业融资环境,实现多元化投入。

 关键词:安阳市;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策略

  1 文献综述 小麦是中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小麦生产形势好坏对中国粮食安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政局稳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既是小麦生产大国,也是小麦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只有大力提高中国小麦品质及效益,才能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效地抵御进口小麦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1] 。当前,中国小麦生产的重点应该转移到优质、高产、高效上来,而优质专用小麦的产业化开发已成为各级政府、科技部门、农民群众及经营企业共同关注的热点 [2] 。

 1.1 优质专用小麦的概念 小麦品质是指它对某种特定最终用途的适合性与满足程度,是一个根据其用途而改变的相对概念。优质和专用小麦是近些年来随市场变化而出现的一个阶段性发展的产物 [3,45] 。在此之前,“标准粉”一统天下数十年。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食品的多样性、营养性要求日益增强,“标准粉”已不能满足面包、饼干以及高档饺子和方便面等多种食品的制作需求。“优质专用小麦”是相对于生产上只能加工成“标准粉”的普通品质的小麦而言的,它是指品质优良、具有专门加工用途,经过规模化和区域化种植,种性纯正,品质稳定,达到国家专用小麦品质标准,能够加工成具有优良品质的专用食品的小麦 [2] 。在我国,优质专用小麦是随着市场变化而出现的一个阶段性的概念。优质相对劣质而言,专用相对普通而言。

 1.1.1 优质问题 所谓优质,指小麦品质优良。优质是品质的核心,是专用的保证 [4] 。小麦品质主要表现在营养品质、食用品质、加工品质和商品品质4个方面。商品品质包括子粒形状、整齐度、饱满度、粒色和胚乳质地等。营养品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成分和含量。加工品质包括磨粉品质、面粉品质、面团品质、烘焙品质和蒸煮品质等。其中,加工品质分为一次加工品质(即制粉品质)和二次加工品质(即食品制作品质)。

 关于小麦品质的优劣,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评价的侧重点不尽相同。磨粉企业看重的是小麦的流变学

  特征和加工食品的色、香、味;营养学家注重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是否平衡;生产者看重小麦的高产量和抗逆性。目前,为各行业人士共同接受的小麦品质评价主要指标是容重、湿面筋含量和质量(收储企业以子粒蛋白、湿面筋含量和稳定时间作为3个必备指标)。

 1.1.2 专用问题 不同品种的小麦,因其品质指标不同而适合于加工成不同的食品;而同一品种的小麦,加工成不同食品时,品质亦不相同,这即是小麦的专门用途问题 [5] 。所谓专用小麦,就是指具有专门用途的小麦,如面包型小麦、饼干型小麦、优质挂面型小麦、专用饺子粉或拉面粉小麦等。如果仅把专用小麦理解为面包型和饼干型(即烘焙用)两种,则是片面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就目前情况看,国产小麦不经配麦工艺而能加工高档食品的专用小麦,比例并不高。

 一般而言,子粒蛋白和湿面筋含量高的为强筋粉,反之,为弱筋粉。不同小麦品种具有不同的品质指标,其品质的优劣取决于最终产品的品质。硬质麦通常用来做面包和优质挂面,软质麦用来做饼干、糕点等食品。然而,并不是说,子粒越硬,做出的面包就越好,因为硬度过大,磨粉时能耗过大、损伤淀粉量过高、酶促作用过强,烘焙出的面包不仅体积小且质量差。相似地,软质麦也并非是越软,制作的饼干、糕点品质越好。这里的“硬”和“软”,是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最终食品而言的。

 1.1.3 达标问题 我国把面包型小麦划分为1、2、3级,主要根据子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面包体积和综合评分9个方面来衡量 [6] 。所谓子粒蛋白质含量,是指子粒各个部分所含蛋白质百分比的总和;湿面筋含量,是指用面粉制成的面团,经在水中揉洗,分离出淀粉和麸皮等之后,所剩余的有弹性和黏滞性的胶状物质的百分比;沉降值是指单位重量面粉在弱酸溶液中一定时间内蛋白质吸水膨胀所形成的悬浮沉淀数量的多少,以毫升表示;吸水率是指以14%水分为基础,每100g面粉揉制面团,达到最大稠度500 B.U时,面团所需的水量,以ml/100g表示;形成时间是指向粉质仪和面钵内加水到最大稠度时所需的时间,用min表示;稳定时间是指粉质图谱首次穿过500 B.U标线,

  到图谱衰落再次穿过500 B.U标线为止的时间,用min表示;评价值是一项评面粉品质的单一数值;面包体积是指100 g面粉烤制的面包体积,用cm 3 表示;评分是指根据面包体积、皮色、形状、心色切面的平滑度等内部和外部特征评定所得总分数(满分100)。相对而言,上述9项指标数值越高,品质越好(但有一定限度)。但对食品加工企业来说,并非是9项指标同等重要,而是侧重于粗蛋白和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3项指标。而饼干、糕点的制作需要软质小麦,不同品质指标则要求越低越好。

