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学教学仪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范文)

来源:执业药师 发布时间:2020-12-25 点击:

 昆明医学教学仪器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泓域咨询

 MACRO

 报告说明

 很多书本理论中提到的病例发病率较低,在临床实践中很难遇到,尤其是一些乡镇卫生院低年资医生对罕见病例,疑难病例的紧急处理会束手无策,妨碍了当地医疗水平和医疗技能的提高和发展,如果在接受教育期间,利用模拟系统创造出多种真实病例,让其接受诊断、治疗的训练,在临床处理真实患者时可以变的得心应手。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23289.32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19442.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3.48%;建设期利息 176.4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0.76%;流动资金 3670.4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5.76%。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 564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46571.84 万元,净利润 5779.10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6.27%,财务净现值 3084.30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4.89 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把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找准昆明在国家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定位,把昆明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着力打通对外开放通道、建好桥梁纽带、搭建合作平台,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提升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带动力。

 报告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投资融资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分析评价意见。

 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

 目录

  第一章

 项目绪 论

 第二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

 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产品方案

 第五章

 选址方案分析

 第六章

 建筑工程方案

 第七章

 原辅材料供应、成品管理

 第八章

 技术方案分析

 第九章

 项目环保分析

 第十章

 劳动安全评价

 第十一章

 节能分析

 第十二章

 人力资源配置

 第十三章

 进度计划

 第十四章

 项目投资计划

 第十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六章

 项目招标及投标分析

 第十七章

 风险评估分析

 第十八章

 项目总结

 第十九章

 附表

  附表 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表 2:建设投资估算一览表

 附表 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附表 4: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 5:总投资估算表

 附表 6:项目总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附表 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 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 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 1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 1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第一章

 项目绪论

  一、概述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昆明医学教学仪器项目

 2、承办单位名称:xxx 集团有限公司

 3、项目性质:新建

 4、项目建设地点: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

 5、项目联系人:廖 xx

 (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

 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企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放缓。从国内看,发展阶段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新常态对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公司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公司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化,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企业发展基本面向好的势头更加巩固。公司将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靠创业创新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破。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 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 48.37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四)产品规划方案

 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医学教学仪器220000 套/年。

 二、项目提出的理由

 《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也对医学人才培养进行了长远的规划,指出要加强医教协同,建立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改革医学教育制度,加快建成适应行业特点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医学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以全科医生为重点,

 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住院医师与专科医师培养培训制度,建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强化面向全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强全科、儿科、产科、精神科、病理、护理、助产、康复、心理健康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加强药师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卫生应急、卫生信息化复合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建立以国家健康医疗开放大学为基础、中国健康医疗教育慕课联盟为支撑的健康教育培训云平台,便捷医务人员终身教育。从长期来看,医学教育行业的市场规模仍将维持在持续成长阶段。

 由于医学院校及医院等医疗机构在采购医教产品时,采购的项目同时涉及基础解剖、急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护理学等多个医学学科的多款产品,如果仅有单类或几类产品,并不能满足采购需求。行业的初入者很难在短时间内提供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产品。只有在该行业内深耕多年,并积累了大量市场资源及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才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把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找准昆明在国家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定位,把昆明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着

 力打通对外开放通道、建好桥梁纽带、搭建合作平台,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提升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带动力。

 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23289.32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19442.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3.48%;建设期利息 176.4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0.76%;流动资金 3670.4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5.76%。

 四、资金筹措方案

 (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 23289.32 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 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6089.32 万元。

 (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 7200.00 万元。

 五、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56400.00 万元(含税)。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46571.84 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5779.10 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6.27%。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4.89 年(含建设期 12 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9466.05 万元(产值)。

 六、项目建设进度 规划

 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 12 个月的时间。

 七、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相关财务制度、会计制度;

 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5、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

 6、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7、《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

 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

 (二)编制原则

 1、项目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及行业和地区的规划。

 2、采用的工艺技术要先进适用、操作运行稳定可靠、能耗低、三废排放少、产品质量好、安全卫生。

 3、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为出发点,产品无论在质量性能上,还是在价格上均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4、项目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业卫生和安全生产。环保、消防、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措施必须与主体装置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污染物的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保证工厂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健康。

