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乡村振兴情况调研报告(选篇)

来源:心理咨询 发布时间:2020-11-06 点击:

 关于乡村振兴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总队农业处“乡村振兴之路”调研部署,5 月份,新昌调查队抽选了**街道**村和**镇**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农户等方式,对上述两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归纳其发展的经验,查找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结合相关理论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意见及建议,并以此为蓝本,为地方政府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措施。

 一、基本情况 (一)经济发展较快村—**村。**街道**村,位于县城东部,交通便利,104国道贯村而过。全村现有常住人口 1802 人,其中外来人口 1214 人。**村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属于新昌工业园区的核心区域,驻有华佳热电、中财管道、超力轴承等大中型企业,以及个私企业 60 余家。

 增收致富方面:根据大样本轮换摸底调查数据,**年该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6345 元。居民增收途径主要分成外出务工和房屋出租两块,其中,外出务工主要集中在县内大中型企业,主要从事轴承、制药、冷配等制造业企业生产。房屋出租收入主要分成两块:一是村民自有房屋出租。**年,该村通过集资建房的方式,以 700 元/平方米的成本价,向全村每户家庭划拨 104 国道沿街套房和店面房各 1 套,可以为全村每户家庭带来了 4-5 万/年的租金收入。二是村集体经济分红。村里成立了新昌县青都置业有限公司和新昌县盛茂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房地产 9.3 亩,建成 92 套商品房和 1600 平方米的农贸市场,以 1.5 万/股、总计 600 股的规模,向全体村民招股,并承诺按照“集体、村民三七开”的比例分配利润。

 新农村建设方面:近年来,**村面貌变化很大,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首先,村内道路基本铺设了水泥路,干净整洁、宽敞方便。现在拥有私家车的农民越来越多,道路条件的改善,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其次,车辆违章乱停现象得到有效整治。**年,村两委班子通过“先告知-后规劝-再强制”的方式,联合街道办事处和辖区派出所,顶住外省人员抱团冲击的压力,对货车违停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并铺设了停车位地锁 90 多个,在巩固整治成效的同时,为村集体经济创造 9 万/年的收入。三是,**年收回村老办公室租权(1.2 万/年),

 改建成老年活动室,村民休闲娱乐有了新去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四是,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实现了制度化、常态化,环境卫生有专门的保洁员定时、定点清理,村委还规定了每月 5 日的“全民清洁日”和 15 日的“党员活动日”开展卫生大扫除,村容村貌较之从前都有很大改善。四是,土地资源极度短缺。新昌县工业快速发展产生的用地需求,使得**村的平整土地几乎被园区全部征用,导致村发展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目前,由于土地资源短缺,村办公大楼尚蜗居在居民楼中,文化礼堂建设更无从谈起。

 社会民生方面:建成 5 家农村综合超市(含农村淘宝店)和 1 家村卫生室,让群众不出村即享受到了便捷的服务。农村合作医疗参保面不断扩大,失土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 100%,多方筹集资金对村中唯一的贫困户进行帮扶(尿毒症患者,夫妻离异),加快农村危旧平房改造,推广高效燃气清洁炉具等。

 (二)经济发展滞后村—**村。**镇**村位于新昌县城西南 32 公里处,距镇政府所在地 8 公里,属磐安县大盘山脉与新昌县鞍顶山脉的交接地段,村内没有历史人文遗迹和显著自然风光。全村有土地面积 1790 亩,其中耕地 521 亩、林地 951 亩,现有常住人口 957 人,其中外嫁入村中少数民族妇女 32 人。

 增收致富方面:根据大样本轮换摸底调查数据,**年该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3448 元。**村村民大多数经营传统农业,收入主要来源于茶叶种植,全村茶园面积 700 多亩,每个家庭平均拥有茶园 2 亩,采摘青叶可以获得 2 万元/年的收益;另一方面,**村把加快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渠道,积极组织村民参与县人社局和**镇开展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截止到**年年底,全村共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 700 余人,占农村劳动力总人口的 80%以上。其中举家外出130 户,占全村总户籍的 34.5%,呈现出明显的“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趋势。

 新农村建设方面:一是积极开展“五星达标• 3A 争创”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河塘清洁、道路干净,原先脏乱废弃的小空地,改建成了整洁美丽的党建公园,村口新建了景观标识,整个村庄呈现出新面貌。二是,村中违建建筑基本清理完毕。**年 6 月,**镇联合县公安局、国土局、行政执法局等多个部门,组成了 100 余人的联合执法队伍,对**村违建房屋进行拆除,共计拆除违建房屋近 50处,总面积 10000 余平方米。三是,村中主干道破损不堪。新镜线二期改建工程

 开工以来,转载建筑垃圾的重型卡车,均保持在 60 吨至 70 吨的超重运载,导致村中主干道严重受损,影响村民正常出行,并带来安全隐患。到目前为止,虽然村两委与施工单位协调过多次,但该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

