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调研报告 2020年城区马路市场调研报告问题及对策

来源:华图网校 发布时间:2020-03-04 点击:

  资阳

 2020年城区马路市场调研报告问题及对策

 “马路市场”,顾名思义,就是为解决市场容量不足,方便市民而规范管理的允许临时占用城市道路摆摊经营的临时市场,是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性措施。

 城区“马路市场”问题,是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反映强烈、投诉集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也是影响城市市容市貌的重点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马路市场”这一城市管理“顽疾”,笔者就X城区的马路市场进行了走访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

 一、X城区马路市场现状

 目前,X城区马路市场分为临时疏导性设置以街为市市场和群众自发聚集经营市场两种。以街为市市场在群众自发聚集基础上加以规范、疏导而形成,如:XX马路市场等;群众自发聚集经营市场指活动在城区学校、医院、商场、居民生活小区周边等路段经营行为。

 目前,X比较大型的马路市场有:XX市场等;还有就是一些小街小巷的便民摊点(配钥匙、修自行车、理发等)。

 马路市场的形成既得益于周边环境或人流密度大或交通繁华路口,又因历史原因长期为人们习惯接受,尤其是学校放学、单位下班和重要节(假)日期间,这些“风水宝地”上更是人头涌动、叫买叫卖、热闹非凡,对市容环境卫生秩序造成较大影响。

 从事马路市场经营活动的商贩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城中村居民及失地农民。这部分群众主要靠地理优势做些小买卖,特别是一些中年妇女和老人索性圈地为界,摆摊设点,春夏秋冬,从不间断;二是下岗职工。这部分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技能偏差,找不到合适工作,上有老下有下,无奈选择这种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的小买卖;三是老弱病残人员。这些人大多无正常生活来源,把自己划定为特殊公民,渴求社会救济心理强;四是离城近的农民。这些农民小农意识强,地里种出来的瓜菜,到市场销售需交各种费用,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马路市场的主力;五是进城务工的特殊群体。这些人员成分复杂,投亲靠友,拉帮结派,不服城市管理。

 二、“马路市场”形成原因及存在的必然性

 笔者将从客观和主观方面分析“马路市场”存在的原因。

 客观方面,一是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产生的矛盾是马路市场滋长的土壤。社会整体经济的增长、资源的流动配置、资本的优化增值必将进行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而速度越快,居民个人收入和拥有的财产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明显,居民消费层次将被社会进一步细化,细化后的消费群体使马路市场有了经营交易对象。城市进程步伐的加快使城市居民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基数增大,交易对象增加的这种现实直接使马路市场获取的利润率增大,直接催化了经营概率的增大。所以说,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产生的矛盾是马路市场滋长的土壤。

 二是农业县的县情现状是产生马路市场的历史渊源。我县属传统的农业县,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为支撑。随着全县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一大批支柱工业项目立项建设,全县经济结构构成变化正日渐改变,工业对全县经济的贡献率和工业转型步伐加快。但要实现从农业向工业迈进,由量变转为质变,实现农业向工业的跨越式发展,社会积累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工业城市相比,马路市场在农业城市更易产生,所以农业县的县情现状是产生马路市场的历史渊源。

 三是弱势群体生存与规范化市场协调适应产生的问题是马路市场得以存在的基础。马路市场大多是长期形成的,有比较稳定的业主和消费群体,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经营和消费习惯。一些城市下岗职工、低收入者和外来务工人员等依靠经营摊点收入,一般能够维持生计和贴补家用,精明能干者甚至收入不菲。马路市场为他们提供了就业和生活保障,还方便了周围群众购物消费,满足了生活需求。加之原有市场建设中资本参与的复杂性,使政府对大部分市场难以以行政手段为弱势群体解决经营场所,马路市场无疑是弱势群体投资小又能维持生计的有效途径。

 四是城市规划布局完善中产生的问题是马路市场屡禁不止的症结所在。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原有区域规划很大程度上不能履行全市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城市的职能,特别是农贸市场数量仍然在原地踏步(只有大型超市增加了一些蔬菜、水果摊位),造成城区缺失市场矛盾凸显,加之市场容量严重不足,导致经营者无市可进。

 据初步统计,目前涉及城市管护面积达36.2平方公里(新老城区27.5平方公里,工业园区8.7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3万余人;建有垃圾库21个、公厕23座,大型农贸市场4个,临时批发市场1个,人行天桥4座,一类街道门市2363个,政府性投资停车场4个,规划停车泊位1300余个。这种城市规划布局完善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间接地滋生了马路市场,也是马路市场屡禁不止的症结所在。

 主观方面,一是城市居民自身素质是马路市场中买方形成的主观原因。城市环境创造、保护、改善需要全体市民的广泛参与,不是单个政府部门的职责,市民是城市的组成细胞,是城市的管理者,也是直接受益者。市民的素质和文明意识直接影响着马路市场的存在。目前,城市居民对城市环境、市容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当面对马路市场商品时,大部分的市民还是选择了购买。市民的这种为自身方便的行为无可厚非,但也说明了城市居民自身素质是马路市场中买方形成的重要原因。