 5、将节能减排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以企业发展提高节能减排水平,以节能减排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6、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全新的建设模式进行规划建设,要统筹考虑未来的发展,为今后企业规模扩大留有一定的空间。

 7、以经济救益为中心,加强项目的市场调研。按照少投入、多产出、快速发展的原则和项目设计模式改革要求,尽可能地节省项目建设投资。在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优化各成本要素,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的目标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增强项目的市场竞争力。

 8、以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公正、客观的反映本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工程投资坚持“求是、客观”的原则。

 八、研究范围

 根据项目的特点,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1、项目单位及项目概况;

 2、产业规划及产业政策;

 3、资源综合利用条件;

 4、建设用地与厂址方案

 5、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6、投资方案分析;

 7、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力求提供较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对该项目是否可行做出客观、科学的结论,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九、研究结论

  本项目生产线设备技术先进,即提高了产品质量,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项目生产所需原料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主要原材料从本地市场采购,保证了项目实施后的正常生产经营。综上所述,项目的实施将对实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期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十、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32246.63

 约 48.37 亩

 1.1

 总建筑面积

 ㎡

 40953.22

 容积率 1.27

 1.2

 基底面积

 ㎡

 18380.58

 建筑系数 57.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88.18

  1.4

 基底面积

 ㎡

 18380.58

  2

 总投资

 万元

 23289.32

  2.1

 建设投资

 万元

 19442.48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17515.11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1422.11

  2.1.3

 预备费

 万元

 505.26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176.40

  2.3

 流动资金

  3670.44

  3

 资金筹措

 万元

 23289.32

 3.1

 自筹资金

 万元

 16089.32

  3.2

 银行贷款

 万元

 7200.00

  4

 营业收入

 万元

 564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46571.84

 ""

 6

 利润总额

 万元

 7705.47

 ""

 7

 净利润

 万元

 5779.10

 ""

 8

 所得税

 万元

 1926.37

 ""

 9

 增值税

 万元

 1869.70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2122.69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5918.76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14248.56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9466.05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4.89

 含建设期 12 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6.27%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3084.30

 所得税后

 第二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

  一、产业发展情况

 1、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现状

 (1)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将促进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

 据世界人口网信息,到 2050 年,全球 60 周岁以上人口将近 20 亿,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芬兰等国老龄化问题严重。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截至 2015 年底中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人口已达 1.44 亿,每年新增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 600 万,其中60%-70%需要医疗服务。2021 年至 2050 年是我国人口加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数量平均每年增加 620 万人,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到 2050 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 4 亿人,老龄化水平达到 30%以上。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势必导致失能老人的增加,医疗需求增加,而医学教育事业的提升将改善老人身体的状况。

 (2)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显著增长

 医疗卫生作为人的基本需求,具有明显的刚性特征,医疗卫生支出往往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优先得到满足。同时,医疗卫生支出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密切相关。《2016 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截至 2015 年 12 月底,中国医疗卫生机构达到 98.35 万个,相比于 2009

 年显著增长,说明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医疗卫生机构方面的投入,医疗卫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国家对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仍然会进一步加大。

 (3)我国医疗支出与发达国家仍存在明显差距

 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从 2010 年至 2014 年,我国的医疗卫生总支出占 GDP 的比重处于 5%左右,而美国、德国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的比例均高于我国水平,其中美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 GDP 比重超过了17%,是我国的 3 倍以上,我国的医疗卫生支出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明显差距。2014 年我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 419.73 美元,远远低于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国家,印度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只有 75 美元,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体现在医疗卫生的支出状况,我国医疗卫生支出与发达国家仍存在明显差距。

 (4)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有待提高

 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相比,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有待提高。根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 年)》显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护士数、床位数相对较低。执业(助理)医师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仅为 45%;注册护士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仅为 10%。

 (5)医疗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始于 2009 年新的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经过政府和广大医疗工作者的努力,取得了显著地成效。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初步建立,13 亿多人口看病就医有了基本保障。我国公共卫生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可及性不断提高,服务条件明显改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传染病的能力明显增强。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百姓就医压力变小,就医频率明显提高。医改在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培养专业医学人才,提高药品质量的基础上压低药价,鼓励尝试“互联网+”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疗改革向更深层的方向发展。