 社会民生方面:建有 1 家农村综合超市和 1 家村卫生室,拥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能力,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 98%以上。村中有低保户 4-5 人,主要依靠政府低保补贴生活,其中 1 人为盲人,生活较为困难。村中成立了矛盾纠纷调解小组,积极参与化解矛盾纠纷、调解信访等工作,共同维护村庄稳定。

 二、对制订“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政策的两点启示 启示一:坚持乡村振兴的农民主体地位。农民是乡村振兴具体工作的主要建设者和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振兴乡村要满足他们的需要,更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进来。而在这个过程中,村两委班子无疑起到了“领头雁”作用。如**村的村主任认为:乡村振兴的过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推进道路、房屋和设施建设,还要重视产业兴旺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以及村庄治理、文明乡风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建设。近年来,**村在稳步推进“五星达标• 3A 争创”工作,强化党建对农村发展的引领作用的同时,还成立梁氏文化研究会,修订《梁氏族谱》,共邀县内及省内丽水、温州,上海的梁氏同仁,出资出力支持**村发展,甚至连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前香港特区首长梁振英也寄来捐款。

 当谈及发展规划,该村村主任非常坦率地表示:**年的目标是向新昌县工业园区要求返还部分征用土地,用于村公共设施建设;**年完成村集体开发的投资项目和村民招股;2020 年建成村办公大楼和文化礼堂。每年一个小目标,“小步缓走、稳打稳扎”的方式,不仅使得**村的发展游刃有余,而且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因此,乡村振兴离不开热爱乡土的带头人。村干部特别是主职干部,是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骨干力量,这支队伍更需要大力打造和激励。

 启示二:坚持乡村有机振兴、特色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扎实有序;既要有适度的高标准,又不宜“开空头支票”。例如,有的学者提出要“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来增加农业收入,使之达到社会平均水平甚至超过非农产业”,甚至要“消灭城乡收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差距”。地方政府如果以此为导向,如果面对“品相俱佳”的**村,尚可以有所作为;但如果是“人财凋敝”的**村,盲目投入资金和力量,不仅最终难以实现目标,还可能形成政

 策误导,导致支持对象对政府的过度依赖,甚至丧失自我发展意识,会给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应该看到,乡村振兴不等于地域空间上所有村的振兴。随着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人口和经济布局的适度集中化是难以避免的趋势。部分乡村的萎缩或消亡,可以为另一部分乡村更好地振兴创造条件。因此,要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各村的客观情况,实现政策制定与措施实施的精细化和精准化。

  关于乡村振兴情况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xx 市在脱贫攻坚实践中,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精准扶贫,实现了高质量的脱贫摘帽。现结合 xx 市脱贫攻坚实践,就其以乡村振兴统领精准扶贫实践,实现高质量脱贫,推动乡村全面发展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与思考。

 一、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xx 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来的。明确要坚持农村优先发展,按照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脱贫攻坚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与首要任务,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衔接、相互统一,共生共融,共同作用于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二、xx 市以乡村振兴统领精准扶贫实践与典型经验 乡村振兴统领精准扶贫首先要选准、发展扶贫产业。xx 结合自身优势及产业发展实际,确定发展农特产业及旅游业,带动脱贫。

 为推动农业发展,xx 在稳定发展粮、油等传统农业的同时,扶持发展了茶叶、瓜蒌、油茶等六大特色农业。在精准脱贫实践中,实行“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分类指导贫困户发展茶叶、瓜蒌、蚕桑等特色种养业实现脱贫;结合村发展情况,确定贫困村发展能够带动覆盖多数贫困户的主导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据统计,xx 市有 1000 余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动 60 个贫困村、8500 多贫困户,60 个贫困村主导产业均达到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标准,26176 户发展了农

 特产业,全市茶叶、蚕桑、瓜蒌、油茶、食用菌等农特产业规模扩大至了 42.6万亩。

 在精准脱贫实践中,xx 大力发展旅游+、+旅游,推行景区包村和旅行社、酒店、农家乐等旅游主体包户,以订单、入股、劳务、创业等不同形式,带领贫困群众参与旅游发展带动脱贫。全市 30 多旅游经营企业及旅游专业合作社结对 17个贫困村,8000 多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三年来共投入 1270 万元旅游扶贫专项资金,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开发旅游商品,18 个贫困村引进实施了投资旅游项目,规模近 2 亿元,xx 年以来,xx 全域旅游共带动 6526 户、22589 人脱贫。

 xx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扶贫。农业是弱势产业,既深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又被动于市场。xx 紧跟互联网+时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扶贫,推进消费拉动,带动脱贫。在政策支持开办网店、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和物流体系,组织采购贫困地区农特产品进入网销平台,引导预算单位消费,并对接省有关单位消费,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拉动消费促脱贫。据统计,全市建有 5 个运营服务中心和 544 个乡村服务网点,电商网络覆盖全市 183 个村(居)。xx 年,农村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9.9 亿元,1200 多名贫困群众走上旅游商品电商脱贫之路。