 1.1.4 混配问题 发展优质专用小麦要立足于部分取代进口,提高国产化程度。近年来,我国粮库大量积压的主要是一般小麦和混合型小麦,而进口的则主要是优质专用小麦 [ 7] 。其来源主要是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主要品种是硬麦和软麦两种,如硬红春、硬红冬和红软、白软麦等,主要用途是制作高档面包、优质挂面、方便面、饼干等 [ 102,104,106] 。我国进口的小麦,多与国产优质小麦配粉混配使用。当前,应积极开拓全国市场,逐步削减进口,进而增加国产优质麦在配麦配粉中的比重,提高国产化程度。与进口小麦相比,国产小麦的差距是稳定时间短、膨胀系数小、色味欠佳。鉴于此,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8,9] :一是解决部分小麦品种“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的问题,把育种目标定位到“优质、高产、高效”,以优质为前提、高产为基础、高效益为目的;二是解决“硬麦不硬和软麦不软”的问题,尤其应重视软质小麦品种的选育和市场开发;三是解决国产优质专用小麦产量不足、品质不稳、价格不高,以及规模种植问题。优质专用小麦要求集中连片种植、单收、单打、单贮等以防止混杂,同时,要求区域化种植,只有生态环境适应,才能保持种性纯正、品质稳定而优良;反之,就会导致品质改变,不适合专门用途。如面包型、优质挂面型小麦适宜在豫北、豫西种植,而饼干、糕点型小麦则适宜在豫南种植。

 1.2 优质专用小麦的品种选育和检测体系建设 中国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选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未和80年代初 [10,11,12] 。中7606和中8131-1的问世,拉开了中国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序幕。继之以后,一些省、市也开始了强筋小麦的育种工作。以1992 年和1995年农业部分别组织评选优质强筋和优质弱筋小麦品种为契机,20世纪90年代后期,新的优质品种

  不断涌现。这些优质品种的推广,改善了中国小麦品质结构,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中国小麦的市场竞争能力起了重要作用。

 在品种选育的同时,优质小麦品质检测体系建设逐步得到加强 [13,14] 。198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了中国农业系统第一个小麦加工品质实验室,开始对全国区试小麦品种进行连续3年的检测,并以此为依据,筛选鉴定出一批优质小麦品种。1990年,农业部在16个省市征集了大约200 个优质小麦品种,通过统一检测,评选出十佳优质小麦品种。1992 年,农业部主持全国优质小麦品种品质现场鉴评会,制定了《全国面包小麦品种品质标准》和《面包用小麦品种烘焙品质检测程序》。1995年,农业部组织首届饼干蛋糕、暨第二届面包用小麦品种品质鉴评会,制定了《全国饼干蛋糕用软质小麦品种标准》及其检测规程。2003年,农业部评选推荐出29个适合当前推广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其中优质专用小麦品种26个,优质弱筋小麦品种3个。选育和种植优质专用小麦,并科学进行配麦与配粉的研究,有效地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优质强筋、弱筋类型小麦品种偏少,基本依赖进口,以及强筋不强,弱筋不弱的被动局面。

 1.3 优质专用小麦的国家标准 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对加工食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自己的商品小麦和小麦品种的品质标准,为了提高我国小麦质量并与国际标准接轨,将不同小麦品种按加工用途分类,以便于根据用途选育、推广优良品种,使小麦生产、加工逐步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1998 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实施了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品质的国家标准(GB/T17320-1998)(表 1) [15] 。

 根据小麦籽粒的用途分为三类,各类小麦品质指标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1)强筋小麦

 角质率大于 70%,胚乳的硬度、面粉筋力较强,面团稳定时间较长,适用于制作面包,也适用于制作面条或用作配制中上筋力专用面粉的配麦。

 (2)中筋小麦

 胚乳为半硬质或软质,面粉筋力适中,适用于制作面条、馒头食品。

 (3)弱筋小麦

 角质率小于 30%,胚乳为软质,面粉筋力较弱,面团稳定时间短,适用于制作饼干、糕点等食品。

 表 1

 1998 年国家专用小麦品质指标(GB/T17320-1998)

 项

 目 指

 标 强筋 中筋 弱筋

  籽粒 容重,g/L 蛋白质含量,%(干基) ≥770 ≥14.0 ≥770 ≥13.0 770 <13.0

  面 粉 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 沉降值(Zeleay),ml 吸水率,% 稳定时间,min 最大抗延阻力,E.U. 拉伸面积,cm 2

 ≥32.0 ≥45.0 ≥60.0 ≥7.0 ≥350

 ≥100 ≥28.0 30.0—45.0 ≥56.0 3.0—7.0 200—400 40—80 <28.0 <30.0 <56.0 <3.0 ≤250 ≤50 从表1可以看出,强筋小麦要求蛋白质含量高,湿面筋含量高,面团稳定时间长;而弱筋小麦要求蛋白质含量低,湿面筋含量低,面团稳定时间短。只有每一类型中的每一项指标都达到了要求,才能算作这一类型的优质专用小麦。

