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研判报告

来源:新东方在线 发布时间:2020-09-08 点击:

 法制教育研判报告

  对医学生法制教育情况调查分析

  苏小翠

  摘要:当今社会医疗纠纷频发,而医生在医疗纠纷的风暴中首当其冲。医学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掌握娴熟的医疗技术,还要懂得法律知识,如此才能够拯救患者和保护自己,营造出和谐的医疗卫生环境。医学院校则应加强对其学生的法制教育。

  关键词:医学生医学院校法制教育医疗纠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逐渐增多。医学生将来从事医护工作,他们不仅要适应医学知识日新月异的挑战,还要自觉规范医疗行为并且要学会如何应对医疗服务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然而新生代的医学生们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为了减少或避免医患纠纷,应该加强对医学生的法制教育,使他们具有正确的法制观念和较强的法律意识,做到依法行医。

  一、什么是法制

  “法制”一词,我国古代已有之。然而,直到现代,人们对于法制概念的理解和使用还是各有不同。其一,狭义的法制,认为法制即法律制度,是指掌握政权的社会集团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和制度。其二,广义的法制,是指一切社会关系的参加者严格地、平等地执行和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原则和制度,即指“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三,法制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法律制度,而且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对法律实施的监督等一系列活动过程。

  法律的作用和目的全在于为了城邦的“善业”,为了“善德”,为了追求“公共福利”,增进人类的道德。

  二、学习法律知识的目的

  医学法律可以维护正常医疗卫生工作的开展并提高医疗质量。以人类的健康、生命为工作对象的职务需要有相应法律、制度的约束和保障。法律不仅可以对道德败坏者进行道义上的谴责和法律制裁,还可以保障医务人员尽职尽责,履行其神圣的义务,与此同时,是医疗机构正常运行,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某些新的医疗技术通过医疗法律的检测,这不仅是对患者的一种保障,更是对医疗人员的一种监督与督促。作为一名医学生,不仅仅需要扎实的医学基础,还要学会运用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后盾,在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能很好地保全自己的利益。

  法律法规的学习可增强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积极学法,严格守法,主动用法,自觉护法。提高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把提高法律意识从自在的行为变为自觉的行为,从而意识到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把法律当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学习法律法规可以帮助医学生规范临床中的诊疗过程。目前我国与医学相关的法律有:《国境卫生检疫法》《母婴保健法》《献血法》《红十字会法》《食品安全法》《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职业病防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传染病

  防治法》。在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后医学生对自己的临床操作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知道什么样的做法才是规范合法的,这样不仅利于保护患者的权利对患者进行更加规范的诊疗,更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避免自己进入临床以后犯下违法的错误。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利于医学生在将来的行医过程中保护患者的权利,减少医疗纠纷。伴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推出,人们开始认识到患者是权利的集合体,医师要尊重患者的权利,医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之后,在今后行医中就会时刻注意保护患者的权利加强自己的法律素养。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医学生明确医师的权利,在医疗纠纷中保护自己。医师的权利指获得医师资格和执业注册许可的医师在执业活动中的权力。在注册的职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察,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使医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医患关系,利于医学生今后行医中正确处理医患关系。

  三、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党对高校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视

  讲求实效,认真落实法律法规学习任务。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和全局出发,明确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贯彻党中央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任务,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保障。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自觉性、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组织实施好“五五”普法规划。要成立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法制工作机构在具体做好法制宣传教育过程中的指导、协调、监督、考核、验收等作用。要把普法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证普法的经费需要。

  医学院校重视对医学生的法制教育

  表1是就医学生对所在高校法制教育工作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调查后统计的结果。结果显示,医学生普遍认为学校进行的法制教育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学校方面对于学生法制教育问题也比较重视。

  医学生重视自身对法律知识的学习

  表5是各大高校医学生对医学生学习法律知识重要性的看法,结果显示大多数医学生认为学习法律知识有其重要性。

  学习医疗卫生法律可以用于日常维权,医疗工作法律防范,也可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医学生学习法律法规可以了解到违反法律后受到的相应的民事行政及刑事处罚,形成法律意识。学习法律法规后明白法律的约束作用,在今后的执业生涯中就会尽量避免自己触犯法律,减少不必要的损害。

