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安全文化咨询咨询管理企业战略

来源:华图网校 发布时间:2020-09-24 点击:

 目录

 一、烟草安全文化背景简介....................(3-6)

 二、 建设烟草安全文化的 目的和意义.............(7-9) 三、 安全文化 咨询的流程及工作计划...........(10-12)

 四、 企业安全文化的评价因素 及方法.........(13-20)

 五、附录...................................(20-29)

 【最新资料d ,Word 版,可自由编辑!】

 一、 安全文化背景简介

 1 1 、安全文化背景简介

 不断提高职业安全与卫生的水平,保护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是当今政府和社会的神圣责任和光荣的义务,也是职业安全卫生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崇尚的伟业。随着工业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文明的进程,对职业安全卫生的需求和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安全科技界的专家、学者;还是工业界的企业家、安全管理人员都不断寻求新途径,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笔者认为,在以下三方面取得了成就:

  1)改善安全硬件的特性和功能:改善物(指广义的物:机械、设备、仪表、工具、生产资料等)的安全状态,即从设计、制造、应用方面提高设备、机具、工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提高劳动者的安全生理特性、安全心理素质以及对社会环境的科学适应能力;

  3)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调节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间的关系,达到安全、系统与匹配。

  不难看出,在控制人、物、管理的安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最近的统计表明,全球每年因工死亡人数高达 110万。而全国每年也至少有 10 万人在意外事故中丧生(包括交通事故),世界范围内的意外死亡人数达 350 万。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的风险、工业生产与开发的风险、人民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及生存面临的风险,对人类的安全与健康又构成了新的潜在威胁。因些,迫使当代人要用崭新的思维方法和跨世纪的安全科技文化的新观念来审视世界,科学而客观地把握人生,珍惜生命,创造人类安全、健康、舒适、长寿,社会稳定发展的美好未来,安全文化建设便应运而生。

 随着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相关的标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标准号:AQ/T9004-2008)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标准号:AQ/T9005-2008)的首次出台(2009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安全文化建设势在必行,本标准为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了工作指南,并明确指出对具有下列愿望的企业尤为重要:

 a)以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或程序为基础,实现在法律和政府监管符合性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最大限度地减小安全生产事故风险; b)对寻求和保持卓越的安全绩效做出全员承诺并付诸实践; c)使自己确信能从任何安全异常和事件中获取经验并改正与此相关的所有缺陷 2 2 、安全文化的内涵

 安全文化的概念最先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于 1986 年针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提出。1991 年出版的(INSAG-4)报告即《安全文化》给出了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和物资财富的总称,安全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为保证。

 ??企业安全文化,从广义上说是企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维护安全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总和;是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标准的总和;是一种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价值的文化。

 1) 安全理念文化建设 安全理念是一种精神理念,主要指积淀于企业和员工心理的安全意识形态,也就是要引导全体员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2) 安全行为文化建设 ?安全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响应与情感认同,包括安全

 行为准则、作业标准、队伍素质、精神面貌等等。一是提高全体员工安全自控能力和良好的安全习惯养成。二是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管理素质。

 3) 安全制度文化建设 ??安全制度文化是指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包括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管理网络、部门分工以及安全生产制度建设。一是要不断完善公司安全管理机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市场形势和安全生产的需要;二是从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炼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整合和完善,建立全体员工能够接受、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健全适应企业持续发展的安全目标和规章制度。

 4) 安全环境文化建设。

 ??安全环境文化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即安全管理和监控系统的开发、利用和维护,生产条件和员工工作环境的改善以及员工精神需求和企业形象等。一是引进和开发安全管理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比如 GPS、视频监控等系统的应用和拓展,紧密结合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积极探索现代安全管理手段,应用各种新技术。二是重视员工的精神需求,鼓励员工参与各种业务培训,激发员工的自豪感和凝集力。四是提高服务和质量,打造企业品牌,积极宣扬企业安全管理特点的独特风格,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

 二、 建设烟草安全文化的 目的和意义 1 1 、 烟草企业安全文化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烟草企业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烟草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

