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城市主轴线规划设计说明

来源:入党申请书 发布时间:2020-08-09 点击: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1

 第二章

 发展目标............................................................................................................................................................................................................................................................................................................. 3

 第三章

 用地布局规划..................................................................................................................................................................................................................................................................................................... 4

 第四章

 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

 第五章

 道路交通规划..................................................................................................................................................................................................................................................................................................... 6

 第六章

 绿地与开敞空间规划......................................................................................................................................................................................................................................................................................... 7

 第七章

 土地使用与开发建设控制................................................................................................................................................................................................................................................................................. 8

 第八章

 城市设计指引................................................................................................................................................................................................................................................................................................... 10

 第九章

 分区段规划控制............................................................................................................................................................................................................................................................................................... 12

 第十章

 近期规划建设................................................................................................................................................................................................................................................................................................... 16

 第十一章

 实施规定........................................................................................................................................................................................................................................................................................................... 17

 第十二章

 附录及附表....................................................................................................................................................................................................................................................................................................... 18

  第一章

 总

 则

 1 1.1 编制背景与目的 为了更好的贯彻《XX县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0)》,通过对中心城区东西轴线的打造,优化和合理配置主轴线片区空间资源,实现引导城市、带动地区发展、助推城市建设、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内涵,创造具有城市品牌的“客厅”形象,更带来生活品质的提升。同时,为使XX县中心城区主轴线片区范围内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序进行,特编制《XX县中心城区东西主轴线规划设计》(以下简称本规划)。

  2 1.2 本规划的主要依据如下:

  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

  1.2.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 2006);

  1.2.4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住建部 2010);

  1.2.5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1.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1.2.7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 年版);

  1.2.8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

  1.2.9 《XX 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2.10 《XX 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2.11 《XX 县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0)》;

  1.2.12 各次方案讨论会上的记录、纪要。

  3 1.3 规划原则

 1.3.1 深化和落实城市设计原则,为综合开发和相关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1.3.2 刚性控制与弹性引导原则,充分考虑土地使用的兼容性,以利于规划的实施。

 1.3.3 以人为本的原则。

 1.3.4 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1.3.5 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原则,使规划具有整体性、前瞻性和延续性。

  1 14 .4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沿弘法寺到东环路两侧向南北各延伸 100-200 米,全长 6.3 公里,总面积约为 307 公顷,分为城市新区和老城区两个片区。XX 新区部分划定主要根据上位规划;老城区部分,东西正街以北到二道街,以南至曹园子巷、老干巷,东至东环路。

  1.5 5 本规划适用于主轴线片区范围内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筑设计及各专项设计的依据。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及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原则上必须遵守本规划的有关规定,对于本规划未涉及的控制指标,应参照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执行。

 1.6 6 本规划由文本、规划图纸、分图图则、设计导则及改造图则组成。

  第二章

 发展 目标

 1 2.1 规划目标

 将规划地段发展成为XX县中心城区的纽带、商贸活动的中心,城市形象的象征,城市生活的焦点。整合东西主轴线,使其成为交通服务轴、功能复合轴以及形象展示轴。

 2.2 2 发展规模

 2.2 21 .1 用地规模

 规划地段总用地面积约为 3.26 平方公里,均为城市建设用地。

  2.2 22 .2 人口容量

 规划区内人口规模约为 1.5 万人。

 2.3 3 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 “一轴 、 一脉 、 两边界”&“七心八片 、 沿轴集聚”的规划结构。

 一轴:城市东西发展主轴;一脉:南北生态分隔主脉;两边界:东侧城市生长边界,西侧城市生长边界。

 七心:七个重要的城市复合中心。八片:根据沿东西轴线形成的城市主轴空间结构,由西至东分别形成宗教文化区、展览交易区、生态商务区、文化广电区、民族文化展示区、传统商贸服务区、传统生活体验区和高尚生活区八个片区。

  第三章

 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设置宗教文化区、展览交易区、生态居住区、文化广电区、民族文化展示区、传统商贸服务区、传统生活体验区和高尚生活区八个片区,以定连路、东西正街为轴线,用地布局采用商业、办公居中,居住组团围绕“点轴串联”的总体结构。

 3.1 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充分尊重当地居住文化与习惯灵活布局,分散在各个功能区块内,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部分地段适量布置商住,综合商住用地中商业与居住建筑面积比例控制为 3:7。

 规划居住用地 83.83 公顷,占总用地的 25.68%。其中服务设施用地为 2.44 公顷。

 综合商住用地:布置在西正街沿街两侧。

 3.2 公共管理与公 共 服务 设施用地 老城部分主要以现状行政办公、学校、医院为主,城市新区部分主要以文化、展览、医院、学校为主。布局方式根据服务半径块状布局,总用地面积为 46.76 公顷,占总用地的 14.32%。

 3.3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沿轴线布局,主要功能以商业、旅馆、餐饮以及市场为主。总用地面积为 84.52 公顷,占总用地的 25.89%。

 3.4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主要包括城市道路用地与社会停车场用地两部分,总用地面积为 72.78 公顷,占总用地的 22.29%。其中,社会停车场用地为 2.19 公顷。