  表1医学生对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评价表5医学生对学习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评价

  四、医学生对医疗纠纷的理解

  许多医学生都从网络媒介中了解到或自身经历目睹过,或是从亲朋好友处听说过医疗纠纷的案例,对医疗纠纷都有一定的了解。所谓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1]。

  近年来医疗纠纷也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数量逐年增多:医疗投诉多,要求医疗技术鉴定的多,要求伤残鉴定的多,同时新闻媒体参与的也增多;

  院方败诉的增多: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所采用的“举证责任倒置”,使医院出现举证不能的情况增多;

  赔偿数额增大:医疗纠纷的最终结果往往是向医院提出经济赔偿的要求,只要有对医院不利的情况,尤其是出现举证不能的情况时患者和家属就大肆喧闹,要求赔偿,数额越多越好;处理困难增大:多数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发生原因复杂,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而且社会各界一般认为患者是弱势群体应当加以特殊保护,因此处理起来非常困难;

  社会影响增大:特别是有些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因患者要求高额赔偿不能满足,而反复向卫生行政部门、司法部门及相关媒体投诉,加之有些媒体缺乏医学知识,不明事实真相,盲目炒作,给医院的声誉造成极大损坏[2]。

  医疗纠纷现象反映了当前社会的医患关系的总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的医学生认为现今社会的医患关系处于紧张状态。对于医疗纠纷频发的原因,%的学生认为是因为体制不完善,%的学认为是患者法律意识淡薄,%的学生认为是医生法律意识淡薄,还有%的学生认为医生技术欠缺。

  这些数据表明,多数医学生意识到,医疗纠纷频发与医疗卫生体系,医疗法制体系以及医生和患者的法律意识相关。而医生的临床技能,医学知识水平相对对医疗纠纷频发的影响程度较小。

  五、医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

  《卫生法》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使用。《卫生法》已属于医学院校

  的公共课程,其授课内容包括卫生行政法、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公共场所卫生法律制度、食品安全法律制度、药品法律制度、医疗器械法律制度、医疗机构法律制度、卫生技术人员法律制度、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法律制度、母婴保健法律制度、精神卫生法律制度、献血和临床用血法律制度、医疗损害法律制度等。书本内容全面而详细。

  参与本次调查的三所高校的所有医学生都接受过或正在接受《卫生法》的课堂教育。据此表6可知,医学生们虽然接受了卫生法的课堂教育,但是关于卫生法的知识依然相当匮乏。

  多数医学生表示自己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有国家普通发宣传、看有关法律的书籍、亲身经历、通过媒体报道等。其中,主要通过媒体报道来获取相关知识。

  表6医学生对各项卫生法规定的了解情况调查表

  五、学校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从表6可以看出,卫生法的课堂教育虽然详尽全面并且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却非常有限。本次调查也对影响医学生法制教育效果主要影响因素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影响效果的原因有:教学形式单调,缺乏新意和趣味;学校对学生的法制知识教育不够重视;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为了加强对医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并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基于法制课堂教学采用医学生们更容易采纳的方式进行法制教育:

  开展各种案例教学,结合各种案例,应用法律知识进行分析,同时加强师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学以致用;

  组织法庭旁听,以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法律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客观环境中形成端正而严肃的法律意识;

  法制教育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或者推荐有关的教育片;

  开展专题讲座和报告会等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现代医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除了科学进步带来的挑战,还有医患关系紧张带来的巨大挑战。医学知识的发展,医疗器械的更新,只要用心去学习,都能够快速掌握。但是,医患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它考验的不在是医生的技术和专业知识水平,而是在考验医生的人际处理关系以及对法律法规的运用。

  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并帮助其树立法律信仰。然而我国高校当前的法制教育却存在重知识不重理念,重课堂不重实践,教育内容宽泛,教育手段单一,教育环境缺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

  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阻滞了法制教育目标的实现。思想上对法制教育的忽视,非法制实践的大量存在以及法制教育的非延续性等,是制约高校法制教育实效的深层原因。以理性和务实的态度,积极探寻走出困境的出路,是我国高校法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3]。

  学校应该更加重视法制教育,并且可以通过开拓课外法制教育渠道,对法制教育进行准确定位,增加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创新趣味,增强内容针对性,增加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机会,学以致用才是最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题名:医疗纠纷实用法律手册责任者:谢雯编著版本说明:4版

  出版发行项: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XX

  ISBN及定价:978-7-5093-5892-4/[2]王晓慧.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理性选择[J]..