 乡村振兴统领精准扶贫还要注重强基固本增后劲。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为此,xx 市全面加强农村路、水、电网及信息化等“双基”建设,重点突出了贫困地区的“双基”建设。xx—xx 年,投入 15 亿元建成 1863 公里农村道路,xx年底60个贫困村内农村道路硬化600公里,路面加宽改造120公里;xx年—xx 年,投入 2.05 亿元,改造提升 3631 处八小水利工程和实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投资 7779 万元建设 266 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60 个贫困村通上自来水;xx-xx 年投入 3.48 亿元,实施了 568 个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项目。

 乡村振兴统领精准扶贫要扶志启智激内生动力。农民是农村主体,是农村建设的生力军。xx 注重对农民进行常态化的技术技能培训。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对贫困户加大了技术培训及服务力度,如农业农村局在 xx——xx 两年间,共举办 48 期培训 2300 多贫困人口,并对 600 余户贫困户提供保姆式服务;致力于对贫困户进行志、智双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扶贫夜校等各阵地充分发挥阵地效应,扶贫夜校密集地“送思想、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仅 xx 年就举办了2389 场次,参加人数 5.2 万人次。

 乡村振兴统领精准扶贫要打造宜居生态。在精准脱贫工作实践中,xx 以美丽

 乡村建设带动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加大产业扶持,使贫困户能安居乐业。创新运用市场化方式保洁,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业。

 xx 创新方式,真抓实干,在精准脱贫工作中探索出了多个在全国全省有一定影响的亮点做法与典型经验,主要有“一抓双促”的“xx 经验”。xx 村抓党建促发展、促脱贫,把“负债村”建成了“富裕村”、明星村。在脱贫工作中,xx村实行三级—村干+党员+理事长包保贫困户制度。在村级发展上,xx 村成功探索出“村社一体、村企共建”模式。“一抓双促”的“xx 经验”被省委主要领导批示并在全省予以推广。

 xx 还建立起就业扶贫驿站、就业扶贫基地等,让贫困群众以家为中心,在 20分钟左右路程半径范围内就业,以“家门口”就业方式使贫困群众既能看家,又能养家,实现脱贫,稳定一方。

 这些实践促使脱贫增收短期目标与乡村产业长远发展的有效衔接。xx 市因地制宜,选准发展农特产业及旅游业扶贫,很好地减少了盲目发展新产业的市场风险,带动贫困户稳定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稳定脱贫,并推动了产业的进一步壮大。

 xx 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在全面推进乡村发展中重点突出了贫困地区的发展与脱贫,以贫困地区问题的解决推进了整体的发展。产业发展、“双基”建设、生态宜居等方面,在要素、投入、公共服务向农业农村倾斜的同时,都重于激发、引导贫困地区的动力和发展,逐步坚实产业基础、补齐公共设施与服务短板,实现高质量脱贫的同时,又因贫困地区的发展有力推动了乡村的全面发展与提升,形成了相互支撑的格局,实现了两者的有机互动。

 三、精准脱贫工作的启示与思考 xx 在精准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在欣喜的同时,也发现工作中尚存需提升的空间,如农民中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帮扶干部积极主动性尚需充分发挥等。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农村的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的全面振兴—— 必须要进一步形成在党委领导下责任明确的协同大扶贫格局。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xx 党委政府主力推动、各方面齐心努力,实现了高质量的脱贫摘帽,将党委政府为主体的帮扶模式进一步升级为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市场、社会群体、贫困户等责任明确的协同帮扶大格局,明确政府、社会和企业作为帮扶主体、贫困户作为脱贫主体的责任,使社会群体、经营主体等由在政策推动下的带领脱贫上

 升到以责任自觉担当脱贫,让贫困户或农民真正发挥脱贫及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无疑会为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进而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用之不竭的动力源。

 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建设人才队伍,培育农民。xx 的脱贫攻坚工作实践,有力地彰显了党组织的统领作用。农村发展,重要的是要有强有力的“当家人”及战斗堡垒,xx 村的巨大变化就是很好的见证。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培育好村级党组织、发挥好党员的作用。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育好懂农业善经营的人才,注重从高校毕业生、乡村本土人才中选拔优秀人才,尤其是要注重培养本土人才,抓好村后备干部培养工作。

 在脱贫攻坚巩固乃至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中,必须加大力度培育农民。有计划地培训农民,在传授技术技能的同时,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让农民群众广泛参与选择发展项目,制订发展计划,参与计划的执行和项目的实施监督管理。通过充分参与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xx 村“五议三公开两参与”做法,让广大群众全面参与进来,群众的意志得以充分表达,也确保了决策的科学与合理,确保着全村健康有序发展。

 必须要注重制度设计,聚焦实效改进考核机制。制度具根本性、持续性、长远性,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在制度设计中坚持原则性的同时,要注重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政策既具可操作性,亦能最大限度体现政策关怀。如我们在关注既有贫困人群的同时,也要关注更广泛的贫困群体——表面上看较好,但实际生活水平较低的相对贫困人口。

 从顶层设置一些享受低保及相关扶贫政策的前置条件。如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凭参加就业培训、务工凭据享受有关政策补助,享受产业分红等;动态化管理贫困人口,把“好事做好”贯穿于扶贫乃至一切工作的始终。

