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分析

来源:高考 发布时间:2020-09-24 点击:

  期末作业考核

 《幼儿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移情

 答:移情对应的英文单词为Transference,来源于精神分析学说。

 移情是精神分析的一个用语。

 来访者的移情是指在以催眠疗法和自由联想法为主体的精神分析过程中,来访者对分析者产生的一种强

 烈的情感。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会太多投射到分析者身上的过程

 角色游戏

 答: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

 中文名 角色游戏

 美感

 答: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审美活动中,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美感能力,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不同时代、阶级、民族和地域的人,固然有不同的美感;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也会因文化修养、个性特征等的不同,而形成美感的差异性。美感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的直线性和可感性。

 注意的稳定性

 答:注意稳定性,注意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上的一种品质。注意稳定的标志是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注意的高度集中。

 思维

 答: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1] 。

 思维对事物的间接反映,是指它通过其他媒介作用认识客观事物,及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已知的条件推测未知的事物。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它对一类事物非本质属性的摒弃和对其共同本质特征的反映[1] 。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除了逻辑思维之外,还有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顿悟等等思维形式的存在。

 差别感受性

 答:人类感觉的强度对于刺激物的刺激强度到了一定的范围界限才能够感觉到,而不同刺激之间有着不同的反角刺激底线,人类能够从中发现这里面的细微差别,我们把这种细微的差别就叫做差别感受性。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幼儿情绪的自我调节化的发展趋势如何?

 答:1、社会化

 2、情感的丰富化和深刻化

 3、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2.幼儿想象的普遍特点有哪些?

 答:(1)幼儿想象以不受意志控制的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幼儿想象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当幼儿看到娃娃时,就想象自己要当妈妈.但幼儿有时也把现实与想象混淆,如当幼儿听到伙伴津津有味地讲述自己去游乐场玩得特别好好时,他对既羡慕又想象着游乐场有多好玩,就会说:“我妈妈也带我去了.”这并非说谎,而是幼儿将想象与现实混淆.

 (2)幼儿的想象有夸张性或不确切性,如幼儿画画时,常把衣服扣子或他喜欢的

 东西画得很大.

 (3)幼儿想象水平较低,想象很简单或是零碎、不够完整.如3岁的幼儿,看到玩具的方向盘就会手握方向盘,嘴里不停地“嘟嘟,嘟嘟”叫着,想象着自己是司机在开车.至于开车到哪里?去干什么?则不清楚、不确定.

 (4)幼儿已经有了创造想象的萌芽.此时创造想象多依赖于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或听过的故事,或由成人语言的描述而产生创造想象.另外,幼儿5~6岁时能按一定目的想象游戏如何开展,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较有系统而完整地想象出游戏主题和如何丰富主题,深入开展游戏.因此,成人应多丰富幼儿感性知识和经验,并在游戏中多为其准备一些游戏材料,这有利于幼儿通过游戏发展想象力.

 3.幼儿神经过程发展有哪些幼儿特点?

 答:展神经主要含躯体运动纤维,始于展神经核,支配外直肌。展神经损伤,表现为眼球外展受限。

  面神经是混合神经,由两个根组成:一是运动根,另一是感觉根,支配面部表情肌的运动和味觉。

 位听神经由蜗神经和前庭神经组成。属躯体传入纤维,向大脑传入听觉和平衡觉冲动。

 舌咽神经是混合神经。

 迷走神经是混合神 经,迷走神经所含内脏传入、传出纤维最多,躯体传入、传出纤维很少。由于迷走神经分布范围广,分支多,其功能分别与吞咽、发音、呼吸、消化、心脏密切相关。

 副神经主要是躯体运动纤维,支配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副神经损伤,将引起同侧肩下垂和斜颈。

 舌下神经主要是躯体运动纤维,起于舌下神经核,支配全部舌肌和部内分舌外肌。

 脊神经共31对,颈8对、胸12对、腰5对、骶5对、尾1对,经椎间孔出椎管。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即分为前后两支,其中含有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后支分布于背部皮肤肌肉。第2~12对胸神经前支按肋骨与胸椎的节段分布,称为肋间神经(其中第12胸神经前支称肋下神经)。下6对胸神经前支最后分布于腹前壁,故胸膜炎时肋间神经受刺激可出现腹痛症状。其余脊神经的前支相互联系构成四个神经丛:颈丛、臂从(主要分支有正中、桡、尺神经,分布到上肢)、腰丛、骶丛。

