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愿景规划报告

来源:成考 发布时间:2021-01-07 点击:

 城市愿景规划报告

  一、规划概述

 (一)规划背景

  城市愿景规划是城市面向未来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通过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及未来发 展趋势的分析,对城市战略性问题进行研究与判断,提出发展目标、战略措施及行动举措,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引。中长期发展

 战略编制重点在于以长远价值观指导当下的行动。一是要明确发展方 向,避免走弯路;二是要明确不能做什么,避免做错事;三是要明确 该做什么,避免错过机遇。

 2018 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从历史使命、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当前面临的形势着手,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尽早谋划城市未来发展蓝图,成立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推进该项工作。规划秉持三个坚持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高标准编制,形成联合编制团队,共同推进工作。二是坚持国际化视野,充分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发展理念,围绕对外与对内两大扇面,明确竞争力与可持续的价值导向。三是坚持“开门编规划”,充分调动各级政府、部门全程深度参与,并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市民代表,围绕愿景目标深入讨论,达成共识。

 (二)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对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贯彻新一轮城市振兴战略,落实“两先区”建设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高质量发展,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明确城市发展目标愿景,提出城市发展战略和举措,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期限与地位

  近期至 2025 年,中长期至 2035 年。本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城市各项规划的重要遵循,包括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各类专项规划等。

 二、目标愿景

 城市作为自由贸易区不断强化对外交流、深化开放能级;建国后更是以国之重器的角色承担了国家重工业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先锋任务,创造了多项共和国第一,奠定了城市的引领地位。因此,需结合城市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优势与近年来发展条件,明确城市面向发展愿景目标。

 (一)优势与挑战

  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城市与生俱来的城市基因使其仍具有强劲的竞争力,但近年来由于受到内部产业结构和国际地缘政治的影响,城市发展动力不足、吸引力不断下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

 区域联系方面,城市百余年的城市发展史是一段持续开放、不断创新的奋斗史,造就了城市与时俱进的开放基因。但从与国内主要城市的产业关联度来看,城市的企业联系总量偏低。1、与国内一线城市的 关联偏弱,且周边并未形成紧密联系的腹地,呈现区域腹地联系偏弱的特征 2 ,城市的开放基因并未有效转化为城市增长的动力。

 发展动力方面,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历史悠久的工 业基础,承载着“共和国长子”的荣耀。同时,城市创新资源众多、创新平台密集,奠定了城市基础扎实的创新基因。但从城市产业体系 和发展历程来看,城市产业结构过重,产业门类迭代升级慢、创新转化不足,创新要素并未全面形成对城市转型发展的带动力。

 城市魅力方面,历史的发展轨迹奠定了城市兼容并蓄的文化基因,同时特殊的地理区位与格局塑造了城市得天独厚的生态本底。但近年来城市也面临着人才不断流失的压力,城市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近年来城镇化的快 速发展,导致城乡空间框架迅速拉大、用地布局过于分散,人口增长、 空间绩效与城市投资不匹配,城市安全韧性不足。

 (二)目标愿景

  落实关于城市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要求,以全面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为指导,将城市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 开放创新之都、浪漫名城”。开放是城市与生俱来的历史基因,也是这座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当今全球链接的时代,开放决定了一个城市的能级与定位。创新是城市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公众最大的期待。浪漫是城市特有的城市气质。一是建设 对流枢纽,打造更加开放的国际门户。以战略眼光,全球视野谋划开放合作新格局,建设主要城市,以及全球重要城市快速便

 捷通达的枢纽体系,建成“一小时商务圈”;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推进城市自由贸易区建设,强化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及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职能,构建起与世界各国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城市。

 二是建设 创新策源中心,打造更有活力的区域引擎。创新驱动,内修品牌,聚焦创新源提升与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提高城市在南城市群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建设地区重要的创新创业创投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产业示范