 2、医学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1)构建以“5+3”为主体、以“3+2”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 6 部门发布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从 2015 年起,将大力推进以“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将 7 年制临床医学教育调整为“5+3”一体化人才培养,即 5 年本科阶段合格者直接进入本校与住院医师规

 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 3 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另外,助理全科医生培训采取“3+2”模式,即完成 3 年医学类专业高职(专科)教育的毕业生,在培训基地接受 2 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

 国际经验表明,培养一名临床医生,须经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包括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继续教育三个阶段。其中,毕业后教育,特别是住院医师培养,是实现学生向医生转变的关键环节。但当前,我国的医学教育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医学教育学制学位多轨并存,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临床医学人才标准化、规范化培养制度建设,特别是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等;支撑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制度的育人机制、条件保障亟待完善。

 (2)基于真实病例的教学方法逐渐成为医学教育的主流

 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的成长需要经历种类繁多的培训学习,包括临床操作技能训练,临床思维的训练等等,这些训练都需要专业的配套课程来支撑。但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性所限,所有课程的开发都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提供素材,并由专门的人员进行改编和应用。基于临床真实病例的教学方法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1986 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引入该方法。近几年基于真实病例的教

 学方法逐渐成为医学教育的主流,这种教学方法可以缩短课堂与临床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临床。

 (3)模拟教学成为医学教学的一种新型模式

 医学是一个特殊的学科,这个学科的受体是人体,稍有差错就有可能导致病人的病情恶化,甚至导致病人死亡。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医学教学需求,因此 PBL(Problem-BasedLearning)、CBL(Case-BasedLearning)、模拟教学等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涌现出来,其中模拟教学成为倍受关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随机抽取 30,121 个病例进行过调查,其中发生医疗事故率为3.7%,而在医疗事故中有 58%是可以通过训练避免的。通过系统的医学模拟训练预防和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进入 21 世纪,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外汇储备不断提升,使中国有实力引进国外先进的医学模拟教育模式和产品,提高中国的医学教育水平。同时,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促进了医学模拟教育的广泛开展。模拟医学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医学教学水平已经得到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公认。

 医学模拟教育是填补医学教育资源和医学再教育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由于我国的医疗体制还需进一步的健全,加上部分媒体的舆论

 导向,导致了医患纠纷的增多,医患矛盾的激化,这也导致了学生在临床上实践机会极大减少,实习生和患者的交流互动机会也极大地减少,还有部分患者甚至拒绝实习生的问诊及体格检查,这就降低了实习生的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及对疾病的诊断能力。如何大规模培养合格的医学生成为困扰医科院校的难题。而医学模拟教育正是抓住了这个切人点,为广大医学生和住院医师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使他们能够获得临床基本技能。

 (4)互联网在线教育成为继续医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医学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基础教育阶段和继续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为医学生提供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而更多的医学知识、专业技术和医学新理论、新进展的学习来源于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和长期的医学实践。继续医学教育是保持教育延续性的需求,也是医学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社会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要求。

 随着无线技术发展 4G 网络和 Wifi 无线网络在医学院校和医院的基本覆盖,移动终端设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学生和医护人员中普及,且这些移动终端的功能日益强大,移动学习有实现的基础。目前人们生活及工作节奏明显增快,较难有固定、完整的时间段进行学习,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方式。

 二、区域产业环境分析

 “十三五”时期,我市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交错叠加的严峻挑战。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国发展条件深刻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依然巨大。随着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云南省在国家发展和开放大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发展的条件更加有利。总的来看,“十三五”时期,昆明加快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困难挑战,但优势大于困难,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走出一条内涵式集约发展的新路子。

 (一)发展机遇

 国家战略实施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昆明作为“一带一路”前沿枢纽、面向南亚东南亚重要门户的优势更加凸显,北上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可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向可连接长江经济带,为我市进一步融入全国大的发展格局,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发挥国际化优势,深度