 坐骨神经是腰骶丛分布到下肢去的最大分支。脊神经支配脑神经支配范围以外的身体各部。躯体神经又叫随意神经,主要分布于体表和随意肌即骨骼肌。

 植物性神经又叫非随意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血管、心脏、腺体以及其他平滑肌。

 它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副交感神经起自脑干和脊髓骶部,交感神经起自脊髓胸腰段。脑部的副交感纤维随动眼、迷走等脑神经一起发出。动眼神经内的副交感纤维支配缩瞳肌。迷走神经内含有大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分布到颈、胸、腹重要脏器。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往往先组成神经丛攀附脏器或血管而分布。

 许多脏器具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两者的作用常为既拮抗又协调,共同维持脏器的正常活动。

 小儿神经系统的特点

  1、神经系统发育迅速

 [1]脑细胞数目的增长:妊娠三个月时,胎儿的神经系统已基本形成。处世前半年至出生后一年是脑细胞数目增长的重要阶段。一岁以后虽然脑细胞的数目不在增长,但是细胞的突起却由短变长、由少到多。神经细胞就像棵小树苗,逐渐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细胞的突起就好象自树干长出的树叉,一棵树的树叉与其他的树相互搭着,建立起复杂的联系,这就为儿童智力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

 脑的迅速生长可由脑重量的变化得到反映。新生儿脑重约950克,六岁时脑重已达1200克,成人脑重约1500克。

 [2]神经髓鞘化:什么叫髓鞘?髓鞘包裹在神经突起的外边,好象电线的绝缘外皮。没有这层绝缘外皮,就会“跑电”“串电”

 刚出生时,许多神经突起的外皮还有一层绝缘的“外皮”,所以新生儿的动作很不精确,可能引起全身的哆嗦。

 随着年龄增长,髓鞘逐渐形成,小儿的动作就跟加迅速、

 幼儿记忆品质的内容包括什么?

 答:在现实学习与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人记得快,但忘得也快;有的人记得多,但用时想不起来。这种“快”和“多”是没有什么用的。这样的记忆就不能算好的。还有的人,虽然记得慢,但却记得牢;也有的人虽说记得少,但能灵活运用。这样的记忆就比较好,完全用不着因为记得慢一点,少一点而沮丧。这些记忆问题的出现往往涉及到人类的记忆品质。

  一般根据什么来判断人的记忆品质及记忆的优劣的标准呢?综合起来一个人的记忆力水平,可以从记忆品质的敏捷性、持久性、正确性和备用性等四个方面来衡量和评价: 敏捷性。记忆的敏捷性体现记忆速度的快慢,指个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记住的事物的数量。人们记忆的速度有相当大的差异。有人做过这方面的实验:让受试者背诵一首唐 诗,有的人重复5次就记住了,而有的却需要重复26次才能记住。有的学者让受试者识记一系列图形,有的人只需看33次就能记住,有的却需要看75次才能记住。这就说明了人的记忆在速度方面即敏捷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记忆是否敏捷取决于大脑皮层中条件反射形成的速度。条件反射形成得快,记忆就敏捷;条件反射形成得慢,记忆就迟钝。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记忆具有敏捷性,因为这样就可以在单位时间里获得更多的知识。要增强记忆力首先就是记忆的敏捷性。要想达到这个目的,一是平时要加强锻炼,通过锻炼使自己的记忆敏捷起来;二是在记忆时要集中注意力;三是要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以此来获得新的知识。也就说在旧有的条件反射基础上去建立新的条件反射,这样记忆就会逐渐敏捷起来。

  持久性。记忆的持久性是指记住的事物所保持的时间的长短。仅有敏捷性还不能称之为良好的记忆。像前面讲的,记得快也忘得快,那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所以,良好的记忆必须具备的第二个标准就是持久性。记忆的持久性,顾名思义,就是指记忆的事物能在头脑中保持长久的时间。它是记忆巩固程度的体现。从生理学角度来说,记忆的持久性取决于条件反射的牢固性。条件反射建立得越巩固,记忆就越持久;条件反射建立得越松散,记忆就越短暂。人们的记忆在持久性方面也有很大差别。有的人记忆十分长久,可以维持多年;而有的人却十分健忘,记不了多久就忘掉了。人们都希望自己的记忆长久,但是仅仅持久仍然是不够的,如果不善于灵活运用也是枉然。既有持久性又有运用的灵活性,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记忆不长久,一般是功夫不深,复习记忆密度不够有关。要经常地并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复习,使条件反射不断强化而得到巩固,这样就可以使记忆获得持久性。

