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来源:执业药师 发布时间:2020-09-07 点击:

 安徽财经大学

 普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基础会计》

 课程代码:

 ACH 考核类型:

 考

 试

 编写 日期:

 2015 5 . 02. 24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性质

 会计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会计学是一门具有较强技术性、应用性的管理学科。

 《基础会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是学好其他许多专业课程的基础。《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也是学习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必备知识。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初学者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为学习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等后续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各章节的内容基本按照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审计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的需要予以安排,在内容阐释的深浅程度上,尽量考虑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需要。

 (三)教学时数

 课程共 68 学时,4 学分。其中:课堂讲授 60 学时,实验室实验 8 学时。

 课程总学时 68 课堂重点讲授章节 学时数 备

  注 第一章 (共 5 节)

 4 讲授 4 学时 第二章 (共 3 节)

 6 讲授 5 学时,讨论 1 学时 第三章 (共 4 节)

 4 讲授 3 学时,讨论 1 学时 第四章 (共 4 节)

 6 讲授 5 学时, 课堂练习 1 学时 第五章 (共 6 节)

 18 讲授 16 学时,课堂练习 2 学时 (本章生产过程核算可以结合第七章讲解)

 第六章 (共 3 节)

 2 讲授 1 学时,课堂练习 1 学时 第七章 (共 3 节)

 2 讲授 1 学时,课堂练习 1 学时 第八章 (共 4 节)

 4 讲授 2 学时,电子网络作业讲解 2 学时 第九章 (共 5 节)

 6 讲授 4 学时,电子网络作业讲解 2 学时 第十章 (共 4 节)

 4 讲授 3 学时,电子网络作业讲解 1 学时 第十一章(共 3 节)

 6 讲授 3 学时,电子网络作业讲解 2 学时

 第十二章(共 5 节)

 4 讲授 3 学时,电子网络作业讲解 1 学时 复习 2 考前总复习,答疑 注:教师可以依据讲授大纲,适度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次序。

 注:第五章中“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不作为重点讲授内容,可只作简单介绍;

  第七章只讲述第一、二节,第三节关于成本计算的内容可结合第五章有关内容一并讲述;

  第十一章只讲授第一、二、三节;

 第十三章、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的内容不作为课堂讲授内容,可安排学生自学,同时不作为考试内容。

 (四)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高级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案例剖析基本思路和重点问题,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对各章的内容的习题演练巩固学习成果及掌握实务操作技能。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包括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了解指一般把握的内容;理解是指在了解的基础上把握概念、原则和方法,对各类会计事项的处理掌握其理论依据;掌握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的递进等级关系,在期末考核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 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 30%,综合应用占 20%。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如下: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对于一些可以通过自学得以了解的内容,既不作为教师讲授的重点,也不作为考试的重点。

 (2)及时更新修订。

 做到依据大纲,而不拘泥于教材。在保证本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按时按量完成的前提下,经充分讨论同意后,可适当补充一定内容,以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在不变动教学要点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按教学习惯和教材体系,调整教学要点的先后顺序,但应在教案中明确。

 (3)突出重点内容。

 各章的难点并不一定属于重点,而可能是对相关章节逻辑顺序的说明,或是为了拓展学生知识面而做的初步研讨,切勿将其等同于重点,而忽略了基本知识面的掌握。

 (五)面向专业 本大纲适用于财经院校各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特别应作为会计学、财务管理及审计学等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复习考试的依据。本课程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

 二、 考核形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成绩由三部分构成:

 1.平时成绩:约占 20%,依据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及纪律情况; 2.实验成绩:约占 10%; 3.期末成绩:约占 70%,采取闭卷笔试方式。

 期末总成绩=实验×10%+平时成绩×20%+期末成绩×70% 试卷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计算题、业务题等. 期末考试命题覆盖到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保证重点内容的覆盖面,同时要符合大纲要求,难度适中,题量适度,难度及题量应按教学要求的不同层次安排,对未作具体教学要求的内容不作考试要求。

 期末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 20%、30%、30%和 20%。

 期末试卷题型为客观题(单选、多选、判断)和主观题(计算业务题、或案例题)两部

 分。为避免死记硬背,并与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相协调,本课程原则上不设名词解释题型、简答题题型。单选 10*2 分,多选 10*2 分,判断 10*1,分录题 15*2 分,案例题(从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表,采购成本计算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2*10。

 三、教材选用和参考资料

 (一)推荐教材

 《基础会计学》,陈国辉、迟旭升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2012 年 5 月第 3 版。

  (二)参考资料

 主要参考书目:

 《初级会计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会计职称考试办公室编 《基础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王俊生主编 《裴内-米勒会计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约翰逊 金曲莱著 《基础会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1 世纪教材)

 刘峰主编 《会计学》四川人民出版社 葛家澍 余绪缨主编 《基础会计》上海三联书店 娄尔行主编 《企业会计准则》2006 经济科学出版社

 四、 章节目标和基本内容

 第一章

 总论

 教学要求:

 了解会计的定义、对象、职能、目标、会计方法体系、会计核算基本程序;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课时安排:4 课时 教学要点:

 一、会计的产生于发展

 (一)会计是为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二)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三)会计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二、会计定义

 (一)会计信息系统论 (二)会计管理活动论 (三)会计的属性 (四)会计学及其分支 三、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职能 (二)会计的目标 四、会计的任务与作用

 (一)会计的认为 (二)会计的作用 五、会计的方法

 (一)会计方法体系 (二)会计核算方法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教学要求:

 了解会计对象的定义、工业企业资金形态变化、会计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的原理与用途。

 课时安排:6 课时 教学要点:

 一、会计对象

 二、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三、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概念 (二)会计等式的内容 1、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平衡公式 2、收入、费用及利润平衡公式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与收入、费用、利润的关系 (三)经济业务的发生对平衡公式的影响

 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

 教学要求: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掌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掌握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掌握会计核算的基础。

 课时安排:4 课时 教学要点:

 一、 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二、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1、客观性原则 2、相关性原则 3、明晰性原则 4、可比性原则(包括一致性原则)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6、重要性原则 7、谨慎性原则 8、及时性原则 三、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

 (一)资产 (二)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四)收入 (五)费用 (六)利润 四、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第四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

 教学要求:掌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定义与分类,了解复式记账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掌握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定义、结构、分类。

 课时安排:6 课时 教学要点:

 一、账户 与会计科目

 (一)会计账户 1、账户的概念 2、账户设置原则 3、账户的基本结构 4、账户的设置 (二)会计科目 1、会计科目的含义 2、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区别和联系 3、会计科目的级次与分类 二、复式记账原理

 (一)记账方法概述 1、单式记账法 2、复式记账法 (二)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 1、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 2、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 (三)复式记账的作用 三、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产生与演进 (二)记账符号 (三)账户结构 (四)记账规则 (五)试算平衡 四、 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一)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

 (二)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

 第五章

 主要经营过程的核算

 教学要求:了解企业的主要生产经营过程、企业主要经营过程核算的账簿设置与明细核算方法;掌握企业资金筹集业务、 生产准备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财务成果形成和分配业务的账户设置、入账价格、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及账务处理。

 课时安排:18 课时 教学要点:

 一、 企业主要生产经营过程核算概述

 二、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一)实收资本的核算 (二)短期借款的核算 三、供应过程的核算 (一)供应过程核算的基本内容 (二)账户设置 (三)核算举例 四、生产过程的核算 (一)生产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 1、费用及其内容 (1)费用的概念 (2)费用的分类 2、产品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1)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2)确定成本项目 (3)确定成本计算期 (4)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5)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

 (二)账户设置 (三)核算举例 五、销售过程的核算

 (一)销售过程核算的内容 (二)账户设置 (三)核算举例 六、财务成果的核算

 (一)财务成果核算的主要内容 (二)利润的构成 (三)利润形成的核算 1、期间费用的核算 2、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3、所得税的核算 4、利润形成的核算 (四)利润分配的核算 1、利润分配的内容和程序 2、利润分配核算的账户设置 3、核算举例 (1)提取盈余公积的核算 (2)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核算 (3)未分配利润的核算

 第六章

 账户分录

 教学要求:了解账户分类的意义和标准;掌握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要点:

 一、账户分类的意义

 (一)账户分类的目的与标志

 (二)账户分类的作用 二、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一)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的意义 (二)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1、资产类账户 2、负债类账户 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4、成本类账户 5、损益类账户 三、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一)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意义 (二)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1、盘存账户 2、投资权益账户 3、结算账户 4、跨期摊配账户 5、抵减账户 6、抵减附加账户 7、集合分配账户 8、成本计算账户 9、对比账户 10、收入计算账户 11、费用计算账户 12、财务成果计算账户

 第七章

 成本计算

 教学要求:了解成本概念与作用,了解成本计算的意义,成本计算的原理,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掌握工业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计算。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要点:

 一、成本计算的意义、原理与要求

 二、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三、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计算

 (一)原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 (二)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三)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