 3.5 公用设施用地 公用设施用地主要为电信局 1 处的通信用地,用地面积为 0.47 公顷,占总用地的 0.14%。

 3.6 绿地与 广场用地 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 38.38 公顷,占总用地的 11.76%。其中,公园绿地主要位于新华街东侧以及弘法寺前,用地面积为 10.01 公顷;防护绿地主要分布在城市新区内,用地面积为 8.92 公顷;广场用地主要分布与行政中心与东正街前,用地面积为 19.45 公顷。

  第四章

 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 4.1 公共设施配套规划的整体要求

 5.1.1 规划区内的公共设施配套与用地规模和居住人口分布相对应,各片区的配置应严格按照专项规划及 XX 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相关规定执行。

 5.1.2 各地块内的设施配置是必须的基本配设不得减少,应与土地经营性开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投入使用;如需变更调整,须报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对于小学、幼托、消防及环卫等非盈利性设施,实施工程中严禁改变其用地性质。

 2 4.2 公共管理与公共设施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包括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用地面积为 131.28 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为46.7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为15.2%。

 (1)行政办公用地:包括市属办公用地和非市属办公用地,块状布局,主要为老城区政府附近以及西环路与定莲路交叉口处的行政中心,用地面积为 8.4 公顷; (2)文化设施用地:以块状布局为主,主要以城市级设施为主,影剧院、城市展览馆等,用地面积为 5.86 公顷; (3)教育用地:主要以 XX 三中与新区中学两处,用地面积为 12.92 公顷; (4)医疗卫生用地:布置新区医院 1 所,位于展览馆南侧,用地面积 10.79 公顷; (5)文物古迹用地:主要为弘法寺与鼓楼两处文保单位,用地面积 7.3 公顷; (6)宗教用地:主要为西正街与西环路交叉口东南处的清真寺,用地面积 1.49 公顷。

 3 4.3 商业服务设施 用地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为 52.45 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为84.52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 27.5%;规划商业设施用地 67.5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的 22%;规划商务设施用地 15.47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的 5%;规划娱乐抗体用地面积为 1.50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的 0.5%。

  第五章

 道路交通规划

 5 51 .1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5 5 .1.1 道路网规划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共 72.78 公顷。采用高密度路网,道路系统分成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和步行路五个等级,形成网格状路网结构。

  5 5 .1.2 道路横断面规划

 规划道路横断面与《XX 县城市市政工程专项规划》进行协调,主干路道路横断面应考虑与周边道路的衔接,符合其承担的交通功能及满足公共交通的通行要求,次干路和支路在保证基本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应在提升宜步性与安全性等角度出发设计道路横断面。

 定连路和南北大街红线宽度 60 米,横断面为 5.0+4.0+5.0+5.5+21.0+5.5+5.0+4.0+5.0。

 创业路红线宽度均为 80 米,横断面为 12.5+6.0+5.0+6.0+21.0+6.0+5.0+6.0+12.5。

 东西正街和长城街红线宽度均为 40 米,横断面为 4.5+4.5+3.5+15+3.5+4.5+4.5。

 创业思路红线宽度 28 米,横断面为 5.0+18+5.0。

 XX 路和新华街红线宽度均为 30 米,横断面为 2.0+3.5+19+3.5+2.0。

 环南路红线宽度 26 米,横断面为 4.0+18.0+4.0。

 木业街南段红线宽度 24 米,横断面为 3.0+18.0+3.0。

 木业街北段红线宽度 20 米,横断面为 3.0+14.0+3.0。

 普通支路红线宽度 15 米,横断面为 3.0+9.0+3.0。

  5. 1.3 步行道路

 构建慢行交通网络,合理引导“步行+公交”、“步行+自行车+公交”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将慢行交通廊道与公共交通站点相连,打造休闲慢行空间环境。

 规划步行系统由商业步行街、建筑物内部步行道路构成,分别集中布置在商业区、居住区和绿化景观带,结合城市设计与功能布局。

 5 52 .2 公共交通规划

 公交站点建议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平均站距控制在0.5-0.8 公里。

 3 5.3 公共停车设施规划

 停车服务策略采用下列三种模式:各片区社区商业中心采用“地下共享停车”模式,主要以公共建筑配建的地下停车场为主;教育科研用地、文化设施用地、医疗卫生用地及部分居住用地采用“地面/地下共享停车”模式,以公共建筑配建的地下停车场为主,路外公共停车为辅;其余用地采用“地面独立停车”模式,以路外公共停车为主。

  第六章

 绿地与开敞空间规划

 6 61 .1 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脉两边界,基质控制,廊道联通,斑块点缀”的绿地结构。

 规划公园绿地面积为10.01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为3.2%。

 6 62 .2 分类绿地规划 在城区东西主轴线“一脉两边界,基质控制,廊道联通,斑块点缀”总体绿地景观格局的基础上,形成以生态绿化为基质,以轴线绿化为链接,公园绿化和广场绿化沿轴线点缀,社区绿化和公建商贸绿化星布其中的生态绿化体系。

  第七章

 土地使用与开发建设控制

 7 7 .1 地块划分控制

 规划将建设用地划分为两个片区,四个段落,分别为城市新区、西正街段、东正街段以及东园子社区,作为一级单元;结合实际情况,将西正街段与东园子社区段进行细分,按照新社区行政边界划分二级单元;新区段编码为 XQ,正街段包括西关社区与民生社区,编码分别为 XG、MS,东园子社区包括长城社区与东关社区,编码分别为 CC、DG。为满足使用对象的要求又细化为 26 个三级地块。

