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漫谈中医对病证的诊断(十一)]

来源:澳大利亚 发布时间:2019-09-03 点击:

  (接上期)   (四)望四肢 四肢与五脏均有一定关系,但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故有“脾主四肢”之说。望诊时主要观察手足、掌腕、指趾的外形和动态。   就四肢的外形而言:四肢肌肉消瘦,多因气血亏虚,若某一肢的肌肉萎缩,则是经络阻塞,肌肉失养;若下肢肿胀,按之凹陷,可见于水肿,兼见红肿疼痛的,则为湿热血瘀;又膝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的称为热痹,是风湿郁久化热所致;若膝关节肿大,而胫部肌肉消瘦,则称为“鹤膝风”,属于寒湿留滞、气血亏虚所致;下肢青筋暴露,则是络脉血瘀。
  就四肢的动态而言,若下肢软弱无力,不能自主活动,并兼肌肉萎缩的,称为“痿证”,多因精血亏虚,湿热阻滞所致;若四肢抽搐拘急的,可见于肝风内动;而双手颤抖的,多因血虚筋脉失养或饮酒过度,亦可见于中风先兆。
  手指挛急,不能伸直,多因血不养筋,外感寒邪所致;指关节畸形,多由风湿久蕴、痰瘀结聚所致。脚趾皮肤紫黑、溃烂,趾节脱落、剧痛气臭者,称为脱骨疽,属于阴血亏虚、寒湿阻络所致。指腹螺纹干瘪,多因吐泻津脱。
  (五)望二阴 即望前阴生殖器和排尿器官,以及后阴肛门。
  男性前阴包括阴茎、阴囊;女性则可见者主要为外阴。男性阴囊、女性阴户肿者,可见于水肿;若红肿、痒痛者,多为肝经湿热下注;若前阴起疹,糜烂渗液、瘙痒灼痛者,在男子称为阴囊风,女子则称为外阴湿疹,也属于肝经湿热下注;若日久皮肤粗糙变厚者,则为阴虚血燥之征。又有前阴内缩、拘急疼痛者,称为阴缩,则与寒滞肝脉有关。
  后阴望诊,则可有肛痈、肛裂、痔疮、瘘管、脱肛等等。
  (六)望皮肤 要注意皮肤的色泽和形态变化,以及表现于皮肤的斑、疹、痘、疖等病症。一般说,正常人的皮肤润滑荣泽,是津液、精血充沛的反映。若皮肤面目皆黄,是为黄疸;皮肤突显鲜红成片,灼热肿胀的,为丹毒,多因湿热化火所致。此外,发于上部头面的,名抱头火丹,属于风热化火;发于小腿的名流火,发于全身而游走不定的名赤游丹,都与湿热化火有关;若皮肤紫黑,漫布全身的,多为黑疸,常与肾虚有关;皮肤白斑,大小不等,边界清楚,中医称为白驳风,多因风湿侵袭、气血失和、皮肤失养所致。
  就皮肤的形态而言,若皮肤胀肿,则是水湿泛溢;胀而不肿,则是脾虚气滞。皮肤干燥的,多因津液耗伤,病程日久者,则为精血亏虚;皮肤粗糙如鱼鳞状,则是血瘀日久。此外,还要注意皮肤的斑疹、白及痈疽疔疖等病症的变化。
  1.斑疹 色红,点小如粟,高出皮肤,抚摸碍手(也有不高出皮肤者,抚之不碍手)的叫做疹;如果点大成片,或紫或红,平铺于皮下,摸之不碍手的,叫做斑。就病情而言,斑重疹轻。就病机而言,斑疹多由于温热邪毒,内迫营血,由肌肉而出的是斑,从皮肤血络而出的则是疹。斑或疹除见于外感风邪或温热的疾病外,也可以见于内伤病证,如脾不统血,或阴虚血热。斑疹在外感热病中,若分布较为均匀,疏密适中,色泽红润,先见于胸腹,后延及四肢者,表示热毒较轻,为顺证;若色泽深红或紫黑,分布稠密先见于四肢,后延及胸腹者,为热毒深重,为逆证;若疹点疏密不匀,或先后不齐,或见疹即退,为正气不足、邪气内陷的危候。
  2.水痘 是指小儿皮肤出现的椭圆形小水疱。但病初起时为红色丘疹,很快转为晶莹明亮、顶满无脐、大小不等之水疱,破后则结痂。因为是分批出现,故常常是丘疹、水疱、结痂并见。结痂脱落后不留疤痕。