  正确性。记忆的正确性是指对原来记忆内容的性质的保持。一个人的记忆,如果既有敏捷性,又具有持久性,但是不具备正确性,记得又快又牢固,可就是记错了。显然这样的记忆也毫无用处。完全可以说,“正确性”是良好记忆的最重要的特点。如果记忆总是不正确,那它只能对我们的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帮倒忙。正像开汽车时弄反了方向,开得越快,距离目的地越远。所以,记忆的正确性是保持人们获得正确知识的重要的心理品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人记忆总是非常正确,回答问题,处理事情总是那么信心十足,准确而全面,从不丢三落四或添枝加叶。而有的人的记忆不是错误百出,就是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总是“大概”、“或许”、“差不多”等。这说明人们的记忆在正确性方面也是大不相同的。记忆的不正确,不准确与识记以及遗忘的选择性有很大关系。对同一件事情,人们识记的角度和识记后遗忘的角度都不完全相同。例如:几个人都看了某本书,看后即问他们记住了什么内容,他们的回答不可能是一样的。从生理上说,记忆的正确与否与条件反射有关。如果条件反射形成得准确、牢固,记忆的正确性就好,反之,如果条件反射形成得不正确、不准确、不牢固,记忆的正确性就差。因此,要想使自己的记忆具有最大限度的正确性,就要从条件反射建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上去努力。一般来说,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最初印象往往都是最深刻的。这和在白纸上画画看得最清楚是一个道理。心理学的研究证实,最初印象往往对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很大影响。要保证记忆的正确性,首先要进行认真、正确的识记。其次,必须勤于自我监督。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随时分清自己记忆中正确记忆和错误记忆、精确记忆和模糊记忆的内容。对于正确和精确记住的事物,要不断通过强化条件反射去巩固它;对错误记忆和模糊记忆的内容,要通过修正条件反射之后再去加强它。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记忆的正确性。

  备用性。记忆的备用性是指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从记忆中迅速而准确地提取所需要的信息。记忆备用性,指的是能够迅速地从已识记的知识储备中提取当时所需用的信息的性能。记忆的备用性是决定记忆效能的主要因素,是判断记忆品质的最重要的标准。记忆的备用性也是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正确性、系统性和广阔性的体现。人们进行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储备知识,并使之备而有用,备而能用。记忆如果没有备用性,它了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正像一个仓库,尽管里面储满了货物,如果取货非常困难,那就起不到仓库应有的作用。人们的记忆好比是储存知识的“智慧仓库”,如果管理得当,进货、发货就会迅速、顺利。也就是说,当需要使用某种知识时能够很快提取应用,这样都有实际意义。就像学生进考场那样,记忆备用性好的学生,能够迅速、正确地从自己记忆的仓库中提取相应的知识,顺利答完试题。而备用性不好的学生常常会发懵或答非所问,影响考试成绩。现实中有些人,知道的事情并不少甚至可以称得上“渊博”。可是当需要回忆某些事物时,需要的总是想不起来。这就说明他们的记忆缺乏备用性,而另一些人,掌握的知识尽管少一些,但使用时总是得心应手,并在回忆时随时能够再现需要的东西。这就说明他们的记忆具有较好的备用性。备用性是良好记忆的品质中最重要的一种品质。记忆的备用性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培养、锻炼的结果。要想使自己的记忆具有良好的备用性,首先要使记忆具有正确性,系统性和持久性;还要通过各种方法培养锻炼自己回忆的技巧,并多运用已经记忆的知识,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这样记忆也就具有较好的备用性了。特别要强调的是,从识记一开始就不要随随便便、马马虎虎。因为记忆的备用性是在识记的过程中形成的。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记那些有意义的事物,并在识记当时就立刻建立起识记和同需要使用这些知识场合之间的联系。另外还要强调积累知识的系统性,因为记忆和系统性对形成记忆的备用性也是很重要的。拿破仑曾经说过:“一切事情和知识在他头脑里放得像在橱柜的抽屉里一样,只要他打开某个,就能准确地取出所需要的材料。”苏联军事家苏沃洛夫也曾说过:“记忆是智慧的仓库,但是这个仓库有许多隔断,因而应该尽快地把一切都放得井井有条。” 记忆的四种品质是有机联系,缺一不可的。为了使自己具有良好的记忆能力,就必须建立丰富、系统、精确而巩固的条件反射,具备所有优秀的记忆品质。忽视记忆品质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所以检验一个人的记忆力的好坏,不能单看某一方面品质,而必须用四个方面的品质去全面的衡量。