  出版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X,第4期(4):243-245.

  [3]王海燕.浅谈如何增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XX,第10期:181-181.附件:医学生法制教育情况调查表

  表格2、表格3、表格4

  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

  自动化学院电气1402B班康美琪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我们应该树立较强的法律意识,但现实情况却令人担忧。我觉得我们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这对于我们将来在社会上立足是没有好处的,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以便我们将来在社会上能够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当代大学生一般都认为自己的法律意识都比较高,甚至有的人更是认为没有必要去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这种思想在我们大学生中比较普遍,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更是一种危险的现象,这只会让我们在踏入社会之后受到伤害,因此当前提高我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依法治国的今天,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更加息息相关,法律素质正逐渐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必备素质之一,尤其将成为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法律素质直接相关的法律意识,不仅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侧面反映,还会对其思想、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对整个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分析:

  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不高

  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虽然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学过一些法律知识,但整体法律知识水平却较低。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只是临到考试的时候突击,应付了事,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大学生不可能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

  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淡薄

  法律观点、法律观念是法律意识的组成部分,它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的依据。它们与法律知识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较低,法律知识薄弱,易产生错误的观点、淡薄的法制观念,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实现持怀疑、不信任的态度。某大学XX级的学生小马在期中考试后就开始联系寒假兼职了,可是直到期末考试时她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从11月10日开始,我先后去了三四家中介公司,都让我先交押金,然后等消息。”小马说,几经考虑之后,11月12日,刚参加完期中考试的她就和同学一起来到了街道口的某大厦上的一家中介公司,每人交了120元的“信息费”。当时工作人员表示,她们一年内都可以享受公司提供的招聘信息,可两个星期过去了,中介公司并没有主动给她们提供信息,她打电话询问时,中介找了几个公司让她们去面试,而面试后,她们才发现这些公司都在报纸上登了招聘广告,并没有委托中介来招聘。据小马介绍,像她这样交了中介费却找不到兼职的同学太多了,由于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与中介交涉,拖了一段时间后就只好放弃了。首先,由于大学生和中介之间的关系不是劳动关系,只是合同关系,并不在劳动法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一定要选择合法的正规中介。最好对这个中介有所了解,看看他是否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办公设备的软硬件配备,工作人员的多少,是否有营业执照、职业介绍许可证等相关的合法执照证件,还有把中介老板等人的电话记好。几个人一块有个照应,在工作之前把押金问题,工资问题都谈好,特别是押金的退回,工资的发放时间等。其次,要熟悉相关就业政策,用人单位无权收取求职者抵押金、风险金等费用,兼职单位要求交纳押金时,一定要小心谨

  慎,不要上当。就是因为她们法制观念淡薄,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才会给那些骗子可乘之机。

  对法律的信任度不高,态度不坚决

  作为消费者当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应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仍有一部分学生会采取自认倒霉或过激的暴力手段;如在个人利益、亲情和法律面前,更多学生会选择前两者。许多人认为,只要自己不违法,法律就跟自己没关系,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只有我们知法懂法,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