 第一,现阶段烟草企业员工对安全工作重要性认识程度参差不齐,对安全知识掌握程度不平衡,具有烟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尚未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第二,目前烟草企业主要采用有形的安全管理方式,往往采用强制手段与处罚措施,解决暂时的安全矛盾,未充分发挥企业安全文化的无形管理作用。

  第三,目前相当一部分烟草企业的安全管理阶段性强,偏重于发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作用,全员性与全阶段性规范管理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安全文化的全面管理作用发挥不够。

 第四,部分烟草企业安全文化网络尚未健全,安全体系与质量体系关系未完全理顺,偏重于基础设施等硬件投入,对安全文化建设等软件投入相对不足,烟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待上一个台阶。

 2 2 、烟草安全文化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基础。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安全管理的制度不健全,即无章可循;二是制度定得很全面,但难以落实或落实得不够,即有章不循。无论是建章立制,还是制度落实,说到底就是一种责任感,而责任感来源于观念。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解决观念问题,观念变了责任感也就会增强,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制度建设也就会得到很好的落实。

 b)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消除安全隐患,纠正习惯性违章,确保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发现一些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一些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消除,人们似乎都在默许着这一切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事实存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有些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侥幸心理作祟,不良行为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如果我们搞好了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的思维方式已铭刻在脑海,安全的意识已深入骨髓,人们就自然会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办事,人人都是安全员,人人都会从保护自己、保护他人、保护企业财产的角度思考问题,隐患与违章必然会得到遏制。

 c)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安全投入的不足,必然会造成安全设施的缺陷,埋下安全隐患。安全文化建设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意识,方方面面,都会从安全的愿望出发,审视周围的安全环境,主观上要求得到安全保障,也就容易发现和提出安全设施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关心安全设施的有效性,安全投入就必须得到保证 。

 三、 安全文化 咨询的流程及工作计划

 1 1 、安全文化咨询流程:如下图

  安全文化咨询流程图

 2 2 、咨询工作计划各阶段简介 :

 第一阶段咨询的结果主要形成如下几类文本:

  《安全文化评价报告》--准确、务实的安全文化评价报告是文化建设的基石。

  《安全文化发展规划》--某个阶段内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朝哪个方向走、主要做哪些事、可以实现什么效果。

  《安全文化理念体系》--明确企业安全文化的价值观、安全原则或主要思想。

  《企业安全文化读本》--故事集、案例集、知识集等  《安全可视化环境布置手册》--根据企业特点进行旨在营造安全氛围的可视化设计,在视觉形象上焕然一新,与文化文本相互映衬。

 现场诊断

  现场评价

  手册文件编写

  安全文化宣贯

 现 场调研

  安全文化培训

 安全体系试运行

 第二阶段是在公司一把手的领导下,借助各级管理人员的力量,通过各种措施,将文化由理论层面(文本)转变为实践(操作方案和制度),推进安全管理的提升,实现文化落地。

 第二阶段的工作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构建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 2) 制度改进 3) 疏通安全文化的传播渠道 4) 安全型组织建设 5) 对内、对外交流安全文化建设经验

  安全文化实施是文化建设最重要的环节,然而并不是说文化落地实施之后文化建设就可以结束了。实际上,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具体表现在:

  第一,?文化落地实施阶段不仅是文本创作阶段所形成的各种理论付诸行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发现文本同企业实际不相符之处并进行改正的过程,改正后重新再度实施,而不是机械的照搬实施。

 第二,经过一段时间的安全文化建设,企业需要依据定量和定性的文化评价手段对建设效果进行评估,发现前期方案同企业实际不相符之处,或者安全文化实施上的短板,对理论框架进行修改,继而再度实施。

 四、 企业安全文化的评价因素 及方法

 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本要素

 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自身内部的和外部的文化特征,引导全体员工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实现在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通过全员参与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进步。

 1) 基础特征

  企业状态特征 企业自身的成长、发展、经营、市场状态,主要从企业历史、企业规模、市场地位、盈利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 企业文化特征 企业文化层面的突出特征,主要评估企业文化的开放程度,员工凝聚力的强弱,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情况,员工执行力状况等。

