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患者长期服药需采取保护措施|

来源:证券从业 发布时间:2019-04-01 点击:

  长期服药要有保护措施      “长期服药疗效好”这种说法, 在很多人的心里都是非常认可的。这种现象对于老年人来说更为严重, 因为老年人多患有慢性疾病, 服药的几率比较高, 而且往往是治疗几种疾病的药物同时服用, 因此常发生药物引起的营养不良症。影响患者营养吸收利用的药物很多, 就老人的常见病看主要有以下几类:
  用于降血压的肼苯达嗪等可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B6; 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地高辛, 可导致老人进食量显著减少; 氢氯噻嗪等利尿药可导致机体严重缺钾; 缓泻剂药物可阻碍肠道对胡萝卜素、钙及维生素A、D的吸收; 碳酸氢钠可干扰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 用于改善睡眠状况的抗焦虑药物安定等,可致用药者食欲严重下降; 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如泼尼松、地塞米松可使蛋白质、脂肪、糖等营养物质代谢紊乱,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减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和再吸收。另外, 广谱抗生素会抑制肠道菌群正常生长,进而导致维生素K缺乏症; 长期使用庆大霉素, 能导致低镁症; 新霉素等可阻碍维生素B1的吸收。
  因此,老年人在治疗疾病时, 应避免长期使用某种或多种可影响患者全身营养状况的药物, 服药的同时注意食物的多样化和均衡饮食, 针对某些营养素受药物影响会减少吸收利用的情况, 可适当加大富含这类营养素食物的摄入。
  
  抗生素不等于消炎药
  
  很多人都把抗生素当成了“万能药”, 觉得只要吃了抗生素就能包治百病, 有些病人或家长一看到孩子感冒发热不退就要求医生开抗生素。殊不知, 伤风感冒是病毒所致, 抗生素对它无济于事。乱用抗生素极易产生抗药性, 而且会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 严重时还会造成生命危险。
  日前, 我国药监部门就使用抗生素中容易产生的误区做出了如下归类:
  误区1: 抗生素是消炎药
  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 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就没有疗效。而且, 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 这些菌群互相制约, 保持体内的微生态平衡。如果用抗生素治疗非细菌性炎症, 会引起菌群失调, 招致其他疾病的发生。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红肿、疼痛, 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 都不宜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误区2: 抗生素越多药效越好
  许多病人使用普通抗生素一两天后见没有明显好转, 就要求医生用其他更新的抗生素, 或增加使用其他抗生素。其实, 对急性感染, 抗生素一般要用3~5天才能发挥作用。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是: 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 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 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
  误区3:新药比老药好
  不少人认为抗生素“越新越好”、“越贵越好”、“越高级越好”。其实每种抗生素优势劣势各不相同, 一般要因病、因人而选择。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 价格也便宜,再加上人们不经常使用, 疗效反而可能更好。
  误区4: 无规律服用抗生素
  许多人患病后, 病情较重时尚能按时按量服药, 一旦病情缓解, 服药便随心所欲。但抗生素的药效有赖于其有效的血药浓度,如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 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 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另外, 对一些小病来说, 完全不需要吃抗生素, 抗生素固然重要, 但也要看用在哪些病症上, 盲目选用, 可能适得其反。
  
  滥用偏方出问题
  
  在我们身边, 有一部分人在患病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医院诊治, 而是来寻找偏方吃。在他们心目中, 总是坚守着“偏方治大病”的观念。很多人都是在用遍无数偏方无效之后才到医院看病, 结果使得病情从轻到重, 或者用偏方使病情更复杂, 治疗起来也比最初困难了许多。
  而且, 在众多的偏方中, 虽然还有一些有效的验方,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的话, 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例如民间有“感冒后喝红糖姜水, 使人在发汗后治病”的验方。如果是以恶寒为主, 发热较轻的感冒, 姜糖水的确有一定的作用, 但如果是以发热为主, 怕冷较轻的风热型感冒, 靠这种方法就会难以见效了。又比如在“皮肤烫伤处抹一些酱油”是民间治疗烫伤的常用方法, 但严重烧伤病人到医院就诊时, 若用了这种方法, 往往在处理时比较困难。因为在烫伤、尤其是严重烧烫伤局部抹上酱油, 会使创口感染机会增加, 而且皮肤表面被这些物质覆盖, 热量散发受阻, 病情会加重, 反而给医生帮了倒忙。再如, 南方某些地区有吃鱼胆治疗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的做法。但鱼胆是有毒的, 吃后有可能中毒, 使人的肝、肾功能受损, 甚至丧命。
  有的人看到或听别人说有某个偏方治好了病就去尝试, 其实在并不了解疾病的复杂性, 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甚至只是在道听途说后贸然使用, 就很容易因用量、用法的不准确, 造成不良后果。即使是临床常用的药物, 应用不当也是有害的, 偏方成分复杂或效果不确定, 就更容易出问题。
  
  切勿盲目联合用药
  
  姜女士患了糖尿病, 开始她按照医嘱服用一种降糖药, 后来她嫌疗效慢, 就自行买了另两种降糖药一起吃。血糖当天倒是降了下来, 但姜女士却晕倒了。原来是三种药合用, 使血糖降得太低, 导致低血糖。
  其实,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有很多患者都经常将数种药物联合应用, 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 可以更快达到治疗目的。殊不知, 如果合用的药物越多, 它们之间在药理或理化性质方面产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就越大, 从而引起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事实上, 这种盲目联合用药的危害非常大。首先, 有些药物虽然商品名不同, 但其有效成分是一样的, 同时服用就会导致重复用药, 使剂量累加。其次, 有些药物间存在配伍禁忌, 联合使用会导致药物间发生相互作用, 以致降效、失效, 甚至招致毒性反应; 最后, 不恰当的联合用药还会加大毒副作用。
  由此可见, 联合用药是很不明智的表现, 如果必须联合用药的时候, 务必先向自己的主治医师做详细的咨询, 然后根据医生的意见来决定药物是否联合使用。
  责编:张宝盈zhangby98@sina.com

推荐访问:服药 病患者 保护措施 长期
上一篇:体健无病魔 全靠“小动作”:靠坚持运动治疗好病魔的视频
下一篇:【老夫少妻,性爱之船驶多远?】 顺风驶船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