  第八章

 会计凭证

 教学要求:了解会计凭证的作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掌握会计凭证的概念;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种类及编制要点。

 课时安排:4 课时 教学要点:

 一、会计凭证的意义与种类

 (一)会计凭证的概念和作用 (二)会计凭证的种类 会计凭证是多种多样的,按其来源和用途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

 二、原始凭证

 (一)原始凭证的种类

 1、按其来源不同分为:

 (1)外来原始凭证 (2)自制原始凭证 2、按其填制手续不同分为:

 (1)一次凭证 (2)累计凭证 (3)汇总原始凭证

 (4)记账编制凭证 3、按照原始凭证的作用不同分为:

 (1)证明凭证 (2)计算凭证。

 (二)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三)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1、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 2、填制原始凭证的要求 3、原始凭证的审核 (1)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

  (2)原始凭证审核后的处理 三、记账凭证

 (一)记账凭证的种类 1、按其适用经济业务范围不同分为:

 (1)专用记账凭证 (2)通用记账凭证 2、按其包括的会计科目是否单一分为:

 (1)复式记账凭证 (2)单式记账凭证 3、按其是否经过汇总分为:

 (1)汇总记账凭证 (2)非汇总记账凭证 (二)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三)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1、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 2、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 3、记账凭证的审核 四、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一)会计凭证的传递

 (二)会计凭证的保管

 第九章

 账簿

 教学要求:了解会计账簿的意义和作用;账簿的更换和保管;掌握日记账、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的设置和登记;登记和使用账簿的各种规则,包括错账的更正规则;对账和结账。

  课时安排:6 课时 教学要点:

 一、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一)账簿的概念及作用 (二)账簿设置原则 (三)账簿的种类 1、账簿按用途分类 2、账簿按外表形式分类 二、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一)序时账簿(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 1、现金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 2、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 (二)分类账的设置和登记 1、总分类账的设置和登记 2、明细分类账的设置和登记 3、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关系 三、账簿登记和使用的规则

 (一)账簿启用规则 (二)登记账簿的基本要求 (三)错账的更正方法 1、划线更正法 2、红字更正法 3、补充登记法

 四、对账与结账

 (一)对账 1、对账的意义 2、对账的内容 (二)结账 (三)账簿的更换和保管

 第十章

 财产清查

 教学要求: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种类及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掌握存货的盘存制度;掌握财产清查的内容和方法,掌握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课时安排:4 课时 教学要点:

 一、 财产清查 的概述

 (一)账务清查的意义 (二)账务清查的种类 1、按财产清查的范围分为:

 (1)全面清查 (2)局部清查 2、按照财产清查的时间分为:

 (1)定期清查 (2)不定期清查 (三)账务清查前的准备工作

 二、 存货盘存制度

 (一)永续盘存制 1、永续盘存制的概念 2、永续盘存制下的账簿组织 3、期末存货的计价和本期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 4、永续盘存制的优、确点 二、实地盘存制

 1、实地盘存制及其一般程序 2、期末存货数量的确定 3、期末存货的计价和本期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 4、实地盘存制的优、缺点 三、财产清查的内容和方法

 (一)货币资金的清查 (二)实物资产的清查 (三)应收款的清查 四、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一)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步骤 (二)财产清查结构的会计处理

 1、库存现金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2、存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3、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4、应收款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第十一章

 财务会计报告

 教学要求: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的格式与内容以及财务会计报表附注的基本内容;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的作用、局限性与编制方法。

 课时安排:6 课时 教学要点:

 一、财务报表概述

 (一)财务报表的概念 (二)财务报表的分类 (三)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 二、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性质、作用及其局限性 (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与结构

 (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三、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

 (一)利润表的性质与作用 (二)利润表的格式与结构 (三)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四)利润分配表的编制方法 四、财务报表附注

 (一)财务报表附注的作用 (二)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 (三)财务报表附注的编制形式

  第十二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教学要求:了解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要求与种类;掌握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内容、特点与适用范围。

 课时安排:4 课时 教学要点:

 一、 账务处理 程序的意义

 (一)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 (二)账务处理程序的要求 (三)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

 二、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一)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 (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凭证、账簿设置 (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记账程序 (四)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三、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一)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 (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凭证、账簿设置 (三)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

 (四)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记账程序 (五)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四、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一)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 (二)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凭证、账簿设置 (三)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 (四)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记账程序 (五)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总复习

 2 2 课时

推荐访问:教学大纲 财务会计 高级
上一篇:大学教研室主任述职报告例文
下一篇:期初培训心得体会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