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放歌教案】 山野

来源:会计职称 发布时间:2020-03-17 点击:

  山野放歌教案

 教学内容:学唱《打支山歌过横排》

            欣赏《**丹开花红艳艳》

                《上去高山望**》

 《花儿与少年》

 《巴**歌》

 知识与技能:山歌  发声练习  信天游  花儿 电子合成器

  

 学唱《打支山歌过横排》

 ——兴国山歌

 教材分析:

 1、《打支山歌过横排》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兴国山歌. 2/4 拍,速度:中速稍慢,调式:1=D,体裁为兴国山歌的遥唱体,曲调高亢悠扬,亲切感人,具有浓郁的兴国山歌特点。特别歌头一声“哎呀嘞——哎”,音调高扬,声音绵长,热情奔放,具有强烈的音乐旋律感,起到先声夺人或呼唤的艺术效果。接下来运用“1,2,6”三音的创作手法,音域只在纯四度内盘旋,最后停留在主音上结束,旋律激情动人,娓娓道来。歌曲中运用了倚音、波音、滑音装饰音和客家方言,体现出典型的山歌风格的艺术特征,生动地表现了客家人明快、爽朗、豪放的山野气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使学生感受江西兴国山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和“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及其内涵,深对学生加兴国山歌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优美豪放的声音演唱《打支山歌过横排》,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创作、表现“兴国山歌”,进而表现、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参与创作“兴国山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品味客家人的生活气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江西民歌音乐知识,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会用有感情、优美豪放的声音去演唱歌曲,采用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创作、表现“兴国山歌”,进而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音乐风格及特点。

 教学难点:唱好歌头“哎呀嘞——哎”,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弱位起唱拍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特点、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方法:听唱法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说明:在上课之前,老师布置学生去查找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和“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及其内涵资料。)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平时生活中喜欢听什么音乐?(流行音乐)——我们经常听到的有大陆、港台流行音乐还有欧美流行音乐,在世界各地出了有各自的流行音乐外还有着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首歌曲,仔细听! 播放歌曲《船工号子》、《山歌好比春江水》、《**丹花开红艳艳》、《斑鸠调》。

 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文化悠久,五十六个民族的艺术异彩分呈,今天**南兴国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兴国山歌”成为了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的瑰宝,这不仅是兴国人的骄傲,也是江西人的骄傲!片段,说出曲名。师:非常好,这三首歌曲分别我国的四川民歌《船工号子》、**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陕北民歌《**丹花开红艳艳》、江西民歌《斑鸠调》,这三首歌曲中你最喜欢哪一首?

 师:《山歌好比春江水》是我国的一首山歌,不同地域的山歌也都各具特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江西兴国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

 二、体验山歌、感受山歌。展示有关“兴国山歌”的资料

 1、请学生举手来宣读自己准备的资料内容。(以第一个学生的内容为基础,其他学生分别举手补充)

 2、老师总结并补充(幻灯显示内容,学生每人发一分,并请学生课后将同学们说到的而老师没有查到的内容加入在后面)

  “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简介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属**市管辖。兴国95%以上的人口均为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及其后裔。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客籍背景,世代居住在高山密林中的客家人过着艰辛的生活,在劳作之余,他们只有用**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兴国山歌”历史悠久,有自唐宋流传到至今的说法。中原的古风遗韵和当地土著文化的融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兴国山歌。兴国山歌以独特的民间风格,灵活的形式,多变的手法,生动的语言,优美的音乐旋律,深远的影响,扎根于人民之中,历千百年而不衰,成为我国民间艺术一颗璀璨的明珠。兴国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所以,“兴国山歌”闻名遐迩,素有“山歌之乡”的称誉。

 “ 兴国山歌”曾是战斗的号角,在建立和巩固红色政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兴国县的妇女在欢送亲人上前线时,送上自己新编的草鞋和新编的山歌。歌声化为斗争的力量,鼓舞人们奋勇杀敌。 兴国县出了五十多名将军。

