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德育工作存不足及整改措施教学工作中不足和改进措施

来源:成考 发布时间:2020-09-10 点击:

 德育工作存在不足及整改措施

 德育的本质是育德,是培养人品德的一种教育活动。我校在德育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德育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 德育途径单一 主要依靠班主任的日常管理,虽然也开展了一些德育活动,但大都是重形式、走过场、老套路,写写征文、办办手抄报、开个主题班会等,教师讲授多、管较多,学生参与的也多,但真正体验的少,明显不适合学生需要,收效甚微,大多数的学生应付班主任老师布置的德育作业。

 二、 德育队伍素质偏低 学校教师老龄化,75% 的老教师担任班主任,部分教师的修养和素质与学高身 正的要求尚有差距,给学校的德育和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个别班主任管理不到位,工作方法有时也不得当,导致在组织活动是准备不充足,活动效果不太明显。

 三、 德育工作后劲不足 虽然学校设有少先队,也经常开展少先队活动,但是现在的班主任老师或者是任课老师还是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怕在学校或市级抽考中被约谈,这就在无形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减少学生的活动时间,怕过多的德育活动牵扯学生

 太多的精力,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 个别学生行为习惯及养成教育有待加强。

 五、 心理健康教育不够规范,效果不够明显;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学校没有专 职的心理健康教师,经验不够丰富;由于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逐渐增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高不严,导致孩子自理、自立能力及抗挫折能力较差,缺少了家长的有力配合,给学校思想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策略:

 1、 、 教书育人,树立全员德育的思想。充分利用品德生活与社会教材中的道德、利用教法中的道德、利用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等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2、 、 活动育人。充分发挥常规活动、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社会实践、主题班会、班级教导会等活动充分、体验深刻的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时效性、时代性和针对性。

 3、 、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 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大力开展养成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节约教育等活动,培养学良好的行为习惯。

 4、 、 管理育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德育回归生活。管理不是为了约束人,而是为了解放人。从远离生活到贴近学生,“从小事着手”,重视学生的共同管理与自我教育管理,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

 5、 、 发挥少先队专门机构的职能,开展各种形式的符合

 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活动,让学生受到德育熏陶。

 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

 教务处常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1、 、 教师业务学习只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扎实有效。

 2 2、 、 过分依赖制度,忽视教师 专业发展的需要。

 3 3、 、 教务工作人员缺少,常规工作检查欠到位。

 4 4、 、 常规工作安排与落实缺少系统化管理。

 5 5、 、 教务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服务意识。

 6 6、 、 教务管理人员在大多时间里被一些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所拖累,在常规教学的检查、研究、指导上精力不足,下的功夫不够。尤其是教学管理人员要努力把精力放在教学工作的管理研究当中。

 7 7、 、 教师存在结构性短缺。如地理、生物、历史课任教师由其它专业教师兼任。

 8 8、 、 考试安排欠合理。

 9 9、 、 功能室缺少。

 10、 、 大班额教学给教师加重了负担。

 二、

 教学常规考核制度方面

 1 1、 、 只注重终结性考核评估,不注重过程考核评估。

 2 2、 、 评价方式单一化。

 3 3、 、 考 核制度比较陈旧、缺乏科学性,不能够有力地促进当前的教学工作快速发展。

 4 4、 、 原来考核制度与绩效考核存在一定的矛盾。

 三、

 非中考科目科任教师管理与考核

 1 1、 、 因中考指挥棒的缘故,非中考科目的课人教师认识不到位。

 2 2、 、 非中考科目的课人教师无压力、无动力。

 四、

 教研教改

 1 1、 、 校本培训方式单一化。

 2 2、 、 骨干教师和名师培养力度不够。

 3 3、 、 课题研究不能全面开展。

 4 4、 、 教改实践活动欠力度。

 五、

 图书阅览与教辅资料

 1 1、 、 学校图书藏书资料不丰富,资料陈旧,不能向全体学生开放。

 2 2、 、 学校对教师征订教学资料数量少,倾斜力度不够,不能发挥阅览室正常功能。

 3 3、 、 个别教师有征订课外复习资料 ,加重学生负担,不能正常反馈。

 六、 教学硬件设施的不足是制约我校教学工作的客观因素。

 一是没有教师专用电脑,学生所用微机老旧,数量严重不足,这给教师查阅资料、获取信息及学生正常开设微机课都带来不小的困难。

 二是部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仪器用具短缺。如理化生实验室内的仪器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教材的变化,没有及时的更新补充,致使部分探究及演示实验无法开展。