 研究幼儿心理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幼儿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格才刚开始发展,具有严重的环境依赖性,探索性极强,同时不能非常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各项生理指标还处于发展状态。所以你说的把孩子当成孩子,平等的接纳的态度,这种回答只是套了个大家现在都在说的标准。按照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你这个回答只是单纯的社会期待而已。然而实际上你并没有说该怎么把孩子当孩子。而且对于幼儿来讲,“平等的”这个态度是有针对性的,不是一概而论的平等。幼儿成长的个体差异非常大,请注意是非常大。你不能要求一个吵闹的孩子同样和一个按键的孩子坐在一起看半小时的书,即便他们的年龄,性别都是一样的。这种看似平等的行为实际上却是严重的不平等。

 撇开幼儿的生理发展,并且暂时忽略生理发展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我们单看幼儿人格的发展就能知道,幼儿人格的形成居然极强的社会学习效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就是说,幼儿的人格发展,很大程度上并不依赖于你去“叫”他做什么,而是你怎么做给他看。所以对于幼儿人格发展来说,环境是尤为重要的,而且这个“环境”,是要站在他的角度上所观测的环境,而不是你眼中的环境。也许你觉得一些很小的坏现象不会影响到他,但是幼儿是极度好奇,极具探索性的,一点点与环境异常的情况他都会发觉,所以哪怕只是一些很小很小的坏现象,只要一直存在和持续着,那对幼儿的人格发展将会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幼儿的认知发展。幼儿处于生理发展的第一次高峰期,伴随着各种感知觉的生理成熟,然而大脑却没有身体发展的快,所以幼儿的认知教育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尝试对他们进行详细复杂的解释。他们想要知道,想要了解,想要看,想要听,想要感受,但是他们真正想要的其实是“更多”而不是“更深”。幼儿伴随着自己感官的成熟,比如视觉和运动协调,他们探索世界的空间就扩张了。他们能看到的地方都会想要去探索。但是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很多危险,无论是生理上的危险还是心理上的危险。这个阶段我们教育他们的主要目的,其一是促进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其二是帮助他们克服他们没有能力克服的危险。但是这种帮助的形式不能与他们“想要探索更多”的这个需求相冲突。比如一个小孩子想要出去玩,你怕他受伤或是被拐走就不让他出门,把他关在家里,这种做法就与他们的需求冲突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你带着他们出去玩,寻找一个安全的环境,或者是通过另一种方式来满足他们想要知道“更多”的需求,比如参加兴趣班或是阅读图书。总而言之,对于幼儿的认知教育,我们尽量不采取限制式和剥夺式的方法来进行,无论是在智力方面,还是在情绪方面,都应如此。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幼儿的行为发展。行为发展虽然可以被归为认知发展一类,但是幼儿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元认知系统,也就是说他们无法监控自己的行为,无法自上而下地通过认知系统干预自己的行为模式,而内源性地塑造自己的行为。比如一个成年人可能会为自己制定一份减肥计划,并且不断的坚持,但是一个幼儿你只要在他面前放了他喜欢吃的东西,他就会无止境地吃起来。所以对幼儿来说,行为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行为教育,就只有一个经典理论,那就是新行为主义创始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具体内容我就不讲了,只讲一下要注意的地方。要把操作条件反射应用到行为塑造里,奖励和惩罚就是非常重要的技巧。不要以为惩罚都是体罚,我们不打孩子不代表不惩罚孩子。惩罚是塑造行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对于幼儿来说,剥夺性惩罚比强加性惩罚的效果要更好,而授予性奖励比消除性奖励的效果要好。按照术语来说,就是负惩罚比正惩罚效果好,正强化比负强化效果好。举个例子,一个小孩每次在厕所撒尿都喜欢把尿撒在便池外面。那这种时候你要惩罚他,怎么办。直接一巴掌上去效果可能拔群,但是我们不主张暴力惩罚。那这就有两种惩罚方式,正惩罚的做法就是,每次撒到外面去的时候,就让他去做一件他非常不愿意做的事,比如做作业之类的。负惩罚的做法就是,每次撒到外面去的时候,就不让他做某件他非常喜欢的事,比如看动画片之类的。如此类推强化的正负关系。而且在幼儿行为塑造过程中,强化与惩罚是要一起使用的。比如你想要他不把尿撒到外面,那除了对他把尿撒出去的行为进行惩罚,也要对他把尿不撒出去的行为进行奖励强化,只是奖励强化的方式和程度要斟酌一下。但是有一点要声明的,一旦向幼儿做出惩罚或者强化的许诺,那就一定要言而有信。如果你出尔反尔的话,那你出尔反尔的这个行为,对于幼儿来说本身就是一次强化或者惩罚,比如你要是答应他,他达到你什么要求你就给他买什么东西,但是你没有买的话,那对于他来说,“和你达成奖惩约定”的这个行为就受到了惩罚,那下次他可能就不会跟你约定什么东西,或者找各种理由来推诿和逃避,这就会带来其他的问题。所以请一定要记住,如果要使用操作条件反射的行为塑造法的话,一定要言而有信。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分析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监护人教育方式等