 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在更大空间和更广领域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政策红利的释放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新条件。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入实施,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农田水利、铁路、公路、能源、通信、保障性安居工程、生态建设等领域投资的倾斜,并出台了定向降准、棚户区改造、稳定外贸以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微刺激”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的效应将在“十三五”期间逐步显现,将为我市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外部动力。

 “四化”深度融合发展和改革创新的全面推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深度融合、协同推进,将为我市产业升级转型、城乡协调发展、扩大消费、拉动投资、扩展经济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升级提供强大引擎。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对稳定发展预期,增强发展信心,释放改革红利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建设为我市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拓展了新空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关于加快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全力加快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滇中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昆明作为带动滇中城市经济圈的火车头,在滇中和全省发展大局中地位特殊、举足轻重。随着滇中地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城乡建设、生态环保六个一体化建设的加快推进,昆明独特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对发展性资源的吸引能力和聚集能力更加突显,从而进一步扩大对周边区域影响,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得天独厚的资源和环境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优势。昆明气候宜人,空气良好,是中国乃至世界气候和空气环境条件最好的城市之一。生物资源丰富,是“中国最重要的生物资源库”,森林覆盖率位于全国省会城市第四。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多元,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云南多民族文化特色表现最集中、最典型的地区。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和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生态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更加有利于昆明将独特的资源环

 境优势转变为新的发展优势,更好地聚集人才、资金等各类要素资源,促进昆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重大项目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支撑。随着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为重点的“五大基础网络”建设的全面提速和泛亚铁路、泛亚公路、火车新南站、中缅油气管道、滇中引水、乌东德电站等重大项目的加快推进,昆明的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将极大改善我市的发展条件和投资环境。随着石油炼化、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相继投产,将进一步增强我市产业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有力支撑。

 (二)面临挑战

 经济较快增长压力增大。从国际看,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步伐加快,地缘政治导致周边环境更加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从全省看,经济增速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 年从两位数下降到个位数增长。从全市看,传统的发展路径、体制机制、思想观念短时期内难以转变,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尚未培育形成。“十三五”时期我市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压力增大。

 社会和谐稳定压力增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群众诉求日益多样,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城中村改造、劳资纠纷、医患纠纷及社会保障等方面问题不同程度存在,金融风险防范、安全生产存在不少隐患,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关注和期待日益提高,利益矛盾主体呈现多元性、复杂性和对抗性特征。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一些矛盾冲突和不满情绪容易被放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政府处置应对带来了新的挑战。另外,昆明市作为边疆省会城市,人口众多且流动性强,城市管理难度增大,反恐斗争和社会维稳任务艰巨。

 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增大。“十三五”时期,我市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关键时期,保持经济较快增长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从资源约束来看,全市水资源缺乏,滇池流域水资源占有量为 271m3/年• 人,仅为全国人均八分之一左右;土地资源紧缺,全市土地利用率已达 82.55%,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不足。从环境保护看,我市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比重过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扭转;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水源地保护、石漠化治理等任务繁重。随着国家提出更加严格的资源消耗控制和环境改善指标,对各地能源

 消费、单位能耗、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指标进行严格控制,我市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节能减排的压力将会更加突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任重道远。

 保持区域竞争优势的压力增大。在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周边省会城市为提升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正利用各自的发展优势,在诸多领域开展全方位的角逐,区域之间资金、人才等要素的竞争更趋激烈。另外,随着我省多极均衡发展和沿边开放战略的实施,各州市正加快发展、赶超跨越,省内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加剧。“十三五”时期,我市保持区域竞争优势的压力增大。

 三、项目承办单位发展概况

 公司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基础上,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不断促进企业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补齐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短板,走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企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放缓。从国内看,发展阶段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新常态对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公司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公司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企业发展基本面向好的势头更加巩固。公司将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靠创业创新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破。

 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

 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

 四、行业背景分析

 1、行业技术水平

 本行业是特殊的高科技行业,医学模拟教育产品综合了医学、电子、自动化控制、仿生、计算机、网络以及虚拟现实等多种先进技术。行业对科研能力和技术要求较高,其高科技性也决定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科研创新开发能力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持续领先发展的源动力。近年来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简称 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感知是指理想的 VR 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也称为多感知。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转动,眼睛、手势、或其他人体行为动作,由计算机来处理与参与者的动作相适应的数据,并对用户的输入作出实时响应,并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