 考核制度就是工作指挥棒,考核内容就是工作推进方向标。考核评估是确保工作取得实效的最有效工作机制。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及乡村振兴进程中,要聚焦实效来改进、完善精准体系,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促进真抓实干,落地生根,避免重形式走流程的评估工作;并注重结果运用,打造出一支懂农村、爱农村、会扶贫、作风硬的驻村干部队伍。

  关于乡村振兴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省老区建设促进会 5 月 3 日通知精神和市老区建设促进会齐老促字[**]第 3 号文件要求,**县老促会以我县国富镇、新生乡等老区乡镇为重点进行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调研,现简要报告如下:

 一、全县基本情况 **县是**省革命老区县,为开发**省、抗日救亡、支援全国解放和建设社会主义曾经做出过巨大贡献。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人民开垦土地近万平方公里,年均输出粮食 6400 万公斤。抗战时期,**县是江桥抗战的第二战场和后勤基地、抗联第三路军在黑嫩平原上的主要游击区。解放战争时期,**县有 1.3万人参军参战,向前线支援粮食近 2000 万公斤。1949 年至 1959 年,**人民向国家交售粮食 28.3 亿公斤,被评为全国第一批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多次跻身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行列,是**省主要粮食生产基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脱贫攻坚为统领,重点发展经济建设和民生保障,侧重粮食加工、林业产业、黑猪和黄肉牛生产,由农业大县向产业强县转型。

 **县现有行政村 186 个、1311 个自然屯、农村常住农户 73573 户、农村常住人口 214582 人。**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91.9 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 7332 元。

 **县有老区乡镇 4 个(国富镇、新生乡、**镇、长春镇)、老区村 24 个。其中国富镇 12 个村常住农户 5802 户、常住人口 9302 人,新生乡 10 个村常住农户 4643 户、常住人口 14433 人,长春镇胜利村有常住农户 437 户、常住人口 1319人,**镇民乐村常住农户 298 户、常住人口 789 人。在 24 个老区村中有深度贫困村 3 个,分别是国富镇通肯村、合理村和红旗村。截止到**年 3 月 18 日,全县尚有贫困农户 12893 户、贫困人口 25306 人,其中国富镇 12 个老区村有贫困农户 753 户、贫困人口 1582 人,新生乡 10 个老区村有贫困农户 387 户、贫困人口 875 人。

 二、我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展情况 在国家、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之后,今年 3 月份我县相继召开了全县农业

 农村工作会议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会议,制定并下发了《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县里成立了以县委主管领导为组长、县政府主管领导为副组长,县委和县政府直属各部门、单位以及各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各乡镇也成立的相应的领导组织,全面启动了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工作。

 (一)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强力推进产业振兴 一是深化农村改革,调优种植结构。我县自今年 3 月份以来,开始全面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并认真做好农村土地确权收尾工作。经实地测量,我县农村实有耕地面积 377.02 万亩,比土地确权前增加耕地面积 18.02 万亩。我们根据各乡镇不同地理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为依托,划定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以通肯河沿岸为重点国富镇划定为水稻功能区,国富镇、新生乡被划定非转基因大豆生产保护区。调整大豆、玉米、水稻、马铃薯等传统主导作物种植面积,增加杂粮作物及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落实高效特色经济作物,从根本上解决了种植业结构布局不合理的局面。

 二是立足地缘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我县地处小兴安岭西南麓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老区乡村多丘陵坡地,我们立足各老区村地缘优势,大力推进“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发展食用菌、林下黑猪养殖、光伏产业、林下围栏经济、特色果蔬种植、中草药种植、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国富镇重点发展食用菌产业。国富镇、长春镇、新生乡等重点打造仙洞山野生梅花鹿保护区、七星泉、五岭峰景区等旅游产业。围绕农业有效供给,落实**镇食用菌、国富镇中药材、兴等“一村一品”特色项目;投资建设森林鸡、森林鹅、乌驴、林蛙、黑猪、大雁等林下养殖点。

 三是以“两尾”为抓手,培育主导产业。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加快培育“粮食加工、林业经济、生猪肉牛”三大县域主导产业。粮食加工产业实现重大突破,飞鹤尚禾谷营养食品和年内建成投产的中储粮 12 万吨大豆仓储交易、棒星公司年仓储加工大豆能力 15.5 万吨的大豆休闲食品全产业链,东玉集团 120 万吨玉米加工、中储粮 20 万吨大豆仓储加工正在加快推进建设,鸿翔亨利米业年加工有机大米和杂粮能力 6 万吨。15 家国有及民营企业加入国家农产品购销公共服务平台。林业经济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国富镇德润集团、**镇

 鑫鑫菌业食用菌全产业链项目建成投产,建成年产 5000 万菌包的德润菌包厂和鑫鑫菌业菌包车间,**年 1 月至现在已生产菌包 4600 万袋,年内将突破 1 亿袋。坐落在新生乡和发村的东方希望集团 120 万头生猪繁育养殖加工项目顺利推进,目前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准备签订相关协议,预计今年 10 月份底前完成;投资20,790 万元在 99 个贫困村建设光伏扶贫电站 99 个,已完成并网 3 个,正在并网电站 10 个,8 月末前完成全部建设。