 在1998年制定的标准的基础上,为了适应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为商品小麦收购及市场流通中按质论价提供依据,促进小麦种植结构调整,对优质专用小麦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1999 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又制定和发布了新的优质专用小麦国家标准(GB/T17892-1999、GB/T17893-1999)(表2) [16,17] 。

 表 2-1

 1999 年国家强筋小麦品质指标(GB/T17892-1999)

 项

 目 指标 一等 二等

  籽粒 容重,g/L≥ 水分,%≤ 不完善粒,%≤ 770 12.5 6.0 杂质,% 总量≤ 1.0 矿物质≤ 0.5 色泽、气味 降落数值,s≥ 粗蛋白质,%(干基) ≥ 正常 300 15.0

 14.0 小麦粉 湿面筋,%(14%水分基)≥ 面团稳定时间,min≥ 烘焙品质评分值≥ 35.0

 32.0 10.0

  7.0

 80

  表 2-2

 1999 年国家弱筋小麦品质指标(GB/T17893-1999)

 项

 目 指

 标 籽粒 容重,g/L≥ 水分,%≤ 不完善粒,%≤ 750 12.5 6.0 杂质,% 总量≤ 1.0 矿物质≤ 0.5

  色泽、气味 降落数值,s≥ 粗蛋白质,%’(干基)≥ 正常 300

  11.5 小麦粉 湿面筋,%(14%水分基)≤ 面团稳定时间,min≤ 22.0 2.5

 从表2可以看出,所发布的国家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对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的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筋小麦还分成了两个等级。这一标准规定了优质专用小麦的定义、分类、品质指标、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和出口的优质专用商品小麦。评定优质专用商品小麦时,降落数值、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粉质吸水量、面团稳定时间及烘焙品质评分值必须达到表2中规定的质量指标,其中有一项不合格者,应作为普通小麦。其它常规指标,包括容重、水分、不完善粒、杂质、色泽和气味,按普通小麦标准规定执行。

 1.4 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区划与布局 20 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我国主要产麦省份调查并研究不同地区生态条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并初步进行分区规划。在此基础上,农业部于2001年完成《中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试行)

 [18] 。这些对科学布局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与此同时,一些主要的产麦省份在重点生态区内进行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生产,如河南的新乡、安阳,河北的藁城,山东的烟台、滨州、枣庄、菏泽等地的强筋小麦产区,以及江苏的沿江、沿海等地的弱筋小麦产区。

  根据降水量、温度、日照长度、纬度、海拔高度,土壤类型、质地、肥力、消费、市场、商品率,以及小麦品种优势、发展趋势等因素和条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按照农业部《中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对北方强筋中筋冬麦区(包括华北北部强筋麦区、黄淮北部强筋中筋麦区和黄淮南部中筋麦区3个亚区),南方中筋弱筋冬麦区(包括长江中下游中筋弱筋麦区、四川盆地中筋弱筋麦区和云贵高原麦区3个亚区),中筋强筋春麦区(包括东北强筋春麦区、北部中筋春麦区、西北强筋中筋春麦区和青藏高原春麦区4个亚区)的划分,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华北北部麦区、黄淮北部麦区、黄淮南部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和东北春麦区,构成黄淮海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带、大兴安岭沿麓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带和长江下游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带(图1)

 [19] 。其中,前2个以强筋为主,后1个以弱筋为主。

 图1

 全国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布局图

 在上述这3个优势产业带中,选育并推广了一批专用小麦品种。河南、江苏、山东等省市区,已对本地小麦品质区划进行了研究,一些地方和单位也对专用小麦产业化经营进行了有益探索,这些都为专用小

  麦优势产业带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此外,西北的甘肃、新疆、宁夏,东北的辽宁、吉林,西南的云南、四川等小麦产区,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也有一定发展,为当地生产面包、拉面等专用粉提供了原料。

 (1)黄淮海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带 该区主要包括河北、山东两省和河南大部、江苏和安徽北部、陕西关中、山西中南部,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量较少,土壤肥沃,生产条件较好,非常有利于蛋白质和面筋的形成与积累,其含量和质量均优于南方冬麦区和春麦区,是我国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的最适宜地区。该区为我国小麦主产区,现有小麦面积0.15亿hm 2 、产量6300多万t,分别占全国小麦的55%、64%。

 (2)大兴安岭沿麓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带 该区主要包括黑龙江西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等地,土地肥沃,年降水量550~650 mm,生态条件与加拿大、美国等强筋小麦生产地区相似,具有发展我国面包用硬红春小麦的生态资源优势。该区历史上就是优质春小麦产区,小麦品质研究和开发较早,现有品种多为美国和加拿大硬红春麦的后代。现有小麦面积66多万hm 2 左右,商品率高达70%以上。

