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版《质量手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_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来源:初二 发布时间:2020-03-16 点击:

          XXXX

 XXX公路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XXX/SC-3-2016

  质 量 手 册

 (第3版,第0次修订)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6年03月01日发布

   2016年03月01日执行

  XXXX公路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发布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 /SC-01--2016

 第1页

  共2页

 主题:目

 录

 第3版

  第0次修订

 发布日期:2016-03-01

 第一章

 1.批准令

 2.公正性声明

 3.反商业贿赂声明

 4.修改页

 第二章

 基本概述

 1.概述

 2.质量手册的编写

 3.质量手册的管理

 第三章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承诺

 第四章

 评审要求

 4.1 组织基本条件

 4.2 人员

 4.3 环境

 4.4 设备设施

 4.5 管理体系

 4.5.1 管理体系 

 4.5.2 质量手册

 4.5.3 公正性与可信度建立

 4.5.4 文件控制

 4.5.5 合同评审

 4.5.6 分包

 4.5.7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4.5.8 服务客户

 4.5.9 投诉 

 4.5.10 不符合工作的控制

 4.5.11 纠正措施

 4.5.12 预防措施

 4.5.13 持续改进

 4.5.14 记录控制

 4.5.15 内部审核

 4.5.16 管理评审

 4.5.17 检验检测方法的确认

 4.5.18 数据控制

 4.5.19 抽样 

 4.5.20 样品管理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 /SC-01--2016

 第1页

  共2页

 主题:目

 录

 第3版

  第0次修订

 发布日期:2016-03-01

 4.5.21 质量控制

 4.5.22 能力验证

 4.5.29 检验检测报告的更正

 4.5.30 检验检测档案的保存期限

 4.5.31 风险评估和控制

 4.5.32 年度报告

 4.5.33 申请变更

 第五章 附录

 5.1 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5.2 组织机构框图

 5.3 任命书

 5.4

 实验室平面布置图

 5.5

 检测人员一览表

 5.6

 组织机构职能表

 5.7

 授权签字人识别表

 5.8

 机构外部关系图

 5.9

 组织机构内部关系图

 5.10

 程序文件目录

 5.11

 监督网框图

 5.12

 工作流程图

 5.13

 执行标准检测方法一览表

 5.14

 质量体系要素对照表

 5.15

 仪器设备(标准物质)一览表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1-2016

 第1章

 主题:

 批准令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01日

 批 准 令

 依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结合XXXX公路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实际状况,检测公司编制了《质量手册》(2007第1版)随着公司的组织不断扩大和业务的不断扩展,于2016年的1月对该手册进行了改版(2016年第3版)。该手册阐述了我检测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规定了我检测公司的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对客户作出了郑重的承诺,是全面、有效地执行国家有关质量和技术活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纲领性文件。同时,对检测公司所从事的各项质量和技术活动的管理体系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是服务活动的行为准则。

 检测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编写人:

  审核人:

  批准人:

  XXXX公路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经理:

  2016年 03 月 01日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1-2016

 第1章

 主题:

 公正性声明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01日

 公正性声明

 为了确保XXXX公路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法律地位和检测工作的法律效力,声明如下:

 1 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检测相关标准、合同约定的标准,检测工作按照质量体系规定的程序运行,对委托方的检测样品的质量作出客观、科学、公正的评价,对出具的检测报告负责。

 2 检测公司的检测工作不受任何行政、商业、经济利益和其它方面的干预和影响,不参加影响自身公正性地位的活动,独立开展检测工作。

 3 检测公司始终不渝地维护其诚信的工作态度,杜绝损害委托方利益的事情发生。向委托方承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履行法律义务。

 4 检测公司全体员工严格遵守与委托人签定的合同和契约,对委托人提供的技术资料、样品和检测结果负有保密责任,不得用于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

 5 全体员工严守纪律,积极进取,欢迎社会各界对检测公司工作给予监督和指正。

 6 保证公正性措施:按照质量体系文件的相关要求进行考核。

  XXXX公路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经理:

 日期:2016年03月01日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1-2015

 第1章

 主题:

 反商业贿赂声明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 03 月 01 日

 反商业贿赂声明

 为确保检测工作的独立性不受任何行政干预,不受任何关系和部门领导的影响,不因任何经济利益而影响判断的公正性,独立开展检测工作,特声明如下: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治理商业贿赂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本公司人员的宣传教育,自觉抵制各种形式的商业贿赂行为。

 2对于直接对外接触或较易接触的岗位,如抽样人员、样品管理员、现场检测人员等,实施部门领导负责制,由部门负责人实施监督。

 3公司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标准,严禁谋取非法经济利益。

 4本公司工作人员在从事检测和其他服务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索贿受贿的由单位给予行政处分、经济处罚。若确因工作失误给顾客造成损失,本公司依法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责任。

 5不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客户的服务检测项目。不向客户的有关工作人员馈赠礼物、现金、有价证券及安排高档宴请、高消费娱乐、旅游活动。

 6在对客户服务的整个过程中,不收受服务对象以各种名义给予的礼品、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不接受影响公正性和独立性的宴请,不接受服务对象安排的高消费娱乐活动、旅游活动;不在分析检测中玩忽职守、借故拖延、推诿扯皮,不刁难、勒索服务对象。

  7公司经理应对自觉维护中心信誉,坚持原则,忠于职守,维护检测工作诚实性和公正性声明的人和事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反公正性和诚实性的人和事,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批评教育、警告、直至辞退的处分。

 XXXX公路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经理:

 日期:2016年02月05日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1-2015

 第1章

 主题: 修改页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 06 月 01 日

 修

 改

 页

 序号

 日期

 修订章、

 节、页

 修订内容

 修改人

 批准人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2-2015

 第2章

 基本概况

 主题:简介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 03 月 01 日

 2.1 公司简介

 XXXX公路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地址位于XXXX,成立于2007年6月22日,属于民营股份制企业,是独立法人的检测机构。

 公司开展的试验检测业务满足交通部综合乙级试验室要求开展试验检测项目的全部,共计121项。公司固定资产102万元,拥有当前公路工程实验检测方面仪器设备139台(套),分布于各个检测室。检测公司内设主任室、办公室、财务室、天平室、档案室、现场检测室、化学分析室、沥青及沥青混凝土室、土工室、集料室、水泥混凝土室、水泥室、力学室、养生室、收样室、留样室等科室。由各室人员组成质量和技术监督组。

 公司现有员工XX人,专业技术人员XX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X人,中级职称XX人,初级职称XX人,大专以上学历XX人,持试验检测工程师资格证书X人,持实验检测员资格证书X人。建筑面积XX平方米,其中试验检测室面积XX平方米。辅助面积XX平方米。公司拥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各科室内配有相应的水、电、通讯设施和温湿度控制设施,完全满足检测公司开展各项试验检测工作的要求。公司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公司名称:XXX

 邮政编码:XXX

 联系电话:XXX

  E-mail : XXX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2-2015

 第2章

 基本概况

 主题:《质量手册》编写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 03 月 01 日

 2.2 《质量手册》的编写

 2.2.1

 编写目的和意义

 编写《质量手册》的目的和意义是阐明我检测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规定我检测公司的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昭示我检测公司的对外服务能力和服务承诺;是我检测公司制定的一部全面、有效地执行国家有关质量和技术活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纲领性文件;是检测公司从事各项质量、技术活动和服务活动的行为准则。

 2.2.2

 编写依据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2.2.3 适用范围

 适应于我检测公司所从事公路工程和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涉及的质量、技术和服务活动。

 2.2.4 编写要求

 A.明确和规定检测服务所达到的水平和服务质量方针、目标,并向社会做出应有的承诺。

 B.《质量手册》中描述的管理体系要满足《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所列要素的全部要求。

 C.明确和规定检测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工作分工和质量职责。

 D.展示和反映检测公司的对外开展检测的服务能力和资源配置。

 2.2.5

 附加说明

 本质量手册的起草人:

 审核人:

 批准人: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2-2015

 第2章

 基本概况

 第1页

 共2页

 主题:《质量手册》的管理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 03 月 01 日

 1

 概述

 质量手册是检测公司制定的一部全面、有效地执行国家有关质量和技术活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纲领性文件,是检测公司从事各项质量、技术活动和服务活动的行为准则。为保持其持续适应性和有效性,明确管理者和持有者的责任,对质量手册的编写、修订、发放等实行统一管理。

 2

 手册的编写和管理职责

 2.1

 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质量手册编写、会审、修订并组织宣贯。

 2.2

 由经理批准颁布实施。

 2.3

 资料管理员负责质量手册发放、回收、登记、保管和控制。

 2.4

 质量手册按“受控”和“非受控”两种版本管理。“受控”版本正本由资料管理员保管,非正本限于检测公司内部使用;“非受控”版本对外发放,在对外发放时必须经经理批准并加盖“非受控”标识后方可对外发放。

 3

  手册的修订

 3.1

 手册为活页装订版本,便于修改版本装订。

 3.2

 在管理体系活动中,员工有权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向质量负责人提出修改意见或补充建议。

 3.3

 质量负责人负责收集修改意见和建议,一般在每年的管理评审会议上提出修改意见并进行评审。

 3.4

 修订稿由质量负责人组织起草,报经理审批。修订稿经经理审核批准后印制,手册持有者更换有关部分,修改页回收并注销。

 4

 手册的改版

 4.1

 检测公司职能、体制、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现行管理体系与之不相适应,或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改版时,质量手册予以改版。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2-2015

 第2章

 基本概况

 主题:《质量手册》的管理

 第2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 03 月 01 日

 4.2

 改版工作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员编写,新版本由技术

 负责人负责审核。新版本自经理批准颁布实施之日起,旧版本同时废止并予以回收。

 5 手册持有者的责任

 5.1

 质量手册是检测公司管理体系运行的纲领性文件,检测公司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了解质量方针和岗位职责等,熟悉各项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

 5.2

 质量手册是公司的受控文件,限公司内部使用,应妥善保管,不得遗失、擅自更改、翻印和外借,如有丢失应向质量负责人作书面报告,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补发。

 5.3 更改页下发后,按更改内容要求贯彻执行。

 5.4 持有者调离检测公司,必须交回手册,办理回收手续后方可离开。

 6

 质量手册的宣传与贯彻

 6.1

 质量手册是检测公司检测活动质量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是开展检测活动的依据和规范,全体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质量手册的规定和要求。

 6.2

 质量负责人制定宣传与贯彻计划并组织全体人员学习,使全体人员了解质量活动的管理和技术要求,对质量手册中条款作必要的说明和解释,以便在质量活动中得以正确贯彻和执行。

 6.3

 新调入检测公司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内容包含质量手册的学习。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2-2015