 “兴国山歌”是客家人繁衍生息的一幅历史画卷。兴国山歌的内容植根于客家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涵盖了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远至天文地理,三皇五帝,革命战争,改革开放,近到油盐柴米,男耕女织,男婚女嫁,无所不唱,饱含着丰厚的客家文化信息。潋江河畔,人人是歌手,处处闻歌声。他们即情即景,临时编撰,出口成章。无论河网旷野,高山密林,“哎呀嘞”的歌声此唱彼和,不绝于耳。

 “兴国山歌”的艺术、风格特点:

 “兴国山歌”有固定的歌头格式:“哎呀嘞——哎”, 音调既高且长,具有强烈的音乐旋律感,引人注意。语言生动,旋律优美。兴国山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因而,千百年来,历久不衰,深受群众喜爱。

 “兴国山歌”有独唱、对唱、联唱、轮唱等形式;有锁歌、盘歌、斗歌、猜花、丢观音、黄鳅咬尾、绣褡裢、藤缠树、树缠藤等种类;有遥唱体山歌,跳觋、民俗歌、叙事山歌等表演类型。

 山歌:指在山间野外从事劳动的人们抒发感情即兴编唱的民歌。我国山歌丰富多彩、分布很广,其节奏大多舒展自由,旋律高亢、奔放、悠长,常加入衬词、衬句。

 三、学唱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幻灯显示歌曲)

 1、发声练习

 1=C4/4

 1 3 5 1 1 - ︳7 5 4 2 1 -‖

 Mi  yo        yo

 2、学唱歌谱(钢琴带奏旋律,老师对难点如:倚音、波音、滑音、连音、弱位起唱等进行辅导).师:说说歌词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引出“哎呀嘞哎”)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即兴创作的,那么歌曲中的“哎呀嘞哎”在这起什么作用呢?人们在山上劳动,伐木放排、挑担及田间劳动时有的为寻觅同伴,有的为消除疲劳,他们就进行对歌打趣。

 3、播放背景音乐,师独白:布谷鸟的叫声抖落叶梢的晨露,太阳慵懒地看了一眼,山谷的梦还嫩绿着,炊烟舒服地伸个懒腰,叫醒了夜归的猫儿,没有晨鸡的拂晓,农人肩上的锄头也打着哈欠,这个时候我看见对面山上的伙伴也在劳作,我高兴的向他们打招呼“哎.......!”你们说他们会怎样回应我?(引导学生用同样的形式回应)注意强调“哎呀嘞哎”中最后一个“哎”演唱的感觉。

 “ 哎——哦呵——哎呀嘞哎”三个步骤进行,调动气氛。(一人—多人—集体)“ 哎——哦呵——哎呀嘞哎”三个步骤进行,调动气氛。(一人—多人—集体)你们表现的真不错,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请大家轻声跟唱!仔细听,歌曲中哪些地方用了我们江西的方言来演唱?跟琴用方言演唱歌曲,讲解“横排”含义,装饰音的演唱

 4、带入客家方言读歌词并理解歌词意义。[打——唱;横排——两山之间崎岖的山路, 石(sa)、 禾(wo)、 鞋(hai) ] 节奏自由,情绪高亢,音高有变化(为了呼唤更远的伙伴)

 5、学唱歌曲并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联想歌曲的意境。用方言轻声跟唱歌曲

 师:大家在齐唱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 波音——像什么形状?—对!就叫波音(师示范,生练习)跟音乐,用方言轻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简介江西民歌中的高调,旋律高亢、辽阔奔放。

 6、欣赏《打支山歌过横排》(播放名家范唱或老师范唱)

 四、曲式分析及歌曲处理

 (一)分析设问(幻灯显示)

 1、歌曲的曲式结构?(一段体)

 2、歌曲中用了哪些装饰音?(倚音、波音、滑音)装饰音在歌曲中取到了什么作用?(体现出典型的山歌风格和特征。)

 3、找出最能体现“兴国山歌”风格特点的那一句?(哎呀鳓——哎)有什么特点?(曲调高亢悠扬,先声夺人)仿佛联想到了什么?(仿佛人们面对着美丽的大自然深情呼唤,悠扬的歌声在回荡山谷,余音绕耳不绝,令人浮想联翩,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感慨万千。)该如何来演唱这句?(用高位、激情、圆润的声音来演唱)