 价值的科创中心城市。三是建设 蔚蓝时尚滨城,打造更具魅力的宜居城市。生态优先,以人为本,保护与优化生态环境,提升城市韧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建设天更蓝、水更清、湾更美的蔚蓝之城;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感知能力,建设安全城市与智慧城市;弘扬城市兼收并蓄、开放进取的城市精神,彰显城市时尚与浪漫的城市气质,展现城市海洋文化,建设具有国际风范、滨海风情、时代风尚、活力健康的魅力滨城,将城市打造成为大气磅礴兼具时尚浪漫气质的海洋中心城市。

 (三)指标体系

  人口规模方面,结合城市人口增长规律、城市发展目标,以及环境资源承载力,预计城市在 2035 年人口总规模约为 1200 万人,其中包括 20%左右的服务人口。建设用地方面,应贯彻精明增长理念,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通过鼓励和引导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挖潜存量用地,推进土地混合利用,全面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同时,针对三大分目标,构建面向 2035 愿景的核心指标体系。

  三、核心战略

  (一)开放引领,国际链接战略

  强化实体链接与虚拟链接,推进区域交通、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通过搭建各类国际平台,促进国际要素的不断集聚。

 1. 打造支撑国际航运中心的航空海运枢纽

 。航空方面,建设服务城镇群,链接全球的区域航空枢纽。一是提升城市航空的国际链接能力,积极推进机场能级提升及建设。近期重点进行改造扩容,通过开辟新航线、强化枢纽联系,吸引航空客流。未来加快城市机场建设工程,满足远景 8500 万人/年的旅客吞吐量需求。提升国际旅客吞吐量,逐步开通与北美、欧洲等地区的直达航线,强化跨

 境通航联系。二是提升机场的交通枢纽能级及自贸、商务等服务功能,同步研究机场枢纽链接方案,设置机场交通中心,接入城际铁路、提升机场服务辐射能力。机场陆侧重点围绕商务、会展、文化等功能,建设面向区域的枢纽商务区。海港方面,建设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沿海枢纽港口,打造地区的重要口岸。一是积极推进地区陆海联运合作,致力于打通以城市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成为城市开放的重要窗口。二是全域统筹港口规划,明确港口群和港区功能分区,打造“一岛二湾”三大重点。优化集疏运体系,发挥城市外贸集装箱运输优势,推进集装箱港区建设。提升港口的专业化服务水平,积极谋划转型升级。三是全力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城市片区建设,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优化“一岛二湾”综合运输港区布局,研究港区转型,探索研究自由贸易港建设模式、配套设施及储备政策,打造对外开放门户。

 2. 强化区 域链接,提升区域辐射力。推动沿海经济带协同发展。构建地区密切联系的区域通道,打造国家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的重要节点。一是推进海峡通道,建设公铁复合走廊。改变城市交通尽端格局,提高城市的区域交通链接能力。

 二是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提升城际服务能力。规划建设铁路通道、新增城际,包括扩容国际出入口带宽,加快布局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设施。

 3. 搭建多元化的跨国合作平台。一是打造一流跨国合作园区,推动城市与全球的产业协作。重点围绕生态科技城及市级以上重点产业园区,打造多层次的国际合作示范园,建设国际产业平台;积极吸引外资 500 强分支机构,加强产业技术与服务交流,打造高水平的产业开放协作平台。二是打造一流的国际交往平台。其中,国际商务交往平台重点强化国际功能集聚与商务服务能级,推动城市湾国际化功能的整体升级,构建“一小时商务圈”。国际文化交往平台重点引导国际文化要素集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文化交往地。国际体育赛事平台重点形成以城市体育中心为主体、多个片区级平台为补充的“1+N”国际体育赛事平台体系,助推城市建设成为全球知名的国际体育名城。国际旅游平台重点提升和核心资源的国际旅游服务能级,推动城市成为全球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4. 推动国际化要素的集聚

 基于多元国际平台的建设,积极推动国际人才、机构、企业等要素集聚。一是大力引入国际人才,拓宽引进渠道,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高层次人才管理制

 度,加强国际层面的人才交流。二是完善国际化服务设施,围绕市级以上重点产业园区、外资 500 强分支机构集聚区等建设国际社区,引入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设施,建设国际化生活圈。三是吸引国际企业入驻,重点围绕小窑湾等国际合作示范园区,大力吸引外地企业,改善国际化营商环境。