  企业形象特征 员工、社会公众对企业整体形象的认识和评价。

  企业员工特征 充分明确员工的整体状况,总体教育水平、工作经验和操作技能、道德水平等。

  企业技术特征 企业在工程技术方面的使用、改造情况,比如技术设备的先进程度、技术改造状况、工艺流程的先进性,以及人机工程建设情况。

  监管环境 企业所在地政府安监及相关部门的职能履行情况,包括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监管力度、法律法规的公布及执行情况。

  经营环境 主要反映企业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市场经营状况等商业环境,诸如人力资源供给程度、信息交流情况、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等。

  文化环境 反映企业所在地域的社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民族传统、地域文化特征等。

 2) 安全承诺

  安全承诺内容 综合考量承诺内容的涉及范围,表述理念的先进性、时代性,与企业实际的契合程度。

  安全承诺表述 企业安全承诺在阐述和表达上应完整准确,具有较强的普适性、独特性和感召力。

  安全承诺传播 企业的安全承诺需要在内部及外部进行全面、及时、有效的传播,涉及不同的传播方式,选择适当的传播频度,达到良好的认知效果。

  安全承诺认同 考察企业内部对企业安全承诺的共鸣程度,主要包括:安全承诺能否得到全体员工特别是基层员工的深刻理解和广泛认同,企业领导能否做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全体员工能否切实把承诺内容应用于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实践当中。

 3) 安全管理

  安全权责 企业的安全管理权责分配依据的原则、权责对应或背离程度,以及在实际工作当中的执行效果。

  管理机构 企业应设置专人专职专责的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充足的、符合要求的人力、物力资源,保障其独立履职的管理效果。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及人员应当具有明确的管理权力与责任,在权责的分配上应充分考虑企业安全工作实际,有效保证管理权责的匹配性、一致性和平衡性。

  制度执行 企业安全管理的制度执行力度与障碍情况。

  管理效果 结合企业实际,从安全绩效改善程度、应急机制完善程度、事故与事件管理水平等方面,客观评估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在一定时期内的实施效果。

 4) 安全环境

  安全指引 企业应综合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有效引导员工安全生产。主要从安全标识运用、安全操作指示、安全绩效引导、应激调适机制等方面进行评估。

  安全防护 企业应依据生产作业环境特点,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安装有效的防护设施和设备,提供充足的个体防护用品。

  环境感受 环境感受是员工对一般作业环境和特殊作业环境的综合感观和评价,是对作业环境的安全保障效果的主观性评估。主要从作业现场的清洁、安全、人性化等方面,考察员工的安全感、舒适感和满意度。

 5) 安全培训与学习

  重要性体现 企业各级人员对安全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直接体现在培训资源投入力度,培训工作的优先保证程度,及企业用人制度等方面。

  充分性体现 企业应向员工提供充足的培训机会,根据实际需要和长远目标规范培训内容,科学设置培训课时,竭力开发、运用员工喜闻乐见的有效培训方式。

  有效性体现 科学判断企业安全培训的实施效果,主要从员工安全态度的端正程度、安全技能的提升幅度、安全行为和安全绩效的改善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6) 安全信息传播

  信息资源 根据安全文化传播需要,企业应分别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信息库、安全技术信息库、安全事故信息库和安全知识信息库等各种安全信息库,储备大量的安全信息资源。

  信息系统

 企业围绕安全信息传播工作,设置专职操作机构,建立完备的管理机制,搭建稳定的信息传播与管理平台,创造完善齐全的信息传播载体。

  效能体现 根据员工获取和交流企业安全信息的便捷程度,企业安全信息传播的有效到达率、知晓率和开放程度,综合衡量企业安全信息传播的实际效果。

 7) 安全行为激励

  激励机制 围绕安全发展这一激励目标,企业应建立一套理性化的管理制度以规范安全激励工作,实现安全激励制度化,保证安全绩效的优先权。

  激励方式 根据企业实际兼顾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采取最可靠、最有效的安全激励方式。