 4、歌曲的风格特点(曲调高亢悠扬,亲切感人,生动地表现了客家人明快、朴实、爽朗、豪放的山野气息。);联想歌曲的意境。

 5、歌曲中除了第一句,旋律落差大吗?(不太大)用了几个音?(“1、2、6”三个音)注意:怎么把这山歌唱给我听!引导学生唱出兴国山歌的感觉。

 (二)设计演唱方案并演唱

 五、“兴国山歌”创编评价小舞台

 (把学生分成四小组合作交流创作)

 温情提示:幻灯显示

 (一)创编歌曲

 提示:可用改变《打支山歌过横排》歌词或曲调来完成,还可以根据兴国山歌的特点来创编词曲。

 (根据需要在创编过程的同时,老师唱或播放几首兴国山歌做引导,提供一些内容做参考)

 (二)表演与评价

 提示:演唱形式可以是独唱、对唱、轮唱、小合唱等

 (师生共同合作,共同评价)

 六.小结

 师:江西这片红土地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孕育了多彩的民歌,更孕育了勤 劳淳朴的人民。今天,我们同唱了《打支山歌过横排》这首兴国山歌,还演唱了自己创作的“兴国山歌”,感受了客家人明快、豪放的山野气息,体会了客家人简朴、快乐的幸福生活。相信,一声高亢的“哎呀嘞——”已打动了你的心;一首悠扬的兴国歌已唤起了你的爱。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深情高歌《打支山歌过横排》,让这份快乐和爱,伴随你到天涯海角,让兴国山歌传遍海角天涯!

  最后让我们在《十送红军》的旋律中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打支山歌过横排

 ——兴国山歌            江西民歌

 教学后记:

  

  

  

  

  

  

  

  

  

  

  

  

  

  

  

  

  

  

  

  

  

  

  

  

  

  

  

  

  

  

  

 欣赏《**丹开花红艳艳》、《上去高山望**》

 教学内容:1、《**丹开花红艳艳》、《上去高山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聆听合唱曲《**丹开花红艳艳》和《上去高山望**》,体验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 

      2、过程与方法:知道陕北“信天游”和“花儿”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对西北民歌和西北民歌风格的音乐作品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西北民歌根据西北民歌改变的音乐作品。 

  教学重点:

 欣赏《**丹开花红艳艳》并学习演唱此歌。 

  教学难点:

 信天游的音乐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   

 琴 、 录音机等。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欣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进一步加深学习《打支山歌过横排》。 

      2、演唱上要求模仿演唱风格和特点。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作品《**丹开花红艳艳》,感受作品整体风格。 

      2、问题: 

      ①整首作品在音乐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②作品中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3、师综合学生的回答做进一步介绍作品。 

      ①作品曲调采用陕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信天游。(属山歌类)

 信天游:又叫“顺天游”,主要流行于陕北、宁夏及**的东部、山西西部、**西南部等地区。唱词多为即兴创作,往往具有叙事性特点;其结构由上下句乐段构成。在信天游中,一种节奏自由,旋律跌宕,感情奔放;另一种节奏匀称,旋律舒展,感情细腻。其歌词一般为七言两句体,上句用比兴,下句点出主题,这是信天游的显著特色。 

      ②信天游的音乐曲调起伏较大,音调高亢、舒展、宽广。 

      ③作品曲式结构为兼具三部曲式的变奏曲式。 歌曲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 三 部 分 

      前奏 主题 

       变奏1 间奏 变奏2 间奏 变奏3 主题 变奏1 结尾 

      4、再聆听由阿宝演唱的《**丹开花红艳艳》作品,并说说不同演唱风格带来的不同感受。 

  (三)作品欣赏《上去高山望**》

 1、先聆听作品整体风格。

 ①问题:作品的基本的情绪?  作品是民歌题材中的哪类?