 (二)创新驱动,产业提振战略

  全面提升城市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打造面向未来的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激活城市创新动力,强化城市制造能级,促进城市产业可持续发展,打造创新技术策源地、创新企业培育地、 创新人才向往地、创新空间展现地和创新氛围示范地。

 1. 激活“城市创新”,全面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激活城市创新,一是关注源头创新,建设创新技术的策源地,重点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民营企业、协同平台的创新实力。二是搭建“基础研发、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的全流程创新链,并以城市未来产业体系为基础,在城市全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突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针对性提升不同环节的创新能力,打造创新企业的培育地。三是在城市全域建设多元化的创新空间,搭建“校区 -园区-城区-景区”的创新载体。在大学城等校区周边,发挥高校的知识外溢、校办企业带动作用,鼓励高校人才兼职和创业,形成浓厚创业氛围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集群。在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下简称“高新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周边,围绕龙头企业及其研发中心,促进科技成果孵化与转化,实现知识技术化、技术

 产品化;同时完善配套商业、居住及公共服务等设施,建设产、学、研、居于一体的产城融合区。在中西沙等人口集聚的城区周边,结合工业更新与旧城改造,挖掘低成本空间,为文化类、服务类等初创企和人群提供创新创业支持。,探索多样化的创新空间模式,完善综合服务配套,吸引新经济的集聚。

 2. 强化“城市制造”,打造面向未来的产业链

 。面向未来,城市产业发展应锚固既有产业优势,提前谋划战略性产业布局。一是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消费品工业等产业为核心,通过存量改造、增量优化的递进式发展战略,延长产业链,锚固其在“城市制造”中的支柱地位,着力打造智能制造、绿色石化、中高端消费品。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主要围绕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等地集聚,石化产业主要围绕地区集聚。二是重点培

 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 围绕信息技术(IT)、生命健康(BT)、新能源(ET)、新材料(MT)等四大领域,重点投放、前瞻布局,引领城市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空间上以高新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引擎,带动全市新兴产业的发展。三是面向 2035 打造未来产业,围绕新技术发展趋势,紧跟国际科技发展前沿,统筹推进新一代通讯技术、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前布局数字金融、区块链、量子通信、海洋经济等前沿领域新兴产业,积极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的产业高端化竞争,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融合应用。四是注重产业空间全域整合,引导制造业从湾

 区向岛区、从城区向园区集聚发展。

 3. 做优“城市服务”,提升现代服务 业能级

 。增强“城市服务”在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和支撑作用,强化“城市服务”资源配置功能和消费服务功能,构筑新时代“城市服务”发展战略优势,把城市建成服务业中心城市。一是加快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围绕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积极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城市服务”辐射能级,推动“城市服务”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瞄准国际标准,推动物流、金融、商贸、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服务业高水平发展。二是积极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积极发展新技术、新工艺,促进 5G 技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3D 打印、区块链、数字家庭等新产业技术研发及其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转化应用;依托互联网平台发展新电商 O2O 模式,提升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资源配置能力,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进工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进程。三是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双向深度融合,形成交叉渗透、跨界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服务于区域、行业、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工业云平台、服务云平台,建设面向产业集群的智能制造与服务型平台。促进服务业内部行业融合。强化服务细分行业交流渗透,推动资源要素重组和服务系统集成。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为手段,促进文化、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商贸、会展等融合发展,形成创新升级的联动效应。

 4. 完善创新服务政策,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一是围绕创新链,建立全过程的创新服务体系。针对源头创新、应用研究、成果研发等环节,配备

 技术对接、技术开发、市场化服务,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氛围示范地;二是实行精准的人才引进政策。广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建立战略性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健全创业扶持政策,打造面向全国的创新人才向往地;三是鼓励创新创业、