 四是龙头企业带动,加快产业融合。我们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和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培育,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截止到目前,鸿翔亨利米业产业融合项目、鑫鑫菌业产业融合精深加工项目、龙盛现代农业粮食仓储烘干项目、**县兄弟粮食有限公司产业融合项目已经初见成效,一二三产融合项目已经带动贫困户 1121户、1780 人,户年均增收 1588 元。**年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已经落实,围绕县域主导产业、“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劳动力转移、行业公益岗位等四大类,畜牧产业、劳动力转移、庭院种植、食用菌、新型经运营主体、林下围栏养殖、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棚室蔬菜、电商等 19 个类别,对全县建档立卡的 26652贫困户、55773 人贫困人口实施产业扶贫带动,平均每个贫困户落实产业项目 1.6个,覆盖总体比例达到 164.4%。以鑫鑫菌业、德润集团、龙盛现代农业、象屿集团等企业为龙头带动建食用菌大棚 2308 栋、种植黄金勾豆角 1500 亩、种植甜玉米 2.1 万亩。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品牌销售”的发展模式,创建食用菌、有机鸭稻米、马铃薯种薯、东方希望集团生猪养殖和北方中草药等 5 个产业园。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社 12 家。

 (二)以美丽宜居为重点,强力推进生态振兴 一是推进“四个革命”,改善人居环境。我们以倡导健康低碳生活、发展绿色庭园经济、改善人居环境为目的,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垃圾革命、能源革命和菜园革命”。在“厕所革命”上,坚持室内建设卫浴间和屯内建保温水洗式公共厕所相结合,逐步消灭农户室外卫生厕所。现已落实室内改厕 562 个。在“垃圾革命”上,县财政出资配置保洁车辆 530 台,结合扶贫公益岗位聘用保洁员 1267人,6 月中旬前完成建设垃圾处理场 450 个、设置垃圾箱 11051 个。在“能源革命”上,已经启用盛焱新能源秸秆压块村级燃料站 2 个,规划建设秸秆压块村级燃料站 8 个,每处带动农户改灶 350 个。正在与北京桑德集团洽谈年利用秸秆 40万吨的生物质能源利用项目。在“菜园革命”上,以发展小院经济合作社促联合、

 打品牌、活电商、促销售、增效益,制定《**县促进小院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全县每个乡镇集中打造 3 个庭院经济发展整村推进村,利用庭院发展大果榛子、雪莲果、棚式蔬菜等 3627 亩。

 二是加强生态环保,建设宜居村庄。对乌裕尔河流域、双阳河流域实施治理,流域内 9 个乡镇 83.3 公里治理任务已经明确。20 万亩草原资源和 17461.12 公顷生态保护空间已经启动清查和生态红线划定,落实“三减”示范区 30 万亩。全面开展土壤污染普查、涉水企业污染排查和“散乱污”涉气企业及乡村餐饮油烟全面治理。我县境内的 34 条河流全面落实河长制,对沿河流域内的生活污水和垃圾进行重点整治,完成沿河两岸的绿化工作。为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我们借鉴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经验做法,以 202 国道、饶讷公路和克拜公路构成的“义”字型公路网沿线村庄为重点,县财政拿出 800 万元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将包括新生乡兴安村、国富镇通肯村在内的 16 个村确定为乡村振兴典型村,积极探索宜居村庄建设模式,着力打造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典型,从而带动全县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三是深入实施“六改”,综合治理“五乱”。深入实施“六改”行动,强化贫困村治理,落实改路、改水措施;规范规模养殖场全部按标准建贮粪场、化粪池,秋后全部建成使用;国富镇通肯村改铁栅栏 8500 延长米。推进“五乱”治理行动,建立村屯保洁门前三包制度,乡村环境面貌得到了极大改观。推进庭院清洁行动,拆除闲置危旧房屋、清理残垣断壁复垦;推进村屯绿化行动,按照三年绿化行动计划,完成整村推进绿化村、高标准绿化村屯的乔木造林、补植造林、封山育林和林分修复任务。推进庭院净化美化,庭院栽植果树、村屯绿化果树,种植花草。

 (三)以乡风文明为导向,强力推进文化振兴 一是打造田园文化,厚植乡村底蕴。充分利用我县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中国绿色食品之都、国家级野生梅花鹿自然保护区等地理标识优势,重点进行了长春镇“七星泉生态旅游度假村”、国富镇“中国仙洞山野生梅花鹿保护区”、新生乡“五岭峰人文景区”等带有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新型业态建设,不仅通过鹿文化、民俗文化、田园文化、森林文化的建设,增加了国富镇、长春镇、新生乡等特色老区乡镇的文化底蕴,也为乡风文明的推动增添了鲜活的色彩。