 相邻地块之间的用地面积可根据实际需要做适当调整,但不得影响总体布局和相邻地块的开发与使用。

 7 7. .2 2

 控制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

 规划对用地范围内的各个地块的建设进行开发控制,指标分为控制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两类。

 1、控制性指标:包括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高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停车泊位、交通出入口方位、禁止开口路段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等,此类指标应严格按规定执行;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的控制指标为上限值,开发建设时不得突破规定指标;绿地率的控制指标为下限值,规划建设时不得低于规定指标;机动车停车泊位数的确定按现行规定执行。

 2、指导性指标:城市设计部分包括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色彩、标识物和其他环境要素等,对城市设计进行引导,应参照执行。旧城改造部分包括地块改造时序、改造方式和改造内容等。

 7 7. .3 3

 用地性质控制

 用地在开发建设时必须符合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但可以根据发展需要,在土地使用兼容性明确规定的基础上进行用地性质的调整,并按法定程序审批。

 土地使用性质的可变性——根据规划区建设和发展需要,在不破坏总体土地使用框架、不影响周边土地的使用和环境价值的前提下进行。

 土地使用性质的综合性——鼓励土地的综合使用,以创造有活力的经济环境,前提是同一地块内的不同土地使用功能经过良好的规划和管理后不互相抵触。

 本规划对不同地段建设强度进行控制,采用六类开发强度控制分区。

 7 7. .4 4

 土地开发控制

 7.4.1 建筑容量控制 建筑容量控制主要通过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两项指标来控制,具体内容详见图则。对规划范围内长期免费为社会公益提供开放空间(除规划规定建设以外提供的公共停车场、公厕、公共绿地等)的单位,可视其贡献大小,给予适当的容积率奖励和补偿(原则上奖励的建筑面积不超过额定面积的 5%为宜)。

 7.4.2 建筑间距控制 建筑间距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日照、消防、抗震、安全的要求,综合考虑采光、通风、环保、视觉卫生、工程管线等要求,同时须按照《XX 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执行。

 7.4.3 建筑退让控制

  沿建设用地边界和沿城市道路、河道、铁路两侧以及电力线路保护范围的建筑物,其退让距离应符合日照、消防、抗震、安全的要求,并综合考虑采光、通风、环保、视觉卫生、工程管线等要求。

 (1)建筑物后退建设用地边界距离 按照《XX 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执行。

 (2)建筑物后退城市道路红线距离 沿城市道路的建筑物,应按道路功能、路幅宽度以及建筑物类别、高度,确定其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

 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以建筑物地面层最突出的外墙(含柱)边线计算。挑檐、雨蓬等突出部分的设置不得影响道路通行安全和通过能力。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和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管线以外的其他地下管线等不允许突入城市道路红线。

 原则上,建筑物后退城市道路宽度按照《XX 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执行。

 7.4.4 建筑高度控制 建筑高度控制采取限高的方式。建筑物的高度应符合城市空间、建筑间距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要求。

  第八章

 城市设计指引

 8.1 城市设计框架

 城市风貌格局由自然人文风貌区、老城人文风貌区和新城人文风貌区构成。其中自然人文风貌区是老城和新区的纽带和屏障,老城人文风貌区是传统城市的主中心,是集中体现传统生活风貌的城市片区,新区人文风貌区是城市新晋打造的城市副中心,主要承接老城优质功能的复制和内生臃肿职能的疏解的职能,是产城一体、集公共服务、商贸发展、产业集聚的城市新区。

 8.2 景观系统及风貌规划

 轴线分段控制 自然人文风貌区

 新城核心景观风貌段

 中心纽带景观风貌段

 传统生活景观风貌段

 商贸中心景观风貌段

 花园住区景观风貌段

 标志地域特征的自然肌理,也是控制城市无序生长的生态基质,严控城市增长边界。

 属于新城人文风貌区,体现城市副中心职能,是新城产业服务基地和公共服务中心。弘法寺和城市展览馆是区域的标志,以弘法寺为低点形成建筑高度递减模型。弘法寺周边商业街采用仿古建筑风格,其他区域以现代建筑风格为主。

 属于新城人文风貌区,集中体现“田园+城市”,城田交融的风貌格局。严格控制城市与农田的界限,保证生态视廊的贯通。中心视廊处的开敞空间是区段的核心,以毗邻中心视廊节点为区域高点,形成向东西两侧逐步递减的模型。建筑应体现时代感、轻巧、明快,建筑界面应简洁,并连续完整。

 属于老城人文风貌区,集中保留并体现城市传统生活氛围,维护传统街坊的尺度和空间格局。清真寺和鼓楼是区域的人文标志,围绕清真寺、融汇伊斯兰元素形成民族商业街,毗邻鼓楼,融汇仿古元素,形成仿古风格街坊。建筑高度以多层为主,局部点缀高层。配合旧城更新,梳理开敞空间节点,体现人本原则。