 客观因素:家庭物质环境,儿童接触的社会环境,儿童先天遗传基因等

 俗话说,三岁看大,八岁看老。儿童的学前心理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儿童将来的行为模式,思考方式,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在这个阶段打下基础的。因此,监护人(一般是父母)不可以因为工作多或嫌麻烦而对带孩子不用心。

 2.结合实例分析制约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内外部因素。

 答:一是儿童身心发展的状况;二是儿童的生活环境;三是儿童活动中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共同影响着儿童心理的发展。一、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儿童的生理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1.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心理发展不能脱离这个必要的物质前提。最高等的动物如黑猩猩,即使生活在人类社会环境中,并进行长期的训化,也不可能有正常人的心理发展状况,因为它不具备有人的机体素质。

 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它使新的心理活动的出现处于准备状态。当某种器官尤其是脑达到一定的成熟水平时,只要适时地给予适当的训练或刺激,就会使儿童相应的新行为模式有效地产生。比如,四五个月的婴儿,视觉和抓握格式之间的协调,有赖于脑的相应部位的神经纤维的髓鞘化的形成。再如,青春期性腺机能开始发挥作用,第二性征的出现,为儿童性意识的迅速觉醒和自我意识的高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生理成熟的水平规定了这一时期心理发展的潜在可能范围。

 生理成熟只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儿童心理的发展离不开生理成熟;但若只有生理成熟而没有其他必要条件的协同配合,儿童心理也不可能得以发展。把心理发展的原因完全归结为生理成熟,是错误的生理决定论的观点。生理成熟只是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揭开新的可能性,要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必须通过儿童的对象性活动才能完成。

 2.生理成熟的程序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性 遗传的程序编制规定着个体生长发育的历史顺序,而生理成熟的程序又必然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性。动作格式是建构心理结构的原材料,而儿童动作发展的顺序完全跟机体生长发育的顺序一致,也是遵从“首尾律”和“近远律”的:儿童是先会抬头,后会翻身,再会坐、爬,最后才会走路;先发展臂部动作,后发展手指动作。当然,儿童动作的发展也不是由生理成熟预定的,一个动作格式的形成,还必须在儿童的及物活动中由同化和顺应的平衡化机制来加以协调。生理成熟水平会制约着儿童对客体发生相互作用的程度和范围,从而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程序,这从幼年儿童的身上看得更加明显。3.生理成熟的个别差异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由于儿童的基因型和先、后天环境千差万别,儿童的生理成熟具有个别差异。生理成熟的个别差异对儿童接受环境的影响起着制约作用,使儿童从出生起就以独特的方式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并使这种反应带有倾向性和选择性。儿童反应方式的独特性还进一步影响到成人的抚养方式和周围的人同他交往的方式,这就使儿童的行为模式更加多样化。因此,生理成熟的个别差异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特殊能力的发展比起一般能力来说,同生理成熟的个别差异有更高的相关。比如,具有特殊音乐才能的人,他的颞叶构筑区明显地与众不同。

 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来看,生理成熟的个别差异对个性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儿童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特性——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奠定了其气质类型的基础,并进而使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也染上一层底色,使之更易于朝某个方向发展。比如,多血质的儿童容易形成活泼开朗、善于交际的性格,而抑郁质的儿童则易于形成忧郁伤感、孤僻独处的性格。

 4.生理成熟的影响力因心理机能和心理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异

 一般说来,较低级的心理机能和躯体动作,其发展受生理成熟的影响较大;而高级的心理机能,如抽象逻辑思维、道德价值判断、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意志等,则更多地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生理成熟的影响力就相对趋弱。