 VR 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虚拟环境中,可以建立虚拟的人体模型,借助于跟踪球、HMD、感觉手套,学生可以很容易了解人体内部各器官结构。在医学院校,学生可在虚拟实验室中,进行“尸体”解剖和各种手术练习。用这项技术,由于不受标本、场地等的限制,所以培训费用大大降低。一些用于医学培训、实习和研究的虚拟现实系统,仿真程度非常高,其优越性和效果是不可估量和不可比拟的。例如,导管插入动脉的模拟器,可以使学生反复实践导管插入动脉时的操作;眼睛手术模拟器,根据人眼的前眼结构创造出三维立体图像,并带有实时的触觉反馈,学生利用它可以观察模拟移去晶状体的全过程,并观察到眼睛前部结构的血管、虹膜和巩膜组织及角膜的透明度等。

 (2)力反馈技术

 虚拟手术系统可以为医生提供一个虚拟的 3D 环境以及可交互操作平台,逼真的模拟临床手术的全过程。但是,该领域的大部分研究仅限于仿真的可视化阶段,由于缺乏触觉效果,医生在虚拟环境下完成的手术与临床环境差别很大。为了解决上述难题,力反馈概念引入虚拟手术系统,通过对手术器械和软组织等形变过程进行实时数值计算,模拟出软组织的变形情况和器械受力状态,并通过外接的力反馈输出

 设备,使医生在手术操作中,感知到反馈力的存在,更好的达到临床手术的训练效果。

 (3)生理驱动技术

 生理驱动是基于生理仿真建模技术,用数学模型来刻划生理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内在联系,使用差分方程结合反馈控制机制,动态响应参数变化,并通过计算机语言构建的一个功能全面的、可扩展的人体生理模型。它包括心血管、呼吸、消化、肾脏、神经等几大生理系统模型以及药代和药效系统模型,同时描述了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反馈关系。生理驱动能够模拟不同生理、病理和药理条件下人体各生理系统的运行状态,例如可以模拟各种慢性、急性疾病等条件下人体的生理反应;能够实时的对创伤和医疗干预做出反应。

 生理驱动可以作为单独的生理仿真软件,也可以与模拟人相结合。以生理驱动为核心的高仿真病人模拟系统可以为医学临床教学提供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基于生理驱动的模拟人可以根据案例设计真实的模拟出人体的各种症状、体征和对诊疗干预的反应,让学生感受病人病情的变化,为学生提供接近真实的临床实践体验,提高学生临床应变和协作能力。

 生理驱动还可以与现有的虚拟医学教学系统相结合,例如与虚拟手术仿真系统结合,模拟手术过程中人体生理变化,让学生在练习手术操作技术的同时获得更真实的临床感受。

 相对于传统的临床教学,基于生理驱动的高仿真病人模拟系统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提供高度真实的临床场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

 2、行业和产品的发展历程

 (1)医学教育行业发展历程

 医学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医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进步、人民健康紧密相连。医学教育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最初的师承和家传形式的医学教育。这种教育形式在东西方类似。第二个阶段是学校医学教育出现,我国早在魏晋时期,就出现学校形式的医学教育,到隋唐时期,有了官办的医学教育机构——太医署;欧洲在 13 世纪出现了最早的政府认可的医学院,进行以基础医学为主的教学。第三个阶段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教学,开始于 18 世纪后半叶,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雏形。第四个阶段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普遍应用,20 世纪初弗莱克斯纳报告问世后,提出高标准举办医学教

 育,生物科学与医学相结合,现代医学教育得到建立和发展。第五个阶段是在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三阶段连续统一体形成,20 世纪 50 年代后,现代医学教育快速发展并不断完善。