 激活民营经济。通过降成本、配服务、供空间、搭平台等方式提振民营经济活力,通过财政补助、产权改革、针对性服务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四是推进机构改革、提高行政效能。梳理市级平台,减少行政负担,优化政府职能,简化层级、精简流程,提升行政效率。针对城市创新本地转化相对薄弱的现实问题,推进“产学研”联动,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提供空间保障,建设创新空间的展现

 地。一是将高新园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为产创融合的核心空间。高新园区强调“西拓北延、差异发展”,空间上向西拓展,向北延展,推进科学城建设,促进产学研要素在空间上就近集聚,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金普新区核心区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重点布局三创中心、孵化平台等创新载体,形成若干分工明确、品牌化的产业园区;纵向围绕开发区大学城等地区,完善服务功能,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二是围绕四区融合,全域打造多元化创新圈。其中校区型创新圈强调高校的创新输出与成果转化,每个创新圈至少拥有 1-2 处大学或科研机构,建设 1 处含孵化平台、共享实验室、联合办公功能的综合性、低

 成本共享空间。城区型创新圈突出便捷和低成本优势,结合轨道枢纽布局低成本生活空间和办公空间,每个创新圈打造 1 处有活力的公共中心,提供充足的公共租赁住房。园区型创新圈鼓励园区内企业的合作创新,建立产业联盟,每个创新圈至少建设 1 处展示交流平台和研发服务平台。景区型创新圈建设完善的绿道网络和公园体系,完善信息通信网络,强调塑造特色风貌,促进创新空间风景化、生活空间艺术化。

 (三)文化彰显,品质提升战略

  通过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塑造文化品牌、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魅力、营造文化生活、树立文化自信等方式,不断提升城市城市文化品质。

 1. 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凸显城市文化底 蕴

 。城市历史文化独具特色,既有海洋城市的大气磅礴、也有时尚之都的浪漫气质。保护与彰显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就是要以更加开放的视角看待城市文化,将文化融入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以文化提升城市品位,以文化提升产业品质,以文化引领城市品牌。一是要保护

 利用好各类文化资源,坚持自然与人文、传承与保护等有机结合,突出海洋文化、开放文化、工业文化、近代史文化以及服装文化、建筑文化等特色。二是推进城市文化内涵的提炼、宣传和传播,重视城市文化的积淀、传承与生长和绽放。三是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并加强政策扶持。四是重点强化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划定古城古镇范围,严格保护历史风

 貌与整体格局;维护历史文化街区的肌理,保护历史遗存与环境要素;推进历史建筑的认定与保护工作。

 2. 塑造文化品牌,建设“人文四城”

 。打造体育之城。一是塑造以体育为代表的城市体育品牌,举办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体育赛事;二是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市-区-社区多层级的体育健身场所;三是以体育活动为触媒,组织多元化的体

 育赛事,倡导市民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打造大学之城。一是树立大学与城市血脉相连、共生共荣的意识,强调大学在推动城市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全力支持大学发展。二是以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之城为目标,对标国际知名大学城,全面优化高新园区、开发区等大学城的空间布局,保证大学周边地区科研创新空间。三是引入国家级实验室与重大科研项目,促进大学基础学科建设和成果转化实践,以一流大学建设引领一流城市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

 打造艺术之城。一是推动“名牌名品名人”的文艺三名工程,鼓励名人名家创作展现城市特色的文艺作品,宣传并弘扬城市文化;二是完善艺术文化设施体系,结合近现代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完善公益性、综合性的文化场馆布局。大力建设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绘本馆、艺术馆、音乐厅、群艺馆、科技馆、研学馆等标志性艺术文化设施和艺术综合体;三是搭建艺术交流平台,推进文化创意、文化休闲等文化艺术产业发展。

 打造商务会展之城。一是强化以国际服装展、国际 艺术博览会等为代表的国际会议活动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有序推进展览场馆的建设,鼓励老旧厂房的文创型改造,打造多元化、特色化的会展空间。三是积极组织、主动承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活动,打造面向国际商务会展交流中心。

 3. 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创产业集聚地。一是依托城市影视产业基础,推进影视传媒产业发展。建立起完整的影视传媒文化产业链条,打造影视投资、创