 针对以上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管理与评价机制。

 在坚持原教学常规检查(月查)基础上,一是改变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方法, , 将教师被动接 受检查改为主动参与,变领导只作检查为带头参与。具体做法是:

 1 1 、备课:

 每位教师每月提交一份能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教学设计参加交流、评比,按优、良、一般、差四个等级进行评定,同时写出评语,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后一次的评语还要写出与前一次教学设计相对比的评价肯定其进步,将评定结果返回教师本人审定后存入教师发展档案。

 2 2 、上课:

 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次汇报课或探讨课并交一份该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参加交流、评比、评选要求同备课。

 每位教师的汇报课或探讨课,由教研组负责同志主持,上课者要说课,听课教师 参加评议并记录,确定等级,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说课稿,一起存入教师发展档案。

 3 3 、听评课:

 每位教师每学期提交两份听课评课报告,由参与听课的主管同志签字后参加交流、评比,操作方法同备课。

 4 4 、作业:

 每学期举行一次学生作业展评活动,作业必须包括实践类、活动类、探究类作业,具体评定方法同备课。

 5 5 、综合评定:

 每学期结束后,进行一次全面综合评定,将所有能反映一个学期以来教师教育教学各环节中的所有案头材料和各种形式的备课、听评课记录、教学反思、说课稿、作业布批、理论学习等 进行集中检评,具体操作同备课。

 二是评定结果的使用。

 第一可以结合其他方面的评定结果,进行××优秀教师的评选,并进行表彰奖励。第二可根据等次划分,记入教师工作量化考核中,兑现奖惩。第三进入教师业务档案记载存入教师发展性评价档案中。第四建立警示制度,即对某项目连续两次被评为差等的,要给予黄牌警示,限期整改提高,连续三次为差等的,要以教学事故给予处理

 (二)改革和建立校本教学研究制度

 1 1 、要优化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的方式方法。

 一是每个教研组对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除按常规要求进行正常活动外,还要有问题意识,即要有专题 ,每个学期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一至二个问题。二是对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的质量进行评价。每次活动时,每位教师都要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观点等进行记录,每个学期在期中、期末分别对本组内的所有教师依据提出的价值点的多少进行质性评价。操作同备课。

 2 2 、创新校本培训方法。

 一是每学期初要针对上期教师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拟定本期校本培训内容及方法的计划,在培训时能者为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切忌无计划的学习培训。二是学用结合,整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做到有学习、有讨论、有研究、有教学实践,真 正促进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3 3 、增强教学常规管理实效性。对教学计划,不能只看交没交,要看具体内容,更要看计划是否落实在平常的教学中;对教师的备课检查,不能只数节次,要看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教学方法、作业设计是否合理;对教师上课的

 评价应深入课堂,要看教学活动是否体现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否注重知识的落实;对作业的检查,不只看批改次数,要看应做的与实际做的有多大的差距,批改量有多大;对教研活动的检查,不只看开没开展,参没参加,要看有没有实际效果。总之,要有利于良好 教风的形成。

 4 4 、丰富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一是采取措施督促教师自主学习;二是实施青蓝工程,要求对象落实、目标具体、任务明确;三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辅导;四是制定科学的校本培训的考评机制。

 5 5 、重视 非中考科目 教学。一是在教师配置上尽量保持承接性、连续性,二是激励教师重视 非中考科目 教学,三是加强 非中考科目 教师的学习、培训及督查工作。

 6 6 、加强教学评价管理,严格执行奖励性绩效工资考评办法,达到以考评促进过程管理,促进教风的转变

 2 2 、教务处工作管理:

 (1 1 )严格考试制度,高标准、高要求地组织好 期中和期末考试,保证不出现问题。做好平时的质量抽测及期中、期末的考试安排,及时分析、反馈,把好教学质量关。

 (2 2 )进行名著阅读;开放学校电脑房,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

 (3 3 )组织安排音、体、美的教学,落实好“一天三操”;

 利用好兴趣活动,抓好音、体、美特长生的教育,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4 4 )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重点要开展好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两类活动,本学期要求每位学生都参与综合实践活动。

 (5 5 )规范教师收费行为,防流控辍工作常抓不懈,学籍等材料上报、汇总、编 排做到工作及时认真负责。

 (6 6 )加强对分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实现新都教育的均衡发展。

 (7 7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为着力点,出台《学校课堂改革的指导意见》。

 (8 8 )积极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精神,建立培训网络,做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工作。在学校网站开设“生命成长”专栏,展示师生的作品,突显学校在发展、教师在提升、学生在成长。

