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秦淮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

来源:华图网校 发布时间:2021-05-01 点击: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中学 0 2020 届高三语文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

 注意事项: :

 1. 本试卷共 0 160 分, , 考试用时 0 150 分钟。

 2. 答题前, , 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写在答题纸上。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语言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发音是

  的。而从历史角度看,语言还

 着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保留诗词中“诗眼”的读音,能让人在诵读中感悟音韵之美,感受历史的厚重,找到语言

  的源头。

 A. 蔚然成风

 承载

 衣钵相传 B. 蔚然成风

 负载

 一脉相承 C. 约定俗成

 承载

 一脉相承 D. 约定俗成

 负载

 衣钵相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这类题要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约定俗成: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们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认定或形成的。语境说的是“发音”,选“约定俗成”。承载: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可用于形容抽象事物。负载:机械设备以及生理组织等在单位时间内所担负的工作量。也指机件及建筑构件承受的重量。根据语境“语言”“文化记忆”,是抽象事物,选“承载”。一脉相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指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衣钵相传: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予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语境是找语言的源头,选“一脉相承”。

 故选 C。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风筝真正的命名,《询刍录》记载: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_

 《北京竹枝词》也对风筝有生动的描绘:“风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上碧

 云端。” ①起初只限于皇宫贵族中的公子佳人玩赏 ②五代时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 ③风筝既是一种美丽的民间工艺品,又是大众娱乐品 ④到了宋代以后,才成为民间群众喜爱的一种活动了 ⑤后于鸢首,以竹为笛,风入笛管发出悦耳之声,好似“筝”鸣,俗称风筝 ⑥历来受到文学家的传唱 A. ①②⑤④③⑥ B. ②①④⑥⑤③ C. ①④②⑤⑥③ D. ②⑤①④③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连贯能力以及文段逻辑顺序安排能力。做题时,我们首先是要初步排序,确定相邻的句子,通过抓住体现句子之间联系的词语(如:复指词语,表示句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标明主次轻重、时间、总括性的词,前后呼应的词语等)将句子按意义分类,将各种表意相近的句子归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小组。然后再通过小组间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将各小组组合成一个大组,最终确定句子的正确语序。这其间要注意打乱的句子与原有语段上下句之间的近邻关系,确保话题内容的一致性。当然,我们在做题时根据选项还可以采用排除法,以及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意思,排好之后再通读语段,看看是否自然通顺,如果不连贯再进行微调后,最终确定。

 本句段按照风筝由来、发展、推广的过程展开。把握句与句间的语意顺承,②和⑤侧重风筝的由来、①和④侧重风筝的发展、③与⑥侧重风筝的推广的过程, 可以判定。

 故选 D。

 3.下列古诗词所描写的中国传统节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②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③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④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⑤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鬓。

 A. ①④②⑤③ B. ④①⑤②③ C. ①④⑤②③ D. ④①②⑤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的识记。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①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选自李商隐《观灯乐行》,帝王之都,到处月光如水,花灯如山, 装饰华丽 香艳的马车堵塞了宽敞大道。可知是元宵节。

 ②“盂兰”,盂兰盆节,节期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的节日,也称盂兰盆会、中元节。

 ③“菊花须插满头”对应的是“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④“拜新年”,可知是春节。

 ⑤“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选自苏轼的《浣溪沙•端午》,其中“缠彩线”也是端午的民间习俗。

 可知,依次是:①元宵节;②中元节;③重阳节;④春节;⑤端午节。

 故选 B。

 【点睛】文化常识需要积累内容: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4.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湖北武汉快速修建火神山医院。下列对火神山医院院微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火神山医院院微以双肺造型为主体,交代了建造的特殊背景和主要功能。

 B. 肺部图形呈现三.级渐变状,蕴含着肺部疾病通过救治定能焕发新生之意。

 C. 将汉字“火”“人”融入其中,体现名称称谓,凸显医院“治病救人”的服务宗旨。

 D. 院徽四周为医院中英文文字及武汉市花梅花图案,彰显武汉人民不怕冬季严寒。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考生语言表达和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仔细观察画面;看画中的语言文字;运用恰当的语言。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