 (3)长江下游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带 该区主要包括江苏、安徽两个省淮河以南、湖北北部、河南南部等地,热量条件良好,气候湿润,年降水量800~1400mm,土壤以水稻土为主。小麦灌浆期间降水偏多,湿害较重,不利于子粒蛋白质和面筋积累,但有利于发展弱筋小麦生产。小麦商品率较高,且紧邻沿海粮食主销区,水陆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有利于发展产业化经营。现有小麦面积233万hm 2 ,占全国的10%左右。

 1.5 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区划和品质现状 1.5.1 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区划 根据河南省各地的土壤、气候特点、农民的种植习惯和 5 条原则,将河南省主产区划分为 6 个小麦生态区,分别生产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满足不同的加工需求(图 2) [20,65] 。5 条原则为:①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的生态条件和市场条件的相对一致性;②优质专用小麦种植结构、布局和种植制度特点具有相对一致性;③优质专用小麦品质特点和用途的相对一致性;④优质专用小麦发展方向和关键措施的相对一致性;⑤保持一定级别行政区界线的完整性。

  (1)豫西北强筋白麦适宜种植区 该区主要地貌为黄土台地和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包括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及洛阳的孟津、偃师等市(县)。土壤属于褐土类的不同土种。土壤质地多为中—重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较高,80%左右的耕地有机质含量达到 1%~2%,全氮 0.075%~0.15%。该区光温条件较好,全生育期≥0℃积温1900~2100℃,日照时数 1400~1500 h,冬季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有利于培育冬前壮苗和安全越冬。小麦拔节抽穗期春旱机率较高,10 年 5~6 遇。该区主要问题是生长后期干热风危害重,自然降水少,小麦生育季节降水约为 160~200mm,与小麦需水量相差很大,属于土壤水分亏缺区和严重亏缺区,多数年份小麦生育受到一定的水分胁迫,但由于地下水源丰富,灌溉条件良好,能缓和自然降水少的矛盾,且土壤肥力相对较高,因而大部分麦田适合优质专用小麦生长,为全省小麦加工品质最优区域。

 (2)豫西强筋、中筋白麦适宜种植区 此区主要包括洛阳、三门峡等市县。该区土壤质地普遍较粘,多为重壤,部分为中壤。年平均气温12~14℃,小麦生育期内≥0℃的积温 2000~2200℃,全生育期日照时数 1200~1400 h,小麦生育季节降水甚少,干旱危害严重,10~5 月份仅为 180~200mm,多为丘陵旱作区,土质粘重、通气性差、适耕期短,耕作比较困难。山区,由于地势较高,气温偏低,灾害频繁,土壤瘠薄,耕作粗放,千粒重比较稳定,品质较优。该区适宜面条、挂面、水饺面的小麦生产,可在中壤质含有机质较丰富的地块,选用适宜的强筋优质小麦品种,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据 2000-2001 年对不同筋力类型品种在该区种植的品质性状测定结果,其蛋白质含量平均在 15%以上,湿面筋含量 30%以上,沉降值 44ml以上,稳定时间 7min 以上,形成时间 6min 以上。

  图 2

 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区划图

 (3)豫东北强筋、中筋白麦适宜种植区

  该区位于河南省东北部,主要包括京广线以东黄河沿岸的南乐、内黄、清丰、范县、濮阳、滑县、原阳、延津、长垣、封丘等县市,为黄河故道和卫河冲积平原。小麦生育期间≥0℃的积温 2000℃左右,小

  麦全生育日照时数 1400~1600 h,小麦生育期间降水 200~250mm,冬春干旱季节大风出现频率较高,小麦生育后期常出现干热风,干旱和风沙是小麦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土壤主要特点是砂土面积大,砂土、砂壤土面积约占 60%以上。土壤肥力较低,保水保肥能力差,有机质含量大多在 1%以下,绝大多数耕地全氮含量在 0.05%~0.075%;磷、钾含量也较低。因土壤养分供应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强筋小麦品质。同时由于土壤耕层和土体的砂粘不均匀,造成强筋小麦不同的品质指标变异较大,影响小麦的商品价值。但该区并非完全不能种植强筋小麦,在肥力较高的粘土、壤土区采用优质面包小麦品种,配合增施有机肥和氮肥为主的配套技术,也可生产出适宜制作面包等的强筋商品小麦。该区砂土面积较大,虽然气候条件不完全适合弱筋小麦生长,但可在灌水条件较好或降水较多的砂土、砂壤土区发展弱筋小麦。

 (4)豫东中筋、强筋白麦适宜种植区 主要范围是东中部平原,包括商丘、开封、郑州及周口、许昌部分市县的潮土地带。其主要土壤类型为粘质潮土和两合土,地势平坦,光、热、水条件均衡,小麦全生育期间≥0℃的积温为 2100~2300℃,日照时数 1300~1400 h,小麦生育期降水 200~300mm,春季降水变率大,旱涝交替出现,连阴雨天气较少,光照充足达 500 小时以上,对穗粒形成较为有利。小麦生育后期日较差常大于 12℃,有利于千粒重的提高。该区是河南省的主要产麦地带,小麦种植面积大,商品率高,虽然自然生态条件对强筋小麦生长发育不如西北部,但作为次适宜区还是可以发展一定面积的强筋优质小麦。在发展强筋小麦的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加工品质比较稳定,地区变异较小的优质小麦品种,并要注重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素供应水平。

