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重在自我养护:阴瑜伽脾胃经的养护

来源:华图网校 发布时间:2019-04-08 点击:

  蔡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首届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上海市中医脾胃病医疗协作中心主任,中国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国家第三、第四批老中医学术继承制导师。
  从事临床、教学工作近50年,蔡淦教授是国内著名的中医教育家,先后培养硕士18名、博士26名,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28部,主持局级以上课题1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项。
  擅长治疗胃炎、溃疡病、慢性腹泻、胃肠肿瘤术后调理等,尤其致力于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和研究,成绩卓著。
  
  多年前,读到一文《“四个汤头”开药铺》好生惊叹,是说“汤头医生”有这“四个汤头”打底就可以行走江湖了。
  汤头,中药汤剂的俗称。“四个汤头”说的是四君子汤、四物汤、二陈汤和平胃散,除了四物汤,另外3个或健脾化痰,或行气和胃,或调理脾胃,无一例外皆是治疗脾胃病的药方子。
  开篇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人与脾胃、脾胃与健康的密切关系。我们人这一生中,没有哪个没犯过消化不良,或是胃胀胃痛,或是腹泻便秘等小毛病的,这些都属于中医脾胃病范畴。当然,现代中医脾胃病学研究的领域更广阔更深远。请跟随我们走近著名的中医脾胃病学专家蔡淦教授,听听他的讲解与忠告。
  
   “脾胃学说”源远流长
  
  蔡淦教授介绍说,中医脾胃学说源远流长,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一书就对脾胃的生理、病理作了阐述,直至金元时代著名医学家李东垣《脾胃论》问世,遂形成独特的脾胃学说,后世医家在这方面又不断地有所建树。如李东垣创立了“内伤脾胃,百病始生”的观点,重点提出“脾气虚”“脾阳虚”,采用“补中益气”的方法治疗各种内科杂病;清代医学家沈金鳌创立“脾统四脏”学说,总结了脾与心、肺、肝、肾的关系,认为他脏病变可从脾论治,寓有治本之义。
  中医脾胃学说在临床的应用可谓变化无穷,奇妙无穷。中医认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痰饮水湿为患,周身上下里外俱有,随其侵淫部位不一,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凡咳、喘、呕、恶、悸、眩、胀、痛、满、癫、瘿、麻木、偏瘫、痹痛、腹泻、不孕、不育等五脏六腑之病,皆可因痰饮水湿而引起。如人们常见的老慢支,中医称为“痰饮”,在临床上就常常用健脾化痰的方法来治疗,其理论根据就是“脾为生痰之源”“肺为除痰之器”;要知道,这个“痰”不仅仅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痰,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脂血症引起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也属于中医“痰浊”的范畴,用健脾化痰的方法来治疗,同样可取得一定的疗效。健脾法还可应用于治疗糖尿病前期、脂肪肝以及慢性肾脏病等等。
  
  萎缩性胃炎的辨证施治
  
  多年来,蔡淦教授致力于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颇多建树。
  蔡淦教授拿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浅表性胃炎做比较形象地分析:浅表性胃炎是胃炎的早期病变,胃镜下黏膜以充血、水肿为主,中医辨证为肝郁犯脾,脾虚生湿化热,以健脾、清热、化湿为治则;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特征是胃镜下胃黏膜以苍白、萎缩为主,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气阴不足为本,痰瘀互结为标,以健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祛痰为治则。
  蔡教授介绍,中医治疗脾胃病强调“三观”,即整体观、动态观、平衡观。整体观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动态观强调辨证论治,药方随患者的病情变化而变更,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方药,而应该“药随证转”灵活应用;平衡观即不偏不倚,只有保持这种状态,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功能活动。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早期除了脾虚以外,湿热比较明显;中期则有湿热和少许血瘀;晚期则多呈现瘀、痰、毒纠结的现象,治疗上当然要动态地看,根据胃镜检查情况结合临床舌苔、脉象等辨证,不断调整变化遣方用药。
  
  中医发展需要“与时俱进”
  
  50年前,脾胃病多以胃溃疡和感染性胃肠炎为主,而现在更多的则是“吃得太好”“吃得太多”吃出来的脾胃病,如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功能性消化不良,还有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相应的中医诊疗技术也需要“与时俱进”。
  蔡淦教授强调说,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积极地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并“为我所用”,以传承和发展中医脾胃病的临床研究。不能僵化地理解“辨证施治”,不能固守着“一个枕头,三个指头”的传统诊断方式。
  毕竟,治好病,解除病人的痛苦是第一位的!
  (蔡淦教授每周二、五上午在曙光医院西院有特需门诊,隔周三上午在曙光医院东院有特需门诊)
  
  采访札记
  “专家的老师”
  始终如一的温和笑容,纯净且无些许杂质,这是蔡淦先生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走在岁月阡陌,穿越茫茫人海,每每想起先生的笑容会觉得由衷的温暖。
  “相由心生”,如此纯净的笑容怎样才会拥有。“您每天一直这样笑吗”,采访结束前,拿出这个“额外问题”问先生,先生笑着说,病家得了病已是痛苦不幸,做医生的应该体贴他们,即使病人抱怨甚至骂你,也要面带笑容。医生和病人的愿望是一致的,都希望早点把病治好;对学生对同仁,宽厚为怀,更没有理由整天板着脸了……
  从事临床医学、科研和教学工作50年,蔡淦先生可以说是“著作等身”“桃李芬芳”。他总共写了28本书,带出了18名硕士、26名博士,在这些学生中不少已成为各学科的领军人物,如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肾病研究所所长何立群教授、上海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陆灏教授等。
  在采访中,蔡淦先生不止一次提到他的老师。半个世纪前,他刚当住院医生时,童少伯、程门雪、张伯臾、黄文东、张羹梅等诸多沪上名家言传身教,使他学到很多书本上难得的真知灼见。祖国医学要传承光大,就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和奉献!
  现在75岁的蔡淦先生“退而不休”,带学生、读文献、看门诊、外出会诊,还兼着上海市中医脾胃病医疗协作中心主任、曙光医院中医内科“督导”等职,每天忙忙碌碌,充实而又安详。
  他这样总结自己:做人与世无争,做事做学问一直实事求是!

推荐访问:脾胃 重在 养护 自我
上一篇:崔玉涛推荐的止咳药【小儿咳喘,对症选择中成药】
下一篇:消化不良吃蜂蜜:消化不良可以喝蜂蜜水吗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