 二是健全文化阵地,打造精神家园。首先,健全乡村文化设施。经过近几年

 的不断建设,我县现有老区村都有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和文化大院,村级文化广场 119 个预计年末实现全覆盖。利用这些场地,常年进行十九大精神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种养殖技术培训、送戏下乡文艺活动演出等,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其次,创办农民夜校。利用农村党建图书活动室和农村党建远程教育平台现有设施条件,在全县每个行政村都建一所农民夜校,由驻村扶贫第一书记或各村支部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负责农民夜校的日常管理,因地制宜、因陋就简,通过“干部讲政策、专家讲技术、典型讲经验、群众讲党恩”等方式,充分利用“大棚课堂”“农家课堂”“田间课堂”等载体,搭建学用平台,运用讲解式、开放式、体验式教学,为农民讲政策、送服务,讲知识、送技能,讲法律、送温暖,贫困村、贫困群众最缺什么,“农民夜校”就讲什么,最大限度实现“按需配菜”,为农民发展产业“支招”,做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知识的“加油站”,真正把乡村振兴和扶贫工作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激活农民脱贫致富、振兴家乡的“内生动力”,助力持续稳定脱贫,增强农村发展后劲。

 三是传播红色文艺、繁荣乡村文化。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红色文艺轻骑兵的指示精神,组织县群众文化艺术馆的 11 名国家级、省级演员和 20 余名青少年演员以及县内知名书法家 5人,组建了**县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巡回我县 16 个乡镇,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脱贫攻坚、演出传统优秀剧目、赠送春联福字等为主要内容,走进乡村送戏下乡,截止到目前已经演出 96 场、为农民免费赠送春联 800 幅。进入今年四月份以来,按照省委宣传部门文化戏曲进校园的相关指示,积极开展文化工艺培训活动,同时,为积极培养青年农民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乡土情怀,充分展示我县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出现的喜人变化,由县委宣传部举办了“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脱贫攻坚主题摄影展,展出全县城乡摄影爱好者反应我县主导产业、生态风光、民生福祉等建设成果的作品 120 幅。最近,再次与市委宣传部达成一致,组织“向人民汇报 奋进中的**”主题摄影展。目前,稿件征集工作已经结束,精选出的 69 幅摄影作品于 6 月初在市劳动湖展出。通过这些面向农村实际的群众群文活动,传播正能量,形成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四是开展移风易俗、培树良好村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做好农民知识普及、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对推进乡村乡村振兴有着不可

 忽视的重要意义。为此,我们组织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县农业局、县文体局、县民政局、县妇联、团县委等部门深入基层各行政村开展“倡导培育文明村风活动”,进行了完善村规民约、深化农村殡葬改革、破除陋习警示教育、健全农村大舞台和党建主题文化广场等专项行动。由县委文明办组织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户”、“五型新农家”、“一街十优户”、“好邻居”、“好儿媳”等活动,评选 8-9 个市级以上文明乡镇和 100 个文明家庭(年底前完成评选)。我们在每个乡镇都组织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以自身做表率、以言行为带动,对留守村民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教育,积极培树新时代新农村文明新风。现全县有精神文明志愿者服务队 16 个、队员 1012 人。

 (四)以治理有效为前提,强力推进组织振兴 一是健全自治组织、完善监督机制。建立村民议事会,组织村民参政议政、决策重大事项、监督村民委员会工作。建立道德评议会,对村民进行品德教育,引导村民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道德观和是非观,协助调解村民纠纷。建立禁毒禁赌会,向村民宣传法律、协助做好禁毒禁赌工作。建立红白理事会,倡导节俭婚礼、文明殡葬,消灭陈规陋习。在健全村民自治组织的同时,为全县 104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每个村派出一名脱贫攻坚督导员,督促指导各驻村工作队在抓党建和脱贫工作中发挥作用。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党领导一切工作的指示,健全村委会向村党支部定期报告制度。村委会每年至少向村党组织报告工作两次。村党组织召开委员会,并邀请部分党员、村民代表对村委会阶段性报告进行讨论、评价,纠正错误并提出整改意见,形成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村民自治、民主协商、统筹工作的局面。

 二是强化党的建设、配强两委班子。抓住去冬村党组织换届契机,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换届后,全县 186 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 49 岁,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19 名,专科学历 63 名,高中以上学历 154 名,占 82.8%。择优选择部分优秀年轻的农村实用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全面向贫困村、润若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派驻第一书记。

 三是创新管理机制、完善“一站式”服务。全面推进“两学一做”,严格“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 “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常态化。开展了杨信、胡福棉案件专题警示教育和中央、中纪委有关会议公报学习及新旧《党章》对照学习、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杨汉军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教育各村党组织书记树立责任

 担当意识,发挥村党组织核心作用,加强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对乡村振兴发展和社会各业实施有效管理。全县各行政村均设有服务窗口,为广大村民提供政策答疑、法律普及、司法调解、业务办理等服务。

 四是加强治安防控、建设平安乡村。加强农村普法宣传,在全县城乡建立法律援助服务窗口和便民法律微平台,解答土地流转、婚姻、征地拆迁等乡村热点问题专项法律服务,办理涉农法律援助案件、预防纠纷、化解纠纷。扎实推进智慧乡村建设,今年计划在全县乡村建成高清视频监控 372 处。