 属于老城人文风貌区,体现传统商贸中心职能,是全城的公共服务中心。鼓楼是区域的标志,以鼓楼为低点形成建筑高度递减模型。与鼓楼西侧街坊协调对仗,形成仿古风格街坊。建筑高度以多层为主,局部点缀高层。风格为新中式。

 属于老城人文风貌区,配合社区城中村改造,以拆建平衡为引导,以升级社区环境为目标,形成以高层为主,同时协调商贸中心建筑高度和风格的居住生活区段。

 8.3 城市设计引导性控制

 开敞空间:规划区城市开敞空间主要由文化绿廊、生态廊道、街旁绿地、活力街区和指状绿地构成。在开敞空间中可以设置部分以 XX 特色文化为主题的雕塑与小品等构筑物,使城市的自然景观特色和人文文化特色同时得以很好体现,各开敞空间应通过游憩系统保持一定的联系,使居民能够方便地到达和使用。

 界面体系:在界面控制上,采用“管底+锅底+标志”的控制模式,以定莲路与东西正街作为管底,向南北两侧递增;以弘法寺以及鼓楼为核心构成“锅底”形成高度递减模型,并按照用地性质及所在地段的不同,对建筑界面作适当的进退变化,由此统筹构建丰富的城市空间格局。城市设计导则中将界面控制分为三种类型(连续界面、通透界面、特色界面),分别涉及围合程度和风貌特征二个方面。界面的围合程度控制包括连续度和贴线率两种要求。连续度指开放空间沿线建筑物的连续(即不间断)程度,贴线率指开放空间沿线建筑物的外墙落在指定界线上的程度。建筑物的连续度和贴线率越高,意味着建筑物对于公共开放空间的围合程度越高。另外,界面的风貌特征控制要求公共开放空间周边的建筑物较多地采取坡顶形式,以强化公共开放空间界面的风貌特征。

 色彩:规划区色彩控制以整体统一协调、分段式特色控制为基本原则。

  照明:照明与规划布局相融合,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烘托不同主题的节点空间、道路空间、片区空间的氛围。

 广告:依据用地性质、功能以及所处的位置,分为五个控制区,并对东西正街的广告分为三个级别进行控制。

 8.4 建筑立面改造

 1、总体改造措施 根据保留建筑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保留清理、装饰、更新、拆除等四个等级确定改造措施,针对不同情况具体有以下几种措施:

 1) 统一不同路段建筑的屋檐形式,对屋顶重新进行整治,局部修缮; 2) 拆除老旧贴面,运用常用手法如粉刷、喷漆等进行外立面颜色调整,使其与城市的整体环境相协调; 3) 建筑外部统一加装适合总体色调的防盗网和遮雨设备; 4) 加装空调外机时确定统一的外机位,考虑格栅造型及色调处理; 5) 统一店面广告牌风格、尺寸、材质、位置,选择简约明朗的色彩搭配,整治沿街施工围栏和广告牌,确定合理的安放位置。

 2、分段改造措施 1) 西正阶段 • 西正街段为多民族聚居区,可对屋顶进行翻修来凸显多元文化融合的特色,如修建马头墙,增添城市动感; • 墙面用外墙涂料粉刷,色彩以灰褐色调为主,部分可装饰伊斯兰风格纹路图案,图案色彩主要为砖红色、藏青色、墨绿色; • 窗户可改造为伊斯兰拱形窗,或在窗户上方的墙面增加装饰贴面,丰富建筑造型。

 2) 东正街段 • 建筑屋顶体现新中式元素,鼓楼周边建筑突出歇山顶与飞檐,其他部分建筑可添加半层阁楼式平顶屋面; • 清洁已有贴面的外墙面,用外墙涂料进行粉刷,鼓楼周边以灰色系为主色调,剩余部分以米白色为主色调,靠近东园子段逐渐过渡到米黄色; • 鼓楼周边建筑的窗户可改造为中式木窗,其他建筑统一为现代风格的墨绿色窗户以搭配墙面色彩。

 3) 东园子社区 • 东园子段保留建筑较少,需与新建建筑屋顶造型风格保持和谐,可通过平整屋面,增加楼顶装饰来实现; • 墙面用外墙涂料粉刷,低层以浅咖色为主,高层以棕褐色为主,营造温暖典雅的氛围; • 窗户整体改为简约造型塑钢边框,落地窗设置统一的围栏形式。

  第九章

 分区段规划 控制

 9.1

 规划 区段 划分

 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管控需求,将规划区划分为四个区段:城市新区段、西正街段、东正街段以及东园子社区段。由于区段现状差异性,以不同的研究方法来进行规划控制。城市新区段以城市设计的研究方法,确定每一地块控制指标以及城市设计导则;西正街段以旧城改造的研究方法,细究每一地块实际改造难易度继而进行管控与开发建议;东正街段以城市风貌改造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街景设计优化城市中心风貌;东园子社区段以旧城改造的研究方法,推算合理可行的改造方案达到整体提升的效果。

 9.2

 城市新区 段 规划 控制 9.2.1 城市新区段规划整体要求 城市新区段以公共服务设施为导向,引入多种产业业态,达到集聚人气、发展新区的目的。总体整合三大功能板块,包括公共服务、商务办公以及居住生活。通过大体量的公共项目强化城市中心感;增加地标构筑物,注重城市特色家具设计,提升地区达到感。规划形成“三心、两轴、八区”的规划结构。布局通过打造两条轴线的同时,更加强调了对视线通廊的打造。将“新区处处有节点,抬头就见绿”的生态理念融入到每个地块,打造出 5 条景观视廊。