 1 1 、重视新课程理念的培训和学习,重视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学校自身优势,从整合学科教学、德育教育、学校和教师资源入手,培养学生的特长着眼,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采用开放讲座、个人自学、论坛辨析、知识竞赛等方式,搞好校本培训活动。尝试与名校合作探讨我校的课堂教学,坚持校内示范课、听评课相结合的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制度(开学的第一周、期中考试前一周、期末考试前一周定为学校的听课周)。

 2 2 、安排做好新上岗教师的辅导、培养工作,使他们能顺利转换角色,缩短成长周期。实施“培青工程”,充分发挥名、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引入导师制,实施一年一度的“拜师仪式”,用“拜师制”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并出台《学校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做到“六个一”:即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写一篇读书 笔记,向教科室推荐一篇感触最深的文章,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写一篇论文,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

 3 3 、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做到骨干引领、资源融合、共享互赢,从而引导全

 体教师,把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实现学校整体工作上台阶的目标上来。引导教师加强对新课改精神的学习与研究,积极实施新课程标准,要参与围绕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校本课题研究。每学期每位教师撰写或发表论文不得少于 1 1 篇,为进一步开展省级课题“构建多元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研究奠基。

 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六、

 教务处常规工作 中存在的问题

 11、 、 教师业务学习只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扎实有效。

 12、 、 过分依赖制度,忽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13、 、 教务工作人员缺少,常规工作检查欠到位。

 14、 、 常规工作安排与落实缺少系统化管理。

 15、 、 教务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服务意识。

 16、 、 教务管理人员在大多时间里被一些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所拖累,在常规教学的检查、研究、指导上精力不足,下的功夫不够。尤其是教学管理人员要努力把精力放在教学工作的管理研究当中。

 17、 、 教师存在结构性短缺。如地理、生物、历史课任教师由其它专业教师兼任。

 18、 、 考试安排欠合理。

 19、 、 功能室缺少。

 20、 、 大班额教学给教师加重了负担。

 七、

 教学常 规考核制度方面

 5 5、 、 只注重终结性考核评估,不注重过程考核评估。

 6 6、 、 评价方式单一化。

 7 7、 、 考核制度比较陈旧、缺乏科学性,不能够有力地促进当前的教学工作快速发展。

 8 8、 、 原来考核制度与绩效考核存在一定的矛盾。

 八、

 非中考科目科任教师管理与考核

 3 3、 、 因中考指挥棒的缘故,非中考科目的课人教师认识不到位。

 4 4、 、 非中考科目的课人教师无压力、无动力。

 九、

 教研教改

 5 5、 、 校本培训方式单一化。

 6 6、 、 骨干教师和名师培养力度不够。

 7 7、 、 课题研究不能全面开展。

 8 8、 、 教改实践活动欠力度。

 十、

 图书阅览与教辅资料

 4 4、 、 学校图书藏书资料不丰富,资料陈旧,不能向全体学生开放。

 5 5、 、 学校对教师征订教 学资料数量少,倾斜力度不够,不能发挥阅览室正常功能。

 6 6、 、 个别教师有征订课外复习资料,加重学生负担,不能正常反馈。

 六、 教学硬件设施的不足是制约我校教学工作的客观因素。

 一是没有教师专用电脑,学生所用微机老旧,数量严重不足,这给教师查阅资料、获取信息及学生正常开设微机课都带来不小的困难。

 二是部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仪器用具短缺。如理化生实验室内的仪器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教材的变化,没有及时的更新补充,致使部分探究及演示实验无法开展。

 针对以上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管理与评价机制。

 在 坚持原教学常规检查(月查)基础上,一是改变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方法, , 将教师被动接受检查改为主动参与,变领导只作检查为带头参与。具体做法是:

 1 1 、备课:

 每位教师每月提交一份能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教学设计参加交流、评比,按优、良、一般、差四个等级进行评定,同时写出评语,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后一次的评语还要写出与前一次教学设计相对比的评价肯定其进步,将评定结果返回教师本人审定后存入教师发展档案。

 2 2 、上课:

 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次汇报课或探讨课并交一份该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参加交流、评比、评选要求 同备课。

 每位教师的汇报课或探讨课,由教研组负责同志主持,上课者要说课,听课教师参加评议并记录,确定等级,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说课稿,一起存入教师发展档案。

 3 3 、听评课:

 每位教师每学期提交两份听课评课报告,由参与听课的主管同志签字后参加交流、评比,操作方法同备课。

 4 4 、作业:

 每学期举行一次学生作业展评活动,作业必须包括实践类、活动类、探究类作业,具体评定方法同备课。

 5 5 、综合评定:

 每学期结束后,进行一次全面综合评定,将所有能反映一个学期以来教师教育教学各环节中的 所有案头材料和各种形式的备课、听评课记录、教学反思、说课稿、作业布批、理论学习等进行集中检评,具体操作同备课。

