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炊具――铁锅:为什么炊具用的铁锅量词叫印

来源: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19-04-13 点击:

  中国的铁锅,是我国烹饪饮食文化的结晶。不久前,联合国有关组织确认中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向全世界大力提倡推广。这不仅因为中国的铁锅要比外国的平底锅具有更多的优越性,无论是煎、炒、蒸、煸、炸都可以,还因为中国的铁锅不会有铝锅的铝元素和不锈钢锅的镍、钛等元素的沾污;更为重要的是,人类轻度缺铁者在目前仍较为常见,并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解决的营养卫生问题,而使用中国的铁锅则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提起中国的铁锅,要从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说起。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社会是“茹毛饮血”的,《礼记.礼运》篇说:“古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后来人们学会用火熟食,又发展到有了炊具,以后又随着我们祖先烹饪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用途的陶器锅子,其中主要有“鼎”,用于煮肉、烹制菜肴的锅;后来又有了青铜器的锅、鍪。鼎是青铜器中最大的锅子,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和五味之宝器也。”
  那么,中国的铁锅究竟始于何时?据古书记载,春秋初期,我们的祖先即用美金(青铜)铸造武器,用恶金(铁)铸造农具,可见在那个时期,我国已有了生铁铸造了。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铜器上汗有毒,令人发恶疮内疽”;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铜器盛饮食茶酒,经夜有毒,煎汤饮,损人声音。”所以,一旦人们发明了铸铁技术,用生铁铸造锅子等炊具,就顺理成章了。
  我国的锅子经历了陶罐、铜鼎和铁锅的三个阶段后,它的造型式样也一直在不断变化着。秦汉时,下面三点的炒菜锅叫“铛”;形状似鼎,下面无足的叫“镬”;边浅底平的叫“鍪”;平底有环的叫“铉”。一直到了隋唐,铁锅的式样才基本定型:圆口、浅腹、薄壁、球面、有耳,此后一千多年,铁锅一直保持这种造型模样。保持这种基本造型是有科学道理的,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球面,能使之受热均匀,既充分利用火力,又便于翻炒;口大,则便于投料、起锅;圆边,搁放平稳;壁薄,传热迅速;浅腹,便利观察;有耳,容易把握。
  中国铁锅就是凭借着这些优势,才使它亘延千年而不衰,被联合国称之为绿色炊具而向全世界推广。
  〖编辑:修远〗

推荐访问:铁锅 炊具
上一篇:高原肺水肿能自愈吗 高原社区高血压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诊治经验调查
下一篇:[解析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人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