 1949 年,中国已有 56 所医学院、系。经过院系调整,1952 年,全国有高等医学院校 44 所。1958 年,“教育革命”形成大办学校高潮;到 1960 年,高等医学院校由 1957 年的 37 所猛增至 204 所;到 1963年,高等医药院校经过调整只保留了 85 所。“文化大革命”期间,医学教育受到严重影响;1972 年医学院校恢复招生,主要为工农兵大学生。直到 1977 年高考恢复,各医学院校恢复正常招生,医学教育才得以重新步入正轨。到 1982 年,医学院校数目扩展到 116 所,每年大约有 30000 新生分别学习西医学、中国传统医学和其他健康科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 年全国共有医学类专业(含研究生、普通本科、成人本科、网络本科、普通专科、成人专科、网络专科、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共计 566.87 万人,未来一段时期内各类医学院校将成为我国医教行业市场需求的重要部分。

 (2)医学模拟教育行业发展历程

 依据医学教学模型的发展历程,国际医学教育界将医学模拟教育的发展划分为具有显著标志的五个阶段。

 ①以基础解剖模型应用为主的阶段

 公元 1736 年,中国蒙古族医生觉罗伊桑阿用袋装笔管模拟骨关节进行整骨教学,开创了人体解剖学的基础局部模型的先河。经过多年产业化的发展,现在生产的基础解剖模型更逼真、更精美,更方便使用。

 ②局部功能性模型参与教学的发展阶段

 随着材料学与制造业工艺技术的发展,局部功能型模型 PTT(PartialTaskTrainer)成为早期模拟医学教育的助力器。局部功能性模型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降低医学生掌握人体器官功能的难度,学生可以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全神贯注地针对局部模型反复进行技能练习。局部功能性模型中,一部分用来模仿演示人体结构,还有一部分通过力学和其他方式来介绍人体生物学观念,材质和手感逼真与否成为此类产品性能高低的重要评判准则。

 ③计算机交互式训练模型的兴起与应用阶段

 20 世纪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在医学教学领域里,计算机交互式训练模型应运而生。计算机交互式模拟系统通过计算机软件将具有各种医学操作和人体体征的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对某一操作过程的模拟,观察模型生理和药理反应,实时对其进行治疗。这种模

 型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一部分单独功能训练,通过调整系统的计算机程序,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和测试使学生得到了一种完整的医学治疗过程的训练,同时可以随时控制过程进度和速度,并可以反复训练。

 ④生理驱动型模型的诞生

 20 世纪 90 年代,现代仿生学和计算机软件技术实现了飞跃,美国METI 公司生产的具有“生理驱动功能”的真正意义上的高端医学模拟系统——HPS&ECS 诞生了。尽管计算机交互式训练模拟系统也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入了教学系统,但是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集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药代动力学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生理学功能、病理生理学功能、药理学功能以及广泛的治疗方法于一体,让模型人能够实时自动模拟出真实人体的各种症状、体征和对各种操作的反应,创造了一个全功能的临床模拟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全新的实践体验。利用该系统培训所带来的互动交流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加强是其他模型人无可比拟的,能够全面评估出学生理论与临床技能综合素质的高低。

 ⑤虚拟培训系统的兴起

 并行于生理驱动型模型人的诞生,虚拟培训系统是高端模拟技术发展的另一个微观方向。与生理驱动型培训系统针对的模拟真实的病人不同,虚拟培训系统更多地是强调对病人诊治过程和方法的真实再

 现。此系统通过软件创造了虚拟的病人环境和病情,操作者通过计算机屏幕或者视觉眼镜看到手术中的真实场景,听到患者反应的声音,犹如身临其境;同时,通过作用于电子硬件载体的“力反馈”技术,真实感受到自己在医疗操作过程中的各种触觉信息。虚拟培训系统将计算机软件与电子硬件载体完美结合,将医疗操作中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融为一体,主要应用在三级学科医生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之中。

 3、行业的经营模式、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

 (1)行业经营模式

 ①代理模式

 行业内企业通过与国内外相关医教设备生产企业签订代理销售产品的协议,根据客户特定需要从医教设备生产企业采购医学模拟教育产品销售给客户。在这种经营模式下,企业无需自主生产,以贸易方式居间代理销售相关医教产品。