 9.2.2 城市新区规划控制导则 1、控制性指标

 建筑高度分 4 个限高区进行控制,分别为:24m 限高区,50m 限高区,80m 限高区以及 100m 限高区;沿定莲路两侧提升建筑高度,塑造主要景观轴以及城镇中心的空间景观,高度控制范围为:50m~100m;弘法寺周边分布低层建筑,形成由开放空间至城市空间的过渡,高度控制在 50m 以下。

 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交通出入口以及停车泊位等控制指标参照附表:XX 县中心城区东西主轴线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执行。

 2、指导性指标 (1)建筑风格 居住区整体风格:结合当地优秀居住建筑实践案例,选取简约风格住宅作为该区的主体风格。

 商业办公区整体风格:选取简洁、通透的现代建筑为主体风格。以多元色系点缀沿街商业,形成色彩丰富的城市景观轴。

 教育区整体风格:整体风格简洁、朴实、典雅,避免夸张、奢华的装饰,尺度宜人。

 医疗疗养区整体风格:整体风格简洁、明快,突出现代感和舒适感,注重环境设计,与自然环境和谐相生,同时与教育科研区相协调。

 (2)建筑色彩 结合新区城市特质,选取亮灰、暖黄、砖红三个色谱,作为建筑色彩的推荐色谱。建筑色彩作为规划审批的引导性指标,设计师应根据建筑功能、体量、形式的不同,从推荐色谱中选取色彩搭配方案。各功能区选取 2~3 种推荐色谱,形成特色鲜明的色彩分区。

 居住区:建筑应对北方冬季的气候条件,选择以中高明度,中低彩度的砖红色系或暖黄色系。

 商业办公区:中心区建筑宜选择高明度、高彩度的亮灰色系,营造繁荣热闹的商业氛围。

  教育区:校园建筑宜选择砖红色系或亮灰色系。

 医疗疗养去:建筑色彩宜选择暖黄色系或亮灰色系,以削弱医院本身的冷调 ,同时与周边校园建筑相协调。

 9.3

 西正街 段 规划 控制 9.3.1 西正街段规划整体要求 根据土地利用细化功能分区,综合考虑实际民生需求,增加交往空间,激活城市活力,充分体现 XX 特色。整体方法根据现状细分改造单元,依托已确定、已开发项目,细化用地整合类型,分为三类:保留地块、改造地块以及重建地块,分类别分层级控制改造。同时,将建设时序与改造内容相结合,最终实现区段合理开发建设。规划形成“一主两次,三心多片区”的结构。

 9.3.2 西正街段规划控制导则 1、控制性指标

 坚持尊重当地居住特色,保留原有空间肌理,以“低容积率、高建筑密度”的街巷形式进行控制。

 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交通出入口以及停车泊位等控制指标参照附表:XX 县中心城区东西主轴线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执行。

 2、改造控制 (1)分类控制 类别 建筑外观改造 公共空间改善 公共设施改善 道路交通设施改善 市政设施改善 保留地块 西正街、新华街两侧,对保留地块内建筑外立面与周边城市不协调的实行整治改造和立面美化。

 选取小型政府储备地,拆除私搭乱建建筑,增加公共绿地和活动广场建设。

 保留现状不涉及道路拓宽或改造的教育、环卫、医疗设施。补充完善文体、商业等设施。

 在保证城市道路拓宽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小型停车设施。

 增设消防栓,消除保留地块消防隐患。全面该晒环卫设施。

 改造地块 根据城市风貌设计要求,对建筑立面进行整治和美化。

 针对已经形成的具有公共活动的空间进行改造,改善公共区域绿化环境。

 预留公益性设施,如幼儿园、卫生室等设施空间,满足地块居民需求。

 保证西正街拓宽的需求,将原有的巷道作为区域内部路网,改善路面条件,增设道路绿化。

 通过改善道路环境,基本消除生活、生产污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重建地块 在核发规划条件时,根据城市风貌设计要求,增加建筑外观建设要求。

 建设一定规模的公共开敞空间,大力改善环境,与城市空间环境相协调。

 考虑设施的级别,服务范围可能会涉及全县,保证其规模,引入高端服务业态。

 按照上位规划要求建设道路,有计划建设社会停车场,局部调整公交站点。

 建立雨污分流的排水制,完善环卫设施。

 (2)分地块控制 按照地块划分原则,针对现状不同情况,分别以地块改造分区去控制和引导区块发展。通过公众参与调研,划分改造难易度,根据不同的改造分区确定其建设时序、改造方式与改造内容,形成地块改造图则,配合地块控制图则统一使用。

 9.4

 东正街 段 规划 控制

  9.4.1 东正街段规划整体要求 针对东正街街道要素的分析,确定东正街城市风貌改造需要加快转变土地使用方式,强化土地的有效利用;适应城市远期规模发展拓宽现有道路,增加支路,完善城市道路系统;梳理城市空间,扩展并优化停车布局;把握现有空间脉络,延续城市空间布局形式;调整广告设置,改善城市中心街区外在形象;以文化为钥匙,重塑城市风貌秩序。通过文化性标识、墙体立面雕塑、街景小品等形式丰富街道文化内涵;通过立体开发和广场空间的重新组织,扩展中心区综合性复合价值。