 作、摄制、发行及院线管理等多环节的现代影视产业集群,组织举办城市国际电影节等大型活动,做大做强影视产业。二是汇聚创意设计资源优势,打造城市

 设计品牌。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工艺美术设计,并结合优势,在冶炼设备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塑造城市设计品牌。三是扶持本土作家、本土企业文艺作品创作与生产,推出一批原创文艺精品力作,提升城市文艺作品影响力、传播力。四是鼓励本土化的特色文创产品创作与生产,加大对特色工艺品和老字号产品扶持力度,突出城市本土文化特色。五是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加强全媒体建设,建设新闻出版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六是推动动漫游戏业、文化旅游业、影视演艺产业、文化会展业等优势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网络设计、数字媒体和动画等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鼓励“文化+旅游”“文化+消费”“文化+电商”等文化产业新业态。

 4. 提升文化魅力,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注重特色旅游产品塑造。一是依托“山”的资源,打造温泉健康山区。挖掘山区自然生态条件及温泉资源特色,推动休闲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将温泉旅游品牌进一步凸显。

 二是彰显“海”的魅力,塑造滨海风情。结合滨海自然景观、特色海岛及休闲旅游资源,重点打造富有滨海景观魅力与休闲旅游价值的沿海魅力滨海带,积极推动长海民航机场建设,提升海岛旅游的便捷性及可靠性。三是用好“湾”的优势,建设美丽海湾。通过滨海步道串联,工业遗产点亮,文化特色街区塑造等方式,打造以城市湾为代表的多处魅力海湾。通过山、海、湾等品牌建设,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特色产品,积极开展旅游推广活动,建设世界知名的滨海旅游胜地。

 5. 丰富文化生活,建设区域特色消费中心。依托城市实体商业基础,强化线上线下互动。一是完善老城商圈建设,鼓励新零售发展、推动业态更新,进一步提升老城消费能级;二是补足新城消费设施,建设等级化、网络化的商业设施体系;三是建设新锐消费街区,结合历史文化资源,植入多元新型业态,建设特

 色消费空间。

  6. 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更年轻、更有活力的城市。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吸引服务年轻人,为城市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一是提升城市文化服务能力,提升城市文化馆、图书馆服务管理水平, 推进城市文化中心建设。二是关注对外节

 庆交流,包括每年举办不少 于 10 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等,策划组织海洋节、电竞节、传媒节、读书节、艺博会、动漫节、电影节、啤酒节、樱花节等一系列节庆活动,扩大文化影响力。三是营造社区文化氛围,建设适宜年轻人生活的活力空间,持续开展文化名镇、名村建设工程。四是提升城市文化品味。满足精英人士、年轻人对城市文化品质及各类设施的需求。

 (四)生态优 先,美丽城市战略

  强化生态文明导向,关注全域生态体系的构建与绿色城区的打造,提升人居环境品质;通过特色的城乡风貌与幸福宜居城区构建,全面提升美丽城市的城市形象与魅力。

 1. 严保生态空间,锚固全域生态格局。在区域层面实现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实施流域水系廊道、森林绿道、重点生态源的协同建设,加强跨区域生态保护管理协调,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严保全市生态空间,市域核心生态空间比例

 不低于 13%,作为保障和维护全市生态安全的底线。在刚性管控的基础上,划定“一廊四区”的核心生态空间,弹性化、差异化地实施生态保护建设。“一廊”即滨海生态廊道,以沿海防护林及海岸带为主构建沿海生态轴线,严控海水入侵,加强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保护沿海滩涂湿地。针对各类生态涵养区实施针对化的生态保护,结合各片区生态资源特色开展科技、文旅等活动。