 (五)以生活富裕为目标,强力推进人才振兴 一是狠抓队伍建设,破解关键问题。扶贫先扶志(智),这是从根本上催生农民由“被扶贫”转向“要脱贫”,从“被带动”走向“跟着走”,主动迈上致富之路的必要途径。为此,我们以从根本上破解障碍农村生活富裕的关键性问题,努力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针对目前农村留守农民实用人才缺乏,新产业和新型主体发展上科技支撑不够的实际,自今年春季开始实施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计划,举办脱产培训班,脱产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实现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名新兴产业创业带头人。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探索柔性引进人才,聘任马俊莹等 5 名教授为我县中草药业精准扶贫技术指导专家,积极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八一农垦大学、省畜牧研究所、省兽医科学研究所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对接,开展合作研究、技术交流。筹划启动“实用人才实用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积极与省科技厅沟通,完成 30 名省派科技特派员对接,建立县域联合科技特派团,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针对县域主导产业、重点产业,点面结合、全方位服务。

 二是优先农村教育、强化资源配置。实施学前教育行动,加快乡村公办园建设,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清理、取缔不合格的民办幼儿园,乡镇民办幼儿园由乡镇中心学校进行全面的管理。新生乡建公办幼儿园,秋季开园。所有公办幼儿教师纳入“国培计划”,截止目前培训全县幼儿教师和部分幼儿家长 1000 人。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9%。建立贫困学生档案,对正在接受教育(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学生逐一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详细档案。对扶贫对象享受资助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确保其获得有效资助,完成学业。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逐步扩大办学规模。优化设置特色专业,围绕 5 个涉农专业(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

 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种子生产与经营、农村经济综合管理),推动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推动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动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推动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县委组织部设立 500 万元规模人才发展资金,积极探索建立人才公寓或发放人才租房年度补贴。

 三是调整后备人才、强化培养力度。结合当前村级后备人才实际,对原来每村确定的 2-3 名“三好青年”和“六有后备人才”进行集中调整和重点培养,加大对优秀中青年农民的培养力度。大力从返乡青年、种养殖大户和退伍兵中选配村级后备人才,并通过乡村干部结对帮带、给予一定任务和岗位、强化教育培训等方式增强能力素质,表现突出的及时吸纳进班子。

 三、我县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正在举全县之力,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了一些实际工作,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依然不少,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仍然较低。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每个乡镇都有 3-5 个主导产业或新型产业,每个村都落实了至少 1 个产业扶贫项目,但目前只有“波巴布”食用菌、德润食用菌等打出了老区扶贫的特色品牌,而其他大多数乡村地缘绿色品牌优势尚未凸显,线上线下市场产业链条对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工程整体推进还需要大量资金支撑,但乡村基层组织底子薄、欠账多、债务积累大,导致经费不足、设施落后等问题仍然存在,有关金融扶持政策还没有出台,吸引外资和社会融资难度大。

 三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仍然薄弱。虽然我们现在通过农民夜校培训、“**宣传”微平台等载体形式,充分发挥省市县派驻的驻村工作队作用,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做到了广大农民的家门口,打通了“农民扶志(智)”的最后一公里,但仍然有很多农民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影响,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思维意识不强,发展的大局观念不强,发展的长远眼光不足,不适应新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缺乏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目前,平均每个村仅有 1-2 名带头人显然是不够的。

 四是脱贫攻坚的力度仍需加大。个别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较重,脱贫致富的主动意识不强;乡村产业发展起步晚、基础弱,缺少立乡、立村型产业;个别部门和干部没有真正把脱贫攻坚责任牢牢扛在肩上,作风不够扎实,工作效率

 不高。

 五是基层党组织带动作用还需加强。我们的基层党建工作缺乏特色和亮点,典型的选树培养和挖掘推介的力度不够;基层党组织在结合实际抓落实、创新方式促提高方面还缺少有效的招法措施,有些工作已经步入正轨,有些工作正在规范当中,有些工作还需持续加强。还需要更多的党员干部担起乡村振兴的重担,发扬“靠苦干、靠智慧、求发展、求振兴”的**精神,带领广大农民攻坚克难、创新发展。

 四、全县乡村振兴工作下步安排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的“五个振兴”要求,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围绕产业兴旺,加速“三产”融合发展 一是加大培育主导产品力度。下步工作中我们要抓住大豆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这个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三大”主导产业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喜人成果,向打响品牌、打出特色品牌的方向上大发展,依托主导产业继续加大主导产品的培育力度,着力村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发展县域主导产业为引擎,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农民合作社和新型经营主体作用,重点打造小院经济、“一村一品”、脱贫产业等,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创新力、竞争力,有力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二是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目前,我县各村一、二产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大多数乡村已经实现了与龙头企业、新兴产业在生产、初加工上、利益分配上形成了链接,但线上线下的市场对接渠道还需要扩大和完善。我们将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业”,用大数据时代的现代网络继续加快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品牌销售”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强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园、有机鸭稻米产业园、马铃薯种薯产业园、东方希望集团生猪全产业链产业园和北方中草药产业园的建设。同时,进一步发挥互联网作用,做强我县“农村淘宝”、“邮乐购”等“互联网+农业”平台,全面完成农产品从生产到加工到品牌注册到线上线下销售的全产业链条,从根本上打破农业、工业、商业之间的融通壁垒和瓶颈,促进一二三产业快速融合。