 第2章

 基本概况

 第1页

 共1页

 主题: 附件目录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 03 月 01 日

 附件目录

 附件1-1 检测公司检测能力一览表

 附件1-2 检测公司工作流程图

 附件1-3 管理体系要素分工表

 附件1-4 检测公司人员一览表

 附件1-5 检测公司人员质量职责授权表

 附件1-6 检测公司平面布置图

 附件1-7 检测公司仪器设备一览表

 附件1-8 检测公司检测标准目录

 附件1-9 检测公司程序文件目录

 附件1-10检测公司作业指导书目录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3-2016

 第3章

 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

 第1页

 共2页

 主题: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01日

 1质量方针

 规范

 公正

 严谨

 高效

 2 关于质量方针

 检测公司加强诚信建设的责任,坚持“规范、公正、严谨、高效”,就是要严格履行检测合同,向客户提供优质、规范的服务,承担应尽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用严谨求实、科学公正的态度,使用现行有效的检测方法实施检测工作。

 不受任何来自行政干预、外界压力、经济利益和/或其它利益影响,保持判断的独立性和诚实性。及时向客户出具准确、科学、公正的检测报告。

 3 质量宗旨

 以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为准则,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和配备一流设备为基础,以科学的管理为手段,以诚实守信为宗旨,创建本地区诚信度最高、权威性最强的商业性、开放性、专业性的检测机构。

 质量目标

 4 质量目标

 检测公司将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方法及其它有关规定,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检测工作将做到客观公正,数据准确。加强与各相关检测机构及有关单位的学术和情报交流,不断提高检测水平,善于总结,敢于创新。要不断增强人才储备,加大设备投入,积极开展新的工作业务。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质量目标:检验报告年差错率不大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3-2016

 第3章

 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

 主题: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

 第1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01日

 于3%;仪器设备受检率达到100%;仪器设备维护完好率达到100%;产品/检验方法标准有效率达到100%;检验事故发生率不大于1%;质量投诉处理及时率达到100%;客户满意率达到95%;内审不符合项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及时率达到100%。

 检测公司将质量目标纳入科室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实施跟踪考核。

 5 服务承诺

 为保证试验检测工作的公正性,特承诺如下:

 1)

 绝不在任何利益驱动下偏离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

 2)

 信守协议,优质服务,确保质量;

 3)

 恪守第三方公正立场,保证不受任何内部和外部的商务、财务和其他压力的影响和干预;

 4)

 作为最高管理者,本人坚守检测数据公正、准确和可靠的原则,保守客户所有权和技术秘密,决不干预业务部门及其试验室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独立开展检测活动;

 5)

 承担所提供社会公正数据的法律责任;

 6)

 检测人员将严格履行职业道德和工作人员守则,严守机密;

 7)

 接受监督与指导,欢迎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上述条款,请省交通厅、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有关单位监督。

 公司法人: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日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第1页

  共3页

 主题:组织基本条件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第4章 评审要求

 4.1 组织基本条件

 1 概述

 阐明检测公司的法律地位、法律责任、社会责任、组织和管理结构。

 2 法律地位和责任

 2.XXX公路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是经XXX工商管理局批准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第三方开展公路工程检测的专业机构,独立对外行文和开展业务。公司对其 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自行承担相应解释、召回或者赔偿责任。

 3 公正性措施

 3.1 检测公司通过《公正性声明》、《服务承诺》和《工作人员行为准则》的贯彻和执行,使员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工作。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3.2

 检测公司制定《保证公正诚信程序》,确保工作人员免受任何对检测质量有不良影响的来自内部和外部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它方面压力和影响,保证检测公司判断的独立性和运作的诚实性,据实出具数据和结果。

 4 管理结构

 4.1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最高管理者;总经理是由公司法人授权,全面管理公司业务;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由检测公司任命,负责管理检测公司技术和质量工作;检测公司的管理体系职能人员经过任命或授权。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组织基本条件

 第2页

  共3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2检测公司是以固定的和可移动形态进行检测工作,配备了相应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检测公司的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有明确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分工,为质量管理活动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详见管理体系要素分工表和检测公司人员质量职责授权表。

  4.3组织机构框图:(如图)

 4.4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如图)

 5 潜在利益冲突识别

 公司及其人员应识别潜在的利益冲突,不受任何对工作质量有不良影响的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客观、准确,接受公众和资质认定部门的监督。

 6 专门委员会设立

 6.1设立申投诉委员会。接受客户申诉和投诉是提高检测公司信誉、改进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检测公司开展管理体系评审的输入内容,妥善受理客户的申诉和投诉是检测公司的责任和义务。

 6.2建立《申诉和投诉处理程序》,确保客户的申诉和投诉得到妥善处理.

 6.3综合部负责受理客户申诉和投诉,质量负责人负责客户申诉和投诉要素的控制。

 6.4涉及员工公正行为、服务态度、合同执行等的申诉和投诉,由质量负责人组织调查。涉及到检测结果质量方面的申诉和投诉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调查。

 6.5调查处理严格按照告知的期限完成,如有拖延应及时通知申诉和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第3页

  共3页

 主题:组织基本条件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投诉方。经调查核实,已对客户构成损害的上报经理或技术负责人,采取纠正措施,尽量挽回和降低对客户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申诉和投诉方对申诉和投诉的处理有疑问或不满意时,质量负责人报告经理,并告知申诉和投诉方允许向上一级部门申诉和投诉。上级机关转来的申诉和投诉,由经理组织处理,并及时上报处理情况。申诉和投诉涉及管理体系或检测质量,质量负责人按《内部审核程序》及时对管理体系有关领域进行内审,并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采取纠正措施。

 6.6由受理人、调查人、处理人等负责分别记录和收集,并作初步整理 。结案后由综合部负责全部过程的整理整理,交资料员归档保管。

 6.7支持文件及相关文件

 《申诉和投诉处理程序》

 THZJ/CX/14/4.0

 《内部审核程序》

 THZJ/CX/19/4.0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THZJ/CX/16/4.0

 《保证公正诚信程序》

 THZJ/CX/08/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组织机构框图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XXXX公路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组织机构框图

 经理:

  主持公司日常管理和对外协调工作

 技术负责人:

  财务室负责人:

  质量负责人:

  负责公司技术工作,对试验检测结果负责,检查指导公司技术工作,审核、签发试验检测报告。

 负责公司财务工作,及财务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检测报告的发送等。

 负责公司质量工作,制定公司质量方针,确定质量工作目标,建立公司质量体系,监督质量体系运行。

  土工室负责人

  土、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土工合成材料等试验工作。

 沥青室 负责人

  负责沥青单质、沥青混合料及集料等试验工作。

 化学室负责人

  负责土、石灰、粉煤灰单质材料及石灰剂量等试验工作。

 水泥室

 负责人

  负责水泥单质各项参数试验工作。

 办公室

 负责人

 负责试验样品的接收和管理,文件记录存档,仪器设备检定维修,行政后勤管理工作。

 天平室

 负责人

 负责天平的使用、维护与管理工作

 材料及砼室

 负责集料、石料、水泥混凝土、砂浆等试验工作

 力学室负责人

 负责钢筋、预应力钢绞线、水泥混凝土强度、石料强度等试验工作。

 检测室负责人

 负责现场检测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工作

 收、留样室负责人:

 具体负责试验样品的接收与管理工作。

 档案室负责人:

  负责文件、记录、资料等档案资料的发放、回收、借阅、销毁等工作。

 门卫室负责人:

  具体负责公司日常安全、保卫工作。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第1页

  共1页

 主题:质量保证体系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XXXX公路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经

 理:

  主持公司日常管理工作

 技术负责人:

  质量负责人:

  负责公司试验检测技术工作,对试验检测结果负责,检查指导公司技术工作,审核、签发试验检测报告。

 负责公司试验检测质量工作,制定公司试验检测质量方针,确定质量工作目标,建立公司质量体系,监督质量体系运行。

 技术监督组:

 组长:

  成员:

  质量监督组:

 组长:

  成员: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组织人员简历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组织机构人员简历表

 序号

 职

 务

 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

 程度

 技术

 职称

 主要工作简历

 1

 经理

 2

 主任/技术负责人、

 3

 副主任/质量负责人

 4

 办公室负责人

 5

 质量监督员

 6

 技术监督员

 7

 技术监督员

 8

 质量监督员

 9

 样品室负责人

 10

 财务室负责人

 11

 档案室负责人

 12

 化学室负责人

 13

 检测室负责人

 14

 水泥室负责人

 15

 16

 17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人员管理

 第1页

  共9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第4章 评审要求

 4.2 人员管理

 1 概述

 检测公司对关键人员、管理人员及支持服务人员(包括管理层、执行层、检测和操作、抽样、核查等人员)规定了明确的岗位条件、职责和权限,并在职责的范围内行使职权,以保证检测质量。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对检测方法和管理体系文件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管理体系的运作和技术活动的运行,对其实施有效管理和监督,定期进行教育和培训,可减少人员因素对检测结果正确性和可靠性的影响。

 2 人员要求

 2.1经理

 A具有大学学历、中级职称、从本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5年以上。

 B实行经理负责制,全权负责各项工作及资源调配。

 C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程。

 D负责组织建立、实施和维持与检测公司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持续适应、有效,提供管理体系运行的必备资源。

 E主持制订质量方针和目标,批准颁布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主持管理评审工作,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公正、准确。

 F 按客户要求完成约定和承诺的检测工作,保证优质高效的为用户服务。

 G组织职工参加有关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吸收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自身素质,以保证检测质量。

 H做好日常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全检测公司开展文明建设活动,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人员管理

 第2页

  共9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I有人事任免权,对检测人员有奖励和处罚权,对人员、资金和资源有调配权。

 2.2主任

 A具有大学学历、中级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B在经理领导下,分管检测技术管理工作。

 C协助经理完成经理岗位职责和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2.3

 技术负责人

 A具有大学学历、中级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B建立、实施和维持与检测公司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持续适应和有效,全面负责检测公司的技术工作。

 C负责完成管理体系运行中的记录的控制、合同评审、环境和设施、检测方法和作

 业指导书、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检测样品、检测结果质量控制、检测工作、

  检测人员能力等要素的技术管理和上述要素涉及相关程序的实施和有效运行。

 D协办管理体系中的文件控制、检测报告、申诉和投诉、不合格的控制、纠正

 和预防措施、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服务和供应品采购要素及执行上述要素涉及的相关程序。

 E负责提出管辖范围内的机构设置、管理人员和质量活动中的相关职能人员选择的建议,负责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2.4质量负责人

 A具有大学学历、中级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B负责建立、实施和维持与检测公司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人员管理

 第3页

  共9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并确保其持续适应和有效,全面负责检测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

 C负责完成管理体系运行中的文件控制、检测报告、申诉和投诉、不合格的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内部审核、服务和供应品采购要素的工作及负责上述要素涉及相关程序的实施和有效运行。

 D负责管理评审工作,准备管理评审输入信息、做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和总结,并对管理评审提出的问题的纠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验证。

 E协办管理体系运行中记录的控制、合同评审、环境和设施、检测方法和作业指导书、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检测样品、检测结果质量控制、检测工作、检测人员能力要素及执行要素涉及的相关程序。

 F负责提出管辖范围内的机构设置、管理人员和质量活动中的相关职能人员选择的建议。

 G负责管理体系运行的考核工作。

 2.5综合部部长

 A由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熟悉业务管理、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人员担任。