 (5)豫中南中筋白麦适宜种植区、强筋白麦次适宜种植区 该区位于河南省的中南部,包括漯河全部、平顶山、周口、驻马店和平顶山的大部及南阳盆地的方城、唐河、南阳、镇平、邓县、社旗等县以及西南部 700m 以下的浅山丘陵地区,也是我省主要产麦区。其土壤类型比较复杂,主要是砂姜黑土(重壤)、黄棕壤(重壤-轻粘壤)和小面积壤质潮土。全生育期≥0℃的积温为 2200~2300℃,日照时数 1200~1300 h,较北中部地区略少。小麦全生育期降雨充沛,达 300~400mm,比豫北要多 1~2 倍,正常年份可以满足对水分的需要。结合该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大部分地区应以发展优质中筋小麦为主,某些土壤质地偏黏、肥力较高、小麦生育后期降水偏少的地区也可发展优质专用小麦。

 (6)豫南弱筋白麦适宜种植区、中筋白麦次适宜种植区

  该区包括信阳市全部和驻马店市南部各县,属于长江流域麦区。气候属于北亚热带,旱地土壤以黄棕壤和砂姜黑土为主。小麦生育期≥0℃的积温多于 2500℃,日照时数 1140~1290 h,小麦全生育期降水450~600mm。冬前气温高,播种较晚,麦苗生长弱。春季多雨,且连阴雨频繁,多数年份湿害严重,对小麦穗形成不利。小麦灌浆期间高温、多雨、日较差较小,不利于小麦籽粒蛋白质和面筋的形成,面团强度较低,不利于强筋小麦生产,相反适合弱筋小麦发展。一般在质地较砂、淋洗程度较重的水稻土上,种植弱筋小麦的品质较好,而在肥力较高、土质较黏的砂姜黑土和黄棕壤耕地上,较适宜种植中筋小麦。

 应该指出的是,小麦加工品质是由品种遗传特性和外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外界条件包括自然生态因子和人为栽培因子两个方面。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在相同的自然生态区,甚至相邻地块,由于人为栽培措施的不同,也会造成小麦品质的差异,甚至超过地区生态条件的差异。因而,品质生态区划主要是依据自然生态因子与小麦主要品质指标的关系划分的,仅能起到宏观指导作用,而且区域界线是一个

  渐变的过程,不能机械运用。

 1.5.2 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品质现状 随着国家粮食政策的改革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从1999 年开始,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迅速发展。为了科学评价全省现有的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系) 的品质状况,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曾于1999~2001 年连续三年对河南小麦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及育成的新品种(系) 进行了品质检测分析,结果是:河南省小麦品种间的品质性状,尤其是与加工品质密切相关的一些品质指标差异较大,其中,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的变异系数较大,其次是沉降值、面粉质量评价值、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最大抗延阻力和拉伸面积;而千粒重、容重、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降落值、吸水率变异比较小 [20,65] 。这期间小麦品种(系) 的千粒重、容重、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等呈逐步提高趋势,与1998 年全国小麦主产区品质普查结果的平均值比较,居中等偏高水平。目前,千粒重40 g以上的占64.8 %; 容重超过790 g/ L 的占75.8 %;超过770 g/ L 的占96.7 %; 籽粒蛋白质含量超过国标二级强筋标准(14 %)的占72.5 %;湿面筋含量超过强筋标准(32%) 的占52.7 %;沉降值达到强筋标准(45ml) 的占20.9 %;稳定时间接近和超过7min 的占20.9 %。根据综合评价(表3),河南省现有小麦品种(系) 中适宜加工中筋粉的小麦品种占75 % ,适宜加工优质面包的强筋粉品种约占20 % ,弱筋粉品种不足5%。

 表 3

 河南省小麦品种的品质分级 项

 目 容重 g/l 蛋白质含量(%)

 湿面筋含量(%)

 沉降值ml 吸水率(%)

 稳定 时间min 最大抗延阻力 E.U. 拉伸面积cm 2 烘焙 评分 品质分级标准 强筋小麦 ≥770 ≥14 ≥32 ≥45

 ≥7

  80 中筋小麦 ≥770 ≥13 ≥28 30~45 ≥56 3~7 200~350 40~80

 弱筋小麦 ≥770 ≤11.5 ≤22 ≤30

 ≤2.5

 强筋小麦 河北 8901、豫麦 34、豫麦 35、豫麦 47、高优 503、陕优 225、小偃 54、郑麦 9023、豫麦 14、郑麦 98、郑农 16 等 中筋小麦 豫麦 70、豫麦 49、豫麦 69、豫麦 62、98 中 33、豫麦 55、豫麦 57、豫麦 25、新麦 11、豫麦 41 等达到优质麦 3 级标准(中筋粉一级),可以制作优质面条、拉面、饺子等。