 本题中是火神山医院所设计的 LOGO 及其设计理念。火神山医院院徽以双肺造型为主体将两汉字“火、人”巧妙融入其中,意在体现“火神山”的名称称谓,凸显医院“治病救人”的服务宗旨;肺部图形呈现三级渐变状,蕴含着肺部疾病通过救治而焕发新生之意;院徽核心图形四周为一圈合围的心形图案体现了在抗击肺炎之际,医院集全社会资源与力量,众志成城、战胜病毒的决心、信心和爱心;院徽四周为医院中英文文字以及武汉市花梅花图案,体现医院所在地的地域特征。题干中 ABC 三个选项都正确。

 故选 D。

 二、文言文阅读(0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今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到界,移书曰:“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时降散。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① 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专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② 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

 【注】①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②枹鼓不鸣:没有人击鼓鸣冤。

 5. 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

  诣:拜见 B. 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

  具:准备 C. 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

  原:赦免 D. 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

  数:数落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董宣多次升迁,官至北海相时,杀死公孙丹父子及其宗族亲党三十余人,原因是公孙丹滥杀无辜,宗族亲党拿着武器到府衙喊冤闹事。

 B. 董宣在任江夏太守时先发文书告诫夏喜一伙,促使他们自动“降散”,而不是一味诛杀,他先礼后兵从而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然而他对待外戚很轻慢,遭致免官。

 C. 董宣对下属有爱护之心,水丘岑因杀公主家奴身陷囹圄,董宣声言是奉自己的命令,主动担当责任,而不推诿。他曾把得到的三十万赏钱全部分发给部下。

 D. 文章详略得当,情节波澜起伏,生动地刻画了董宣刚直不阿、公正廉洁的典型形象,文中的董宣对豪强狠,对自己严,对部属宽,形象丰满。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

 (2)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8. 文章写了董宣不畏强权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5. A

 6. C

  7. (1)使者把这件事禀奏光武帝,光武帝下旨贬董宣为怀县县令,并让青州府不再追究水丘岑的罪责。

 (2)皇帝派遣使者到他家里吊唁慰问,只见粗布被褥覆盖遗体,妻子和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

  8. ①不畏权势,严惩草菅人命的公孙丹父子;②轻慢外戚,不巴结朝廷权贵;③执法严厉,怒杀行凶的家奴;④坚持正义,拒不向公主道歉;⑤打击恶霸,朝野莫不震栗。

 【解析】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A 项,“诣:拜见”解释错误,“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是三十多个丹宗族亲党,拿着兵器到府上去的意思,因此,“诣”应该“到、去”的意思。

 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C 项,“水丘岑因杀公主家奴身陷囹圄”理解错误,由原文“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可知,董宣以公孙丹从前曾依附过篡位的王莽的罪名,认为公孙亲党有串通海贼的嫌疑,于是把这三十余人一网打尽,下在死囚牢中,指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数杀戮。因此,水丘岑所杀不是公主家奴,而是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

 故选 C。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本题,第一句关键点:“以闻”:“省略句,以之闻,把这件事禀奏(光武帝)”;“左转”:“贬官”;“案”:“名词作动词,追究”。第二句关键点:“唯”:“只”;“妻子”:“妻子儿女”;“一乘”:“一辆”。

 参考翻译:

 (1)使者把这件事禀奏光武帝,光武帝下旨贬董宣为怀县县令,并让青州府不再追究水丘岑的罪责。

 (2)皇帝派遣使者到他家里吊唁慰问,只见粗布被褥覆盖遗体,妻子和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

 【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人物形象主要根据人物的言行、他人的评价、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等方面来分析。

 本题,要求分析“董宣不畏强权的特点”,由“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可知,严惩公孙丹父子;由“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后特征为洛阳令。”可知,董宣轻慢外戚,不阿谀奉承;由“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可知,严惩犯罪的家奴;由“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可知,不向权贵屈服;由“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②董少平。’”可知,董宣惩治恶霸,让豪强恶霸不寒而栗。

 【点睛】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

 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补出省略句中...

推荐访问:秦淮 南京市 江苏省
上一篇:大学学生自愿放弃贫困认定申请书
下一篇: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安全施工方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