 B贯彻和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管理体系文件,全面完成本室负责的各项工作及管理体系运行负责和涉及的各项工作。

 C完成检测公司事务性工作,完成经理交给的临时工作。

 D有权对本部门人员的工作调配、奖励和处罚。

 2.6检测部部长

 A由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精通本专业检测业务和技术、熟悉业务管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人员担任。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人员管理

 第4页

  共9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B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方针政策,按照本科的工作范围开展工作。

 C负责对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按照相关的程序文件进行有效的控制:按照要 求的标准、方法和程序进行检测;对检测样品要检查、确认和准备;保证检测人员

 持证上岗并定期对其进行业务技术培训;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保养;验环境条件要达到检测标准和仪器设备使用要求。

 D审核检测原始记录,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E负责对抱怨的处理及偏离的纠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落实和实施。

 F负责组织编制检测细则、验证方法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等作业指导书,保管本室管理体系文件和相关的标准、规程和细则。

 G参加管理体系运行和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完成管理体系运行涉及的本部门的各项工作。

 H参加能力验证和内部质量控制活动。

 I做好本部门的内务管理工作,确保安全检测和规范操作。

 J有权对本部门人员的工作调配、奖励和处罚。

 2.7监督员

 A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从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由经过管理体系相关知识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和经理授权;熟悉标准和方法,了解检测过程和检测目的,懂得评价检测结果。

 B负责检测工作的日常监督,对从检测活动开始至检测结果报告的整个活动中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制止,报告质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人员管理

 第5页

  共9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量负责人,并做好记录。

 C对检测活动的有效性和检测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2.8内审员

 A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必须由经过管理体系相关知识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和经理授权;熟悉工作程序和管理体系的要求,有能力判定管理体系各环节是否达到规定要求。

 B审核员参加管理体系的审核工作,要尊重事实、不屈服于压力、不迁就任何需求,

 认真填写不符合项报告。

 C对不符合的工作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和验证。

 2.9检测人员(包括 现场检测人员)

 A检测人员须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经过检测技术培训和考核,取得上岗资格和持证上岗,从事的工作必须与岗位培训项目相符。

 B检测人员应熟悉检测方法,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C认真正确填写原始记录,按照规定对检测数据进行采集、运算、修约和处理,检测记录字迹清晰,数字准确无误,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正确性负责。

 D正确操作和使用仪器设备,熟练掌握其性能并负责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仪器使用前后进行记录,发现异常停止使用,及时报修。

 E管理和维护检测环境,使其达到标准的控制要求。

 F参加管理体系要素在部门的运行,执行要素涉及相关程序。

 G有权拒绝任何人迫使其违反程序,或使用未经检定合格的仪器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人员管理

 第6页

  共9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设备进行检测。

 2.10资料员(资料管理员、文档管理员)

  A按照《管理体系文件管理程序》、《记录管理程序》和《检验检测结果发布程序》对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控制、维护和管理,确保文件的现行有效。

 B对外来技术文件进行登记、编号、发放、控制和管理。

 C管理检测标准和方法档案、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档案、质量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档案、设备和标准物质档案和人员技术业绩档案。

 D对检测公司使用文件的有效性负责,做好文件的保密工作。

 E负责资料的清洁完整,做好资料的防火、防霉、防虫蛀等工作。

 2.11设备(计量)员A执行《仪器设备维护和管理程序》和《仪器设备溯源程序》。

 B负责新购和修复后的仪器设备的验收,负责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修理、降级和报废及更新等工作,办理相关手续,建立仪器设备台帐和消耗品目录及档案。

 C负责制定年度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计划并组织实施,对溯源结果进行确认和统计,对仪器设备进行标识管理。

 D有权制止违反《仪器设备维护和管理程序》和《仪器设备溯源程序》的行为,对仪器设备的完好性和量值的溯源性负责。

 2.12样品员

 A 执行《样品管理程序》,作好样品管理工作。

 B负责常规合同评审,确认客户的要求。

 C负责样品的检查、接收、登记、编号、标识和下达检测任务,办理相关手续。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人员管理

 第7页

  共9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D监督样品的制备和传递,按照检测样品的要求对检测样品进行管理。

 E妥善保管接收的样品和留存的样品,对样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负责。

 F对客户提供的样品和技术资料负有保密责任。

 2.13报告审核和签发人

 A具有大学学历、中级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掌握的质量管理

 程序、签字领域的标准和方法、报告签发程序;对检测结果的有正确的判断力;熟悉计量认证准则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B执行《检验检测结果发布程序》,审核和签发授权范围内的检测报告。

 C对检测报告的完整性、检测依据和检测结论的正确性、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和确认,并对审查结论负责。

 3 能力控制

 3.1综合部根据检测公司现有的人力资源和能力状况,制定从事管理、技术和关键支持人员岗位职责。

 3.2技术主管、授权签字人必须具备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熟悉业务,经考试合格。

 3.3从事操作专门设备、采样、检测、评价检测结果和批准签发报告人员应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经过培训取得资格后,持证上岗。

 3.4对检测报告提供意见和解释人员,须经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评价认可,经理授权批准。除具备相应资格、经验和检测知识外,还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人员管理

 第8页

  共9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需具备:

 ①被测样品的生产加工技术知识,使用和预期使用方法有关知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或降级的有关知识;

 ②法律、法规和标准中阐明的通用要求知识;

 ③对有关样品或产品正常使用时出现不符合工作的严重性判断知识。

 3.5试用期、见习期检测人员上岗前由综合部组织拟使用科室对其培训,合格后上岗,并由质量负责人安排质量监督员或相应人员对其进行适当的跟踪和监督,以确保检测工作质量。

 3.6从事特定岗位人员,需持不同规定的资格证书(如法定的、特殊技术领域的等),综合部列入人员培训计划,确保其持证上岗。

 4人员培训

 4.1综合部根据检测公司发展规划和预期工作任务,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包括教育目标、培训目标、技能目标、安全教育、安全防护以及救护知识等),按《人员培训程序》组织实施。

 4.2岗前培训,新进入检测公司或检测公司内部轮岗、换岗人员,首先进行岗前培训,全面了解检测公司质量管理程序,掌握专业技能,经考试、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3在职培训,新增检测项目、引进新技术或检测标准修订、检测技术提出新要求时,检测公司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4.4知识更新,有计划地采取送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加快检测公司工作人员的知识更

 新,同时还要加强检测公司人员的法律法规、计算机和外语等培训和学习。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人员管理

 第9页

  共9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5 管理制度

 5.1所有上岗工作人员均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工作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及以上检测机构从业。

 5.2合同技术人员和关键支持人员签订合同前,需经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其评价和确认,以确保其具备相应资格和能力,按管理体系运行和技术活动运作要求工作,并在其岗位上受到有效监督。

  5.3技术管理层制定业务人员评价认可方案,由综合部组织实施。

 5.4检测人员应识别在检验检测活动中所知悉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事项,签订保密承诺书。

 6 人员档案

 综合部负责建立和管理人员档案,记录所有人员的健康状况、学历和所学专业、经历、能力、专业和任职资格、培训考核证明、获奖证明、论文和技术业绩成果,以及检测公司授权等信息。

 7支持文件

 《人员培训程序》

 THZJ/CX/02/4.0

 《检验检测结果发布程序》

 THZJ/CX/29/4.0

 《管理体系文件管理程序》

 THZJ/CX/10/4.0

 《记录管理程序》

 THZJ/CX/18/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设施和环境条件

 第1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第4章 评审要求

 4.3设施和环境条件

 1 概述

  设施和环境条件是影响检测结果有效性和准确性的的重要因素之一,具备必要的环境条件并进行有效控制是保证检测质量的先决条件,是检测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要求。建立《安全和内务管理程序》。

 2设施和环境条件的建立

 2.1技术负责人负责设施和环境条件的规划建立和管理。

 2.2检测部负责控制检测设施和环境条件,制定作业指导书,规范和落实控制程序。

 2.3技术负责人负责建立和配备必要的设施和环境条件,使其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检测的固定场所、设施设备、给水排水、能源、照明、采暖、通风等要便于和利于检测工作的正常运行。

 3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控制和检测

 3.1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设施和环境条件对检测结果有效性和准确性产生的不良影响,特别在非固场所进行检测时,尤为注重环境条件的控制,建立以检测部为主体的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检测部。

 3.2 当相关规范、方法和程序对环境条件有严格要求或对检测结果质量产生影响时,技术负责人按要求配备相应的设施和设备,对环境条件进行监控和记录。

 3.3检测人员要客观、详细地记录检测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及其变化,保证整个检测过程满足检测标准和方法的要求。

 3.4在非固定场所进行检测时,必须具备检测标准要求的环境条件,

 以免影响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度,并对现场环境条件进行详细记录,便于检测结果的准确判断。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设施和环境条件

 第2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3.5发现环境条件不符合检测标准和方法要求时,检测人员有权立即终止检测工作,将如实记录的现场条件,上报质量负责人并及时查找原因,直到环境条件满足要求后,方可继续工作。

 4设施和环境条件的管理和维护

 4.1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对检测环境条件及安全、内务、环保等的管理和维护,配置停电、停水、防火等应急状态的安全设施,以保证人身安全和检测工作质量。4.2加强检测部内务管理,建立安全作业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化学危险品、毒品、有害生物、电离辐射、高温、高电压、撞击以及水、电、火等危及安全的因素和环境得以有效控制。

 4.3 严格控制在检测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废水、废气和有害物质排放,建立环境保护制度和应急处理措施,配备处理设施,确保检测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废液、粉尘、废弃

 物和有害物质等的处理符合环境保护和健康的要求。

 5 检测场所的管理

 5.1检测场所实施严格区域控制,建立明显控制标志,非检测人员和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外来人员进入检测场所需经质量负责人批准,综合部办理手续,由有关人员陪同方可进入。

 5.2检测部的环境条件必须符合人身健康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配备必要设施和设备,检测人员进入检测区域要必须佩戴防护装备,保证检测人员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5.3加强对危险品管理,专库保管、分类存放、责任到人。

 5.4检测室应配备相应的设施和设备,确保检测/校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粉尘、噪声、固体废弃物等得到合理的处置。

 4.5超出实验室处置范围的,应委托环保部门处置。

 5支持文件

 《安全和内务管理程序》

  THZJ/CX/03/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

 第1页

  共4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第4章

 评审要求

 4.4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

 1 概述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是开展检测工作的基础资源,按需求合理配置并使其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是提高检测质量的保证。所配置的检测所用的仪器设备、标准物质、辅助实施、量具量器、外部设备和设施均属受控范围。

 建立《仪器设备维护和管理程序》和《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程序》。

 2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配备

 2.1技术负责人根据需求,配备正确进行检测(包括抽样、样品制备、数据处理与分析)所需的抽样、测量和检测设备(包括软件)和标准物质。

 2.2使用检测公司永久控制范围以外的仪器设备(借用、租用、使用客户的仪器设备),要保证满足准则要求。未经定型的专用仪器设备需提供相关技术单位的验证证明。

 3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控制和管理

 3.1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购置、验收、安装调试、校准、维修、报废等按照《服务与供应品采购程序》、《仪器设备维护和管理程序》、《仪器设备溯源程序》等控制程序和规定执行。