  激励效果 员工对企业安全激励机制、激励方式的响应体现为绩效改善与行为改善的正负效应。

 8) 安全事务参与

  安全会议与活动 企业应根据实际需要,定期举办以安全为主题的各种会议和活动,鼓励并邀请相关员工积极参与。

  安全报告 企业应建立渠道通畅的各级安全报告制度,确保报告反馈的及时、高效,注重各种报告、处理等信息的公开、共享。

  安全建议 企业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建议制度,疏通各种安全建议渠道,以及时反馈、择优采纳等实际行动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建议。

  沟通交流 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创造良好的安全信息沟通氛围,实现企业各层级员工有效的纵向沟通和横向交流,同时及时与企业不同层面的合作伙伴互通安全信息。

 9) 决策层行为

  公开承诺 企业决策层应适时亲自公布企业相关安全承诺与政策,参与安全责任体系的建立,做出重大安全决策。

  责任履行 在企业人事政策、安全投入、员工培训等方面,企业决策层应充分履行自己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在各工作环节的重要地位。

  自我完善 企业决策层应接受充分的安全培训,加强与外部进行安全信息沟通交流,全面提高自身安全素质,做好遵章守制、安全生产的表率。

 10) 管理层行为

  责任履行 企业管理层应明确所担负的建立并完善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改善安全绩效等重要安全责任,并严格履行职责。

  指导下属 企业管理层应对员工进行资格审定,有效组织安全培训和现场指导。

  自我完善 企业管理层应注重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更新,积极完善自我,加强沟通交流。

 11) 员工层行为

  安全态度 主要从安全责任意识、安全法律意识和安全行为意向等方面,判断员工对待安全的态度。

  知识技能 除熟练掌握岗位安全技能外,员工还应具备充分的辨识风险、应急处置等各种安全知识和操作能力。

  行为习惯 员工应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积极交流安全信息,主动参与各种安全培训和活动,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 团队合作 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同事之间要增进了解,彼此信任,加强互助合作,主动关心、保护同伴,共同促进团队安全绩效的提升。

 要想真正建设好企业的安全文化,并不断将其推动和发展,就不能仅停留在对安全文化理念的空洞宣教上,也不能仅着眼于局部的、个别的文化形式,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问题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的问题。因此,开展企业组织的安全文化状况分析和评价,是企业安全文化得以发展的基础。但是,企业安全文化涉及到企业的人、物、环境的各个方面,与全企业的理念、价值观、氛围、行为模式等深层次的人文内容密切相关,客观地分析和评价一个组织机构的安全文化水平是很困难的。

 为了对一个企业安全文化的状况进行评价,首先应该确定评价的因素集合,然后给出各因素的评价等级,再对照企业的现状,给出企业安全文化当前所处的状态或发展阶段。

 对企业安全文化进行评价首先要确定从哪些方面对安全文化进行衡量,每一个衡量的方面可看成一个因素,一个因素应该代表安全文化的一个特征。

 附录:

 评价指标参考权重

 一级指标:基础特征(权重 0.06 )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名称

 权重

 指标名称

 阐述

 权重

 企业状态特征 0.06 成长性 企业历史、企业规模与发展前景。

 0.34 竞争性 企业在行业中地位与市场竞争力。

 0.27 赢利性 企业盈利状况及盈利预期。

 0.39 企业文化特征 0.18 开放性 对外来文化和文化变革的态度。

 0.21 凝聚力 员工对企业和同伴的信赖程度。

 0.18 审核 核 安全承诺 自主学习与改进 安全行为激励 行 行 为 为 范 范 规 规 与 与 程 程 序 序 信息传播与沟通 通 安全事务参与 评估 估 图1 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模式

 沟通交流 注重内部及与外部的沟通交流。

 0.19 学习氛围 企业及员工对待学习的普遍态度。

 0.2 行为规范 员工行为方式的规范化程度。

 0.22 企业形象特征 0.09 知名度 企业或品牌在行业排名或社会知晓。

 0.42 美誉度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0.58 企业员工特征 0.26 教育水平 员工受教育程度。