 总的说来,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生理成熟的影响力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成熟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但是,当某一生理器官和机能处于加速发展时期,生理成熟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力有可能反弹增大。青春期性腺机能迅速崛起时的情景就是如此。比如,月经初潮的情绪紧张在少女身上就表现得相当明显,她们的忧郁、易怒、拘谨、自卑等与月经调期的一定阶段密切相关,月经过后,情绪又相对高涨。世界上的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把岁看作是情绪发展最困难的时期,男女少年的不适感和执拗性在此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二)儿童的行为模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1.行为模式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序列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儿童现有的心理结构总是在前一时期心理发展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并将成为下一阶段心理发展的新起点。儿童所有的行为模式构成了心理发展的连贯序列和真实内容。任一水平的行为模式都为儿童心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结构前提,儿童心理要发展就必须从外界现实中吸取新元素,倘若没有相应的心理结构作为工具,儿童就无法整合或感受外界的客观刺激,也无从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活动格式。众所周知,当主体知觉一个客体时,总是把这个客体归于某个范畴之中,由这个概念范畴赋予客体以实际意义,只有这样主体才有可能真正把握客体,而范畴总是和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因此,儿童心理因素本身也积极地参与并影响着自身心理和发展,而且年龄越大,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也越大。

 2.行为模式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潜在水平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提出过“最近发展区”的科学概念,他认为必须确定儿童心理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即儿童在现实的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是潜在水平,即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在一般情景下,儿童的行为模式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结果,是处于现有水平上,它制约着心理发展的潜在水平。诸如儿童的悟性、求知欲、价值导向、注意品质等都在影响着最近发展区的形成。最近发展区使我们看到了某一时期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大可能性。

 3.行为模式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形成 儿童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了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个别差异。总的说来,行为模式的发展水平越低,心理结构的可塑性越大,稳定性越差,儿童易受环境的暗示、影响,心理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形成之影响力也越低。行为模式的发展水平越高,儿童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就越具有选择性,态度更鲜明、稳定,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方式更具独特性,心理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形成之影响力也越大。但是,同一时期行为模式对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是不能等量齐观的,一般说来,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心理因素对智力特征的影响大于非智力特征;随着行为模式发展水平的提高,儿童自控能力相应增强,心理因素对以价值观为核心的非智力特征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并逐渐超过对智力特征的影响力。

 4.行为模式中认知和情感的发展互为必要条件儿童的认知和情感同时构成了行为模式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如果没有认知过程中的知觉或理解的参与,儿童的价值参照系便无所指向,因而也就没有情感状态可言;但如果没有情感作为认知过程的动力与价值导向,儿童也就不会有对真理的追求,认知水平也就无从提高。认知和情感互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5.行为模式中的认知和情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年龄阶段的不同而异< 一般说来,儿童年龄越小,认知的发展对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就越大;儿童进入少年期后,情感的发展相对于认知来说,对整个心理发展的影响就更大些。换言之,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发展的轴心偏于认知领域;少年期之后,发展的轴心移至情感领域,这时许多抽象的概念(如祖国等)逐渐获得了情感的价值;进入青年期之后,更是把人生价值观的构筑作为心理生活的主题。这并不排除在某个年龄阶段有某种例外情况出现,比如,幼儿情感的发展对整个心理发展来说至关重要;青年初期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对青年人生观的确立具有重大意义。

 二、儿童的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一)儿童的生活环境是一个动态的整体性功能系统 儿童的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但并非自然界和社会领域中的一切事物都能对儿童心理的发展产生影响,都能构成儿童的生活环境。儿童的生活环境是指那些与儿童发生相互作用的客体,亦即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场中的那些客体,而不是指纯客观的环境。儿童可以通过活动以最随机的方式拓展着动力场。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个体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汲取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经验的过程。儿童生活本身也在变革着和丰富着他的生活环境。儿童的生活环境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具有历史沿革性,同时客体之间还存在着变动不居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不能把儿童的生活环境看作是静止不变的、孤立起作用的、与主体的生活经验毫不相干的纯粹的客观存在物,它是一个动态的整体性功能系统。