 9.4.2 东正街段规划控制导则 1、平面控制 梳理平面要素,以纵向、横向广场为文化承载基质,通过系统性的文化符号、标识植入,倡导积极的城市文化复兴。积极配合东正街城市中心广场改造,由西至东依次打造下沉式文化观景广场、市民广场、带型商业广场和诗文广场,形成系统性珠链式的广场格局。

 2、立面控制 (1)公共空间复合利用 通过地下空间的复合利用,进一步强化中心区的商贸价值,同时改善停车环境。地面布局上,尊重广场整体带型流线的特性,通过纵向空间变化,丰富景观层次,同时进一步优化广场的空间布局,打造城市中心区市民广场,形成疏密有致、开合有序的空间层次。

 (2)天际线控制 以鼓楼作为视线通道焦点,长城街与东正街交叉处已有制高点为两处控制依据,由西向东依次形成具有韵律的天际线。

 (3)立面风貌控制 将东正街段划分为:风貌控制段、风貌协调段以及现代风貌段三段分别控制。风貌控制段以钟楼为核心,形成仿古风貌区;风貌协调段在现有建筑的基础上,合理添加中式风格元素和景观,形成现代中式建筑风貌区;现代风貌段维持更新现有建筑风貌。

 (4)户外广告设置要求 (一)附着式广告的设置要:1.墙面广告在不影响建筑物风格的前提下,不允许覆盖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和窗户,其构架必须隐蔽处理,以免影响观瞻。2.门头招牌须在建筑物一层门楣部位设置,二层及以上门窗墙体原则上不得设置。3.门头招牌均为贴墙式平面布置,外伸不超过 40 厘米,一幢建筑的门头招牌上下边缘高度一致,前后平齐,门头招牌下方不得设置凸出式竖广告牌。4.居住建筑二层及以上窗墙体、屋顶不得设置任何广告招牌,一层门头广告招牌不得遮挡建筑物装饰线脚及门窗发券造型,底牌要以与建筑反差较大的辅色,如红色、蓝色等,以一幢建筑为单位统一设计布置。5.设置门头招牌原则上实行一店一牌、一单位一牌。不得分层设置横式门头招牌。6.设置户外广告牌不得影响规划审批的建筑正常间距,不得影响建筑采光、通风和消防等功能的正常使用。

 (二)落地式广告的设置要求:1.不得延伸到道路红线以内的空间。不得设置跨路的框架式广告设施(遮挡过路管线的除外)。不得在现状和规划城市绿地或影响现状绿化效果的区域内设置户外广告。2.不得影响市政、交通设施的使用。不得影响无障碍通道的使用。不得设置在道路的隔离带内。邻近输电线路、通信光缆等设施的户外广告的设置,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三)其它类广告的设置要求:1.严格控制条幅、横幅、彩带、拱门、气球等软体广告的设置,因重大活动、开业庆典等确需设置的,经批准后实施,但设置时间不得超过 3 天,并不得占用人行道、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2.人行道及路灯杆、电线杆、护栏上不得长期设置广告牌。3.因政府重大活动需要设置路灯杆广告的,必须有牢固

  的硬质抱箍固定在路灯杆上,广告的制作为微型灯箱,悬挂的最低点须高于地面 2.5 米以上,以整条街为标准,在同一高度设置;拉绳彩幡旗不得跨街设置。

 (四)户外广告的用字要求:1.户外广告用字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书写规范,字迹清晰,禁止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外国文字的使用和翻译应当准确规范。2.横式招牌中外文并存时,两种字体的累加高度及宽度原则上不得超过底牌高宽的三分之二,并且应当符合中文在上,外文在下的要求,竖式招牌中外文并存时应当符合中文在左,外文在右,且中文字体大于外文字体的要求。国际、国内统一品牌的连锁店、专卖店除外。

 9.5

 东园子社区 段 规划 控制 9.5.1 东园子社区段规划整体要求 规划以“整体改造、兼顾公平与效益、分区分期改造”为指导思想,通过对本区段内开发模式的推算,合理确定经济有效的地块划分与控制指标,最终达到改变现状居住环境,重塑城市景观秩序,提升土地使用效益的目标。规划形成“一轴、一廊、一环、三核、六瓣”的空间结构,构建生态宜居东区 9.5.2 东园子社区段规划控制导则 (1)开发强度控制 根据城市规划目标及国家土地开发政策,以集约高效开发土地为原则,以实现土地价值构建生态宜居型城市为目标。

 高强度控制区:安置类居住组团是城市开发强度较大的片区,主要位于靠近东环路片区。容积率在 2.8-3.5 之间。

 中高等强度控制区:中高端商品居住区,主要紧邻高强度控制区西侧,容积率在 2-2.8 之间。

 中等强度控制区:高端商品居住区,主要位于靠近东正街广场,区段最西侧部分,容积率在 1.2-2 之间。

 低强度控制区:城市发展轴上的商业地块按低强度开发,主要位于东正街与东关正街之间,以满足区段配套公共服务为主,容积率小于 0.8。

 (2)建设时序控制 依据城市城市动态发展的规律,区段改造规划应分阶段实施建设:

 一期开发建设区:包括一个高端居住区、一个中高端居住区和一个安置区。一期开发重点建设片区核心地段,塑造城市形象,拉动整个片区的开发建设。

 二期开发建设区:一个城市广场和两个商业地块,完善商业配套,逐步创建宜居片区。

 三期开发建设区:片区南侧的一个高端居住区、一个中高端居住区和一个安置区。

 容积率、建筑高度、绿地率、交通出入口以及停车泊位等控制指标参照附表:XX 县中心城区东西主轴线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执行。

  第十章

 近期规划建设

 近期建设计划明确 XX 县中心城区东西主轴线近期开发建设和改造的重点项目,主要是近期可以实施开发、改造的,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功能有着重要作用的建设项目。

 (1)空间发展方向:优先建设新城,积极培育发展新城。从结构上,打造双中心的城市结构;从功能上,复制老城优质资源,疏解老城臃肿职能;从交通上,人口疏解促进老城交通需求量的减少,新城产城结合一体,有助于交通出行在片区内解决。站在城市的角度,从结构、功能、交通三个方面出发,都需要通过优先建设新城来协调城市的总体发展。

 (2)公共设施优先:新城建设需要导入作为城市核心和源动力公共设施参量,激发序参量的触媒效应,促进新城人口的迅速集聚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①新区医院一期,通过优质医疗资源建设,平衡城市医疗设施布局,疏解老城人口。

 ②新区中学,通过优质全体系教育资源培育,吸引人口集聚。

 ③产业服务中心,产业发展加快新区建设,借助产业服务中心建设,就近服务工业生产。

 ④市场建设,借助新城发展和城市产业布局,优先启动建材市场、产业服务市场等的建设,结合现实需求促进新城发展和产业体系完善。

 (3)道路系统:扩宽道路和完善系统相结合。

 ①按照总体规划要求,逐步扩宽西正街和东正街,打通东正街至东环路段。

 ②完善支路体系,逐步建设完善自立路、引黄东路、曹园子路、老干巷、政协巷、人武巷、沙石梁巷等城市支路。

 ③结合老城更新,梳理社会停车空间。

 ④在政协巷西侧地块建设社会停车场。

 ⑤配合中心区广场改造,建设人防停车一体的公共停车场所。

 ⑥定莲路:结合定莲路断面,设置公交专用车道。

 (4)绿地系统:

 ①公园建设:建设新区弘法寺前公园,与弘法寺构成一个整体,利用空间洼地,累加周边土地价值。

 ②广场改造:配合东正街街道扩宽工程,以旧城更新人本为原则,重新翻修中心带型广场,通过人文内涵,丰富城市形象。

 ③生态保护:保护分隔城市新老城区的生态基质,维护城市结构。

  第十一章

 实施规定

 三级地块单元是本次规划控制的基本单位,其基本控制要素为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交通出入口以及停车泊位等控制指标,城市空间组织、建筑形式、交通组织以及环境设计等城市设计指引导则,以及改造分区、改造方式与改造内容等地块改造指引导则。在这些控制内容中,根据规划控制需求,分别采用刚性和弹性的控制方法。其中:

 城市新区段,地块单元控制性指标依据《地块控制图则》,配合《地块城市设计控制准则》的要求,两者同时使用,进行控制、引导规划的实施。

 西正街段,地块单元控制性指标依据《地块控制图则》,开发配合《地块改造控制图则》的要求,两者同时使用,进行控制、引导规划的实施。

 东正街段,街景立面依据立面改造的要求,监督、控制、引导规划的实施。

 东园子社区段,地块单元控制性指标依据《地块控制图则》的要求,控制、引导规划的实施。

  第十二章

 附录及附表

 12 .1 规划用地汇总表

 表 12.1 建设用地汇总表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 (hm² ²) )

 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

 大类

 中类

 小类

 R

  居住用地 83.83 25.68 R2

  二类居住用地 83.83 25.68 R21 住宅用地 81.39 24.93 R22 服务设施用地 2.44 0.75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46.76 14.32 A1

  行政办公用地 8.4 2.57 A2

  文化设施用地 5.86 1.80 A21 图书展览用地 4.05 1.24 A22 文化活动用地 1.81 0.55 A3

  教育科研用地 12.92 3.96

  A33 中小学用地 12.92 3.96 A5

  医疗卫生用地 10.79 3.31 A51 医院用地 10.79 3.31 A7

  文物古迹用地 7.3 2.24 A9

  宗教用地 1.49 0.46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84.52 25.89 B1

  商业用地 67.55 20.69 B11 零售商业用地 45.31 13.88 B12 批发市场用地 9.99 3.06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 (hm² ²) )

 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

 大类

 中类

 小类

 B13 餐饮用地 5.42 1.66 B14 旅馆用地 6.84 2.10 B2

  商务用地 15.47 4.74 B21 金融保险用地 0.8 0.25 B29 其他商务用地 14.66 4.49 B3

  娱乐康体用地 1.5 0.46 B31 娱乐用地 1.5 0.46 S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72.78 22.29 S1

