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7《开国大典》优质课说课稿

来源:小学作文 发布时间:2020-11-07 点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7《开国大典》优质课说课稿 一、说教材 《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的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全文共15个自然段,场面描写是课文的一大特点:群众进场、举行典礼、进行阅兵式、群众队伍游行等众多场面都描绘得有声有色,令人激动万分,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严、隆重、热烈气氛。记叙详实、条理清楚、用词准确是课文的另一大特点。

二、说教学目标 1.会写“盏、栏”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感情。  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了解较少,因此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抓住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由于本文作者用场面描写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应让学生抓住场面中的重点词语品读感悟,读中悟情,读中悟写,读中表情,读写结合。同时借助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创设情境等方法完成本课教学。

2.说学法。

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有所了解,已具备了一定的体会思想情感的能力,所以本课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读—找—换—想—读—写”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即“初读了解场面描写的点和面——细读找重点词句——换词体会情感——想象场面——表情诵读升华感情——回读体会写法特点——读写迁移,学写场面。” 四、说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1949年开国大典时的珍贵视频,让学生从画面中感受当时的盛况以及人民激动的心情。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能联想到看到的画面,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二)检查生字,预习课文。

1.指名学生读生字,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生交流书写应注意的地方,我视情况补充,学生随指导练习,我随堂指导。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尝试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

第一部分(1—4):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二部分(5—10):写开国大典举行时的盛况。

第三部分(11—13):阅兵式盛况。

第四部分(14):天安门广场灯光辉煌的景象和群众游行队伍的情况。

第五部分(15):大典结束后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

(三)层层解读,理解文章。

1.“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在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开国大典进行中的三件事,请概括是哪三件事?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这庄严的宣告……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四)研读感悟,学习写法。

1.学生研读文中描写阅兵式的部分,理解“战士们挺着……像钢铁巨人一样。”“群众看见了……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等语句。

2.在研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结合具体语句或段落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五)拓展延伸。

课文很多词语用得都很生动、准确,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我进行了拓展练习,让学生把一些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换的词语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如“两股‘红流’(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 (六)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描述了新中国成立时开国大典的盛况及开国大典的伟大意义。赞颂了人民解放军的威武雄壮,反映了人民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和对新中国诞生的喜悦,以及当家做主人的兴奋心情。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谈谈我的板书,本文按照大典之前、典礼开始、阅兵式盛况、群众游行、大典结束等五部分进行了叙述,所以我的板书也是按照这五个部分展开,脉络清晰,一目了然。

7 开国大典 大典之前 广场布置 群众入场 典礼开始 奏国歌--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 阅兵式盛况 检阅部队 群众欢呼 群众游行 天上...... 地上...... 大典结束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推荐访问:
上一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2,用2~6乘法口诀求商同步练习A卷
下一篇:初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小故事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