 3.2检测部负责仪器设备建帐和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安装使用或保管存放地点发生变更时,由设备管理员办理变更登记。

 3.3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要经经理授权后方可上岗工作。

 3.4当发现仪器设备有过载、或错误操作、或显示的结果可疑、或经检定、校准、验证后证实存有缺陷时,立即加贴停用标识,实施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

 第2页

  共4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有效控制。技术负责人立即组织人员检查这种缺陷对既往检测所造成的影响,评估影响范围和程度,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4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建档

 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档案建立,交资料员管理。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⑴仪器设备名称;

 ⑵制造商名称、型号、序号或其它唯一性标识;

 ⑶对设备符合规范的核查记录;⑷目前放置地点、使用人和责任人; 

 ⑸接受时的价格、状态(全新、用过、改装)、验收记录、安装调试报告;

 ⑹仪器设备操作手册、使用维护说明书(或复印件);

 ⑺所有检定/校准报告(证书)及下次检定/校准的日期;

 ⑻设备使用和维护记录;

 ⑼损坏、故障、改装或维修的历史记录;

 5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标识

 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的统一编号,建立唯一性标识和使用状态标识。用“三色”标识不同的使用状态:绿色—合格;黄色—降级;红色—停用(禁用)。

 6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

 6.1设备管理员负责计量设备的统计、编号、标志管理。 

 6.2设备管理员负责所有计量检测设备的送检工作和有关计量设备档案的管理。

 6.3设备管理员及技术负责人编制检定及校准《检测仪器设备计量台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

 第3页

  共4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帐》,该台帐包括仪器名称、出厂编号、位号、规格型号、国别厂家、精度等级、测量范围、检定周期、检定部门、检定日期、级别、备注,设备管理员每年一次对上表进所有出具分析数据的设备都有唯一的标识编号。

 7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7.1设备管理员制定核查计划,检测人员按照核查方法要求进行期间核查。

 7.2携仪器设备,建立出入验收记录,记载该仪器设备出入前后功能和校准状态。

 8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维护和维修

 8.1设备管理员是实施仪器设备有效维护的责任人。

 8.2仪器设备维护和维修由技术负责人批准,设备管理员实施,经验收、检定合格后投入使用。使用和维护的有关资料由设备管理员收集整理,资料员归档保存,便于有关人员取用。

 9 标准物质

 9.1标准物质的参数在使用、储存过程中会有变化,而标准物质参数直接影响到测试结果。为保证标准物质量值的准确性,特引入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以确保其校准状态的可信性。

 9.2 核查人员负责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定期对标准物质、自配标准滴定溶液及由标准物质配制稀释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9.3综合部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期间核查的进行。

 9.4核查方法:

 (1)自配标准滴定溶液按照GB/T27404-2008规定效期保存,超过期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

 第4页

  共4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限需要重新进行双人八平行的标定。

 (2)有证标准物质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等单位购买的有证标准物质,核对实物与证书的名称、编号、量值和效期,检查标准物质容器是否破损、是否按照要求保存。对于已开封的,应检查其溶液是否澄清、变色、分层,若发现有任何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标准物质并做好记录。

 10 支持文件

 《仪器设备维护和管理程序》

  THZJ/CX/04/4.0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程序》

  THZJ/CX/05/4.0

 11 相关文件

 《仪器设备溯源程序》

  THZJ/CX/06/4.0

 《服务与供应采购程序》

  THZJ/CX/12/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

 第1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第4章

 评审要求

 4.5

 管理体系

 4.5.1

 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

 1

 概述

 管理体系是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为了实施质量管理,检测公司设置了并按要求分配相应职能的组织结构,使质量活动按规定程序进行。

 2

 管理体系的建立

 2.1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分包除外)要素要求,结合本检测公司实际建立和保持与承担的检测工作类型、范围、工作量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它涵盖了检测公司固定、可移动检测设备、设施和从送样到出具检测结果全部过程的质量活动。

 3

 管理体系文件要求

 3.1管理体系要素形成文件(即管理体系文件),使有关人员能方便获得和有效使用。

 3.2管理体系文件分四个部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和技术记录。

 3.3质量手册是纲领性文件,它描述了管理体系,明确了质量方针、目标,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素转化为适合检测公司情况的质量管理和技术活动要求。

 3.4程序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规定了质量活动的目的、范围、职责、程序和支撑性记录表格。

 3.5作业指导书是有关任务如何实施和记录的详细描述。用以指导某个具体过程、描述事物形成的技术性细节的可操作性文件。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管理体系

 第1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3.6质量和技术记录:记录可用以为可追溯性提高文件,并提供验证、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证据。

 4管理体系的运行

 4.1质量负责人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的宣贯,确保全体员工对其获取、理解并执行。

 4.2质量监督员对质量、技术活动实施跟踪监控。

 4.3经理有措施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措施包括:胜任岗位人员的配备;检测环境的保持;仪器设备和设施的配备;现行有效文件的提供;质量活动目标、规程和细则的制定和实施;检测过程的识别、建立和有效控制;质量、技术活动结果的记录和保存。

 4.4持续保持对员工进行管理体系文件的宣贯和培训,按计划实施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及时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等,达到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和持

 续改进。

 4.5质量负责人负责不断修订和完善体系文件。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质量手册

 第1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2

 质量手册

 1

 概述

 质量手册是检测公司制定的一部全面、有效地执行国家有关质量和技术活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纲领性文件,是检测公司从事各项质量、技术活动和服务活动的行为准则。为保持其持续适应性和有效性,明确管理者和持有者的责任,对质量手册的编写、修订、发放等实行统一管理。

 2

 手册的编写和管理职责

 2.1

 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质量手册编写、会审、修订并组织宣贯。

 2.2

 由经理批准颁布实施。

 2.3

 资料管理员负责质量手册发放、回收、登记、保管和控制。

 2.4

 质量手册按“受控”和“非受控”两种版本管理。“受控”版本正本由资料管理员保管,非正本限于检测公司内部使用;“非受控”版本对外发放,在对外发放时必须经经理批准并加盖“非受控”标识后方可对外发放。

 3

  手册的修订

 3.1

 手册为活页装订版本,便于修改版本装订。

 3.2

 在管理体系活动中,员工有权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向质量负责人提出修改意见或补充建议。

 3.3

 质量负责人负责收集修改意见和建议,一般在每年的管理评审会议上提出修改意见并进行评审。

 3.4

 修订稿由质量负责人组织起草,报经理审批。修订稿经经理审核批准后印制,手册持有者更换有关部分,修改页回收并注销。

 4

 手册的改版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质量手册

 第1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1

 检测公司职能、体制、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现行管理体系与之不相适应,或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改版时,质量手册予以改版。

 4.2

 改版工作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员编写,新版本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新版本自经理批准颁布实施之日起,旧版本同时废止并予以回收。

 5 手册持有者的责任

 5.1

 质量手册是检测公司管理体系运行的纲领性文件,检测公司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了解质量方针和岗位职责等,熟悉各项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

 5.2

 质量手册是公司的受控文件,限公司内部使用,应妥善保管,不得遗失、擅自更改、

 翻印和外借,如有丢失应向质量负责人作书面报告,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补发。

 5.3 更改页下发后,按更改内容要求贯彻执行。

 5.4 持有者调离检测公司,必须交回手册,办理回收手续后方可离开。

 6

 质量手册的宣传与贯彻

 6.1

 质量手册是检测公司检测活动质量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是开展检测活动的依据和规范,全体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质量手册的规定和要求。

 6.2

 质量负责人制定宣传与贯彻计划并组织全体人员学习,使全体人员了解质量活动的管理和技术要求,对质量手册中条款作必要的说明和解释,以便在质量活动中得以正确贯彻和执行。

 6.3

 新调入检测公司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内容包含质量手册的学习。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公正性与可信度建立

 第1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3

 公正性与可信度建立

 1

 概述

 检验检测机构应保证其工作的公正性和诚实性,为避免其他因素对公司公正性与可信度的影响,排除与客户之间可能发生的利益冲突,规范人员的职业行为。

 2 职责和权限 

 2.1  最高管理者:发布公正性声明,组织制定公正性、诚实性措施,组织宣贯,安排监督、检查,带头抵制来自上级和其他方面对检测工作独立性和公正性的干预,制定有关奖惩规定。 

 2.2  技术主管:协助最高管理者制定在检测活动中确保公正性和诚实性的具体措施并监督实施,保证检测全过程的诚实性,使检测数据和结果报告的逐级审批制度落到实处。 

 2.3  质量主管:把执行本程序文件的情况纳入内审计划,组织内审员审核公正性措施和行为准则的贯彻实施情况,对审核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组织跟踪检查。 

 2.4 部门负责人和监督员:监督检测人员诚实出具检测数据,严格校核程序,及时制止违反诚实和公正的行为并如实向技术和质量主管反馈。

  2.5  最高管理者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3  公正性、诚实性措施的制定和宣贯 

 3.1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公正性、诚实性措施,带头贯彻执行并使之不断完善。

 3.2  最高管理者或责成有关负责人在全体员工大会上宣贯公正性声明及措施。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公正性与可信度建立

 第2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3.3  必要时可把措施张贴在明显的位置,接受社会各方和客户的监督。

 4  公正性和诚实性措施的要点 

 4.1 在检测活动中,要排除或抵制一切来自经营、财务、行政等部门的干予和压力,客观公正,独立进行检测和判断,以相同的意识为所有客户提供服务。 

 4.2在检测工作中尊重科学,忠实于客户,严格依据检测数据做出结果判定。

 4.3  管理层在制定年度计划时应明确在检测能力许可范围内和确保检测质量前提下完成检测任务,严禁以数量压质量。 

 4.4 对来自上级主管部门和关系部门的不正当干预,管理层应按照公正性声明的要求予以抵制,必要时管理层应研究对策以集体名义予以抵制。 

 4.5 本机构出具给客户的检测数据和结果应从制度上保证不是个人行为结果,技术主管、检测室负责人、监督员应确保检测、校核、审批三级签字确认制度落到实处。

 4.6  样品管理员应把好检测样品接收关,防止用户和检测人员在无监督条件下直接发生业务往来。

 4.7 诚实是公正的前提,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应坚持原则不接受检测能力许可范围以外的检测任务,对于设备和环境条件不能完全满足要求的检测活动以及对检测方法有效性没有把握的检测工作应如实告知客户。 

 4.8 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应在工作时予以实时记录

 5支持文件

 《管理体系文件管理程序》       THZJ/CX/10/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文件控制

 第1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4

 文件控制

 1 概述

 本节对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批准、发布、使用和管理等控制过程的阐述,其目的是使检测公司员工及时获得和使用现行有效文件版本,以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建立《管理体系文件管理程序》,确保管理体系文件现行和有效