 自然环境中的客体主要为儿童提供物理经验,它是通过儿童的简单抽象过程从物体本身中抽引出信息。比如,在同类物体中,物体的质量将随着体积的增大而增加,这就是一种物理经验。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排除自然环境有为儿童提供社会经验的可能性,因为人类化的自然环境中的客体具有一定的社会功用,就等于获得了相应的社会经验。比如,森林对于优化人类生存环境的意义就蕴藏着社会经验。社会环境主要为儿童提供社会经验,它比起自然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力要大得多,而且这种影响力随着心理的发展而日益显著。社会环境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宏观的社会环境包括一个民族国家的社会生产方式、科学文化水平、社会政治法律、思想意识形态、社会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与其他民族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上的交往程度等。微观的社会环境包括人际交往圈、家庭、幼儿园、学校、工作单位、居住区域等。教育领域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是一种特殊的人造社会环境,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体因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群体是个人与社会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中介,是调节社会对个人影响的传导体,也是决定个人行为模式的具体环境。群体作为整体性的功能关系系统,其个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继传递的关系,儿童的社会化进程总是发生在特定的群体之中。集体作为特殊的高级形态的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有公益价值的社会目标、严密组织起来的有纪律、有心理凝聚力的群体,它对儿童心理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群体是社会关系的类似物和特殊模式,个人是通过归属于各类群体而意识到他归属于社会,通过参与群体活动而介入整个社会生活,群体成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与之发生关系的个体的心理发展。(二)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1.社会生活环境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所能达到的现实水平 主体因素确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潜在的可能范围,而客体因素则制约着儿童心理在这个可能的潜在范围内所能达到的现实的发展水平。当社会生活环境有利于儿童心理充分发展时,潜在的可能性就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心理发展就有可能达到潜在范围的上限;反之,潜在的可能性只能在最低限度上实现。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正常健康的儿童,心理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是相当广阔的,因此,社会生活环境确是规定了儿童心理近景性或远景性的发展所能达到的现实水平。

 丰富化的社会生活环境比起贫乏化的环境来,就更有利于儿童心理的发展。国内外都有一些关于孤儿院里未被领养与已被领养儿童的比较研究,结果都表明,未被领养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明显地落后于已被领养的儿童;而晚被领养的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又比早被领养的儿童落后,这种趋势保持到成年。孤儿院的儿童缺乏母爱,也没有充分的社会交往,得不到情感上精神上的满足,类似于正常社会生活环境的被剥夺,致使心理发展显著落后,有人称此种现象为“机构综合症”。

 2.社会生活环境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速率 社会生活环境,尤其是文化和教育环境,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速率,而儿童心理从一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过渡的时期,又是最易于接受教育影响和启发暗示的时期,优越的文化和教育环境,使得儿童有足够的机会让心理发展的速率保持在一个高水平上。在云南省曾采用受文化教育影响较小的一些实验项目,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儿童进行认知发展的跨文化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不是存在于不同民族的儿童之间,而是存在于文化和教育环境有差别的各地区儿童之间。这说明文化和教育上的差异对儿童心理发展速率的影响,要远远大于遗传因素的差别。

 3.社会生活环境是影响儿童个别差异的最重要的条件

 儿童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是千差万别的,即使是在同一家庭、同一幼儿园和学校中一起成长的同卵双生子,他们各自与周围的人和事的具体关系不同,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和角色地位也不同。比如,他们在胎内所处的位置不同,影响到他们出生的顺序,并引起成人对他们的要求不同,他们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这就必然影响到他们之间个别差异的形成。

 儿童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价值观体系形成上。有两类群体对儿童价值观的形成有重大影响:一是接触群体,这是和儿童生活在共同的空间和时间里,并和儿童发生实际交往关系的人们共同结合起来的群体,如家庭、班集体、课余兴趣活动小组等;另一是参照群体,即儿童心目中所向往的群体,这是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价值取向的强大泉源。儿童的接触群体并不都是参照群体,儿童只有和接触群体发生认同作用,在心理上和接触群体产生一体感、连带感,接触群体才能转化为儿童的参照群体。儿童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由社会导向,并由群体中介的。儿童介入于其中的群体的重要性程度、群体的数量,以及这些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到儿童个性最核心的部位——价值观体系的层次性、丰富性和结构性。其中层次性维度最重要,它直接反映了儿童个性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目标是什么,也反映了一个人生活的主旋律是什么。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不同群体对儿童的影响力也将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儿童社会化的程度。

 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会影响到儿童的气质特征。比如,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儿童以不随意反应占优势的胆汁质特征将会得到改造,逐渐会变得深思沉稳。儿童能力的个别差异与其生活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有人根据父亲的职业进行分类,然后对其子女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进行测查,平均分数最高的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子女,最低的是农庄工人的子女,相差约分点。这种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因于这两类家庭的文化氛围有很大的不同。

 4.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理论是维果茨基学说的精髓,他曾提出两个基本假设:一是高级心理机能的中介性。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就是主体以语言符号作为中介性的“心理工具”,通过语言符号的运用达到组织自己心理活动的效果语言符号的运用是指向内部心理过程,并使心理过程转化为文化过程,是文化改造着心理机能的活动。二是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内在的心理过程起源于外部的精神之间的过程和活动,首先是儿童运用语言符号进行外部的心理沟通,然后才转化为在头脑中默默进行的内部活动形式。