 2. 开展生态修复,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在“建设全国环境品质明星城市”的总体目标下,系统性开展环境品质提升行动。首先,持续推进蓝天行动,进一步彰显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特色。其次,开展全域生态修复行动,包括主干河道水环境整治提升、海洋自然保护区污染治理与生物多样性恢复、废弃矿区的矿山生态修复与再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等。此外,实施水资源供给保障和城市重大风险源搬迁两大行动,提高城市抗风险能力。构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的三级公园体系,为市民提供更多健康休闲场所。让 90%的居民可以步行 500m 到达公园,并建设包括沿湾活力绿道、环山运动绿道、滨河漫步绿道、进山休闲绿道在内的 4 类绿道,连通各级公园,形成“可呼吸的绿色城区”。

 3. 强化设计引领,塑造特色城乡风貌。围绕“国际风范、滨海风情、时代风尚”的总体风貌定位,核心区将重点打造七类风貌区,形成滨海风情界面,延续历史文化景观廊道,塑造生态景观廊道,体现城市开放浪漫的独有气质。一是

 突出城区的全面保护和重点更新。围绕历史地区,塑造有底蕴、可识别的文化街区;选取印记鲜明的工业遗址,更新成为有价值的创意街区;选取多条充满历史价值与记忆承载的街道,重现有风情、有特色的文化主脉,最终形成两类街区、多条线路、多个节点构成的文化地图。二是强调湾区的功能转型和空间优化。应对魅力不彰显、土地利用粗放低效等问题,规划提出打造新中心、创造新风景、塑造新风貌三大策略。基于工业腾退,主要承载商业商务、会议会展、文化艺术、创 新孵化等多元业态;围绕滨海路贯通,形成滨海观光段,重点打造市级高品质公园,形成碧海青山、开放共享的湾区风景体系;在重点更新地区,设立风貌转化区,利用开放空间及艺术建构筑物的设置,进行风貌协调与控制。三是推动村庄的美丽提升与品牌塑造。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全域发展美丽乡村;重点结合山区、温泉、以及海岛等,打造特色村庄品牌;分类引导乡村风貌,尊重山水与传承文脉,共建魅力城市。

 4. 补足设施短板,建设幸福宜居之城

 。围绕创造美好生活、提升生活品质,构建和谐邻里的发展目标,规划提出:一是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体系,优化布局高等级公共服务设 施。重点围绕城市湾地区,旅顺地区发展文化设施,综合考虑地区已建设施的使用方式;围绕体育中心建设国际化体育平台,提高各类学校体育设施的能级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以国内领先水平为目标,改善现有医院的服务水平。二是构建 30 分钟生活圈,打造全面覆盖、功能复合的公共活动网络,激发社区活力。

 其中城镇社区生活圈以步行 30 分钟基础服务可达为标准,服务范围 2-5 平方公里,服务 5-8 万人,乡村社区生活圈以行政村为单位构建。三是实现社区服务全覆盖。其中,在核心区,增加社区中心,解决人口增长而配套跟进缓慢的问题。

 改善社区中心,增加高等级的服务设施、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与服务效率。

 (五)空间优化,精明发展战略

  明确精明发展的空间导向,市域强调“中心集聚、多元组团”, 核心区突出“强湾聚心、廊道生长”。围绕城市湾集聚城市核心功能;围绕核心区提升品质,打造分工明确的四大城市功能片区。通过结构优化、功能提升、交通链接,塑造集约高效、魅力凸显的城市。

 1. 空间发展理念。基于大数据分析看城市空间关联,城市总体呈“中心集聚、外围相对独立”的模式,因此当前城市空间从中心向外围的大尺度、跨越

 式拓展并不具备现实基础。同时核心区功能与空间组织也亟需明确。因此,本轮愿景规划明确提出“市域紧凑开放、核心区精明发展”的空间理念。市域围绕“一脊三阶”3 的生态本底,突出“两纵两横”4 交通骨架支撑的组团化发展模式,依托既有城区、园区的建设条件,明确功能分工,提升空间品质。核心区强调尊重山海格局,延续环湾发展的营城思路,打造富有魅力、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心;同时,结合城市更新与价值挖潜,提出清晰的板块指引,优化核心区的功能布局,整体形成环境优美、亮点鲜明、高效集约的空间形象。