  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

  依法治国,建设民主法治国家,已成为基本的治国方略。而要实现这一基本治国方略,需要全民的法律意识提供基础和保障,法律意识是法制建设的核心环节。作为国家未来建设中坚的大学生,我们的自身素质尤其是法律素质,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但是,我们的法制教育还存在许多盲区和缺失。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曾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马加爵事件”更是令人胆战心惊。XX年6月北京世纪坛医院教学楼内的北大学生安然80余刀杀死同学案;XX年12月云南大学再现女版“马加爵”张超伙同他人杀人分尸案;XX年12月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付某课堂公然弑师案,都曾令人痛心。报纸上有显示,我国高校学生违法犯罪的,占高校总人数的%。大学生犯罪仍有增长的趋势,而且犯罪类型多样化。大学生违法犯罪是因为法律意识的贫乏,而法律意识的缺陷是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具有较强的意志力、稳定的情绪、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从而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可见,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高等教育的重任。努力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对法律的认同感,进而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提高他们的民主法制意识,是当前高校教育刻不容缓的责任和义务。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不清楚如何正确的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不能清楚的做到知法懂法。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让每个大学生都可以灵活的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并在生活中遵纪守法。

  关于“在校中学生法制意识现状”的调查

  【摘要】法律意识乃社会法制之根本,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建立及正常运行依赖于法制意识的完善。当代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快慢。当前与中学生有关的违法犯罪案件明显增多,除了受社会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外,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关注中学生法制意识强弱状况对保证中学生健康成长,对推进我国法制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在校中学生法制意识现状问题建议与对策

  一、前言

  中学生是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但是由于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中学生又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中学生只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才能在现实生活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也关系到三个文明建设能否协调稳步发展,本次调查以问卷方式调查中学生法制意识强弱状况。

  二、调查目的和意义

  开展关于“黄石市在校中学生法制意识强弱”的调查,可以使中学生在参与中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调查能够促使中学生更加关注我国的法制体制的建设,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并认真思索、理性分析、深刻反思、严于律己,此次调查能够帮助校方正确认识在对中学生的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制定相应措施提供第一手资料,使其能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引导中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调查方法与过程

  1.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目的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此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该问卷分为卷首语、基本信息栏、十六道选择题和一道问答题,其中选择题和问答题主要围绕中学生对法律的了解程度,了解法律的途径,是否能正确使用法律,学校对中学生的法制教育的力度,,具体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

  同时,还对部分在校中学生以及校方管理领导进行了访谈,从中得到了更深层的内容和信息。

  2.调查对象和过程

  此次调查共发放了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男43份,占43%,女57份,占57%,同时还对部分学生,以及校方管理领导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访谈,获得了许多有效的信息,对该校在校中学生法律意识现状有了一个更好的了解。

  四、现状与分析

  在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未来的社会也需要尊重法治,具有良好法律意识的公民。作为未来进入社会的中学生,必须将“法治精神”作为人格要素之一,通过对该校中学生发问卷可以得知,该校在校中学生法制意识现状较好,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现状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1.中学生大多认同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调查显示,有70%的调查对象认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中学生法制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不断加大,大多数中学生具有了较强的法律意识。

  2.中学生对法律的理解程度不够高。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中学生觉得自己对法律有一点了解,但是,也只有10%的调查对象觉得自己对法律非常了解,可以正确地运用法律,所以由此可以看出,中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可是具体到某一个特定情况时,仍然会比较模糊。

  3.中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渠道很广泛,但学校是主渠道

  从中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渠道来看,学校、家庭、书籍、媒体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40%的学生表示法律知识主要是通过学校老师的教授获得的,可以看出学校是中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的学生表示通过新闻媒体也获得了一定的法律知识,表明在信息时代,各类信息传播载体也成为中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重要载体。相比学校、媒体,家庭教育就显得比较低,只有10%的学生表示父母会有意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但是

  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教育中发挥着重大影响,所以需要继续加大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

  4.现今法制教育的效果一般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所开展的法制教育效果一般,很多活动当时反响很好,可是并没有起到实质性效果,而有些活动说教性较强,缺乏吸引力,由此我们应该在学校的法制教育中加强创新,采用多渠道,多开展一些趣味性活动,让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而在家庭法制教育方面,只有少数学生认为家长在对自己的法制教育方面做得好。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5.中学生大都具有一定的自护意识,但有时面对不法行为时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调查显示,在遇到侵害时,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向老师反映、向家长反映,只有很少数学生会选择忍气吞声,但是在权益受到侵害时,80%的学生表示很少运用,也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说明学生自护意识有所增强,但还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知道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大多数中学生渴望或愿意学习法律知识