 0.2 工作经验 员工平均工作年限或重点岗位员工平均工作年限。

 0.27 操作技能 操作技能熟练或胜任工作的员工比例。

 0.28 道德水平 员工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水平。

 0.25 企业技术特征 0.19 技术先进 主要技术设备、生产工艺在行业内的先进程度。

 0.36 技术更新 在技术更新方面的投入与实施。

 0.22 安全技术 安全工程技术的应用情况。

 0.42 监管环境 0.17 监管力度 地方安全监管部门执法水平与监管能力。

 0.45 法规完善 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完善程度。

 0.55 经营环境 0.02 人力资源 本地区人力资源供给。

 0.32 信息资源 本地区可利用信息资源。

 0.38 经济实力 本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

 0.3 文化环境 0.03 跨民族文化 本地区重要的民族风俗习惯、礼仪传统。

 0.52 地域文化 本地区显着的区域文化特征。

 0.48 一级指标:安全承诺(权重 0.1 )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名称

 权重

 指标名称

 阐述

 权重

 安全承诺内容 0.27 完整全面 逐一阐述安全价值观、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安全目标和安全方针。

 0.4 理念先进 所述理念符合科学发展观。

 0.39 求真务实 符合本企业实际切实可行。

 0.21 安全承诺表述 0.22 阐述准确 完整准确地传达内涵。

 0.27

 语言精炼 核心理念易于理解和记忆。

 0.21 独到性 受众印象深刻。

 0.18 感召力 感染受众引发共鸣。

 0.34 安全承诺传播 0.21 传播方式 传播形式、传播媒介和传播者。

 0.3 传播频度 时间频度与空间频度。

 0.28 受众知晓率 员工与相关方知晓率和记忆率。

 0.42 安全承诺认同 0.3 领导示范 决策层成为实践安全承诺的表率。

 0.3 员工认同 员工深刻理解并认同安全承诺的内涵,并以实际行为履诺。

 0.42 管理实践 管理层身体力行履行企业安全承诺。

 0.28 一级指标:安全管理(权重 0.07 )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名称

 权重

 指标名称

 阐述

 权重

 安全权责 0.3 权责明确 企业各级人员拥有明确的安全权责。

 0.47 权责匹配 企业各级人员的岗位权限与责任应匹配。

 0.53 管理机构 0.21 机构设置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的设置情况。

 0.3 独立履职 充分独立履行职责并可直接向最高领导报告。

 0.37 资源配置 充足的人员、经费和装备。

 0.33 制度执行 0.16 制度保障 从制度上充分保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0.31 管理权限 安全管理的权威性、独立性。

 0.29 制度执行 保证制度执行有效的具体方法。

 0.4 管理效果 0.33 绩效改善 各种安全绩效指标的确立与实现。

 0.52 应急效能 企业应急系统的完善程度。

 0.23 事故与事件管理 对各种事故、事件的管理与持续改进。

 0.25 一级指标:安全环境(权重 0.08 )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名称

 权重

 指标名称

 阐述

 权重

 安全指引 0.27 视觉识别 参照国家标准正确设置安全视觉识别系统。

 0.24 作业指导 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知识技能培训。

 0.23 宣传教育 建立并有效利用各种媒介为员工和相关方进行安全宣传教育。

 0.2 安全活动 企业积极组织并鼓励促进安全绩效的活动。

 0.17 应激调适 建立应激调适机制使员工产生应激反应时可得到有效的心理咨询。

 0.16 安全防护 0.39 群体防护 企业对危险作业场所、危险源和危险设备设施配置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

