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

来源:初二 发布时间:2020-09-19 点击: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以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以“解放兴趣”为核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体验,探究性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即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

  

 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要素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坚守语文学科元素的基础上,要重过程、重参与、重方法、重体验,还要注意多学科融合,最终真正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活动”是载体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让他们在“动”中学。因此,教师应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寓于活动之中。

  在第五册以《感受“爱”》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采访;第六册《产品说明书》要求学生收集资料;第七册《奇妙的盐》要求学生实验;第八册《怎样治疗城市“牛皮癣”》要求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第十册《“爱我中华”故事会》要求学生举办故事会。以上的采访、落实方案、收集资料、实验、问卷调查和举办故事会等活动环节都是在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

  2.“实践”是关键

 北京版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十册中《“爱我中华”故事会》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是:“让我们翻开书籍,打开电脑,走访长辈,重温历史,去寻找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为了达到这样的活动要求,有位老师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了一个优质的教育资源――南独乐河镇北寨村。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平谷地区就流传着这样几句话:“铁北寨,铜南山,打不死的鱼子山。”“铁北寨”是抗日战争根据地之一,冀东军区13团的棉服厂、鞋厂、炸弹厂、印染厂以及《救国报》滦西分社都设立在此。师生把目光聚焦在平谷地区的抗日战争历史上,一起感悟抗战时期纯朴、善良和勇敢的北寨村民的英雄事迹,这是绝好的《“爱我中华”故事会》的素材。这样既能体现语文学科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又能融合爱我中华、爱我家乡的教育元素。

  3.“语文元素”是底线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演练好的班会课,更不是表演课、观摩课,它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课,所以,坚守“语文元素”是教学的底线。

  以第九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寻找英雄的足迹”为例,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军神》、《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和《北方有个小木屋》的课文,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后设计的,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英雄那种为人民和国家的利益不怕困难、不顾自己、英勇奋斗的精神进一步感悟,从这里能够看出活动的设置与学生阅读之间的联系。综合实践活动是以教材内容为依托,活动后的呈现方式与单元习作相结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它的着力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坚守“语文学科的元素”是底线。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思考

 怎样把语文实践活动课上好,使之既不失语文味,又让学生真正体验实践的过程和活动的乐趣,同时达成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教学目标,促进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形成?在尝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笔者逐渐形成了以下教学思考。

  1.教学主导思想――坚守底线,意文兼得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主导思想:从学生学习语文的需求、兴趣和实际出发,围绕学生喜欢和感兴趣的主题指导他们综合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与方法,开展资料积累与处理、社会考察、实验操作、交流反馈等实践活动的同时,做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采访、记录、读资料、讲故事、听故事、写感受等环节,这些环节的安排都在为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形成服务,最终使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浓厚的“语文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把握:一要充分挖掘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阅读、说话和写作素材;二要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性的文本和网络阅读,丰富知识,拓展视野,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三要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关注学生语言表达的条理性、规范性、正确性、流畅性。这样就能做到坚守活动中“语文元素”的底线。

  除此之外,还要把握活动中的人文内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机会的同时,也为学生受到思想教育提供沃土,在活动中要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做到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教育――意文兼得。

  2.教学方法指导――注重探寻,启发诱导

 学生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活动的全过程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活动主题的提出到活动方案的制定,再到活动实施、活动总结与评价,都要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参与。仍以《“爱我中华”故事会》为例,学生在采访活动中出现了困难,一方面表现为:有的学生记录不下来,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怎样记笔记;有的不敢和别人说话,这是因为他们很少和别人交流,特别是和陌生人交流;另一方面就是资料整理: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获取资料;有的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杂乱无章,不知如何运用。

  其实,学生在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中就是在用语文,就是在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对于第一方面,在采访过程中,从学生开始的欲语还羞到后来大方有礼貌地询问,从开始的磕磕绊绊到后来的语言流畅,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增强;从学生听故事时的投入,认真做笔记的专注神情,学生学会了倾听;学生由从未接触过电脑,到熟练地上网搜索,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提高。对于第二方面搜集资料与整理资料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任务:一是需要从有关书籍和网络上搜索,引导学生既要充分利用身边的现有资源,进行观察、走访、搜集,又要敢于、善于向身边的人“求助”。

  考虑到家庭和社会还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课程建设中来,作为教师还要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展开,帮助他们与家长及其他人员沟通、合作。在信息处理上,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文字记录、音像收集、动手操作等,以利于交流和展示。在整理资料时,要把整理资料的方法教给学生,即增加、删减、整合,先是全班用这样的方法帮助一个小组来整理资料,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用这样的方法去实践。这一系列过程体现了语文的四门功课:听、说、读、写。

  3.教学活动组织――小组合作,学科融合

 综合性活动强调的是合作精神,这里所说的合作,一方面是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小组合作,另一方面是指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组成有效学习的合作小组,要从兴趣、能力、家庭住址等方面综合考虑,以兴趣为导向,以能力为基础,以家庭住址为参考,帮助学生结合成比较合理高效的学习小组。比如,在引导学生开展《产品说明书》综合实践活动时,我们先按家电、生活用品、药物这三个内容将学生初步分成三个大的兴趣小组,再根据兴趣小组中学生的不同学习力,综合考虑家庭住址(就近原则)关系,将学生分成四到六人不等的学习小组。接着,让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成员的具体分工,教师分别给每个小组提出建议,引导各小组展开学习活动。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实行组长负责制,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小组学习计划,按计划开展活动。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经验和能力,教师帮助各小组完善计划,指导他们怎样按计划开展活动。

  关于学科间的沟通与协作,在上面提到的《“爱我中华”故事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由于抗日战争结束到今年已经六十余年,学生年龄比较小,因此学生对抗日战争知之甚少。相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各学科的教材里都还没有正式提到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根据现状,语文教师分别与社会、信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教师协商:请社会教师把五年级下册才能学到的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提前讲给学生,让他们及时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以及那个时期中国的现状;请信息技术教师介绍怎样快速地搜集到所需要的资料,并有选择地利用;请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帮忙设计采访提纲……多学科的融合使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得心应手。■

 □编辑 王宇华

推荐访问:浅谈小学语文实践活动 浅谈 小学语文 综合实践活动
上一篇:原创再发一遍经典政协干部严以用权真抓实干研讨发言
下一篇:实践与认识关系-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