  3.白是一种白色透明如粟的小颗粒,又称白疹。多见于胸及颈项部,唯不见于面部。多因湿郁肌表、汗出不彻所致。但是已有白 ,表明湿邪尚有外泄之机。白 晶莹饱满的,称为“晶 ”,表明正未衰;枯白干瘪的,称之为“枯 ”,说明津气枯竭。由于湿性黏滞,白 不易一时透尽,故往往反复发作。白 退后,热退神清,是顺症;若身热不退、神昏,为逆。
  4.湿疹 是指周身或某些部位出现红斑,迅速形成丘疹、水疱,破后渗液,出现红色糜烂面者,多因湿热郁于肌肤,复感风邪所致。
  5.痈疽疔疖 病变的局部范围较大,红肿热痛,根盘紧束的为痈,属阳证,多为湿热毒火结滞于气血所致;若漫肿无头,部位较深,皮色不变,疼痛较重的为疽,属阴证。多为气血亏虚、阴寒凝滞所致;若范围小,初起如粟,根脚坚硬,或麻或痒或疼,顶白者,为疔,每与火毒等邪有关;若发病局部形小而圆,红肿热痛较轻,化脓即破,脓出则愈者,为疖,由火毒或湿热结滞而成。
  (七)望指纹 常用于3岁以内小儿的诊断。指纹是指食指掌侧前缘浮露的表浅络脉(浅表静脉),它是手太阴肺经的一个分支,所以望指纹与诊寸口脉有相似的意义。
  指纹分为风、气、命三关,即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望诊时,医者用左手拇、食指握住病儿食指,再以右拇指沾少许清水在小儿食指掌侧前缘,从指端向指根推几次,用力要适中,使指纹显露。
  正常情况下,指纹粗细适中,浅红隐隐,不超过风关。病理情况下,则以“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分虚实,三关定轻重”概括诊察内容。所谓浮沉,浮是指纹显露者,相当于浮脉,主病在表;指纹沉隐不显为沉,相当于沉脉,主里证。一般说来,指纹在风关的,多见于发病初期,邪浅病轻;达于气关的,是邪已深入,病情较重;已达命关的,是邪入脏腑,病情严重;若指纹一直伸延到指端的,称为“透关射甲”,则是病情危重,预后大多不良。
  就指纹颜色的淡、滞而言,色淡而细的,多属虚证;浓滞而粗的,多属实证。而颜色鲜红的,多属风寒证;色紫红的,多属热证;色青的,多为惊风,也见于痛证;色淡白的,多属于脾虚、疳积;色紫黑的,是血络瘀闭,病情危重。《四诊抉微》说:“紫热红伤寒,青惊白色疳。”可供临床诊察时参考。
  但要强调的是,望指纹时要将以上的几个方面综合考虑,以做出诊断。例如,指纹鲜红浮露在风关,可为外感风寒表证,见有发热、恶寒、咳嗽、流涕等症状;若指纹色淡红而沉隐,则为里虚寒证,可见于脾胃虚弱、营养不良的病证,如食少、腹泻、面黄、肌瘦等。指纹紫红而沉,多为里热实证,可见于高热、咳喘的支气管肺炎等病。指纹青紫而浮,可见于热极风动的惊风、抽搐、高热等症状;指纹淡青,可见于脾虚风动之慢惊风证,见有手足抽搐、腹泻呕吐等症状。指纹淡紫而沉,多属于虚热证,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等。若指纹色紫而滞,表现为推之不畅,回流较慢,则因痰湿、食滞、郁热等导致血瘀,病情较重;如果在热性病中,也可见指纹紫暗、唇舌紫绀,则属于热盛伤津、血络瘀阻,如肺炎、脑炎、心肺功能衰竭、缺氧,或暴吐暴泻等,都可能见到指纹暗紫的症状。(待续)

推荐访问:漫谈 诊断 中医
上一篇:【慢性疾病的康复治疗(15)】 慢性疾病都包括什么病
下一篇:消化不良的症状 [小儿消化功能紊乱性疾病(5)]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