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话茶道|茶道修身养性

来源:高中作文 发布时间:2019-04-09 点击: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虚静中升华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天人和一”的境界。得一静字,便可洞察万物、道通天地、思如风云,心中常乐,且可成为男儿中之豪情。
  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日复命。”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丈匠取法焉。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实践。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写道:“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
  茶是一种中正平和之物,通过品茶能平和人的心情,茶的审美境界能清除人的烦恼,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这样的和谐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体现,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之一的《中庸》道:“喜怒哀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日本的“茶道”是在我国唐代“茶宴”、“茶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和、敬、清、寂”称为“茶道四规”,是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要求人们通过茶室中的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内心的尘垢、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但其宗教色彩较浓,程式比较严格、复杂。儒家“中庸”思想被引入朝鲜半岛,创造了“中正”的朝韩茶礼精神――“清、敬、和、乐”或“和、敬、俭、真”,要品茶人在处事上不可过度也不可不及,劝人要有自知之明,认为人的性情暴躁或偏激不合中正精神,只有这样,人与人就能和谐相处,从而使消极的生活方式变成积极的生活方式,使悲观的生活态度变成乐观的生活态度。中国茶道有不同的提法和表达方式,给人留下想象、选择和发挥的余地;各层次的人可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茶艺形式和思想内容。中国茶文化景观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万千气象,一切顺乎人的自我之性、茶的本能之性与天道自然之性,没有僵死的模式和框框,如九天行云舒卷自如,如长江流水跌宕奔流。而今已纵横流布于普天之下,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都浪漫而潇洒地品饮起源于中华大地的茶;整个世界已“没有不饮茶的国家,没有不饮茶的民族”,也没有了不饮茶的宗教。
  茶性苦也。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哲理的。
  饮茶可以“清心”,这本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三国时,华佗在《食论》中就有“苦茶久食,益思”的说法,至今我们在茶具上,仍然可以见到“可以清心也”的字样。所谓“清心”,就是排除杂念和烦恼,使心地清澈纯净。
  据陈香白教授研究:中国茶道的核心是“和”。“和”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中和、和谐、和易、和乐、和平。一个“和”字,不但囊括了“敬”、“清”、“廉”、“俭”、“美”、“乐”、“静”等意义,而且还涉及天时、地利。
  人们在百忙之余,悠闲地坐在与尘世忧患相隔绝的茶室中,茶室的古朴静谧,使人如坐深山,好象置身于寂静的大自然之中,自然会忘却一切烦恼,产生“反璞归真”的感觉。听着炉子上水沸腾的声音,看着茶师们优雅的沏茶姿态,体味人生奔波中难得的片刻宁静与休闲,真是一种高雅的享受。
  饮茶本身就有驱除烦恼的作用。茶叶所含的咖啡碱,使人饮后神清气爽。热茶可发汗,代替心理宣泄的作用,当人们心烦意乱或过分劳顿之际,一杯热腾腾的茶喝下去,汗水一出,颇有“涤烦疗渴,换骨轻身”之感。
  [编辑:安然]

推荐访问:茶道 修身养性
上一篇:[黄昏尤需重雅情]
下一篇:冬季养生八要_冬季养生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