 二是经营成本低、约束风险少是马路市场中卖方形成的主观原因。有固定场所经营者需办理营业执照,交纳工商、税务、卫生等管理费用,遵守经营规则,而马路市场经营业主则无任何框框套套,可以将农产品直接投入市场销售获取利益最大化,在这种追求最多利润意识的支配下他们自然成为马路市场持续存在的主要维持者。这类人员具有固定性、反复性、互帮性、互合性的特点。

 三是商品产供销体系的缺陷是马路市场买卖双方形成的主观原因。从现阶段商品的产供销价格上来看,出现生产者、销售者微利,中间商高利的现象,同时蔬菜等农副产品的入市检测、检验并没有让消费者接受,如超市、蔬菜店所销售的蔬菜与马路市场上所销售的蔬菜在外观、色泽、新鲜度上并没有区别,但在价格上却有着较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居民更愿意购买马路市场上的商品。

 可见,马路市场是城市在一定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因此,不能简单取缔关闭或强迫限制,只有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功能趋于完善,马路市场失去存在的条件,才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三、“马路市场”管理存在问题

 马路市场存在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但现有一些马路市场无序蔓延和长期处于落后状况,也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与城市现代化的要求相悖,不符合大多数群众的利益。

 一是挤占城市道路,阻塞城市交通,影响车辆和市民出行,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马路市场一般选择在居住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如小区通道、非主要干道、城郊结合部的道路两边,一旦形成,在经营地点、规模上就会具有固定性,而其经营时间一般在上下班前,该段时间也是行车高峰期,由于一些非主要干道被马路市场阻塞,其对于主要干道各类车辆的分流作用也就大大减弱,甚至消失。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加了城市交通压力,形成交通隐患。

 二是破坏城市环境卫生,影响城市对外形象。

 马路市场多存在于农贸市场周围、小区通道、道路两边,属于有市无场,没有配备相应垃圾容器;而其中的经营者环境卫生意识参差不齐,多数未携带垃圾容器,往往经过一天的交易之后,相关区域垃圾遍地,有的地方更是腥臭难闻;同时,马路市场内经营者的流动性大,驱之不尽、赶之不绝,这样不仅加大了城管工作人员和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而且极大的破坏了小区居住环境和我市的城市环境,给外地游客、访客造成了不好的印象;同时,介于目前传媒的多样性、广泛性、流传的快速性,一旦被报道就很容易对城市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三是对规范市场主体合法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有很多马路市场都是围绕已有的农贸市场形成的,由于农贸市场内的经营户都是登记注册的合法经营者,需要缴纳租赁费及各类税费成本大大高于马路市场的经营者;再者,马路市场更具购买的便利性,在价格上也有一定优势,因此,很多市民更愿意购买马路市场上的商品,从而极大的冲击了正规农贸市场内的经营者,使他们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严重影响到了他们在市场内经营的积极性,致使大部分市场内的经营者也加入了马路市场,使马路市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危害进一步加大。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已有农贸市场“有场无市”的状况,最终形成空壳市场,造成资产闲置。这样既打击了经营者合法经营的积极性,造成税费流失;同时,也将打击部分有志于投资兴建农贸市场的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

 四是市场设施简陋,产品良莠不齐,没有安全质量保证,容易引起消费纠纷和管理冲突。

 马路市场销售的食品来源不明,也没有专门的驻场食品安全机构按必要程序对所售食品进行检测,对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是一个极大隐患。同时,由于其中的经营者流动性大,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受害者的合理赔偿也根本没有保障。

 四、解决马路市场管理问题的对策

 治理马路市场,是一项专业化、复杂化、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需各职能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社会困难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

 切实树立“以民为本”思想,更新执法理念,拓宽培训就业渠道,鼓励他们创业改行,入市经营,并根据具体情况减收、免收入市相关费用,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人的生活和就业问题。

 二是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布局和规划建设市场。

 尽快启动城区闲置市场并加快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形成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规范化农贸市场为主体、超市生鲜摊区和生鲜专业店为补充的市场体系;所有新建和改建的农贸市场,必须规划建设农贸直销经营摊区,并实行低收费政策;在城市规划建设特别是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新建小区规划时,考虑农贸市场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如泸州市),要预留好市场位置,建设便民市场;在城区人口集中的小街偏巷,合理规划。

 三是进一步优化城管执法环境。

 争取社会各界对城管行政执法工作的支持,大力营造“城管执法、公安护法、法院司法”及纠风部门强力支持的执法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尽力求得广大市民和经营业主对执法管理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做到严格执法与人性化执法相结合,最终达到和谐执法的目标。

 四是进一步创新城管执法管理体制。

 按照“一类街道严管、二类街道严控、小街小巷规范”原则,在不影响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的情况下,在二类街道妥善安置修车、擦鞋、冷饮、报刊、水果、小吃等便民摊点,解决部分经营业主的实际困难,打造“一街一景”亮点,结合三类或其他小街小巷靠近居民区的实际,合理设置便民小市场,实行定时段、定路段管理,并采取错时管理、多班轮值守等措施,既方便市民日常生活,又解决摊点占道经营问题,既保证市容市貌又促进经济繁荣。

推荐访问:对策 调研报告 马路
上一篇: [坚定理想信念个人学习心得三篇精选范文]
下一篇:2019共产党员讲政治有信念心得体会: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