 0.46 个体防护 企业为员工配备并定期检查、更换必需的个体防护用品。

 0.54 环境感受 0.34 安全感 员工对一般作业环境和特殊作业环境的安全感或不安全感。

 0.41 舒适感 员工对一般作业环境和特殊作业环境的舒适感或不舒适感。

 0.29 满意度 员工对作业环境的整体满意度。

 0.3 一级指标:安全培训与学习(权重 0.1 )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名称

 权重

 指标名称

 阐述

 权重

 重要性体现 0.28 培训投入 企业对安全培训制定充足的财务预算并执行。

 0.25 优先保证 安全培训与其它工作冲突时会得到优先保证。

 0.26 资源建设 培训资源的规模和质量可以充分满足需求。

 0.22 上岗资格 建立并严格执行经安全培训合格方可上岗的用人制度。

 0.27 充分性体现 0.26 培训机会 每位员工都有机会接受安全培训。

 0.28 培训课时 员工可接受满足法规要求或超过要求课时的安全培训。

 0.23 培训内容 针对员工实际需要并注重安全行为习惯培养。

 0.26 培训方式 员工乐于接受或基本满意。

 0.23 有效性体现 0.46 态度变化 员工安全意识与安全态度的变化。

 0.23

 技能提升 员工安全知识技能的提升。

 0.26 行为改善 员工行为方式的改善。

 0.29 绩效改善 个人安全绩效与组织安全绩效的改善。

 0.22 一级指标:安全信息传播(权重 0.09 )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名称

 权重

 指标名称

 阐述

 权重

 信息资源 0.31 管理信息 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信息库。

 0.23 技术信息 建立和完善安全技术信息库。

 0.18 事故信息 建立和完善事故、事件信息库。

 0.31 知识信息 建立和完善安全知识信息库。

 0.28 信息系统 0.34 管理机制 建立完备的信息与传播管理机制。

 0.25 平台建设 建立稳定的信息管理与传播平台。

 0.39 传播载体 建立足够的信息传播媒介。

 0.36 效能体现 0.35 便捷性 员工可以便捷地获取信息。

 0.19 知晓率 员工可以充分知晓信息。

 0.33 交互性 员工可以便捷地交流信息。

 0.21 公开性 重要安全信息公开发布。

 0.27 一级指标:安全行为激励(权重 0.08 )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名称

 权重

 指标名称

 阐述

 权重

 激励机制 0.27 制度化 建立安全激励制度或制度条款。

 0.28 优先权 所有激励中均将安全绩效指标作为首要指标。

 0.25 完善度 所有促进安全绩效改善的行为与成绩均会受到鼓励。

 0.21 导向性 惩罚体现不注重错误本身而注重汲取教训的原则。

 0.26 激励方式 0.36 领导示范 决策层和管理层成为促进安全绩效改善的表率。

 0.19

 榜样树立 企业树立了安全生产的各类榜样。

 0.2 物质奖励 企业设有多种形式的物质奖励。

 0.22 荣誉待遇 企业设有各种荣誉称号并给予相应待遇。

 0.21 提拔升迁 提拔重用安全业绩优异的员工。

 0.18 激励效果 0.37 广泛知晓 所有激励被员工广泛知晓。

 0.22 绩效改善 促进了员工个人与团队安全绩效的改善。

 0.27 行为改善 促进了员工行为的改善。

 0.29 正面效应 奖励与惩罚均不导致员工的消极态度或消极行为。

 0.22 一级指标:安全事务参与(权重 0.08 )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名称