 豫麦 18、偃展一号、豫麦 51、豫麦 54、豫麦 58、济麦 1 号等达到优质麦 4 级标准(中筋粉二级),比较适合生产馒头用粉。

  弱筋小麦 豫麦 50、洛阳 8716、宝丰 949 等达到或接近低筋粉品质标准。

 注 :

 表 中 分 级 结 果 根 据 国 家 GB/T17320-1998 专 用 小 麦 品 种 品 质 标 准 和 GB/T17892-1999 优 质 强 筋 和GB/T17893-1999弱筋小麦标准对河南省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及部分新育成品种(系)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分、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基础上整理而成。

 1.6 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实践 目前,中国部分地区的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已跳出就生产论生产的模式,初步探索出以“订单农业”为代表,“以销定产”的优质小麦产业化途径 [21,22,23,24,25,26,27,28] 。所谓产业化,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规模化、标准化、规格化的流通与生产。鉴于此,优质专用小麦的产业化建设,就是要达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市场化流通,使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从优质小麦生产到加工销售完整的优质小麦产业链 [29,30,31,32] 。通过产销结合,把农业部门、粮食部门和加工企业结合起来,通过组成不同形式的联合体,如由企业、农民、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的优质小麦协会,使优质小麦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优质优价、增加农民收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育种、繁种和推广部门一起创建了“河南省小麦新品种育繁推联合体”,实施名牌战略,形成了“育、繁、推”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制,加快了小麦品种更新换代和优质化的进程,创造了从未有过的推广速度 [2] 。该中心与加工企业结合,组建了“河南金象麦业集团”,开展“订单种植,合同收购,优质优价,增效增收”,实行“产学研”结合、“农科企”联合,进行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研究与开发,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探索“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农户+基地”四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实现了优质小麦产业化,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誉为“郑州经验”。

 1.7 小麦经济概念的提出 近年来,河南省延津县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小麦经济”的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延津道路 [33,34,35,] 。中国市场学会和新乡市政府等单位在京联合召开延津经验研讨会,对延津经验及我国粮食经济发展进行了研讨。

 尹成杰提出,从小麦生产到小麦经济,标志着小麦生产区新的生产经营理念的形成和成熟。小麦经济概念,包括小麦生产、小麦加工转化、小麦原粮贸易、小麦加工转化产品贸易,也包括小麦流通、加工的各类服务业,及其与之相关的科研、植保、运输、储藏、包装等产业的发展。小麦经济是在小麦产区形成的一个经济既念,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小麦生产为基础,以流通、加工、转化、科研和各类社会化服务为手段,向小麦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不断发展壮大小麦产业,形成跨行业、跨产业、跨部门、跨区域的经济活动。小麦经济是小麦主产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理念,是小麦

  主产区兴麦、富民、强企、强县的新思路,是小麦主产区全面实现小康建设目标的新路子。

 杨雍哲指出,从“发展小麦生产”到提出“发展小麦经济”,是从认识上到实践上的一个飞跃。“小麦生产”所体现的是种麦、收麦、卖麦,单一式的食品原料生产。而“小麦经济”所体现的是从原料生产到精深加工、市场营销,一系列的整体性的商品经济运营,确实是大大扩展延伸的新理念。另外,只抓“小麦生产”,农民和农村的收益是有限的。抓了“小麦经济”,就把小麦本身多层次的增值留在了农村,把加工、流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所增加的就业岗位留在了农村,这就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充分挖掘了小麦自身的整体效益。县域经济如何发展?“小麦经济”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启示,而且对今后整个农业管理体制改革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万宝瑞指出,“小麦经济”不是传统的粮食生产,而是一个大产业,包含了许多产业链条,是—个现代农业的概念。同时,延津县在发展小麦经济中有明显的组织创新,通过金粒麦业协会这个纽带,把千家万户的农民,变成了龙头企业的“车间工人”。延津县在发展小麦经济中还十分注重标准化生产,这是对传统农业的彻底扬弃,传统农业开始越来越多地有了工业化的内涵。延津县发展小麦经济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我国食用小麦出口零的突破等等。这些经验很值得总结。要进一步发展、做大做强小麦经济,必须在龙头企业上下功夫,提升龙头企业的档次,创造出更多附加值高的产品。只有这样,小麦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农民增收的空间才会大大拓展. 聂振邦指出,不论从小麦的生产,还是从小麦的经营组织形式、小麦产业的发展取向上,新乡延津的模式应该说对我国产粮大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途径。他们用新的机制、新的体制、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过去,粮食收购是单一渠道,由国有粮食企业收购,收原粮、储原粮、卖原粮,既不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也不适应消费者的需要。现在,我们迫切需要采用好的机制、好的管理体制和先进模式,改变粮食流通的状况,建立起一个真正适合我国国情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粮食流通新体制。这不仅是对延津县、对新乡市和河南省,而且对全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普遍的借鉴意义. 丁声俊认为,延津之路的启示意义在于“五新”:以新理念指导发展小麦经济;以新定位推动农业和粮食结构调整;以新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以新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以新角色确保政府职能不错位、不越位,而真正正确到位。把这“五新”归结到一点就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开辟了一条把传统农业粮食产业改造、转变为现代化大产业的新道路。

