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必回气象的谚语 [气象谚语集锦]

来源:心理咨询 发布时间:2020-03-27 点击:

  气象谚语集锦 天气谚语以成语或歌谣的形式反映了天气变化和一些自然现象的关系,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们有些是迷信的,有的也是相当有科学道理的。

 有关动物: “蚯蚓封洞,有大雨”。“蜜蜂迟归,雨来风吹”“蚂蚁搬家,天将雨。” 气象人员解释说,这是因为快下雨时气压较低,小昆虫敏感地觉察到这种变化,所以有所准备。 “牛尾指向西,天气晴朗;牛尾指向东,大雨将临。” (据说牛不喜欢面对大风,喜欢把尾巴夹起来。它类似于一个迟钝的风标,当它的尾巴冲着强劲的西风时,天气晴朗;尾巴冲着东方,指示风在低压中心以逆时针方向旋转,雨可能就要来临。)

 有关降水: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久雨必有久晴,久晴必有久雨 东边日出西边雨,阵雨过后又天晴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没晴天落雨落得慢,近日雨不散

 有关风向: 东风下雨,西风晴 久雨西风晴,久晴西风雨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南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 七月北风及时雨 春吹东风雨咚咚,冬吹东风雨无踪,秋吹东风毛毛,夏吹东风雨淋淋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有关云状: 云自东北起,必定有风雨 云从东南来,下雨不过晌 晚看西北黑,半夜看风雨 早上红云照,不是大风便是雹 日落西山一点红,半夜起来搭雨篷 星星眨眼天要变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月亮生毛,大雨冲壕(“毛”指晕或华) 西虹跨过天,有雨在眼前

 物候谚语

  蚯蚓路上爬,出门要赤脚。

  蚱蜢扑脸,大雨不远。

 泥鳅疯癫,大风暴雨在眼前。

 蜘蛛添丝天放晴,蜘蛛结网大风起。

 久雨鸟鸣,天空会转晴。

 腊梅花向下开,大风卷雪登门来。

 燕低飞,披蓑衣。

 蚂蚁搬家,蛇过道,不久雨就到。

 蜻蜓高,晒得焦,晴蜓低,带蓑衣。

 蚂蝗不安,预兆有雨,泥鳅暴跳,雷雨快到。

  水缸穿裙,大雨将临。

 盐缸还潮,大雨将到。

 蚊子成群嗡嗡叫,大雨就要到。

 烟不出屋,滴滴笃笃。

 雨后知了叫,晴天便到。

  唐朝诗人元稹从京师长安贬到湖北,于玉泉(今湖北省当阳县)时,写了《玉泉道中》一诗:

  楚俗物候晚,孟冬始有霜。

  早农丰华实,夕水含风凉。

  在这首诗中第一次出现"物候"二字。在没有科学观测仪器之前,人们要掌握农时,自然规律,主要靠物侯。物候是古代做为指示农时以确定农作物栽培技术的依据。物候学亦称"生物气候学"。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到草木荣枯、候乌来去、降霜下雨等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如果说把植物看成季节变换的显示器,那么它的复杂和显示问题的可靠性,是任何仪器都比不上的。因此,根据物候观测来确定季节变化,是古代最好的科学方法,就是在今天仍有指导意义。

  一、诗人与物候

 诗歌中最早反映物倏见于《诗经》。如《豳风o七月》: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

  ……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物倏现象,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春天花香乌语,草木滋生,雷惊蛰伏,应时而出。一到冬天,草木凋落,昆虫蛰伏。任何生物都不例外地要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光照以及食物,土壤、水分等条件。宋代诗人欧阳修《鸟啼》诗云:

  穷山候至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

 花深叶暗耀明日,日暖众鸟皆嘤鸣。

  候至日暖,万类生物与时争开,众鸟皆鸣。花鸟草木是有生命的东西,它们对季节变化非常敏,它们的生长发育,直接反映自然季节的变化。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16岁时,写了一苜脍炙人口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又吹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开头两句揭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植物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变化;第二,这种循环变化是随着气候为转移的,春天一到,万物就要复苏了。

 宋代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从鸭子戏水,感知春江水暧,也揭示了,凡花木向阳而茂,背阳而衰,凡鸟禽暖而出,寒而伏,物候与气候,其相关切。

 明末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诗人和常人的区别就在于能否萃天地之清气,知花香鸟浯之性情。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一方面关心民生疾苦,一方面又热爱大自然,善能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南宋大诗人陆游很多诗词反映他留心花香鸟语,细致观察物倏变化的诗句。他在《初冬》诗说:

  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

 《枕上作》:

 卧听百舌语帘栊,已是新春不是冬。

 《夜归》:

  今年寒到江乡早,末及中秋见雁非,

  八十老翁顽似铁,三更风雨采菱归。

 这些诗句,大都是诗人晚年在浙江绍兴家乡时作的,反映他年老不论是在新春或初冬,还是三更风雨都夙兴夜寐,无时不刻不在观察物候的情景。他不但留心观察物候,而且还用鸟类预告农时。陆游在《鸟啼》诗云:

 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

  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

  三闻闻黄鹂,幼妇悯蚕饥;

  四月鸣布谷,家家蚕土簇;

  五月鸣雅舅,苗稚忧草茂。

  人言农家苦,望晴复望雨,

  乐处谁得知,生不识官府。

 陆游在《禽声》又云:

  布谷布谷天未明,架犁架犁人起犁。

 那清脆的布谷声声,似乎在催促人们赶快春耕,免误农时。

 杜甫晚年进入四川,对于杜鹃鸟的分布有研究,他在诗中说: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

  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

  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

  有竹一顷余,乔木上青天,

  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二、物候定律

  在庐山的花径石门两侧刻着一幅对联:花开山寺,咏留诗人。说的是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诗人白居易任九州(今九江市)司马,于四月九日偕同诗友登上庐山,畅游大林寺,花径旧属大林寺,那时大林寺多清流苍石,劲松瘦竹,人迹罕到。时值暮春,江南芳华菲尽,而此处桃花嫣然盛开,白居易见此情景大感惊奇,便写了《游庐山大林寺》一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山中。

  古代诗人对自然界观察之细致,使后代人佩服不已,这首诗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山下芳华菲尽,而此处桃李始华?北宋科学家沈括经过反复思索,得出这是由于山地气候对植物的影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士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此地气不同也。"庐山山势高,气温低,春季姗姗来迟,使得花期也相应地推迟了。庐山最高峰是海拔1747米,花径海拔高度也在1094米以上,由于高度和地形的影响,形成这种"山中甲子无春夏,四月才开二月花"的情景。

 早在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航海旅行中就发现,自然界中的生物,是按地理纬度分布的。在不同的地理纬度,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界。十九世纪末,英国霍普金司开始进行长期的物候观察,正式提出物候定律。霍普金司认为植物的阶段发育受当地气候的影响,而气候又是制约于该地区所处的纬度、陆海关系和地形诸因素,即物候受到纬度、经度和高度三者的影响。

 庐山从山下到山上,纬度没有发生变化,可是温度、雨量等气候条件都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平均每上升200米,温度要降低摄氏1度。按大林寺海拔在1100至1200米,估计平均气温要比山下低摄氏5度,春天物候比山下要推迟20天左右。

  物候不仅有高下差异,而且物候南方与北方、古与今也不尽相同。

  我国疆域辽阔,南北相距五千公里,物候在我国山地与平原不同,南方比北方不同,东部与西部不同,从历代诗人吟咏的诗词中,可以看出物候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物候差异悬殊。

 秦岭在地理上是黄河、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在气候上是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许多亚热带植物如竹子、柑桔等只能在秦岭以南生长。古代诗人已意识到这点南北差异。苏轼出生在四川,是南方人,看惯竹子的。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他从陕西宝鸡去四川路上,经过石鼻城(今武城镇)有《咏石鼻城》诗: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度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旁修竹水潺潺。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他被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初到黄州又吟道: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可见在南方竹子是很普遍的。竹子确是南北物候不同很好的一个标志。杜甫晚年入四川也有这样诗句:

  有竹一顷余,乔木上青天。

 可是在北方很少有竹子。白居易从长安初到江西,作有《浔阳三题》诗。在诗序中说:"湓浦多修竹……物以多有为贱,南方人不贵重之。"他在《湓浦竹》诗云:

 吾闻晋汾间,竹子重如玉。

 白居易看到南方竹子如此普遍,便叹息晋汾(今山西省)竹子重如玉。竹子确是南北物候不同的一个标志。

 郭沫若《玉兰和红杏》一诗,朴实无涩,也是写物候南北差异: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开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天,你才到了京华。

 物候不但有纬度、经度和高度的差异,而且还有古今差异。在周代的黄河流域,梅树无处不有,在《诗经》中多次咏到梅,到了两晋南北朝的寒冷时期,梅树在那里消失了。隋唐以后气候转暖,梅树又重新走进入黄河流域,唐代诗人元稹《和乐天秋题曲江诗》咏梅,说明当时长安南郊的曲江池还种有梅花,到了宋代,梅树又在关中消失,苏轼曾为此叹惜过,他在一首咏杏花诗中有"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曾记载延州(今延安)出现过竹笋化石:"近岁延州永定关大河岸崩,入地数十尺,土下得竹笋一林,凡数百茎,根干相连,悉化为石。延郡素无竹,此入在数十尺上下,不知其何代物。无乃旷古以前,地卑湿而宜竹邪。"沈括认为竹笋适宜湿润气候,延州素来没有产过竹笋,由化石可推断当地早期生有竹林,反映了物候古今差异。

  从荔枝种植也反映古今物候之差异。唐代诗人张籍在《成都曲》提到成都荔枝: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但是南宋诗人陆游在《若学庵笔记》就提出疑问:"依诗则眉之彭山已无荔枝,何况成都。"认为张籍没有到过成都,他的荔枝诗是杜撰的。那么唐代成都有否产荔枝呢?回答是有的,证据还是诗。与张籍同时的白居易在四川忠州也有咏荔枝诗,如《种荔枝》、《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杨八使君》等。如《种荔枝》诗:

  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他还说自己在庭中种起荔枝来。忠州尚在彭山之北,所以不能因为南宋时期成都无荔枝,便断定唐代成都也无荔枝。原因推论;由于古今物候差异,唐代四川气候比南宋温和,有可能出现荔枝。

 霍普金司的物候定律,只谈到物候的纬度、经度和高度的差异,却没有谈到古今差异。因为霍普金司是美国人,美国的建国历史才200多年,所以还谈不到古今差异。我国近五千年来,在历史书上,包括古代诗词中,充满了物候古今差异的证据,可谓之大观。

 

推荐访问:谚语 集锦 气象
上一篇:【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营养简单论述】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
下一篇:我的家风家训 [“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活动课题实施方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