 2. 空间发展策略

 。

 (1 1 )强湾聚心。聚焦城市湾建设,使其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活力。强湾策略以打造城市“国际化、区域性”的高端功能集聚区为目标,

 通过现状提升与近远期建设相结合的思路,实现城市全线贯通。同时,织补径向道路,提高城市连接便捷性,促进滨海景观向城区的渗透延展。聚心策略以塑造城市活力为目的,打造多处商业中心、文化艺术场所、公园广场等活力共享空间,丰富各类文化消费活动,集聚湾区人气。

 (2 2 )廊道生长。遵循“紧凑集约、精明发展”理念,以主廊道为骨架,以快速交通串联城市四大板块,实现城市核心功能从城市向外有机生长。

 3. 总体空间结构:一核四城,四片七组团。综合山水格局、空间组织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规划提出“一核四城、四片七组团”的总体结构。其中,一核为城市核心区,是城市人口集聚、功能集聚的主要地区,也是城市建设两先区和开放创新之都、浪漫海湾名城的核心载体,包括“文化老城、创新新城、枢纽新 城、智造新城”四城。四片为市域层面的四大特色功能区,是支撑城市全域发展、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七组团为市域层面重要的功能中心,分为城镇型、产业型、旅游型三类,是各片区的核心功能承载区。

 (1 1 )一核四城:城市核心区

 。①

 文化老城,是城市文化底蕴最为深厚、人文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定位为历史文脉的传承区、城市更新的示范区。文化老城重点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和发挥老城的服务优势,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建设高品质的居住城区。结合“新颜”构想,打造公共艺术节点,形成开放滨海岸线;“一脉串街”,整理老城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串联历史街区资源,形成动态线性的历史脉络;“一脉寻山”,保护老城

 山体,建立城市生态屏障,实现人与山海和谐共生。

 ②

 枢纽新城,以甘井子区为核心,是城市对外交通最为便捷、最 具发展潜力的新城区,定位为城市新动能的承载区、开放链接的枢纽区。重点建设市级主中心,体育中心市级副中心,提供区域性的休闲娱乐、城市新锐消费、城市科研创新等功能载体。枢纽建设方面,改造升级城市机场,建设门户枢纽,完善交通链接体系,实现空港、高铁站点、海港与城市中心地区的快速链接。同时重视对全市市政设施安全走廊的保护,严控地区的开发行为。

 ③

 创新新城,城最具科创活力的新城区,定位为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中心。围绕生态优势,吸引创新要素,提出风景新经济计划;滨海地区强调“小组团、低密度”开发;山区严格限制开山建设行为,对建设高度及风貌提出明确指引;丘陵地区优先满足高新园区生产转化的承接,专注生物医药与高精密装备产业,基于原有生态科技城及空间进行布局。其中片区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项目,打造能源科技创新集聚区。同时预留通道的选线空间,为重大战略的落地做好谋划。

 ④

 , 智造新城,新区南部是推动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深化开放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城市制造业最为先进、对外贸易最为便捷的区域,定位为城市自由贸易的先行区、产城融合的样板区。强化以开发区为代表的新区产业片区的制造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结合国际化产业区的建设,强化金融、航运等高端服务能力,促进国际要素集聚。交通支撑方面,以轨道交通线为主要交通走廊,以中运量线路支撑为次要走廊。形成城际-地铁-公交相配合的公共交通体系,强化片区间交通联系。

 (2 2 )四片:市域四大特色发展片区

 。①历史文化片区。通过科创元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入,进一步增强地区的发展动能。围绕康养旅游、生命健康产业,打造成为面向文化旅游城、生命健康城,形成彰显城市文化品牌、凸显科技融合、军民融合理念的生态文明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统筹考虑海峡通道的登陆与选线空间,提前预留相关的配套和发展空间,建设面向未来的交通物流枢纽。同时强化区内山水生态格局的保护,以“生态+”探索新经济的发展模式。

 ②战略发展片区。定位为城市战略性的改革试点地区,近期注重战略预留,中远期围绕湾底,探索未来城市建设的新模式,成为城市未来城市核心功能承接地。强化新区有序开发,为未来重大战略与项目的选址落地做好预留。