 1.8 国内外优质专用小麦价格比较 世界小麦70%左右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阿根廷等国家。总的情况是出口国少(十几个),进口国多(70多个),其中东亚地区小麦进口量较大,占世界小麦贸易量的 50% [36,37,] 。与出口大国相比,我国小麦的优势是单产较高。2001年,我国小麦平均亩产270公斤,分别比美国高51%,比加拿大高104%。从生产成本看,我国小麦亩成本达到265元,其中物质费用达到169元,占总生产成本的64%,比美国高出9%。但从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变动趋势及价格影响因素看,我国优质小麦具有明显的区位价格优势,我国专用小麦在本国市场不一定没有竞争优势

  [34,38,39] 。美国、加拿大小麦远离我国,运输成本较高,尤其是 2 号及其以上高等级小麦,在离岸价的基础上,加上运输费、保险费、关税、增值税、卸船费等费用,其销售价格一般都要比我国专用小麦的价格高,综合起来看,在同等质量的前提下,国产优质麦完全有取得优势的可能和潜力。因此,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小麦,提高我国小麦的品质水平,发挥国产小麦的价格优势,以质量和价格来抵御国外优质小麦的商业冲击,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综合所述,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提高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经营水平,不仅是我国新时期小麦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40] 。加快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以工业化理念拉长和完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链条,实行优质专用小麦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使优质专用小麦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有机联结,不仅能提高小麦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小麦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还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优质专用小麦多次转化增值,进一步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优质专用小麦向更高层次发展。这对于实现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小麦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2 引 言

 小麦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贸易额最多的粮食作物。据统计,全世界约有 35%~40%的人口以小麦作为主要食粮。在我国,小麦产量丰歉和品质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也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41,42] 。小麦生产和科技水平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较早地按照市场需求,注重小麦品质改良,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同时结合本国自然生态条件状况,制定和完善本国的小麦品质生态区划,逐步实现优质小麦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优质小麦产品的精深加工与转化,不断提高小麦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能力。统计资料表明,面包作为世界性食品,欧美国家人均每年食用量 47kg,其中德国 80kg,法国 64kg,而我国仅 0.4kg;全世界方便面预计年生产量约 700 亿包,我国达 120 亿包,但人均不到 10 包,与韩国人均 88 包,日本 58 包和我国台湾省 38 包相比差距很大;在专用粉研究与开发方面,日本的专用面粉品种有 60 多种,英国有70 多种,美国有 100 多种,一些国家的专用面粉产量占面粉总产量的 98% [43] 。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为解决众多人口的温饱问题,小麦科研和生产一直注重产量的提高,忽视了小麦品质的改良和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 [44,45,46] 。在此情况下,我国小麦品质,特别是加工品质普遍较差,小麦产品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以面团稳定时间为例,美国商品小麦面团的稳定时间平均在 9 min 以上,而我国小麦只有 2~3 min。在小麦面粉加工方面,我国虽有 1 200 条生产线,但多以通用粉生产为主,而专用面粉的产量仅占面粉总产量的 4%,且品种类型少,远远不能满足优质化、专用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小麦总产量曾超过 1 亿 t,2001 年以来总产也保持在 8600~10000 万 t 之间,生产中出现普通品质的小麦大量库存积压、农民增产不增收,优质专用小麦供不应求的局面 [47,48,49,50] 。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 之后,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仅对小麦的数量需求越来越多,而且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市场上小麦品质的竞争日趋激烈[51,52] 。因此,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产麦大国,应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优势,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加快小麦品种与品质结构的调整步伐。

 河南是我国第一小麦生产大省,近些年来小麦播种面积一直稳定在 480~510 万 hm 2 ,总产量已稳定在 2300~2800万 t 之间,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到河南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 55%~60%,全省小麦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对国家的贡献均居全国首位 [53,54,] 。随着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农业进入战略性结构调整新阶段。在全国和全省面向市场,加快小麦品种和品质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的新形势下,我省已相继培育和推广应用了一批高产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我省优质专用小麦已由 1998 年之前的零星种植,发展到 2006 年的 307.5 万 hm 2 ,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 60.7%,这对调整全省小麦品种结构、提升小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55] 。然而,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河南小麦生产连续多年获得丰收,但由于品质结构不尽合理,加工转化能力低,出现了市场销售不畅,库存积压严重,价格下跌,农民增产不增收、财政不堪重负等突出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我省小麦的经济优势,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迎接入世挑战,河南省于 2001 年做出了“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小麦生产和加工基地”的重大决策,要求通过“十五”期间的努力,使小麦生产由以追求数量增长为主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主的轨道上,达到优质与高产并重,质量与效益并举,生产与加工结合,以加工带动种植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不同区域、各具特色的优质小麦生产和加工格局 [56] 。2005 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着力抓好以优质小麦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与加工基地建设,强调要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以优质粮食产业化工程的实施为契机,抓好安阳市国