 2文件分类

 2.1按管理体系文件的来源分为:内部文件(手册、程序、作业指导文件和记录表格等)和外部文件(标准、规程、规范和法律法规等)。

 2.2按其承载媒体可以是纸张、磁盘、光盘、照片及其组合体等。

 3文件管理

 3.1综合部是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的职能部门,其内部设有资料员,负责文件标识、发放、回收等管理和控制工作。

 3.2各科室负责本部门使用的文件的控制和管理。

 4文件批准、发布和控制

 4.1内部文件编制完成后经编制人签字、审核人审核、经理批准后发布。

 4.2外来文件需经技术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确认后使用。

 4.3检测公司资料员填写《文件发放/回收记录》,详细记录文件的修订状态、发放部门、领用日期和领用人等,以便查阅和防止使用无效、作废文件。

 4.4综合部每年进行一次文件的审查和清理,以保证管理体系文件的持续有效、适用和满足使用要求。

 4.5 新文件发布后,无效和作废文件及时撤出、回收,并加盖“失效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文件控制

 第2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作废”印章。对需要保留的作废文件(如法律等)要加盖“失效作废、保留禁用”印章。

 5 文件标识

 5.1管理体系文件具有唯一性标识,包括:状态标识、文件编码、发布日期、版次/修订状态、页码、总页数及发布机构等。

 5.2管理体系文件唯一性标识,由资料员的对所编制的文件进行标识。

 6文件更改

 6.1对于管理体系文件的更改,由原编写、审批人负责进行编写、审核和批准。如需指定其他人员进行更改,被指定更改人应具备相应的职位并能获得进行审核和批准所依据的有关背景资料。

 6.2管理体系文件更改或新增内容,在程序文件相应部分的内容中有所显示,并在修改页中注明更改日期和更改人。

 6.3所有受控文件不允许采用手写修改。

 7支持文件

 《管理体系文件管理程序》       THZJ/CX/10/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合同评审

 第1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5

 合同评审

 1 概述

 合同是指本检测公司与客户之间以任何(书面或口头)方式设立、变更、终止服务关系的协议,是双方建立服务关系前对差异的理解、认同和解决的表达形式。合同评审的目的是明确和理解客户要求,并使双方均能接受和承认,达到双赢。

 建立《标书、合同评审程序》,确保客户的要求得到满足。

 2合同评审内容

 2.1客户提出所有要求。

 2.2检测公司的能力和资源能否满足客户要求(包括法律、财务和交付时间等)。

 3合同评审时间

 3.1技术负责人是合同评审负责人。负责组织新的、复杂的、重要的合同评审。

 3.2综合部是合同评审职能部门,负责常规的、简单的重复的合同评审和合同管理。

 3.3检测工作开始前进行,通过评审解决与客户之间的分歧,取得对合同一致认同。

 3.4口头方式合同,在检测工作开始前首先要得到客户有效确认。

 4合同的修改

 4.1合同在执行过程中任何一方提出修改要求,应及时受理,报相应负责人或部门按合同评审内容要求重新组织合同评审。

 4.2由于检测公司原因发生合同不符合工作,综合部应及时与客户沟

 通,协调解决。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合同评审

 第2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5合同评审记录

   合同评审应有记录(包括口头合同的确认记录),合同评审负责人负责记录,合同评审记录由综合部保存。

 6支持文件

 《标书、合同评审程序》

  THZJ/CX/11/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检测分包

 第1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6

 检测分包

 1 概述

 为保证分包业务的有效性和结果质量, 确保检测项目分包给符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实验室,对检测工作的分包提出控制要求。

 2 控制要求

 2.1分包的条件

 当公司由于未预料(如工作量,需要更多专业技术或暂时不具备能力)或持续性的原因(如长期分包,代理或特殊协议等)需要将检测任务分包时,必须分包给能力合格的分包单位,分包单位应满足分包部分工作检测能力的要求,应优先选择通过CNAS认可或计量认证资质认定的单位,分包比例必须予以控制,限仪器设备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及不具备能力的项目,同时应确保分包单位有能力完成分包任务,并能满足相同的能力要求。

 2.2分包的实施

 (1)各检测室技术负责人对要进行分包的检测任务进行确认,以《分包项目申请书》提出分包理由、项目、分包单位,报技术主管审核确认。

 (2)技术主管对检测室所提出的分包单位能力进行调查,确认其有能力完成分包任务后,由技术主管批准,并书面通知客户。同时应得到客户的准许(最好是书面的同意),方可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协议。

 (3)本公司就分包工作对客户负责。当出现由客户或法定管理机构指定分包单位的情况时,本公司对此分包工作不向客户负责,质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检测分包

 第2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量管理部应提供客户或法定管理机构指定分包单位的客观证据。

 (4)质量主管应保存所有合格分包单位的名录及证明分包单位是合格的证明记录;保存分包方的注册资料以及其工作符合本准则的证明记录;公司要与分包方签订分包协议及其

 所有资料应全部存档保存。

 3 相关程序文件

 《记录管理程序》

  THZJ/CX/18/4.0

 《服务与供应品采购程序》

  THZJ/CX/12/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7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1 概述

 服务和供应品是进行检测工作和质量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外部支持服务(如计量检定和校准服务;设施和环境条件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服务)和供应品(如检测仪器设备和辅助设备;消耗性材料和试剂等)质量实施控制,确保检测质量。

 2采购文件编制、审批

 2.1检测公司所有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必须执行招标或比价采购,建立《服务与供应品采购程序》。

 2.2检测部提交采购计划和申请,经经理批准后购置。

 3供应品供给方选择

 3.1技术负责人对供给方资质、能力进行评价和认定,建立名录。对认定合格的供给方,在价格、质量相同条件下作为优先选择对象。

 4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4.1技术负责人按照批准的计划进行采购,出现问题及时同经理沟通。

 5验收和储存

 5.1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检测质量有影响的支持服务(设施环境的设计、安装、调试等)和仪器设备、试剂和易耗品在使用前进行符合性检查和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5.2技术负责人按《服务与供应品采购程序》组织验收、予以记录,并交综合部保存相关记录和资料。

 7支持文件

 《服务与供应品采购程序》

  THZJ/CX/12/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顾客沟通及服务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8

 顾客沟通及服务

 1 概述

 公司在项目招投标、检测服务期间等阶段均与受检测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主管部门或其他相关方保持相互沟通。通过对顾客的沟通及服务控制,确保顾客需求以及服务内容明确,并能准确理解顾客要求,明确部门职责,使沟通及服务过程得以顺利进行,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提出的需求。

 2与顾客沟通的内容信息包括:

 2.1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

 2.2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

 3沟通的渠道和方法包括:

 3.1电话、信函、文件(相关的记录);

 3.2洽商、协商会、座谈会及其记要/记录;

 3.3图纸会审、图纸修改及其签认/核准;

 3.4顾客满意的专访、工程回访、工程保修、发放调查表等;

 3.5顾客投诉及其处理并保存记录。

 4支持文件

 《服务顾客程序》

  THZJ/CX/13/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申诉和投诉处理

 第1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9

 申诉和投诉处理

 1

 概述

 接受客户申诉和投诉是提高检测公司信誉、改进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检测公司开展管理体系评审的输入内容,妥善受理客户的申诉和投诉是检测公司的责任和义务。

 建立《申诉和投诉处理程序》,确保客户的申诉和投诉得到妥善处理。

 2

 申诉和投诉受理

 2.1客户或其他方面(包括内部)的申诉和投诉,由综合部受理。

 2.2上级机关转来的申诉和投诉,由经理受理。

 2.3受理申诉和投诉的同时,告知申诉和投诉方处理的期限。

 3

 申诉和投诉调查

 3.1涉及员工公正行为、服务态度、合同执行等的申诉和投诉,由质量负责人组织调查。

 3.2涉及到检测结果质量方面的申诉和投诉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调查。

 4

 申诉和投诉处理

 4.1调查处理严格按照告知的期限完成,如有拖延应及时通知申诉和投诉方。

 4.2经调查核实,已对客户构成损害的上报经理或技术负责人,采取纠正措施,尽量挽回和降低对客户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4.3申诉和投诉方对申诉和投诉的处理有疑问或不满意时,质量负责人报告经理,并告知申诉和投诉方允许向上一级部门申诉和投诉。

 4.4上级机关转来的申诉和投诉,由经理组织处理,并及时上报处理情况。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申诉和投诉处理

 第1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申诉和投诉涉及管理体系或检测质量,质量负责人按《内部审核程序》及时对管理体系有关领域进行内审,并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采取纠正措施。

 5 申诉和投诉记录

 5.1由受理人、调查人、处理人等负责分别记录和收集,并作初步整理 。

 5.2结案后由综合部负责全部过程的整理整理,交资料员归档保管。

 6 支持文件

 《申诉和投诉处理程序》

 THZJ/CX/14/4.0

 7 相关文件

 《内部审核程序》

 THZJ/CX/19/4.0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THZJ/CX/16/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不符合工作处理

 第1页

  共3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10

 不符合工作处理

 1 概述

 为了及时发现、有效控制检测过程和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工作,保证检测结果的质量,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对检测过程和管理体系运行中不符合工作进行控制和纠正 。

 2、职责: 

 2.1质量负责人和内审员通过内审识别不符合工作,跟踪纠正活动和措施的实施; 

 2.2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识别检测过程中的不符合工作,对轻微不符合及时予以纠正,对较严重或会造成不良后果的不符合工作必要时可暂停其工作并上报技术负责人; 

 2.3技术负责人对不符合工作的严重性作出评估,对不符合工作可接受性和是否需扣发或追回报告甚至通知客户取消工作作出决定; 

 2.4技术负责人审批纠正措施和批准恢复工作。

 3、 不符合工作的识别 

 3.1根据不符合可能造成的后果,将不符合分为轻微不符合、一般不符合、严重不符合等三种。 

 3.2轻微不符合是指检测人员工作疏忽、求快图省事、对程序和检测方法规定不了解等原因造成的不会对检测质量造成不良后果的不符合。 

 3.3一般不符合是指对检测/校准结果有一定影响,但没有涉及法律、安全和重大经济责任,对客户的利益没有构成损害的不符合; 

 3.4严重不符合是指下列情况造成的、对检测结果有严重影响的不符合: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不符合工作处理

 第2页

  共3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1)使用曾经过载给出可疑数据、发现已超差、出现间隙性工作不正常和其它异常的设备; 

 (2)使用失效标准和方法;

 (3)环境条件失控; 

 (4)能力验证或比对结果离群或一致性不满意; 

 (5)检测质量控制发现检测系统不正常。 

 4、 不符合工作的报告 

 4.1公司成员发现不符合工作后,应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报告,除轻微不符合及时指出及时纠正外,应填写“纠正/预防措施要求通知单”,做好相关记录,并向主管负责人报告。 

 4.2公司各级管理、监督、核查、内审人员和检测执行人员,有责任及时发现检测过程或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不符合或潜在不符合。