 权重

 指标名称

 阐述

 权重

 安全会议与活动 0.17 安全会议 企业定期邀请员工代表参加有关安全会议。

 0.53 安全活动 企业鼓励员工开展和参与各种安全活动。

 0.47 安全报告 0.35 报告制度 企业建立并不断完善有关事故、事件、隐患、缺陷等的安全报告制度。

 0.3 报告渠道 保持员工报告渠道通畅和便捷。

 0.26 反馈效率 及时反馈报告处理结果并鼓励报告者。

 0.2 信息共享 员工及时知晓事故、事件、隐患、缺陷等信息并获得针对性培训。

 0.24 安全建议 0.26 建议制度 企业建立鼓励员工安全建议的制度并不断完善。

 0.29 建议渠道 保持员工建议渠道通畅与便捷。

 0.27 建议反馈 及时反馈并鼓励建议者。

 0.23 建议采纳 积极采纳有价值的建议促进安全绩效改善。

 0.21 沟通交流 0.22 员工间沟通 员工之间保持良好的安全信息沟通交流。

 0.26 管理层沟通 管理层之间保持良好的安全信息沟通交流。

 0.24 上下级沟通 上下级之间保持良好的安全信息沟通交流。

 0.32 承包商沟通 企业与承包商之间保持良好的安全信息沟通交流。

 0.18

 一级指标:决策层行为(权重 0.11 )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名称

 权重

 指标名称

 阐述

 权重

 公开承诺 0.25 公布安全政策 亲自公布安全承诺与安全政策。

 0.42 建立责任体系 亲自参与建立安全责任制和重大安全决策。

 0.58 责任履行 0.41 人事政策 安全素质或安全绩效作为人事升迁的重要依据。

 0.27 安全投入 保证充分的人财物投入。

 0.38 员工培训 定期对员工做行为观察与安全培训。

 0.35 自我完善 0.34 知识更新 接受充分的安全培训并自我学习。

 0.36 外部交流 经常与外部安全专家沟通交流。

 0.31 表率示范 成为严格遵守执行安全制度与个人良好安全素质的表率。

 0.33 一级指标:管理层行为(权重 0.11 )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名称

 权重

 指标名称

 阐述

 权重

 责任履行 0.4 明确职责 明确所承担的安全责任并严格履职。

 0.22 完善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制度与操作规程并确立安全目标。

 0.22 监督合作 部门之间保持安全责任的相互监督与相互配合。

 0.2 知识技能 充分掌握满足职责需要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

 0.19 安全绩效 促进安全绩效的持续改善。

 0.17 指导下属 0.27 资格审定 安全素质或安全绩效作为人事录用与升迁的重要依据。

 0.35 组织培训 有效组织实施安全培训。

 0.33 行为观察 经常到现场观察员工行为并给与指导。

 0.32 自我完善 0.33 知识更新 主动学习安全管理知识技能。

 0.22 沟通交流 主动与内外部专家交流安全信息或管理经验。

 0.26 监督检查 定期邀请上级或安监部门或安全专家监督检查安全工作。

 0.27

 表率示范 成为严格遵守执行安全管理制度与个人良好安全素质的表率。

 0.25 一级指标:员工层行为(权重 0.12 )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名称

 权重

 指标名称

 阐述

 权重

 安全态度 0.23 责任意识 具有对自己并对他人安全健康负责的意识。

 0.35 法规意识 具有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和作业规范的意识。

 0.29 行为意向 具有只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进行作业的行为意向。

 0.36 知识技能 0.25 岗位技能 安全知识技能与操作技能胜任岗位要求。

 0.37 辨识风险 具备作业前辨识风险并有效防范的能力。

 0.33 应急处置 具备应急自救与互救的技能。

 0.3 行为习惯 0.32 相互交流 乐于与同伴相互交流安全经验与信息。

 0.16 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安全知识技能并乐于参加培训。

 0.17 主动参与 主动参加安全活动并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或报告。

 0.16 沉着应变 面对变化时善于分析思考并能正确应对。

 0.13 安全确认 作业前首先辩识风险并确认安全防护措施。

 0.18 遵守规范 遵守规范严谨行事。

 0.2 团队合作 0.2 关心他人 主动关心他人安全并善于保护他人安全。

 0.25 相互信任 充分信任同伴的团队精神和安全素质。

 0.28 互助合作 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0.26 团队绩效 以个人安全绩效促进团队安全绩效。

 0.21 B.2 相关说明 ——所有一级指标的权重之和等于 1。

 ——每个一级指标所属的二级指标的权重之和等于 1。

 ——每个二级指标所属的三级指标的权重之和等于 1。

 计算公式为

 ∑ i=1 n ∑ i=1 n ∑ i=1 n

  J J = K K i · M M i ; E E = N N i · J J i

  J J :二级指标最终得分值;

 K K i :三级指标权重;

 M M i :三级指标评分值;

 n :三级指标的个数;

 E E :一级指标最终得分值;

 N N i :二级指标权重; A A.3 总分计算公式:

 Z Z = Z Z i · E E i

  Z Z :对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测评的总分;

  Z Z i :一级指标权重; 每个一级指标的考核得分乘以各自对应的权重,然后加和得到企业安全文化测评总分值。

推荐访问:咨询 企业战略 烟草
上一篇:加强土地市场建设调研报告
下一篇:集团型贸易企业税务管理思考-税务管理论文-会计论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