 三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在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等重要农产品保

 护区划定,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玉米、大豆、蔬菜、畜禽等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品牌产品,大力发展中草药、食用菌、特色坚果、特产水果等优质特产生产和精深加工产业,着力打造“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

 四是加快农村资源高效配置。目前,我县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将充分把握好这次的农村两项改革,充分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在认真按照省市相关部署做好具体工作的同时,统筹整合农村闲置资源,杜绝资源浪费现象,努力构建好利益联结机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五是培育新型合作社。合作社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构成因素,其纽带桥梁作用对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将进一步规范原有合作社,并结合我县乡村振兴工作实际,创建股份制、多家联合等形式的新型农业合作社,并以此为纽带,以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为基础,加快培育发展,不断拉长产业链接、要素链接和利益联结。

 (二)围绕生态宜居,夯实“四个革命” 一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乡村建设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认真按照县委确定的乡村振兴实施意见,严格按照省市相关部门和有关项目的具体要求,如期完成**年乡村公路改造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按时完成农村文化广场、党建图书室及其他既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二是继续打造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重点做好“厕所革命”、“环境革命”等方面的攻坚克难。在“厕所革命”上,坚持尊重群众意愿与示范引导相结合,坚持室内建设卫浴间和屯内建保温水洗式公共厕所相结合,逐步消灭农户室外卫生厕所。在“环境革命”上,推动庭院养殖和柴草垛出屯,发展集中养殖,常态化开展村屯环境整治,引导村民自觉养成良好习惯。同时,强力推进强乡扩权,建立权责一致的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做到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三是强力推进乡村各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继续做好“孙先生屯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七星泉”、“五岭峰”、“野生梅花鹿”等项目的推进,进一步挖掘我县革命老区文化资源,以国富镇三个深度贫困老区村为重点,打造红色乡村。

 (三)围绕乡风文明,凝练“新时代”主题文化 一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阵地建设。以传播、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加强对党的十九大精神、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爱国主义精神、中华传统美德、移风易俗、法律常识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不断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深入挖掘我们身边的好典型、好故事,推进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

 二是传承发展传统优秀文化。认真按照省市传统优秀戏曲进校园、进基层的相关工作要求,继续做好送戏下乡工作。同时,提高对我县帅水、北唐括故城、闯关东移民、**省早期抗战等县域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视,结合我县特色小镇建设,补强文化产业创新短板,传承历史、凝结乡愁,开拓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是着力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们将充分发挥不断完善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设备作用,严格按照上级部署大力整合乡村建设各类资源,强化现有各乡村政务大厅服务窗口的职能,积极完善党建、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民政、问题、法律等方面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四)围绕治理有效,健全治理体系 一是继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核心地位。着力突出“三个引领”。突出党建制度引领。抓严抓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双重组织生活等基本组织生活制度,不断完善 12 项基层党建工作制度,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突出载体活动引领。持续抓好“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在农村党员中开展“双带”行动,通过开展一系列载体活动,将中心工作同党建工作紧密联合,全面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突出党员作用引领。进一步深化党员创业致富示范基地和党员示范户创建工作,突出对党员贫困户的帮扶,积极发挥党员和村级后备带头人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是继续提高村委会的理事能力,突出有效服务。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各类村民自治组织向基层党组织定期汇报工作的制度。并在突出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基础上,继续规范村委会的建设和管理,使村委会真正履行好广大村民代表赋予它的职能,做好村级党组织和村民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实现由管住村民向为村民服好务、争取更多村民支持信赖的服务型村级组织迈进。

 三是提升乡村德治水平,突出典型带动。由宣委宣传部牵头,根据中央省市文明委要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深入挖掘和宣传本乡本土的道德模范,

 认真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各类典型评选活动,并通过这些典型广泛开展最美村官、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家庭、最美儿媳等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四是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突出扫黑除恶。组织政法委、公安等部门,继续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将政府涉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大农村普法力度,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五)围绕生活富裕,增强发展活力 一是强化科技支撑。积极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加强“互联网+”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用现代设施、装备、技术手段武装农业,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的农产品,促进特色产业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二是强化产业扶贫。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着力点,充分发挥我县已经建立起来的项目库的作用,着力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规划变成实际效果,创建产业发展新格局,确保 24 个老区村所确定的各项产业抓出成果。

 三是强化“互联网+”。做好乡村产业的全程管控和优质服务,重点是指导、引导、扶持产业带头人既要做好生产和加工,又要做好线上线下产品销售,让广大农民真正实现“丰产丰收”、致富脱贫。

推荐访问:振兴 调研报告 乡村
上一篇:太原工程设备项目实施方案
下一篇:农民养老保险调研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