  城市道路用地 70.59 21.62 S4

  交通场站用地 2.19 0.67 S42 社会停车场用地 2.19 0.67 U

  公用设施用地 0.47 0.14 U1

  供应设施用地 0.47 0.14 U15 通信用地 0.47 0.14 G

  绿地与广场用地 38.38 11.76 G1

  公园绿地 10.01 3.07 G2

  防护绿地 8.92 2.73 G3

  广场用地 19.45 5.96 H11 城市建设用地 326.45 100.00

 12.2

 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表 12.2 XX 县中心城区东西主轴线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分区

 地块编号

 用地代码

 用地性质

 地块面积(公顷)

 建筑面积(平方米)

 最大容积率

 最大建筑密度% %

 建筑限高(m m )

 最小绿地率% %

 居住户)

 数(户)

 人口容)

 量(人)

 机动车停泊车)

 位(个)

 配套公建

 XQ

 XQ-01 XQ-01-1 A7 文物古迹用地 7.25 \ \ \ \ \ \ \ \ 公共厕所 XQ-01-2 G1 公园绿地 7.25 \ \ \ \ 75 \ \ \ 公共厕所

  分区

 地块编号

 用地代码

 用地性质

 地块面积(公顷)

 建筑面积(平方米)

 最大容积率

 最大建筑密度% %

 建筑限高(m m )

 最小绿地率% %

 居住户)

 数(户)

 人口容)

 量(人)

 机动车停泊车)

 位(个)

 配套公建

 XQ-02 XQ-02-1 G1 公共绿地 0.41 \ \ \ \ 75 \ \ \

 XQ-02-2 B29 其他商务用地 5.84 116800 2.0 30 24 30 \ \ 935 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 XQ-02-3 B14 旅馆用地 4.56 91200 2.0 30 50 30 \ \ 912 公共厕所 XQ-02-4 B13 餐饮用地 2.66 47880 1.8 30 50 30 \ \ 575 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 XQ-03 XQ-03-1 G1 公园绿地 0.63 \ \ \ \ 75 \ \ \

 XQ-03-2 A33 中小学用地 10.11 257044 0.8 30 24 30 \ \ \ 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 XQ-03-3 B13 餐饮用地 2.75 49500 1.8 30 24 30 \ \ 594 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 XQ-04 XQ-04-1 B29 其他商务用地 6.75 121500 1.8 30 50 30 \ \ 972 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 XQ-04-2 B11 零售商业用地 1.64 29520 1.8 30 50 30 \ \ 355 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 XQ-04-3 B12 批发市场用地 9.99 149850 1.5 35 24 30 \ \ 1198 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 XQ-05 XQ-05-1 R21 住宅用地 6.66 166500 2.5 30 50 30 1665 475 570 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居委会 XQ-05-2 B11 零售商业用地 3.86 69480 1.8 30 50 30 \ \ \ 公共厕所 XQ-05-3 B29 其他商务用地 2.00 36000 1.8 30 50 30 \ \ \ 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 XQ-05-4 R21 住宅用地 4.87 97400 2.0 30 50 30 974 278 334 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居委会 XQ-05-5 G1 公园绿地 0.98 \ \ \ \ 75 \ \ \

 XQ-06 XQ-06-1 B11 零售商业用地 9.85 246250 2.5 30 50 30 \ \ 1576 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 XQ-06-2 G2 防护绿地 1.82 \ \ \ \ 75 \ \ \

 XQ-07 XQ-07-1 A21 图书展览用地 4.04 60600 1.5 30 50 30 \ \ 484 公共厕所 XQ-07-2 G2 防护绿地 2.30 \ \ \ \ 75 \ \ \

 XQ-07-3 A51 医院用地 3.81 45720 1.2 30 50 30 \ \ 243 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 XQ-07-4 A51 医院用地 7.00 84000 1.2 30 50 30 \ \ 448 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 XQ-07-5 G2 防护绿地 3.76 \ \ \ \ 75 \ \ \

 XQ-08 XQ-08-1 G2 防护绿地 0.35 \ \ \ \ 75 \ \ \

 XQ-08-2 B11 零售商业用地 3.27 81750 2.5 30 50 30 \ \ 981 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 XQ-08-3 G3 广场用地 0.73 \ \ \ \ \ \ \ \

 XQ-08-4 B11 零售商业用地 2.04 51000 2.5 30 50 30 \ \ 612 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 XQ-08-5 G2 防护绿地 0.34 \ \ \ \ 75 \ \ \

 XQ-08-6 B11 零售商业用地 3.40 85000 2.5 30 50 30 \ \ 1020 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 XQ-08-7 G3 广场用地 0.73 \ \ \ \ \ \ \ \

 XQ-08-8 B11 零售商业用地 2.04 51000 2.5 30 50 30 \ \ 612 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 小计 193.80 1937994 \ \ \ \ 2639 753 12421

 XG

 XG-01 XG-01-1 B11 零售商业用地 1.04 31212 3.0 20 80 25 \ \ 250

 XG-01-2 R21 住宅用地 0.82 16448 2.0 20 24 25 882 252 147 综合百货店、垃圾收集点 XG-01-3 R21 住宅用地 0.5...

推荐访问:线规 主轴 城市
上一篇:唐山南湖生态城规划资料
下一篇:中国文化名词解释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