 ②自主研发生产模式

 行业内企业主要以自身研发技术成果为核心,通过采购计算机、电子元件、化工原料(PVC/硅胶)等原材料,加工生产自主研发的医教产品,通过经销或直销方式将生产产品或培训方案销售给下游客户,医学模拟教育行业下游客户主要集中于医学院校及各类型医院。

 ③综合解决方案模式

 单纯依靠代理或自主研发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代理模式下的企业面临客户开发成本高、产品毛利低、采购依赖性等问题,难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由于本行业的产品线较广,产品细分品种很多,如果单靠自主研发生产,则研发时间长、开发成本大,导致产品线覆盖不够广泛,无法形成综合解决能力。为解决上述两种模式的缺陷,一方面在研发中增加投入,开发主流产品;另一方面则代理销售国内外其他厂商的产品,以丰富产品线,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2)行业的区域性

 本行业无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但受到地区资源环境、政策规划、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本行业市场及企业分布上表现出向经济、教育、工业等发达城市和地区集中的特点。

 (3)行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

 本行业属于与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密切的行业,刚性需求较强,因此行业周期性特征不明显,经济波动对行业的影响不明显。

 由于本行业的终端客户主要为医学院校和医院,大部分属于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受采购流程、预算开支、年末结算、节假日等因素影响,医学院校、医院、诊所等机构通常于下半年购置医教产品。因

 此,对应本行业上半年的销售业绩通常低于下半年,第三、第四季度是经营旺季,特别是第四季度销售额占全年比重通常较高。总体来说,医学模拟教育行业存在一定的季节性特征。

 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

  一、行业基本情况

 1、《“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

 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大力加强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推进助理全科医生培训;逐步扩大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实施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吸引力;加强全科、儿科、精神科、临床心理、产科、生物安全、病理、麻醉、康复、急救、重症医学、传染病、老年医学、遗传咨询等各类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到 2020 年,全国卫生计生人员总量达到 1255 万人,全科医生达到 30 万人以上,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到 2.50 人以上、注册护士达到 3.14 人以上、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达到 0.83 人以上。

 2、《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

 改革医学教育制度,加快建成适应行业特点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医学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住院医师与专科医师培养培训制度;强化面向全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强全科、儿科、产科、精神科、病理、护理、助产、康复、心理健康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

 养培训;加强药师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卫生应急、卫生信息化复合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建立健康教育培训云平台,便捷医务人员终身教育。

 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6 年重点工作任务》

 支持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加强儿科、精神医学、助产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采取推进高等院校儿科医学人才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生适当向儿科专业倾斜、开展县市级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增加全科医生儿科专业技能培训等措施,加强儿科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根据毕业生数量和岗位需求,规范化培训儿科住院医师 5000 名。加大老年医学、康复、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培养力度。创新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机制。

 4、《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实施意见》

 2016 年起,以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为重点开展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兼顾有需求的村卫生室等其他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到 2020 年,原则上所有新进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疗岗位的高职(专科)学历的临床医学毕业生均需接受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到 2025年,初步形成以“5+3”全科医生为主体,以“3+2”助理全科医生为补充的全科医生队伍,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5、《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

 培训对象为:院校毕业后新进入护理岗位工作的护士。根据《护士条例》等,结合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要求,开展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通过培训,新入职护士能够掌握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沟通交流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所需的专业照顾、病情观察、协助治疗、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护理服务能力;增强人文关怀和责任意识,能够独立、规范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6、《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

 2016 年,遴选有条件的专科启动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在总结评估的基础上逐步推开,力争到 2020 年在全国范围初步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全国统一制定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培训基地设在经过认定的条件良好的三级医疗机构,培训基地下设若干专科基地,专科基地由本专科科室牵头,会同相关轮转培训科室等组成。加强医教协同,教育部门在设置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指导高校制定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时,要统筹考虑专科医师岗位需求,密切与卫生计生部门的沟通协调。

 7、《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 年)》

 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医疗、公共卫生、中医药以及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制订有利于卫生人才培养使用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医教协同工作,深化院校教育改革,推进院校医学教育与卫生计生行业需求的紧密衔接,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

推荐访问:昆明 可行性研究报告 教学仪器
上一篇:旅游公司行为规范管理制度
下一篇:2021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示范卷1含解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