 花儿:流行于青海和**及宁夏大部分地区的汉、回、**等十多个民族中的一种山歌。花儿中的长调子节奏自由,旋律高亢悠长,山野风味浓郁;花儿中的短调子节奏规整紧凑,旋律平稳流畅。

 ②对作品的介绍、分析。

 《上去高山望**》是“花儿”中流行最广、最典型的“长调子之一”,成为河洲大令。河洲,即****,这里素有“花儿之乡”的美称。

 《上去高山望**》歌词寓意含蓄,深刻,富于想象,以牡丹比喻心爱,的女子,表现了青年男子对心爱姑娘的思念和倾慕之情。

 《上去高山望**》为四声微调式,全曲采用西北民歌中的2、5、6、等典型音列,并以 “2——5”这一四声音调为契机,推动曲调的进行。

 2、再次聆听作品:

 (四)课后拓展部分:

 聆听1、《我的花儿》 - 阎维文

  2、《在那遥远的地方》 - 黑鸭子合唱组

 3、《想起周总理纺线线》-李**

 (五)课后小结: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后下课!

  板书设计:

 《**丹开花红艳艳》

 领唱、合唱

 节奏自由、宽广、热情地

 信天游

 《上去高山望**》

 (花儿)    青海民歌

 较自由地

 教学后记:

  

  

  

  

  

  

  

  

  

  

 欣赏《花儿与少年》《巴**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聆听、试唱、交流与互动中体验青海民歌电子合成器《花儿与少年》的韵味;欣赏《巴**歌》。

 2、过程与方法:大致了解青海省;初步了解“花儿”、电子合成器等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变换拍子,感受变换拍子不同的音乐情绪。

 教学重点:欣赏《花儿与少年》、《巴**歌》

 教学难点:速度和节拍的变化产生不同音乐情绪。

 教学方法:欣赏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所了解的青海

 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老师课件里的歌曲的名字吗?《花儿与少年》。音乐停,这是一首青海省的民歌,同学们,你去过青海吗?你了解青海吗?老师收集了一些资料,做成了课件,我们一起来看看!

 2、青海省及“花儿会”资料

 随课件师现场解说: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着秀美的高山,辽阔的草原,还有中国最美的淡水湖之一:青海湖;有著名的**公主庙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而且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和**江的发源地!

 (画面定格)咦!满山遍野都是人,他们在干嘛呢?你知道吗?谁猜猜看!其实啊,他们在开“花儿会”哪!“花儿”不是指我们生活中的美丽花朵,“花儿”是中国民歌山歌的一种。

 取名叫做“花儿”,一是因为歌词、歌名中有大量的花名,二是各族老百姓对它的喜爱,所以叫“花儿”。在阴历五六月间,各族百姓聚集在一起,开展“花儿会”。你看!他们在风景优美的山野间纵情放歌,你唱我答,可热闹了,到处充满的是欢悦的情趣。

     3、听一听“花儿”片断(阿宝版本《花儿与少年》片断)

     4、除了用歌声来表现这首《花儿与少年》外,同学们,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舞、器乐,刚刚欣赏青海风光图片的时候)

 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乐器版本的《花儿与少年》给大家欣赏,请欣赏电子合成器演奏的《花儿与少年》。

 二、感悟乐曲

 (一)欣赏《花儿与少年》

      1、初听乐曲

     (1)同学们,如果你是小作曲家的话,你想用哪些乐器来表现这首乐曲呢?如果你是小作曲家,你想表现哪些美丽的画面呢?

 (2)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听,你听到了哪些乐器在演奏?这首乐曲是什么样的情绪?如果你听到了特别带劲儿的地方请随着音乐拍手,行吗?(听赏)

 电子合成器:一种能产生多种音响的电子乐器系统。合成的音色丰富多样。例如可以模拟的音色有:钢琴、弦乐器、铜管乐器、木管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人声、自然音响、其他音响等。

 (3)……

 你觉得这首乐曲由几部分组成?

 中间一段不怎么好拍手了,什么原因呢?猜猜看!

 (好,老师弹奏其中的主题旋律,同学们再拍拍手试试看!)

 是啊,节拍变换了!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段用了四二拍,中间一段用了四三拍,最后一段呢?第三段的旋律和哪一段相似?

 节拍变换了,什么也变了呢?咱们随老师的琴声再一起试着用“LA”唱唱主旋律!