 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至少有三个重要贡献:一是为儿童提供历史上形成的现存的语言符号系统,语言是社会联系和文化活动的最重要的工具。二是通过语言符号系统为儿童提供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儿童只有吸收人类种系历史发展的文化成果,心理机能的性质才能得到根本的改造,也才有资格介入人类社会历史的创造进程中。三是为儿童提供现成的可以与之进行精神交往的群体,而群体的活动要达到协调,必须在意识水平上使每个群体成员尊重事实,遵守逻辑规则。三、儿童活动中的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诸因素中的地位 儿童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儿童心理如何在主客体之间协调平衡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平衡化机制是主客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自动调节者,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由于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化而使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获得协调的过程。在平衡化的活动过程中,如果主体的活动结果能够同他的预期目标相符,那就说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达到协调,儿童心理反映就具有客观性,心理发展就提高到新的水平。

 儿童已有的身心发展状况,还有他所处的生活环境,都不能单独地影响到儿童心理的发展,即使是这些因素单纯地叠加在一起,也不能说明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活动中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使主客体之间形成动态结构的两极,并使所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诸因素协同地发挥作用,还使儿童的生活空间有无限灵活的扩展趋势。儿童活动中的自动调节的平衡化因素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诸因素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类似于“交响乐团”的指挥。然而,必须明确指出,平衡化机制归根到底要受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规律的支配,因为个人的活动不可能脱离人类群体的社会实践而孤立存在。其实,儿童个人动作之间的协调和他在群体之中同其他个体之间的协作,是同一个自动调节的活动机制中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1.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使儿童心理发展具有定向建构性 儿童心理从低级向高级从无序到有序定向发展的过程,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反馈环路系统中,通过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实现的。从一个阶段向新的心理发展阶段的过渡,其实质就是平衡化过程。儿童并没有一套与生俱有的预先制定好的心理发展规划,儿童心理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其中的每一个新的变化都是建立在以往心理发展的基础上。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无疑会遇到外界环境的一系列干扰,但在心理结构的顺应范围之内,儿童可以通过自动调节的平衡化过程,使反馈信息和预期目标协调起来,不断增强对新的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在控制论的意义上,儿童心理的发展体现了一种自动调节的动态平衡:在一定的顺应范围之内,当心理发展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平衡化过程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制约力量,使之回到发展的必经途径上来。如果一个儿童在生活中遭受的痛苦事件太多,超出了他的心理所能顺应的范围,平衡化的机制失效,则可能出现心理障碍,影响到心理的正常发展。儿童心理发展的动态平衡就好比一条流向山谷底部的溪水,倘若遇到岩石使水流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只要在山谷制约的范围(即顺应范围)内,溪水会绕个弯继续往下流,而决不会倒流到谷顶去,或越过山坡流向它方,这是一条稳定的“发展途径”。

 2.自动调节的活动机制能有效地增强儿童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主要是指主体在后天的发展过程中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和革新能力。如果主体能够运用已有的活动格式去同化众多的事物,同时又能灵活地调整活动格式去顺应众多的事物,那么这个人的心理素质就强;反之,他的心理素质就弱一个人增强心理素质的惟一途径,就是通过生活实践的磨炼,也就是必须经常运用自动调节的活动机制去和生存环境不断地取得协调平衡。

 3.自动调节的方式影响着儿童个别差异的形成 儿童的活动对象不同,他在活动中自动调节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这就必然会影响到一个人行为模式的独特性。例如,沉迷于文学作品的儿童和迷恋于数学难题的儿童,就会显示出他们在心理发展上的个别差异,对文学作品充满兴趣的儿童,他们的想象力、直觉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更为丰富,而着迷于解数学难题的儿童,逻辑思维严谨缜密,情绪表现更为深沉,也更有自信,等等。再从毕生发展的角度看,职业活动的领域不同,对个别差异的影响更为显著,正如马克思所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鸿沟是由社会分工掘成的。

 总之,儿童身心发展的状况,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及其活动中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共同影响着儿童心理的发展。我们不但要了解哪些因素影响着儿童心理的发展,而且要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地把握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现实条件,以利于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

推荐访问:幼儿心理学案例分析 心理学 幼儿 分析
上一篇:幼儿心理学教案2
下一篇:(心理学案例分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