  70%的学生会关注立法等法律热点事情,并且表示愿意继续学习法律知识,说明中学生对法律的关注还是比较高的,随着法律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不断加大,学生对法律的相关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五、思考与建议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的严峻形势,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对他们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降低青少年违法犯罪率,更是我们不容忽视、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严肃政治课题。

  针对该校中学生法制意识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进一步推进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发展,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校方

  1、提高认识,搞好法制教育规划

  生活中的许多情景和事件,都蕴含了道德与法制的内涵。现实生活中的各

  种情景和事件将使青少年学生开启思考大门,他们对生活中所面对的人与事的思考,将形成好与坏、善与恶、是与非、守法与违法的认识和判断。大力加强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始终是学校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应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把法制教育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当中,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及各个年级法制教育具体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等。加强落实力度,保证措施到位。

  2、加强领导,建立一支法制教育工作队伍为了加强对学校法制教育的领导,要做好中学法制课教师的培训工作,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与学校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使每一名教师真正成为学法、懂法、讲法、守法的表率。

  3、健全制度,认真落实法制教育责任制依照教育法律、法规、规章,结合各学校实际,制定各种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积极开展以校长负责制、教职工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通过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狠抓责任制的落实,保证学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把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学生约束自己,表彰和肯定学生的良好行为,使学生体验到应该怎样做,不应该做什么。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把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

  4、根据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

  针对青少年的年龄及生理特点,突出法制教育的趣味性、知识性,通过播放录像、电影,举办法制讲座和知识竞赛,组织征文、模拟法庭,开设法制宣传园地,参观、旁听法院公开审判等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法律知识,受到法制的熏陶。

  5、开好课程,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各科教学都应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中小学的法制课、思想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更应对学生认真系统地进行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法律知识和法制意识教育。教师在备课时,要联系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实际,在讲课时,力求以事讲法,生动活泼、具有趣味性,让学生爱听善想。一定要在针对性与实效性上

  狠下功夫,以增强学生听讲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家庭

  1、在家庭教育中要加强道德品质教育

  道德教育是未成年人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未成年人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其道德意识在社会过程中逐步形成。在这一时期未成年人的家庭对其思想道德面貌产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要抓好家庭对孩子道德教育这一重要环节。这一环节抓好了,就为家庭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奠定实实在在的基础。通过道德教育,使孩子懂得善良行为与丑恶行为、高尚行为与卑鄙行为、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诚实与虚伪、公正与偏私等的区别,培养孩子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预防违法犯罪的“铜墙铁壁”。

  2、在家庭法制教育中要注重家庭文明教育

  家庭需要物质文明,同样需要精神文明,这是现代家庭的两根支柱。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精神生活有文明的也有不文明的,有健康的也不健康的,有科学的也有反科学的,甚至还有卑俗、糜烂、反动的。注重家庭文明教育,使家庭拥有文明、健康、科学的精神生活。家庭文明教育,简单地讲,就是要父母创造和睦的家庭氛围,树立家庭中人人平等的观念,培养和引导孩子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反对复制、传播、贩卖思想内容格调低下、败坏社会道德风气或有反动、淫秽内容的精神文化产品,培养起孩子良好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能力。

  3、在家庭法制教育中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未成年人正是生理、心理快速发育时期,随着身心状况的发展变化,未成年人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不断增多,自主自立意识不断增强,但他们独立地把握自我和社会的能力却相对较弱,也就是说他们正步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危险期”。在这一时期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要使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能够主动、自觉地化解一些心理矛盾和心理危机,避免因某些心理问题而走上犯罪道路。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在家庭中最容易表现出来,他们的许多心理问题也最容易在家庭生活中产生,因此家庭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社会

  1、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工作

推荐访问:疫情研判 研判 法制教育 报告
上一篇:小学学业质量检测规划
下一篇:入团积极分子思想汇报1000字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