 2、探索

 第一段的主旋律我们唱的速度和乐曲的速度有什么不同?(我们唱得慢,乐曲快)你觉得哪个更好些?为什么?(原来速度变化了,情绪也跟着~~)咱们再唱一遍快的体验一下!

 我们再唱唱第二乐段,这里用的是四三拍,同学们,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还记得吗?我们也来唱一唱这一段旋律!这一段给你什么不一样的感受?情绪呢?

 看来,一首乐曲的速度产生变化,情绪也产生了变化;节拍产生了变化,乐曲的情绪也跟着~~,就像这首乐曲,它的。。

 《花儿与少年》电子合成器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节拍变化

 情绪变化

  3、复听音乐,简单表现

 现代感和动感十足的“女子十二乐坊”把这首花儿与少年演绎得真是精彩,刚才我看到这位同学听的时候非常认真,也非常的陶醉,身不由自主的扭了起来!他一定是感受到了什么美丽的画面。来,请你说说你的感受,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是啊,说得真好!我想他一定还有很多的感受,只是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而已!是的,这也就是音乐的魅力啊!也许,音乐中描绘的画面一定在他的头脑中变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我们也仿佛看到了美丽的青海湖风光,看到了美丽的可可西里,看到了“花儿会”上热闹的场面!

 如果大家都能像他这样,听着音乐,脑子里像过电影,把音乐还原成画面,那就证明你听进心里去了,证明你跟音乐融到一起去了,多好啊!

 下面用我们的身体语言一起来随着音乐适当的表现一下,比如随着音乐拍拍手,用点响指,左右摆动;也可以适当模仿一些你听到的乐器的演奏姿势!

    (播放女子十二乐坊《花儿与少年》视频;师与学生动)

 4、小结:《花儿与少年》是一首经典乐曲,是音乐海洋中的一支美丽的花朵。很有幸能与同学们一起来感悟音乐,感受经典。接下来,请大家欣赏《巴**歌》。

 (二)欣赏《巴**歌》

 1、介绍作品:

 《巴**歌》选自交响组曲《炎黄风情》之四,今天我们主要欣赏其中的乐曲《槐花几时开》和《太阳出来喜洋洋》。

 巴山蜀水,培育了四川人勤劳、爽朗而富于幽默感的性格。  

  这首词曲并茂的《槐花几时开》是一曲典型的四川山歌。歌词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意味深长:“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把栏杆望郎来,娘问女儿望啥子,我望槐花几时开。”其旋律也十分别致,从全曲最高音起,每句歌词拆为两个乐节,并加入四川山歌特有的衬字,起伏婉转,扣人心弦。乐曲由双簧管、圆号、弦乐、长笛和英国管先后演奏。这首山歌的优美旋律和声以另一调性做背景衬托,描绘了一个远景近景既分离又相合的山村画面。

 《太阳出来喜洋洋》这是一首爽朗明快的四川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挑起扁担上山岗,手中拿把开山斧,不怕虎豹和豺狼。”乐队全奏贯穿全曲,铜管乐器粗野的呐喊,弦乐从压抑到爆发的转接,以及定音鼓的狂燥敲击,表现了雄性勃发的阳刚之气。

 2、师生共同欣赏《槐花几时开》。

 3、欣赏《太阳出来喜洋洋》

 三、结语:

 师:世界如此精彩,有着美妙的音乐伴随我们的成长,真是幸福中的幸福,我们骄傲中国是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我们更自豪,因为我们国家有着许许多多的音乐经典,这是我们的财富,更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同学们,感谢大家与我共同度过的这段美好时光!谢谢大家,下课!

 板书设计:

  《花儿与少年》

                    电子合成器       青海民歌

 《巴**歌》

 ---交响组曲《炎黄风情》之四

 《槐花几时开》(四川民歌)

 《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民歌)

 教学后记:

  

  

  

   

   

 本文来自香当网http://www.xiangdang.net/

推荐访问:放歌 山野 教案
上一篇:【暑期二年级巩固练习题】
下一篇:聘任书有什么用【聘任书】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