  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促进优势作物向优势区域集中 [57] 。河南省“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引导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打造我省的核心粮食主产区,做大做强粮食产业,重点建设周口、驻马店、新乡和安阳等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 [58] 。

 安阳市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土地面积 7,413 km 2 ,耕地面积 36.3 万 hm 2 。小麦是安阳市第一大农作物,常年小麦种植面积 27 万 hm 2 ,其产量收益高低直接左右全市粮食生产的大局,影响农民增收和全市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59] 。安阳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集中,全年降雨量为 606.1 mm。土壤以褐土为主,土壤有机质和和全氮含量较高,80%左右的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 1%~2%,全氮含量 0.075%~0.15%,该市适合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为全省小麦品质最优区域之一,也是农业部和河南省划定的优质专用小麦优势产区,其中滑县、安阳县、内黄县、汤阴县是全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为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安阳市依据其自然和科技优势,早在 1999 年就已开始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1999 年全市优质专用小麦收获面积不足 700hm 2 ,2003 年面积达 14.7 万 hm 2 ,2004 年为 18.7 万 hm 2 ,至 2006 年全市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已发展到 20 万 hm 2 ,占全市小麦总面积的 70%,全市优质小麦总产已达到 120 万 t,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已初步成为该市的主导产业之一 [60] 。全市优质专用小麦万亩方达 55 个,5 万亩方达到 10 个,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已初具规模。全市现有华龙日清、安阳健丰、安阳瑞和、安阳康亿、滑县华康、汤阴豫鑫等 20 家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为 65 万 t,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 25% [61] 。其中小麦加工龙头企业 7 家,年加工能力 35 万 t,约占全市小麦总产量的24%。2004 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将安阳市优质专用小麦基地建设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快了安阳市优质专用小麦基地建设步伐 [62] 。因此,对安阳市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回顾与总结,对其存在的问题、发展前景与对策进行深入探讨,对于该市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基于上述,本研究依据安阳市自然生态条件以及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借鉴和参考发达国家和先进省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通过系统研究和分析该市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的优势条件和存在问题,以期提出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该市优质专用小麦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可以预见,该项研究对促进安阳市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提升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水平,发展小麦经济,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安阳市历年来的光、温、水等气象资料;典型试验研究的结果;近年来该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与粮食生产发展的有关总结资料;通过对该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进行调查、座谈以及深入农户、粮食加工企业走访调查所获的资料;通过网络收集的材料等。

 3.2 研究方法和手段 本研究采用文献收集、走访调查、分类归纳、对比分析,以及典型的试验研究等方法,实地考查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通过深入粮食加工企业、农户进行系统的访谈调查,对安阳市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战略进行研讨。同时,充分利用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安阳工学院图书馆、安阳市农业局资料室、安阳市农科所资料室和因特网等进行信息检索、文献收集。在此基础上,通过参考发达国家和先进省份优质小麦产业发展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认真研究、分析安阳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现状,找出该市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和优势条件,研究提出安阳市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的策略。

 技术路线:收集资料—走访调查—专家指导—归纳、分析综合—提出对策。

 3.3 研究条件 在安阳市开展该项研究已具有以下诸多有利条件:①安阳市是我省优质专用小麦的优势产区,2006年全市优质专用小麦已发展到 20 万 hm 2 ,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得到快速发展,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该市承担的国家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正在实施,并已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验。②安阳市发改委、安阳市农业局、安阳工学院、安阳市农科所等有关部门对本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必要支持,所在单位也为本研究的开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③2002 年安阳市成功申报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课题以来,课题组在试验研究的同时,购置了一批先进的小麦品质分析仪器设备;而且该市大中型面粉加工企业如恒泰淀粉有限责任公司、滑县留固面粉厂、汤阴华龙面粉厂等也具有不少品质分析仪器设备,这些为开展本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硬件保证。④安阳市信息网络体系完善,可迅捷地通过安阳农业信息网、安阳兴农网、中华粮网等网络搜索相关信息,加上安阳工学院和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等,可基本满足本研究所需要的图书资料查询。⑤河南省和安阳市有一批长期从事优质专用小麦研究和推广的专家队伍,可为本项研究提供及时便利的决策咨询。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优质专用小麦市场前景和需求预测 4.1.1 全国小麦需求趋势分析 在全球谷物生产中,小麦面积、产量和贸易量分别为2.26亿hm 2 、5.7亿t和1亿t左右,分别占世界谷物总量的32%、30%和50% [2]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2667万hm 2 左右、产量1亿t左右,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2%和18%,均居世界第...

推荐访问:农业 畜牧 硕士论文
上一篇:技术合作合同范本
下一篇:2020年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汇报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