 ③产业协同片区。打造成为城市高价值产业转型的代表地区,形成战略产业集聚地、产业提质的示范区。重点围绕原有产业条件强化制造

 业优势,结合沿海先进制造产业带的建设,打造承接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承载空间。

 ④休闲旅游片区。通过重点地区的发展,带动周边乡镇和村庄地区功能完善与品质提升。

 4. 交通运输系统支撑。(1 1 )构建链接全国、辐射区域的复合交通廊道以及多层级枢纽体系。一是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通过跨海通道、高铁、城际等支撑城市对外直连直通,通过市域快速轨道及城市轨道交通支撑空间结构优化,满足居民多种出行需求。二是打造契合城市功能中心的多层次枢纽体系,建设“2 个门户型+3 个城际型”的枢纽体系:2 个门户型枢纽分别为城市机场及城市站,承担对外直连,链接全国乃至国际的交通功能;3 个城际型枢纽为城市站、机场站、新区站,依托铁路枢纽承担城市对外中短距离高频次出行需求功能。

 (2 2 )优化轨道交通系统,支撑城市空间拓展。梳理轨道线网层次,明确不同层次轨道线网功能。一是轨道快线强调直连直通,强化外围枢纽同城市核心区枢纽便捷换乘。通过轨道快线提升片区间可达性和时效性。二是轨道交通重点提升核心区的覆盖密度和服务水平,通过加密核心区轨网密度,实现轨道站点 800 米覆盖老城 60%的居住与就业人口,核心区城市轨道密度达到 3 公里 /平方公里。三是中运量公交系统组织外围地区公共交通,重点强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旅顺及高新园区等片区的中运量公交支撑片区廊道拓展功能。

 (3 3 )优化高快速路网,强化联系效能。建设“一环、三射、两横、三纵、四联”的高速公路网。根据城市功能空间组织,规划建设网络城市快速路系统支撑中长距离跨区机动化出行,总里程约 250 公里。对城市快速路穿山段等跨海穿越生态敏感地区的重大快速道路工程进一步进行论证。合理设置城市快速路出入口,提升快速路干线服务能力。

 (4 4 )建设海上快速交通,作为城市交通出行选 择的补充。重点建设城市湾航线和海上快速通道。核心区的城际型交通枢纽对接,形成城市湾高速客船航线;海上快速交通系统在非高峰时段可作为海上旅游观光航线。

 四、近期行动与保障机制

  (一)近期重点行动建议

 重点行动是保障规划目标和战略举措落实的重要手段。围绕目标愿景及五大战略,充分考虑市民共性诉求与部门工作重点,兼顾板块均衡发展,明确近期(2025)、中长期(2035)的重点行动或方向。

 中长期重点结合重大项目的开展,完成城市空间的重组。包括推动战略发展片区开发利用;完善交通枢纽体系,推进机场枢纽建设,增加国际通航班次频率,强化海铁联运,建设自由港区等。完善全域旅游体系,贯通滨海文化魅力旅游带。

 远期实现城市地位与城区品质全面提升。继续推进城市整体更新,充分利用工业遗存增加特色节点,进一步提升湾区品质。

 (二)实施保障

  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基础,健全规划及相关领域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完善与政府管理层级相匹配的规划管理体制机制,搭建公平、开放、有效的社会参与平台,建立联动的动态监测体系,形成由规划体系、政策法规体系、空间管理体系、社会参与体系、空间监测体系构成的规划实施保障框架。《城市 2035》是城市全市中长期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一是强调规划的严肃性,《城市 2035》对城市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地方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各市直部门结合各自专项规划、各区县结合地方规划对《城市 2035》进行衔接与深化。二是建立规划的动态维护机制,结合对《城市 2035》的评估进行优化调整,以应对城市未来发展中不确定性。

推荐访问:愿景 规划 报告
上一篇:基于单片机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设计
下一篇:【材料】李德慧naturecommunications:可调谐二维钙钛矿窄带光电探测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