 5不符合工作的处理 

 5.1当检测/校准、监督或核查人员发现检测/校准工作出现轻微不符合情况时,应及时向当事人员指出并向部门负责人报告,采取以下措施: 

 a)只要判定不符合没有偏离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没有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可立即实施纠正,由部门负责人组织纠正活动,监督员监督其纠正的有效性,确认实施纠正到位即可关闭不符合。 

 b) 在纠正活动关闭后,即可恢复正常的检测/校准工作。此类不符合不必填写《纠正/预

 防措施要求通知单》。

 5.2当在监督或核查中发现检测/校准活动已经偏离了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并形成了不符合工作时,应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报告,由部门负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不符合工作处理

 第3页

  共3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责人采取以下措施: 

 a)立即暂停检测/校准活动,向检测人员了解发生不符合检测/校准工作的背景和原因,当确认不符合工作为一般性不符合,且没有涉及法律、安全和重大经济责任,对客户的利益没有构成损害时,由部门负责人填写《纠正/预防措施要求通知单》,描述不符合事实,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报告。 

 b)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分析原因,对不符合工作的后果进行评价,与责任部门共同确定处置方案,实施纠正; 

 c)当分析认定不符合工作是检测/校准人员的理解和操作水平所致时,则应当安排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d)当分析确认不符合工作是由于作业指导文件没有阐述清楚时,技术负责人应及时组织修改、补充和完善作业文件; 

 e)当分析确认不符合工作是检测/校准资源不足所致时,部门负责人应向技术负责人报告并建议给予必要的资源补充; 

 f)在确认纠正活动有效,并关闭纠正活动后,由部门负责人负责恢复检测/校准工作。 

 5.3批准恢复工作 

 技术负责人在核实纠正措施实施到位后批准恢复工作。  

 5.4防止问题的再度发生

 6 支持文件

 《不符合公正处理程序》

 THZJ/CX/15/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纠正措施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11 纠正措施

 1 概述

 纠正措施是从产生不符合工作现象入手,分析产生不符合工作的原因和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是实现管理体系和技术活动正常运作的手段。

 2 信息来源和原因分析

 2.1质量负责人通过不符合工作报告及处理意见、外部的申诉和投诉、内部或外部审核、管理评审、来自上级部门和员工意见等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2.2质量负责人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从调查原因(包括客户要求、样品、方法和程序,员工技能和培训,消耗品、设备及其校准,设施及环境等)入

 手,分析和确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和潜在的影响因素。

 3纠正措施选择和实施

 3.1质量负责人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组织制定与问题严重程度和风险度相适应的纠正措施,消除产生问题的原因,防止再发生。

 3.2 当实施的纠正措施使原程序或规定方式改变时,按《文件控制程序》修订管理体系文件并加以实施。

 3.3质量负责人根据《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对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监控,确保其有效性。

 3.4当不符合工作性质严重,对管理体系和程序产生怀疑时,质量负责人按《内部审核程序》组织对相关区域进行附加审核。附加审核通常在纠正措施实施后进行。

 4 支持文件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THZJ/CX/16/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预防措施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12 预防措施

 1 概述

 预防措施是以消除潜在的不符合工作原因,防止不符合工作发生为目的。质量负责人及时组织分析管理体系和技术运作中对政策和程序的偏离及不符合的原因,分析和确定造成不符合工作的潜在因素,选择最佳的改进时机,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和减少不符合工作发生,使管理体系得到持续改进。

 2 信息收集和预防措施策划

 2.1质量负责人采用多种形式,征集持续改进意见,分析相关资料(包括趋势、风险、能力验证结果等)。

 2.2根据收集的信息,组织有关人员对现有运作程序的评审、相关管理体系运行和技术运作进行潜在原因分析,策划预防措施。

 3预防措施计划制定和实施

 3.1质量负责人在调查研究、分析信息、做好策划、培训教育员工的基础上,根据潜在不符合工作的可能原因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组织制定预防措施计划。

 3.2质量负责人负责预防措施计划的实施。主动分析潜在不符合工作的可能原因;评价采取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确定需采取的预防措施,如数据分析,特别是趋势和风险分析、质量控制图、能力验证结果、系统的早期报警过程等。

 3.3质量负责人根据《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组织预防措施计划实施的监控,跟踪记录所

 采取措施的结果,评价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3.4经过验证有效的预防措施,质量负责人负责输入管理评审。

 4支持文件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THZJ/CX/17/4.0

 《不符合工作处理程序》

  THZJ/CX/15/4.0

 5 相关文件

 《内部审核程序》

  THZJ/CX/19/4.0

 《管理评审程序》

  THZJ/CX/20/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持续改进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13 持续改进

 1 概述

 持续改进是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灵魂和宗旨。不仅要建立管理体系,更要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经理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定期评审以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提出改进管理体系方案,使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和有效。执行《管理评审程序》。

 2 持续改进方法

 2.1 在日常监督活动中不断发现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问题及时进行改正

 2.2 对管理体系的文件、组织、资源作出重大的调整。

 3 持续改进证据保留

 3.1 对客户意见的评审分析,作出改进工作的决定。

 3.2 对内审发现问题的制定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有效整改,避免不符合的再发生。

 3.3 对外审发现问题制定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实施改进,提高体系运行质量。

 3.4 在管理评审中对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制定和实施的改进的决定。

 3.5利用上述记录所进行的日常渐进式改进和重大突破性改进活动的证据等。

 4支持文件

 《管理评审程序》

  THZJ/CX/20/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记录控制

 第1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14 记录控制

 1 概述

 记录是管理体系运行和技术运作的见证性文件,是完成或达到预期效果的客观证据,对记录进行控制可为管理体系运行和技术运作提供真实、完整、准确的依据。

 建立《记录管理程序》,确保记录得到有效控制。

 2记录的管理范围

 2.1质量和技术负责人共同负责记录要素控制。

 2.2综合部负责记录的管理、收集、归档、保管和销毁。

 2.3质量活动记录:包括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持续改进、纠正措施、预防措施、人员培训和考核、合同评审、服务客户程序文件运行形成的记录。

 2.4技术活动记录:包括检测报告、原始记录、质量监督、样品、环境、仪器等记录。

 3 记录格式和填写

 3.1记录格式中要容纳足够的信息量,以保证质量和技术活动情况的体现。记录格式的设计执行《文件控制程序》,有编制、审核和批准。

 3.2记录要清晰客观、真实准确。

 3.3当记录错误需改动时,采用杠改,将正确内容填写其上方或侧边,改动人签章。

 3.4电子储存记录的更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数据控制程序》。

 4记录保存

 4.1 综合部负责记录的建档、编目、收集、保存和处理。每年收集一次,编制记录清单,规定记录的存放地点和保存期。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记录控制

 第2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2所有记录予以安全保护和保密,借阅记录执行《文件控制程序》和《客户机密与所有权保护程序》,记录销毁执行《记录控制程序》。

 5支持文件

 《记录管理程序》

  THZJ/CX/18/4.0

 6相关文件

 《管理体系文件管理程序》

  THZJ/CX/10/4.0

 《数据控制程序》

  THZJ/CX/24/4.0

 《客户机密和所有权保护程序》 THZJ/CX/09/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内部审核

 第1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15 内部审核

 1 概述

 定期和不定期地实施内部审核,是检查、分析和验证管理体系运行、技术活动运作与《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管理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和有效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通过

 内部审核达到持续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的目的。建立《内部审核程序》。

 2内部审核要求

 2.1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内部审核计划,负责内部审核。

 2.2综合部按照计划审核,记录审核活动,跟踪验证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2.3每年度的内部审核活动要覆盖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和所有活动。

 2.4审核人员要经过培训并取得资格,要独立于被审核的工作。

 3 内部审核实施

 3.1由质量负责人选定审核人员,组成审核小组,必要时可外聘有资格人员参加。

 3.2内审员按照内审计划,在组长的领导下开展内审工作,编制检查表,现场审核,出具不符合项报告,对采取的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等。

 3.3按《内部审核程序》每12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审核,关键要素实施不定期审核。

 3.4内部审核发现的问题,审核组长及时上报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采取必要措施。如果调查表明审核发现的问题已影响到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应书面通知客户。

 3.5跟踪审核一般由原审核组成员进行,采取现场跟踪访问,或在采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内部审核

 第2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取措施完成后进行。

 3.6详细记录审核活动的领域、发现的问题和针对问题所采取的措施,编制内审报告。

 3.7内部审核的记录由质量负责人整理归档,由综合部保存。

 4支持文件

 《内部审核程序》

 THZJ/CX/19/4.0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THZJ/CX/16/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管理评审

 第1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16 管理评审

 1概述

 管理评审是检查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通过评审对其不协调、不适应和产生不符合工作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持续改进,是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实现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提高检测公司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

 建立《管理评审程序》。

 2管理评审时机和要求

 2.1经理负责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主持管理评审。

 2.2质量负责人制定管理评审计划、准备管理评审和管理评审决议的落实。

 2.3综合部负责管理评审输入资料的收集。

 3管理评审时机和要求

 3.1通常按照预定的计划和程序进行管理评审,当出现管理评审输入内容时应及时进行评审。

 3.2管理评审以会议形式举行,由经理确定和主持,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必须参加,其他人员由经理指定。

 4.管理评审输入内容:

 4.1政策和程序的适应性;

 4.2管理和监督人员报告;

 4.3进期部审核的结果;

 4.4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4.5有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

 4.6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的结果;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管理评审

 第1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7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

 4.8申诉、投诉和客户反馈;

 4.9改进建议;

 4.10质量活动、资源以及人员培训情况等。

 5.管理评审计划与实施

 5.1质量负责人在管理评审前组织有关人员根据《管理评审程序》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报经理批准。

 5.2综合部收集管理评审内容和相关资料,报质量负责人汇总,在召开管理评审会议前报经理。

 5.3质量负责人根据管理评审的结果及决议,编制管理评审报告。

 5.4管理评审的改进的结果和决议,由综合部输入下一年度检测公司计划(包括下一年度的工作目标、质量目标和质量技术活动计划)。

 5.5质量负责人对管理评审决议和措施组织实施和跟踪,并保证在指定时间内完成。

 6支持文件

 《管理评审程序》

 THZJ/CX/20/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检测和校准方法

 第1页

  共3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17

 检测和校准方法

 1 概述

 检测方法是为有效检测所规定的技术依据和程序。对检测方法进行有效的确认和控制,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必要措施。检测公司使用的检测方法是法律法规所承认的现行有效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

 建立《开发特定的检验检测方法程序》、《数据控制程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检验检测有效性的质量控制程序》、《方法确认程序》。

 2职责

 2.1技术负责人负责检测方法要素的控制。

 2.2综合部和检测部负责检测方法的管理。

 3 检测方法分类

 3.1标准方法(国际标准、国际区域性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3.2非标准方法(知名技术组织、科学书刊公布的或仪器设备制造商指定的)。

 3.3其他方法(超出其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或经过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等)。

 4 检测方法选择4.1选择和采用的检测方法,必须取得客户书面认可。

 4.2客户未指定检测方法时,优先使用现行有效的标准方法。

 4.3当客户指定检测方法时且其指定检测方法无标准方法可依时,客户必须提供检测方法,检测公司与客户签定协议,检测人员确认该检测方法已掌握和有能力正确运用方法后,方可实施检测工作。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检测和校准方法