 二是评定结果的使用。

 第一可以结合其他方面的评定结果,进行××优秀教师的评选,并进行表彰奖励。第二可根据等次划分,记入教师工作量化考核中,兑现奖惩。第三进入教师业务档案记载存入教师发展性评价档案中。第四建立警示制度,即对某项目连续两次被评为差等的,要给予黄牌警示,限期整改提高,连续三次为差等的,要以教学事故给予处理

 (二)改革和建立校本教学研究制度

 1 1 、要优化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的方式方法。

 一是每个 教研组对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除按常规要求进行正常活动外,还要有问题意识,即要有专题,每个学期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一至二个问题。二是对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的质量进行评价。每次活动时,每位教师都要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观点等进行记录,每个学期在期中、期末分别对本组内的所有教师依据提出的价值点的多少进行质性评价。操作同备课。

 2 2 、创新校本培训方法。

 一是每学期初要针对上期教师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拟定本期校本培训内容及方法的计划,在培训时能者为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切忌无计划的学习培训。二是学用结 合,整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和

 教学研究,做到有学习、有讨论、有研究、有教学实践,真正促进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3 3 、增强教学常规管理实效性。对教学计划,不能只看交没交,要看具体内容,更要看计划是否落实在平常的教学中;对教师的备课检查,不能只数节次,要看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教学方法、作业设计是否合理;对教师上课的评价应深入课堂,要看教学活动是否体现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否注重知识的落实;对作业的检查,不只看批改次数,要看应做的与实际做的有多大的差距,批改量有多大;对 教研活动的检查,不只看开没开展,参没参加,要看有没有实际效果。总之,要有利于良好教风的形成。

 4 4 、丰富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一是采取措施督促教师自主学习;二是实施青蓝工程,要求对象落实、目标具体、任务明确;三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辅导;四是制定科学的校本培训的考评机制。

 5 5 、重视 非中考科目 教学。一是在教师配置上尽量保持承接性、连续性,二是激励教师重视 非中考科目 教学,三是加强 非中考科目 教师的学习、培训及督查工作。

 6 6 、加强教学评价管理,严格执行奖励性绩效工资考评办法,达到以考评促进过程管理,促进 教风的转变

 2 2 、教务处工作管理:

 (1 1 )严格考试制度,高标准、高要求地组织好期中和期末考试,保证不出现问题。做好平时的质量抽测及期中、期末的考试安排,及时分析、反馈,把好教学质量关。

 (2 2 )进行名著阅读;开放学校电脑房,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

 (3 3 )组织安排音、体、美的教学,落实好“一天三操”;

 利用好兴趣活动,抓好音、体、美特长生的教育,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4 4 )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重点要开展好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两类活动,本学期要求每位学生都参与综合实践活 动。

 (5 5 )规范教师收费行为,防流控辍工作常抓不懈,学籍等材料上报、汇总、编排做到工作及时认真负责。

 (6 6 )加强对分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实现新都教育的均衡发展。

 (7 7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为着力点,出台《学校课堂改革的指导意见》。

 (8 8 )积极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精神,建立培训网络,做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工作。在学校网站开设“生命成长”专栏,展示师生的作品,突显学校在发展、教师在提升、学生在成长。

 1 1 、重视新课程理念的培训和学习,重视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学校自身优势,从整合学科 教学、德育教育、学校和教师资源入手,培养学生的特长着眼,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采用开放讲座、个人自学、论坛辨析、知识竞赛等方式,搞好校本培训活动。尝试与名校合作探讨我校的课堂教学,坚持校内示范课、听评课相结合的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制度(开学的第一周、期中考试前一周、期末考试前一周定为学校的听课周)。

 2 2 、安排做好新上岗教师的辅导、培养工作,使他们能顺利转换角色,缩短成长周期。实施“培青工程”,充分发挥名、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引入导师制,

 实施一年一度的“拜师仪式”,用“拜师制”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并出 台《学校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做到“六个一”:即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写一篇读书笔记,向教科室推荐一篇感触最深的文章,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写一篇论文,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

 3 3 、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做到骨干引领、资源融合、共享互赢,从而引导全体教师,把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实现学校整体工作上台阶的目标上来。引导教师加强对新课改精神的学习与研究,积极实施新课程标准,要参与围绕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校本课题研究。每学期每位教师撰写或发表论文不得少于 1 1 篇,为进一步开展省级课题“构建多元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与实践能力”的研究奠基。

推荐访问:教学工作 整改措施 德育工作
上一篇:案例分析报告
下一篇:高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