 第2页

  共3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5作业指导书的编写

 5.1为了避免由于缺少作业指导书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技术负责人根据检测方法要求,组织编写适应检测公司实际的作业指导书并对其有效性进行维护。

 5.2作业指导书包含内容:检测细则;仪器设备使用的操作规程;样品的采样方法、处置和制备;自校仪器的自校方法;检测方法的验证方法和数据计算、处理方法等。

 6 检测方法确认

 6.1当检测方法发生了变化,由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员对检测方法重新进行确认,保证检测公司所使用的标准是最新有效版本。

 6.2检测方法确认要通过检查、评价,并有客观证据证实检测方法的有效性、适

 应性和准确性及预期用途。

 6.3非标准方法、超过预期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的确认按《方法确认程序》进行。

 6.4检测方法的偏离须有相关技术单位验证其可靠性或经有关主管部门后,由技术负责人批准和客户接受,并将该检测方法进行文件规定。

 6.5技术负责人对检测公司所使用的检测方法的适应性和执行标准的有效性负责;对检测活动制定相关程序,并保证检测方法和制定的程序与所要求的准确度和有关检测的标准规范一致。

 7数据控制

 7.1计算和数据转换及处理,执行《数据控制程序》。

 7.2对数据与数据转换进行系统校核;用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进行数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检测和校准方法

 第3页

  共3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据采集、处理、记录、报告、存储或检索时,要确保软件系统的适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7.3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执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8 支持文件

 《开发特定的检验检测方法程序》

  THZJ/CX/22/4.0

 《数据控制程序》

  THZJ/CX/24/4.0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THZJ/CX/23/4.0

 《方法确认程序》

  THZJ/CX/21/4.0

 《检验检测有效性的质量控制程序》

  THZJ/CX/27/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18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 概述

 为评价公司检测/校准结果的可信程度,规范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达方法,科学、合理、准确的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2.1 技术负责人负责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工作。 

 2.2 综合部组织实施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负责拟定有关检测项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作业指导书,指导测试人员控制各标准方法规定的影响量,编写《不确定度评定报告》,负

 责对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报告的验证。 

 2.3 检测人员严格遵守方法标准和规范化作业技术,认真检查原始记录和检测结果。 

 2.4检测部采用公认的检测方法时应遵守该方法对不确定度的表述。

 2.5检测部采用非标准方法或偏离的标准方法时,应重新进行确认,并对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2.6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或指定有关技术人员(可包括监督员、检测人员、设备责任人等)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工作。 

 2.7不确定度评定和报告根据JJF1059-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来实施。

 3 支持文件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THZJ/CX/23/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抽样管理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19

 抽样管理

 1 概述

 样品的采集是检测工作的第一步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抽样方法、记录和对样品合理处置的决定了样品的安全完整性。对抽样予以控制,使样品在抽取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以满足检测要求和保证检测结果准确、真实。

 建立《抽样控制程序》

  2 抽样程序

 2.1技术负责人负责抽样和样品处置要素的控制。

 2.2综合部(样品员)负责样品接收、送检和样品管理。

  2.3抽样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抽样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项、技术标准、检测方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2.4编制包括抽样方法选择、抽样数量和抽样控制因素等内容的抽样作业指导书。

 2.5按抽样作业指导书实施抽样,并把作业指导书作为抽样常规物品配备。

 2.6按《记录控制程序》要求,详细记录与抽样有关操作,如抽样程序、环境条件、抽样人,必要时记录和绘制抽样地点示意图和抽样程序的统计方法等。

 3 支持文件

 《抽样控制程序》

  THZJ/CX/25/4.0

 4相关文件

 《记录管理程序》

  THZJ/CX/18/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样品管理

 第1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19

 样品管理

 1 概述

 为了保证样品的完整性、保护公司与客户的利益,样品在运输、接受、传递、处置、贮存、保护、保留和/或清理、检测和识别应得到有效控制,保护样品或样品有关部分处于安全状态和完整性。建立《样品管理程序》。

 2运输

 抽样人员负责运输途中的样品保护。委托检测样品,样品管理员有义务向客户提供样品运输、贮存有关知识和建议,必要时,可提供专用保护工具。

 3接收

 3.1样品管理员接受用品时,按照内容认真检查样品。对其外观特征、包装、数量、贮存条件、处置和保密要求、客户技术文件等内容需要双方共同确认,做好记录。

 3.2样品传递到检测部后,检测人员应按送检单或采样记录内容交接验收。

 3.3检测人员检测前认真核对样品记录信息,有疑问时,及时与样品管理员沟通,样品管理员及时与客户联系,进一步确认。

 3.4按客户要求对样品进行必要的准备。

 4标识

 4.1样品管理员在样品登记接收后,按《样品管理程序》对被接收样品加贴唯一性标识,作为该样品在检测公司期间的始终标识,在后续的子样、检测报告、原始记录和有关文件中使用该标识,不发生混淆。

 4.2检测部接收样品后,将样品进一步划分成子样,子样仍保持唯一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样品管理

 第2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性标识。

 5储存及保管

 5.1抽样人员、样品管理员及检测人员按照《样品管理程序》妥善保管样品,避免在运输、贮存和准备过程中发生丢失和损坏,如遇意外损坏或丢失,要及时报告质量负责人,并立即与客户联系。

 5.2当样品需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贮存或进行预处理时,抽样人员、样品管理员及检测人员做好维持、监控和记录。

 5.3样品或其一部分需要安全保护时,抽样人员、样品管理员及检测人员要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以保证样品的原有状态和完整性。

 6处理

 6.1需调用保留样品时,须经技术负责人批准。

 6.2客户需提前取回保留样品时,在签署 “对本检测报告无异议”声明后办理手续。

 6.3样品室的保留样品留样期不得少于报告申诉期(一般不低于3个月),特殊样品根据要求另行商定。

 6.4留样期满后,样品管理员按《样品管理程序》对保留样品进行处理,并做好处理记录。

 7 支持文件

 《样品管理程序》

  THZJ/CX/26/4.0

 8相关文件

 《记录管理程序》

  THZJ/CX/18/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质量控制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21

 质量控制

 1 概述

 制定质量控制程序的目的是建立监控和约束机制,从技术角度及时发现系统偏差和其发展趋势,及时实施控制,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建立《检验检测有效性的质量控制程序》。

 2职责

 2.1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计划的审批。

 2.2检测部室负责质量控制计划的编制、实施、质量控制记录和数据分析。

 3 技术核查选择方法

 3.1定期使用标准物质进行实验误差预测和误差控制;

  3.2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或以传递标准与自备标准比对;

 3.3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

 3.4对保留样品进行再检测;

 3.5分析一个样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

 4 结果分析

 4.1 检测部室完成质量控制计划后,根据记录的数据采用统计技术进行分析,并写出报告,交技术负责人汇总。

 4.2技术负责人组织评审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情况,发现质量控制数据超出或将超过预期

 值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报告结果错误,并将本年度质量控制情况向管理评审会报告。

 4.3当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结果超出预期值时,综合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5 支持文件

 《检验检测有效性的质量控制程序》

 THZJ/CX/27/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能力验证

 第1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22

 能力验证

 1 概述

 公司定期参加行业组织的能力验证计划及实验室间比对计划活动,以考察、监控实验室进行检测工作的持续能力,适用于公司参加的所有能力验证计划及实验室间比对计划活动。

 2 能力验证程序

 2.1 质量负责人负责联系能力验证计划和实验室间比对计划,组织相关检测人员参加,整理上报验证或比对结果,对验证或比对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和反馈。

 2.2 检测室负责制定活动的具体实施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准时将检测结果报送质量控制室。 

 2.3 技术负责人审核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的实施计划、验证或比对结果不满意时制定的纠正措施计划。 

 2.4经理批准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的实施计划、验证或比对结果不满意时制定的纠正措施计划。 

 3.能力验证实施 

 3.1 由质量负责人向检测室发出“参加能力验证及实验室间比对活动的通知”,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参加能力验证及实验室间比对活动的计划,将具体要求和说明传达至实施活动计划的检测人员。 

 3.2检测室根据验证或比对计划的要求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内容包括:验证或比对项目名称、检测样品、检测方法、检测仪器、实施日期、实施进度要求、实施负责人等。 

 3.3实施计划由技术负责人审核,交经理批准后开始执行。 

 3.4 根据实施计划安排,检测室组织实施,安排项目实施负责人检测。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能力验证

 第2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3.5项目实施负责人根据有关检测方法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完成检测工作,检测结果经室负责人审核后交综合部。 

 3.6综合部将结果汇总,及时上报组织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的单位。

 4 评价 

 4.1 综合部及时与组织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的单位联系,获取实验室能力验证和实验室比对计划的结果报告。 

 4.2 质量负责人对所获取的结果进行评价,如果验证或比对结果超过规定的允许偏差,技术负责人应分析超差原因,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4.3 综合部负责对纠正措施实施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写入评审报告中。 

 4.4 质量负责人提交关于验证计划或比对计划的最终评审报告,由经理审核最终确认。 

 4.5 如果发现超差的原因影响以前已发出报告的正确性,按《检验检测有效性的质量控制程序》相关部分执行,同时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和《不符合工作处理程序》。

 5记录 

 5.1 所有有关参加能力验证计划和实验室间比对计划的记录,均由综合部收集、整理并归档保存。 

 6 支持文件

 《检验检测有效性的质量控制程序》

 THZJ/CX/27/4.0

 《不符合工作处理程序》

 THZJ/CX/15/4.0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T

 HZJ/CX/16/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检测报告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23 检测报告

 1 概述

 检测报告是检测公司提供给客户的最终产品,也是检测工作的最终体现。签发后的结果报告确立了检测公司与客户间的民事责任,因此必须按标准及程序要求客观、准确、清晰、完整地出具结果报告,保证结果报告包含的信息符合客户要求。建立《检验检测结果发布程序》

 2 职责

 2.1技术负责人负责结果报告要素。

 2.2综合部负责报告的管理、控制和存档。

 3 结果报告要求

 3.1检测报告应包含信息:

 3.1.1标题“检测报告”;

 3.1.2检测公司名称与地址(在检测公司以外检测时增加检测地点);

 3.1.3报告唯一标识(报告编号),每页及总页数标识;

 3.1.4客户名称与地址;

 3.1.5检测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和检测方法标识及非标准方法的明确说明(必要时);

 3.1.6样品特性、状态描述及唯一性标识;

 3.1.7样品接收日期和检测日期;

 3.1.8抽样计划和程序说明;

 3.1.9检测结果(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3.1.10送样委托检测,签署“检测结果仅对所检测样品有效”的声明;

 3.1.11检测报告签发人签字。

 4支持文件

 《检验检测结果发布程序》

 THZJ/CX/29/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检测结果的解释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24 检测结果的解释

 1 概述

 当客户需要对检测结果做出说明,或者检测过程中已经出现的某种情况需要做出说明,或对其结果需要做出说明时,公司应本着对客户负责的精神和对自身工作的完备性要求,对结果报告给出必要的附加信息。

 2需要对检测报告作出的解释

 2.1对检测方法不符合工作、增删或特殊检测条件加以说明(如环境条件);

 2.2需要时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

 2.3必要时给出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2.4适用且需要时结果提出“意见和解释”;

 2.5特定方法、客户或客户群体要求的附加信息。

 3支持文件

 《检验检测结果发布程序》

 THZJ/CX/29/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抽样检测结果的解释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25 抽样检测结果的解释

 1 概述

 抽样检测不用于来样检测,抽样检测是一种风险检测,其结果报告代表的是该样品的“抽样批”。为将检测的风险减低到最小程度,应有完整、充分的信息支撑其结果报告,以证实检测报告的公正性、严谨性和准确性。

 2 抽样检测结果的解释内容

 2.1抽样日期

 2.2抽取样品的清晰标识(包括制造者名称、标示或型号、相应系列号);

 2.3抽样地点,包括简、草图或照片;

 2.4抽样人;

 2.5采用的抽样计划和程序说明;

 2.6解释抽样过程中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环境条件详细信息;

 2.7与抽样方法或程序有关的标准或规范以及对这些规范的不符合工作、增添、删除。

 3支持文件

 《检验检测结果发布程序》

 THZJ/CX/29/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检测报告的意见和解释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26 检测报告的意见和解释

 1 概述

 检测报告主要是报告检测所得的客观结果,而发表“意见和解释”是要进行专业诊断评价的,形成文字记录。

 2意见和解释

 2.1检测报告中包含意见和解释时,由具备资格的授权人员作出意见和解释;

 2.2检测报告中的“意见和解释”与检测结果明确地加以区别;

 2.3检测报告中的“意见和解释”可包括以下内容(但不限于):

 ①关于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要求的声明意见;

 ②满足合同的要求;

 ③如何使用结果的建议;

 ④用于改进的建议。

 2.4需要用直接对话方式向客户传达意见和解释时,需有文字记录。

 3支持文件

 《检验检测结果发布程序》

 THZJ/CX/29/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分包的检测结果标示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27 分包的检测结果标示

 1 概述

 检测报告包含了由分包方所出具的检测结果时,结果应予以清晰标明。

 2 标示方式

 2.1 分包方应以书面或书面等效的电子方式报告结果,以备日后的查阅。

 2.2 总的检测报告由发包方出具。

 2.3 总检测报告有关分包的数据和结果必须清晰标明“来自分包方”。

  3支持文件

 无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检测结果的发布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28 检测结果的发布

 1 概述

 当用电话、电传、传真或其他电子或电磁方式传送检测结果时,检测报告的格式应设计为适用该种检测类型,并尽量减小产生误解或误用的可能性。

 2 检测结果的发布

 2.1 公司及检测人员应满足保密要求,采取相关措施确保数据和结果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2.2 记录客户的要求,并确认(验证)接收方的真实身份后方可传送结,切实为客户保密。

 2.3 应向客户说明,未经检测机构盖章的报告只能用作参考,不具有法律效力。

 2.4 防止发生对检测数据的修改,公司仅对加盖公司印章的书面结果报告负责。

 3支持文件

 《检验检测结果发布程序》

 THZJ/CX/29/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检测报告的更正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29 检测报告的更正

 1 概述

 检测报告发出后,需对其进行更正或增补时,应予以记录。修订的检测报告应标明所代替的报告,并注以唯一标识。

 2 更正管理

 2.1 报告发出后发现错误,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客户、并回收检验报告,对只需要进行数据修改的,按《检验检测结果发布程序》的规定进行,对需要重新检测的,按《检验检测有效性的质量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 

 2.2 当客户提出更改要求时,应按《检验检测结果发布程序》的规定执行。

 2.3 重新编制的检测报告应区别于原检测报告。

 2.4 新的更正或增补后的检测报告重新发布,收回原检测报告并归档保存。若原检测报告不能收回,应在发出新的报告时同时声明原检测报告作废,并注明新的更正或增补后的报告所替代的标明原检测报告唯一性标识的原检测报告。

 2.5 报告更改由综合部填写《报告更改记录表》,内容包括更改的时间、日期及负责更改者的签名。

 3支持文件

 《检验检测结果发布程序》

 THZJ/CX/29/4.0

 《检验检测有效性的质量控制程序》

 THZJ/CX/27/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检测档案保存

 第1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30 检测档案保存

 1 概述

 为了保护客户与公司的利益,对各项工作中形成的记录、科技资料、往来文件(书)档案进行控制,保证随时提供有效的技术资料及有价值的各类文件、原始记录等,为质量体系有效运行保存客观依据,确保其完整与完好,并且有章可查,以便再现检验过程。

 2.职责 

 综合部负责检验报告等技术文件、内审记录等管理文件以及其他文件资料归档和管理。

 3.程序 

 3.1按标准建立符合要求的档案室。 

 3.2配有专人进行档案管理,及时健全档案,其他无关人员不得接触档案。 

 3.3凡直接记述和反映监测、检测活动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材料、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技术文件档案、综合资料档案和其它须归档的数据资料等均属归档范围。

 4 归档要求 

 4.1 档案管理人员要对归档的材料进行验收,使监测、检测工作各个环节形成的监测、检测材料全部归档。归档材料字迹工整、术语、图表力求规范、格式统一。 

 4.2 档案每年分类装订便于检索,原始件与复印件分开。

 4.3技术文件一般均于次年三月中旬归档。

 4.4管理文件以及其他文件资料一般即时归档。 

 4.5如无特殊要求,保留一份存档。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检测档案保存

 第2页

  共2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6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过程中形成计算机软盘、原程序、录音带、录像带等归档一份。 

 4.7 存档时间:根据资料性质、用途,中心内规定了各类存档资料的保存期限:检测原始记录、报告的保存期限不少于6年;其他资料保存期限不少于6年。

 4.8需借阅时要经综合部主任批准,履行借阅手续,原则上借阅需在档案室内进行,不得带出档案室,如有外部评审必须带出档案室,则需主任批准。 

 4.9图书资料购入后经资料员登记、盖章,然后统一保管,严格履行借阅手续。 

 4.10 职工因调动、退休等原因离岗时,要如数交回所借书籍、资料 。否则按所借书籍、资料价格加倍赔偿。 

 5.相关文件 

 《记录管理程序》

 THZJ/CX/18/4.0

 《管理体系文件管理程序》

 THZJ/CX/10/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风险评估和控制

 第1页

  共3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31 风险评估和控制

 1 概述

 为了能够在检测工作中持续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实施必要地控制措施,建立和保持相应识别、评估、实施程序,针对风险分级、安全计划、安全检查、设施设备要求和管理、危险材料运输、废物处置、应急措施、消防安全、事故报告的管理要求,保障人员健康和环境安全。

 2.职责 

 2.1 各岗位人员负责识别在检测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以及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实施; 

 2.2 综合部主任负责组织识别出风险的分析;

 2.3 质量负责人负责风险的评估和采取何种预防和控制措施

 2.4最高管理者负责批准风险预防和控制的措施; 

 2.5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风险的监控和预防控制措施的跟踪验证.

 3 风险的识别 

 3.1在整个的检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3.1.1检测前: 

 a) 合同评审的风险,例如:检测方法不适用与检测样品 

 b) 样品风险,例如:检测样品信息与检测委托单不符的风险。 

 c) 信息保密风险,例如:在与客户沟通时泄露其它客户检测过程中提供的样品、文件及传递过程中的信息 

 d) 沟通风险,例如:未能将客户的检测需求有效地传递给相关人员风险。 

 3.1.2检测中: 

 a) 人员风险,例如:检测人员资质不足;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风险评估和控制

 第2页

  共3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b) 仪器设备风险,例如:仪器设备未定期校准或核查;

 c) 试剂耗材风险,例如:使用无证标准物质; 

 d) 检测方法风险,例如:未识别样品基质对检测方法带来的干扰; 

 e) 安全风险,例如生物安全、化学安全、辐射安全等方面的风险 

 3.1.3检测后: 

 a) 样品存储和处理的风险,例如:样品丢失; 

 b) 数据结果风险,例如:人为更改或伪造检测结果; 

 c) 报告风险,例如:检测报告未审核签字; 

 d) 信息安全和保密风险,例如:客户信息、报告和数据信息泄露。 

 3.2各岗位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发现和识别整个体系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告知检测部负责人。

 4 风险的分析 

 4.1综合部主任在接到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后,立刻汇同相关部门和人员对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分析。 

 4.2分析如果风险发生,可能造成的影响情况: 

 1)检测数据错误 

 2)检测报告不准确、不规范 

 3)危害到检测人员的身心健康 

 4)影响环境等 

 4.3分析风险可能发生的频次。

 5 风险评估  

 5.1质量负责人根据风险分析的情况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风险评估。 

 5.2风险评估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风险评估和控制

 第3页

  共3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1) 确定风险评估小组成员; 

 2) 本次风险评估的目的; 

 3) 本次风险评估的范围; 

 4) 评估原则; 

 5) 风险评估的识别和分析过程 

 6) 具体分析风险发生结果严重性; 

 7) 根据风险发生后果的可能性采取的预防措施; 

 8) 如发生不可控的情况所采取的补救和控制措施。 

 6 风险防范措施的批准和实施 

 6.1最高管理者批准风险评估报告,并由档案管理员进行编号后受控发放给相关人员。 

 6.2风险评估报告中涉及的相关人员实施预防措施以防止风险的产生;6.3综合部主任负责组织对风险产生后补救和控制措施进行演练。 

 7 风险控制的验证 

 各部门负责人对预防措施、补救措施和控制措施执行情况实施监控和验证。

 8. 相关文件 

 《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

 THZJ/CX/30/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年度报告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32 年度报告

 1 概述

 公司应当按照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要求完成年度报告,详细说明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遵守从业规范。开展检测活动。

 2

 报告内容

 2.1 在批准范围能开展检测活动。

 2.2 参加相关能力验证情况。

 2.3 是否正确使用资质认定证书和标识。

 2.4 统计、汇报年度检测数据情况,留档的上报年度报告和信息统计材料完整。

 5.相关文件 

 《记录管理程序》

 THZJ/CX/18/4.0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XXXX/SC-4-2016

 第4章 评审要求

 主题:变更申请

 第1页

  共1页

 第3版

 第1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6年03月 01日

 4.5.33 变更申请

 1 概述

  公司的名称、地址、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检测项目依据的标准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按照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要求进行变更申请。

 2 变更项目

 2.1 机构名称、地址、法人性质发生变更的。

 2.2法定代表人、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检测报告授权签字人发生变更的。

 2.3 资质认定检验检测项目取消的。

 2.4 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方法发生变更的。

 2.5依法需要办理变更的其他事项。

 3 变更程序

 3.1 综合部主任负责提交变更申请材料。

 3.2 检测部部长负责相关变更检测参数的提供。

 4. 相关文件 

 《记录管理程序》

 THZJ/CX/18/4.0

推荐访问:评审 资质 检测机构
上一篇:国家药品十二五规划 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十二五规划
下一篇:基层计生协会组织建设总结:计生协会组织建设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